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加速原理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1.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失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主要有:(1)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认为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2)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它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关键性因素。
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
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使得经济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非自愿失业。
(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通过论证工资和价格黏性进而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工资在短期内具有黏性,失业率并不会随劳动需求的变动做出充分调整。
对存在工资黏性的解释主要有劳动工资合同论、隐含合同论、“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
(4)现代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其否认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如果政府用增加货币量来刺激就业,而雇员没有预见到实际收入下降时,就愿意增加劳动供给。
但从长期看,不仅失业没有减少反而物价会持续上涨。
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一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物质和精神的负面影响;二是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带来产出损失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的信心从而加重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工资黏性的?【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对于工资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解释:(1)劳动工资合同论。
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工会的力量,往往可能签订较有利于雇员的工资合同。
这些合同通常附加工资随生活费上涨而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工资率并不随之削减的条款。
(2)隐含合同论。
宏观经济学34章习题答案
第3章简单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模型一、判断题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居民户的当期消费只受当期收入的影响。
()3.政府支出的突然增加将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
()4.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增加总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
()6.经济周期一般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经济变量的波动。
()7.即使在扩张期,实际产出也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8.消费函数与45º线的交点表明消费等于储蓄。
()9.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10.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那么,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随之确定。
()11.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12.总支出曲线与45º线的交点决定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13.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4.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15.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小于投资。
()16.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7.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8.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那么,总需求将小于总供给。
()19.若消费函数为C=,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加1元收入中消费85分。
()20.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明总支出随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它的斜率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21.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2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2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24.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25.注入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被假定为外生变量,这意味着在450线图中,注入曲线是一条与国民收入相垂直的直线。
()(答案:)二、选择题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一乘数原理乘数的概念最初由俄国经济学家图干·巴拉洛夫斯基提出,凯恩斯在通论中把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说明总支出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所以乘数原理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中占重要地位。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原理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解释经济周期。
乘数是指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如果如果是投资的增加,则乘数是投资乘数;如果是政府支出的增加,则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等等。
乘数原理说明了各种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对某一部门冲的支出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量倍于最初的支出。
乘数作用大小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1。
社会存在闲置资源,如果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引起生产的增加,只会刺激物价上升。
2。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
否则成熟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的投资会引起对货币需求增加从而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消弱消费,从而部分抵消由投资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
3 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会抑制投资,是总需求降低4 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不会增加5 此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挤出效应,和搞税收都会使乘数作用被部分抵消加速数原理加速原理指收入变动或消费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
当满足不存在闲置资源和资本---产出比不变两个假定时,产品需求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
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
含义包括:1。
投资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变动率的函数。
即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不变,则投资总额不变。
从乘数-加速数原理看2008年美国经济危
377《商场现代化》2009年3月(上旬刊)总第568期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海啸深受全世界关注,广大的经济学家竞相以自己的学识从各个方面对这次危机做出了各种分析解释。
而本文将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利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这次危机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一些经济周期理论对此次危机的解释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时至今日,经济学者们总是试图用各种理论来对这次危机进行分析,随着“这次美国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这一认识已经越来越毋庸置疑,从经济周期理论出发对这次危机的分析也随之出现了,以下就是其中的一些:1.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将经济周期归因于政府政策,以及政治家为重新当选而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纵等等,认为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应该对造成当前信贷市场的泡沫负责,谴责美联储在2002年至2006年间采取了过分宽松的政策。
2.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货币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银行体系周期性的扩张和紧缩信用造成的。
