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睾丸炎43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4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45例

患者 均 给予 隔离休 息 ,饮 食 宜软 、易 消化 ,避免 酸辣
等刺激 性食 物 。治疗 5 d后 进行疗 效评 定 。 3 疗 效 Nhomakorabea观 察
双侧 睾 丸肿 大 ,病程 长 ,可 能影 响生 育 。笔 者 在西 医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给 予 口服 自拟 甘桔 丹 当汤 合 五 味消
3 . 1 疗 效标 准 :参 照 《 中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标 准 》 _ l 2 拟
用忍 冬藤 、天 葵 子 、蒲公 英 、紫花 地 丁 、野 菊 花 、生 甘草 清热解 毒 消肿 ;丹皮 泻 肝 经 之 火 ,凉 血 祛 瘀 ;当 归加 强活 血祛瘀 功 效 ; 以桔梗 引 药 上 行 ,共 奏 清热 解 毒 、活血 消 肿 之 效 。仙 人 掌 味 淡 性 寒 ,有 行 气 活 血 , 清热解 毒之 功 。外敷 则 能通 过 皮肤 黏膜 的吸 收 和渗 透 而发 挥治疗 作用 ,因而 既 有利 于 局 部 ,但 又 能作 用 到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 O . 0 5 。
4 体 会
2 . 1 对 照组 :给予 利 巴韦林 注射 液 1 0 ~l 5 mg / k g・d
流行 性腮 腺炎 属 中 医学 “ 痄腮” 、 “ 肿腮 ” 、 “ 温
加入 5 葡萄 糖 注 射 液 静滴 ,每 日 1次 。适 当 补充 电
定 ,治愈 :体 温下 降至正 常 ,腮 腺 肿 胀 和 睾丸 肿 痛 消
失 。好 转 :体 温下 降 ,腮 腺 肿胀 明显 缓解 ,睾丸 肿 痛
毒饮 及外 敷仙 人 掌治 疗 ,能 明显 缩 短病 程 ,减少 双 侧
睾 丸肿大 的发生 ,疗 效显 著 。现报 告 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

天为 一个疗 程 。服药期 间 宜清淡 饮食 , 忌房 事 。
3观察 指标 及评定 标 准 .
在 治 疗前 后观 察 患者
炎 常伴有 前列 腺 炎 或后 尿道 炎 等 , 主 要 临床 症 状 的精 液 、 其 体征 , 行 x线及 B超 检查 , 中精 液 中主 进 其
要观察 的指 标为 红细胞 的数 量 。精囊 炎 患者 的临床 中医药 治疗炎 症学 ・ 精囊 炎 篇 》 中的 的治疗 多 采用 口服 抗 生 素 等全 身 用 药 治 疗 , 是 疗 疗效判 定参 照《 但 4 ] 具 治 精 效往 往不 佳凹 , 结 合 中药 治疗 可 以 取 得较 好 的 临 标准[ 进 行 评 定 , 体标 准 为 : 愈 : 血 主 症及 其 ]而 体征 等 消失 , 液 检查 正 常 , X线及 B 精 且 床疗 效 。我 院在 2 0 0 9年 1月~2 1 O O年 1 2月对 收 治 伴 随症 状 、 的4 2例精 囊 炎 患者 在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的 基 础 上结 合 超示 无异 常 ; 效 : 血 症状 消 失 , 查 精 液 中无 红 显 精 检 中 医治疗 , 得 了较好 的临床 效果 , 报道 如下 。 取 现
1 一 般 资料 .
 ̄--
治愈 +显 效 + 有效 ) 总 病例 数 / 5 2岁 , 均 (0 8 . ) ; 平 3. ±2 5 岁 病程 1 ~6个 月 , 均 变 化 。总有效率 = ( 平
×1 0 。 0
( .士 15个 月 。所 有患者 均符 合 精囊 炎 的诊 断 标 26 .)
准[ : 血 精 史 ; 检 精 液 以红 细 胞 为 主 ; 声 扫 描 。有 ] 镜 超
4 统计学 分析 .
所有 数据 均采 用 S S 3 1软 P S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6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62例
组 与对 照 组 各 3 1 例, 治 疗 治 疗 , 对 照 组 予 以西 药 常 规 治 疗 。 结 果 治 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中西 医 结 合 的 方 法 治疗 急 性 附睾 炎 疗 效 较 好 。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8 .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3 ) 0 3 — 0 4 5 2 — 0 2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中 西 医结 合 方 法 治 疗 急 性 附 睾 炎 的 临 床疗 效 。 方 法 急 性 附 睾 炎 患者 6 2例 随 机 分 为 治疗
急 性 附睾炎 是泌 尿外 科急 症之 一 ,各种 病 原体 均 可 引起 急性 附睾 炎 , 但 主 要 的是 两 大类 : 一类 是 引起 性
病 尿 道炎 的病原 体 , 如 沙 眼衣 原 体 、 淋球菌 、 解 脲 支 原
体 :另 一类 是 以大肠 杆菌 为代 表 的革 兰阴性 杆 菌和 少
数 革 兰 阳性 球菌 。急性 附睾炎 处理 不及 时会 导 致脓 肿
形成 、 睾丸 梗死 及不 育 『 4 ] 。 虽 然及 时 足量应 用抗 生 素能 较 快改 善症 状 和体征 ,但 有相 当一 部分 患者 急 性期 后
1 . 2 治 疗方 法
( 1 ) 治疗 组 。 ① 中药 口服 药用 : 荔 枝核
治疗 组 疗效 优 于对照 组 ( P< 0 . 0 5 ) 。
3 讨 论
l 1 例 。对 照组 3 l例 , 年龄 1 8 — 6 5岁 , 中位 年 龄 3 4岁 ; 病程 1 ~ 7 d , 平均 2 . 5 0 d ; 单侧附睾炎者 2 0例 , 双 侧 者

