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八个原则

合集下载

美国哈佛大学王涛博士讲座整理《规矩与爱》

美国哈佛大学王涛博士讲座整理《规矩与爱》

美国哈佛大学王涛博士“规矩和爱——成就宝宝未来”讲座第一部分:父母学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其实对父母要求很高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也是无证上岗。

作为父母必须要学习,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而是观念上要改变,不仅仅是了解自己,而是要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四项基本原则。

1.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

2.爱和规矩的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3.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

4.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

教育的核心就是处理好爱和规矩的关系。

第二部分:爱和规矩的现状你们觉得爱孩子和给孩子做规矩哪个更难?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做规矩更难。

其实,做规矩难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你不知道什么是规矩。

第二,明明知道什么是规矩,却不忍心做规矩。

第三,即使做规矩也是随着自己的情绪和怒气做规矩。

那么究竟该如何给孩子做规矩呢?……父母教养方式理论Baumrind的理论:|满足需要坚持原则————————————————————————————————————严格型|高度满足高度原则严厉型|缺乏满足高度原则溺爱型|高度满足缺乏原则忽略型|缺乏满足缺乏原则看看你是属于那一种?第三部分:教育孩子的原则:真正的爱是体现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传达爱的规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西方观念(来自圣经),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和财富,我有暂时的保管权力和教育的神圣职责;在这种观念下,培养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尊重中国观念(文化传统),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在这种观念下,牺牲自己为孩子;孩子要听话第四部分:规矩必须从出生开始第一年得规矩———吃的规矩(刚出生每隔2.5个小时喂一次,以后拉长时间间隔,但是不要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喂,必须叫醒他,最好一边喂一边交流,告诉孩子该吃了)———睡的规矩(必须孩子独立睡觉,睡在小床上,不要和父母一起睡)其实孩子出生就具备了独立睡觉的能力,和父母一起睡,就剥夺了孩子的这种能力,渐渐开始依赖父母。

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一、美国的教育理念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

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

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

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且尊重孩子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美国的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去做某事,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能做的事情。

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

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二、美国教育特点:(一)主张家庭教育父母要合力(从妻子怀孕就开始参与胎教,父亲增加教育子女的时间)(二)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民主氛围: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抓饭吃)(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五)重视家庭理财教育,培养理财品质三、教育特色(一)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

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

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

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经费、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学校统一管理。

据了解,美国约有90%以上的5岁幼儿进入了这样的幼儿园。

这对加强幼、小衔接,为儿童入小学作准备,是有利的。

(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举办托幼机构。

从渠道看,办园单位有政府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军队、医院、宗教慈善团体、企业和私人。

从形式看,有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儿园、托儿所、日托中心、保育学校;也有计时制或游戏性质的托儿站;还有一些以艺术训练为主的幼儿艺术学校。

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

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

家长教育孩⼦的理论 ⾃孩⼦出⽣起,养育和教育便成了贯穿⽗母⼀⽣的两件⼤事。

下⾯店铺收集了⼀些关于家长教育孩⼦的理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庭教育中的六⼤经典理论 1、延迟满⾜效应—适度忍耐能成⼤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学⼼理学教授沃尔特·⽶歇尔做了⼀个著名的实验:将⼀群幼⼉带进房间,每⼈⾯前摆着⼀个棉花糖。

孩⼦们被告知:可以现在把糖吃掉,也可以等待15分钟,那样可再得到⼀个棉花糖作奖励。

最终约2/3的孩⼦放弃奖励,⽴即吃掉了糖果。

⼗⼏年后,⽶歇尔对这些孩⼦进⾏了跟踪随访,发现当年忍耐⼒强的孩⼦成绩更好、注意⼒更集中、⼈际关系更好。

延迟满⾜其实就是平常所说的“忍耐”,为获得更⼤的利益⽽克制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如果延迟满⾜能⼒发展不⾜,孩⼦可能会性格急躁,缺乏耐⼼,平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放学后贪玩不回家,社交中过于固执等。

从⽣长发育中来看,19个⽉⼤的幼⼉就能表现出延迟满⾜的能⼒差异,因此,从1岁半到⼋九岁,家长都应有意识地训练这⼀能⼒。

⽶歇尔认为,有些孩⼦之所以⾃控能⼒强,秘诀在于“转移注意⼒”。

家长要善于运⽤这⼀⽅法,⽐如孩⼦在餐桌前吵着要出去玩,⽗母可以给他讲个故事,转移注意⼒。

平时可制定⼀些规矩,如晚饭前不能吃零⾷、把零⽤钱攒起来等,都是锻炼。

2、罗森塔尔效应—认可期望带来⼒量 1960年,美国哈佛⼤学⼼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所学校,随机抽出18名学⽣,却告诉校长:“他们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才。

