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中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综合题
知识板块几何最值问题专项考点一:几何图形中的最小值问题方法:1.找对称点求线段的最小值;步骤:①找点的对称点,动点在哪条线上动,就是对称轴;②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③与对称轴的交点即是要找的点;通常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2.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转化成其他线段,间接求线段的最小值:例如: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通过作垂线求最值;4.用二次函数中开口向上的函数有最小值:考点二:几何图形中的最大值问题方法:1.当两点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与动点所在的直线的交点,这三点在同一直线时,线段差有最大值:2.当两点位于直线的异侧时,先找对称点,同样三点位于同一直线时,线段差有最大值;3.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用二次函数中开口向下的函数有最大值:例题板块考点一:几何图形中的最小值问题例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 AE=3BE, P是AC上一动点,那么PB+PE的最小值是 .例2.如图2,在锐角二ABC中,AB=4V2» LBAC=45°,匚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M、N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那么BM+MN的最小值是.例3.如图3,点P是RtiZABC斜边AB上的一点,PE二AC于E, PF二BC于F, BC=6, AC=8,那么线段EF 长的最小值为:例4,如图,在Rt/kABC 中,AB=BC=6,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AE=3, CF=1, P 是斜边AC 上的 一个动点,那么aPEF 周长的最小值为.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 OAB 的顶点A 的坐标为(9, 0),点C 的坐标为(2, 0) , tanZBOA= —,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A+PC 的最小值为( ) 3C.6D. 3 + V19例6.如图6,等腰RS ABC 中,NACB=90.,AC=BC=4, 0c 的半径为1,点P 在斜边AB 上,PQ 切OO 于点Q,那么切线长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考点二:几何图形中的最大值问题例1,点A (1, 2)、B (4, 4) , P 为x 轴上一动点. (1)假设IPAI+IPBI 有最小值时,求点P 的坐标; (2)假设IPBUPAI 有最大值时,求点P 的坐标.例2 .如图8所示,A (!,yJ, B(2,yJ 为反比例函数y =,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x,O)在x 正半轴 2 ~ x上运动,当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到达最大时,点P 的坐标是 L A. V67 例7.如图7,矩形ABCD 中,AB=4, BC=8, E 为CD 的中点,点P 、Q 为BC 上两个动点,且PQ=3,当 CQ= 时,四边形APQE 的周长最小.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M过原点O,与x轴交于A 〔4, 0〕,与y轴交于B 〔0, 3〕,点C为劣弧AO的中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DC=4CA,连接BD.〔1〕求匚M的半径:〔2〕证实:BD为二M的切线:〔3〕在直线MC上找一点P,使|DP-AP|最大.练习板块1.如图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8, △ 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动点P,那么PD+PE的最小值为 .2. 〔2021•徐州一模〕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2, AD=4. E为CD边的中点,P为BC边上的任一点,那么,AP+EP的最小值为.3. 〔2021•萧山区模拟〕如图3,直角三角形ABC中,ZC=90% AC=h BC=2, P为斜边AB上一动点.PE1BC, PF±CA,那么线段EF长的最小值为.4. 〔2021•武汉〕如图4, NAOB=30.,点M、N 分别在边OA、OB 上,且OM=1, 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那么MP+PQ+QN的最小值是:5.如下列图1,反比例函数y = ' (x>0)图象上的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 3,点P为x轴x正半轴上一点,假设PA-PB的最大值为2及,贝ijk=x图36.如图2,在△ ABC中,ZC=90°> AC=4, BC=2,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A.、疗+ 2B. 2屈C. 275D. 272 + 27.如图3,直线1与半径为4的二0相切于点A, P是二0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过点P 作PB」垂足为B,连接PA.设PA=x, PB=y,那么(x-y)的最大值是.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 (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1)求证:△ AMB^AENB:(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6 + 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8.己知:如图,把矩形OCBA放置于直角坐标系中,0C=3, BC=2,取AB的中点M,连接MC, 把^MBC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0C的长度后得到△ DAO.〔1〕试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2〕点B与点D在经过原点的抛物线上,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移动,过点P作PQ_Lx 轴干点Q,连接0P.①假设△ OQP S^DAO,试求出点P的坐标:②试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T,使得ITO-TBI的值最大?作业板块1.如图1,在△ ABC中,AB=1O, AC=8, 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B, CA分别相交于点E, F,那么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是.2.如图2,在RtA ABC 中,ZBAC=90% AB=3, AC=4,点P 为BC 边上一动点,PE1AB 于点E,PFLAC于点F,连结EF,点M为EF的中点,那么AM的最小值为A3.如图3,在△ ABC中,ZACB=90°, AC=8, BC=3,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 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为.4.如图4,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N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 将△ 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 ANIN,连接AC,那么AC长度的最小值是 .5..