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案例(模板)
思政实践教学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红色之旅为主题,通过组织学生走进革命圣地,亲身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2. 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案例实施(一)前期准备1. 成立红色之旅实践团队,明确团队成员分工;2. 搜集相关革命历史资料,制作宣传海报、行程安排等;3. 与革命圣地联系,预约参观时间和住宿;4. 购买保险,确保学生安全。
(二)实践过程1. 第一天:抵达革命圣地,进行开营仪式,明确实践目标和要求;2. 第二天: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3. 第三天:参观革命旧址,了解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体会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4. 第四天:开展红色主题讲座,邀请老红军或相关专家学者分享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5. 第五天:进行团队拓展训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6. 第六天:组织学生进行红色诗歌朗诵、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7. 第七天:结束红色之旅,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实践报告。
(三)后期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总结,分享心得体会;2. 整理实践资料,制作实践报告;3. 开展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分享实践经验;4. 对实践团队进行表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四、案例成效1.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显著提高,爱国主义情感更加浓厚;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锻炼;3. 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提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关注班干与学生矛盾构建和谐班级
案例简介:
XXX是我系2019级的一名优秀学生,他不仅文笔好,品
学兼优,而且在班级中担任班长一职。
然而,他的自我中心和性格让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同学们几乎不和他说话,无视他的存在,许多事情也无法在班级中传达。
XXX感到十
分痛苦和孤独,不知道如何做好班长和与同学处好关系。
案例定性分析:
XXX的个性上进好胜,喜欢独来独往,加上言语表达不当,导致与同学之间出现了问题。
在现在大学生个性比较强和多为独生子女的情况下,相处容易发生冲突。
因此,同学们应该相互理解和宽容,平时多沟通,多换位思考,才能相处得融洽,共同进步。
问题关键点:
1.帮助XXX融入到同学当中,缓解同学关系。
2.让小XXX白同学间应相互理解和宽容,高调做事,低
调做人,才能相处得融洽,共同进步。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作为XXX的辅导员,需要耐心处理他的问题,多次与他
和同学交流意见,进行调解,帮助他化解矛盾,走出心理困境。
具体措施如下:
1.密切关注,积极沟通。
及时找XXX谈话,引导他正确,找出问题和矛盾所在。
2.及时调整,融入集体。
帮助XXX积极主动,真诚地与
同学进行交流,做事做人低调,让同学感受到他的真诚,逐渐化解矛盾。
经验与启示:
作为班干和学生,应该相互理解和宽容,平时多沟通,多换位思考,才能构建和谐班级。
对于XXX来说,更应该注意
言行举止,做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以身作则,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
思政工作实践优秀案例
思政工作实践优秀案例一、案例背景在当前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下,学校思政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思政工作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不少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思政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力求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下面将介绍一起思政工作实践中的优秀案例。
二、案例内容该案例发生在某高校,学校和社会政府合作,开展了一项“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计划。
该计划旨在让学生深入社区,参与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在该计划中,学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随机分配到附近的一个社区。
学生们需要与社区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比如组织废品回收、开设义诊活动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也感受到了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价值。
许多学生在与社区居民交流中,慢慢认识到自身学识、技能和资源可以帮助到他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某次社区活动中,学生发现一名年迈的居民身体不适,便主动组织了一场义诊活动,不仅为该居民提供了诊疗服务,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些健康知识普及。
这一举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三、案例成果通过这项“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计划,学生们不仅在社区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带去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该计划使学生们对社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更重要的是,该计划提升了学生的思政工作成效,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现状,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这对于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学校思政工作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开展“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计划,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
1. 某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团组织“理论大讲堂”,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
该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
2. 某高校开展“思政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讲座和讨论,引导社区居民了解和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某高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主题讲座、举办纪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4. 某高校设立“思政课堂实践基地”,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5. 某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
这些优秀案例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开展了高校思政工作,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大思政课是指中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增强学生国家观、社会观、时代观的重要教育课程。
大思政课的优秀工作案例是指在大思政课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大思政课的优秀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案例一:某高校大思政课大型主题活动某高校在大思政课教学中,组织了一次以“青春梦想·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型主题活动。
活动包括主题演讲、心得交流、主题征文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深刻理解了中国梦的内涵,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大思政课学习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加深了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信念、奋发向上。
三、案例二:某高校大思政课线上教学模式某高校在大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通过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实现了大思政课的线上教学。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有效地实现了大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在这一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不仅有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参与到大思政课的学习中来。
线上教学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案例三:某高校大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某高校在大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一个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多种活动形式于一体的平台。