”半年后,他⼜来到该校随访,发现这18个学⽣进步很⼤。

再后来,这18个⼈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出了⾮凡的成绩。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正能量,让⼈感觉获得了社会⽀持,⾃我价值感增强,变得更⾃信,拥有积极向上的动⼒,会尽⼒达到对⽅的积极期望。

有的家长⽼觉得孩⼦难管,同样的错误⼀犯再犯。

这样的⽗母不妨先⾃我反思⼀下,是否在纠正孩⼦的⾔⾏时,总是不经意地带着数落的⼝吻,还总拿别⼈家孩⼦跟⾃家孩⼦⽐……这些⾔⾏都是在给孩⼦消极的⼼理暗⽰。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

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

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

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

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

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

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

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 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

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

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

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

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适应环境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

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

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

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

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

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5、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

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1、鼓励支持孩子去体验。

美国教育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不太看重最终的成果。

2、不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

孩子想拆一件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

因为完全可以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甚至当孩子看人家开飞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国车手来教。

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光是开得快,还有体能、耐力的艰辛训练。

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

3、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

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开展程度不同,把握这点有些困难,但一定要尽力去了解。

4、不吓唬欺骗孩子。

中国的习惯是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时连骗带吓。

比方“不听话,魔鬼就来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但大多数美国家长对此很敏感。

他们认为小孩的压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吃不下。

5、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长进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6、给孩子失败的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美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7、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从小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长进的表现。

8、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

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

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

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

美国家庭教育的7个禁忌

美国家庭教育的7个禁忌

美国家庭教育的7个禁忌
1.言过其实--如“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称赞也会将信将疑。

此外,听惯家长夸大其词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

2.人身攻击--如“你胖得像头猪”等。

智力再低下的孩子也能体味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

此外,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3.威胁恐吓--如“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揍你”等。

这种虚张声势的威吓会让孩子丧失对家长的亲近和信任。

4.冷若冰霜--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等。

从这些话中孩子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不关心,他们并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心肝宝贝。

5.居高临下--如“你不听也得听”等。

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

6.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等。

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嘲讽。

即使你说这些话时可能还带有些许幽默感,但要知道,“小不点”们要正确理解实在很难。

7.绝对否定--如“你总是撒谎”等。

诚然,批评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而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终拒绝接受这种批评教育。

美国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理财的

美国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理财的


种 货 币, 并教 孩 子 在 使 用 中辨 认 各 种 户头 上 一般 情 况 下 , 长 都 家 货 币的 币值 是 多 少 .让 孩 子 知道 各 种 会 协 助 孩 子 拟 定 一 个 消 费 计
货 币之 间 的 兑 换 数 量 为 多 少 .并 如 何 划 并 正 确 执 行 . 如 , 子 一 例 孩 才 能得 到 等 值 商 品 。 时 要 用 钱 而 借 了 别 人 的 钱 时 家长 会 催 促 孩 子 及 时还 钱 . 让 二 、 孩 子养 成 储 蓄 观 念 教


者让 孩 子 得 到 一 些 劳 动 报 酬 。 家 长 就 常 生 活 的 事情 , 非 事 事都 给 并 会 帮 助 孩 子 找 到 有 利 息 的 银 行 开 一 个 钱 例 如 , 碗 、 尘 、 玻 璃 、 洗 吸 擦
存 款 账 户 .每 半 年 或 者 一 年 就 和 孩 子 倒 垃 圾 等 . 父母 不 但 不 付 钱 给 而 坐 下 来 算 这 个 户 头 得 了 多 少 利 息 , 小 孩 . 且 还 要 让 孩 子 知 道 他 并 教 他 们 如 何 利 滚 利 的 知识 是 家 庭 中 的 一 员 .既 享 有 权 三 、 孩 子 合 理 使 用 自己 的储 蓄 利 . 教 又要 尽 义务 。但 是 家 里 庭 家 长 除 了 供 给 孩 子 最 基 本 的 生 活 院要 付 钱 请 人 做 的 事情 , 割 如
以 . 是今 天只 能给你 2 但 5美 分 , 到 的 东 西拿 出 来拍 卖。 小孩 自己 等 明天 再 给 你 2 5关分 。 才能 买 来吃 。” 用 不 着 的 玩 具 等 也 可 以 摆 在 你 这 就 使 孩 子 储 蓄 观 念 萌发 。又如 , 一 家门 口 出售 , 在 以获得 一 些 收入 。 些节 日家 长或 亲 戚 朋 友 也 会 给 小 孩 一 有 的 小 孩 帮 忙 送 报 可 以 得 到 但 些零 花 钱 . 者 平 时给 孩 子 一 些 钱 , 或 或 些报 酬 . 帮 家 中做 一 些 日

