人间词话十则ppt实用课件8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写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诗歌鉴
赏试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Biblioteka Baidu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
柳宗元
李德裕
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浪淘沙 李煜【南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诗词中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呢?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 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 “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
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
虞美人 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 触康德、叔本华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 现实人生中的困惑。二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 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 染上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 这是以西方哲学阐释中国小说的首次尝试,也是 “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 文。他以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分析阐述这部中国 古代小说名著,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 脱为理想”的“宇宙之大著述”,肯定《红楼梦》 是最高级的悲剧。可以说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 学派之先声。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 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 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 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 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
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 实的统一,是虚与实的结合)
虚景:想象之景、梦幻之景、回忆之景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
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
”
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
解决现实人生困惑时,他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文 学和史学。1908年,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 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人间词 话》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 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形 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 核心的文艺理论观。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则,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则为总纲:
提出“境界”说。
第二至六则: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七至十则: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 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认为: “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创 作中起决定作用。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造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 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 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 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 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 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 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 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912年,完成了《宋元戏曲史》,开创了一向不被 旧时代学者重视的戏曲史研究,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 略》一道被郭沫若称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鲁迅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
代表王国维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的人生志趣和治学方向再次转 折,埋首于古文字、古器、古史的研究,在“国学”考 据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其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 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1924年11月溥仪被逐,王国维视为奇耻大辱,欲投御河 自尽未遂。1927年6月,当北伐军进抵郑州,直逼北京 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北 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与“写境”区别: “造境” 是“虚构之境”,主观“理想”虚构
而成,离现实较(远浪;漫主义) (虚写) “写境”是写实之境,按其客观“自然”描写
而成,贴近于现实。(现实主义) (实写) “造境”与“写境”联系: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
《人间词话》十则
衡阳市八中廖红丽
中国20世纪十大国学大师:
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 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 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学贯中西的 国学大师。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
写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诗歌鉴
赏试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Biblioteka Baidu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
柳宗元
李德裕
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浪淘沙 李煜【南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诗词中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呢?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 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 “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
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
虞美人 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 触康德、叔本华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 现实人生中的困惑。二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 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 染上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 这是以西方哲学阐释中国小说的首次尝试,也是 “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 文。他以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分析阐述这部中国 古代小说名著,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 脱为理想”的“宇宙之大著述”,肯定《红楼梦》 是最高级的悲剧。可以说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 学派之先声。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 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 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 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 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
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 实的统一,是虚与实的结合)
虚景:想象之景、梦幻之景、回忆之景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
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
”
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
解决现实人生困惑时,他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文 学和史学。1908年,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 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人间词 话》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 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形 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 核心的文艺理论观。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则,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则为总纲:
提出“境界”说。
第二至六则: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七至十则: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 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认为: “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创 作中起决定作用。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造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 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 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 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 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 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 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 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912年,完成了《宋元戏曲史》,开创了一向不被 旧时代学者重视的戏曲史研究,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 略》一道被郭沫若称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鲁迅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
代表王国维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的人生志趣和治学方向再次转 折,埋首于古文字、古器、古史的研究,在“国学”考 据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其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 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1924年11月溥仪被逐,王国维视为奇耻大辱,欲投御河 自尽未遂。1927年6月,当北伐军进抵郑州,直逼北京 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北 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与“写境”区别: “造境” 是“虚构之境”,主观“理想”虚构
而成,离现实较(远浪;漫主义) (虚写) “写境”是写实之境,按其客观“自然”描写
而成,贴近于现实。(现实主义) (实写) “造境”与“写境”联系: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
《人间词话》十则
衡阳市八中廖红丽
中国20世纪十大国学大师:
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 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 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学贯中西的 国学大师。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