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讲解

合集下载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1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作者情感的载体,包括景、物、事、人)2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如王冕《墨梅》)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

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

营造出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折柳: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芳草: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

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

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菊:喻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意象、意境赏析【考点解读】意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

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3)意境和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

没有意象,不能构成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凄凉悲清的意境,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诗人,就是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创造出深刻的艺术形象,营造出不朽的意境。

【题型分析】1、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氛围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答题时景、情、境三个方面三方面缺一不可。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技巧】①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步骤】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描述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

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

“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

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作为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学形式,通过对语言的精炼和运用,表达出独特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感官的描写来表达诗歌中的意思和情感;而意境则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运用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诗歌作品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

一、意象的概念与表达意象是诗歌表达的基本元素之一,它通过对具体形象和感官的描写,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意象可以是视觉上的形象,也可以是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形象。

它们通过细腻、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写月光和霜花的视觉形象,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这种具体形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思考。

二、意象的作用与效果意象在诗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加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加具体、生动、有趣。

同时,意象还可以让读者通过感知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于意象的细致描写,诗歌可以更好地触动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意象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通过将事物的外在形象与其内在的含义相结合,诗人能够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通过描写溪亭日暮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深深陷入其中的情感和无法自拔的境地。

这种以具体形象为载体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三、意境的构建与传达意境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运用来营造出的一种特定氛围和美感。

它是诗歌作品中对于情感、思想和主题的综合体现,通过对于意象的精准运用和巧妙组合,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情感的交融和审美的享受。

意境的构建首先需要选取和运用合适的意象,并将其组织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精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全国卷三---广西省等)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精品
(五)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的 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浮云 落日 杜鹃 流水 秋 月 落花 酒 雁
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禾黍秋风,浮云飞蓬; 羌笛悠悠,芳草萋萋; 雁阵惊寒,冷月无声; 徘徊小径,送别长亭; 风飘万点,浊酒飞红; 枫叶飞霜,细雨梧桐;
精品
•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 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 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精品
五、怎样体味诗歌的意境? 如何解读诗歌的意蕴?
(一)关注意象,也 要关注非意象词语。
二、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意 象、创设意境呢?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创境以尽意
精品
三、读懂意象,悟 透意境,是读 懂诗的关键。
精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精品
人鸡 迹声 板茅 桥店 霜月 。,
四、意象的组合
精品
(一)意象之间可能 有主次之分
精品
旅夜书怀 杜甫

如何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如何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如何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一、意象的概念与分类1.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思想的具象事物。

它是诗歌创作的基础,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载体。

2.意象的分类:(1)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

(2)社会意象:如战争、宫廷、民生、节令等。

(3)人物意象:如诗人自我、他人、英雄、美女等。

二、意境的含义与特点1.意境的定义:意境是诗歌中意象组合所形成的艺术空间,是诗人情感、思想与客观事物相互交融的产物。

2.意境的特点:(1)朦胧美:意境中的意象往往具有模糊性,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2)深远美:意境蕴含丰富,使人回味无穷。

(3)和谐美:意境中的意象组合协调,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三、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方法1.了解诗歌的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年代、社会环境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把握意象的基本含义:通过对意象的分类和了解,把握意象的基本含义。

3.分析意象的组合与关系:分析诗歌中意象之间的联系,理解意象组合所形成的意境。

4.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理解诗歌的主旨。

5.运用想象和联想:在解读诗歌时,运用想象和联想,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6.注重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对于意境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对仗等。

