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指南解读优秀课件
哮喘指南解读PPT课件
十一、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命质量,应加强临 床缓解期的处理。 •1.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 •2.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 使用应急药物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 •3.坚持规范治疗:病情缓解后应继续使用长期控制药物规范治疗,定 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直至停药观察。 •4.控制治疗的剂量调整和疗程。 •5.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包括了解诱因和以往发作规律,与患儿及家长 共同研究,提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 变应原、防止哮喘发作、保持病情长期控制和稳定。 •6.并存疾病治疗:半数以上哮喘儿童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2],有的患 儿并存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因素。这些 共存疾病和因素可影响哮喘的控制,需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肥胖 的哮喘儿童,建议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合并其他疾病,如气道异物、气道局灶性病变(如气道内膜结核、气道 内肿物等)和先天性结构异常(如先天性气道狭窄、食管-气管瘘)等, 应考虑予以支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七、哮喘的分期
•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 (chronic 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 remission)。(与2008年相同)
十四、急性发作期治疗
•5.硫酸镁:有助于危重哮喘症状的缓解,安全性良好。药物及剂量:硫酸镁 25~40 mg/(kg·d)(≤2 g/d),分1~2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滴 注(20 min以上),酌情使用1~3 d。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面色潮红、恶心等,通 常在药物输注时发生。如过量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拮抗。 •6.茶碱:由于氨茶碱平喘效应弱于SABA,而且治疗窗窄,从有效性和安全性 角度考虑,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一般不推荐静脉使用。药物及剂量[6]: 氨茶碱负荷量4~6 mg/kg(≤250 mg),缓慢静脉滴注20~30 min,继之根据年 龄持续滴注维持剂量0.7~1 mg/(kg·h)。 •7.经合理联合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征象时,应及时给予辅 助机械通气治疗。在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前禁用镇静剂。
支气管哮喘讲课稿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
4. 儿童>成人,儿童 患病率>青壮年;城 市高于农村
2. 中国超过1500 万病人
3. 年龄:半数在12 岁前发病,患病率
为3-5%
5. 家族史:40%。 成人男女患病女接近
5. 季节性:以秋冬为多, 春季次之,夏季较少 6
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 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气道内 炎症细 胞浸润
气道平 滑肌痉 挛等
后期表现
气道 重塑
基底膜 支气管
增厚
平滑肌 增生
血管 增生
11
哮喘本质:气道炎症
正常人
哮喘病人
12
病因
遗传因素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环境因素
Te接xt触in过he敏re原
感染
其他因素
吸入: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 饮食:如鱼.虾.蛋.牛奶等 药物:阿司匹林.心得安.青霉素等 职业:如接触刺激性气体.化学物 等,如二氧化碳.氨气等。
PEFR昼夜 波动率>20%。
22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
目的:测气道气流的可逆 性。用支气管舒张药吸入
(沙丁胺醇)。 阳性的判断标准: ⒈即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增加≥12% (以前 为15%) 且FEV1增加绝对 值≥200 ml。 ⒉PEF较治疗前增加 60L/min或≥ 20%。.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三病室 丁云
1
邓丽君
2
由于哮喘和医 生的束手无策
死于维也纳 贝多芬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哮喘确诊的标准
•当FEV1 降低时,至少有一次FEV1/FVC降低(正常成人>0.75-0.8 ,儿童>0.9)
• 变异性越大,过度变异发生次数越多,诊断越明确
吸入200-400 μg 沙丁胺醇10-15分钟后FEV1增加>12 % 且绝 对值增加>200 ml 平均PEF日成人变异率>10 %,儿童>13% 排除呼吸道感染后,成人抗炎治疗4周后,FEV1> 12 % ,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 ml(或者PEF>20 %) FEV1降低>10% ,且FEV1绝对值降低>200 ml (成人)
嗽、喘息。外院查肺功能: FEV1/FVC 64.51%,FEV1占预 计值57.6%,舒张试验(-),考 虑“哮喘”。予吸入药物治疗( 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查体:喉部及双肺闻及吸气相及 呼气相哮鸣音。
