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正常微生物菌群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共生的一种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起着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人体表面以及内部的各个器官都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环境,如果没有正常菌群的存在,就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入,导致各种感染疾病的发生。
正常菌群通过占据生物位、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护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作用。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防线。
正常菌群通过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维护免疫系统的平衡。
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应对能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正常菌群还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利用的重要系统。
正常菌群在肠道中生长繁殖,通过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产生各种有益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能够提供给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还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食物的排空速度,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正常菌群还与人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人体的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正常菌群可以通过产生神经递质、调节血清素水平等方式,影响人体的情绪、行为和认知等方面。
它不仅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可以改善人体的认知功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发挥着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不仅能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参与消化吸收过程,还与人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正常菌群的保护和调节,通过科学的饮食结构、合理的生活方式等措施,维护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保持身体健康。
微生物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群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微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或数千倍以上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5.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6.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7.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8.条件致病菌: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9.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10.L 型细菌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称为L 型细菌。
11.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12.荚膜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13.鞭毛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4.菌毛有些细菌表面在电镜下可见有较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菌毛包括性菌毛和普通菌毛两种。
15.芽胞某些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正常微生物群名词解释
正常微生物群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正常微生物群是指生活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共生系统。
正常微生物群在人体中分布广泛,特别是在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
它们与人体密切合作,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正常微生物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研究发现,正常微生物群参与了多个方面的人体生理功能,包括消化吸收、免疫调节、营养代谢等,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改变,正常微生物群常常受到干扰和破坏。
这可能导致微生物群的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肠道炎症、免疫功能异常等。
因此,保护和维护正常微生物群的平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正常微生物群的概念解释和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正常微生物群的定义和分类方法;然后,我们将探讨正常微生物群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微生物群失调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最后,我们将强调正常微生物群的保护和平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保持微生物群健康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认识,提高对其保护和平衡的重视,促进人体健康的维护和改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的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结构的设计旨在清晰地呈现关于正常微生物群的概念和重要性的信息。
以下是本文的结构安排: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正常微生物群进行简要介绍,并阐明文章撰写的目的。
此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为进一步讨论打下基础。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对正常微生物群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详细的阐述。
具体的结构安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以下是可能的结构安排:2.1 正常微生物群概念解释:在这一部分,将详细解释正常微生物群的定义和含义。
可以涵盖其组成成分、种类、存在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正常菌群是指在人体内部和外部常驻的一种微生物群体,其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正常菌群可以在人体内部形成一种生物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部并引起感染。
这种生物屏障的作用是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占据空间等方式实现的。
2.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部生长繁殖,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多种复杂物质,如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将其转化为人体易于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
3.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
正常菌群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4.调节人体代谢功能。
正常菌群可以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这些代谢产物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平衡。
总之,正常菌群在人体内部和外部的存在和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正常菌群的平衡,避免破坏和破坏正常菌群。
- 1 -。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概要
鼻咽腔 眼结膜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等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胃 肠道
阴道
正常一般无菌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 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大肠杆菌
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 要且数量最多的细菌。 主要寄生在大肠内。除某 些菌型能引起婴儿腹泻外, 一般不致病。但当它侵入 人体其他部位时,可引起 感染,如腹膜炎、膀胱炎 等。
人类认识最早的益生菌: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1899年法国学者Tissier从 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 离出的专性厌氧菌。其 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 占细菌总数的92%,其 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胃内酸度高,含消化酶,细菌数量少。人体 中共生菌最多的部位是大肠。以厌氧菌为主 (人的粪便中,约有60%的干重是细菌。)
2010年3月4日《自然》一项研究:抽取l24名 丹麦人和西班牙人的肠道细菌进行了宏基因 组测序。结果表明,肠内细菌群中共有330万 个基因,而人类的基因只有2.2万个左右, 是肠内细菌群的1/150倍。
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等微生物俗称“共生 菌。
人体由约60万亿个细胞组成,而人体内的共 生菌数量却高达100万亿,重达1千克。
这些微生物关系到人体的健康,所以又被称 为是人的“第二遗传基因” 。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菌群组成相同吗?
