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附答案
《论语》新考题3——积极的处世哲学相关语句与练习
《论语》新考题3——积极的处世哲学相关语句与练习(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的处世哲学“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内涵解读](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处世观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
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
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辨——入世与避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这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行事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执着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
他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
他的歌词里既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
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着眼来否定孔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现实社会,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
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
[语篇摘译]1.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
(早上进城,)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
”守门人说:“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B ACD B 课时跟踪检测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挽回 B. 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 趋而辟之 趋:快步走 D. 植其杖而芸植:种植 解析:选D D 项“植”应是“立”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讨伐) 止 子路宿 ( 制止 ) B.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快步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 节操 ) C. 而谁以易之(交换) 往者不可谏. ( 匡正,挽回 ) D. 鄙哉,硁硁乎(偏狭) 果哉!末之难.矣 ( 辩驳 ) 解析:选D A 项,止:留。
B 项,节:礼节。
C 项,易:变革,改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公曰:告夫.三子 ②夫执舆者为谁 B.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 ②子路行以告 C.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②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D ①何德之 衰 ②之三子告 那;B 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 项,疑问语气词, 跟,同;D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动词,到。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 孔子下 ,欲与之言 A 项,唱歌;C 项,下车;D 项,做官。
B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
5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B 今之从政者殆而! 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 欲洁 其身 A 楚狂接舆歌 而过孔子 解析:选A吗/ 介词,均为指示代词, 解析:选 B D 不仕 无义 C D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D 末之难矣。
C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B ACD B答案:⑴落在后面 (2)通“耘”,除草(3)使……吃 (4)第二天(5)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练习和答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陈恒弑其.君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语文语文版浙江专用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专题一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Word版含答案
话题链接——天下为己任位卑仍忧国1.教材赏悟“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明知做不到还是一定要做下去,朝着无法完成的目标,一直走下去。
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隐士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
通过隐士对孔子的讽刺和嘲笑,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事实。
2.名句赏记◆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文天祥《千秋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谭嗣同◆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
——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俗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罗素◆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蜗牛凭坚忍不拔精神到达方舟。
——查尔斯·海顿·斯帕根3.典例赏析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原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译文: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含答案)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班级:姓名: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漫步绿草如茵,繁花锦簇的公园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园林工人正修剪花木,平整的草坪,球状的冬青,疏朗的月季,参差的桃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自然生长的白杨,婆娑的垂杨,挺拔的青竹,墨绿的雪松……我们既看到了修剪的美,也看到了自然的美。
修剪的是美,自由舒展的同样是美。
在人生与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修剪”与“自由”的问题。
你对此有何看法,有何联想,有何触动?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两项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上巳(sì)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bá)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亦有春游踏青的习俗。
B.他用敏感的诗人之心,炽(zhì)热的歌者之声,深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缥缈与追求的无助。
他的歌声背后,是对永恒宁静的追求,对迷失的心灵故土的皈(guī)依。
C.曹玺.曹寅.曹额.曹顺任织造,品级并不高。
雍正十年五月上谕(y ù)内阁曾严厉斥责:“织造本非大员,而在外体统任意僭(jiàn)越……妄诞已极……”D.传说唐人街里真的有黑社会,真的有暗地里伤天害理的邪恶勾(gōu)当,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真实的曼谷唐人街和我们生活的巷(hàng)里弄堂没什么不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时候,把自己合盘托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
B.在很长时间里,造纸术都是独门秘技,所有造纸的工匠一直对造纸术保密。
C.虽然三聚氰氨一夜之间变得妇儒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
D.今日大盘在金融股继续暴跌的带动下加速探底,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曼延。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子路反见之B.植其杖而芸C.滔滔者,天下皆是也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往者不可谏.(规劝) 植.(种植)其杖而芸 B.使子路问津.(渡口)焉 果哉!末之难.(辩驳)矣 C.天下有道..(政治清明) 以吾从.(跟从)大夫之后 D.丘不与易.(交易)也 孔子沐浴..(斋戒)而朝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沐浴而朝.(在早上)B.晨门曰:“奚.自?”(哪里) C.见.其二子焉(使……拜见) D.长幼之节.(礼节)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 而谁以.易之 C.孔子沐浴而.朝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D.何德之.衰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陈恒弑其.君 B.如之何其.废之 C.其.险也若此 D.植其.杖而芸 6.下列各句中对“鄙”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鄙.哉,硁硁乎 (鄙视) B.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 C.敢竭鄙.怀(自谦之辞)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见识浅薄) 7.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子路从而..后B.遇丈人..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8.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见夫子乎. ②有心哉,击磬乎. ③见其二子焉. 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子路从而后.B.杀鸡为黍而食.之 C.欲洁.其身 D.见.其二子焉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B.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选修《知其不可而为之》
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
模。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仁者,大 智者。文章把这些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
定谁,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 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解题:
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问 题 探 究
1、阅读(14.21),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 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 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 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 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 样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 孔子会怎么做?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 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4分)
