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的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
6.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10.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
C.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
11.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D.选才标准越来越公平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地区

五代
北宋
南宋





合计
北方
40
6
28
0
6
11
8
11
10
120
河南
15
0
16
0
0
1
2
2Biblioteka Baidu
1
37
河北
11
1
0
0
4
5
2
3
3
29
山东
3
3
A.沿用九品中正制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考试程序趋向公正D.存留察举制痕迹
9.唐宪宗以后,尽管具有或实或虚的旧族高门背景的宰相有所增加,但依靠门荫出身的宰相人数急剧减少,高官子弟凭借门荫而致高位的状况已成过去。这说明
A.贵族失去进入上层统治机构的资格B.以才学为标准的选官原则进一步贯彻
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完成D.科举选官制度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9.B
【解析】从“依靠门荫出身的宰相人数急剧减少,高官子弟凭借门荫而致高位的状况已成过去”可以看出唐朝中后期选官用官的标准开始走向才学而不是门第,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失去”二字,减少并不代表失去;C选项错在“完成”,因为依旧存在依靠门第上位的人员;D选项错在“各阶层”上。
——伏尔泰
材料二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寒门子弟不受政府重视B.科举制受到现实制约
C.社会阶层流动更为频繁D.并未真正实行科举制
8.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安徽
1
2
2
2
0
0
1
6
7
21
四川
4
1
5
1
0
0
0
1
1
13
广东
0
1
1
0
0
0
0
3
1
6
广西
2
1
0
0
0
0
0
0
2
5
湖南
1
1
0
1
0
0
0
0
1
4
湖北
1
0
0
4
0
0
0
2
3
1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2
2
共计
58
16
52
37
6
11
10
88
79
357
(注: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内容及其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
7.下表为唐代士、庶登科人数详细统计表(单位:人)。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
科目
出身
618至649年
650至683年
684至709年
710至732年
733至755年
756至779年
780至805年
806至826年
827至846年
847至873年
874至906年
【详解】
根据材料“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推行察举制时期,要求各郡国推举或孝或廉或兼备孝廉的一人,说明当时孝和廉不是同一科目,对孝和廉区分的,即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元光元年时期刚开始实行孝廉之举,无法得出汉代选官制度逐渐完备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推动儒家建立独尊的局面,但不能表述为“完全形成”,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故D选项错误;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3.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与上述士人作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
A.佛道盛行B.察举选官C.儒学正统D.刺史监察
4.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
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
5.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点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对欧美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7.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来看,唐代进士科的士族数量在整体上远远多于寒族,这说明士族仍然存在政治影响力,科举制受到现实制约,故B符合题意;从材料来看,寒族毕竟有参加科举考试而做官的机会,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隋朝起,我国实行科举制,而进士是科举制的重要科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习题
一、单选题
1.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3.B
【解析】
【详解】
根据“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可知,时间限制为“东汉”,内容是博取好名声,以取得考察推荐,这和东汉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相关,故B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时间不符合东汉,排除A;西汉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时间不符合东汉,排除C;西汉时期设立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时间不符合东汉,排除D。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12.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
9
0
1
4
1
4
5
30
山西
4
1
2
0
0
0
3
0
0
10
陕西
4
1
1
0
0
0
0
2
1
9
甘肃
3
0
0
0
0
0
0
0
0
3
黑龙江
0
0
0
0
0
1
0
0
0
1
辽宁
0
0
0
0
1
0
0
0
0
1
南方
18
10
24
37
0
0
2
77
69
237
江苏
7
1
4
4
0
0
0
17
27
60
浙江
0
0
2
11
0
0
1
20
20
54
福建
0
2
7
11
0
0
0
10
3
33
江西
2
1
3
3
0
0
0
18
2
29
——摘自《中国科举史话》
⑴分析表格中都反映了哪些主要的历史现象?数据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表格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据材料一,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6.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唐一代士族大规模的迁徙有三次:第一次在隋唐之际;第二次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三次则在唐末及五代战乱中。迁移的原因分别为科举仕进、战争及贬谪,结合选项可知,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属于第一次士族迁徙,这和科举制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后期,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军镇,设立节度使,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选项错误。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与士族中央化无关,C选项排除。科举制打破了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D选项排除。
8.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有相似之处,故D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员,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材料中“兼顾”“有时”表明,科举制的录取方式较为灵活,排除B;考试程序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
5.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儒家贵族政治,体现了宗法权威和温情主义。儒家讲性善论,重视教化的作用,考察人要重视道德。其主要做法就是推荐,因此儒家主张察举制,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本身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但是科举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C选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体现的是极权国家权威和“法术势”。因此科举制才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科举制的局限性并非材料体现的内容,因此D选项错误。
4.D
【解析】
题干中主要是通过“清查”可以清理原本混乱的国家制度,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南朝没有均田制,且土地制度在材料中无涉及,故B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查可以有效增强国家的力量,但没有说明是否能够脱离当时社会的主流力量——士族,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可以对那些士族力量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打击其经济规模,故D项正确。
2.A
【解析】
【详解】
“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指公正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对荐举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不公正不合理,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官是面向下层百姓的,只不过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选项排除。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最初标准是才能和门第,后来才能被忽略,官员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D选项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