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社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去发现》教案 上海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发现_教科版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发现_教科版一、说教材今天我为大伙儿说课的内容是《我发觉……》,它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第四册三单元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这单元另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也做研究》、《我们的科学小组》。
这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通过发觉、研究、展现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我发觉……》那个主题包括两个子内容,它们分别是《多有味的现象》和《哪里有科学》。
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它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爱好、并乐于动脑动手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制造带来的乐趣。
而《多有味的现象》那个内容侧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是组织本单元教学活动的基础与铺垫。
在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活动目标如下:1、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看周围的事物;2、培养学生探究的爱好;3、教育学生如何解答你发觉的现象。
其中第2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发觉者、创新者,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也强调要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而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无味,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因此,我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差不多学习方式,依照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自制电脑课件,通过声、形、像的有机结合,加强直观性、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情,从而促使学生把"知"转化为"行"。
采纳情形激趣、角色体验、游戏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活跃,把道理寓于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
如何有效运用以上方法,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三、说学法新课程提出要注重进展学生的个性,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样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进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情感的激发。
《有趣的发现》教案
《有趣的发现》教案(一)设计意图和思路:我所执教的《有趣的发现》一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活动主题一:我发现……的第一课时。
1、设计意图:本节课,所有的活动环节都围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主线开展。
让所有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不仅感受到快乐,而且使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2、设计思路:一开课,我播放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爱看、爱唱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于是,卡通形象蓝猫就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出现了。
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想寻找到有趣的发现,就要从认真观察开始。
于是我采用了“比眼力”的游戏导入,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游戏,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从潜意识中已经感受到: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有趣的发现。
在活动过程中,我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讲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观察实物找发现和大自然探秘。
这三个环节,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不仅让学生有充分活动、观察的时间,还有静下心思考、交流的空间。
在“讲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观察身边的一些小小的现象开始的。
课前学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亲自动手查阅、课堂上的交流,科学家的故事会给学生以启迪和信心,并能激励他们进一步去研究这些现象。
有了这种意识,就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
我设计了蓝猫送礼物,观察实物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创设一种神秘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发现的欲望。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些花、鱼、乌龟、标本都是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课堂上引入了活物,更能激起学生们观察的兴趣。
学生们将观察到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也从发现中感受到了快乐。
让学生在乐中学就是这节课的主旨。
为了将学生发现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于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大自然探秘”。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下品生 第三单元 我们去发现(主题二)
二下品生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主题二)我也做研究编委:使用人:时间:教材简析:通过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它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动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快乐。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去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4、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分享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资料及资源网的运用:教参书、教育局资源网等教具学具的准备:幻灯片资料卡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我研究什么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同学们,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多看,多想,多问,做生活的有心人。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你想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你想成为聪明的孩子吗?那就出发吧!我们一起去发现世界的奥秘!揭题板书:我研究什么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搞研究吗?今天我们也来当“小科学家”,大家高兴吗?那么,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对研究的一些看法吧!(播放课件)1、图中的小男孩提出了什么问题?(小水坑怎么干的)2、他是怎样解决的?(观察、记录、询问老师、查找资料)3、小结:小男孩所做的事就是研究,而且是了不起的研究。
研究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勤于动脑,把脑海中的大问号变成感叹号,我们就会成功。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奇思妙想“小科学家”们,你准备研究什么,把你的研究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吧!生汇报后小结:同学们,你们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真聪明!老师喜欢你们这些“小问号”。
活动二、锲而不舍1:说一说,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准备怎么去研究?生各抒己见,师给予鼓励2:先从你们感兴趣,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开始吧!问题选定以后,讨论一下,看看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说课稿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是上海版科教品社二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现象的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奥秘。
2.科学实验: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科学知识:结合生活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4.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现象有好奇心,愿意去探索和发现。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有限,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逐步积累和丰富。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科学知识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学的奥秘。