气管镜下见气管上段狭窄,予球囊 扩张、冷冻等治疗后患者气管直径 明显增宽,症状明显缓解。
哮喘初始诊断流程
哮喘的鉴别诊断
特点
支气管哮喘
左心功能不全
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
发作性、阵发性、呼 气性
干咳、胸闷等
阵发性、端坐 心悸、粉红色泡沫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上气道阻塞性病变
喘息和劳力性
吸气性
慢性咳嗽、咳痰
根据阻塞原因不同 而不同
体征
哮鸣音为主
哮鸣音、广泛湿啰音
干湿啰音并存
吸气性喘鸣
病史
过敏源接触、部分有 家族史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 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核心内容
哮喘的定义 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哮喘的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哮喘的治疗和社区管理 哮喘的预防和患者教育
2024年GINA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解读课件PPT
三、哮喘控制的评估
哮喘症状控制的评估不应局限于最近4周,除评估症状控制之外,还必须评 估患者的病情加重(包括恶化)、肺功能加速下降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虽然ICS能显著减少哮喘加重,并且在未服用ICS的患者中,严重加重与肺功 能的更大下降有关,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吸入性ICS可防止病情发展为持续性 气流限制。
十五、6-11岁儿童初始哮喘治疗
十六、低、中、高剂量ICS
机械通气 目前的实践建议采用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相似的肺保护性通气(LPV)策略,前 提是溺水后的肺损伤模式相似。这包括以6-8 mL/kg−1的潮气量 (V T ) 开始的 MV ,增加 V T和 呼吸频率以维持平台压 < 30 mm Hg,以及增加呼气末正压压力和吸入氧浓度 (F I O 2 ),以将动 脉氧分压 (P a O 2 ) 维持在 55 至 80 mm Hg (SpO 2 89–95%)。由于许多需要 MV 的患者也患有 缺氧性脑损伤,因此很难单独确定 MV 对生存的价值。
八、抗炎缓解剂(AIR)治疗的药物和剂量
根据临床需求,对此部分进行了扩展,以按年龄组和治疗步骤划分的所有相 关ICS-福莫特罗装置[干粉吸入器(DPI)和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和AIR治 疗的剂量,以及相应的给药方案和单日最大吸入次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装置 和剂量可供使用。
九、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用于MART
十二、高剂量ICS
在报告中建议将高剂量ICS作为成人和青少年的治疗选择,需明确指出这仅限于 短期使用,例如3-6个月,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十三、加用长效胆碱能抑制剂(LAMA)
分析表明,对于前一年有哮喘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三联治疗( ICS+LABA+LAMA)可减少需要使用OCS的重度急性加重。
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课件(1)
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卫第9版《儿科学》第33章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各种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学生能掌握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 学生能熟悉各种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难点:各种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荧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的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病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例题讲解:分析几道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的题目,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 板书设计: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6. 作业设计:题目1:简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题目2:列举三种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题目3:介绍两种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答案:题目1: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
题目2: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有:临床表现、肺功能测试和过敏原检测。
题目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两种药物及其作用机制:1. 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β2受体,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2.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降低气道反应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 ➢复合指标 vs 单个指标?