[转载](转载)美国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

[转载](转载)美国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

[转载](转载)美国品格教育的六⼤⽀柱原⽂地址:(转载)美国品格教育的六⼤⽀柱作者:elisa美国品格教育的六⼤⽀柱赵卫雄 赴美培训之前,我总是认为美国经济⾼度发达,⼈们贪图享受,会忽略青少年品格培养,因此国民的道德素质不会⾼。

曾在⼀则新闻得知:纽约街头出现的38个⼈⽬睹⼀⽍徒追杀⼀妇⼈⽽⽆⼀⼈出来搭救或主动报警的悲剧,⾄于⾊情暴⼒、校园枪击事件、吸毒、早孕、酗酒、骚乱等例⼦更是早有听闻且确实存在。

奇怪的是这三个多⽉,住在洛衫机尔湾地区,让我感受到的美国却是另⼀番情景:社会道德有很⾼的⽔准,整个社会⾼度⽂明, ⼤多数美国⼈遵规守矩,正直善良,诚实⽆私, 热情开朗, 思想单纯,乐善好施,且富有爱⼼;每天都兢兢业业的⼯作,⽣活也是以家庭为轴⼼——简简单单,很少⼈夜夜笙歌,花天酒地。

在公共场合,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到美国⼈彬彬有礼让路让⾏的举动。

我满⼼的好奇:如此⾼的⽂明程度和公民素质源⾃何处呢?最后,还是在美国的学校、美国的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初步找到了答案。

原来,近年美国道德教育⽔平上升迅速效果显著,得益于他们推⾏了⼀套切实可⾏的“品质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称“道德品质教育”(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或“品格教育”。

加利福尼亚州建⽴的“重视品质同盟会”(Character Counts! Coalition,简称CC!)和在华盛顿建⽴的“品质教育联合会”(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是⽬前全美最有影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在因特⽹上建⽴了⼤规模的资料库和情报交换中⼼。

如今,“品格教育”是美国公⽴中⼩学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它的主体框架由所谓“六⼤⽀柱”组成: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

下⾯我以在美期间⽿闻⽬睹的事实和切⾝体验解读如下 ⼀、信赖(⼀、信赖(Trustworthness)教育“信赖”包括诚实,不欺骗,不偷窃,说到做到,坚持真理,建⽴声誉,忠于家庭、朋友和国家。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语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语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语教育子女是每位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在美国,父母通常会通过语言来传达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然而,一些父母的语言却可能会对子女的自尊心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语,这些忌语可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一、“不要哭!”这种说法认为哭泣是一种弱点,是不可接受的。

但在事实上,哭泣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是生命的正常反应。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教导“不要哭”,他就会憋住情感,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会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二、“为了赢,一切都可以做!”在美国,胜利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

然而,当我们教育孩子们只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和道德行为时,就会形成胜者通吃的文化,导致他们不顾一切地为了胜利而去做错误的事情。

三、“我太忙了,别来烦我!”很多父母都很忙,他们为了工作繁忙而缺乏陪伴时间。

当孩子们需要帮助时,父母的忙碌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孩子。

但是,这种忙碌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对父母的抱怨的缺乏信心和安全感。

四、“你太胖了!”父母评论他们孩子们的身体或外貌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和身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还要尊重他们的身体特征,肯定他们独特的价值。

五、“你太笨了!”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提供帮助和支持。

否则,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认知能力,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信心来学习。

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并建立一个积极支持他们的环境。

六、“别再问我问题了!”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往往会给孩子传达自己的无知、无能或不耐烦的信息。

此外,如果家长的责任是教育孩子,那么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七、“和他人比较,你表现得不好!”在美国,人们往往会用其他人的成就来评价自己。

然而,与他人相比较并不是比较值得要追求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们应该学会在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之内做到最好。

总之,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对我们身边人的尊重和理解,是父母重要的教育责任之一。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充满童趣。

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领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亲也决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像伙伴似的直呼长辈的名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大人丝毫不会感到尴尬或认为非礼。

在美国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谈话时也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虽然小,但也是独立的人,只是他们矮一些,所以应该蹲下来跟他们说话。

