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天山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七月上天山 优质教案

七月上天山 优质教案

七月上天山优质教案教案标题:七月上天山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2. 了解天山山脉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2. 了解天山山脉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天山山脉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等多媒体教学工具;2. 天山山脉的地图、图片和资料;3. 实地考察的安排和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山山脉的图片和地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天山山脉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以及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天山山脉的壮丽和神奇。

4. 总结:总结天山山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天山山脉的资源。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天山山脉的特点和问题;2.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天山山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态度;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天山山脉知识的掌握情况;3. 考察评价: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收获。

八、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针对“七月上天山优质教案”的教案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文章中的意思、主题和情感,学习表达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和情感。

教学准备:《七月的天山》的原文与中英文翻译、电子白板、PPT等。

教学过程:引入:用一幅图画向学生展示山川的美丽,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于山川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山川与人的关系。

导读:呈现《七月的天山》的标题和作者,并与学生一起探究“天山”和“七月”之间的意象和语境。

讲解: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常见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通过电子白板或PPT展示文章的中英文对照,重点讲解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阅读: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和理解不清的地方。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阅读,互相讨论并帮助理解。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分享各自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创作:要求学生以《七月的天山》为题,写一篇自己的感悟或想象,可以是散文、诗歌或小说等形式。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对山川和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展示: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全班听,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评论。

总结:让学生总结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与情感。

拓展: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与自然和生活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七月的天山》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少年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小庆在天山上生活的经历,展现了勇敢、坚强和自信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

《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小庆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勇敢,这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动和共鸣。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四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四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四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

学生不但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身的东西,学以致用。

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析题导入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

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简介天山资料。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

设计意图:从课题解析入手,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提取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描写了水、林、花三方面的景色。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课文的基础。

抓过渡,理清文章思路,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提升概括能力。

三.品读感悟,领会表达。

1.作者初进天山,看到了那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雪峰、雪水、溪流,作者写得非常优美)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批注词句交流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七月上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诗人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感受我国大自然的壮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运用绘画、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3. 运用绘画、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诗歌全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3. 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诗歌,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3)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七月上天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天山的美?(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分句背诵,逐步提高难度。

(3)全班齐背,检查背诵效果。

5. 绘画表演(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工具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表现诗歌意境。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

(2)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

7. 作业布置(1)熟读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天山美景的作文。

8. 板书设计七月上天山壮丽景色美丽风光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天山或其他自然景观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月上天山》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天山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等。

2. 教师朗诵《七月上天山》这首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天山的印象和感受。

2. 学生朗读《七月上天山》这首诗,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七月上天山》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教学内容:1. 教师详细讲解《七月上天山》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2. 学生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诗歌主题和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诗歌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创作诗歌,表达对天山的美景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教授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律。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创作一首关于天山的诗歌,让学生跟随创作。

2. 学生自由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对天山的美景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创作情况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诗歌语言和形式的运用程度。

第四章:诗歌朗诵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朗诵诗歌,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 引导学生运用语音和肢体语言,增强诗歌朗诵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教授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音和肢体语言,进行诗歌朗诵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朗诵一首诗歌,让学生跟随练习。

西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册《七月上天山》教案

西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册《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第一课时一、教课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二、教课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三、教课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课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今日,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觉天山七月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认识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三、指引深入学习1.依据课后第 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重点预设:作者写了 7月天山的哪些光景?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如: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这段描绘,让我们忧如走进了一个沉寂的清冷世界。

不单沉寂,并且充满活力。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光景,是那么独到,那么令人向往。

作者是怎样详细、形象地描述这一光景的呢?(不单认真察看眼前的景物,并且能睁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切实的比喻,把天山的光景形象地描述出来。

)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如: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为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么美丽 !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明,多么生动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绽放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珠子,那么的美,表露了作者的喜欢之情。

)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光景变得绘声绘色,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推测、赏识?(作者用词奇妙,如一开头写“酷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觉雪水流下时很有气概。

)作者在写这些光景时,层次特别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消融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六、作业部署:练习一七、板书设计:写这些光景时,层次特别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消融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八、教后反省:第二课时一、教课目的:1.小组沟通自己的批读内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师:(出示地图)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

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七月的天山》师: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分享你们预习的收获,分别出示: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白皑皑饮马重重叠叠无限生机五彩斑斓细碎日影锦缎绵延五彩缤纷峭壁断崖师:“细碎日影”特别有画面感,读读这个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太阳照在森林里,光线透在地上有斑斑点点的光,就是细碎日影。

师:(出示与语境相关的画面)师:(这一组词语里)请找到一组近义词。

生:“五彩缤纷”“五彩班斓”师: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生填空后:五彩缤纷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绚烂的。

师:你联系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词语,这“缤纷”还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指“绵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绚烂,而且一直绵延。

那么“五彩斑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阳光照在水里,石头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七月的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2)通过诗歌朗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七月的天山》的作者、时代背景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2. 诗歌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

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天山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 诗歌内容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估: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节奏和表达,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讨论和创作的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深度,以及对创作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七月的天山》。

2. 图片或视频:天山的美景图片或视频。

3. 朗读和背诵的材料: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指导材料。

4. 讨论和创作的材料:讨论问题和创作要求的指导材料。

六、教学步骤1.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如天山的雄伟、溪水的清澈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诗歌中的自然景观画面。

2.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对天山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七月的天山教案(优秀4篇)

