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弗洛姆类伦理思想之主旨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渊源
伦理学 在最 抽象 的哲学层 次上 表 现 为 道德 哲 学 ,它 在 发展 的历 史进 程 中与 西 方哲 学 的进 路 相联 系 。 由柏拉 图奠 定基础 的本体 论哲 学构 成 了西方 哲学 的历 史传统 。在 文艺 复兴后 ,哲 学研 究 的 中心 从 “ 本体 论” 向 “ 识论 ”转移 ,但 “ 认 认识 论仍 然只 不过 是论 证 并 确立 ‘ 本体 论 ’的有 效 手段 。 _ 西 方 ”1 ] 哲学 经历 了本体 论 、知 识论 ,在 面对 2 O世纪 西方社 会 的现实状 况 开始从 “ 上”返 回到 “ 间” 天 人 ,回 归 “ 生活世 界”成 了开 创哲学 新希望 的路 径 ,由此西 方哲 学开 始了 向生存 论哲 学 的转 向。这种 生存论 的哲 学运思 在本质 上是 “ 理性 ” 的 ,哲 学 家惊 呼 “ 体 论 的结 束 ,意 味 着伦 理 时 代 的到 来 ” 伦 本 ,E ・ 列 维 纳斯更 是直 白地宣 告 “ 一哲 学是 伦理学 ” 第 。这 种 生存 论 的转 向也 是从 本 体 思 维 向伦 理 思 维 的转 变 ,“ 一个 危机重 重 的时代 ,它将 展 开人之 ‘ 在 是其 所应 是 ’的生 活 向度 ,并 召 唤人 们 以一 种 更加 负
a d t e f l d v l p n fD o u t e e s n h u l e eo me to r d c i n s . v
Ke y wor s:Fr m ; s ce t c d om pe i se his;s ca iy;pr du tv n s o iit o c i e e s;ha i s ppne s;M a x;hum a ce c r n sin e
伦 理 思 想 的普 遍 价 值 标 准 是 人 的 幸 福 , 而 幸福 是 生产 性 活 动 的 结 果 ,也 是 生 产性 活动 的激 励 ; 幸福 是 美德 的
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解读的贡献与局限
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解读的贡献与局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弗洛姆(Erich Fromm)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在当代社会哲学中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局限。
本文将从弗洛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分析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和局限。
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在于其重新诠释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弗洛姆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但忽略了人类内在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动力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弗洛姆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影响,更受到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动力的影响。
他强调了人类对自由、安全、爱和认同等心理需求的追求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弗洛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新视角。
他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个体心灵与社会结构的互动理论。
弗洛姆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动力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同时又通过主观意识和情感动力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影响。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的理论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存在一些局限。
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并不是全面的。
虽然弗洛姆强调了个体内心体验和情感动力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论。
这种半心理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历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未能完全解决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上的局限性。
弗洛姆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的观点过于强调个体内心体验和情感动力的影响,忽略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对个体心灵和情感动力的塑造作用。
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未能充分解释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整体逻辑。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弗洛姆自由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弗洛姆自由理论研究弗洛姆是20世纪著名的家庭治疗师和心理学家,他的自由理论被认为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人性论的重要代表之一。
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弗洛姆自由理论的本质与其表面意义有很大的区别。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弗洛姆自由理论主要是一种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他的理论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弗洛姆自由理论的核心是“逃避自由”这个概念。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往往被强制性地赋予了许多选择权,但它们的选择实际上是虚假的,因为它们不断地受到来自社会和制度的限制。
同样地,弗洛姆认为,许多人面对自由的选择时,会感到不安和无措,因为缺乏指导的自由会导致人们迷茫和失去方向感。
弗洛姆主张通过建立由道德和社会价值观来给予个体指导的自由,而不是只是强调自由选择。
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有限制的自由,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和剥削。
在这种控制下,人们被迫按照制度和社会精神来进行选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不断加深,人们的自由也越来越受到制约。
反之,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真正地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才能真正赢得自由。
除此之外,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质疑。
弗洛姆认为,爱是使个体感到完整和自由的关键,可以帮助突破社会和道德约束。
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与爱相关的家庭和家庭关系往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用来掩盖阶级矛盾和生产关系的冲突。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以平等、尊重和信任为基础,而不是以金钱和利益为核心。
总之,弗洛姆自由理论被广泛认为是民主、自由和人性的重要代表,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控制。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达到真正的人性解放。
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试图用精神分析学“改铸”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补充。