四、古代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和意境案例1.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习题及方法:1.下列诗句中,哪个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A. “床前明月光”B. “海上生明月”C. “红豆生南国”D. “春风又绿江南岸”解题思路:通过分析选项中的意象,可以看出A、B、C三个选项中的意象与月亮有关,而D选项中的意象与春风、江南岸相关。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常见意象:1、 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 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 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 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 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 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倚仗,依靠 答案:“依”字有 ___________之意,写出 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 拟人的修辞 解释)运用 ____________手法,(修辞)不仅 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写柳,更形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宁静旷远的意境
【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 渊明《归园田居》)
• 意象:
• •
鸟、林、鱼、渊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 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 潭。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束缚,回归自 然的心情。
• 意境: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日暮① 杜甫 •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 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 ,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一些固定内涵的意象例举:
•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 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 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竹:有节或虚心。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 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鸿雁、鱼、青鸟:信使,借以表达思念、 思归之情。
资料一:
•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丌同。 丌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意象的作用
• (1)对诗人而言,他必须通过意象来表达 主观情思。 • (2)对我们读者而言,必须通过意象去审 视诗人的主观情思。
二、意境
• 1.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 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里面凝 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 • 意境=图景 + 情思
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幅绚丽的初春景象图: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意境明净绚丽、恬静 优美(或营造了一个明净绚丽、恬静优美的意境氛围)(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定居草 堂后的愉悦闲适的心境,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步骤三)。
常见的意境定位词(术语):一般组合成四个字。
(1)幽静、清幽、幽美、幽深、幽远 (2)宁静、宁谧、安宁、安详、祥和 (3)美丽、繁丽、绚丽、绮丽、优美、繁华、明媚、繁盛、明丽 (4)苍茫、苍凉、悲凉、辽阔、开阔、雄阔、雄浑、慷慨、激昂、热烈 (5)朦胧、素雅、素淡、淡雅、迷离、凄迷、凄凉、荒凉 (6)萧条、寂寥、冷落、清冷、暗淡、冷寂、萧索、肃杀、荒芜 (7)自然、纯朴、淳朴、清新 (8)空灵、渺远
4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2)梅花: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3)竹:正直谦虚,坚贞高洁。
(4)松柏:坚贞不屈的人格。
5
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1)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2)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意象,就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
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象的特点: 1.意象往往有丰富的内涵 2.意象都富有情感性
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简单解释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简单解释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简单解释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意象的建构与表现被他看作是文学与诗词的准绳之一。

意境,是指诗词作品中,诗人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

可以说,意境的深远与否与诗词的意象密切相关,只有领悟意象寓意,才能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情感。

高一语文 : 诗歌意象和意境

高一语文 : 诗歌意象和意境

第7讲诗歌意象和意境【知识梳理】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教学重难点】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抓意象+描画面+造意境+析感情【特色讲解】艳歌行无名氏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悲歌无名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1.古诗中“燕”的意象蕴含丰富。

下列表格中,对诗句中“燕”寄寓的感情的解说,不正..2.《艳歌行》和《悲歌》两首诗都抒发了深挚的情感,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却不同。

请简要赏析。

(5分)答案:1.C(应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2.(5分)《艳歌行》采用了借事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写游子在异乡衣衫破烂,好心的女主人帮他缝补,却被归来的丈夫误会的一场尴尬(1分),借此抒发了远行在外不如在家的感慨,表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1分)。

《悲歌》采用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手法(1分),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

屈原塔苏轼自注:在忠州①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②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意境分析:本诗分三段,前八句写________,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__________。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零霖》: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
二、植物类(比喻或象征)
芳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 竹、柳
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梧桐:表示凄苦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 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
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
小人 庸客俗夫
沙鸥;
飘零 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
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
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 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
时光流逝 岁月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 的发展趋势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猿啼:在古诗中象
征着悲伤的感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巴水天边路, 啼猿 伤客情。
四、器乐类: 羌笛、胡笳
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
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王之涣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代对月思人,望月怀人的诗句很多。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 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 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 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 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 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意识和 人生喟叹。如《春江花月夜》就是此 类。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⑶咏史抒怀诗
1. 常见意象:诗人凭吊的古迹如京 口北固亭、赤壁、乌衣巷、武侯 祠、寺庙等。 2. 常用表达技巧:借古讽今,用典, 对比。

⑷忧国伤时诗
1. 常见意象:写故国故土如金陵、 零丁洋,写农夫行人等。 2. 常用表达技巧:含蓄,象征,直 抒胸臆。
⑸惜别送别诗
1. 常见意象:写离别之地的如长亭、 灞陵、楼阁、客舍、舟船等,绘 离别之景的如风雨、杨柳、酒 等。 2. 常用表达技巧:直抒胸臆,铺叙, 烘托,渲染。
3、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 一幅画面,这幅画面里面凝聚着作 者独特的情思。 意境=图景 + 情思
4、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 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 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 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而 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诗歌按题材的分类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1、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诗 人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情思 物象 意(抽象) 象(具体) 意象=物象+情思
2、意象的作用
(1)对诗人而言,他必须通过意象 来表达主观情思。 (2)对我们读者而言,必须通过意 象去审视诗人的主观情思。 因此,通过意象的分析能使我们快 捷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常见意象及常用表达技巧
⑴咏物抒怀诗
1. 常见意象:较宽泛,但就言志抒 怀而言,古人喜用竹、松、梅、 荷、树、水等意象。 2. 常用表达技巧:融情于景,即景 生情,托物言志。
⑵山水田园诗
1. 常见意象:山水景象如山、石、 泉、溪,田园风光如阡陌、村舍、 草稼、炊烟、鸡狗等,人文景观 如西湖、岳阳楼等。 2. 常用表达技巧:融情于景,即景 生情,虚实,动静,烘托。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诗人能够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对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进行解读,探讨其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对读者的影响。

