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及护理知识学习ppt
合集下载
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课件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呼 吸系统疾病,患者肺泡内大量液体和 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肺泡萎陷和通气 不足。
俯卧位通气可以促进肺泡复张,改善 氧合和通气,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 死率。
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哮喘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症状。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确保 呼吸道畅通,防止痰液
堵塞。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包括心率、呼吸、 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
处理。
保持舒适体位
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整 俯卧位的姿势,可在患 者身下垫软枕减轻不适
感。
皮肤护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 ,防止压疮等皮肤问题
的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 肺组织损伤,降低呼吸机 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
重症哮喘等呼吸系பைடு நூலகம்疾病。
01
02
禁忌症
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急性 出血性疾病、脊柱骨折或严重皮肤破损等。
操作后的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在俯卧位通气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整理物品
记录护理过程
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患者 的病情状况、操作过程及护理措施等 ,为后续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操作结束后,应整理相关物品,清洁 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PART 03
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要 点
俯卧位通气的小讲课护理课件
临床研究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俯卧位通气能够显著降低 ARDS患者的死亡率。
实施要点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应 注意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确保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肺炎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尤其是伴有 低氧血症的患者,俯卧位通气可 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用机制
通过改变重力分布,改善肺部氧合, 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肺部通 气。
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时记录生命体征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需要定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 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 时调整姿势或停止俯卧位通气。
注意保暖和保湿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应注意给患者保暖和保湿,以预防感冒和皮 肤干燥等问题。
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的比 较
01
对膈肌运动影响较小,效果相对 较差
02
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流动 力学稳定
俯卧位通气与机械通气的比 较
俯卧位通气 无创伤,操作简便 可避免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
俯卧位通气与机械通气的比 较
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 机械通气
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俯卧位通气与机械通气的比 较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评估患者病情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前,需要对患 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 命体征、呼吸状况、意识状态等, 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进行俯卧
位通气。
准备用具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必要 的用具和设备,如软垫、枕头、 床单等,以确保患者在俯卧位时
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PPT课件
3
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
•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气管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 •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4
[2]
问:与仰卧位通气相比,俯卧位通气是否可以常规 应用于重症成人ARDS患者? 推荐意见: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100mmHg) 机械通气时应实施俯卧位通气(弱推荐,中级证据 质量)
19
急救
Miranda等报道:一病人在俯卧位状态下手术因高钾血症出 现心室颤动,立即在俯卧位状态下成功除颤,电极板放置在 手术切口的两侧:左侧电极板位置低一些;右侧在肩胛骨下, 200J除颤1次后转为窦性心律。如果翻转病人为仰卧位 后再除颤会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
20
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
1
精读
张晓春.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新进展.护理研 究.2014,28(4):1281-1282.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中 华医学杂志.2016,6. [2]
2
概念
俯卧位通气: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 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 position,PP) 进行机械 通气。主要用于改善 ARDS患者的氧合。