但是由于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以精神、心理分析为出发点,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只是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结合,因而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标签: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FreudMaxism)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
该流派声称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说“综合”起来,而实际是用精神分析学“改铸”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该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威廉·赖希(1897—1957)、美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美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本文将从三位代表人物的视角,对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进行分析。
一、赖希与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威尔海姆·赖希(WilhelmReich)以“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生命论”的发现者、“性革命”理论的奠基人知名于世。
他192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投入精神分析运动,成为弗洛伊德的忘年交。
赖希是最早提出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的人。
他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精神分析》(1929)、《性成熟、节欲、婚姻道德》(1930)、《青年人的性斗争》(1932)、《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学》(1933)、《性格分析》(1933)、《性革命》(1936),等等。
在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加以“综合”的过程中,赖希就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把他自己称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认为,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共同点”和它们各自的缺陷决定了他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弗洛姆的人格结构理论的分析
对弗洛姆的人格结构理论的分析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从小受到了犹太教的性善思想的影响,毕生追求人本主义的社会理论。
在西方国家中,弗洛姆以调和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而闻名。
他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仍然保存的真理,而排除那些需要修退的原理,对马克思的理论也是如此。
他将各种不同的思想综合起来,经过自己的加工,形成了一种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且试图用这种学说来改善现代人的处境和精神状态。
在他的关于人性的理论中,提出所有的人可以分为两种性格,一种是创发性性格,一种是非创发性性格。
一、创发性性格创发性性格,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其固有的各种潜力。
他们富有创造性和爱心,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理解世界,具有稳定的同一感,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并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群体之中。
其实质的内容是理性和爱。
理性包括创发性思维、幸福和道德心。
创发性思维,又包括了智慧、推理和客观性三个方面。
了解了这三者的不同也就对创发性思维有基本的了解。
智慧是人们用来达到实际目的的工具,而推理和客观性就是要按照目的的实际情况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还要留意个体本身的实在。
对思维对象的强烈兴趣促使着创发性思维者去关心这一思维对象。
思维者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关系,要求思维者能用客观、尊重、关心的态度去仔细地研究客体。
创发性思维是研究某一对象的整体,而不是只关注它的某一方面。
这样,对于一切包含着创发性思维的巨大发明创造来说,思维者都是由关心、尊重和客观地评价整个问题而促动的。
幸福是创发性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结果,它伴随着所有的创发性活动。
弗洛姆在《自为的人》一书中指出: “幸福是生活艺术上的优点的一个判定标准,又是按人本主义伦理学中美德一词的意义讲美德的判定标准。
”人生的幸福,是生活艺术和爱的艺术的一个美好的标准。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愉快的感觉或者状态,也是增强整个有机体,带来日益增强的活力,生理健康和实现一个人的潜力的状态。
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个人背景:家中独子,父亲是个商人,喜怒无常,母亲有间歇性抑郁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影响因素:1.自杀女孩;2.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论来源:结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体系,其中弗洛伊德理论帮助他理解了个体的人格,卡尔·马克思的理论解释了社会政治的影响。
弗洛姆的心理学思想综合了S.弗洛伊德的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观点,形成了他的社会文化人性观。
他反对弗洛伊德人性决定于性冲动和个人潜意识的内在动力,强调人的性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但人性并非为社会文化塑造,人性中亦有独立一面。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有“共同的基础”,他称“怀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
他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他对弗洛伊德学说所作的改造,比霍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主要表现在:他不象霍妮那样泛泛而谈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而是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也不象霍妮那样把文化和社会因素只归结于家庭环境,而是把兴趣放在论述社会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上,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的决定作用。
并认为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大层面。
他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提出了社会潜意识。
弗洛姆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
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
摘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指出人的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根本出发点。
正是从实践出发,马克思确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并第一次建构了“需要的社会体系”和“需要的历史序列”。
文章在阐发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同时,对其同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马斯洛的“似本能”的需要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关键词:人的需要;马克思;弗洛伊德;马斯洛一、幼虫与成虫:从罗素的一则“幽默”谈起1927年3月13日,纽约犹太人社会主义机关刊物《前进》杂志刊登了英国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一篇讨论“为什么精神分析学如此受人欢迎”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罗素对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结论是这两种学说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