一、意象的含义与作用意象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比喻、符号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形式。

在诗歌中,意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1.1 感官意象感官意象是通过对五官的描述来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

比如,诗人用鲜艳的颜色描绘夕阳的余晖,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夕阳的美丽和温暖。

通过感官意象,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

1.2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形式,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诗人用蓝天、白云、清风来描绘宁静和自由,用雨水、花朵、春天来表达希望和新生。

自然意象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与自然的共鸣,引发对人生、情感等深层次的思考。

1.3 比喻意象比喻意象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诗人将夜空比作黑色的绸缎,将星星比作点点璀璨的钻石,用来表达夜晚的神秘和美丽。

比喻意象能够让读者在感知到具体形象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含义。

二、意境的构建与作用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意象的运用所创造出的整体感受和氛围。

通过合理的意象组织和运用,诗人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2.1 色彩意境色彩意境是通过对颜色的描绘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比如,诗人用红色、黄色等暖色调来表达热情和活力,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来表达平静和安宁。

色彩意境能够直接影响读者的情绪和感受,使其更容易进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世界。

2.2 音乐意境音乐意境是通过韵律、节奏等音乐元素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感觉。

比如,诗人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饱满而悦耳的节奏。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知识铺垫】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范例剖析】赏析意象与意境:【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一、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的确,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

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1)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2)范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3)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

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一、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的根本概念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那么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确实,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

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1〕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意境那么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到达的境界。

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2〕X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那么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沁园春·XX?:“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X畴。

〔3〕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那么需要“悟〞才能获得。

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

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

“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

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

“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

”(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诗歌取象,有的只取一个意象。

例如舒兰的《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少年,你圆,人也圆。

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这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月亮。

以月亮写乡愁,用“乡色酒”喻月光,飘逸莫名的乡愁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有的诗歌,取的是一组意象。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来承载感情,层层叠加,层层递进,渲染了海外游子与故国家园根脉难断的凝重感情。

从虚实角度看,诗的取象还可分为实象和虚象两大类。

所谓实象,是指可置于我们眼前眉睫的事物;所谓虚象,是指读者感受心造的事物。

例如,郑板桥的“夜深更欲秋潭水,连月带星舀一瓢。

”在这两句诗中,“夜深”、“秋潭水”是实象,“连月带星舀一瓢”是虚象。

这两句诗好就好在以实带虚,以虚写实,实象虚出,虚象实出,给诗句揉进了另一种韵味,另一种灵性。

诗歌不能没有意象,鉴赏诗歌也不能不注意意象,一首好的诗歌应是意象与意境的巧妙铸合。

三、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举例: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现就古典诗歌里一些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作简要解说:1、树木类:①.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②.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④.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

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

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恰好是在红叶上题字的人。

⑤. 红豆: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红豆”语出王维《相思》一诗:“红豆思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意本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来抒发对刘友人的眷念之情。

⑥.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诗人常用它作为坚贞、高洁、坚挺、傲岸、坚强、富于生命力的象征。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中有“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⑦. 竹:气节、积极向上⑧. 梧桐:凄苦。

往往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就抒发了一种凄凉的愁思。

⑨.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杨柳更多的是与离愁联在一起。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忽见陌头烟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烟柳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绪所缠绕,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神伤;“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诗人把别愁离恨写得缠绵悱恻,噬心镂骨。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

王维的“朝雨”冲得走“渭城”的“轻尘”,却冲不走诗人铭刻于心的凄苦与无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悲愁情怀。

⑩. [折柳]喻指“惜别怀远之意”。

据《三辅黄周·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汉之后,“折柳”遂常用于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⑪. 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⑫. 折桂:喻科举及第。

“折桂”典出《晋书·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⑬.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事周而最后饿死首阳山的故事。

后来也指坚守贞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廓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花草类:①.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②.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③.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一般是坚贞、坚强、高洁脱俗的象征。

如屈原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作者以花来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纯洁。

唐人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④.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在古诗中梅花常常是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

但在具体的诗中作者表现的感情也不尽一致。

如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

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⑤.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⑥. 兰:高洁⑦. 牡丹:富贵美好⑧.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也有用莲花赞美纯洁高尚节操的,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又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人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⑨.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蓬草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别》)。

⑩.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3、动物类①. 子规(杜鹃鸟):悲惨凄恻。

子规鸟即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了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叨同情。

宋人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乌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又比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是以杜鹃鸟的哀鸣,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②.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其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句,其中的鹧鸪都已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鸟的形象了。

③.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就已充塞读者心中;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还有“寒蝉鸣我侧”(三国时期魏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