中西药合用加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96 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药合用加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96 例临床疗效观察
2 治 疗 方 法
本组 病 例 均 采用 中药 黄 柏 酊 以 清 热 、 毒 、 脓 收 敛 , 解 排 活
血 化 瘀 止痛 、 止痒 , 坚 散 结 , 要用 于脚 足趾 甲及 手 指 甲化 软 主
21药 物 组 成 .
黄 柏 20 , 连 20 , 0g黄 0 g 黄芩 2 0 , 黄 2 0 , 0g大 0 g 苦
4 治疗 结果
11—般 资料 .
本 组 1 5 门诊病 例 , 6 例 , 5 例 , 1例 男 2 女 3 年龄 最
小 l岁 , 3 年龄 最大 6 岁 , 程 最 短5 , 长2 d 7 病 d最 0 。双 侧 足 大母 趾 红 肿4 例 。单侧 足母 趾 红 ̄ 5 例 , 部无 红肿 , 2 03 局 p 化脓 l例 , 5 手指 甲炎5 。 例 1 诊 断标 准 . 2 初 起 发 炎 足趾 头 有刺 痛 、 热 肿 胀 、 灼 发红 不 明
状 , 敷 于局部 , 日l 。用纱 布覆 盖 ,- d l 外 隔 换 5 7 为 疗程 。 水 浸泡 中药3ri, 0 n 用不 锈钢盆 盛上煎 3ri, a 0 n 煎好 后加 入 l0n白 a 0r l 酒 。浸泡水加 至以刚泡满 中药 为度 , 不宜多 , 以保持浓度 。每次用
走 , 伴 有下 肢轻 度 酸 胀 、 木 ; 查 脊 柱 变 直 、 肌 痉 挛 紧 或 麻 检 腰 张 、 泛压 痛 , 下肢 放射 痛 、 广 无 直腿 抬 高试 验 阴性 。③ c 或MR T I
21 以 “ ”为纲辨 证论 治 . 湿 211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术 后 多 湿 的原 因 .. a 麻 醉 因素 : 醉 可 、 麻
枫藤2 g 0 。此 治疗应为术后 伤 口完全愈合方 能进 行 。 在 热 敷 治 疗前 先 行 手 法 推 拿按 摩 , 法 不 宜 重 , 手 宜轻 巧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月盐井、新寺两医院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附睾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 d为1个疗程。