七月的天山教案(优秀4篇)

七月的天山教案(优秀4篇)七月的天山教案篇一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语文教案:《七月天山》(优秀4篇)

语文教案:《七月天山》(优秀4篇)

语文教案:《七月天山》(优秀4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抽生说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齐读学习任务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天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天山简介)3、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延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优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骑着马去天山看一看吧!4、请同学们同桌论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互相纠正字音。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哪些字需要重点识记?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1.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天山,你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也就是地点变换的句子。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2、让我们随着导游线路去欣赏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吧。

3、有同学骑过马吗?你什么时候骑过马?骑马时有什么感受?假如你一边骑马,一边欣赏美丽的风光,你的心情会怎样?(开心、愉快)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骑着马,和老师一起进入天山欣赏美丽的风景。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天山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天山山脉的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天山山脉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1.2 教学内容: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天山山脉的自然环境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展示天山山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其位置。

教师简要介绍天山山脉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天山山脉的自然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山脉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习天山山脉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

2.2 教学内容:天山山脉的气候特点。

天山山脉的植被分布和特点。

天山山脉的动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天山山脉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了解天山山脉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第三章:天山山脉的文化历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山脉的文化历史背景。

学习天山山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

3.2 教学内容:天山山脉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天山山脉上的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天山山脉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了解天山山脉上的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

第四章:天山山脉的旅游资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山脉的旅游资源。

学习如何规划一次天山山脉的旅游行程。

4.2 教学内容:天山山脉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

如何规划一次天山山脉的旅游行程。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天山山脉的旅游景点图片,介绍其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次天山山脉的旅游行程。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总结天山山脉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

强调天山山脉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回顾天山山脉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

讨论天山山脉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享对天山山脉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第六章:天山山脉的自然资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山脉的自然资源。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气候特征;学习天山的主要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掌握天山的风光摄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采用观察、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天山自然景观的认知;培养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和表达天山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天山概述天山的地理位置、长度、海拔;天山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第二课时:天山动植物天山的主要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分析天山动植物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

3. 第三课时:天山风光摄影摄影基本技巧(曝光、焦距、构图等);天山风光摄影实践指导。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天山风光图片、动植物图片;2. 视频:天山风光视频;3. 资料:天山地理、气候、动植物相关资料;4. 摄影器材:相机、三脚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天山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山之美;2. 讲解: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3. 实践: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天山动植物、风光摄影),进行实践探究;4. 展示: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山地理、气候、动植物的了解程度;2. 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天山风光的能力;3. 学生参与讨论、实践、展示的表现;4.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0分钟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践、展示3.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展示天山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山之美;讲解(20分钟):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实践(2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天山动植物、风光摄影),进行实践探究;展示(10分钟):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山的相关知识;2. 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天山风光的直观感受;3. 组织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4.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让其他学生从他们的成果中汲取知识;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中,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2. 在讨论和实践环节,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4.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使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到提升;5. 教学中注重正面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

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七月上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对天山风光和民族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七月上天山》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3. 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七月上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读字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2)对诗歌中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诗歌《七月上天山》的文本。

(2)天山的风光图片和视频资料。

(3)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民族文化资料。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或大屏幕。

(2)实物投影仪或白板。

(3)分组讨论的桌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天山的美丽风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天山的了解和印象。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七月上天山》,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分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加强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3. 诗歌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解释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如“天山”、“七月”、“雪峰”等。

(3)让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1)利用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山脉特征等。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年级学科:小学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知识,感受天山的美丽风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天山美丽风光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会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美丽的天山。

4.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最美的天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5. 总结课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天山美丽风光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视频等,营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七月的天山》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引导读通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

《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⒈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⒈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教学难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与天山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揭题课题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上天山的教学设计
七月上天山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了解七月天山神奇的雪峰、幽深的森林和烂漫的鲜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把自己的感受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七月天山神奇的雪峰、幽深的森林和烂漫的鲜花的特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批写下来。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音乐磁带一盒,曲调柔和舒缓。

2.学生:搜集天山风光图片。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新疆乐曲,以优美的旋律激起学生对天山神奇景色的向往。

2.老师简介天山。

3.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交流对天山的了解。

4.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七月上天山》,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天山独特的魅力。

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全文是按游览顺序来记叙的,沿着进入天山往里走再往里走一路走来,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景象?尝试着命个小标题。

课文按游览顺序主要写了神奇的雪峰、幽深的森林和烂漫的鲜花。

3.细读课文,尝试着边读边批: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三、品味语言,领悟美境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交流阅读感受。

着重交流对下列句群的理解:
a.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这句话描写了雪峰的高矗、巨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色泽之美:以蓝天为背景,白缎似的雪峰耸立着,白云投下的云影如同几朵银灰的暗花。

b.第二小节中写雪水的句子,作者抓住雪水飞泻下来到汇成湍
急的溪流,再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到清澈的水底这一由静到动的变化,用银链和白莲打比方,写出了雪水形色兼美的'特点。

c.第三小节写原始森林,抓住密密的、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几个叠词和像撑开的巨伞这个比喻,写出了森林的茂密,并用侧面烘托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森林的幽静。

d.第四小节抓住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七月的天山是名副其实的春天?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读、感悟。

e.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这是个反问句,将其改为陈述句,并通过朗读对比,体会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

2.边品边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四、揣摩表达方法,指导写作
1.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
2.思考: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