“因为马克思看重与自我保存有密切联系的经济动机,精神分析学则恰恰相反,强调通过繁殖与种的蕃衍发生联系的生物学动机。
毫无疑问,双方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实际上两种动机都起着作用。
”接着,罗素便谈到了蜉蝣。
蜉蝣在幼虫阶段只具有吃东西的器官,而没有恋爱的器官。
但是变成成虫以后,却只能自由地使用生殖器官,而不再使用吸收营养的器官了。
它并不需要后者,因为它在这个阶段只生存几个小时;说到这里,罗素便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蜉蝣能够进行理论思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他自己回答道:“蜉蝣在幼虫时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到了成虫时就会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
”于是,在罗素眼里,马克思“这个不列颠博物馆的书蠹”,就成了“幼虫哲学”的真正代表者。
这个比喻,初看起来,确实够“幽默”的,可以博得一些读者的廉价笑声。
不过稍稍回味一下,就会发觉真正可笑的并非“幼虫哲学家”马克思,而是这一“幽默”的制造者罗素本人。
因为向以数学大师、逻辑大师,并兼数理逻辑大师著称的罗素,理应是极其严密的(这三门学问都教我们严密);但遗憾的是,这一比喻本身却不仅在推理上根本不合逻辑,而且在治学态度上也是极不严肃的。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季乃礼(南开大学副教授)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他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
弗洛姆早在学生时代就对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兴趣。
他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批判性的真正研究始于1931年对当时德国的工人阶级所做的调查,其成果以后以“魏玛时期的工人阶级——一项心理和社会的研究”为题出版。
在这本书中,他继承了马克思的一些概念、术语如阶级、政党等等,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如注重工人生活状况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联系。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为何在这一时期弗洛姆能够对马克思学说进行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时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学所,并担任了讲师一职,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以及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接触,加深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了解,并相应地承担了一些社会学所的任务。
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即是他所承担的任务之一。
对马克思思想理解的深入及相应的机会促使他能够对马克思学说加以研究。
其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当时马克思学说盛极一时,人们言必称“马克思”、“社会主义”。
各个政党为了能够吸引选民,也多迎合马克思学说,起一个马克思主义色彩的名字,或谓之共产党,或谓之社会民主党。
就连纳粹也把自己的党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党。
在这种情况下,弗洛姆不可能不对马克思学说加以关注和研究。
其三,特殊的出身背景。
弗洛姆出身于犹太家庭,当时德国的反犹情绪高涨,民族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
马克思的学说则是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的界限,呼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倡导和平。
这深深地吸引着弗洛姆,他把马克思的学说看作是救世的良药。
在此之后,弗洛姆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研究。
如1932年他发表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作用》,对马克思学说的研究方法和不足进行了探讨。
弗洛姆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
弗洛姆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作者:胡志何秋瑛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8年第06期摘要:弗洛姆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加以综合,创立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他以此为理论基础,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全面的扩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异化理论,同时也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异化;弗洛姆;马克思;弗洛伊德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重要代表,他接过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描述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中心范畴。
他说,“我选择了异化的概念作为中心点,从这一点出发阐述我的关于当代社会性格的分析”[1]。
但他并未照搬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是对它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具体表现为:①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加以综合,创立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②以此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对异化理论进行全面的扩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异化理论,从而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弗洛姆对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1932年马克思《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得到发现和出版。
在《手稿》中,马克思接过黑格尔异化概念,对之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把费尔巴哈的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发展为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的批判,使得异化成为《手稿》的中心论题。
随着《手稿》的广泛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内,它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他们来说,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论述是所有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同时又对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共产主义大失所望的人们得心应手的工具。
于是,异化的概念就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弗洛姆也把异化当作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概念,但是他不满足于把异化当作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范畴来使用,而是把它加以创新和发展。
他认为异化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是一种心理体验。