结果1个疗程治愈1例,2个疗程治愈2例,3个疗程治愈3例,1例未愈,转上级专科医院治疗。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难治性附睾结核;中西医结合Treating 7 cases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YU?Dehai1??QU?Zhizhong21.Hospitals of Yanjing Township,Zhang County 748300,China;2.Center Hospitals of Xinsi Town,Zhang County 74830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 Methods To choose 7 cases with 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 patients in Yanjing and Xinsi hospital from July 2009 to January 2012 which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30 days for a course. Results The first course cure 1 case,the second course cure 2 cases,the third course cure 3 cases,1 case was not cured,left to go to superior specialized hospital for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has a good clinical efficacy that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 and it is worthy for clinical.[Key words]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Integrative medicine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共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30例临床观察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30例临床观察

皮肤 , 取如意金黄散 ( 辽 宁汉草 堂中药有 限公 司 , 国药准字
Z 2 1 0 2 0 0 6 3 ) 9 g , 用蜂蜜调 成糊 状 , 均匀 涂抹 于 3~ 4层 医 用无菌纱布 上 , 厚约 0 . 2~ 0 . 3 c m, 涂抹范 围以能覆 盖患侧
1 . 2 诊断及排 除标准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全部 6 0例均 为河 北省邢 台市 第 三医 院
联合如 意黄金散外敷 治疗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 山东绿 叶
制药有 限公 司 , 国药准字 H 2 0 0 0 3 2 3 9 ) 2 0 m g 加入 0 . 9 % 氯 化钠注射液 1 0 0 m L中 , 每日1 次 静脉滴 注 。清 洁会 阴部
H e b e i J T C M, Ma r c h 2 0 1 4 , V o l 3 6, N o . 3
慢 性 前 列 腺 炎 与 精 神 心 理 因素关 系探 讨
张科 庄
( 河南 省郑 州市第 九人 民医 院外 科 , 河南
连 爱 霞
( 河 北省 邢 台市第 三 医院心 血管 手术 室 , 河北
【 关键词 J 附睾炎 ; 睾丸炎 ;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邢台
0 5 4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R 2 7 7 . 5 ; R 6 9 7 . 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4 ) 0 3 — 0 4 C r 7 — 0 2
3 讨

急性附睾睾丸炎 是最 为常见 的男性生殖 系统 炎性疾 病, 发病急 , 病情重 , 肿胀 睾丸所致 的剧痛给患者带来极大 的痛苦 , 是导致男 性不育 的原 因之一 。若 治疗 不及时 , 可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20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20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20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自拟“睾炎汤”合用抗生素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300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以自拟“睾炎汤”合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100例以左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3组临床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中医证候疗效中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合用抗生素可显著提高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

标签:中药抗生素治疗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多发生于一侧,发病以20—40岁中青年较多,常继发于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后尿道炎,中医把此病归类于“子痈″的范畴[1],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病变。

临床治疗中,我们以自拟“睾炎汤”与抗生素合用可使急性附睾炎的疗效比单用抗生素明显提高。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纳入的300例病人为我们门诊2008年7月到2011年6月的患者,均符合急性附睾炎西医诊断标准。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年龄18—50岁,平均26.8岁;病程1—14天,发病1—3天就诊者136例,4—7天者42例,8—14天者22例;对照组100例,年龄19—50岁,平均25.9岁;病程1—14天,其中发病1—3天就诊者66例,4—7天者22例,8—14天者12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2] ①自觉症状:发病较急,局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及腰部。

继而疼痛加重,阴囊肿大,坠胀,发热,全身不适。

可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②体征:附睾触诊局部发热,附睾体积早期可成倍增大,质较硬,触痛明显,体温可达38—40℃。

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增多及脓细胞。

④B超显示:附睾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

1.3 中医辨证标准[3] ①湿热下注证:尿频,尿急,茎中热痛,尿液黄赤,血淋,白浊。

阴囊红肿热痛,囊内积液。

苔黄腻,脉滑数。

②气滞痰凝证;小腹会阴部胀痛,阴囊皮肤红肿,附睾肿大,触痛明显。

附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附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附睾炎附睾炎是发生于附睾(有时也累及睾丸)的非特异性感染。

多发生于青年和中年人,根据发病情况可分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种。

慢性附睾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于肾子(即睾丸、附睾)部位,将其归属于“子痈”、“子痛”范畴。