3.实验: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年级品社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教案上海科教版
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教学目的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的科学常识;2.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乐于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3.鼓励学生收集民间谚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生产生强烈的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共同欣赏《天地之间》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天地之间》。
(有了这首既充满童趣又充满激情的儿歌的渲染,学生的探索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便能被迅速调动起来。
)二、引导学生去发现1.观察画面,谈谈收获。
出示课件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A、中国小男孩张衡望着美丽的星空出神,他想知道天空究竟有多少颗星星;B、英国小男孩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在思考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C、英国小男孩瓦特看见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问祖母壶盖为什么会跳舞。
2.教师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的故事给我们以启迪,但更多的还是信心。
大家知识面广,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你能讲一讲你们所了解的科学家少年时的故事,说一说那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吗?(学生讲故事)老师可以适当的讲几个故事,如:爱迪生、张衡等。
三、游戏教师组织学生玩“找不同”的游戏:出示课件1.教师准备一些图片(两张为一组,两张图片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区别)。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异同(图片出示的顺序可以由简到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两幅图,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看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3.教师总结:我们一同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去欣赏花草虫鱼的可爱,去探索风雷雨电的形成,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只要留心观察,多看、多想、多问,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小小科学家。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i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单元备课:A、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我发现……”、“我也做研究”、“我们的科学小组”三个主题活动内容,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
通过发现、研究、展开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B、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2、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3、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5、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6、培养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去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智慧;8、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随时随地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9、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欢歌笑语中迈向更大的成功。
C、单元教学建议:●单元首页介绍:首页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主题文字和背景图相互映衬,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天地之间》这首既充满童趣又充满激情的儿歌。
有了这种气氛的渲染,学生的探索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便能被迅速调动起来。
接下来是一组各国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伟大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的故事无疑会给孩子们以启迪,但更多的还是信心。
具体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上台当小老师,讲一讲他们所了解的科学家少年时的故事,说一说那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
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我发现_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我发现_科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2、有好奇心,喜爱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爱好。
(二)能力目标乐于动脑、动手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制造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好奇心,喜爱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爱好2、教学难点:乐于动脑、动手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制造带来的乐趣课前预备教师预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自然现象的答案,便于给同学们解答。
学生预备: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查资料,搜集一些生活中感爱好的问题和小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情总动员1、课件播放音乐《天地之间》2、师:这首歌好不行听?(生:好听。
)这首歌不光好听,歌词也挺有意思“从地到天……谁就变得聪慧无比”大伙儿想不想变得聪慧?(生:想!)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周围的世界,留心观看我们的生活,去体验发觉的欢乐!3、课件出示课题“我发觉……”二、讲授新课(一)1、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漂亮的大自然,课件播放《漂亮的大自然》,学生观赏。
2、师生谈话导入。
师:无穷的大自然中藏着许多隐秘,想不想去认识一下那个奇异的世界呀?生:想。
师:那你们明白花是什么颜色吗?生:红色,黄色,白色……师:那谁又明白花有什么气味呢?生:花有浓浓的香味、还有异味、甚至什么气味都没有的师: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这确实是发觉。
今天我们就从一些有味的现象开始探究发觉。
老师板书:多有味的现象。
3、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谁的叫声?师:听听,猜猜,谁在唱歌?4、学生进行辨认推测,猜不出时,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知了”。
说出知了的名字后,请学生观赏多种知了图片。
5、老师简单介绍知了:知了,又称蝉,因其叫的声音像“知了”而得名。
中国就有120种,最大蝉体长4~4.8cm,翅膀基部黑褐色。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主题活动一我发现……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2.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总是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3.乐于动脑筋,动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喜欢问各种总是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乐于动脑筋,动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发现……一、进入主题1.猜一猜:P32图中的男孩将来会做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是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就热爱科学的,请看P33的介绍。
学生看介绍。
说说自己认识的科学家。
3.你想在将来成为一个科学家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吧。
二、你留意了吗?1.知了为什么叫得这样响?2.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而图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知道答案的?3.当你对大自然有疑问的时候,将会怎么办?是向大人请教,还是自己去寻找探索?4.你平常注意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学生通过学习得出答案。
比较两种学习方法的不一样,并进行简单的对比。
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办法。
把自己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
三、小问号1.看P35图。
2.说说奶奶为什么收衣服?3.天上的云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观察图画。
说说奶奶的经验。
说说自己的积累。
四、我的发现1.读主题文字。
2.看看小女孩有什么发现?3.说说自己的发现。
并把它记下来。
第二课时哪里有科学一、直接引入科学在哪里呢?它是不是很深很难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科学在哪里。
与老师互动。
二、身边的科学1.引导学生看P36页图文。
2.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例子。