同孩子脸对脸浮想看着说话能扔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上壁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子或刀子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画,在我们国家大人定会坚决制止。

而在美国父母们看了会笑嘻嘻的,高兴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带着孩子的顾客进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一张高高的椅子,前面有一方桌板,两旁有挡板与背相连,吃饭时家长把食品夹到方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

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桌子,孩子7-8个月就坐着自己抓着吃。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过孩子与父母睡一起。

在孩子日常事务的处理上,父母之帮助孩子做一些在当时的年龄上还无法做到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有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小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潜意识。

美国人认为孩子应该自立,很早就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份子。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与我国的教育方式大不相同,那么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欧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欧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

”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美国父母育子之道

美国父母育子之道

美国父母育子之道美国人在教育、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质和共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阅历。

在美国,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育他们独立生存的力气。

培育品质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后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准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舞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

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

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了还向父母要钱很不光荣。

9、没有午睡的习惯。

10、大人鼓舞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1、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

一句话,孩子不摆阔,不赶时髦。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

熟识社会熟识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单位。

父母在孩子开头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识别自己家庭四周的环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通过日常的培育,孩子丢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并且增加了孩子应付外界环境的自信念,使其遇事不致惊慌失措。

另外,还会教孩子一些在大路上行走的常识。

熟识药品及了解用药常识。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确定数量的药品备急,父母会把一些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辨认,使其慢慢了解药品名称、用途及用法,这样既让孩子增长了学问,又降低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另外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还顺便教孩子熟识医院,以便解除孩子对医生的恐惊感,学会协作治病,或在发生意外时能自己到医院求助。

美国前总统杰斐逊留给孙子的10条忠告

美国前总统杰斐逊留给孙子的10条忠告

【美国前总统杰斐逊留给孙子的10条忠告】:1.今天能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

2.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3.决不花未到手的钱。

4.决不贪便宜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5.骄傲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6.不要贪食。

7.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做好。

8.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庸人自扰。

9.凡事讲究方式方法。

10.当你气愤时,要数到十再说话!简单格言法在新形象确立法,心理暗示法,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逻辑中断法,原则坚持法,别开生面法中,同时都可以结合一个方法,叫做“简单格言法”。

【简单格言法】就是把道理、原则、结论概括为一句话,越简单越好。

简单格言是特别有力量的在新形象确立法,心理暗示法,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逻辑中断法,原则坚持法,别开生面法中,同时都可以结合一个方法,叫做“简单格言法”。

【简单格言法】就是把道理、原则、结论概括为一句话,越简单越好。

——————简单格言是特别有力量的。

比如“绿灯行,红灯停”,这是关于交通安全常识的一个简单格言,五六岁的孩子都会背。

你要说得复杂就不好了: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就不要走,遇到绿灯就赶紧走。

“红灯停,绿灯行”就是简单格言法。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也是简单格言法。

你如果说一大堆:“人都难免摔跟头,摔跟头肯定是很疼的,疼的时候你也不要怕,自己爬起来,爬起来就是好孩子”。

这样啰嗦,不好,没力量。

使孩子终生受益的行为准则西方有一句教育孩子的格言:“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

很多有成就的人一生中受益于几句格言,其中有一句就是“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

还有一句是“饭前要洗手”。

还有一句是关于礼貌的:“客人来了要问好”。

就是这些非常简单的生活准则,使孩子懂得了基本的行为艺术和行为准则。

家长要善于把正确的行为准则变成简单的格言灌输给孩子。

比如说:健康光荣。

遇到事情替别人想一想。

遇到不会的问题多动脑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脑筋越用越灵。

一会关心自己,二会关心别人。

发明来自灵机一动。

美国人的育儿经

美国人的育儿经

美国人的育儿经
美国——重视家庭的金钱教育
在美国,父母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育孩子的经商意识和理财力气,以适应将来经济生活的需要。

金钱教育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头,教孩子使用零药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准备的重要手段。

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

美国父母孝会孩子如何存钱。

向孩子解释假如将来想拥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

美国父母还为孩子示范明智消费。

对平均年长一些的孩子,通过他们自己支配零花钱教会他们节俭。

一旦孩子成熟了,父母还翻开帐本,告知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关怀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熟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需作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兑换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美国:规矩培养从幼儿开始

美国:规矩培养从幼儿开始

美国:规矩培养从幼儿开始
在美国,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习惯是在幼年时期养成的。

美国的家长和教育者非常重视在幼儿时期对孩子们进行规矩的培养。

他们相信,通过在幼儿时期教育孩子们遵守规矩和纪律,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观念,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的家庭和学校都非常重视规矩和纪律的培养。

