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选择题专练(一)解析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

”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 )A.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B.从察举制到“恩荫”制度C.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D.从废宰相到实行内阁制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可知为宰相制度,而废宰相设内阁打破了这一制度,故选D项。

2.(2019·河南开封定位)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

(给事中职责: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

)张居正的做法( )A.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B.体现了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C.说明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D.属于越权行为答案 D解析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行政权,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的做法属于越权行为,故选D项。

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张居正的做法不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但张居正的做法已经超出了顾问的职责,排除C项。

3.(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

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行省长官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_1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_1
10.清代运行的“雨雪奏报制度”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其中包含有降水、收成、粮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C.直接广泛获取信息D.关注地方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社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多少、是否应时等都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收成,进而影响到社会安稳,为此,统治者都非常关注降水的情况,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信息,排除A项;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强化皇帝对官僚的控制,排除B项;“直接广泛获取信息”并不是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客观结果是()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势力得以大发展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文武馆集团的斗争削弱明朝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明代文官集团崛起威胁皇权统治的时候,皇权大力借助了宦官的力量,意图平衡文官的势力,结果却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虽然代表了一部分文官的利益,但他们势力的大发展并不能直接归因于文官与皇权的斗争,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推翻,与材料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说的主要是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不是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的斗争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习(pdf,含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习(pdf,含解析)
材料三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 1635 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二,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 处。
D.李自成
5.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是在起义军( )
A.进入西安时 B.进入中原后
C.进入成都时 D.进入北京时
6.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是( )
A.1628 年
B.1643 年
C.1644 年 D.1645 年
7.下列有关李自成起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起义军进入中原地区 ②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 ③起义军占领西安 ④起义军进攻北京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8.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 20 年,明朝
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食物
短缺。”该观点是( )
A.正确的
B.不完全正确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12.下列朝代、建立时间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秦朝——公元前 221 年——刘邦 B.西晋——317 年——司马睿
C.南宋——960 年——赵构
D.清朝——1636 年——皇太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在位 48 年,竟然有 20 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济宁期末]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

这一思潮( )A.旨在推翻封建制度B.引发了社会的变革C.具有民主启蒙色彩D.摆脱了儒学的束缚2.[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6月测试]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B.农民已摆脱人身依附关系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3.[2022·山东青岛胶州实验中学质测]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69057件。

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4.[2022·山东青岛黄岛区期末]清代前期钱铺银号已经比较普遍地开展了存、放款业务,但钱铺银号在实际放款中,利率并不统一,关系交好与否、借贷形式、种类差别均影响利率高低。

这说明( )A.民间资本促使政府职能转变B.钱铺已经转变为近代银行业C.借贷交易秩序亟须规范D.商业资本借贷发展迅速5.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6.[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学案和练习题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学案和练习题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学案和练习题主干梳理一、经济的发展与局限(一)发展1.农业:(1)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如玉米、甘薯等。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如经济作物的种植、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的经营等。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工场并在清朝继续发展。

3.商业:(1)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2)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3)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二)局限(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埋下了落后挨打的伏笔。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一)陆王心学1.背景: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

2.代表: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

3.内容:以“致良知”为核心。

“良知”就是人心中的“天理”,重新发现、扩充、实行,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4.评价:(1)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二)李贽的思想: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三)黄宗羲的思想:(1)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2)提出“工商皆本”。

(四)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

三、小说与戏曲(一)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二)成就:四、科技(二)西学东渐:1.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等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精确的全国地图。

2021 高考历史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练习题(含答案)

2021 高考历史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练习题(含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四川攀枝花模拟]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责为“抚巡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务”。

洪熙宣德时,临时差官开始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

由此可知,明代()A.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B.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C.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D.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2.《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一现象说明了()A.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的中心B.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乾清宫是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3()A.B.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C.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D.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4.[2021·广东惠州高三6月模拟]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理藩院则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例》等,因俗而治。