如图1,抛物线y=ax2+bx+c 〔a对〕的顶点为C 〔1, 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 其中点B的坐标为〔3, 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假设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PQ上的一动点,那么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假设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最大值最小值典型分析最全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一、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基本图形解析:(对称轴为:动点所在的直线上)一)、已知两个定点: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2)点A 、B 在直线同侧: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mmm mABm(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3)两个点都在内侧:nmnnmnnnm(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m 分别上求点D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填空:最短周长=________________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1、两点在直线两侧:2、两点在直线同侧:m nmnmnm(二)动点在圆上运动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三)、已知A 、B 是两个定点,P 、Q 是直线m 上的两个动点,P 在Q 的左侧,且PQ 间长度mmmm恒定,在直线m 上要求P 、Q 两点,使得PA+PQ+QB 的值最小。
(原理用平移知识解)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过A 点作AC ∥m,且AC 长等于PQ 长,连接BC,交直线m 于Q,Q 向左平移PQ 长,即为P 点,此时P 、Q 即为所求的点。
(2)点A 、B 在直线m 同侧:QQP练习题1.如图,∠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为.Q2、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52,∠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多少?4、如图4所示,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 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 .5、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4,AB=5,BC=6,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4,等腰梯形ABCD中,AB=AD=CD=1,∠ABC=60°,P是上底,下底中点EF 直线上的一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7、如图5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8、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 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9、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3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cm.10、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12、如图6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N是AC 上的一个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14、如图7,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 cm.(结果不取近似值).15、如图,⊙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是.16、如图8,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B为AN弧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A)2(B) (C)1 (D)2解答题1、如图9,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三角形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2、如图,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二根x1,x2(x1<x2)是抛物线y=ax2+bx+c 与x轴的两个交点B,C的横坐标,且此抛物线过点A(3,6).(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AC相交于点Q,求点P和点Q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动点M,当MQ+MA取得最小值时,求M点的坐标.3、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AOB的面积是.(1)求点B的坐标;(2)求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A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抛物线y =35x 2-185x +3和y 轴的交点为A ,M 为OA 的中点,若有一动点P ,自M 点处出发,沿直线运动到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沿直线运动到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某点(设为点F ),最后又沿直线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程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路程的长.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角梯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AB=2,OC=3,过点B作BD⊥BC,交OA于点D.将∠DBC 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y轴的正半轴、x轴的正半轴于点E和F.(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E经过(1)中抛物线的顶点时,求CF的长;(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取两点P、Q(点Q在点P的上方),且PQ=1,要使四边形BCPQ 的周长最小,求出P、Q两点的坐标.6.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若C(a,0),D(a+3,0)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则当a为何值时,四边形ABDC的周长最短.7、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 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1)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2)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F的坐标.