他说,“异化是一种体验方式,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作者:傅秀玲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02期【摘要】文章在阐明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形成的理论渊源、自由内涵意蕴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二者自由观的基本差异和共同点,力图寻求“自由”在社会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批判及建构与“自由”在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心理学分析之间所存在的某种互相嵌入或契合点,以期为现代人追求“真正的自由”带来启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由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弗洛姆自由观比较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人的自由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自由是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所普遍关注的主题。
关于自由问题,马克思和弗洛姆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并形成了各自的自由观。
本文从哲学自由观的维度,将马克思与弗洛姆的自由观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内在关系以对自由更深入地理解,以期为现代人追求和实现“真正的自由”带来启发。
马克思与弗洛姆的自由理论渊源从某种新理论观念的产生过程来看,其主要是对康德自由观和黑格尔自由观及其辩证法的继承和扬弃。
弗洛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自由论来自马克思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思想综合。
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较多受益于黑格尔,但就本体论方面而言,“自由”在马克思哲学中作为核心概念则更多地受惠于康德。
①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康德的自由理念。
首先,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来自康德。
康德把“自由”概念阐释为:人的生存会遭遇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还有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康德看来,只有后者才会涉及真正的自由问题。
马克思正是从本体论出发也即从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上来探讨自由问题,其对自由的理解保持了康德的思想高度。
马克思超越了康德把意志理性化并用理性所颁发的道德法则牢牢地拴住意志,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揭开了康德“自在之物”概念的秘密,指出康德的意志自由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制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生产关系,自由从抽象的幻想过渡到了具体的现实。
人的实现——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最新哲学类】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相对于弗洛姆,马克思对于中国人而言应该是一个更为熟悉更为普遍的存在。
虽然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马克思的思想和书籍,可是我们对他思想的传统理解并不就意味着是准确无误的。
产生于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展时期的马克思思想,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家的围追堵截,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式的改造,列宁苏俄式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历程和斯大林钦定版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过程。
到了弗洛姆年代他所能看到的只能是严重地扭曲了马克思原意而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关键点所在的历史观也多半因为对马克思的误解和对其文本的无知而变成了一种教条式的理论。
作为马克思的思想起点的处于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进而也被忽视。
以融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特色的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从人的角度观察马克思的思想,力图找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内容之所在,并藉助马克思的思想批判和分析现代社会,以达到人类拯救和异化消除的目的。
弗洛姆从确认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开始,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几个关键性范畴——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共产主义——的分析,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加以探讨,对其人道主义精神加以弘扬,以期对现代社会的治理和人类的拯救有所帮助。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如何产生的?其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都是考察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必要前提。
本文拟从弗洛姆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思想来源与理论路径、思想特质等方面加以分析,以考察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诸种条件。
同时我们在具体分析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同时,也结合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理论实质和逻辑进路以及现时代的社会背景对弗洛姆的思想加以认识,对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予以澄清。
关健词:人的思想人的本质异化共产主义马克思弗洛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ompared to Fromm, Chinese people should be more familiar with Marx. However, the fact that w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access to the works and thoughts of Marx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ou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is thinking is correct and complete. Marxism, developed in 19th century alogn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Europe, went through the siege by capitalist theoris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terminism by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the influence of Lenin's Soviet-style socialist revolution theory and Stalin’s appointed version of the so-called orthodox Marxism. When it came to Fromm’s time, he could only see a completely distorted Marxism; and be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Marx and the ignorance of his texts, the key Marxist new materialism (i.e. the concept of history) had become a dogmatic theory. But the human being, i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s thinking was neglected. German social psychologist Fromm’s theory, featuring the combinantion of Freudism and Marxism, from the human perspective