这些法规()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D.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5.[2021·安徽淮北模拟]下表为《明实录》中“通商”“抑末”出现频次统计表。

这反映出明朝()A.商业政策发生倾斜C.对外贸易受到重视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6.[2021·华中师大附中测评]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簋十景九云锣。

其中所陈,穷极水陆。

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民间手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7.[2021·新疆模拟]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的蚕桑产区,每当蚕茧收成时,便有商人分赴各村,利用蚕家急于出售的心理,乘机贱价收购,垄断市场。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五)一、选择题1.(2019·石家庄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项错误。

2.(2019·日照校际考试)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语言。

此举旨在( )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D.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行政文书包括诸多民族文字,这样可以有效传达国家政令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

B、C、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

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

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C.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D.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答案 D解析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甚至爆发“反科举”运动,表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阻碍了政治发展进程,因此材料反映了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反科举,不是针对八股文,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公平性问题,排除B项;生员、监生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并非操纵国家政权,排除C项。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A.日本侵略者B.荷兰侵略者C.英国侵略者D.葡萄牙侵略者3.朱元璋曾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稳固统治B.扩张皇威,恫吓群臣C.诫勉皇子,勤政为国D.排斥异姓,巩固内阁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A.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B.跟今天我国的疆域一样大C.不足960万平方公里D.包括朝鲜半岛5.如图是沈阳故宫的十王殿,它说明清朝初年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内阁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中书省6.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A.选拔廉洁官吏B.阻碍文化发展C.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D.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8.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抵抗外族入侵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9.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元世祖C.明成祖D.明太祖10. 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

这一“远航活动”是指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马可·波罗来华D.郑和下西洋11.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练习题一、选择题1.清初康熙年间,下列机构中权限最大的是()A. 殿阁大学士B. 中书省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军机处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C.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D.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国家大事的实权3.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形成这一可笑认识的主要原因是清朝()A. 政治经济制度先进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D. 政治黑暗腐败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其主要依据应包括()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跪受笔录④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八股取士”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 特务统治的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文化专制的强化D. 专制集权的加强6.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选项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占主导地位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C. 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D.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成为主要货币7.以下是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大事年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中国欧洲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这反映了( )A. 地主权力增大B. 相权不断加强C. 军政实现合一D. 皇权不断膨胀9.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选择题1.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清朝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万马齐喑”的局面,是由于清朝制造“文字狱”,虽然对君主集权的有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2.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①②③所述均属于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明朝废除丞相,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④符合这两个特征,西周的分封制不是封建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4.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试卷(附解析)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试卷(附解析)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学习明清历史后,某同学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总结。

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是()A.分裂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交往C.繁荣开放并存D.繁盛危机前夜【答案】D【考点】满洲兴起和清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注意归纳和把握。

【解答】明清时期,封建经济持续增长,一度繁荣;但随着封建制度越来越腐朽,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出现,中国面临民族危机。

故选D。

2. 如果要追寻民族英雄戚继光进行抗倭斗争的踪迹,我们可到下列哪些省份考察()①浙江②福建③山东④广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考点】戚继光抗倭【解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

【解答】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

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此后,威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威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故选C。

3. 汤显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品是()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D.《红楼梦》【答案】A【考点】明朝的文学艺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汤显祖的代表作品。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解答】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故选A。

4.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样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激之民不获宁息。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单选题)1.明人王丹丘在《建业风俗记》中记载:嘉靖十年以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饮食不敢过……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这反映出当时()A.百姓之家易染奢靡之风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政府改革放松社会控制2.据记载,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共计人口7780余万,雍正八年(1730年)全国人口增至8051万左右,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则骤增至近3亿口,道光十五年(1835年)更突破4亿大关。

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①摊丁入亩后人口瞒报现象减少②人均耕地面积增加③高产作物传入使粮食产量增加④社会局面比较安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7世纪的一些儒家学者把注意力转向了农工商兵、田制赋税、财计货币、为治大法等“当世之务”,提出“使封域之内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等主张。