二、求两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 (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基本图形解析: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 与PB 的差最大;(1)点A 、B 在直线m 同侧:解析:延长AB 交直线m 于点P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P ’A —P ’B <AB ,而PA —PB=AB 此时最大,因此点P 为所求的点。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典型分析(最全)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一、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基本图形解析:(对称轴为:动点所在的直线上)一)、已知两个定点: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2)点A 、B 在直线同侧: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m m mmABmn m nnmn(3)两个点都在内侧:(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m 分别上求点D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填空:最短周长=________________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两点在直线两侧:nnm Bnn2、两点在直线同侧:(二)动点在圆上运动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三)、已知A 、B 是两个定点,P 、Q 是直线m 上的两个动点,P 在Q 的左侧,且PQ 间长度恒定,在直线m 上要求P 、Q 两点,使得PA+PQ+QB 的值最小。
(原理用平移知识解)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mnmmmmm过A 点作AC ∥m,且AC 长等于PQ 长,连接BC,交直线m 于Q,Q 向左平移PQ 长,即为P 点,此时P 、Q 即为所求的点。
(2)点A 、B 在直线m 同侧: 练习题1.如图,∠AOB =45°,P 是∠AOB 内一点,PO =10,Q 、R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求△PQR 周长的最小值为 .2、 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B=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为 . 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 ,AB=52,∠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多少mABB'EQ PmABQPQ4、如图4所示,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5、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4,AB=5,BC=6,点P是AB 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4,等腰梯形ABCD中,AB=AD=CD=1,∠ABC=60°,P是上底,下底中点EF直线上的一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7、如图5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8、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9、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3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cm.10、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12、如图6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N是AC上的一个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14、如图7,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cm.(结果不取近似值).15、如图,⊙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是.16、如图8,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B为AN弧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A)2 (B) (C)1 (D)2解答题1、如图9,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 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三角形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2、如图,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二根x1,x2(x1<x2)是抛物线y=ax2+bx+c 与x轴的两个交点B,C的横坐标,且此抛物线过点A(3,6).(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AC相交于点Q,求点P和点Q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动点M,当MQ+MA取得最小值时,求M点的坐标.3、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AOB的面积是.(1)求点B的坐标;(2)求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A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抛物线y =35x 2-185x +3和y 轴的交点为A ,M 为OA 的中点,若有一动点P ,自M点处出发,沿直线运动到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沿直线运动到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某点(设为点F ),最后又沿直线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程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路程的长.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A =AB =2,OC =3,过点B 作BD ⊥BC ,交OA 于点D .将∠DBC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y 轴的正半轴、x 轴的正半轴于点E 和F . (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BE 经过(1)中抛物线的顶点时,求CF 的长;(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取两点P 、Q (点Q 在点P 的上方),且PQ =1,要使四边形BCPQ 的周长最小,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6.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若C(a,0),D(a+3,0)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则当a为何值时,四边形ABDC的周长最短.7、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 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1)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2)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F的坐标.v1.0 可编辑可修改二、求两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 (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基本图形解析: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 与PB 的差最大; (1)点A 、B 在直线m 同侧:解析:延长AB 交直线m 于点P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P ’A —P ’B <AB ,而PA —PB=AB 此时最大,因此点P 为所求的点。