3.光知道这样的现象,不是科学,还要知道为什么,那才是科学。
4.怎样使自己身边的现象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科学呢?5.选自己身边的一个现象,进行研究。
说说自己读书的发现。
说说自己身边的科学。
想一想,我能说清楚自己身边的现象吗?结合对上一节课的理解说一说。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主题1我发现》说课稿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主题1 我发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主题1 我发现》是上海版科教品社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周围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周围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我也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观察与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周围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4.课文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5.实践与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课文内容进行,突出关键词汇和重点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发现_教科版-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品德与生活《我发现……》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我发现……》,它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第四册三单元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这单元另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也做研究》、《我们的科学小组》。
这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我发现……》这个主题包括两个子内容,它们分别是《多有趣的现象》和《哪里有科学》。
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它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并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而《多有趣的现象》这个内容侧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组织本单元教学活动的基础与铺垫。
在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活动目标如下:1、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2、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3、教育学生如何解答你发现的现象。
其中第2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也强调要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无味,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因此,我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自制电脑课件,通过声、形、像的有机结合,加强直观性、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情,从而促使学生把"知"转化为"行"。
采用情景激趣、角色体验、游戏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活跃,把道理寓于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
如何有效运用以上方法,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三、说学法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情感的激发。
二年级品德下册 我发现……教案1 科教版
我发现¬¬¬……第一课时多有趣的现象教学目的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的科学常识;2、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鼓励学生收集民间谚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学生探究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自制卡片教学过程一、唱一唱:演唱《天地之间》(或听录音《天地之间》),导入本单元主题《我们去发现》二、讲一讲:老师或学生分别介绍牛顿、瓦特、张衡三、看一看:1、教师准备一些图片(两张为一组,两张图片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区别)。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异同。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看哪一个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3、教师总结:仔细观察很重要。
四、想一想:知了为什么叫得那么响?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这样唱歌呢?(指导学生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五、议一议: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或分小组讨论后在组里讲一讲。
六、读一读:出示写有谚语的卡片读一读:云往南,雨连绵。
云往北,一阵黑。
云往东,一溜青。
云往西,穿雨衣。
问:1、谚语说明了什么?2、课后收集相关谚语3、下雨前还能看到什么现象?七、记一记:在自己准备的资料卡片记下你在生活中的发现。
板书知了能叫多观察有趣的现象蜗牛爬后留痕迹勤动脑云可识辨天气想探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我发现》教案.docx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我发现》教案《我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对各种自然现象或生活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多有趣的现象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及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现象并查找有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也可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同学、家长、长辈等交流,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知识。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歌曲吗?下面老师给大家播一首歌。
播放《天地之间》这首儿童歌曲。
学生如果会唱,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唱,如果不会唱可让学生认真听。
唱完后可问学生:你从这首歌中了解些什么?你想说什么?师提问:歌曲中唱到:“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多么神奇,谁能发现其中的奥妙,谁就变得聪明无比。
”你想不想变得聪明无比呀?其实呀,你如果想变得聪明,就要在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多留神观察,通过观察去发现事物的奥秘,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
你如果能够从现在起就坚持这样做,说不定你以后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2、《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引导学生看课P33插图及文字。
提问: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简单讲一讲这几位科学的故事。
师小结:牛顿、瓦特、张衡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爱观察、爱发现。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游戏《找不同》。
教师组织学生玩“找不同”的游戏:出示图片。
1.教师准备一些图片(两张为一组,两张图片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区别)。
2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异同(图片出示的顺序可以由简到繁)。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主题1 我发现》教学设计
上海版科教品社二下《主题1 我发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主题1 我发现》是上海版科教品社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发现。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发现。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的方法,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2.准备课件,包括课文动画、科学实验视频等。
3.准备课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动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文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实验,尝试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教科版-二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去发现-3.我们的科学小组
《我们的科学小组》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团结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随机随地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
3.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欢歌笑语中迈向更大的成功。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要做科学研究,有时候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怎样才能找到和自己一道研究的伙伴呢?