这些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A.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B.士绅阶层的利益要求C.经世致用的务实特点D.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4.明代民歌《时尚劈破玉歌》唱道:“做生涯委实直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涯海角都游遍,江湖随游荡,万金腰系缠。

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随消遣。

”这反映了当时()A.工商业市镇的兴盛B.长途贩运贸易兴起C.拜金逐利观念盛行D.传统思想受到冲击5.黄宗羲指出,天以仁生万物,必不会让人被私情所蔽,流于自私自利而最终导致祸乱争夺,所以天生“聚一团生气”的人为圣为王,使之治理天下,使民皆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万民也会归顺他,这便是君主的起源。

黄宗羲认为()A.专制制度是社会一大毒瘤B.人可以拥有合理的私欲C.君主设立目的是兴利除害D.物尽其才才能社会安定6.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论,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呼吁:“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据此可知,黄宗羲()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B.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C.总结了历史发展规律D.冲破了儒家思想禁锢7.1602年欧洲人在中国绘制并刊印了一幅世界地图,由于当时地理学知识有限,图中误将大作为和南极同两片大动经为一体。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检测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名师点睛】明代内阁与宰相制度的区别2.清初皇太极“设八议政大臣,皆以满臣充之……总理一切事务,……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

后雍正增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以上两个机构都()A.参与处理国家大事 B.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C.强化了专制皇权 D.有一定的行政决策权【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隋唐时期兴起完善的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等。

3.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2019年苏版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

2019年苏版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

2019年苏版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一、选择题1.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A. 祖先和国土B. 国土和祖先C. 上帝和祖先D. 国土和皇帝2.(2019·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派鉴真东渡日本B. 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 派张骞通西域D. 派郑和出使西洋3.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 明初国力强盛B. 海上交通发达C. 指南针的应用D. 造船技术高超4.“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 唐太宗B. 元世祖C. 明成祖D. 明太祖5.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天工开物》B. 《本草纲目》C. 《农政全书》D. 《唐本草》6.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A.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C. 西方国家发展迅速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7.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役是()A. 台州战役B. 雅克萨战役C. 尼布楚战役D. 乌兰布通战役8.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 贾思勰B. 李时珍C. 宋应星D. 徐光启9.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A. 卫温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10.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 对外自由开放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3.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A. 北京B. 广州C. 苏州D. 泉州14.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A. 近30年B. 近50年C. 近80年D. 近100年1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1中国古代史练习题(明清)

1中国古代史练习题(明清)