几何图形中的最值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最值问题引言:最值问题可以分为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初中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1.函数:①二次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②一次函数中有取值范围时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2.不等式: ①如x ≤7,最大值是7;②如x ≥5,最小值是5.3.几何图形: ①两点之间线段线段最短。
②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上任一点连线中垂线段最短,③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一、最小值问题例1. 如图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8,M 在DC 上,且DM=2,N 为线段AC 上的一动点,求DN+MN 的最小值。
解: 作点D 关于AC 的对称点D /,则点D /与点B 重合,连BM,交AC 于N ,连DN ,则DN+MN 最短,且DN+MN=BM 。
∵CD=BC=8,DM=2, ∴MC=6, 在Rt △BCM 中,BM=6822 =10,∴DN+MN 的最小值是10。
例2,已知,MN 是⊙O 直径上,MN=2,点A 在⊙O 上,∠AMN=300,B 是弧AN 的中点,P 是MN 上的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是解:作A 点关于MN 的对称点A /,连A /B,交MN 于P ,则PA+PB 最短。
连OB ,OA /,∵∠AMN=300,B 是弧AN 的中点, ∴∠BOA /=300, 根据对称性可知 ∴∠NOA /=600, ∴∠MOA /=900, 在Rt △A /BO 中,OA /=OB=1, ∴A /B=2 即PA+PB=2图4CDMNMMNB例3. 如图6,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y=x 上确定一点P ,使点P 到D 、E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解:作点E 关于直线y=x 的对称点M , 连MD 交直线y=x 于P ,连PE , 则PE+PD 最短;即PE+PD=MD 。
∵E(-1,-4), ∴M(-4,-1),过M 作MN ∥x 轴的直线交过D 作DN ∥y 轴的直线于N , 则MN ⊥ND, 又∵D(1,-3),则N(1,-1),在Rt △MND 中,MN=5,ND=2, ∴MD=2522+=29。
精彩初中几何最值问题全总结
一、基本图形余不赘述,下面仅举一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
(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
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
例1.在⊙O中,圆的半径为6,∠B=30°,AC是⊙O的切线,则CD的最小值是。
简析:由∠B=30°知弧AD一定,所以D是定点,C是直线AC上的动点,即为求定点D到定线AC的最短路径,求得当CD⊥AC时最短为3。
(二)动点路径待确定。
例2.,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
简析:A是定点,B'是动点,但题中未明确告知B'点的运动路径,所以需先确定B'点运动路径是什么图形,一般有直线与圆两类。
此题中B'的路径是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弧,从而转化为定点到定圆的最短路径为AC-B'C=1。
例3.在△ABC中,AB=AC=5,cos∠ABC=3/5,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点E是BC上的中点,点F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的对应点是F',求线段EF'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立体几何的最值问题
立体几何最值问题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空间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
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遇到最值问题,即寻找某个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本文将介绍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的几个方面:1.立体几何位置关系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是指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解决位置关系问题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
在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中,位置关系往往与距离、角度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2.立体几何中的距离立体几何中的距离是指空间中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或者是点与线、线与面之间的距离。
在解决最值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距离公式来计算最短路径、最大距离等。
3.立体几何中的体积立体几何中的体积是指空间中封闭图形的体积,或者是两个平面图形之间的距离。
计算体积需要运用体积公式,而解决最大或最小面积问题则需要考虑如何调整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立体几何中的最短路径立体几何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寻找空间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距离公式和几何定理,有时还需要借助对称、旋转等技巧。
