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教导
幼儿园户外运动中的儿童安全案例分享

幼儿园户外运动中的儿童安全案例分享幼儿园户外运动中的儿童安全案例分享作为家长或幼儿园工作人员,我们都非常重视幼儿户外运动的重要性。
户外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锻炼身体、探索自然和社交交流的机会。
然而,与户外活动相伴的是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幼儿园户外运动中发生的儿童安全案例,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风险。
1. 案例一:失足滑倒在一个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地上,一名四岁男孩在奔跑时不小心滑倒,导致手臂骨折。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必须保持干燥、平整,并摆放防滑垫以减少孩子们发生滑倒的可能性。
老师在活动期间应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行动,提前预判潜在的风险,并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步骤和动作。
2. 案例二:晒伤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名五岁女孩在户外运动中忘记了涂抹防晒霜,导致皮肤被晒伤。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幼儿园应该在户外活动前,要求家长或家长授权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擦上防晒霜。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阴凉的地方,并提供给孩子们帽子和太阳眼镜等防晒用具。
3. 案例三:摔倒与碰撞在一个儿童园的自行车训练活动中,一个六岁男孩在与其他孩子相撞时,摔倒并造成头部受伤。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户外运动中,特别是需要使用设备或参与互动活动时,应确保孩子们戴上头盔和其他防护用具,以减少碰撞和跌倒所带来的伤害风险。
提供适当的安全指导和规则,加强孩子们对危险行为和不当操作的认识,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4. 案例四:异物吸入在一次户外自由玩耍时间内,一个三岁女孩不小心将花朵吸入口中,导致窒息。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幼儿园在户外活动中应该清理并确保场地没有小颗粒、小玩具或其他易吸入口中的物品。
老师应加强对孩子们正确使用游戏道具和小玩具的指导,并时刻保持警惕,迅速处理任何可能导致窒息的情况。
幼儿园户外运动中的儿童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妥善应对。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提供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并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户外运动安全真实案例分享

一、案例一:跌倒摔伤在幼儿园的户外运动活动中,有一名小朋友在奔跑时不慎摔倒,导致手臂受伤。
这次事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可能面对意外伤害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在户外活动中注意脚下的情况,避免跌倒摔伤。
二、案例二:被儿童游戏设施划伤一名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游戏设施上划伤了手臂,这让我们认识到即使是看似安全无害的游戏设施,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应该对游戏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孩子们在玩耍时不会受伤。
三、案例三:迷路在户外活动时,有一名小朋友因为离开了团队迷路了。
这次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注意力,避免迷路或走丢。
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在户外时注意保持团队,不要擅自离开。
四、案例四:被异物误食一名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误食了地上的小物件,导致肚子不舒服。
这次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幼儿园在户外活动中应该对活动场地进行清理和检查,防止小朋友们误食异物。
也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不要随意将地上的东西放入口中。
五、案例五:被昆虫叮咬在户外活动中,有一名小朋友被昆虫叮咬了,导致发痒和肿胀。
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面对昆虫叮咬的风险。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幼儿园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如给孩子们穿长袖衣物、涂抹防蚊液等,以防止昆虫叮咬。
也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开昆虫。
总结: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在户外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户外活动中孩子们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幼儿园需要加强的安全教育措施。
只有充分重视幼儿园的户外安全教育,才能保障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安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而户外活动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然而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面对各种意外伤害的风险,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安全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
以下是一则幼儿期安全教育的案例分享。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小明,5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因为追逐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导致手臂骨折。
事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关心小明,同时也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案例经过(1)发现问题小明受伤后,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在了解事故原因后,发现小明在追逐其他小朋友时,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导致摔伤。
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
(2)制定教育方案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教育方案:①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②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③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3)实施安全教育①安全教育课程我们邀请了专业讲师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②户外安全演练我们定期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例如,在交通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过马路;在消防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③家园合作我们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同时,我们还为家长提供安全知识资料,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效果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小明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户外活动中,他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此外,其他幼儿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摔伤事故明显减少。
三、案例反思1. 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汇总(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保障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以下是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的汇总,旨在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案例背景: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由于天气突变,导致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淋雨感冒。
安全教育内容:1. 教育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淋雨感冒。
2. 教育幼儿在下雨时,要听从老师指挥,迅速回到教室或活动室。
3. 教育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注意保持队伍整齐,防止摔伤。
安全教育效果:通过本次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能够主动关注天气变化,听从老师指挥,避免淋雨感冒。
三、案例二:交通安全教育案例背景:在一次接送幼儿时,一位家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打开车门,导致幼儿差点被撞。
安全教育内容:1. 教育幼儿在上下车时,不要靠近车辆,确保安全。
2. 教育幼儿在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
3. 教育幼儿在乘坐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
安全教育效果:通过本次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上下车、过马路、乘坐车辆时能够更加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案例三:消防安全教育案例背景:在一次消防安全演练中,由于幼儿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导致火灾发生时慌乱无措。
