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课件《化学方程式》ppt优质课1
(新)人教版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1)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标准化。
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 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氢气复原氧化铜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 表示为:2KClO 3==2KCl +3O 2↑ 245 149 96假设 〔 〕g 〔 〕g 48g同理: C + O 2 == CO 2 12 32 44假设 〔 〕g 〔 〕g 22g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的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点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根底上学生答复〕 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设:设未知量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算:计算正确答案〔保存小数点一位〕 答: 说明:书写格式[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2KClO 3 == 2KCl +3O 2↑…………〔2〕方245 149 96…………〔3〕关5.8g y xx g 968.5245= yg 1498.5245=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 …………〔6〕答练习:假设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_PPT课件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 计量数的乘积、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 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 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4)列出比例式,求解(对应成比例)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CaO+CO2↑ 56
x
11.2t
100 56 =
X 11.2t
解得x = 20t
答:需要碳酸钙20t。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比例式中已知量未带单位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反馈练习
例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1.2 t氧化钙,需要 碳酸钙多少吨?
分析: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 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光能
2H2O
2H2↑+O2↑
36
4
18Kg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3.完成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 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验证假设,提出质量守恒定 律。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实验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___天__平___。 实验中需称量几次?___至__少__3_次___。 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 置有何要求? ___装__置__密__封__性__要__好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Biblioteka 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 重了等等。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 有变化呢?
请提出你的猜想:__化__学__反__应__前__后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__和__ _保__持__不__变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2.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微__观__本__质__是__分__子__拆__分__成__原__子__,__原__子__重__新__组_____ _合__,__形__成__新__的__分__子____。
5.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一些 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5.2.1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21张PPT)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Ca
OH
2
=CaCO3
+H2O
BUSINESS
感谢您的聆听
REPOR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课程导入
硫的燃烧
图中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你能用文字 表达式表示此反应吗?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用上述式子表示硫在氧气中 燃烧的缺点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和”
“ 反 应 条 件 ”“ 生 成 ”
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反应物
生成物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 间的量的关系,可表达为:
点燃
S + O2 ══ SO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意义
点燃
读法(以S+O2====SO2为例)
表示反应物、 质 生成物和反应
2、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
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通电
2H2O
2H2 ↑ + O2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燃 2H2 + O2
2H2O
1、宏观读法: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微观读法: 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质量读法: 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Cu+FeSO4=Fe+CuSO4
人教版化学化学方程式课件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1C6H6 + 15/2 O2=6CO2+3H2O
• 观察法实战
C6H6系数定为1,左侧碳原子个数为6,所以右侧
CO2的系数为6。 C2H2系数定为1,左侧氢原子个数为6,所以右侧 H2O的系数为3。 右侧氧原子个数为6x2+3=15,所以左侧O2的系数为 15/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作业2
• (三) 待定系数法
• (1)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2)Al + CuSO4 — Al2(SO4)3 + Cu • (3) Al2O3 + H2SO4 #43; NaOH — Na2SO4 + Fe(OH)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课后小结
•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 ③注,④等。
• 配平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待 定化学计量数法(万能配平法)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配平方法
• 方法2:观察法
• 找出组成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令它 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其他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1),最后 把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
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之二
配平方法2 ~观察法 1C2H2 + 5/2 O2=2CO2+1H2O C2H的2系系数数定为为2。1,左侧碳原子个数为2,所以右侧CO2 C2H的2系系数数定为为1。1,左侧氢原子个数为2,所以右侧H2O 右侧氧原子个数为2x2+1=5,所以左侧O2的系数为 5/2。
