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复习教案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树状分类法2.穿插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定义:一种〔或者者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或者者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3〕分类:2.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分析:①属于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②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同种物质作分散质时,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假设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
解释丁达尔现象的原因:胶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仅理解: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 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溶液也发生光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所以,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而通过溶液那么没有。
〕〔2〕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将带有小分子杂质离子的胶体放入半透膜,系紧,将半透膜袋放入热水中,使得杂质离子或者者分子进入水中。
〔3〕使胶体聚沉的常见条件:①参加电解质如:强酸、可溶性强碱、可溶性盐;②参加带有异种电荷的电解质;③加热。
第二节离子反响一、电离酸、碱、盐等在水溶液中或者者熔融状态时,产生可以自由挪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例如,氯化钠固体被参加水中后,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可以自由挪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挪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二、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从容说课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科学规律。
例如,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着重研究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应用。
通过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复习分析实验事实形成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用离子反应的规律探究溶液中CO-23、Cl-、SO-2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其应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技能。
2.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探究溶液中Ag+、CO-23、Cl-、SO-2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提高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
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美国)师:同学们从爱因斯坦的励志名言中,明白了什么?[板书]复习课(一)一、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师:1.完成下列表格,然后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投影]师:巡视,了解、掌握学生情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1物质分类 ................................................................................................................... - 1 -1.2物质的转化 ............................................................................................................... - 7 -2离子反应 .................................................................................................................... - 13 -3.1氧化还原反应 ......................................................................................................... - 17 -3.2氧化剂、还原剂...................................................................................................... - 21 -1.1物质分类【教学目标】1.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认识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企业对数以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微专题大素养(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物质分类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例如,提交一张手绘的物质分类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句:物理变化是物质形态、位置或状态发生改变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的本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
3.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知识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精确性、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词:安全性、精确性、实验技能
-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保持精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
3.在实验操作环节,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同时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性和精确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物质分类和变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微专题大素养(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重点聚焦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
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杨明生名师工作室导学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
霍邱二中高中化学教学导学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学习目标1、会用物质的分类的方法对物质或化学反应进行分类;2、会实验方法简单制备胶体与区别胶体;3、会进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4、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归纳整理] 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用不同方法对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⑴采用树状分类法,从纯净物开始对物质进行分类⑵采取交叉分类法,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2、胶体分散系及性质根据分散系分散质直径大小不同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分散系分为。
粒子直径小于1nm为,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1nm~100nm的为。
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方法是。
[练习]1.胶体的本质特征是A、丁达尔现象B、微粒带电C、微粒直径为10-9~10-7 mD、布朗运动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粒不能通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共同具有的性质是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B.都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盐酸后,都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D.都有电泳现象4.胶体溶液区别盐溶液(一般)的特征是A.有丁达尔现象B.电泳C.加入电解质可形成沉淀D.透明5.在水泥厂和冶金工厂中,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来除去烟尘,以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所应用的原理是A.电解B.丁达尔现象C.电加热D.电泳6.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A.蔗糖溶液B.碘化银胶体C.浓盐酸D.豆浆7.关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A.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C.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归纳整理]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基本概念⑴电解质:⑵非电解质:⑶电离:⑷电离方程式:⑸离子反应:⑹离子方程式:注意:⑴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⑵电解质的电离条件:;⑶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⑷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AgCl、BaSO4等,它们(是或否)电解质;⑸酸:、碱、盐。
2022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电解质的分类和电离知识梳理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分类依据(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3)熟记常见酸、碱的强弱Ⅰ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ⅡA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ⅢA H3BO3为弱酸、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ⅣA H2CO3、H2SiO3均为弱酸ⅤA强酸:HNO3;中强(或弱)酸:HNO2、H3PO4ⅥA强酸:H2SO4;弱酸:H2SO3、H2SⅦA强酸:HCl、HBr、HI、HClO4等弱酸:HF、HClO等过渡元素中常见的弱碱Fe(OH)3、Fe(OH)2、Cu(OH)2等羧酸CH3COOH、HCOOH、HOOCCOOH等[辨易错](1)NH3、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均导电,故NH3、SO2均为电解质。
()(2)液态AlCl3和液态HCl均不导电,则AlCl3和HCl为非电解质。
()(3)BaCO3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4)Cu和NaCl熔化均导电,二者均为电解质。
()(5)25 ℃时,0.1 mol·L-1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为强电解质. ()[答案](1)×(2)×(3)×(4)×(5)√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如Na2SO4:Na2SO4===2Na++SO错误!;HClO:HClO H++ClO-.②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出.如H2CO3:H2CO3H++HCO错误!,HCO-3H++CO错误!;Fe(OH)3:Fe(OH)3Fe3++3OH-.③酸式盐的电离如NaHSO4溶液中:NaHSO4===Na++H++SO错误!;NaHCO3溶液中:NaHCO3===Na++HCO错误!,HCO错误!H++CO错误!;NaHSO4熔化:NaHSO4===Na++HSO错误!.④两性氢氧化物[Al(OH)3]的电离Al3++3OH-Al(OH)3H++AlO-2+H2O。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3讲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方法。