禁忌症7一些rct随机对照研究中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常见并发症的比较2并发症俯卧位通气组仰卧位通气组压疮4234气管插管堵塞1610动静脉内导管的脱出96非计划性拔管109插管进入主支气管21心动过缓过速1716呼吸机相关肺炎2125心脏骤停1418气胸67气切套管脱出打折3482表格中的结果可能与研究成员均为俯卧位通气经验丰富的医学诊疗中心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在决定实施俯卧位通气之前一定要考虑到本单位实际的临床操作经验91?据mounier等2409例大样本报道体位改变不能降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不能改变28d的生存率但能明显延迟住院病人死亡时间2010年?guerin等研究也证实两种不同体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无差异10护理?翻转方法?翻转频率?气管导管管理?预防压疮?预防神经损伤?眼部的保护?营养支持?镇静?急救11翻转方法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总指挥68人将病人移动到远离呼吸机侧床的边缘翻转病人直接让病人的腹侧接触床调整成俯卧位胸部和骨盆处垫软枕腹部不受压把病人翻转成仰卧位时程序恰好相反12翻转频率?关于俯卧位保持时间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最短的翻转时间是俯卧位保持6h后即进行翻转最长可以持续2022h
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
•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气管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 •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4
[2]
问:与仰卧位通气相比,俯卧位通气是否可以常规 应用于重症成人ARDS患者? 推荐意见: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100mmHg) 机械通气时应实施俯卧位通气(弱推荐,中级证据 质量)
19
急救
Miranda等报道:一病人在俯卧位状态下手术因高钾血症出 现心室颤动,立即在俯卧位状态下成功除颤,电极板放置在 手术切口的两侧:左侧电极板位置低一些;右侧在肩胛骨下, 200J除颤1次后转为窦性心律。如果翻转病人为仰卧位 后再除颤会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
20
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
1
精读
张晓春.俯卧位通气病人护理新进展.护理研 究.2014,28(4):1281-1282.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中 华医学杂志.2016,6. [2]
2
概念
俯卧位通气: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 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 position,PP) 进行机械 通气。主要用于改善 ARDS患者的氧合。
禁忌症7一些rct随机对照研究中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常见并发症的比较2并发症俯卧位通气组仰卧位通气组压疮4234气管插管堵塞1610动静脉内导管的脱出96非计划性拔管109插管进入主支气管21心动过缓过速1716呼吸机相关肺炎2125心脏骤停1418气胸67气切套管脱出打折3482表格中的结果可能与研究成员均为俯卧位通气经验丰富的医学诊疗中心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在决定实施俯卧位通气之前一定要考虑到本单位实际的临床操作经验91?据mounier等2409例大样本报道体位改变不能降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不能改变28d的生存率但能明显延迟住院病人死亡时间2010年?guerin等研究也证实两种不同体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无差异10护理?翻转方法?翻转频率?气管导管管理?预防压疮?预防神经损伤?眼部的保护?营养支持?镇静?急救11翻转方法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总指挥68人将病人移动到远离呼吸机侧床的边缘翻转病人直接让病人的腹侧接触床调整成俯卧位胸部和骨盆处垫软枕腹部不受压把病人翻转成仰卧位时程序恰好相反12翻转频率?关于俯卧位保持时间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最短的翻转时间是俯卧位保持6h后即进行翻转最长可以持续2022h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护理要点
输
入
医
院
名
称
汇报人:XXX
科 室:XXX
目录
1 俯卧位通气背景及定义
2 俯卧位通气的病理生理 3 经典俯卧位操作规范
经典俯卧位通气注意事项及核查清单
4
01 PART ONE 俯 卧 位 通 气 背 景 及 定 义
俯卧位通气背景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多种因素(如肺炎、 脓毒症、严重创伤、吸入)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在这 些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导致肺泡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发生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从而使大量液体渗出至肺泡和肺泡间质内发生肺水肿。
③人工气道,确认气管插管或套管位置,清理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检查气囊压力, 确保在安全范围[20~30cmH20],同时清理气囊上分泌物,减少误吸。
④胃肠道,实施俯卧位前1h应暂停管饲,并评估胃残留量,避免反流误吸。
⑤其他,检查各导管是否在位通畅,并确认可否暂时夹闭;检查局部敷料是否需要更 RDS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 机械通气手段包括肺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 肺复张及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定义
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 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 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 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 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 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 的引流,并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 的压迫,是一个安全、简单、经济、有效的 治疗方式。
2.患者仰卧于床单上。将护理垫分别置于胸前、会阴部,吸水面朝向患者皮肤;将两个 枕头分别置于胸部、骨盆、膝盖下方,另备两个枕头置于头端可触及的地方。男性患者 注意避开生殖器部位。
输
入
医
院
名
称
汇报人:XXX
科 室:XXX
目录
1 俯卧位通气背景及定义
2 俯卧位通气的病理生理 3 经典俯卧位操作规范
经典俯卧位通气注意事项及核查清单
4
01 PART ONE 俯 卧 位 通 气 背 景 及 定 义
俯卧位通气背景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多种因素(如肺炎、 脓毒症、严重创伤、吸入)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在这 些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导致肺泡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发生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从而使大量液体渗出至肺泡和肺泡间质内发生肺水肿。