一、病因病机附睾炎多由致病菌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造成炎症,多继发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尿道器械操作或长期留置导尿管,也可因此感染引起附睾炎;细菌亦可经淋巴、血行感染。

中医认为子痈多由感受寒湿,或湿热下注,或饮食肥甘,或房室不节,或热毒炽盛,或跌仆外伤等引起。

与肝、肾二经密切相关。

其病机为寒湿侵犯肝经,脉络阻塞,气血瘀结于宗筋,则肾子肿胀疼痛。

湿热流注下焦,气机不畅,血脉瘀滞,壅而成痈。

嗜食肥甘,化火生痰酿湿,亦可形成湿热下注。

房室不节,情志不舒,跌仆损伤,均可导致肝经疏泄不畅,气郁血瘀,结于宗筋而成子痈。

二、诊断要点(一)急性附睾炎 1.症状:初起自觉阴囊疼痛,沿精索放射至腹股沟部位,甚则放射至腰部,疼痛剧烈。

睾丸非常敏感。

局部迅速肿大发硬,有触痛。

伴全身发热或高热。

如果脓肿形成则局部有波动感,脓溃则形成瘘管。

2.体征:体检可触及肿痛发硬的附睾。

3.理化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尿中可有白细胞;B 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二)慢性附睾炎1.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有阴囊疼痛、坠胀。

2.体征:患者附睾轻微肿大,稍硬,有压痛,与睾丸界限清楚。

三、鉴别诊断(一)睾丸扭转多在剧烈活动后,与精索扭转同时发生。

睾丸剧烈疼痛伴下腹部和腹股沟部位疼痛、恶心呕吐,甚则发生休克。

体温及血白细胞偶有升高,阴囊皮肤也可红肿发热。

检查时可见睾丸因提睾肌痉挛、精索缩短而上移,睾丸有明显压痛。

附睾不在正常位置,而是在睾丸的前面、侧面或上方。

兜起阴囊后疼痛非但不减轻反而加重。

(三)结核性附睾炎临床表现为慢性过程,附睾逐渐增大,多无明显疼痛,肿大的附睾与阴囊粘连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窦道长期不愈。

也可表现为急性过程,病人突然发热,阴囊疼痛肿胀,脓肿形成并破溃,然后转入慢性阶段,形成长期不愈的窦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7例
2 2 8第卷 1 0 年月 2第 1 5 期
・ 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难治性 附睾结核7 例
喻得 海 曲志 中 1甘肃省漳县盐井乡卫生院, . 甘肃漳县 7 8 0 ; . 4 3 0 2甘肃省漳县新寺镇 中心卫生院, 甘肃漳县 7 80 435
【 摘要 】目的 分 析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难治性 附睾结核的疗 效。 方法 选取 2 0 0 9年 7月 ~2 1 0 2年 1 月盐井 、 寺两 医院门 新 诊 收治的难治性 附睾 7例 , 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方法治疗 ,0d为 1 3 个疗程 。 结果 1 疗程治 愈 1 , 个 例 2个疗 程治愈 2例 , 3 个疗程 治愈 3例 , 例未愈 , 1 转上级专科 医院治疗 。 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 疗难治性 附睾结核具 有 良好的治疗效果 , 得临 值
床 推广 。
【 关键词 】 难治性 附睾结核 ; 中西 医结合
【 中图分 类号 】 7 72 R 3 .1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 9 0 2 9 — 6 6( 0 2J 5 9 - 2
Tr a i a e e r c o y t be c 0s s o pi i m i n t e t ng 7 c s s of r f a t r u r ul i f e d dy s i he i e r tv e i i e nt g a i e m d c n
2 0 oJ n a 0 2 whc r ee td a dte td i h ne r t e me iie3 a sfrac u s . s t e f s 0 9 t a u r 2 1 ih wees lce n r ae nt eitgai dcn .0 d y o o re Re ul sTh i t y v r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3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33例
平 滑 肌 细 胞 外 钙 离 子 过 量 内 流 而 导致 的细 胞 内钙 超 载 及 由此
v I 指 椎 基底 动脉 系 统 一 过 性 脑 缺 血 发 作 , 晕 是 它 B是 眩 最 常 见 的 临 床表 现 , 时甚 至 为唯 一 表 现 。其 病 因 很 多 , 颈 有 有 椎 病 、 动 脉 硬 化 、 尿病 、 血 脂 等 。 由 于椎 一基 底 动 脉 硬 脑 糖 高 化 、 腔 狭 窄 或 颈椎 机 械 性 压 迫 , 血 流 阻 力 增 加 , 组 织 灌 管 使 脑 注 减 少 , 影 响 大 脑 功 能 ; 外 , 血糖 、 血脂 使 血浆 黏 度 增 可 另 高 高 加 , 利 于 血 小 板 聚 集 , 重 高 凝 状 态 与 微 血 栓 形 成 , 一 步 有 加 进 加 重 了 血 液循 环 障碍 , 终 造 成 脑 干 、 脑 、 叶缺 血 缺 氧 改 最 小 枕 变 而 出 现症 状 。前 庭 神 经 核 是 脑 干 内最 大 的 神 经 核 , 缺 血 对 缺 氧 较 敏感 , 即使 只 有 轻 微 的 供 血 不 足 也 可 导 致 眩 晕 。故 在 vB 的 治疗 中 , 效 地增 加脑 血 流 量 , 善神 经 细 胞 的缺 血 缺 I 有 改 氧 非 常 重 要 。 v I 早 期 很 少 形 成 梗 死 , 反 复 发 作 最 终 也 B的 但 能形 成 脑 干 、 脑 或 枕 叶梗 死 , 期 遗 留神 经 系 统 功 能 障 碍 。 小 长 因此 , 快 终 止 v I 发作 对 于 患 者 的预 后 非 常 重 要 。舒 血 尽 B的 宁注 射 液 为 银 杏 叶提 取 物 制 剂 , 主要 含 有 黄 酮 甙 和 银 杏 内 酯 类 物 质 。黄 酮 甙 类化 学 成 分 能 调 节 血 管 张 力 , 善 脏 器 血 液 改

