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_定义_工具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总413期1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监管者开始重视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合适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促进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成为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具体工具和路径。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
宏观审慎监管最早是由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认为监管当局只关注单个机构的风险,不足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因此监管者应具有宏观视野,关注系统性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前行长安德鲁·科罗克特在2000年的一篇演讲稿中,首先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内在的涵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开始的“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行评估,其目的就在于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分析基础。总的来说,宏观审慎监管是指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其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功能,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损失为主要目的,在监管方法上强调逆周期监管,在内容上强调金融与宏观波动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金融稳定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从研究体系来看,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跨行业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即在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从跨行业角度来看,宏观审慎监管的任务就是发现整个系统的风险,依照单个机构风险在系统性风险中的贡献调整监管工具;二是针对经济波动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即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产生。这方面的关键问题是系统性风险如何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扩大,即顺周期性,主要目标是减少经济金融波动的负面影响。
表1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比较
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
目标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
范实体经济下滑
防范个体机构风险,保护
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
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认为宏观经济对于监管是
“内生的”
认为宏观经济是指定的、
外生的
机构之间的相关性重要且相关基本无关
分析方法自上而下分析自下而上分析
分析基础
注重概率性,以风险为基
础,注重情景分析
以会计为基础进行分析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宏观审慎的措施应该是全面的。所有监管工具都应该发挥作用。这些监管工具包括流动性标准、抵押和自有资金要求、包销标准和保险方案等。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行。第二,宏观审慎措施应尽可能基于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政策制定者按照清晰的规则行动可以被当作一项有效的事先承诺,从而便于国际协调的进行,也使市场参与者易于理解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并将其作为自己应事先考虑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按规则操作能减少政策制定者受到的政治经济压力,并约束其在经济高涨期
宏观审慎监管:定义、工具与实践
丁 灿1,许立成2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江苏 南京 210004)
摘 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反思,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当前金融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总结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并从资本、风险、杠杆和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工具,指出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原则,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应采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系统风险;逆周期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11(01)-0043-03
收稿日期:2010-11-22
作者简介:丁 灿(1967-),男,江苏人,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许立成(1981-),男,江苏人,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
1总413期2011
的非理性行为。第三,重视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问题。由于许多部门对金融稳定负有责任,因此协调各种政策工具的目标、技巧和控制变得格外重要。国际机构应在明确的授权制和问责制下工作,并且国内和各国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应密切合作。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工具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主要分为四大类:资本类、风险类、杠杆类和机制类。
(一)资本类。
1、提高资本比率。该观点认为,目前巴塞尔协议中8%的最低资本要求,不能够充分保障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最低资本水平,提高银行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因资本短缺导致信贷收缩从而扩大经济周期波动的破坏性。但如何确定合理的最低银行资本要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2、细化风险资产。该观点认为,目前基于风险资产的资本要求,还不够全面和细致,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1)目前表外风险资产资本规定不够细致具体,容易使银行进行资本监管套利;(2)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信用、市场和操作三类风险的资本要求,保证资本能够合理地分配到各类风险;(3)信用风险中各类行业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房地产行业贷款往往周期性风险较大,需要进一步细化各类风险系数。
3、改善资本比例。该观点认为,需进一步改善各项资本构成和比例,提高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进一步发挥资本的风险抵御能力。如英国金融服务局发布的《特纳报告》建议将商业银行一级资本比例由4%提高到8%,核心一级资本比例由2%提高到4%;加拿大政府要求核心资本中实收资本的比例不低于75%。
4、构建资本保险。该观点认为,可以由保险商(如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等)对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资本保险,当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由保险商进行“补偿”注入资本,这不仅可以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样效果,也可以减少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无条件预留额外资本的成本,还缓解了银行进行资本监管套利的激励。
(二)风险类。
1、完善贷款准备金。该观点认为,目前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主要建立在“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基础上,并且商业银行对经济“过度自信”导致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过低,容易产生顺周期性。因此要进一步改革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在经济运行处于上行周期时多提取准备金,而在经济运行处于下行周期时少计提准备金,发挥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逆周期”作用。目前西班牙在准备金计提中使用“动态准备”方法受到好评。
2、开展压力测试。该观点认为,通过开展压力测试,模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时的情景,分析预测各类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利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预先准备危机应急预案,减小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监管资本评估计划(SCAP)实质就是针对19家最大银行资本的压力测试。
3、加强风险预警。该观点认为,运用各种统计和数理的方法,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够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从而降低经济周期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目前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和分析方法主要有网络模型、CO-RISK 模型、危机依存度矩阵模型和违约强度模型。
(三)杠杆类。
1、限制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该观点认为,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容易导致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在繁荣时信贷业务高涨,在萧条时信贷业务坠落,从而助长了金融体系的周期性。对金融机构杠杆率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对总资产/总资本的最低限制,在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总资本控制在25倍左右。
2、限制实体部门的杠杆率。该观点认为,对经济周期高度敏感行业(如房地产业)中的经济实体实施信贷杠杆的限制,有利于减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以房地产业为例,杠杆率的限制主要有两个:一是贷款成数的限制,如规定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的成数;二是收入比的规定,如限制房贷借款人的债务收入比。
(四)机制类。
1、完善新会计准则。该观点认为,目前新会计准则采取公允价值计价,按照盯市原则进行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因为公允价值加剧了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并加大了收益的波动性,容易形成“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继续下跌—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
2、完善新资本协议。该观点认为,在新资本协议中,信用风险计量可采用内部评级法,容易导致经济繁荣时风险权重较低,而经济萧条时风险权重较高;在市场风险方面,VaR模型由于历史观察期过短,容易导致交易账户资本波动性强,从而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