③人工气道,确认气管插管或套管位置,清理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检查气囊压力, 确保在安全范围[20~30cmH20],同时清理气囊上分泌物,减少误吸。
④胃肠道,实施俯卧位前1h应暂停管饲,并评估胃残留量,避免反流误吸。
⑤其他,检查各导管是否在位通畅,并确认可否暂时夹闭;检查局部敷料是否需要更 RDS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 机械通气手段包括肺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 肺复张及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定义
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 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 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 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 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 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 的引流,并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 的压迫,是一个安全、简单、经济、有效的 治疗方式。
2.患者仰卧于床单上。将护理垫分别置于胸前、会阴部,吸水面朝向患者皮肤;将两个 枕头分别置于胸部、骨盆、膝盖下方,另备两个枕头置于头端可触及的地方。男性患者 注意避开生殖器部位。
俯卧位通气期间的护理管理PPT
准备用物
准备好所需的用物,如枕头、垫子、胶带 等,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保持俯卧位。
监测与记录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等指标,并做好记录 。
安置患者
将患者移至俯卧位,并保持适当的姿势, 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舒适。
护理操作技巧
调整姿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 整患者的姿势,以保持患者的
讲解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道 压迫、皮肤受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 法,提高护士对潜在风险的警觉性。
明确俯卧位通气期间的护理操作规范,强 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护理工作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理教育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 析等形式,系统讲解俯 卧位通气期间护理的相
关知识。
实践操作
监测生命体征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 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压疮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应注意预防 压疮的发生,定期为患者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
处理呼吸困难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调整俯卧位的角度和时 间,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组织模拟演练和实地操 作,使护士在实际操作 中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护
理技能。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 教学资源,方便护士随 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
复习。
互动交流
鼓励护士之间的经验分 享和问题讨论,促进知
识交流和共同成长。
护理教育评价与改进
评价方式
采用理论考核、实操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 护士对俯卧位通气期间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准备好所需的用物,如枕头、垫子、胶带 等,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保持俯卧位。
监测与记录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等指标,并做好记录 。
安置患者
将患者移至俯卧位,并保持适当的姿势, 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舒适。
护理操作技巧
调整姿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 整患者的姿势,以保持患者的
讲解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道 压迫、皮肤受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 法,提高护士对潜在风险的警觉性。
明确俯卧位通气期间的护理操作规范,强 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护理工作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理教育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 析等形式,系统讲解俯 卧位通气期间护理的相
关知识。
实践操作
监测生命体征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 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压疮
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应注意预防 压疮的发生,定期为患者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
处理呼吸困难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调整俯卧位的角度和时 间,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组织模拟演练和实地操 作,使护士在实际操作 中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护
理技能。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 教学资源,方便护士随 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
复习。
互动交流
鼓励护士之间的经验分 享和问题讨论,促进知
识交流和共同成长。
护理教育评价与改进
评价方式
采用理论考核、实操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 护士对俯卧位通气期间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俯卧位通气健康教育PPT课件
制定和完善俯卧位通气相关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其在临床救治中的 科学性和规范性。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在更多 领域得到应用。
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 适度。
脊柱与关节不适
长时间的俯卧可能对脊柱 和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 引发疼痛或不适。