这个基地不仅满足了学生在大思政课学习中的实践需求,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实践基地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总结与展望大思政课的优秀工作案例涉及到多个方面:活动组织、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校思政教学案例模板
高校思政教学案例模板
以下是一个高校思政教学案例模板,供您参考:
一、案例名称:XX高校思政教学案例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发生在一所高校,思政课程是该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
三、案例事件:
在某次思政课程中,老师向学生讲述国家的基本政策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思想上的偏差。
这些学生认为国家政策与他们无关,对国家政策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思想,老师决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
老师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该案例涉及到一个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老师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国家政策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案例总结: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国家政策的内容和意义,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老师也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六、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思政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
同时,案例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许多学校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不断寻找优秀的工作案例。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份关于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探讨其核心特点和成功经验。
案例名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背景:某大学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投入,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核心特点:1. 多元化教学方法:该案例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积极参与,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2.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该案例强调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活动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思政课的影响力,加深对思政课的认同感。
3. 学生参与管理决策:在思政课建设中,学生参与了管理决策的全过程。
学生代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分享了对思政课的建设意见和建议,使得思政课的建设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4. 融入现实社会问题:该案例将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问题相融合,选取了一些热点问题、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通过思政课深度解读、学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功经验:1. 定期评估和调整:该案例定期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全员参与共建:在思政课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形成了学校管理层、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机制,增强了全校师生对思政课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一、案例简介大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优秀的工作案例,展现出了各地学校在大思政课教学方面的丰硕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将介绍几例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带给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二、案例一:校园文化节大思政课主题活动某高校在举办校园文化节时,将大思政课教学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课程。
通过主题展示、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发展、社会热点和自身成长,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次活动中,学校还邀请了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和成功人士来校交流,开展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新鲜的思想碰撞。
三、案例二:思政课综合实践项目一所中学在思政课教学中推行了综合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课知识的实用性。
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等。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还将学生们的实践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形成了一种集体共建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四、案例三:思政课跨学科融合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大思政课教学中进行了跨学科融合的尝试。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中,不仅涉及到环境科学的知识,还结合了法律法规、经济学理论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更加全面的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影响,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五、案例四:校园文化沙龙讲座某高校开设了校园文化沙龙课程,每月定期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和精英学生开展各类思政课主题讲座。
这些讲座内容广泛涵盖国家发展现状、社会热点问题、人文历史、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思想、交流分享的平台。
通过这种形式,学校创造了一个多元、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本案例以2019年秋季学期我校某学院思政课教学实践为例,详细阐述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增进学生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案例实施1. 前期准备(1)课程安排:将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纳入思政课的教学计划,确保活动时间充足。
(2)活动策划: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实施。
(3)志愿者招募:通过校园公告、班级宣传等方式,招募具有一定志愿服务经历和良好品德的学生担任志愿者。
2. 活动实施(1)社区调研:组织志愿者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等进行调研,了解社区实际情况。
(2)志愿服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如环保宣传、社区义诊、文化娱乐等。
(3)活动开展:志愿者分组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居民互动。
(4)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组织志愿者进行总结,分享活动感受,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3. 活动成果(1)学生方面: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社区居民方面: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提高了生活质量。
(3)学校方面: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四、案例反思1. 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对活动成果的总结与反馈,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案例展示
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案例展示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案例展示:一、案例名称:高校思政课创新实践1. 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本项目旨在通过创新实践的方式,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主要内容与实施方式: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思政课的知识和理念。