不同指标对治疗的反应性具有较大差异
%降低
夜间症状
开始治疗(月)
FEV1下降 2
缓解药物的使用
清晨PEF下降
4
6
短期 达到哮喘控制
AHR:气道高反应性;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ICS: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PEF: 呼气峰流速
G lobal
2010版提出了当前控 制与未来风险
INitiative for
A sthma
推广并执行GINA
2002版,提出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 持哮喘控制,但不能明确药物治疗 能否实现这一目标
2004年发表,GOAL研究采用升阶梯治 疗方法,以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为终点, 证实近80%患者通过舒利迭治疗可以达 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每每日日症症状状总总评评分分
30 25 20 15 10
5 0
-5
安慰剂 ICS
几几乎乎没没有有症症状状
-3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暴露于过敏原第一周 暴露于过敏原第二周 研研究究天天数数
de Kluijver et al. AJRCCM 2002
但“沉默的炎症”仍在进展
Clark et al. Eur Respir J, 2002
复合指标对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水平
完全控制
很多没治有急疗性加重的患者
仍有哮喘控制不佳的情况
良好控制
控制不佳
急性加重
因此,应该关注其他指标的控制 情况, 即 GINA 提出时的间哮(月喘) 控制复合定义
即使患者没有症状恶化
AHR是一个炎症指标 AHR
18
长期 维持哮喘控制
Woolcock Clin Exp Allergy Rev 2001; GINA 2009
单个指标易高估哮喘控制水平
患者 (%)
100
合格的 不合格的
80
60
40
20
0 缓解药物的使用
PEF
症状
夜间憋醒
随机, 未达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所有层
GINA/NIH 复合指标
—— GINA 2011
达到并维持哮喘治疗目标需要 充分的抗炎治疗
Adopted from GINA 2010. update.
问题:如何驱动哮喘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
哮喘控制
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 选择合适的药物 - ICS+LABA
医生
从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带来的启示…
高血压
• 积极降压治疗→预防血压升高及波动→降低心脑血管 事件的风险
症状
气道慢性炎症与哮喘发病
释放炎性介质, 如IL-4,IL-5,IL-13,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4+T淋巴细胞
粘液栓
粘液分泌过多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
成
过敏原
肥大细胞 组胺
释放炎性介质, 如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NO
神经激活
嗜酸性 粒细胞
中性粒 细胞
上皮细胞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上皮脱落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支气管哮喘指南解 读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关系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 发生哮喘的因素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 哮喘,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重/持续
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作)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PC20 几何均数[mg/ml]
气道高反应性
4
安慰剂
ICS
2
炎症轻
1
0.5 0.25
炎症重
0.125
-6
5
12
19
de Kluijver et al. AJRCCM 2002
第一周末
第二周末
研究天数
小结
• 使用复合指标才能真实体现哮喘控制水平
– 不同指标对治疗的反应性不同 – 使用单个指标会高估哮喘控制水平 – 没有急性加重的患者哮喘控制水平也可能不佳
胆碱能反射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生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气道慢性炎症的不同阶段
早期炎症(速发相变态反应)
晚期炎症(迟发相变态反应)
气道重塑
时间
➢ 早期炎症 ▪ 接触过敏原后肥大细胞即刻释放事先合成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立即引起支气管 收缩
2006版,肯定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 喘控制,并明确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 疗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推荐为实现这一 治疗目标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
GINA2006-2010:哮喘控制定义 由6项指标 到A+B模式的演变
评估哮喘控制:无论是2006年的6项指标还是2010年的当前控制+未来风 险,均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
以“哮喘控制”为核心对哮喘进行管理
评估
哮喘控制
水平
治疗并达到
哮喘控制
监测并维持
哮喘控制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哮喘气道炎症、重塑随病情而加重
基底膜增厚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理想的哮喘控制,不仅是对哮喘临床表现 的控制,同时也是对哮喘炎症和病理生理 特征的控制。证据显示,通过控制药物治 疗降低炎症水平,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控 制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哮喘能被控制,且应以哮喘控制为治疗目标Hale Waihona Puke 哮喘需要综合的管理哮喘
患者
管理
医生
药物
环境
过敏原,吸烟
护士
以“哮喘控制”为核心对哮喘进行管理
评估
哮喘控制
水平
治疗并达到
哮喘控制
监测并维持
哮喘控制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评估哮喘控制
➢ 晚期炎症 ▪ 发生与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并持续一段时间 ▪ 其它炎性细胞浸润,释放新近合成的炎性介质
➢ 气道重塑 ▪ 持续性慢性炎症导致结构改变,引起相对不可逆的气道狭窄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GINA哮喘治疗目标的提出和确立
GINA2006 哮喘控制定义
• 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 • 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 •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 • 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
物治疗 •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 无哮喘急性加重
GINA2010 哮喘控制定义 当前哮喘控制
未来风险
GINA 2006. G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