预防措施建议
定时变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定时变换体位以减轻局 部压迫。
使用辅助器具
如使用特制的枕头、垫子 等,以减轻对身体的压迫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不受压 迫,保持通畅,如有需要 可使用吸氧等辅助呼吸措 施。
03
脊柱与关节不适处理
对于脊柱和关节不适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
,以缓解疼痛和不适。同时,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增
强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和重要性
01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强调其在改善氧合和通
气功能方面的重要性。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压疮、坠积 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
生。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压迫性损伤
由于长时间俯卧,身体的 重量会对某些部位造成压 迫,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溃疡等。
呼吸困难
俯卧位可能使肺部受到压 迫,导致呼吸不畅,特别 是对于已有呼吸系统疾病 的患者。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在更多 领域得到应用。
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 适度。
脊柱与关节不适
长时间的俯卧可能对脊柱 和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 引发疼痛或不适。
预防措施建议
定时变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定时变换体位以减轻局 部压迫。
使用辅助器具
如使用特制的枕头、垫子 等,以减轻对身体的压迫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不受压 迫,保持通畅,如有需要 可使用吸氧等辅助呼吸措 施。
03
脊柱与关节不适处理
对于脊柱和关节不适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
,以缓解疼痛和不适。同时,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增
强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和重要性
01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强调其在改善氧合和通
气功能方面的重要性。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压疮、坠积 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
生。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压迫性损伤
由于长时间俯卧,身体的 重量会对某些部位造成压 迫,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溃疡等。
呼吸困难
俯卧位可能使肺部受到压 迫,导致呼吸不畅,特别 是对于已有呼吸系统疾病 的患者。
俯卧位通气及护理课件
问题2
患者出现皮肤压疮。
处理方法
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支撑物,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可使用 防压疮垫或气垫床等辅助器具
。
03
俯卧位通气护理要点
患者准备
01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等,以便确定是否适
合进行俯卧位通气。
02
准备物品
准备必要的护理物品,如软垫 、枕头、床单等,确保患者舒
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应用范围广泛,适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 如COPD、哮喘、肺炎等。
俯卧位通气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 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 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 ,俯卧位通气护理将会有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重症哮喘
在COPD急性加重期,俯卧位通气可以改 善患者的氧合状况,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在重症哮喘发作时,俯卧位通气可以缓解 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呼吸机使用频 率。
02
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准备俯卧位通气所需的物品,如软垫、枕头、床单等。
评估患者
俯卧位通气及护理课件
目录
• 俯卧位通气介绍 • 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 • 俯卧位通气护理要点 • 俯卧位通气临床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俯卧位通气介绍
俯卧位通气定义
01
02
俯卧位通气:指在医疗监护下,患者被置于俯卧位状态,进行一定时 间的呼吸治疗。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呼吸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缓 解呼吸窘迫症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俯卧位通气PPT(共18张PPT)
实施
2 充分吸净痰液并分离呼吸机。 3 至少四个人站在病人两边,一人在病人头侧,
另一人负责放置垫枕。
4 把病人抬到一侧,然后协助病人转身,接 着四个人把病人反转抬起悬空,站在病人 头侧的负责固定病人的头和颈椎,负责放 置垫枕的就在这时把垫枕放在额头、胸部、 腹部。
头部垫高20-30度,气管插管处悬空,头部左 右侧位1-2h更换一次
实施
4 把病人抬到一侧,然后协助病人转身,接着四个人把病人反转抬起悬空,站在病人头侧的负责固定病人的头和颈椎,负责放置垫枕的就在这时把 垫枕放在额头、胸部、腹部。
• 5 在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血 是肺复张技术之一,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
3 固定和放置各管路以有利于翻身为易,留足够长度。 患者情况良好每天可4-8h
提高肺泡通气功能,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改善氧合(背侧肺泡复张、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2 充分吸净痰液并分离呼吸机。 2功能残气量的增加(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提高肺泡通气功能,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改善氧合(背侧肺泡复张、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是肺复张技术之一,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 病人、管道情况及镇静效果 2 充分吸净痰液并分离呼吸机。 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监测生命体征。 患者情况良好每天可4-8h 病人、管道情况及镇静效果 患者情况良好每天可4-8h 6 肠内营养的患者俯卧位通气前 30min-1h停止。