2000年后美联储连续降息、扩张信贷规模催生了次贷,而在2003年后的升息就促使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3.长波理论的解释长波又叫长周期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主要指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长达50年~60年的明显规则性波动。
根据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平均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在20世界80年代初以来的这个长波中,不管是从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利润率来看,现如今的美国经济都已经越过了本次长波的顶峰,进入了下降时期。
由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多样性,利用经济周期理论对此次危机的解释也多种多样,各有千秋。
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从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加速数原理出发,对这次经济危机进行分析。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简介乘数—加速数原理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结合加速数原理,以说明经济周期的原因的理论。
银保监会高频考点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经济学讲义笔记4(宏观经济现象)
理论攻坚-经济学4(讲义)第六章宏观经济现象第一节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地扩张和收缩。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一)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1.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
2.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8年。
3.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它的平均长度为3—5年。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二)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1.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2.增长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GDP只是相对减少。
三、经济周期的划分和阶段特征(一)经济周期的划分一般来说,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具体地,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1.复苏和繁荣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但也常伴随通货膨胀。
2.衰退或萧条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
四、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假说(一)外因论1.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是技术冲击。
2.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3.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特。
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
4.政治性理论该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
(二)内因论1.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加速原理指产量变动引起的投资的变动。
乘数—加速原理
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 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 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 ,正是乘数与加速原 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 是投资引起的。 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 加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 又通过加速效应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然而,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 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 使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使经济进入衰退。衰退持 续一定时期后由于固定资产更新,即大规模的机器设备更新又使投资增加, 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 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衰退,又由衰退到繁荣的周期性 运动。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于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甚至消除经济周期的波 动。
• •
•
•
乘数-加速原理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会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作 用,而投资的变化又会通过投资乘数使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变化,加速数和 投资乘数的这种交织作用便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周而复始的上下波动。 (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果政府支出 为既定(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 形成经济周期。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 果。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 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 会出现繁荣。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 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 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会使经济进入萧条。萧 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进 入另一次繁荣。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 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3)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利用政府的 干预(比如政府投资变动)就可以影响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甚至消除 周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一、(1) 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
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以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
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2)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
举个例说,假定经济起初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发支出(投资,或政府购买,或出口)增加10亿美元,如果乘数是2,则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
产量或销售额增加了,厂商会增加设备或建造新厂房,即要增加投资。
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需增加1单位资本品,则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这一比率就称为加速数,现在加速数就是1。
西方经济学 试题 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或价值。
也可以说,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4分)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消费,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增量)逐渐下降。
(4分)3.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4分)4.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质与工资相类似,也是由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与供给所决定的。
(4分)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
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和税收以相同数量增减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量的比率。