5.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CO2
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
探究新知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H2
+
O2
点燃
H2O
H原子个数: 2
2
O原子个数:
2
1少
原子总个数:
4
≠
3
探究新知
在H2前配上2,在H2O前配上2,式子两边的H原子、O原子 数目相等,即化学方程式配平了。
反应物
生成物
探究新知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
“和”“反应条件” “生成”
点燃
C + O2
CO2
反应物
生成物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探究新知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点燃
C + O2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点燃
===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D
)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点燃
3.化学方程式C+O2 === CO2的正确读法是( C )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夯实基础·逐点练
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夯实基础·逐点练
3.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的读法或叙述正确 的是( C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两份一氧化碳与一份氧气反应后生成两份二氧化碳 C.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32∶44
整合方法·提升练
8.【2018·宁夏】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⑧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 : 1
A.①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③⑤⑥⑦⑧
5.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即2Mg+O2==点=燃== 2MgO。该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B )来自A.24: 32 : 40
B.48 : 32 : 80
C.2 : 1 : 2
D.24 : 32 : 56
整合方法·提升练
6.【2018·北海】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的理 解,正确的是( D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2) H2 + O2
H2O
点燃
(3)2H2 + O2
2H2O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 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
讲授新课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察与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方案二: 【实验原理】 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铜+硫酸亚铁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 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
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 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 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为: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说出该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点燃
S+O2
SO2
(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该反应中微粒的个数比为1∶1∶1。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观察法 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 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 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
Fe3O4 + 4CO 高温 3Fe + 4 CO2
Fe2O3+ 3 H2SO4 = Fe2(SO4)3 + H2O 2Al+ 3 H2SO4 = Al2(SO4 )3 +3 H2↑ Fe2O3+ 3CO高=温 2Fe +3 CO2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χ+2NaOH
=2NaNO2+H2O,方程式中χ时值是( B)
A.1
B.2
C.3
D.任意值
2.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物质间
化学计量数关系正确的是( D)
A.2m =a
B.3n =2a
C.3n =a
D.2b =2m+n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3.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则X的化学式是( C )
4X+6H2O
A.N2
B.N2O
C.NO
D.NO2
【核心知识要点小结】
1.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标准(三看): ①看化学式是否正确, ②看是否配平, ③看条件和符号“↑”“↓”标注是否正确。
把分数化成整数,把短线改为等号。
3; H2O
4 NH3 +5O2
4 NO +6 H2O
4 FeS2+ 11O2 点燃 2 Fe2O3 + 8 SO2
做题思路:先配Fe,再配S ,最后配 O
配平下列方程式,观察有什么特点?
• C2H5OH+3 O 2 点=燃 2CO2+ 2H20 • 2C2H2 +5O2 —点燃 4CO2 +2H2O • 2CH3OH+ 3O 2 =点燃2 CO2+4 H20 • C21H30O5+26O2 点=燃21CO2+15 H2O
基础练习
(1) C2H4 + 3 O2 —— 2 CO2 +2 H2O (2)2Al +6 HCl—— 2 AlCl3 + 3H2 ↑ (3) Fe 2O3 +6 HCl ——2 FeCl3 +3 H2 O (4)2C + Fe3O4—— 3 Fe + 2 CO2 ↑ (5)2H2S+ 3 O2 —— 2 H2O + 2 SO2 (6) Al2O3 + 3 H2SO4 —— Al2(SO4)3 + 3 H2O (7)2 Na +2 H2O——2 NaOH + H2 ↑ (8)3C + 2Fe2O3 —— 4 Fe + 3 CO2 ↑ (9)2 C22H46 +67O2——44 CO2 +46 H2O (10)2Cl2 +2 Ca(OH)2 — CaCl2 + Ca(ClO)2 +2H2O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 2 KMnO4
K2MnO4 +MnO2 +O2
4Al +3O2 点燃 2 Al2O3
讲授新课
二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还有哪些方法呢?
2.分式法
(1)假定含原子总数最多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 (2)在其它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含分 数),让各原子相平。若有单质,则单质中元素的原子放在最 后配。(3)在各物质化学式前面都乘以第二步中分数的分母,
课堂小结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 2.书写 客观性原则
学 方
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程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式 3.书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步骤 注明反应条件,符号“↑”、“↓”等
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
4.配 最小公倍数法 平法 分式法
观察法
【能力提升】
1.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重点)
复习与回顾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技巧记忆: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左反右生一横线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写、配、等、标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头标注气或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