4 预防因牵拉、挤压导致的神经损伤。 5 预防面部受压和眼部水肿,勤更换位置 (受压部位垫软枕)。
6 肠内营养的患者俯卧位通气前 30min1h停止。 7 翻身方向:可向右向左翻,如颈内静脉 在右侧,通气时优先考虑向左翻。
俯卧位通气PPT
降低颅内压
02
对于合并颅内高压的患者,俯卧位能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
肿,有利于改善预后。
促进背部和臀部伤口愈合
03
俯卧位能够改善背部和臀部伤口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04
俯卧位通气操作中的护理要 点
评估患者状况及制定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呼吸功能、 循环功能、意识状态 及合作程度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包括俯卧位通气时 间、体位转换频率等
03
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
俯卧位通气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呼吸
机的操作技巧,包括呼吸模式的设置、参数的调整等,以确保患者的呼
吸得到有效支持。
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
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以及意识状态和瞳孔 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操作流程简介
• 准备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及适应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用 品,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装置、吸痰器等。
• 体位摆放:将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头部偏向一侧,双臂自然屈曲置于头两侧。注意保护患者眼睛、鼻子、嘴 巴等器官,避免受压或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避免关节脱位或肌肉拉伤。
孕妇或产后妇女安全性考虑
谨慎实施俯卧位通气
对于孕妇或产后妇女,应谨慎评估其是否适合实施俯卧位通气, 必在怀孕早期和晚期实施俯卧位通气,以减少对胎儿或产 妇的影响。
加强监测和护理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应加强对孕妇或产后妇女的监测和护 理,确保其安全度过治疗期。
俯卧位通气PPT
汇报人:XXX XX-XX-XX
(医学课件)俯卧位通气PPT幻灯片
3
通气(V)/血流(Q):0.8
V/Q
3
2
血流量(Q)
1
通气量(V)
肺尖V/Q大,肺底V/Q小
5432
死腔样通气 V/Q过大
(肺底) 肋骨数 (肺尖)
动-静脉短路 V/Q过小 4
“Lobar” Pattern of ARDS
5
ARDS柏林诊断标准:
时间 低氧血症 肺水肿原因 影像学改变
13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颅内 高压
血流动 力学不
稳
急性 出血
禁忌症
妊娠
脊柱 损伤
近期 腹部 手术
骨科 手术
14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
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外周神经损伤 肌肉损伤 角膜溃疡 低血压 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少见:心律失常、视网膜损伤
15
病例介绍
3床 凌XX,女,48岁 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高脂血症 ARDS中度 AKI 2级
突发快速性心率失常,房颤
俯卧位通气2分钟患者出现心率快,呼吸快, 烦躁,被迫停止改为仰卧位通气
5%葡萄糖20ml+胺碘酮150mg静推 推注托拉噻米,急诊心电图
CT扫描见腹腔多个不规则脓腔
CT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脓性液体 200ml
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烦躁明显,血压 给予加快输液速度,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镇
治疗
3.25
3.29 4. 1 4. 4 4.11 4.25 4.29
患者血流动力学已基本稳定,尿量少
尝试间断脱呼吸机3天并成功脱机拔管,床边 CRRT治疗持续,鼻肠管泵入百普力25ml/h,耐 受良好
今晨呼吸费力,精神差,血气提示PCO2 床边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77mmHg
通气(V)/血流(Q):0.8
V/Q
3
2
血流量(Q)
1
通气量(V)
肺尖V/Q大,肺底V/Q小
5432
死腔样通气 V/Q过大
(肺底) 肋骨数 (肺尖)
动-静脉短路 V/Q过小 4
“Lobar” Pattern of ARDS
5
ARDS柏林诊断标准:
时间 低氧血症 肺水肿原因 影像学改变
13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颅内 高压
血流动 力学不
稳
急性 出血
禁忌症
妊娠
脊柱 损伤
近期 腹部 手术
骨科 手术
14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
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外周神经损伤 肌肉损伤 角膜溃疡 低血压 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少见:心律失常、视网膜损伤
15
病例介绍
3床 凌XX,女,48岁 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高脂血症 ARDS中度 AKI 2级
突发快速性心率失常,房颤
俯卧位通气2分钟患者出现心率快,呼吸快, 烦躁,被迫停止改为仰卧位通气
5%葡萄糖20ml+胺碘酮150mg静推 推注托拉噻米,急诊心电图
CT扫描见腹腔多个不规则脓腔
CT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脓性液体 200ml
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烦躁明显,血压 给予加快输液速度,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镇
治疗
3.25
3.29 4. 1 4. 4 4.11 4.25 4.29
患者血流动力学已基本稳定,尿量少
尝试间断脱呼吸机3天并成功脱机拔管,床边 CRRT治疗持续,鼻肠管泵入百普力25ml/h,耐 受良好
今晨呼吸费力,精神差,血气提示PCO2 床边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77mmHg
俯卧位通气治疗护理课件
强化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提高患者对俯 卧位通气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原理
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作 用促进肺泡分泌物引流,改善通 气血流比,从而改善氧合状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用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等需要改善氧合状态的患者。
禁忌症
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高 压、严重脊柱畸形、重度肥胖等患者 禁用。
临床应用与效果
应用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应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提高治 疗效果。
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对患者进行教育和心理支持, 以提高患者对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