(3)网络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App等,推送优质思政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
(4)教师培训与交流: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成效与影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同时,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案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1. 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项目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主要内容与实施方式: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3)心理活动与训练:组织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4)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 成效与影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心理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解决。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案例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案例一、项目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建设项目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团队,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实施:该项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包括学术讲座、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和学术研修,组织教师赴基层调研,提高教师开展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项目成效:经过项目实施,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明显增强,学院内部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得到了加强,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顺利推进了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项目名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项目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参与,通过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实施:学校在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讲座论坛等多个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政治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大学生文明公约教育实践、社团活动与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项目成效: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明显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项目名称:创新荣誉教育项目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利用学校专有的思政资源和教学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予以表彰和激励,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正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项目实施:学校建立了一套创新荣誉教育机制,通过评选学生创新实践团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科技创新优秀作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形式,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和引领,树立了正确的社会风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陕西师范大学:辅导员鲁鲁加油站
陕西师范大学:辅导员鲁鲁加油站“鲁鲁加油站”是由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团委书记鲁燕创设的一个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并入选2014年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运作,全方位覆盖QQ空间、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多个网络渠道,以更加贴近90后青年学生的设计思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养成教育及辅导员自我能力提升,不断强化网络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网络育人模式,并在全校辅导员群体中得到推广,成为开展学生德育的有效载体。
“鲁鲁加油站”设计了三个板块的内容:(1)线上“鲁燕老师知心话”和线下宿舍楼“鲁鲁交流小板”充分协作,开展实时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德育主旋律。
(2)两色“面对面成长建言册”、活力脸萌版迎新手册、鲁鲁手绘年历,把握90后青年学生的特点,见证成长足迹,分享青春精彩,萌系列中育人。
(3)借鉴他山之石,分类收集整理,形成六类“学生工作剪贴集”,有效开展学习研讨,主动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
经过五年的实践运行,“鲁鲁加油站”在立德树人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回应,达到了网聚师生、萌动育人的良好效果。
(一)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提高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促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一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鲁鲁加油站”通过解读时政热点、关注时事节点、宣传先进典型、解惑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鲁鲁加油站”通过与学生专业学习和校园文化的结合,引导青年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三是通过对学生困难及大学生活注意事项的个性化引导,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一、项目简介大思政课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校园中如何进行思政课的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参与度,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案例将以某高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项目为例,介绍该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其他高校的借鉴意义。
二、项目背景某高校作为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传统的思政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提高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该校特别开展了一项名为“大思政课优秀工作”的项目。
三、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参与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
四、项目实施1. 制定改革方案:学校成立了由思政课教师、学生代表和教务专家组成的改革方案制定小组,共同制定了改革方案。
2. 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前沿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3. 创新教学方式: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包括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
5. 加强评估监督:建立健全的评估监督机制,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
五、项目成果1. 学生参与度提高:经过改革后的思政课,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2. 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
3. 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案例集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案例集
序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分享思政工作经验,我们特地汇编了这本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案例集。
案例一:以爱育人——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某高校辅导员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耐心倾听学生心声,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困境。
案例二:网络思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某高校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通过线上互动、线下实践,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三:家校共育——搭建沟通桥梁