(明清)一、选择题1.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 )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A.应天府 B.顺天府 C.承天府 D应昌府2.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合称“七卿”的是( )A.大理寺 B.通政司 C.都察院 D.内阁3在明的中央机构中,除了部、院、六科之外,合称“三法司”的是( )A.通政司、都察院、刑部 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C.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 D.刑部、通政司、大理寺4.洪武年间发生的与科举有关的大案是( ) A.哭庙案 B.空印案 C.南北榜案 D.郭桓案5.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的是( ) A.胡惟庸案 B.郭桓案 C.蓝玉案 D.空印案6.下列关于《大明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定于明太祖统治期间 B.增加了经济立法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D.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7.关于明朝“缇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设立于明成祖在位时期 B.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务C超越司法部门而由皇帝直接指挥D.表明明朝对官吏监视和对人民镇压的加强8.仁、宣统治时期,在永乐朝保储成功的一批文官受到重用,其中合称“三杨”的是( )A.杨士奇、杨荣、杨芳 B.杨士奇、杨荣、杨溥C.杨士奇、杨芳、杨溥 D.杨荣、杨溥、杨芳9.永乐时期,朱棣下诏在黑龙江地区设置( ),统辖该地区A.建州三卫 B.乌斯藏卫 C.奴尔干都司 D黑龙江将军10.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派,俗名“黄教”,又称( ) A.宗喀巴 B.格鲁派 C.乌斯藏 D祆教11.洪武八年,朱元璋仿照元朝的办法,印造( ),命令民间通行,形成了钱、钞并用的货币制度A.洪武通宝 B.大明宝钞 C.大明通宝 D.洪武宝钞12.明朝中后期,先后担任内阁首辅,执掌朝廷大权的是( )A.杨廷和、夏言、高拱、张居正、严嵩B.夏言、高拱、杨廷和、严嵩、张居正C.高拱、夏言、杨廷和、张居正、严嵩D.杨廷和、张居正、严嵩、夏言、高拱13.在明朝中叶,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对于当时的食物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占城稻的传人 B.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C蚕丝成为中国古代一种高档消费原料D.花生、玉米、番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传人与推广14.下列现象:①嘉万年问民营手工业渐居主要地位②匠役制度瓦解③出现了雇佣劳动、组织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④加强了对工匠的剥削,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均属于明朝手工业进步的表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万历年间,( )的获得使得佃农与地主之间只存在单纯的经济强制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A.定额地租 B.货币地租 C.永佃权 D.分成地租16.明朝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r星罗棋布的新兴市镇,它们大都是在草市或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个范围的是( )A.盛泽、濮院、王江泾B.双林、菱湖、乌镇C.南浔、枫泾、朱家甬D.淮安、济宁、沧州1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最终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8张居正主持北方边务的时期,在他的奏请下,出任蓟辽总督的是( )A.谭纶 B.戚继光 C.俞大猷 D.袁崇焕19.张居正任用( )督修黄河,他的治河办法,对以后数百年的河工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A.张学颜 B.李成粱 C.潘季驯 D.高拱20.西汉到北魏赋税制度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由贡赋向地租转变 B.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变C.由必须服役向允许代役转变 D.由按人头向按户征收转变2l哪位皇帝的即位是首次运用了秘密立储制?( )A.雍正 B.乾隆 C.嘉庆 D.道光22.明朝推行一条鞭法中“一”的内容是( ) A.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 B.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C.赋役征收白银 D.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23.乾隆年间的税种有( )A.地丁银和商品税 B.田赋和辽饷 C.丁税和田租 D.地丁银和免役钱24.下列不属于明末三案的是( )A.京察案 B.梃击案 C.红丸案 D移宫案25.明代的女真分为( )A.生女真、熟女真、野人女真 B.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C.扈伦、董鄂、建州 D.长白山、建州、海西26.扈伦四部是( )A.建州、长白、东海、扈伦 B.哲陈、浑河、苏克苏浒、完颜C.哈达、叶赫、乌拉、辉发 D.鸭绿江、讷殷、董鄂、渥集27.努尔哈赤建国后建立了八大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其中掌握大权的四大贝勒是( ) A.代善、阿敏、多尔衮、皇太极 B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C.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 D.多尔衮、阿敏、莽古尔泰、多铎28.下列选项不在“万历三大征”之列的是( )A.平定宁夏叛乱 B.杨应龙的播州叛乱 C.援朝抗倭 D.贵州苗民起义29.在明与后金进行战争之中,先后督军辽东的明军统帅是( )①杨镐②袁崇焕③熊廷弼④洪承畴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30.下列作品不属于明清时期地理学科代表作的是( )A.《太平寰宇记》 B《徐霞客游记》C.《读史方舆纪要》 D.《天下郡国利病书》31.最早到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也是最早尝试来明朝传教的人是( )A.利玛窦 B龙华民 C汤若望 D方济各·沙勿略32.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对于发动饥民、扩大起义军队伍,起了很大作用A“等贵贱,均贫富”B“摧富益贫” C“均田免粮” D“天下田天下人耕之”33(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A.荥阳大会 B.渑池渡 C.谷城变 D.八大王34.张献忠在四川正式建国,国号大西,称大西王,他设铸钱局,铸钱曰( ),钱色光润精致,为民间所喜用A.大西通宝 B.大顺通宝 C通天通宝 D.永昌通宝35.明成祖朱棣尊崇程朱理学,不属于这一时期编撰的著作( )A.《四书大垒》 B.《五经大全》 C.《性理大全》 D.《伊洛渊源录》36.明朝时期,心学逐渐兴起,不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 )A.王守仁 B.陈献章 C.王畿 D.王廷相37.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思想的思想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王艮 B.王廷相 C.陈献章 D.王畿38.下列各项,属于类书的是( )A.《永乐大典》、《割圆密率捷法》 B.《乐律全书》、《古今图书集成》 C.《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D.《农政全书》、《天下郡国利病书》39.有明一代,私家史著相当丰富,编年体明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是( ) A《国榷》 B.《国史纪闻》 C.《皇朝大政记》 D.《皇明大事记》40.明代小说成就较高,冯梦龙的《三言》是指( )A.《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B.《喻世名言》、《原道醒世训》、《警世通言》C.《原道救世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D.《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警世通言》41.对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记载很详细的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扬州十日”是扬州人民反抗清“剃发令”的结果B.“嘉定三屠”中阵亡的将领是阎应元C圈地加深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康熙晚年才“永行禁止”D.投充是满族统治者强行推行的掠夺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43.南明残余政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弘光政权②永历政权③隆武政权④绍武政权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44.“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 )在位时期规定的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顺治45.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 ) A.风山、诸罗、台湾 B基隆、台南、风山C.淡水、台北、基隆 D.台南、台北、诸罗46.清朝的( )划定了中俄两国中段边界,是继续谈判确立两国相互关系的全面条约的基础A.《恰可图条约》 B.《尼布楚条约》C.《布连斯奇条约》 D.《恰可图条约》47.喀尔喀是明代蒙古中兴之汗达延车臣汗后裔,不属于喀尔喀蒙古的是( )A.扎萨克图汗 B.土谢图汗 C.车臣汗 D.准噶尔部48.《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 )A顾祖禹 B黄宗羲 C.谈迁 D.顾炎武49.乾隆时期,( )明确规定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监督履行“金瓶掣签”等。