国内发展现状与挑战
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01
与国际相比,国内俯卧位通气治疗起步较晚,临床经验相对不
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设备和技术条件有限
02
部分地区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或推广俯卧位
通气治疗。
患者认知度低
05
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前沿动态
国际发展趋势
1 2 3
持续优化俯卧位通气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俯卧位通气技术也在 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度。
开展多学科合作
俯卧位通气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国际上正积 极开展多学科合作,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更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一
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的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 度等,可以评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
评估二
观察患者病情的好转情况,如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可以评估护 理效果。
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提高患者对俯 卧位通气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原理
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作 用促进肺泡分泌物引流,改善通 气血流比,从而改善氧合状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用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等需要改善氧合状态的患者。
禁忌症
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高 压、严重脊柱畸形、重度肥胖等患者 禁用。
临床应用与效果
应用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应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提高治 疗效果。
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对患者进行教育和心理支持, 以提高患者对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
国内发展现状与挑战
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01
与国际相比,国内俯卧位通气治疗起步较晚,临床经验相对不
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设备和技术条件有限
02
部分地区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或推广俯卧位
通气治疗。
患者认知度低
05
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前沿动态
国际发展趋势
1 2 3
持续优化俯卧位通气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俯卧位通气技术也在 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度。
开展多学科合作
俯卧位通气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国际上正积 极开展多学科合作,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更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一
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的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 度等,可以评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
评估二
观察患者病情的好转情况,如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可以评估护 理效果。
俯卧位通气操作要点重症医学科护理课件
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需求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
评估患者适应症
评估患者禁忌症
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案
操作前准备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效果评价
观察指标
选择合适的观察指标,如呼吸频 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
等,以评估俯卧位通气效果。
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俯 卧位通气效果进行评价,如对比 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评估患者症
俯卧位通气操作要点重 症医学科护理课件
• 俯卧位通气介绍 •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 •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及处理 • 俯卧位通气护理注意事项 • 俯卧位通气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俯卧位通气介 绍
俯卧位通气定 义 01 02
俯卧位通气原理
重力作用
减少肺内分流
俯卧位时,肺部受到的压力减小,肺 泡通气量增加,改善氧合。
状改善程度等。
注意事项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排除其他干 扰因素,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
04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及处理
主要并发症及原因
皮肤压疮 呼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循环指标
05
俯卧位通气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
培训
资质
俯卧位有助于减少肺内分流,提高氧 合。
减少胸腔内压力梯度
俯卧位可以减少胸腔内压力梯度,有 助于改善通气血流比,提高氧合。
俯卧位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禁忌症
02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 备
01
02
评估患者情况
准备物品
03 沟通解释
操作中步 骤
安全转移
俯卧位通气自学课件PPT
翻身床翻身
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ARDS仰卧位的呼吸变化
ARDS俯卧位的呼吸变化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机制
➢ 改善通气分布 ➢ 改善血流灌注分布 ➢ 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使肺部重新膨胀 ➢ 减少心脏对肺的压迫,使肺部重新膨胀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