of Marx's thinking, tries to discover the human thinking of the Marxist ideology, and with Marx's thinking and the analysis of modern socie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cue of huma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alienation. Fromm, starting from the confirmation of Marxist thinking on hum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key areas of Marx's thinking –human nature, human alienation and communism, explores the Marx's thinking on human and carries forward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in order to help goven modern society and save mankind. However, how is Fromm's the concept of Marxism developed? What is its significance? These are also essential premises for the study of his Marxist view. In this paper, such aspects as Fromm’s life experienc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ideas, thinking sources and theoretical paths,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stud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of his Marxist view. At the same time, apart from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Fromm's concept of Marxism, this author reviews Fromm's ideas along the lines of the nature of Marx’s theoretical nature and logical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ra, and clarifies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Key Words: Thinking on Human; Nature of Man; Alienation; Communism; Marx;Fromm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的产物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摘自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德国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德国紧密相关,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如“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就与德国息息相关。
下面就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知识和查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一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产生背景:当时,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辉煌胜利,但东欧和西欧的无产阶级俄革命运动都惨遭失败。
西方各国普遍处于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法西斯的暴力尤其是希特勒纳粹在德国的掌权开始了西方社会的一个灾难时期。
主要内容:该流派主张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来“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为他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他们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批判的唯物主义”,反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机构论观点,倡导研究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变化,尤其注重分析社会经济变化和社会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赖希、马尔库塞、弗洛姆等。
(他们主张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解释和发展马克斯主义。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主宰人思想和行为的不是人的意识,而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我们的所思、所做都受心理的某一部分控制,这一部分我们却无法控制,平时也感觉不到,这种控制力量就是无意识。
无意识在每个人的身上构成了最大、最有力的部分,我们通常并不感觉他的存在。
无意识没有时间、地点、是非感,它只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过问其它。
无意识藏有我们童年的许多记忆,还包括我们的秘密、怨恨、原始的欲望,这些感觉多半令人不快,并且不为社会的规范所容。
弗洛姆对弗洛依德和马克思比较研究撷述
和
“
在每 一 个历 史 时 代 中变化 着
”
这 是 马 克 思 早期 的 思 想
,
“
普 遍 的人 的本质
。
的概 念
,
。
弗 洛姆
,
在 马 克 思 看来 自己
,
人 的本质 是 一 种 潜能
,
是一 系 列 的条 件
人 是历 史 的产 物
。
他在 自 己 也
的厉史 中改 变 是劳 动的过 程
,
成 为 他 潜在 的 那 个样子
, . 、 ,
弗 洛 依德 作为 无 意 识 科学 的创
、
生物 学 的
心 理 学 的三 次大 革命
:
.
不难
其 中每 次 革 命都 使人 的 伟 大形 象受 到 了损 害
,
这个 形 象越 来越 带有 相对性 和 越 来 越 失 前 两 次 革命 主要受 到 愚
,
。
去 其 自主性 了
以 致 当 这 三次 革命 发生 之 时都 遇到 了排拒 甚至 迫害
描述
但 却 更 为不 幸
更 为 病态
。
弗 洛 依德 从 心 理 学 上 对 人 类 前 途 的 悲 观
实 际 上 已 被 卢 竣等人 从哲 学 上 做 过 阐 述
增加
,
产 生 了对 减轻 压 力 的一 种 新 的 需 求
,
,
即 快乐 的 满 足
.
①可见
,
弗 洛 依 德关 于 人 的本质
,
的 概念 是 使 人 类 的 行 为 生 物 化
这 本身 也 就 要 求 否 定人 类 行 为 在相本 上 所带 有 的历 史性质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的产物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摘自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德国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德国紧密相关,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如“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就与德国息息相关。
下面就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知识和查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一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产生背景:当时,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辉煌胜利,但东欧和西欧的无产阶级俄革命运动都惨遭失败。
西方各国普遍处于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法西斯的暴力尤其是希特勒纳粹在德国的掌权开始了西方社会的一个灾难时期。
主要内容:该流派主张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来“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为他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他们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批判的唯物主义”,反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机构论观点,倡导研究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变化,尤其注重分析社会经济变化和社会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赖希、马尔库塞、弗洛姆等。