针对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某高校辅导员通过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案例四: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某高校辅导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案例五: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高校辅导员通过开展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以上案例只是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的地方。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思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文稿(共5篇)
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文稿(共5篇)第一篇: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文稿《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文稿》为了进一步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市委宣传部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宣传部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市政研会拟编写《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汇编》,并适时召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会,现就我校做好案例稿件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意义党的十七大以来,我校各支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机制体制、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涌现出了一批做好群众工作的先进典型。
系统总结群众思想工作的典型经验,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有操作性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载体,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征集范围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基层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创造的新载体、新机制,开辟的新领域、新阵地、新途径,运用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载体,以及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视角,都可列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稿件的推荐范围。
三、案例要求1.案例所述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必须是真人真事(可根据当事者意愿使用化名)。
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工作,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2.要突出案例的特点,从提出问题开始,始终围绕问题展开,讲清楚如何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案例的启发性。
3.对事件背景叙述要完整扼要,线索清晰集中,工作进程、操作方法、取得成效、意义启示表述要简洁、生动,突出可操作性和可读性。
4.案例一律以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的感悟、体会、评价以及提出启示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注意案例的客观性。
四、稿件要求1.案例稿件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
请在稿件后注明稿件作者、推荐单位。
请认真填写推荐表格,提供的联系方式要清楚、准确。
2.如有本地区或行业各级领导对案例中活动(工作)的批示、指示,请将复印件附上。
五、稿件使用1.学校根据各支部上报材料情况,进行统一筛选。
思政工作实践优秀案例
思政工作实践优秀案例
思政工作实践优秀案例:
案例一:高校思政课“三结合”实践教学
1. 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2. 结合社会实践,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
3. 结合网络平台,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
案例二:企业员工思政工作实践
1. 建立员工思想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
2.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员工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3. 实施员工关爱计划,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案例三:社区居民思政工作实践
1. 开展居民需求调研,了解居民思想动态和需求。
2. 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3.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
4. 建立居民互助机制,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案例都强调了以人文本的理念,注重思想动态的掌握和思想引导,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为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大学思政教育策划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文化自信,激发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内容1. 红色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红色文化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重要人物和事件。
讲座内容可包括:-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
3. 红色文化主题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包括绘画、摄影、书法、诗歌等形式,展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4. 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组织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红色故事,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弘扬红色精神。
5. 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
6. 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如红色歌曲演唱、红色舞蹈编排、红色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总结。
- 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人员等。
- 中期实施: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后期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西安高校思政工作案例
西安高校思政工作案例在西安的众多高校里,思政工作可是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呢。
就拿[高校名称]来说吧。
一、“思政+历史文化游”活动。
1. 活动创意的诞生。
这所高校的思政老师们发现,咱西安那可是历史文化的大宝库啊。
学生们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却往往只是在课本上了解历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多可惜。
于是,老师们灵机一动,为啥不把思政教育和实地的历史文化游览结合起来呢?2. 活动的开展。
他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思政+历史文化游”活动。
比如说,组织学生去西安城墙。
在城墙上,老师可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走走看看,而是把思政课搬到了这里。
老师会讲古代城墙的修建体现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韧精神,这和当代提倡的奋斗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像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一块一块砖石地堆砌城墙,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不放弃,这就如同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一样。
而且,在游览的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关于城墙防御体系与国家安全观念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保卫国家的重要性。
3. 活动效果。
学生们可喜欢这个活动了。
以前觉得思政课就是坐在教室里听枯燥的理论,现在可不一样了。
通过实地游览,他们对思政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有个学生就说:“以前觉得奋斗精神就是个口号,在城墙上走了一圈,听了老师的讲解,才真正明白奋斗精神是刻在我们民族骨子里的。
”这种活动也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西安这座城市,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思政微剧场”活动。
1. 从课堂到剧场的转变。
学校的思政工作者意识到,现在的学生都很有创意,而且喜欢表演。
那为什么不把思政课的一些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呢?于是就有了“思政微剧场”。