中药治疗附睾炎27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附睾炎27例临床观察

1 . 症状学评 分标准 以睾丸 、附睾疼痛等 临床症状 的发作 _1 3 频率作 为附睾炎症状学评分 的主要 方面 ,见表 1 。
6 中国现代 医生 C N 8 HIA MODE N D R OCT OR
2 1 年 1 ,第4 卷第 3 期 0 1 oq 9 0

中医中药 ・
I b t a t Obe tv oo sreteciia f c o a ioa hn s dcn nt aige iiy is Me h d iy f e A srcl j c i e T bev l cl e t f rdt n l ieeme iieo e t pdd m t . t o s Ff -i h n e t i c r n i t v
大, 小便短赤, 淋漓不尽, 腰酸膝软, 恶寒发热等症。急性期可
见 阴囊皮肤 灼热潮 红 , 酿脓破 溃 , 或 流出黄稠脓 液 『, 5 故从症状 _
1 . 疗 效标 准 痊愈 : .2 3 附睾肿 胀 、 疼痛 消失 , 疗后 疗效 百分 治 数 ≥ 9 %; 0 显效 : 状消 失 , 睾肿 大明显 缩小 、 软 , 效百 症 附 变 疗 分 数 5% 9 %; 效 : 状 、 征 较治 疗前 明显改 善 , 均 5 0 有 症 体 但 未消除, 疗效 百 分数 2% ~5 %; 效 : 0 5 无 症状 、 体征 无 改善 或
S st ec n rlgo p Th r ame tg o p r c ie rdto a hn s dcn 一 l n i ig i yn a d ln d n ig n d c cin Owa h o to ru . ete t n r u e ev d ta i n lc ie eme ii e 一 i zq n xn i n o g a xe a e o t . i a o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作者:江铭来源:《右江医学》2011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收治的84例精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精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精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下降更明显(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囊炎;中西医结合;红细胞数量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426-02 中图分类号:R 697+.4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10精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男性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因精囊腺位置紧邻前列腺,故精囊炎常伴有前列腺炎或后尿道炎等,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血精、射精痛、会阴部及阴囊疼痛[1]。