模 拟 试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 题 待了呢?请简要分析?(4分)
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 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 满和讽刺。 ⑵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 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 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 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 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 游入世的观点。
参考答案:
(1)“辟人之士 ”是指孔子那样的避开恶人的志士, “辟世之士 ”是指像长沮、桀溺那样的避开人世的隐 士。 (2)对待乱世,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 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 独善其身,做一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
《知其不可而为之》 练习+答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是正确的一项是()A.往者不可谏.(进谏),来者犹可追。
使子路问津.(渡口)焉B.植.(立)其杖而芸趋.(趋向,靠近)而避之,不得与之言C.果.(坚决)哉!末之难矣。
鄙.(偏狭)哉,硁硁乎!D.止.(制止,阻止)子路宿之.(到,往)三子告,不可。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杀鸡为黍而食.之B.见.其二子焉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D.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A.之.三子告,不可。
B.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是鲁孔丘之.徒与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长沮、桀溺耦而.耕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趋而.避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A.同,不同B.同,同C. 同,不同D.不同,不同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C.莫之难矣。
D.无乃尔是过与。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我忝居大夫之列,不敢不报告。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D.果哉!末之难矣。
【好果断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想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和他们一起改变自己的志向了。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追溯。
】D.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洁身自好算了。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何徳之衰,。
2.四体不勤,。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第4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检测(含答案)
自我小测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二)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子路问津.焉()(2)耰而不辍.()(3)不仕.无义()(4)止.子路宿()(5)杀鸡为黍而食.之()(6)欲洁.其身()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综合拓展提升二、课外《论语》鉴赏3.翻译画线句子。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1)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2)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3)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4)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选读》主题1 第4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1.楚狂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接舆是他的名字,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
《论语·微子》记载他以《凤兮歌》讽刺孔子,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
接舆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2.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齐悼公之子。
齐简公即位后,分别任用田恒(陈恒)和阚止(监止)为左、右相。
阚止得宠于简公,田恒嫉之。
大夫鞅见状,遂建议齐简公择用一人,借此除掉田恒。
齐简公四年五月,田恒先发制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又派兵把逃亡的齐简公和夫人杀死。
事后田恒立简公弟骜为君,即齐平公,自任太宰。
此事引起孔子极大的愤怒,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他如临大典,沐浴、更衣、整冠,入宫朝见哀公,请哀公发兵伐齐。
但没有得到鲁哀公与季康子的支持。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道德失范,周王室的权威日渐衰落,诸侯之间称雄争霸,互相攻伐。
面对“天下无道”的形势,一些人开始失望而悲观,悲观而厌世,最后带着几分无奈走向了田园山林,成了崇尚清静无为的“隐者”。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一类人,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提出恢复“礼治”的政治主张。
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刺而不坠。
尽管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着落后保守的一面,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却激励了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14.21)[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
(1)陈成子弑.简公弑: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沐浴而.朝而: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吾从大夫之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4)告夫.三子夫:____________________(5)之.三子告,不可之: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动词,指古代子杀父、臣杀君(2)连词,表顺承关系,之后,而后(3)介词,因为(4)指示代词,那,那些(5)动词,到,往[要义探究]2.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表现了什么?点拨:“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时作业2(答案)
1.填空并背诵(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中的“丈人”是指:。
(2)“不仕无义”中的“义”是指。
(3)“而乱大伦”中的“大伦”是指。
2.解释加点的字词并背诵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鄙.哉!硁硁乎!:。
斯己.而已矣:。
末之难.矣:。
河.不出图:。
3.翻译句子并背诵(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翻译:(2)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翻译:(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翻译:(4)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翻译:(5)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翻译:(6)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翻译: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4分)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有心哉,击磬乎!”是指荷蒉认为磬声寄托了孔子的心志。
(2分) (2)“硁硁乎”用了的手法,借硁硁的磬声批评了孔子(2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注] ①崔子:齐国的大夫崔杼。
②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名须无。
③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
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极其富有。
④违:避开,离开。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话题链接——天下为己任位卑仍忧国1.教材赏悟“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明知做不到还是一定要做下去,朝着无法完成的目标,一直走下去。
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隐士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
通过隐士对孔子的讽刺和嘲笑,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事实。
2.名句赏记◆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文天祥《千秋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谭嗣同◆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
——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俗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罗素◆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蜗牛凭坚忍不拔精神到达方舟。
——查尔斯·海顿·斯帕根3.典例赏析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原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译文: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首先一层意思是“知”,“知”也就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知其不可”是孔子与当时的隐者、智者的共识。
然而,在别人“知其不可”明哲保身的时候,孔子挺身而出,急流勇进。
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要做疾风中挺立的劲草,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是孔子的独特之处,故而不同凡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固然是对孔子政治实践的评说,但又毋宁说是对孔子忠于理想的精神的描述;因为孔子的全部政治实践都渗透了忠于理想、坚持理想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给予孔子的政治实践以独特的光彩。