考点一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13MnO 2,还原剂是14HCl ,氧化产物是15Cl 2。
盐酸表现的性质是16还原性和酸性。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1)05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6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或离子、过氧化物等。
氧化剂卤素单质X2HClO O2HNO3常见还原产物X-01Cl-或Cl2O2-、O2-2等02NO或NO2氧化剂浓硫酸MnO-4(H+)Fe3+Cr2O2-7常见还原产物03SO204Mn2+Fe2+或Fe Cr3+(2)常见的还原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变价元素中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或离子等。
还原剂Al H2SO2SO2-3H2S I-Fe2+氧化产物Al3+H+SO3或SO2-405SO2-4S或SO2I206Fe3+(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变价元素中间价态的化合物或离子。
如: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Fe2+07Fe3+08FeSO2-309SO2-410SH2O211O212H2O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13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14氧化性。
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错因:化合价的升降可出现在同一种元素中。
(2)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错因:反应物也可不发生化合价变化,例:Cl 2+H 2O HCl +HClO 中的H 2O 。
(3)Na 2O 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Na 2O 2只作氧化剂。
高中化学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教学目的1: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1.5课时知识体系 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A)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①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②有一定的熔、沸点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化合反应 C+O2 CO2A+B==AB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AB==A+B置换反应 C+CuO Cu+CO↑A+BC==AC+B复分解反应AgNO3+NaCl==AgCl↓+NaNO3A B+CD==AD+CB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 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 分类:⑷ 胶体①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 之间。
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 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
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② 胶体的性质现象定义解释应用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区别溶液和胶体布朗运动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聚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制豆腐、果冻等③ 胶体的分类类型分散剂状态实例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Fe(OH)3胶体气溶胶气态烟、云、雾④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
高中化学物质极其变化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极其变化教案教学内容:化学物质极其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规律;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反应的原理;3.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反应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
2. 学习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讲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性质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3.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反应: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反应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中不同物质的相互转化。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实际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的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5. 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化学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论应用能力。
6. 总结:通过讨论和互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
2. 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观点。
3. 综合运用法:结合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化学实验器材、化学反应试剂、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
2. 练习题测试:通过练习题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化学实验和案例分析,拓展他们的化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1、主要内容(1)认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标准掌握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特点。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4)以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5)以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分类方法的应用2、内容结构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在初中虽然也涉及到,但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真情境、真问题、真解决、真研究,在 问题中建立思维模型、在任务中运用思维模型
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系
以日常生活生产中同学们熟知事物为真实情景 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研究为基本线索
建立认知模型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
系 的
油
水
比
较
酒精分子 水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
浑浊,静置沉淀 浑浊,静置分层 澄清 透明 均一 稳定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归纳总结的能力
【倾听 思考】分 散系的分类方法。
1m
10-1m
10-2m 10-3m
10-4m
10-5m
10-6m
10-7m
10-8m
10-9m
1cm 1mm
1um 100nm
的标准对分类的结果的
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思维能力。
分组汇报展示。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类比溶液的 定义,思考 分散系的定 义
分散系根据 什么分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
根据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以及不同类 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制备新物质。
认识
物质的分类
认识
物质的性质
制备
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新物质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制备
三,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下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第三节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 教案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学设计曲靖市第二中学王峰2019年12月6日曲靖市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曲靖二中 王 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为中心的知识网络,能进行有关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2.技能目标:⑴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⑶综合理解新概念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⑴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⑵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教学方法】启发、归纳、讲练法。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据①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根据反应中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2)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 ①Cl 元素被氧化,Mn 元素被还原;②HCl 发生氧化反应,MnO 2发生还原反应; ③MnO 2是氧化剂,HCl 是还原剂; ④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产物是MnCl 2。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物质、过氧化物等。
如: 氧化剂———Cl 2 浓硫酸 浓硝酸 稀硝酸 KMnO 4(H +) ↓ ↓ ↓ ↓ ↓ ↓ 还原产物— Cl -SO 2 NO 2 NO Mn 2+②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等。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第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有2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3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D.烟、云、雾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6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的方法是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7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 )A.Na2SB.Ba(OH)2C.nO4D.Cl8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9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aCl2=Ca2++2Cl- B.Na2SO4=2Na+ +SO42-C.HNO3=H++NO3- D.ClO3=++Cl-+3O2-10 2021年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并成功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