2007年(《DNA Research))杂志): 服部教授对肠内细菌种类和基因进行调查。 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肠内细菌群并不相似。 “65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肠内细菌 群,即使是同卵的双胞胎,肠内细菌群也不 相同。”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影响正常菌群组成的因素
饮食结构
年龄 环境(卫生条件) 药物(抗菌药物) 疾病(消化道疾病) 气侯 生活习惯 精神状态
饮食结构的影响
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 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 吃什么饭,养什么菌。
等,特别是维生素K,几乎全部来源于肠道菌
群的合成。新生儿在三天以后微生物在肠道中
才繁殖起来体内维生素K含量很少,所以容易
发生出血现象。为了使初生婴儿度过危险期,
医生往往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
4、促进代谢
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 消化吸收。
5、抗衰老
科学家通过对30位长寿老人的取样分析 发现,这些老人体内的厌氧菌群所占的 比例特别大,尤其是厌氧菌群中的双歧 杆菌远远高于一般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含 量。有人将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健 康长寿的标志之一。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2、口腔
口腔是一个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生境:(1)温度稳定; (2)水分充足;(3)口腔内高低不平的表面为微生物 提供多样的微生境;(4)营养丰富。
龋齿与微生物(变异链球菌)有关
龋齿为一种牙质的进 行性崩溃,开始于牙 齿表面釉质脱矿质, 然后向内部扩展。这 是由于细菌分解糖类 产酸的缘故。
护理学自考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1、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2、菌群失调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
3、条件致病菌: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4、专性厌氧菌:缺乏完整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5、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宿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6、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7、.L型细菌: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称为L型细菌。
8、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携带细菌生命活动非必需基因,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9、荚膜:包围在细胞壁外的有一层的粘液性物质,成分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体。
普通染色只能见到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透明圈,须用特殊染色法着色。
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10、.鞭毛:所有弧菌及螺菌、半数的杆菌和少数球菌由细胞膜伸出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长5-10微米,直径:12-30纳米。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1、菌毛:有些细菌表面在电镜下可见有较鞭毛短而细且数量较多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包括性菌毛和普通菌毛两种。
12、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
13、菌丝: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时形成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同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成菌丝,呈管状,直径一般为2-10微米,其长度随不同条件下生长而异。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 酸菌,包括乳杆菌、嗜乳链球菌等。人体 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 增长会逐渐减少。和双歧杆菌一起控制着 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不断清除有毒物质, 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对常见致病菌有 拮抗作用。
四、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 通过粘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膜,可促机体 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从而 对宿主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国内已被批准药准字的单一菌种的微生态 制剂产品有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 菌)、金双歧(双歧杆菌)、促菌生(蜡 样芽胞杆菌)、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 降脂生(肠球菌)、抑菌生(枯草杆菌) 等。多菌联合制剂有培菲康(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乳康生(蜡样 芽胞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
益生元
二、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
部位 皮肤
口腔
常见菌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 菌、 白色念珠菌、粉刺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 等
鼻咽腔
眼结膜 胃 肠道
阴道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等
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而产生的疾 病为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
⑴ 机体免疫力下降:慢性病人患有慢性消耗 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 失常。
⑵ 菌群位置改变:如E.coli从肠道到腹腔或
泌尿生殖道;耐药性大肠杆菌引起吸入性肺炎 与大肠杆菌转移到呼吸道取得优势有关 。
⑶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菌群失调最 常见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 内对药物敏感的正常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而不敏感的如白色念珠菌或耐药葡萄球菌乘 机大量繁殖,使原来的菌群种类和数量比例 大大改变。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共存,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生理学作用。
正常菌群在消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正常菌群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它们分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常菌群还可以竞争性地占据肠道内的生存空间,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病原菌侵袭引发肠道感染。