(他们主张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解释和发展马克斯主义。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主宰人思想和行为的不是人的意识,而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我们的所思、所做都受心理的某一部分控制,这一部分我们却无法控制,平时也感觉不到,这种控制力量就是无意识。
无意识在每个人的身上构成了最大、最有力的部分,我们通常并不感觉他的存在。
无意识没有时间、地点、是非感,它只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过问其它。
无意识藏有我们童年的许多记忆,还包括我们的秘密、怨恨、原始的欲望,这些感觉多半令人不快,并且不为社会的规范所容。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_方幸福
收稿日期:2008-02-28作者简介:方幸福(1968-),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较诗学和美国文学。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方幸福(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弗洛姆的思想体系是他力图融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弗洛姆可以把二者进行综合的可行性,以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弗洛姆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色,更深层次地解读弗洛姆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弗洛姆;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 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23-04弗洛姆(E r i c h F r o m m ,1900-1980)非常崇拜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两位伟大的人物,在他看来,“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无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动力学本质,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因为它业已改变了未来关于人的图景。
”[1]而马克思则是“一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
”[1]10因此,在弗洛姆眼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他们各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最高的艺术性,最高地体现了人类渴求理解、渴求知识的需要。
”[1]10弗洛姆通过如饥似渴地学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了一位真正的弗洛伊德主义的追随者,又因为他对弗洛伊德的学说的理解程度之深,致使他对他所深信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看出其“局限”,弗洛姆先后写过几部著作,如《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危机》、《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表达了他的质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需要“修正”或者发展。
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能够通过运用俄底浦斯情结、阉割恐惧等概念治疗人们的心理问题,来解开生活之谜,但这一理论却不能解决整个世界存在的问题。
论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精选文档
论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弗洛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构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刻的病理诊断,提出建立一个健全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系统剖析其理论运思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得失。
、弗洛姆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学说的综合弗洛姆认为,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分析和批判,这就必须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
在他看来,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在于:马克思长于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发展过程。
但是,马克思一方面并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转变成为这种上层建筑的。
”也就是说,马克思并没有考察历史运动的微观机制问题。
另一方面,马克思更没有系统考察人的微观心理活动的问题。
与马克思相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比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与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和意识受社会结构所决定这一观点不同, 弗洛伊德强调“社会只是通过对人的内在的生理和生物机制的或强或弱的压抑来影响人的存在的。
”并不需要通过社会变革来克服压抑。
把马克思 主义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 更为全面地考察人及其发展问题。
实现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在于他们的理论具有四点共性。
具体说:第一,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批判假的思想和意识,揭示被它们所掩盖的真实存在。
第二,他们都 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传统, 都反对社会对人的压抑和人的异化现 象。
都是力图使人的本质和潜能得以实现的人道主义哲学。
第三, 他们都相信真理能够赋予人实现自由的力量, 强调发现意识形态 和思想背后隐藏的无意识和真实想法, 人们就可以获得变革现实 的力量。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方幸福
【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9)003
【摘要】弗洛姆的思想体系是他力图融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弗洛姆可以把二者进行综合的可行性,以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弗洛姆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色,更深层次地解读弗洛姆的理论体系.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方幸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151
【相关文献】
1.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读弗洛姆的《说爱》 [J], 邹剑波
2.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J], 胡祝欣;杜静宜
3.作为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法西斯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J], 张秀琴
4.弗洛姆人道主义的基础:寻求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结合 [J], 杜丽燕