火箭和飞船升空所需的巨大能量可由下列化学反应提供C2H8N2 + 2N2O4 == 2CO2↑ + 3N2↑ + 4H2O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氧化剂是N2O4 D.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42-B. Ca2+、HCO3、C1、+C.g2+、Ag+、NO3、Cl D. H+ 、Cl、Na+ 、CO3212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SO42-、HCO3B.Cu2+、+、SO42-、NO3C.Na+、 +、Cl、 NO3D.Fe3+、+、SO42-、Cl13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A.CO32-、Cl-B.NO3、Cl C.NO3、SO42D.OH、NO314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 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A.BaCl2+2SO4=BaSO4↓+2ClB.BaCO3+H2SO4 = BaSO4↓+CO2↑+H2OC.Ba(OH)2+ H2SO4= BaSO4↓+2H2OD.Ba(OH)2+ 2HSO4 = BaSO4↓+2SO4+2H2O1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17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1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CaCl2===CaCO3↓+2NaClB.Fe+CuSO4===Cu+FeSO4C.2NaHCO3 Na2CO3+CO2↑+H2OD.CaO+H2O===Ca(OH)220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C.三氯化铁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22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B.C. D.2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例 2、在 KClO3 +6HCl (浓) ==KCl +3Cl2↑+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 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A、1:6 B、6:1 C、1:5 ) D、5:1
[板书]3、强弱律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非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 应、 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用实际参加 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 的式子 书 写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
3/7
应
程 式
方 法
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 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
[板书]二、本章典型题剖析
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 A
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32 +2H =H2O+CO2↑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 =2Fe3 +3H2↑
+ +
C、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 +2H =H2 O+CO2↑
+3
[板书]2、价态律: (1) 元素处于最高价, 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 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 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 注意:○ 2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F、O 只有负价无正价 ○ 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质,若价态相邻,则不发生氧化还原 ○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5/7
3 1 2Fe [ 投影]例 3、根据反应式:○
+
+2I
―
==2Fe2
+
+I2 )
2 2 Br2 +2Fe ○
+
==2Br
―
+2Fe3+
―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2+
A、Br C、Br
、Fe 、I
―
、I
―
B、I 、Fe 、Br D、Fe2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单 质 金属:Na 、Mg 、Al 非金属:S、N2 、O2 氧 化 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2/7
物
两性氧化物:Al2O3 不成盐氧化物:CO、NO 按酸根 分 含氧酸:HNO3、H2SO4 无氧酸:HCl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 a ( O H ) 2 弱碱:NH3·H2O 、F e ( O H ) 3 一元碱:NaOH 二元碱:B a ( O H ) 2 多元碱:F e ( O H ) 3
- +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OH =H2O 2、能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2O 表示的是( A.Ba(OH)2 溶液和 H2SO4 溶液混合 C.Cu(OH)2 和稀 H2SO4 反应
+ -
+
-
) B
B.NaOH 溶液和盐酸混合 D.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
3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 A. Na 、Ag 、CO32 、Cl
[投影]例 1、RO3n-+ 6I
n―
+6H
+
== R-+3I2 +3H2O 中, +5;1;6;
(1) RO3n-中 R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n 的数值为______ (2) RO3 中 R 元素得电子总数为________ [点击试题]24 mL 浓度为 0.05 mol/L 的 Na2SO3 溶液,恰好与 20 mL 浓 度为 0.02 mol/L 的 K2Cr2O7 溶液完全反应,则 Cr 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 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讲]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我们看一下价态与氧化 性、还原性的关系。当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 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 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重要的应用 是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是还原性的有无。另外,价态也具有变化规律。氧 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 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重要的应用是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 Na
+
― - - 、CO32 、Cl 、SO42 + - -
2+
2-
-
D. Fe2 、Ca2 、Cl 、NO3
+
5、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 2Na+2H2O=2NaOH+H2↑ C. 3NO2+H2O=2HNO3+NO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3︰8
) B. 2Na2O2+2H2O=4NaOH+O2↑ D. 2Cl2+2H2O==4HCl+O2 D
1 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 ○ 2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F、O 只有负价无正价 ○ 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质,若价态相邻,则不发生氧化还原 ○
1/7
3、强弱律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 手段、师生 活动 [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教
课题: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复习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案
授课班级 课 时
]
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 2、进一步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 通过知识归纳总结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 结,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 ―
―
2+
―
―
、Fe
2+
、I 、Br
―
[点击试题]已知 X2、Y2、Z2、W2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2>X2> Y2,下列氧化还原反 应能发生的是( A、2NaW+Z2==2NaZ+W2 B、2NaX+Z2==2NaZ+X2 C、2NaY+W2==2NaW+Y2 D、2NaZ+X2==2NaX+Z2 )
教学回顾:
6/7
7/7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重视轻松学习的方 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离子方程式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复习 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典型题剖析 三、本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 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降低总数==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2、价态律: (1) 元素处于最高价, 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 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 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
+ + - -
B. K 、Ba2 、SO42 、 Cl
+ + -
-
C. Na 、K 、CO32 、Cl
+ + -
-
D. Na 、K 、Cl 、SO42
+ + -
—
C
4、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Mg 、Ca 、HCO3 、CI C. K 、Fe 、SO4 、Br
+
) C
2+
[讲]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 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 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投影主干知 识, 让学生回 忆细节知识。
[板书]1、物质的分类
[投影](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 浊液 不能透过滤纸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呈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 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呈均一、透明、稳定的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nm-100 nm 之间 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呈均一、透明、相对稳定的外观特征
1 值必等于升高总值。有关电子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求某一反应中被
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 或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及氧化产物瑟还
2 原产物分子数之比。○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4/7
[板书]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 一个 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降低总数==失电子 总数==得电 子总数
6、在3Cu + 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 C. 2︰3 D. 8︰3 C
[板书]三、本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讲]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 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 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