正常菌群对调节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护系统,正常菌群通过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调节和平衡免疫功能。
它们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正常菌群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性,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肠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等。
正常菌群还对维持肠道黏膜屏障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的重要功能。
正常菌群通过竞争性占据肠道内的空间,防止有害菌的繁殖,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同时,它们还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增强黏膜屏障的功能,防止有害物质的渗透。
正常菌群还参与人体代谢的调节。
它们可以影响人体内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过程,调节血糖、血脂的水平,降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学作用。
它们参与消化吸收、免疫调节、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和调节人体代谢等多个方面,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正常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维持正常菌群的平衡,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菌群在消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是正常菌群最为丰富的部位之一,其中的细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这些细菌能够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帮助人体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正常菌群还能够产生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维生素B12,帮助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正常菌群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菌群能够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帮助免疫系统建立和维持免疫耐受。
正常菌群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泌免疫因子,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正常菌群还能够维护肠道的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上的正常菌群能够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同时,正常菌群还能够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位点,减少有害菌的定植和增殖,保护肠道免受感染。
正常菌群还能够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
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脑轴。
正常菌群通过产生多种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调节。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关。
因此,保持正常菌群的平衡对维护精神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几点,正常菌群还与人体的代谢调节、维持生理平衡、防止肠道肿瘤发生等方面密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正常菌群的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肠道炎症、自身免疫疾病、肥胖症等。
因此,通过调节正常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可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正常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不仅参与消化吸收、免疫调节和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还与心理健康、代谢调节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保持正常菌群的平衡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揭示正常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为人类健康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生物体内的正常菌群
a-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Company Logo
肺炎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凡属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由于 机体防御性降低,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 急剧增加引起疾病者,称为条件致病菌。
内源感染:有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称为 内源感染。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植物体的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
附生微生物
Company Logo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可在绝大多数微生 物所不能生长的高温,低温,高酸,高碱, 高盐,高压或高辐射强度等极端环境下生活 的微生物,被称为极端环境微生物或极端微 生物。
Company Logo
凡在其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 用无菌动物进行试验,可排除正常菌群的干 扰,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深入,更精确的研究 动物的疫苗,营养,代谢,衰老和疾病等问 题。 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 动物或无菌植物,就称作悉生生物。
Company Logo
嗜热菌
Company Logo
嗜冷菌
LOGO
生物体内的正常菌群
LOGO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落 • 定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表和口腔 中所存在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并不 侵害人体。 • 如:皮肤上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口腔中的 乳酸杆菌、螺旋体;呼吸道和鼻腔中的类白 喉杆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 肠道中的 大量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乳酸杆 菌等。 • 在正常动植物的皮毛和与外界相通的器管上 也存在着许多微生物,例如皮毛上经常有葡 萄球菌、双球菌等,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大 肠杆菌。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或外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
生物群落。
它们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常菌群参与消化过程。
它们在肠道中分解和吸收食物中
的一些复杂物质,帮助人体加工和利用营养物质。
部分正常菌群还能
产生一些对肠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等。