明清练习题

明清练习题

明清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明朝建立的时间?A. 1368年B. 1381年C. 1399年D. 1403年2. 明朝第一位皇帝是谁?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厚熜3. 下列哪项是明朝中叶的农民起义?A. 黄巾起义B. 李自成起义C. 郑和起义D. 刘邦起义4. 下列哪项是清朝建立的时间?A. 1636年B. 1644年C. 1651年D. 1661年5.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A. 皇太极B. 顺治C. 康熙D. 雍正6. 下列哪项是清朝的“康乾盛世”?A. 顺治年间B. 康熙年间C. 雍正年间D. 乾隆年间7. 下列哪项是明朝的“一条鞭法”?A. 赋税制度B. 兵役制度C. 徭役制度D. 土地制度8. 下列哪项是清朝的“摊派制”?A. 赋税制度B. 兵役制度C. 徭役制度D. 土地制度9. 下列哪项是明朝的“海禁”政策?A. 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禁止民间陆上贸易C. 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商D. 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婚10. 下列哪项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 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禁止民间陆上贸易C. 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商D. 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婚二、填空题1. 明朝中叶,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提出的口号是______。

2. 清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顺治皇帝实行了______制度。

3.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

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5.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代表性的行业有______、______等。

6. 清朝雍正皇帝实行“摊派制”,将税收任务分摊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7. 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等。

8. 清朝时期,著名学者戴震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等。

9. 明朝时期,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主要著作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解析1.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 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发展表现。

材料中的“事事关心”、“爱国”等处可以看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结合材料中“引起学者普遍响应”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最合题意;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江南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的现象,故排除A项;C项说法正好与题意相反,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学者的学风造成的影响,而非官方的推动,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

2.乾隆帝时,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而在军机处值庐,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

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之一是A.保密性强B.监察体系完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听差是“不识字的幼童”,“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军机处“保密性强”的特点,A选项正确;军机处决策过程注意保密与监察体系完备无关,B选项错误;军机处的听差和监察御史稽查不能体现军机处机构精练和行政效率较高,CD两选项错误。