➢俯卧位通气适合氧合障碍的病人、ALI和 ARDS病人,可以通过使用俯卧位通气改善 病人的氧合状态
并发症
➢压疮 ➢颅内压增高 ➢压迫神经与视网膜 ➢心脏骤停 ➢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 ➢颜面部水肿
注意事项:翻身前
➢ 足够人手、足够枕头、抬人单 ➢ 镇静患者,保护眼睛和受压部位,固定好各种管道
注意事项:翻身时
➢ 防止扭伤患者头颈及四肢关节 ➢ 防止意外性脱管
注意事项:翻身后
➢ 用小枕支持及承托面部,小心固定ETT ➢ 确保腹部能自由移动,让肺能够扩张 ➢ 全程镇静或肌松患者,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
俯卧位通气
未听课者认真自学
不是简单的俯卧
而是专业的护理操作
俯卧位通气的概念
➢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 患者在俯卧位(proneposition, PP)进行 机械通气
➢改善氧合能力,特别是ARDS患者 ➢不能减低死亡率 ➢减少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人手翻身
不同的翻身方法
翻身器翻身
持续时间和次数
持续时间和次数: ➢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 ➢ 0.5-3h,平均1.5h ➢ 每天2-3次
结束的时机: ➢ 氧合能力出现改善 ➢ 没有进一步的好处 ➢ 并发症:血氧、心率
流程:评估、准备
流程:操作步骤
流程:注意事项
感谢聆听!
➢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呼气末 正压(PEEP),仍需要较高的吸入氧浓度, 可以考虑使用俯卧位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立位:Ppl按重力作用自上而下负值逐渐 减小,跨肺压随之逐渐减小,因此肺泡直 径亦逐渐减小。
▪ 仰卧位:肺通气主要集中在胸腹侧。 ▪ 俯卧位:不同区域的通气较仰卧位时均
匀,肺通气主要集中在背侧。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氧合
▪ 1976年Piehl予5例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通 气,显著地改善了病人的氧合状况;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 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俯卧位通气后观察指标
▪ 有效指标
PaO2或SpO2改善
▪ 无法耐受俯卧位
SpO2下降 HR上升 心律失常
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与以下因素相关
▪ 肺部受伤面积 ▪ 胸廓顺应性的好坏 ▪ ARDS的诱因 ▪ 肺部的形状(三角锥状体) ▪ 肺纤维化
俯卧位通气的并发症
▪ 意外脱管 ▪ 暂时缺氧、低血压 ▪ 压疮-前额、眼、面颊、鼻及下颌、双侧耳廓、双侧肩
▪ 结果:237例入俯卧位通气组,229例入仰 卧位通气组,28天死亡率分别16.0%、 32.8%,90天死亡率分别23.6%和41.0% , P<0.001,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une 6,2013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 Chatte报道32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仰卧 位、转俯位1h、4h及复转为仰位1h时的 PaO2/FiO2值分别为103±28、158±62、 159±59和128±52;
早期俯卧位通气可显著减少严重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率
▪ 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466例严重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至少16小时或左仰 卧位通气。
部、双侧髂前上棘、双肘关节、膝关节髌骨面及足趾
▪ 面部水肿 ▪ 镇静剂的用量增加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
脊柱不稳定 未检测的颅内压升高
▪ 相对禁忌症
开放性腹损伤 多发创伤伴不稳定骨折 妊娠 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气道与血管通路高依赖
小结
▪ 一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团队 ▪ 选对合适的患者 ▪ 尽早实施俯卧位通气 ▪ 延长俯卧位通气时间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合适的
PEEP)
中大ICU俯卧位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时尚 多彩
精美 配色
纯矢 量图
图表 合集
(附以下图表,可一键删除)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
04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 通气血流比改善,分流减少
血流更多分布于通气较好的区域 通气更多分布于血流较好的区域 两者都存在
▪ 改善通气的过程
↓胸膜腔压力梯度 ↑跨肺压
▪ 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 减少心脏、腹部对肺的压迫,促进重力依
赖区肺复张
Crit Care Clin 27 (2011) 511–523
俯卧位通气的应用指征
ARDS的病理生理
▪ 肺泡水肿肺-容积明显缩小 ▪ 肺不张-肺顺应性明显降低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内分流:仰卧位通气时,背侧不张的肺组织更多 而血流灌注则在背侧肺组织占优势,因此背侧肺组 织只有灌注而无通气
死腔样通气:胸侧部分肺泡过度通气,血流灌注不 足
不同体位时的呼吸生理
跨肺压(Ptp)=肺泡压(PA)-胸膜腔内压(Ppl)
于床的对侧 ▪ 避免呼吸机管路、深静脉置管、监护线、胃管、尿管脱落; ▪ 有经验的团队协作,5分钟内完成; ▪ 经常改变患者俯卧位的姿势,防压疮。
俯卧位通气时间
▪ 通气时间:俯卧位病人通气持续时间取决于病人耐受程
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氧和指标,最短0.5h,最长3h,平均1.5h, 2h-8h变换为仰卧位,每天两次或三次,通气过程中护理人员 因守护在病人床前,以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第二人位于床头左侧,负责监护仪导联线,保留胃管; 第三人位于左侧床尾,负责保留导尿、股静脉置管、输液管道; 第四人位于右侧床头,负责颈内静脉置管,该侧的胸腔闭式引流或腹腔引流 第五人位于右侧床尾,负责骨牵引等。人员分配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上的 管路情况确定。 3、操作步骤:第一人发出口令,其余四人同时将患者托起,先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将 患者转为侧卧,再将患者双肩部、胸部、髂骨、膝部、小腿部及骨隆突处垫上柔软的 敷料,并使患者的腹部不接触到床垫,敷料需要1-2小时更换。 4、翻身后处理:把头部垫高20-30°左右, 头下垫软枕,也可垫马蹄形枕,使颜面部 悬空,可避免气管插管的受压。患者的双手可平行置于身体两侧或头顶两侧。将心电 电极及导线安置于背部,放置位置与仰卧位时一致。
▪ 中重度ARDS
PaO2/FiO2<150mmHg, FiO2>60%和PEEP≥5cmH2O
尤其是PaO2/FIO2≤ 100 mm Hg的ARDS患者
▪ 轻度ARDS不推荐应用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应用时机
▪ 中重度ARDS早期应用
符合ARDS标准后12-24小时内开始
俯卧位通气方法
1.病人、物品准备 2.位置于分工:第一人位于呼吸机床头,负责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头部安置和发 出口令;
俯卧位通气前准备