2. 活动的实施。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设定不同的思政主题,然后让各个班级或者学生社团围绕主题创作微剧本并表演。
比如说有一期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
有个班级就创作了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新生刚入学很内向,周围的同学都很友善地帮助他,最后他也变得开朗起来,并且将这份友善传递下去。
高校思政教学案例模板
高校思政教学案例模板案例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某知名企业为背景,介绍该企业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如何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促进企业发展。
二、案例描述该企业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该企业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该企业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注重“诚信经营”的道德准则。
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尊重合同、遵守承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3. 强调“社会责任”,关注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该企业在发展中始终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环保、教育等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
4. 倡导“团队合作”,注重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该企业注重团队合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关心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状况。
5. 落实“法治思维”,依法治企,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该企业始终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企,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三、案例分析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发展具有以下意义和作用: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该企业注重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担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信任。
3.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团队合作和员工成长与发展。
该企业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成长发展平台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4.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
该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企,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四、案例启示与建议通过该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建议:1. 企业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注重创新发展、诚信经营、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和法治思维等方面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主要做法。
1.建立高校心理育人+育心运行机制
1.1建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组织机构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指导委员会是确保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作为高校心理育人教育开展的核心机构,直接开展大学生心理育人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才能确保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各个高校在心理育人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机构,以确保心理育人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6.专家点评(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工作案例的特点、成效与进一职称,字数500字左右。)
学校党委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可加页)
2.4 四级机制有赖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心理测评系统的作用,对学生心理测评分层分段化,提高工具选用的针对性,提高行为观察与测评的综合评估作用,及时分析与妥善处理测评结果。
3.倾注爱心,积极干预,帮助心理问题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1对发现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对其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给予其一定的心理知识的指导和帮助。 3.2专业课老师也需积极的参与进来,对完成学业有强烈要求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 3.3家长对问题学生的全程跟踪,并及时与老师反馈信息。
4.特色亮点。言简意赅提炼3条左右特色亮点,字数300字左右。在学校方面,我们一直强调建立四级防御体制,即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分层次的展开心理育人的作用。
5.效果启示。从理论、实践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列举所获工作成效及经验启示,并提出有关建议,字数500字左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三观,不断提升心理素质、提升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而实施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1.全院动员,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危机的预警预防工作机制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心理问题预警工作小组。制定心理危机重点关注对象的纳入标准:人格与精神异常者、失恋者、多门课程考试不合格者、家庭冲突者、人际关系紧张与孤僻者、非常家庭经济困难者、患有重大疾病者等。 (2)宿舍-班级-学院-心理辅导中心信息互通机制。 (3)校医-心理督导中心-辅导员心理互通机制。 (4)家长法定监护人-辅导员信息互通机制。 (5)利用好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信息,建立教务处-学生处心理互通机制(对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及时采取帮助措施),优化与改进课程自主选修和考试制度,允许多次补考。 (6)各专业教师参与思想与心理健康监护机制。 (7)宿管员-辅导员-分管书记信息汇报机制。 (8)转介-治疗与康复监控机制(复学需要提交正规的医院临床治愈的证明)。
2.思路设计。建立育人+育心的心理育人模式,即学校、院系、班级、宿舍。通过这种四级来形成共同育人的模式。我们一定要重视了“全员参与”这个理念,仅仅有领导重视、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学生的参与是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杀原因主要包括精神疾病和心理冲突、感情因素、学业就业因素、家庭因素,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想要顺利的完成学业,这也跟专业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挖掘更多的资源,比如专业教师、宿管老师,保安等等,尽可能的发动每一个能够接触到学生的教职员工,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全面建立学校的四级机制,真抓实干,落实到位
2.1 一级机制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栏、借助学校的微信平台、各种心理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常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向全体学生普及精神症状与异常行为的识别能力。尤其是阴性症状的识别。
2.2 二级机制是班里健心委员,新生辅导员、班导助理,通过学校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健康常识以及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小技能,起到“宣传、观察、咨询、疏导、联络”的作用。
2.3三级机制是学生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学院要组织分管领导、辅导员、班导师、宿管老师等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全员接受精神卫生法和基本的精神疾病识别知识的专题培训,使每一位能够与学生接触的教职员工都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案例申报表
申报高校
负责部门
所申报的精品项目名称
大学生心理教育“育人+育心”模式研究
案例名称
负 责 人
职 务
辅导员
联 系 人
职 务
手 机
邮 箱
1.背景介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蕴含着的心理育人功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育人。教学育人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直接或者渗透性的融入相关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