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查的意义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查的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18T15:46:59.5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3期作者:林向阳
[导读] 慢性乙型肝炎是以厌食、腹胀、身体疲乏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目前主要的乙肝检测指标之一就是免疫球蛋白水平。(新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A组,33例)和慢性乙型肝炎组(B组,67例),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再以病情发展为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改善组53例和非改善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改善组患者(P<0.05);改善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高于非改善组患者
(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水平,机体内的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能作为诊断乙型肝炎发病与否以及病情发展情况的有效指标,其数据能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慢性乙肝;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51-02
慢性乙型肝炎是以厌食、腹胀、身体疲乏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目前主要的乙肝检测指标之一就是免疫球蛋白水平,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病情的发展情况都能通过此项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体现[1]。本文就我院慢性乙型肝炎100例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和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男:女为49:51;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4.3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A组33例,B组67例;同时收集5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男:女为26:24,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45.6岁;根据患者病情好转与否将患者分为改善组和非改善组,分别为53例和47例;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组织严重疾病,且在近段时间内未服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
1.2 研究方法
在所有患者清晨空腹的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液,以4000r/min的转数置于离心机中5min,取上层血清。对检测血清内免疫球蛋白的IgG、IgA、IgM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TBIL)通过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非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分析;将A组、B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改善组和非改善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BIL和PTA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9.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A组、B组和对照组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疾病,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最终可能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该病的患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大部分患者都在该疾病的中后期才发现患有此病,主要因为改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以恶心、食欲不振为主,并不明显,最终因疾病迁延不愈引发肝腹水、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病症,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乙肝病毒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因为肝细胞受损,而肝细胞受损是由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所致。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特征的蛋白类,其存在与血液和其他组织的分泌液中,当机体的肝功能受损,其免疫球蛋白指标就会明显上升,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后,机体干细胞坏死的产物具有很强的非特异性佐剂的作用,造成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机体发病后乙肝病毒数量不断增
加,加之机体自身抗原的影响,多重作用下激活了多克隆B淋巴细胞,从而产生各种抗体;还有一种可能性原因,即肝脏中的枯否细胞出现肝功能障碍,失去了及时清除抗原的功能[3]。
综上所诉,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水平,机体内的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能作为诊断乙型肝炎发病与否以及病情发展情况的有效指标,其数据能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参考文献】
[1]纪小霞,邢军,彭小婉.关于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意义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5):114+122.
[2]邱凤,刘国义,孙国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3):62-63.
[3]周锦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