(二)活动过程
1.要知道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活动,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可以把大家喜欢的活动记下来,了解大家的兴趣和爱好,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2.成立科学小组的细节问题。
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科学小组分工合作好,使我们的研究能很好的进行下去呢?
选组长、定时间、制定计划、请指导老师等。
3.活动计划的制定。
我们可以参昭书上的计划定出本小组的计划。
记住要有组长、组员、指导老师、内容、时间等。
同学们还可以发挥,把计划定为更详细些。
4.说一说我们活动小组的协作,感受团结协作带来的乐趣。
(三)总结
我们知道了怎样组成科学小组了,各个活动小组可以交流一下活动情况。
为
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发现,不妨去读读有关的书刊,并记下找到的资料。
相信你们一定会体会到研究带来的乐趣。
2024年二年级品社下册《主题1我发现》教案上海科教版
- 突出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重点内容,如定义、观察方法、应用实例等。
- 准确精炼:语言简练,关键词突出,便于学生记忆。
- 艺术性与趣味性:适当使用图表、箭头、符号等元素,使板书更具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
4. 信息化资源:电子课本、在线互动问答平台。
5. 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实践作业。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关于社会规范和生活观察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我身边的规则”和“我发现的变化”,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变化。
七、板书设计
中心主:我发现
板书结构:
1. 社会规范
- 定义与重要性
- 常见规范案例
2. 观察与发现
- 观察方法
- 发现问题的技巧
3. 生活应用
- 个人
- 家庭
- 学校
- 社会
4. 案例分析
- 实践活动案例
- 社会规范应用实例
5. 成长与创新
- 社会规范与个人成长
- 社会规范与创新精神
设计要点:
- 目的明确:通过板书展现课程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社会规范现象,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中。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社会规范的运用,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他们只是简单地记录现象,而没有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主动地去思考和创新。
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3居家安全不大意王舍人中心小学赵艳华主题目标:1、初步了解家庭日用品中的危险物品的危险性。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把危险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玩火,不乱动电器、煤气设备,使用危险物品要小心谨慎,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完后放回原来的地方等。
3、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4、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居家安全不大意”设有:图画、文字来说明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如:课文中画了这样一幅图,(有一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脚下踩着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小男孩在房间里踢足球。
)和有一位陌生人敲门,那个小女孩没有给他开们。
那位小女孩说:“我不认识你,不能给你开门”。
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中的插图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危险物品不乱动。
小心摆放和使用。
通过看书,活动等方法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使自己不受伤害。
生活中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小学生又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训练自我保护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
使用危险物品要小心谨慎,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完之后要放回原来的地方。
再是使学生在家中踢球,身子探出窗外这样做的危险性,以保证居家的安全。
教具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小黑板、搜集有关资料、图片等。
学生:回家调查或搜集一些于课题有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居家安全不大意危险物品不乱动小心摆放和保管正确使用很重要在家玩耍不捣乱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34页学习目标:1、通过展示家庭日用品中的危险物品,了解这些物品的危险性,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
2、“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这样做的危险性,以保证居家的安全。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小黑板,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点明主题1、点击课题,播放录像片段;一家三口因煤气泄露而中毒入院治疗的悲惨事件。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认真看,细细的思考,最后指名发言。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稍不注意,就会带来危害,因此我们要做有心人,事事留心,居家安全一点儿也不能大意。
教材分析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我发现——多有趣的现象》教材分析
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马丽
教材分析:《我发现》是科学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第一主题的内容,该主题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常识。