5.立体几何中的最大/最小面积立体几何中的最大/最小面积问题通常涉及到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展开和折叠。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面积公式和平面几何定理,同时要注意图形的对称性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6.立体几何中的角度问题立体几何中的角度问题是指空间中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角度公式和空间向量,同时要注意图形的对称性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7.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是指一个点或一条线在空间中按照一定规律移动所形成的轨迹。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轨迹方程和运动学原理,同时要注意轨迹的形状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类型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类型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1.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求某个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或最小周长,如矩形、三角形等。
求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即顶点的坐标。
2.极值问题:
求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
求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求二次函数的最
值等。
3.最优化问题:
求物体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路径问题,如两点之间的最短
路径、最快速度等。
4.最长边最短边问题:
求三角形的最长边或最短边,如用三根木棍构成三角形,求
最长边的长度。
5.相等问题:
求两个几何形状中的某个参数,使得它们的某个关系成立,
如求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角度等。
这些问题类型都需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几何定理
来解决。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和定理,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最值问题。
通
过多做练习和思考,培养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解题技巧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初中几何最值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通常涉及到线段、角度、面积等几何元素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的求解。
下面将详细讲解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1.利用轴对称性转化:对于一些具有轴对称性的几何图形,可以利用轴对称性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找到对称轴,然后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对称轴上的点到原图形的最短距离或最大距离。
2.利用三角形不等式:三角形不等式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利用这些不等式,可以推导出一些关于几何元素的最值关系。
3.利用特殊位置和极端位置:在解决几何最值问题时,可以考虑特殊位置或极端位置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矩形,当它的一条对角线与矩形的一条边垂直时,该对角线的长度达到最小值。
对于一个三角形,当它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延长线垂直时,该三角形的面积达到最小值。
4.利用几何定理:几何定理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当它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中线重合时,该三角形的周长达到最小值。
对于一个四边形,当它的一条对角线与另一条对角线的中线重合时,该四边形的面积达到最小值。
5.利用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问题的解。
例如,对于一个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通过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圆的半径的平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解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几何最值问题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在数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种数学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代数、几何还是概率统计等领域,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一、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代数问题中的应用在代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通常与方程和不等式相关。
考虑一个简单的方程问题:求解方程f(x) = 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使得f(x)= 0的x值,其中f(x)是一个给定的函数。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程的解集。
例如,考虑方程x^2 - 4 = 0。
我们可以将f(x) = x^2 - 4表示为一个二次函数。
通过求导数,我们可以找到函数的极值点。
在这种情况下,极值点就是最大值和最小值。
通过求导数,我们可以得到f'(x) = 2x。
令f'(x) = 0,我们可以解得x = 0。
将x = 0代入f(x) = x^2 - 4,我们得到f(0) = -4。
因此,方程的最小值为-4。
类似地,我们可以通过求导数找到方程的最大值。
在这个例子中,方程的最大值为4。
通过求解方程f(x) = 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解集为{-2, 2}。
二、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在几何中,最大值和最小值通常与图形的特征相关。
考虑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求解一个矩形的最大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矩形的尺寸,使得它的面积最大。
假设矩形的长为L,宽为W。
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 = L * W。
我们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法找到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通过求导数,我们可以得到A' = W + L =0。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W = L。
因此,当长和宽相等时,矩形的面积最大。
这意味着一个正方形具有最大的面积。
通过求解矩形的最大面积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在所有具有相同周长的矩形中,正方形具有最大的面积。
初中几何最值问题归纳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主要涉及到求解图形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几何最值问题的归纳:
1.矩形最大面积:给定一定的周长,求解能够构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的情况。
这个
问题可以通过对矩形的边长关系进行分析和求导来解决。
2.三角形最大面积:给定一条固定的边长和该边对应的高,求解能够构成的三角形