(4分)6.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4分)7.乘数—加速原理乘数-加速原理,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4分)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4分)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 A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 )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等产量线3.机会成本是指( C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B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5.厂商的目标是( C )A.收益最大化B.市场份额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D.销售收入6.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 )A、洛伦斯曲线B、菲利普斯曲线C、预算约束线D、无差异曲线7.在IS-LM模型中,自发投资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线:( C )A.右移10 亿美元B.左移10 亿美元C.右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8.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C )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货币供给量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三、判断正误(本题共5小题,满分10分)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分别是市场结构理论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7第七章 经济周期)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七章经济周期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1.经济周期的含义(1)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景气和不景气交替的过程。
17世纪末以来,人们就用经济周期一词反映商业的繁荣和萧条。
对于经济周期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①经济周期是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②经济周期不是局部经济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的波动。
③每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①繁荣阶段此时生产量和贸易量扩大,收入增加,就业率较高;需求扩大,物价上涨;呈利率结构上升的形态;投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
②衰退阶段经济过了周期内的最高点,进入衰退阶段。
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投资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与此同时,在整个货币市场上到处都是更高的利率结构,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扩张。
③萧条阶段当经济收缩超过萧条转折点时,就真正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一阶段与扩张时正好相反:生产量和贸易量缩减,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需求减少,商品价格跌落;利率结构下降;投资支出大为减少,企业生产能力萎缩。
④复苏阶段谷底是经济收缩的顶点,过了这一点,经济又开始逐渐转好,进入复苏阶段。
复苏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并继续上升。
当经济运行过了扩张转折点时,就又进入繁荣阶段。
图7-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经济周期各阶段如图7-1所示,经济周期虽然反复出现,但每一次经济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时间长短、范围大小、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致,具体由当时的经济背景决定。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精心整理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 )",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分子产出增决定对社会发总34用。
5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6、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7、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 ),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8、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均衡状态的方法。
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
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而只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9、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因为任何一个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起码必须满足如下要求:第一,其定义域不受限制,即它适用于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第二,非独裁,即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来决定;a与b10、的比率。
尹伯成版西经简明教程课后题答案习题十八
习题十八1.简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答:指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答:不仅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还包括适应这种增长的社会制度的变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答: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强调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及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
进口替代答:指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实行的一种支持发展那些能生产替代进口品的本国工业的贸易战略,包括使用关税、进口限额等手段。
这种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扶植本国一些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经济周期答: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出现的过程。
早期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扩张和收缩是指实际GDP或总产量绝对量的变动,即认为经济周期是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现在发展为相对量的变动,即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资本—产量比率答:指一定时期每生产单位货币产量所要求的资本存量的货币额。
加速数答:指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的比率。
乘数—加速数模型答: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提出,故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2. 如何考核生产要素供给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答: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源泉。
其中生产要素的增长主要是指劳动要素(L )的增长(L L∆)和资本要素(K )的增长(K K ∆),假定在经济增长中,有α份额的增长来自L L ∆,β份额的增长来自K K∆,那么,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占整个经济增长的部分为L K L Kαβ∆∆⋅+⋅(即生产要素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
对萨缪尔森经济模型的理解和凯恩斯模型的对比
对萨繆尔森经济模型的理解和凯恩斯模型的对比{13生工黄靖 13009070}汉森-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认为,投资和国民收入的相互作用会引发国民收入的周期性波动。
是故,作为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一种解释性假说,“乘数—加速数模型”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的范畴。
乘数原理乘数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首先提出。
1936年,凯恩斯在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提出乘数原理,具体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机理。
依据凯恩斯的观点,所谓投资乘数,指的是投资支出的变动所引致的总需求进而国民收入的变动数量。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
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则会引起收入以倍数的方式减少。
加速数原理加速数原理说明的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所谓加速数,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单位产量(或消费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投资增加的数量。
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则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起对资本需求的增加,投资于是相应地增加。
显然,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资本投入越多,亦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收入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越大。
实际上,引致投资不仅取决于既有的收入水平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且也是预期收入变动量的函数。
因此市场预期对引致投资的影响不可低估。
尽管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加速数的概念,但凯恩斯只对乘数原理作过充分的论述,其分析并未涉及加速数原理。
后来,汉森和萨缪尔森将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并认定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造成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基本思想秉承凯恩斯的思想,乘数—加速数原理认为,总需求的变动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关键性因素;而在总需求的波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的变化以及心理预期的调整。