安全教育内容:1. 教育幼儿认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 教育幼儿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火场。
3. 教育幼儿不要触摸电线、插座等危险物品。
安全教育效果:通过本次消防安全教育,孩子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火场,并知道如何使用消防器材。
五、案例四:饮食安全教育案例背景:在一次午餐中,由于幼儿食用了过期食品,导致食物中毒。
安全教育内容:1. 教育幼儿不要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 教育幼儿在用餐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噎食。
3. 教育幼儿不要在吃饭时嬉戏打闹。
安全教育效果:通过本次饮食安全教育,孩子们在用餐时能够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分析与改进

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分析与改进1. 引言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幼儿户外运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分析2.1 案例一:滑梯安全事故在某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上,有一座高约2米的滑梯。
一天,一名3岁的幼儿在使用滑梯时发生了意外摔倒的事故,导致轻微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存在以下问题:- 滑梯高度超出幼儿使用的安全标准。
- 滑梯表面材质不够柔软,未能有效减缓幼儿摔倒时的冲击力。
- 监督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避免幼儿在滑梯上发生意外。
2.2 案例二:跌倒摔伤事件在另一家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上,有一块人造草坪。
由于草坪表面不平整,一名4岁幼儿在奔跑时不慎摔倒,造成手部受伤。
这一案例表明了以下问题:- 幼儿园户外运动场地表面不平整,存在跌倒摔伤的风险。
- 缺乏专业人员及时对户外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3. 改进建议3.1 设立安全标准针对滑梯高度超标的问题,幼儿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在建设户外运动设施时设立安全标准,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滑梯的高度、倾斜度、材质等都应符合规范,以确保幼儿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意外。
3.2 定期安全检查针对草坪不平整的问题,幼儿园应该建立定期的户外运动场地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运动场地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游戏频繁使用或维护保养不及时等情况下,更应加强安全检查和维护。
4. 个人观点和理解针对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问题,我认为安全教育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优化设施和定期检查,幼儿园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加强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监管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欢乐阳光行: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分享

幼儿园欢乐阳光行: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共享一、引言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也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关注备至。
除了学习知识外,幼儿园也注重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和运动发展。
然而,在户外运动中,安全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关注点。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二、案例共享1. 校园滑梯意外在某幼儿园举办户外运动活动时,一名孩子在玩耍中从高滑梯上摔落,造成腿部受伤。
这一意外事件引起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深刻反思。
在孩子们的户外运动环境中,滑梯等设施的安全性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检查,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2. 草坪摔倒事件在一次户外运动课上,一名孩子在草坪上跑步时摔倒,导致手部骨折。
这一事件引发了学校对于草坪环境安全性的重新审视。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草坪的平整程度和草坪上的障碍物等都需要得到认真的关注,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3. 游乐设施故障某幼儿园的游乐设施出现故障,导致孩子们在使用中受伤。
这一事件提醒了幼儿园管理者注意游乐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工作,以免造成孩子们的意外伤害。
三、如何预防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问题1. 定期检查和维护户外设施幼儿园管理者和老师需要定期对户外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2. 提前做好教育和预防工作在户外运动前,老师们需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导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识,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在安排户外活动时,老师们需要合理考虑孩子们的体能和芳龄等因素,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户外运动项目,避免过于危险的活动。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以上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案例的共享,我们深刻意识到了在幼儿园教育中户外运动安全的重要性。
只有在保障孩子们的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提升。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的一名家长/老师,我认为户外运动安全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孩子们户外运动安全的关注和教育,确保他们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案例 幼儿园安全案例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案例一、案例背景1.1 某幼儿园位于市区,拥有较大的户外活动区域,孩子们经常在这里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1.2 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导致幼儿园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1.3 该案例引发了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对于如何有效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案例分析2.1 事故发生的原因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当时正值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有一名孩子在跳跃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了骨折等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孩子摔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场地不平整,有一块凸起的石头没有被及时清理干净。
2.2 孩子监管及安全意识不足事故发生时孩子们的监管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摔倒,导致了救助的延迟,增加了孩子的伤害程度。
在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时,监管人员对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学校管理不力幼儿园管理层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做到位,导致了场地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于孩子们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案例启示3.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对于孩子监管人员及幼儿园管理人员来说,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每个人都对于孩子的安全负起责任,才能有效地保障孩子们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3.2 完善管理措施幼儿园管理层需要加强对场地安全管理的重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需要及时消除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3 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在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可能性。
3.4 强化危机处理能力幼儿园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教职工的危机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受伤的风险。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火灾逃生某幼儿园发生火灾,教师们迅速组织孩子们进行逃生。
在逃生过程中,教师们冷静指导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沿着墙壁迅速撤离。
最终,所有孩子们安全撤离到户外空地。
分析:这个案例中,教师们应对火灾的紧急疏散能力值得肯定。
他们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冷静地组织孩子们撤离,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