5."轴心期"历史精神的失范——试论"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文明的启示[J], 郑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同样我们也可以称为弗洛伊德主义)我们 总结以下其基本观点: 1.弗洛伊德的基本概念,“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像是唯心论的,但实 际是有充分的客观根据。 2.意识的行为乃是本能的冲动与加以禁锢的外间现实之间交互作用的 产物。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心理层面,正常人的 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并受无意识驱动的。前意识是介于 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 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 过程。 3.人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是人格意识结构的部分。它是在 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超我是人格的 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部分。它是在长期社 会化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具有通常意义上良心 、良知、理性等含义。 4.泛性论,就是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涂上了性 的色彩。
读书使我们获得知识,通晓古今,发展人 的思维,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提高自己的 生存能力,我们将从读书中获得的知识加 以运用可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推荐以下书目: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年 《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 ,1913 年 《资本论》Das Kapital,1867年 《思考快与慢》Thinking,Fast And Slow,2011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 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
——马克思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早期在中国被 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犹太裔德国人,近代政治经济学家、 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理论家。 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 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 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 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2-28作者简介:方幸福(1968-),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较诗学和美国文学。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方幸福(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弗洛姆的思想体系是他力图融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弗洛姆可以把二者进行综合的可行性,以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弗洛姆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色,更深层次地解读弗洛姆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弗洛姆;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23-04弗洛姆(E rich Fro mm ,1900-1980)非常崇拜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两位伟大的人物,在他看来, 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无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动力学本质,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因为它业已改变了未来关于人的图景。
[1]而马克思则是 一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
[1]10因此,在弗洛姆眼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 他们各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最高的艺术性,最高地体现了人类渴求理解、渴求知识的需要。
[1]10弗洛姆通过如饥似渴地学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了一位真正的弗洛伊德主义的追随者,又因为他对弗洛伊德的学说的理解程度之深,致使他对他所深信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看出其 局限 ,弗洛姆先后写过几部著作,如!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危机#、!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表达了他的质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需要 修正 或者发展。
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能够通过运用俄底浦斯情结、阉割恐惧等概念治疗人们的心理问题,来解开生活之谜,但这一理论却不能解决整个世界存在的问题。
如果整个世界也能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的话,或者说,至少是全世界所有的领导人都能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的话,那么就不存在任何严肃的政治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的了。
[1]144弗洛姆还认为,到了20世纪30年代,社会风气发生了改变,性欲、乱伦的欲望、反常的性行为不再是禁忌和使人感到震惊的话题, 精神分析学家们几乎毫无例外地不再对社会展开批判 ,因此, 精神分析学说失去了原来激进、批判和挑战的特点。
[1]143在!精神分析的危机#里,弗洛姆重申了这一原因,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停滞下来了,没有得到发展, 精神分析起初是一种激进的、透彻的、有解放作用的理论。
它逐渐丧失了这个特征,停滞下来,未能发展其理论 [2]。
这也暗示着,在弗洛姆这里,精神分析理论将得到发展,他会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它重现生机。
在!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这本书里,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只着眼于个体而忽视了历史, 弗洛伊德以为历史是人造的;弗洛姆以为人是历史创造的 [3],即在弗洛姆看来,人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弗洛姆的理论逻辑是从个体转向社会和历史的,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关注和研究个体,忽视历史和社会。
弗洛伊德的研究范围通常是人这个个体,再大的范围也只是家庭。
只有家庭这个最狭小的圈子最中弗洛伊德之意,以致他大大低估了一个人所涉足的其他范围。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情欲都是性的本质、资产阶级家庭是一切家庭的范型,在这一前提下,他很难看到主要的现象不是家庭,而是社会结构 [3]71-72。
因此,弗洛姆认为在剖析人时离不开社会和历史,只有结合社会,历史地分析人这个个体,才不至于片面地看问题。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还批判了弗洛伊德的有关性的理论, 弗洛伊德把对母亲的依恋理解为完全是一种性的本质,这是其谬误所在 [3]34。
在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襄樊学院学报J ournal of X i angfan Un i versit y M ar .,2008Vo1 29N o 3方幸福: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健全的社会#的序言中,弗洛姆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人的基本情欲并非起源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起源于人的生存状况,起源于人失去史前阶段的原始联系后而对于新的人际关系和自然关系的需要。
在这一方面,我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大相径庭[4]。