其基本逻辑是这样的:投资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从而国民收入更大量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会通过加速数效应带动投资的进一步增加。
乘数-加速数理论
乘数—加速数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1)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
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的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会引起对资本品的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
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2)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倍数扩张或收缩,且同方向变化,即乘数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又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或减少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或减少,这是加速原理。
可见,投资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投资,二者互为因果,不断往复影响,从而导致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
(3)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原理”
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原理”“乘数-加速数原理”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它的特点在于将凯恩斯的“乘数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重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幅度。
先分别介绍乘数论和加速数原理。
1.乘数理论原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6月在《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要是阐述国家用于公共工程的支出和总就业量之间的关系(“就业乘数”)。
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沿袭了卡恩的这一观点,并通过引进边际消费倾向这一概念系统地阐述了乘数理论(也称“乘数论”或“投资乘数论”)。
根据凯恩斯关于收入、投资与消费的定义,三者之间有下述恒等关系:Y=I+C (1.17) 因而 ∆Y=∆I+∆C (1.18) 将上式两边同除以∆Y ,(1.18)可改写成1=(∆I/∆Y)十(∆C /∆Y) (1.19) 移项整理后得:∆Y=∆I ×(1/(1-(∆C /∆Y))) (1.19’) 式中的∆C /∆Y 即边际消费倾向,1-(∆C /∆Y)即为边际储蓄倾向,其倒数1/(1-(∆C /∆Y))就是“乘数”。
如以K 表示乘数,则(1.19’)变为∆Y=K ·∆I (1.20) 以上分析表明,边际消费倾向愈高(即边际储蓄倾向愈低),乘数就愈大,反之亦然。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8/10(表示居民增加10元收入,会将其中8元用于消费支出),则乘数K =1/(1-(8/10))-5。
这表明,若政府增加1亿美元的投资(∆I =1亿),由于乘数的作用,社会总收入将会增加5亿美元。
乘数的作用过程可以由下表反映出来(表1.1):表1.1 生产时期 新增支出 以前时期增加的收入所诱发的消费支出收入总增量 1 100100 2 100 80180 3 100 80 64 244 4 100 8064 51.2295.25 100806451.240.96336.166 100806451.240.9632.777 100806451.240.9632.7726.21368.93 :…………………:…………………395.14 ∞100 864 51.2 40.96 32.77 26.21……500第一时期中,投资增加100(百万元)即1亿,使提供投资所需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增加l00(百万元单位),引起第二时期的消费支出增加80,故第二时期总收入共增加到180;第二时期80消费支出,引起消费品供给者收入增加80,他们将其中8/10=(∆C/∆Y)用于消费支出,即消费64,第三时期总收入共增加到244;……经过许多时期后,总收入增加量将为原投资量的5倍,即500。
资料: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加速原理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主义者提出的。
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概述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其根源正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乘数一加速原理所说明的是: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又通过加速效应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减少。
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使经济进入衰退。
衰退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固定资产更新,即大规模的机器设备更新又使投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
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衰退,又由衰退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于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甚至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
乘数加速原理的前提条件
乘数加速原理的前提条件
乘数加速原理是指在经济系统中,通过增加投资和吸引外资等手段,促进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从而达到加快经济增长的目的。
乘数加速原理的前提条件包括:
1. 存在潜在的投资机会:乘数加速原理的前提是存在一定数量的潜在投资机会和项目,可以吸引资本投入,并通过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2. 资本市场有效:乘数加速原理需要依靠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包括投资者对项目的评估能力和资金的有效配置能力。
3. 具备投资的能力:乘数加速原理的前提是经济主体具备进行投资的能力,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
4. 资金市场开放:乘数加速原理需要依靠资金市场的开放和流动性,包括吸引外资和融资渠道的畅通。
5. 政府政策支持:乘数加速原理需要政府提供合适的政策支持,包括鼓励投资、创造投资环境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等。
以上是乘数加速原理的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的满足程度和协调程度将影响乘数加速效应的实现和程度。
乘数—加速原理范文
乘数—加速原理范文乘数-加速原理是一种数学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加速数值或符号间的运算。
它凭借自身的特点,能够在数学问题求解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乘数-加速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乘积分解的特性,将一个复杂的数值或符号间的运算,转化为一个或多个简单的运算的乘积。
通过适当的乘数选择,可以将原问题的解或推理过程大幅简化,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乘数-加速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乘法运算的加速:乘数-加速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乘法运算中寻找到适当的乘数,从而加速计算的过程。
例如,对于一个大数相乘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乘数-加速原理选择适当的乘数,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乘法运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2.因式分解和倍式关系的发现:乘数-加速原理可以用于因式分解和倍式关系的发现。
通过分析乘数和被乘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在因式分解中,我们可以通过乘数-加速原理找到适当的乘数,将多项式分解为更简单的乘法形式。
3.推理和证明的加速:乘数-加速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加速思维的速度。
通过适当的乘数选择和转化,我们可以将原问题的推理过程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运算过程,从而提高推理和证明的速度和准确性。
除了以上的应用方面,乘数-加速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算法设计、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乘数-加速原理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方式,提高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问题的效率。
总结起来,乘数-加速原理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数值或符号间的运算、推理和证明过程。
它在数学问题的求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数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乘数加速原理的应用
乘数加速原理的应用1. 引言乘数加速原理是一种用于提高计算机性能的技术,它通过利用特定硬件构件和算法来加速计算过程。
本文将介绍乘数加速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实际效果和价值。
2. 乘数加速原理的基本概念乘数加速原理是一种通过优化乘法运算的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的技术。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乘法运算通常是比较耗时和资源消耗大的操作之一。
乘数加速原理通过改进乘法算法和硬件实现,使得乘法运算可以更快速和高效地完成。