设计意图:在本次活动设计中,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观察日常生活,从而发现问题,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1、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身边的事物及现象。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体会发现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3、了解发现的重要性,敢于发现,敢于提问,在生活中积累重要的发现,有初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发现身边有趣的现象,体会发现的重要性;敢于发现和提问,激发探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
教学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的科学常识;
2.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乐于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3.鼓励学生收集民间谚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产生强烈的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共同欣赏《天地之间》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天地之间》。
(有了这首既充满童趣又充满激情的儿歌的渲染,学生的探索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便能被迅速调动起来。
)
二、引导学生去发现
1.观察画面,谈谈收获。
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A、中国小男孩张衡望着美丽的星空出神,他想知道天空究竟有多少颗星星;
B、英国小男孩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在思考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
C、英国小男孩瓦特看见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问祖母壶盖为什么会跳舞。
2.教师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的故事给我们以启迪,但更多的还是信心。
大家知识面广,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你能讲一讲你们所了解的科学家少年时的故事,说一说那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吗?(学生讲故事)老师可以适当的讲几个故事,如:爱迪生、张衡等。
三、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玩“找不同”的游戏:出示课件
1.教师准备一些图片(两张为一组,两张图片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区别)。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异同(图片出示的顺序可以由简到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两幅图,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看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3.教师总结:
我们一同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去欣赏花草虫鱼的可爱,去探索风雷雨电的形成,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只要留心观察,多看、多想、多问,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小小科学家。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神奇的大自然”课件。
2.哇!树叶竟有这么多的形状,真是太奇妙了。
小朋友们,这可是知识啊,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知识是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呢!
二、说说你的发现
三、记下你的发现
小朋友,你们的发现真多,而且还很有趣。
小小的发现里可蕴藏着很多知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就是从一些发现走向成功的!你们想不想解答这些小问题?那首先就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四、多有趣的现象
1.教师:夏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孩子围在树下对知了的叫声产生了好奇,不明白小小的知了为什么能够叫得这么响。
小朋友,你们平时观察、发现过吗?
2.学生纷纷回答,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
3.指导看图:孩子们为了弄清事实,有的捉“知了”观察,有的查找资料,终于发现了“知了”发音的秘密:原来“知了”是通过扇动大大的翅膀发声的。
4.“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唱歌的?”大家讨论讨论。
5.看图讲故事,连环图:天空中一团乌云正往西边飘去,奶奶忙着收衣服。
问题:奶奶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A、奶奶引导孙女观察云,看看它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质疑:“天上的云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B、奶奶用以回答孙女的是一组民间谚语,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大家可以看云识天气。
C、学生读读儿歌,再说说儿歌的意思。
五、展示发现
1.除了云,下雨前你有什么发现?跟大家说说吧!
2.教师小结:“发现”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发现”就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代名词。
大家的发言为这一话题的展开提供了范例,大家都明白,原来这就是“发现”,我也可以“发现”。
六、学习记录
1.把有趣的发现记下来。
看看学生的作品并做示范。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你能说一说我们身边的科学吗?(看图)出示课件
2.小结:我们将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发现列举出来了。
原来,连煮蛋、跳绳、洗碗这么小的事情里也有科学,很多科学常识就蕴藏在这看似极普通极平常的小事里。
二、汇报交流:
1.说说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发现。
(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日的经验、观察,谈谈自己的想法。
)
2.延伸: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事情。
3.交流讨论;
4.小结:生活中,只要多看一看,多问一问,多想一想,我们就能发现许多科学小常识。
三、榜样引路:
1.列举一个学生记录的预防晕车的一些办法。
CAI出示:
◆坐车的前一天睡好觉。
◆坐车前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能饿着肚子。
◆坐车时,不要看报,看远处的景物。
◆服晕车药
◆不要老想着自己会晕车
2.说说你从这位小朋友的做法中受到什么启发。
3.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只有留心观察,才会学到许多科学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