▪ 准备好软垫或枕头,充分吸净口鼻腔和气管内分泌物 ▪ 通气前停止鼻饲约30 min,夹闭胃管,防止误吸; ▪ 检查并固定中心静脉管或外周静脉置管; ▪ 必要时更换胸腹部伤口敷料,气管插管固定带或气管切开口的敷料; ▪ 评估病人的镇静指数,可予适当肌松剂及镇静剂,稳定10 min。 ▪ 分离心电图导线和电极,决定好翻身的方向,夹闭引流管,将所有的管道置
俯卧位通气及护理
ARDS
定义: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
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的病理 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症。
临床表现:出现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增快、气
促、紫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出汗等。
▪ 仰卧位:肺通气主要集中在胸腹侧。 ▪ 俯卧位:不同区域的通气较仰卧位时均
匀,肺通气主要集中在背侧。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氧合
▪ 1976年Piehl予5例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通 气,显著地改善了病人的氧合状况;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 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俯卧位通气后观察指标
▪ 有效指标
PaO2或SpO2改善
▪ 无法耐受俯卧位
SpO2下降 HR上升 心律失常
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与以下因素相关
▪ 肺部受伤面积 ▪ 胸廓顺应性的好坏 ▪ ARDS的诱因 ▪ 肺部的形状(三角锥状体) ▪ 肺纤维化
俯卧位通气的并发症
▪ 意外脱管 ▪ 暂时缺氧、低血压 ▪ 压疮-前额、眼、面颊、鼻及下颌、双侧耳廓、双侧肩
▪ 结果:237例入俯卧位通气组,229例入仰 卧位通气组,28天死亡率分别16.0%、 32.8%,90天死亡率分别23.6%和41.0% , P<0.001,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une 6,2013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 Chatte报道32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仰卧 位、转俯位1h、4h及复转为仰位1h时的 PaO2/FiO2值分别为103±28、158±62、 159±59和128±52;
早期俯卧位通气可显著减少严重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率
▪ 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466例严重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至少16小时或左仰 卧位通气。
部、双侧髂前上棘、双肘关节、膝关节髌骨面及足趾
▪ 面部水肿 ▪ 镇静剂的用量增加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
脊柱不稳定 未检测的颅内压升高
▪ 相对禁忌症
开放性腹损伤 多发创伤伴不稳定骨折 妊娠 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气道与血管通路高依赖
小结
▪ 一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团队 ▪ 选对合适的患者 ▪ 尽早实施俯卧位通气 ▪ 延长俯卧位通气时间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合适的
PEEP)
中大ICU俯卧位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时尚 多彩
精美 配色
纯矢 量图
图表 合集
(附以下图表,可一键删除)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
04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 通气血流比改善,分流减少
血流更多分布于通气较好的区域 通气更多分布于血流较好的区域 两者都存在
▪ 改善通气的过程
↓胸膜腔压力梯度 ↑跨肺压
▪ 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 减少心脏、腹部对肺的压迫,促进重力依
赖区肺复张
Crit Care Clin 27 (2011) 511–523
俯卧位通气的应用指征
ARDS的病理生理
▪ 肺泡水肿肺-容积明显缩小 ▪ 肺不张-肺顺应性明显降低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内分流:仰卧位通气时,背侧不张的肺组织更多 而血流灌注则在背侧肺组织占优势,因此背侧肺组 织只有灌注而无通气
死腔样通气:胸侧部分肺泡过度通气,血流灌注不 足
不同体位时的呼吸生理
跨肺压(Ptp)=肺泡压(PA)-胸膜腔内压(Ppl)
于床的对侧 ▪ 避免呼吸机管路、深静脉置管、监护线、胃管、尿管脱落; ▪ 有经验的团队协作,5分钟内完成; ▪ 经常改变患者俯卧位的姿势,防压疮。
俯卧位通气时间
▪ 通气时间:俯卧位病人通气持续时间取决于病人耐受程
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氧和指标,最短0.5h,最长3h,平均1.5h, 2h-8h变换为仰卧位,每天两次或三次,通气过程中护理人员 因守护在病人床前,以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第二人位于床头左侧,负责监护仪导联线,保留胃管; 第三人位于左侧床尾,负责保留导尿、股静脉置管、输液管道; 第四人位于右侧床头,负责颈内静脉置管,该侧的胸腔闭式引流或腹腔引流 第五人位于右侧床尾,负责骨牵引等。人员分配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上的 管路情况确定。 3、操作步骤:第一人发出口令,其余四人同时将患者托起,先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将 患者转为侧卧,再将患者双肩部、胸部、髂骨、膝部、小腿部及骨隆突处垫上柔软的 敷料,并使患者的腹部不接触到床垫,敷料需要1-2小时更换。 4、翻身后处理:把头部垫高20-30°左右, 头下垫软枕,也可垫马蹄形枕,使颜面部 悬空,可避免气管插管的受压。患者的双手可平行置于身体两侧或头顶两侧。将心电 电极及导线安置于背部,放置位置与仰卧位时一致。
▪ 中重度ARDS
PaO2/FiO2<150mmHg, FiO2>60%和PEEP≥5cmH2O
尤其是PaO2/FIO2≤ 100 mm Hg的ARDS患者
▪ 轻度ARDS不推荐应用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应用时机
▪ 中重度ARDS早期应用
符合ARDS标准后12-24小时内开始
俯卧位通气方法
1.病人、物品准备 2.位置于分工:第一人位于呼吸机床头,负责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头部安置和发 出口令;
俯卧位通气前准备
▪ 准备好软垫或枕头,充分吸净口鼻腔和气管内分泌物 ▪ 通气前停止鼻饲约30 min,夹闭胃管,防止误吸; ▪ 检查并固定中心静脉管或外周静脉置管; ▪ 必要时更换胸腹部伤口敷料,气管插管固定带或气管切开口的敷料; ▪ 评估病人的镇静指数,可予适当肌松剂及镇静剂,稳定10 min。 ▪ 分离心电图导线和电极,决定好翻身的方向,夹闭引流管,将所有的管道置
俯卧位通气及护理
ARDS
定义: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
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的病理 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症。
临床表现:出现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增快、气
促、紫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出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