3. 乘数加速原理的应用场景乘数加速原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科学计算在科学计算领域,乘数加速原理特别重要。
科学计算通常涉及到大量的乘法运算,例如在物理模拟、天气预测和基因分析等领域中。
通过采用乘数加速原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节省计算资源,加快科学研究的进展。
3.2 人工智能乘数加速原理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在深度学习模型中,乘法运算是主要的计算操作之一。
通过采用乘数加速原理,可以提高神经网络训练和推理的速度,加快机器学习的迭代过程,实现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应用。
3.3 图像和视频处理图像和视频处理是另一个应用乘数加速原理的重要领域。
在图像和视频处理算法中,乘法运算是常见的操作之一,例如图像滤波、图像编码和视频解码等。
通过采用乘数加速原理,可以提高图像和视频处理的速度和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4. 实际案例:乘数加速原理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天气预测是一项庞大的计算任务,它需要处理大量的气象数据和进行复杂的计算。
乘数加速原理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速度。
首先,乘数加速原理可以通过优化乘法算法来改进天气模型的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来加速频谱分析,从而更快速地获取气象数据的频率特征。
其次,乘数加速原理还可以通过硬件加速来提高天气模型的计算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图形处理器(GPU)来并行化乘法运算,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数-加速原理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概述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其根源正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乘数一加速原理所说明的是: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大增加又通过加速效应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减少。
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使经济进入衰退。
衰退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固定资产更新,即大规模的机器设备更新又使投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
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衰退,又由衰退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于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甚至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
乘数-加速原理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会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作用,而投资的变化又会通过投资乘数使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变化,加速数和投资乘数的这种交织作用便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周而复始的上下波动。
[编辑]一.加速原理在国民经济中,投资与国民收入是相互影响的。
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
所以说,加速原理是论证投资取决于国民收入(或产量)变动率的理论。
其公式如下:Is = Io + D = a(Yt − Yt − 1) + D 公式(1)在上式中,It代表总投资,它分为净投资,Io即新增加的投资和重置投资,即折旧Do净投资Io取决于加速系数a和本期收入Yt与上期收入Yt − 1的差异。
加速系数(a)指产量增加一定量所需要增加的净投资量,即净投资量与产量增加一定量所需要增加的技术水平。
其公式:公式(2)ΔK :所需要增加的投资ΔQ :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例如,如果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之下,增加100万元的产量需要增加的净投资为200万元,则加速系数为2。
与加速系数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资本—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或者资本量与产量之比。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加速系数与资本—产量比率的数值是相同的。
[编辑]二、乘数—加速模型乘数—加速模型就是把这两种原理结合起来,以说明经济周期的原因。
这一模型的表述为这样一个公式:Yt = Ct + It + Gt公式(1)上式中Yt为现期收入,Ct为现期消费,It为现期投资,Gt为现期政府支出。
这个公式说明了,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现期收入等于现期消费、现期投资与现期政府支出之和(不考虑开放经济中的净出口)。
现期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和前期收入Yt − 1;Ct = cYt − 1公式(2)现期投资取决于加速系数(a)和消费的变动(Ct − Ct − 1);It = a(Ct − Ct − 1) = a(cYt − 1 − cYt − 2) = ac(Yt − 1 − Yt − 2) 公式(3)(3)式说明了在考虑消费时,投资最终仍取决于收入的变动,即加速原理说明的关系。
设现期政府支出为即定的,即:Ct = Gt 公式(4)把(2)、(3)、(4)式代入(1)式则得出:Yt = cYt − 1 + ac(Yt − 1 − Yt − 2) + Gt 公式(5)可以通过对c,a,Gt,进行设值计算据此可得到乘数—加速模型的完整含义(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
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会使经济进入萧条。
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
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3)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即利用政府的干预(比如政府投资变动)就可以影响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甚至消除周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加速原理加速原理(Accelerator principle)什么是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是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与投资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它的实质是,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对产出量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致投资。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调(预期)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投入的相对价格或利率的作用。
加速原理的产生加速原理最早出现在艾伯特·阿夫塔里昂(Albert Aftalion)的《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1913年)一书中。
后来在J·M·克拉克(J·M·Clark,1917年)、A·C·庇古(A·C·Pigou,1927年)等人的著作中,把它作为决定投资和解释经济周期的原理加以探讨。
但只有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6月5日- 1946年4月21日)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投资乘数以后,加速原理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比较(1)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化如何引起收入的变化。
与此相反,加速原理说明收入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即收入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2)乘数是表示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与此相反,加速数是表示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
加速原理的理解要点(1)引致投资不是预期收入的函数,而是预期收入增量的函数,即投资不是决定于预期收入的绝对量,而是决定于其变动量;(2)加速数的大小表示预期收入与投资变化幅度的比较。
如果加速数大于1,预期收入小幅度的变化会引起投资较大幅度的变化,如上表中第3年年销售额仅增加1万,净投资增加5万;如果加速数小于1,收入较大幅度的变化会引起投资较小幅度的变化。
(3)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收入必须按一定比率连续增长;如果预期收入增长率放慢,投资就会减少或停止。
这意味着即使收入水平不下降,只要放慢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资衰退和整个经济衰退。
(4)加速原理的作用是双向的,既包括加速增加,又包括加速减少;(5)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没有资本存量闲置。
乘数论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关系“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
“乘数论” 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
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
一旦当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
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
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完全归咎于收入和投资二者之间“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结果。
尽管所谓“乘数”效应或“加速数”效应是社会化生产的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客观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进程,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