其次,正常菌群参与免疫调节。
它们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
功能,增强免疫力。
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帮助抵御
病原微生物入侵,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正常菌群对于维持肠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形
成一层保护屏障,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和侵袭。
正常菌群还能调节肠
道蠕动,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防止便秘等问题的发生。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正常菌群还可能与人体的心理健康有关。
它
们与中枢神经系统有联系,可能对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但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总之,正常菌群对于人体的消化、免疫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调
节作用。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维护和促进正常菌群
的平衡,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正常菌群与人体关系
义齿和其他口内矫治装置打破原有的口腔 环境,使牙菌斑更易在其上沉淀,易导致 义齿性口炎
强调修复材料的仿生学,注意配戴义齿个 体的口腔护理、生活习惯和生理状况
泌尿生殖道
女性的泌尿生殖道在人类的繁衍和防御机能 方面起重要作用 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研究方法的不足 使其研究发展十分缓慢
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包括革兰阳性 需氧菌、革兰阴性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假 丝酵母菌等,活菌数为102-9ml,厌氧菌与需氧菌 的比例为5:1。
当拔牙时,甲型链球菌可通过伤口进入血 流。一般情况下,少量菌很快被肝、脾、 淋巴结和骨髓中的吞噬细胞清除。但若心 脏瓣膜有病损,或者是安装了人工瓣膜的 人,细菌就会被阻留在那里并繁殖起来, 导致心内膜炎。
Gemella (弯生菌属), Granulicatella (颗粒链菌 属),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and Veillonella
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碳水化合物、脂肪、叶酸 等吸收不良 异常的小肠肠菌群,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明显多于 厌氧菌
细菌过生长综合症
胃肠道解剖与生理性紊乱为特征 脂肪泻、维生素缺乏症、碳水化合物吸收 不良 结肠性菌群在小肠上部定植
内毒素血症
革兰阴性杆 菌比例增加 导致内毒素 水平增高
内毒 素血症
人体的五大微生态系统
消化道:如肠道的正常菌群为Bacteroides
Bifidobacterium spp. 和Lactobacillus spp.等 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 口腔 皮肤 作用:排阻、抑制;提供营养;产消化酶;分解 有毒物;固氮、产有机酸,降低肠道pH和促进其 蠕动等
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
位部 皮肤 口腔
鼻咽腔 眼结膜 胃 肠道
阴道 尿道
正常菌群的分布
常见菌种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白 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 类白喉杆菌等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8
菌群失调的常见诱因主要是(1)使用 抗生素、同位素、激素 . (2) 患有慢性消 耗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的功能失常也是重要原因。去除诱因后 一般可使菌群复常,也有长期失调难于 逆转的情况。
9
菌群失调的调整措施
当菌群失调严重、机体不能自行恢复正 常时,应采用必要措施以调整菌群。
正常一般无菌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等 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
3
大肠杆菌
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 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 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 肠内。除某些菌型能引 起婴儿腹泻外,一般不 致病,对人体有益。但 当它侵入人体其他部位 时,可引起感染,如腹 膜炎、胆囊炎、膀胱炎 等。
13
过度繁殖细菌的种类
鉴于基础病变的种类和部位不同,以及微生物 的相互作用,过度繁殖的细菌种类也有所不同。 如胃酸缺乏时,可出现需氧和厌氧菌皆增加, 甚至近端小肠可出现大肠杆菌和厌氧性G-杆菌, 链球菌、乳酸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多数小肠内 细菌过度繁殖可以广泛引起肠腔内物质吸收障 碍
14
正常菌群概念
正常菌群概念
答:正常菌群是指寄居于人类皮肤、黏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在正常情况下对人无致病作用的菌群。
扩展资料: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有1000多种,平均重量在1.5公斤,相当于肝脏重量。
主要分布于肠道、皮肤、口腔、呼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多数定植于肠道。
肠道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其中90%以上为细菌。
各部位由不同的特异性菌群构成,此类菌群分常居菌群和暂时菌群。
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主要作用如下:
1、菌群间相互制衡:正常菌群间相互制约,可以维持微生态平衡、阻止和干扰,其他新的微生物定居;
2、激发宿主免疫发育:正常菌群的细胞成分或代谢产物,如内毒素,能激发宿主免疫系统发育;
3、抵抗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与致病菌,有共同的抗原,能够提高宿主对致病菌免疫力;
4、合成有益物质:正常菌群能在肠道合成部分维生素和抗菌物质,而肠道菌群作为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的肠道菌群,影响着人类的基因表达,与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如肠道炎症性疾病、肝脏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疾病、过敏性湿疹、器官衰老、肿瘤以及孤独症、自闭症、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
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引言: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是指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对于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宿主健康的影响。
一、正常菌群的种类和分布正常菌群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肠道、口腔、皮肤和生殖道等部位。
肠道是最重要的菌群栖息地,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成员。
肠道细菌主要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有益菌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能够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抵抗病原菌的侵袭;有害菌包括大肠杆菌等,会导致肠道感染和疾病。