3.“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表明明清文学()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C.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D.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答案】C【解析】“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说明明清文学有张扬言情的倾向,但是始终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即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时而偏向载道”表明明清文学没有突破理学的束缚,反映不出离经叛道的特色,故A项错误;明清文学有张扬个性的倾向,但不是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明清文学以小说作为主要的表现的形式,故D项错误。

4.清朝独创朱批密折制度,有奏折权的官员一般由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皇帝与官员本人各掌握一把钥匙。

官员写来密折时,要派专人用折匣送给皇帝阅批,皇帝阅批后,又交专差以折匣送回。

对于密折内容,皇帝和官员都要严守秘密,虽骨肉至亲不能示知,可见这一制度A.开创了保密制度的先河B.有效地加强了君主集权C.避免了臣下腐败的发生D.改变了君臣的主奴关系【答案】B【解析】从密折制度的内容和“皇帝和官员都要严守秘密,虽骨肉至亲不能示知”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有利于皇帝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官员之间互相监督,从而有效地加强君主集权,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开创”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中的“避免”说法绝对,排除;这一制度使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进一步加强,排除D 项。

5.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

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

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

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

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

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答案】D【解析】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

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

6.受宋代理学影响,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

然而,与这一社会背景迥异的是,明代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

这反映了A.思想解放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C.借时代语境重构性别秩序的努力 D.专制的强化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在“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而与此同时的“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尊女”观实际上依托封建社会语境抨击传统的“男尊女卑”现象,揭露其局限性和反动本质,意在为重构性别秩序而努力。

故答案为C项。

A项,根据所学可知,明代思想主要以理学、心学为代表,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而不是解放,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动摇儒学正统地位的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明代的‘尊女’观是指士人中掀起尊重和赞誉女性的思潮,发展到晚明,这股“尊女”思潮又被李贽“男女平等”说和士人“女胜于男”说进一步推动,并走向巅峰,从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性别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的表述错误,排除。

7.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

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绳愆纠缪”,意思为“改正过失,纠正错误”;联系材料“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可知,明代仁宗皇帝是要求他们四人帮助皇帝来监督官员,以纠正官员的错误及过失,由此判断D正确;据所学可知,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掌握是掌握实权的行政机关,而不是皇帝顾问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户、兵、刑、工其他部门,更没有体现各部权力制衡,C错误。

8.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

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C.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李贽存在不同的评价,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故D正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评价者的立场等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评价,无法体现可信性,A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并非没有统一的标准,排除B;由于时代、阶级立场、观点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评价,综合多人评价不一定能还原历史人物,排除C。

9.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下面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A.王夫之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D.反映了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时代要求【答案】C【解析】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材料即体现了王夫之对传统的反思(批判继承),故选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但没有主张建立平等、民主的政治,排除B、D两项。

10.“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

11.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皇帝可直接掌承六部职能 B.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C.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D.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唐代政令由宰相拟定到宋代经皇帝同意后拟旨,再到明代由皇帝全部决策,可知古代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皇权向高度集权发展,故D正确;六部是执行机构,皇帝并未直接掌六部职能,故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B项不符合唐朝到明朝政治发展的趋势,排除;材料只是说明政事决策权逐渐转移到皇帝,并未直接表明君相之间的矛盾的变化,故C错误。

12.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

此类小说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学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出现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仁”、“忠”、“义”等社会价值观念,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反封建礼教的信息,排除A;明清小说里的“仁”、“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理学思想不同,排除B;“仁”、“忠”等和民主思想无关联,排除D。

13.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规定的实施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 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 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明朝关于杂剧的禁令可以看出,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和支持宣扬封建道德楷模,是为了强化正统伦理道德观念。

故答案为A项。

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官民平等”,排除B项;这一规定的效果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排除C项;这一规定没有涉及杂剧戏文的表现形式,不能说明取消娱乐性,排除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