中面积最大的情况。
通常使用面积公式和高度相关的关系进行求解。
3.圆内接多边形最大面积:给定一个圆,求解能够内接于该圆的正多边形中面积最
大的情况。
通过分析正多边形的边长和面积的关系,可以求解最值。
4.直线与曲线的最短距离:给定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求解离直线最近的曲线上的
点。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求最小值来解决。
5.圆与线段的最大面积:给定一条线段,求解能够与该线段构成的圆中面积最大的
情况。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进行求解。
这些是初中几何中常见的最值问题的归纳,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数学推理,结合具体的题目条件进行分析和求解。
初中几何图形所有最小值问题
一.已知两定点模型①:将军饮马问题:在直线l上求作点P,使PA+PB最小。
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模型②:在直线l上求作点P,使|PA-PB|最大.原理: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PA-PB|最大值即为AB长模型③:在直线l上求作点P,使|PA-PB|最小模型④:在直线m、n上分别找两点P、Q,使PA+PQ+QB最小(1)两点都在直线外侧;(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3)两个点都在内侧模型⑤:台球两次碰:已知点A、B位于角的内部,在角的两边上分别找点C、D,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BCD周长最小变式…模型⑥:已知点A位于直线m、n内侧,在直线上分别找P、Q,使△APQ 周长最小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模型⑦:动点在直线上运动点A是定点,动点B在直线n上运动,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模型⑧:点A是定点,动点B在圆上运动,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模型⑨:点A是定点,动点B在直线n上运动,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AB+PB 最小三.两个定点、两个动点模型⑩:P,Q为OA,OB的定点,在OA,OB上求作点M,N,使PN+NM+MQ最小.模型11:用平移+对称来解决已知A、B是两个定点,P、Q是直线上两个动点,P在Q的左侧,且PQ之间的长度为定值不变,在直线上找两点P、Q,使得PA+PQ+QB的值最小问题情境:将军从军营A出发,去河边l饮马,饮马完在河边牵马散步a米,回军营B。
模型12:造桥选址问题:直线m∥n,在m上求作点M,在n上求作点N,MN⊥m,且MN为定值;使AM+MN+NB最小.四.转化为某个变量的函数,模型13:模型①:如图,已知点A(1,1),B(3,2),且P为x轴上一动点,则△ABP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是____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在△ABC 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x ,0)、(0,1)和(3,2),则当△ABC 的周长最小时,x 的值为_____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 (3,-2),B (4,2)两点,现另取一点C (1,n ),当n =______时,AC + BC 的值最小.模型②:已知点A (-1,0),C(0,-3),在直线x=1上确定一点P 使得|PA-PC|最大,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__已知点A (1,3),B (5,-2),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PB|最大,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__模型③:去冬今春,济宁市遭遇了200年不遇的大旱,某乡镇为了解决抗旱问题,要在某河道建一座水泵站,分别向河的同一侧张村A 和李村B 送水.经实地勘查后,工程人员设计图纸时,以河道上的大桥O 为坐标原点,以河道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两村的坐标分别为A (2,3),B (12,7). 水泵站建在距离大桥O 多远的地方,可使它到张村、李村的距离之差最小 模型④:在河中有A (-4,-5)、B (2,-1)两岛(如图),六年级一班组织一次划船比赛,规则要求船从A 岛出发,必须先划到甲岸(y=-6),又到乙岸(x 轴),再到B 岛,最后回到A 岛,试问应选择怎样的路线才能使路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并求出最短路程是多少?模型⑤: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2,-3),B (4,-1)。
三角形中的最值和范围问题方法总结
三角形中的最值和范围问题方法总结总结和探讨在三角形中解决最值和范围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特性,因为在三角形中,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值都在0到1之间,而正切函数的值则在-1到1之间。
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结论:(1)三角形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计算方法:在三角形中,可以通过最大值最小值公式来求解最大值和最小值,具体公式为A = (b*s*s + c*c*s - a*a*s) / (2*b*s)和B = (c*s*s + a*a*s - b*b*s) / (2*a*s)。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a和b 的长度,我们可以使用正弦函数的性质,通过b/sinB=a/sinA来求出角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三角形中范围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三角形中范围问题时,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推导出相关条件。
例如,在求解三角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时,可以采用作图法、余弦定理法或正弦定理法等方法。
若已知一角和邻边长,则无法求得面积的取值范围,因为邻边长可无限接近于0,所以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到正无穷。
此外,在处理中线问题时,可以采用向量加法加平方或利用中线与对边所成两角互补,余弦值相加等于零的思路。
(3)关于余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可以在求解三角形中的范围问题时使用,其公式为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C为三角形的一个角。
通过将此公式变形为cosC = (a^2 + b^2 - c^2) / (2*a*b),我们可以推导出C的范围。
例如,在求解一个角的范围时,我们可以将cosC的值作为条件,然后利用反正弦函数求解其取值范围。
(4)关于三角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在求解三角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正弦函数的性质。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根据内角和定理,计算出最大的角度,然后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求解出该角度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指在几何图形中寻找某个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面积、周长、角度等几何量。