二、正常菌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正常菌群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正常菌群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等方式增强宿主的免疫力,从而帮助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同时,宿主的免疫系统也可以通过调节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来维持肠道的稳态,防止有害菌的过度生长。
三、正常菌群与营养吸收的关系正常菌群对宿主的营养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肠道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物质,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帮助宿主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正常菌群还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等。
因此,正常菌群的存在对于宿主的营养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四、正常菌群与肠道健康的关系正常菌群对于肠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形成肠道黏膜屏障,防止有害菌的侵袭。
正常菌群还能够调节肠道运动和水分吸收,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当正常菌群受到干扰或失衡时,有害菌可能会过度生长,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等。
五、正常菌群与心脑血管健康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正常菌群还与心脑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正常菌群能够通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正常菌群还可以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硫化物等,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仅在尿道、宫颈以下,有微生物存在。阴道可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阴道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双岐杆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等。女性青春期前后和绝经前后,微生物菌群稍有变动。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的细菌相似,有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乳酸杆菌,真菌等。男性尿道口有葡萄球菌、拟杆菌,耻垢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
上呼吸道(喉、鼻道和鼻咽)中常有空气中的细菌,如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茵,绿色链球菌,奈氏菌属,微生物主要生活在浸溶着粘膜分泌物的区域。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基本是无菌的。虽然在呼吸时,许多微生物可能到达下呼吸道,但大量的尘埃颗粒在上呼吸道已被滤掉。当空气通至下呼吸道时,它的运动速度显著减慢,微生物沉降到呼吸道壁上,呼吸道管壁上的纤毛借向上摆动,可把细菌和其它颗粒物质推向上呼吸道,使其随唾液和鼻的分泌物被排出。
一、正常微生物菌群在人体的分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内和血液中是不含微生物的。寄居人体各部分的微生物分布如下:
1、皮肤的正常菌群:
因皮肤是外露的,最易受暂居微生物菌群污染。菌群由于受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因素影响,因而在不同的解剖学部位上的细菌种类不同,因此皮肤总是存在着恒定菌群。常见的有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有时还有非致病性的抗酸杆菌,真菌等。肮脏的皮肤和腋窝,会阴部数量较多。人的皮肤表面(即角质层的上部)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为它受到周期烘干燥。大多数皮肤微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同汗腺有关的。毛囊给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境,皮肤腺体的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如尿素、氨基酸、盐类、乳酸和脂类等。人体分泌物的pH值在4—6间。腋下臭气(狐臭)的出现是由于细菌作用于顶浆分泌腺的分泌液引起的,用无菌方法收集起来的顶浆分泌液是无臭的,但如以皮肤上分离的一些细菌接种,臭气即可出现。
2、口腔和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口腔中有弱碱性唾液,食物残渣及适宜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场所。常见的微生物有:白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类白喉杆菌,奈氏菌属,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拟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等。龋齿为一种牙质的进行性崩溃,开始于牙齿表面釉质脱矿质,然后向内部扩展。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糖类产酸的缘故。牙本质和骨质解体是由于牙的蛋白质基质被细菌分解的结果。控制龋齿的发生,必须常刷牙去除“牙斑”,少食蔗糖,少食碳水化合物和注意口腔卫生,以减少口腔中产生的酸。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许多微生物,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连的腔道,如口腔、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所谓正常微生物菌群是指在人体生理正常状态下,寄居在人的体表和体腔中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大致可分为二群:1、定居菌群:由相当固定的微生物型所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或只见于特定年龄。如果菌群有了改变,能立即自行恢复原状。2、暂居菌群:由非致病性的或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所组成,居留在皮肤或粘膜上几小时至几周,它们来自周围环境,不引起疾病,也不能长期定居。只要定居菌群保持正常,暂居菌群一般并不重要;但若定居菌群失常,则暂居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即能增殖,并引起疾病。
3、胃肠道的正常菌群:
人体胃肠道是食物消化的地方,胃中有胃酸,pH值接近2,有杀菌作用。正常人空胃一般是无菌的。从十二指肠开始,因有胰液和胆汁的存在,呈弱碱性,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条件,在小肠分泌物中,由于有溶菌酶存在,因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大肠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多到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的发酵管。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可达干粪重量的三分之一。最近研究证明,在成人的正常结肠中,寄居菌群的96—99%由厌氧菌(拟杆菌、双岐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厌氧链球菌等)和1—4%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变形杆菌、乳酸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在正常粪便菌群中,经常有100种以上的不同类型微生物。随着食物的改变,可使肠道中的菌群发生改变,如多吃糖类的人,则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多。物质通过人的胃肠道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细菌在肠道中的生长速度是每天增加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