同时,他们还教会了孩子们火灾逃生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等。
案例二:溺水事故某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去游泳,一名孩子在泳池边不慎滑入水中。
幸运的是,附近的教师迅速将孩子救起,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分析:这个案例中,教师们在关键时刻对孩子的救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幼儿园应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泳池的危险性,并教导他们如何预防溺水。
同时,加强教师们的急救技能培训也是必要的。
案例三:交通安全某幼儿园附近有一条繁忙的道路,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
教师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等。
分析:这个案例中,教师们关注到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幼儿园还可以与当地交通部门合作,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案例四:食物中毒某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经过调查,原因是幼儿园食堂的食物卫生不达标。
事发后,幼儿园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并对孩子们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
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园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疏漏,但及时加强了管理,并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幼儿园应持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同时提高孩子们的食物安全素养。
案例五:防拐骗教育某幼儿园开展了一次防拐骗教育活动,模拟了拐骗场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拒绝陌生人的诱骗。
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拐骗教育,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自我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教导
摘要: 积极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问题,探究如何合理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
实验证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幼儿不安全行为、事故发生率大大减少,从而全面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关键词: 幼儿; 户外活动; 安全教育
一、幼儿户外安全的意义
儿童健康专家普遍认为:户外活动的缺乏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呼吁社会和家庭对这一日趋严重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据国际上的研究:儿童每天至少需要户外运动一个小时,最好保持两至三个小时。
国内的调查表明:近年,儿童用于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剧增,户外活动明显减少。
这也是许多儿童身体虚弱、超重或出现肥胖等不良症状的原因之一。
专家们强调,为确保儿童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和小学应为孩子们组织更多的户外活动,应多带孩子投身大自然。
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在户外自由活动时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常常不能清楚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导致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隐藏着各种危险因素。
加上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大、人数多、难组织、难管理等客观原因使老师对户外活动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致使老师们惧怕开展户外活动,导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没有了保障。
因此关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如何合理组织幼儿户外活动,使幼儿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中受到伤害等研究意义重大。
二、案例背景
身体发展、生命发展是人发展之根本,没有生命或生命质量差则谈不上人的发展或良好发展。
幼儿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伤害,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都十分重视。
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头号杀手。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宝贝程度可想而知。
而对于幼儿园来说,即使取得了再多的荣誉,只要出了一起安全事故,那么再多的光环也将被隐去。
没有安全、健康的保障来谈幼儿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纲要》所以将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
三、案例描述
2014年10月30那一天,孩子们吃完了中饭,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散步,当走到草地上时,孩子们看到钻洞的玩具器械个个兴冲冲的跑过去玩,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老师也就没阻止,一起玩起了钻洞洞的游戏。
过了几分钟,老师听到了哭声,看到叫冰冰的小女孩哭了起来,扒在草地上,老师跑过去问:“冰冰,怎么啦?”她只是一直哭。
这可怎么办?老师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什么?就检查她的身体,当拉起她的袖子时,发现她的手臂有肿块,不好,手受伤了,立即送医院,医生说孩子的手骨折了。
孩子的奶奶赶过来说:“我的孙女,平时我照顾的很好的,我做什么事都抱着她,从来都不会摔到的?”这件事发生后的几天里,草地上静悄悄。
大家都认为“少活动,少出事”。
四、案例分析
托班的幼儿的年龄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关不住,放不得”。
托班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最喜欢钻钻爬爬、非常爱动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接触的事物也不多,因而他们就特别好奇,看到好看、好玩的就伸手,看到好吃的就张嘴……。
户外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精彩纷呈的大世界,有很多的安全问题,事故往往是出乎意料,防不胜防的。
由于有些家长的育儿观念落后,不科学,认为外界存在着大量的对小年龄孩子的不利因素。
根据
孩子的奶奶说的,我们知道冰冰是个很少运动的孩子,她的性格很内向,很少接触外面的环境。
因而家长一味的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来孩子可以做到的事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儿童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孩子通过锻炼和实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
结果使孩子缺乏了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
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的感到:应该深刻反思老师对幼儿户外活动中的教育与指导。
五、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指出:幼儿阶段正处在人体形态、机能的最初生长发育阶段,为使他们更健康的生长发育并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稳固而坚实的基础,此时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保健,还需要积极的开展以身体锻炼为手段的各种活动。
1.集中教育,正面引导,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
如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如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
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我们到了活动区域,应该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应该怎样玩玩具,不应怎样玩,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以引起幼儿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选择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像冰冰这样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
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不断的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3.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如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拉手,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的下。
在选择玩具时,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一组一组的来,这样也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
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我们教师不要让孩子逃避危险,而是战胜危险,让孩子们身体的发展与安全做到双保险。
安全工作不容忽视,每时每刻,都要做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
参考文献:
1.王欣.《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早期教育》2004年第2期
2.许卓娅.《怎样的安全才是合适的安全》,《山东教育》2003年第7、8月。
3.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