在家庭中,父母通常会通过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规矩来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

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规,尊重长辈等等。

一旦孩子违反了规矩,父母会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和教育,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改正。

在学校里,老师也会对学生们进行纪律教育,要求他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尊重老师和同学等等。

这些规矩成为了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帮助他们养成了守纪律的好习惯。

美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也非常重视规矩的培养。

在幼儿园和托儿所,老师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孩子们遵守规矩,如游戏、歌曲、故事等。

他们会教孩子们做事情的正确方式,如排队、分享玩具、尊重他人等,同时也会教导孩子们遵守规则,如按时午休、上下课要安静等。

通过这些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纪律和规矩的培养,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幼儿教育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治能力。

他们鼓励孩子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整理玩具、穿衣洗脸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守纪律的好习惯和行为规矩,为将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美国优秀教师的建议

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美国优秀教师的建议

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一、尽量表扬孩子。

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

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

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

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

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

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

要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一个有灵性的孩子:一、模式教育,“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

可她倒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打仗。

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讲,她说:“咳,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八中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

在全美的一个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有7、8所知名大学发来邀请函。

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

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

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

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能够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

美国家长安全教育孩子的理念

美国家长安全教育孩子的理念

美国家长安全教育孩子的理念近些年来,中国人在谈到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有点儿“言必称美国”的倾向。

在大部分中国父母眼中,“美国方式”不仅代表了一种高雅的“文明风尚”,更是教育理念优越性和先进性的体现和象征。

那么美国家长安全教育孩子的理念是什么?1、良好的体魄是其它一切的基础。

日常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在饮食方面我们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周末我们尽量和他打打羽毛球,或是乒乓球,并且允许玩一两小时的电脑游戏,让孩子适度放松。

但平常只允许看一会儿适宜的电视节目,学习间隙看看课外书或是下棋。

2、注重情感表达,爱意与尊重同在。

要让孩子确信,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深爱自己的。

尤其是在孩子面临挫折时,一个温暖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在孩子惹得你快要爆发时,放缓自己的语速或是用牙齿咬住舌头。

尽量避免不受控制地迸出伤孩子自尊的话语,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试试看吧!3、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言出必行。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对孩子的承诺要及时兑现,实在是因故延迟,必须向孩子做出解释和道歉。

不要怕道歉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任何人都会犯错,正视错误是勇敢的行为。

4、注重奖罚并重,突出激励效应。

首先奖罚是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受到了奖励或是惩罚。

这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善于发现。

当然奖励总体上要多过惩罚,这样孩子才有干劲,才会有自信。

我认为奖励的方法多样,但以口头表扬为主,物质刺激不宜过大,这样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由行为本身转移到物质上。

在我家有一张孩子的行为考核表,好的表现可以得到数量不等的红花,比如讲礼貌,心中有他人,仔细认真;而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讲卫生等画黑三角。

红花减去黑三角的数值达到10,孩子就可以满足一个小心愿。

这个过程基本上在一个月完成。

5、学习态度决定一切,注重方法的使用。

如果态度不端正,是不可能长期安心学习的,但方法也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八个原则
我们可以在电影里面清楚地看到,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套路跟中国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赞扬孩子,但绝不溺爱,并且他们会强迫孩子很早走出社会,自力更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是整个社会的,绝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以下是他们主张的教育孩子须遵守的8个原则。

 首先,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的生活很有规律,通常两人是早上5点30分起床,米歇尔是晚上9点30分就寝。

早晨起床后,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会到白宫内的健身房做运动。

米歇尔谈到,一个星期有六天,奥巴马是一定会到健身房去做运动的,不论再忙他也会坚持。

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也会抽出时间做一些家务事,奥巴马说那时他主要是每个月付支票、修理房子和汽车、到超市卖菜,有时也会洗衣服,而洗好的衣服折叠的事则由米歇尔来做。

第二,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

奥巴马夫妇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他们手拉手滑旱冰,高兴时击掌庆贺。

萨莎偎依在她父亲的腿上、观看姐姐参加的足球比赛。

奥巴马夫妇对孩子们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萨莎排练舞蹈,或者玛丽娅和她的篮球队友们一起玩耍时,她们的母亲往往在一旁关注她们。

第一夫人在记事本上记录了很多孩子们玩耍的情形,她喜欢参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并且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说,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虽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仍然有时间呆在家里辅导她们的家庭作业。

奥巴马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竞选美国总统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居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家长会。

即使家人不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保持联络。

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关怀,感受到彼此的心是相连的。

第三,不要溺爱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