一般来说,解决初中几何中的最值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方法:1. 利用代数方法求解有时候,我们可以将几何图形转换为代数式,然后通过求导或者求平方等方法来求解。
例如,在矩形中,当周长一定时,面积最大;当面积一定时,周长最小。
我们可以设矩形的长为x,宽为y,则周长为2(x+y),面积为xy。
当周长一定时,即2(x+y)=k(k为常数)时,可以将y表示成x的函数:y=k/2-x,则面积S=x(k/2-x)=kx/2-x^2。
对S求导得到S'=k/2-2x=0,则x=k/4。
因此,在周长一定时,矩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
2.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在初中几何中也经常被使用。
该不等式表明对于任意两个正实数a和b,有(a+b)/2>=sqrt(ab)。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如果要求最小的边长,则可以利用平均值不等式:设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则有a+b>c,b+c>a,c+a>b。
将这三个不等式相加得到2(a+b+c)>a+b+c,则a+b+c>0。
因此,(a+b+c)/3>=sqrt(abc),即(a+b+c)>=3sqrt(abc)。
因此,当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其边长之和最小。
3. 利用相似性质有时候,在几何图形中,我们可以利用相似性质来求解最值问题。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如果要求最大的高,则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设高线AD与BC交于点E,则有AE/ED=BE/EC=AB/BC=2/1。
因此,AE=2ED,BE=2EC。
又因为AD是等腰三角形的高线,所以BD=DC。
则DE=BD-BE=(1/3)BC。
因此,在等腰三角形ABC中,高线对应底边的比值为2:1时,高线最大。
综上所述,在初中几何中解决最值问题需要掌握代数方法、平均值不等式和相似性质等基本方法,并且需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来求解各种复杂的问题。
七年级数学最大值最小值题型
七年级数学最大值最小值题型
七年级数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题型是比较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1.代数式求最值:给定一个代数式,求其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如,已知x、y、z均为非负数,且满足x+y+z=30,求M=5x+4y+2z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实际应用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求最值。
例如,求一个几何图
形中最大面积或最小周长等问题。
3.最大(小)值点问题:给定一个函数,求其最大(小)值点。
例如,求二
次函数y=ax²+bx+c的最大(小)值点。
4.利用不等式求最值:通过不等式的性质,将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然后利
用不等式求解。
例如,已知x、y、z均为正数,且满足x+y+z=3,求xy+yz+zx 的最小值。
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函数的最值。
例如,
求一个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内的最大(小)值。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题型,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需要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圆上点到直线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
圆上点到直线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
在解决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问题中,计算点到直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学和工程学等方面。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我们需要找出圆上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直线一般由一般式方程或点斜式方程给出,圆一般由圆心坐标和半径给出。
解决方法
1. 计算最小值
为了计算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我们可以先将圆心代入直线方程中,得到一个点P。
然后我们计算圆心和点P的距离,即是到直线的最小距离。
这个最小距离就是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小值。
2. 计算最大值
计算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值稍微复杂一些。
我们可以利用直线的垂线性质来求解。
首先,我们可以得到通过圆心并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
然后,这条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就是圆与直线的最远点。
最大值即是圆心到这个交点的距离。
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这个问题在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领域都有着实际应用。
熟练掌握这个问题的求解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基本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资料
•陈杰,李幼华,《解析几何学》
•梅立泉,《几何学方法》
•陈来福,《工程数学几何学》
以上是关于如何计算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汇总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汇总
初中数学中的最值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最大值和最小值:在给定条件下,求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最佳选择问题:在多种选择中,通过比较各种情况的成本或收益,选择最优的方案。
3、图形中的最值问题:在图形中求某一点或某一段的最值,如圆、抛物线、三角形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最值问题及解决方法:
1、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将函数转化为顶点式,从而容易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轴对称:对于线段和直线的问题,常常通过轴对称找到最短路径或最小值。
3、均值不等式:在求几个数的和的最小值时,常常使用均值不等式。
4、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求解最值问题。
此外,还有如利用导数求解最值、概率统计中的最值问题等。
在解决最值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
2.2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2) 将 y=f(x) 的各极值与 f(a )、 f(b)(端点 值)
比较 ; (3) 其中最大的为最大值 ,最小的为最小值.