以往精囊炎的治疗多采用口服抗生素等全身用药治疗,但是疗效往往不佳[2],而结合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我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收治的42例精囊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精囊炎患者,均为已婚男士,年龄24~52岁,平均(30.8±2.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6±1.5)个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精囊炎的诊断标准[3]:有血精史;镜检精液以红细胞为主;超声扫描显示精囊壁微厚,且其边缘毛糙,囊腔增大,囊内透声较差;直肠指诊扪及精囊,按压精囊区可见咖啡色液体;部分有性功能减退、早泄、射精痛等现象;均排除精囊癌、精囊结核、前列腺癌、尿道肿瘤等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中西药联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超短波治疗盆腔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盆腔炎;中西医结合;超短波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系指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据统计,PID临床发病多表现为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盆腔炎多因急性期未能有效治疗,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常常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健康、生活、工作、甚至孕育,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家庭与社会负担[1]。

临床及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压力,提高临床效果,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0.4±6.3)岁,平均病程(1.8±0.5)月;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1.6±5.2)岁,平均病程(1.6±0.6)月。

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纳入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七版[1]拟定。

症见下腹部坠胀、刺痛或腰骶酸痛;多伴有低热、月经不调、阴道分泌物增多及不孕等。

常在劳累、性生活及月经前后加剧;体检:子宫增大或正常,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伴附件发炎时,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包块,或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B超及其他检查提示盆腔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辅助诊断。

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例报告【关健词】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中西结合防治;病例报告1 临床资料男性,15岁,学生。

主诉“高热,阴囊红肿疼痛一天”。

患者自2010年3月23日起感头痛,食欲减退,右侧腮部肿痛,次日左侧腮部也出现肿痛,自购板兰根冲剂口服6天后,腮部肿胀有所消退。

3月30日夜晚起发热加剧,阴囊红肿、疼痛而就诊。

查体:体温40.5℃,脉搏112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00/70mmHg。

神志清楚,体形消瘦,急性病容。

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双侧腮部仍有肿胀,双侧腮腺导管口充血减退,压之未见浓性分泌物。

阴囊深红,肿胀变形,皮温升高,右侧睾丸触之剧痛,右侧睾丸及附睾显著肿大(约为左侧睾丸及附睾的4倍多)。

心率112次/分钟,心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两肺呼吸音清晰。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血像升高,WBC14x109、N70%、L30%。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预防: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患者尿液用漂白粉消毒2小时后倒入便池。

易感者接触患者戴口罩,同班同学,未接种腮腺炎疫苗者,补种腮腺炎疫苗。

治疗:患者卧床休息,起床后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给予炎琥宁0.16+0.9%的生理盐水250cc,静脉点滴,每日2次;强的松10mg口服,每6小时服一次,连服3天后减量;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cc,立即肌肉注射。

中药方龙胆消毒饮加橘核、荔枝核、大黄、青皮、莪术,每日一剂煎服。

治疗5天后,腮肿消退,阴囊红肿消退;右侧睾丸及附睾略大于左侧睾丸及附睾。

停止静脉点滴用药,停服强的松,中药去橘核、莪术,再服3剂,痊愈。

一年后随访,患者阴囊正常,双侧睾丸等大,无异常。

2 讨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蛤蟆瘟”。

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第一次病毒血症,随血液循坏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复制后,病毒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器官,如胰腺、睾丸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120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120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120例分析
刘若缨;杨玉峰;杨瑛;阮爱星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4(22)6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口服开瑞坦、外搭派瑞松软膏为对照组 ,中药外洗结合以上西药为治疗组 ,治疗观察 2 40例阴囊湿疹患者。

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67% ,与西药对照组 79.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 ,在减轻阴囊潮红、渗液、肿胀三方面皮损、降低疾病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阴囊湿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总页数】2页(P1113-111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阴囊湿疹;治疗;临床疗效
【作者】刘若缨;杨玉峰;杨瑛;阮爱星
【作者单位】深圳市中医院;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3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89例疗效分析 [J], 徐士兴
2.祛风燥湿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阴囊湿疹46例 [J], 简卫东
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阴囊湿疹50例疗效观察 [J], 邓翠荣;陈红路
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阴囊湿疹临床疗效分析 [J], 吴斯金
5.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35例 [J], 后文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