为此,弗洛姆在极力寻找另一种理论,吸收其中的 真理,来 修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为此,他求助于另一位更伟大的人物∀∀∀马克思, 在我看来,马克思所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
[1]10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学说的同时,弗洛姆也看到了其中需要 修正的地方,如,弗洛姆认为马克思没有看到人的非理性力量的作用,忽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中,弗洛姆谈到,根据马克思的学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变成为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的。
[1]75因此,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思考,弗洛姆越来越感觉到要取这两家学说之长来综合这两家学说的必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我就愈加怀疑这两个体系中的某些论断[1]7, 我也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
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我也是这么做的。
[1]8因此,弗洛姆认为,综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他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中第十章的标题那样, 两家学说的命运将在他那里有所改变。
为此,弗洛姆还找到了综合这两家学说的共同基础。
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中,弗洛姆用三句话表达出了这两家学说的共同土壤:(1)我们必须怀疑一切;(2)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3)真理会使你活动自由。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梳理一下弗洛姆所提到的综合这两家学说的基础。
一、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理论弗洛姆所说的 我们必须怀疑一切,是指具有现代科学特点的 批判精神。
有 怀疑才有发现,才可能有创新或创造,自然科学从对感觉、道听途说和传统意见的怀疑中去发现,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则怀疑人对自身及他人所作的思考。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的学说是怀疑一切的,因而是批判性的。
因为 对一切思想体系、观念和理想持一种谨慎的、怀疑的态度正是马克思的特点。
[1]13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是以特定的社会所发展的思想为模式的,这些特定的社会所发展的思想又取决于该社会的特定结构和作用方式,因此,它们掩盖了经济和社会的利益,为此,马克思一向怀疑这些思想。
马克思的怀疑主义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他几乎不用诸如自由、真理、正义这些字眼∀∀∀这倒并不是因为自由、真理、正义对于马克思来说不是最高的价值,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字眼本身全都遭到了滥用这一个事实。
[1]1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真理、正义这些字眼被统治阶级所滥用,它们掩盖了统治阶级榨取工人阶级的劳动、使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等等方面都异化了的事实,统治阶级把这些现象冠以 正义、 真理等字眼。
马克思的学说正好揭穿了这些被蒙蔽的事实, 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5]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也是一种批判的思想。
首先,它是对现存的精神病学的思想的批判,因为现存的精神病学都把意识作为精神病的基本论据,而弗洛伊德建构了他的无意识理论,并把它作为自己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
其次,弗洛伊德的学说的批判性表现在它向维多利亚时代的许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起了挑战。
根据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性欲不是理性和科学研究的主体,而在弗洛伊德这里,力比多正是一切心理行为的动力,没有它就没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幼儿从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拥有力比多,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那种认为儿童是纯洁的、完全无辜的思想也是站不住脚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把性当作忌讳的话题的道德观也是虚假的。
再次,因为弗洛伊德的学说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在人∀∀∀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上帝的创造物、这个优于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的精灵的头脑里,绝大部分只不过是那些与其他动物无异的性欲∀∀∀不同的是被人为地压抑了,而且研究无意识这个领域具有比研究意识重要得多意义。
可以说,弗洛伊德的整个精神分析学说是 怀疑的艺术。
如此看来,怎能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是对现存思想和偏见的一种挑战呢?因此, 它开辟了思想领域内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是与自然科学和艺术的新进展保持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也可被称为是一场革命运动[1]142。
因此,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都是怀疑的学说,是批判的理论。
两人对充斥人们头第29卷第3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脑的、并且被人们误以为是构成现实基础的那些陈旧思想、合理化和思想体系均持同样坚定的怀疑态度。
所不同的是 在马克思看来,基本的实在(rea lity)是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弗洛伊德则认为,个体的力比多组织才是基本的实在[1]13。
二、维护和发展自然人性的人道主义思想弗洛姆所概括的第二句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是德伦西(拉丁名Pub li u s Teren ti u s A fer,英译T erence 泰伦斯,186?-161BC,古罗马喜剧作家)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人所具有的,每个人都拥有,每个人都体现了全部人性,因而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称为全面完整的人。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即两者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马克思探讨人性时从社会关系入手,把人置于社会中,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从社会关系中去找寻恢复人性的道路,使人摆脱受经济的束缚、因经济因素而被异化、因经济的原因而被摧残的现状,努力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的哲学也代表一种抗议,抗议人的异化,抗议人失去他自身,抗议人变成为物。
[6]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弗洛姆还说过, 必须再一次强调指出,马克思的目的不是仅限于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是通过恢复一切人的未异化的、从而是自由的能动性,使人获得解放,并达到那样一个社会,在那里,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人不再是∃畸形的%,变成了充分发展的人。
[6]63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的人道主义主要体现在他的无意识这个概念中。
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无意识的冲动,通过探究无意识这个隐蔽的世界,就能认识人性。
无意识主要由力比多构成,那是被压抑的人的自然欲望,因此, 人们一旦敢于深掘无意识这个隐蔽的世界,人们就会相互理解[1]16,了解了无意识中的压抑机制,人们就找到了捍卫人的自然欲望的权利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