探 究三
y
图1
结合图像和极值特点,
你能说出极值与最值 的区别和联系吗?
y
a x1O y x2 x3 b
x
图2
图3
a
O
x1 x1 x2
2 a 2
小结:
求函数最值的一般方法
一.是利用函数性质
二.是利用不等式 三.是利用导数
f '( x) 3x 2ax 4
2
(Ⅱ)若 f ( 1) 0 ,求 f ( x ) 在[-2,2]上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 (Ⅲ)若 f ( x ) 在( - ∞, -2] 和 [2 ,+∞)上 都是递增的,求a的取值范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9 4 50 a f max f (1) , f min f ( ) 2 2 3 27 f '( x) 3x2 2ax 4 0两个根在[ 2, 2]
1 m, 1 m,内是 答:(1)斜率为1; (2) f x 在 ,
1 m,1 m内是增函数. 减函数,在
f x 极大 2 3 1 m m2 3 3
f x 极小
2 3 1 2 m m ; 3 3
(04浙江文21)(本题满分12分) 2 f ( x ) ( x 4)( x a) 已知a为实数, (Ⅰ)求导数 f ( x ) ;
bx
a
O
x2
x3 b
x
探 究四 思考1 如果连续函数f(x)在开区间(a,b)上 只有一个极值点,那么这个极值点一定是 最值点?试用图像表示! 思考2 如果连续函数f(x)在开区间(a,b)上 有两个极值点,那么极值点一定是最值点? 试用图像表示!
(完整版)矩形中的最值问题
(完整版)矩形中的最值问题矩形中的最值问题(完整版)
概述
在数学中,矩形是一个常见的几何形状,它有两对平行而相等的边。
研究矩形中的最值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本文将介绍矩形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一些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
最大值问题
矩形中的最大值问题是指如何找到一个矩形中具有最大数值的量。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矩形内部的温度分布,我们希望找到矩形中温度最高的位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温度在整个矩形区域范围内的分布规律。
在解决矩形中的最大值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导数,通过找到函数的驻点来确定最大值。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描述矩形中温度分布的函数,可以使用导数来找到温度的局部最大值。
最小值问题
矩形中的最小值问题是指如何找到一个矩形中具有最小数值的量。
与最大值问题类似,我们可以考虑矩形中的温度分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找到矩形中温度最低的位置。
解决矩形中的最小值问题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与最大值问题类似,我们可以使用导数来找到温度的局部最小值。
通过计算函数的导数值,并找到驻点或者拐点,可以确定最小值所在的位置。
总结
矩形中的最值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当我们面对一个矩形区域,并需要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我们可以使用导数等方法解决问题。
使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分析矩形中的分布规律,找到数值的最大或最小值。
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矩形中的最值问题。
对于理论和实际应用都能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3,AC=2,
∴S△ABC= 3
∴S▱ABCD=2S△ABC=2 3
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线段的长度表示以及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①线段长度:函数中线段长度表示概括为坐标“大减小” ②最大值问题:转化思想(利用相等、全等等特殊关系
转化为可应用) 1.化为二次函数顶点式的极值问题。 2.抓住“不变”寻求变化量的极值。(转化) ③最小值问题: 1、将军饮马问题。 2、点到直线距离最短。(难度高的问题需要转化应用) 3、二次函数极值。
一、如图,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中,E是对称轴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将线段EC绕点C逆时针旋转 60°得到FC,连接DF.则在点E运动过程中,DF的最 小值是________.
已知点P是半径为1的⊙A上一点,延长AP到C,使PC=AP,以AC
为对角线作▱ABCD.若AB= 3 ,则▱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