孔子当了两千年的“至圣先师”,不能算是他的成功;一生追求理想而始终四处碰壁,也不能算是他的失败。
因为孔子一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着当时的人们,也激励着后人。
孔子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却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1.字音字形(1)殆.(dài) (2)桀溺.(nì) (3)接舆.(yú) (4)怃.然(wǔ) (5)耰.而不辍.(yōu chuò) (6)黍.(shǔ)(7)击磬.(qìn ɡ) (8)荷 2.重要词语(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追,及 (2)趋.而辟之:快步走(3)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改变,改革 (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扛,担 (6)不仕无义.: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7)果哉!末.之难.矣:末,没有,不;难,辩驳 (8)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完了,结束 (9)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而,语气词“吧”;殆,危险3.通假字(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通“避”,逃避 (2)植其杖而芸.:通“耘”,除草4.“与”字的用法(1)是鲁孔丘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介词,和、跟 (3)不得与.之言:介词,和、跟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介词,和、跟 (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5.词类活用(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止,使……停下来,留;食,让……吃;见,让……拜见(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动用法,洁,使……洁6.特殊句式(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介词宾语前置(2)晨门曰:“奚自?”:介词宾语前置(3)有心哉,击磬乎:主谓倒装(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宾语前置7.成语积累(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含答案)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班级:姓名: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论语》【含答案】
I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一、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1.陈成子弑简公() *3.有心哉()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长沮、桀溺耦而耕() *9.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 ♦ •.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岂假设从辟世之土哉( • • • •11 .夫子恍然日()♦ ・1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16 .见其二子焉().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填空1 .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2 .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L另一方面.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3 . “孔子下,欲与之言”句可以窥见孔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此句丈人挖苦孔子6 子路对丈人 肯定,对 表反对。
7 .荷贾者的处世主张是硬硅,象声词,击磬的声音,又形容词,识量浅狭、固执而不顾大义的样子,这里一语双关,借硅硅的磬声.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异:」写隐土的目的.长沮的回答,是知津矣,意思是嘲讽孔子8 .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预示着三、简答题1、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子路宿于石门①。
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 语•宪问》)曰:“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土得己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注】①石门:鲁国都城曲阜外城的城门。
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③得己:即自得。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
(2分)2.孔子沐浴而朝()() • • • 4.鄙哉() ・ 6.斯己而已矣() *8.使子路问津焉() 10.末之难矣() )( ) 13.遇丈人,以杖荷猱() 1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试题2019.091,贤者识其大者,。
2, ,,仁在其中矣。
3,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董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摩。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2)“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子夜吴歌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冷针,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1)、从《秋歌》前四句看,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人又是如何营造这种意境的(2)两首诗主题相同,但写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加以阐释。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下片的“泪”仅仅是诗人个人功名无成的伤感之泪吗?请说说“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①离坡:散乱的样子.(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有何变化?(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进行赏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时作业1(答案)
1.填空并背诵(1)孔子在报告鲁哀公前斋戒沐浴,表明孔子对陈成子杀死简公这件事的(态度)。
(2)“君曰‘告夫三子’者。
”中的“三子”是指。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中“辟人之士”是指:。
“辟世之士”是指。
2.解释加点的字词并背诵之.三子告:。
往者不可谏.:。
趋.而辟之:。
使子路问津.焉:。
3.翻译句子并背诵(1)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翻译:(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翻译:(3)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翻译:(4)“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翻译:(5)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翻译:(6)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改为“凤兮凤兮!汝德之衰。
”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好?(2分)答:(2)孔子“欲与之言”,可是接舆“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如何理解这两个人的心理。
(3分)答: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①季子然问:“仲由、(人名)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亦不从也。
” (《论语·先进》)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1)补出上面材料中的空缺部分:、。
(2分)(2)根据上面的材料,提炼概括孔子的观点。
(4分)答:4.答案:(1)用疑问副词“何”字,更增强了楚狂接舆对孔子的作为表示怀疑与否定的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者不可谏.谏:匡正,挽回
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趋.而辟之趋:快步走
D.植.其杖而芸植:种植
解析:选D D项“植”应是“立”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陈恒弑其君,请讨.之(讨伐)
止.子路宿(制止)
B.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快步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节操)
C.而谁以易.之(交换)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D.鄙.哉,硁硁乎(偏狭)
果哉!末之难.矣(辩驳)
解析:选D A项,止:留。
B项,节:礼节。
C项,易:变革,改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公曰:告夫.三子②夫.执舆者为谁
B.①以.吾从大夫之后②子路行以.告
C.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D.①何德之.衰②之.三子告
解析:选A A项,均为指示代词,那;B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项,疑问语气词,吗/介词,跟,同;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动词,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B.欲洁.其身
C.孔子下.,欲与之言D.不仕.无义
解析:选B A、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A项,唱歌;C项,下车;D项,做官。
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今之从政者殆而!
C.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D.末之难矣。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一般陈述句。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3)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答案:(1)往者不可谏(2)鸟兽不可与同群(3)丘不与易也(4)四体不勤
二、《论语》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
..,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子路从而后.后:________________
(2)植其杖而芸.芸:________________
(3)杀鸡为黍而食.之食:________________
(4)明日
..,子路行明日:______________
(5)不仕无义.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在后面(2)通“耘”,除草(3)使……吃(4)第二天(5)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2)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
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
9.“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