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
1.教材赏悟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淮南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张融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朱熹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冯梦龙
◆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3.典例赏析
强弱之辩
《两同书》
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4.时文赏读
平常心做事,自然而然,勿苛求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
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
一叶留在地面。”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时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美更远。
做任何事,保持一个中庸的余裕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劳、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极苦、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身养性的益处,心情也不会愉快。
不管是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固然要尽己所能、日新月异,但也不须苛求太过。一个人勤力于工作是很好,但如果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与健康,长久下来,人生的画面必定导致偏差。当一个人为了追逐幸福的尾巴不顾一切,却反而因为以偏概全的缘故,离幸福便更加遥远。
常识链接——知人论著
1.识人物
颛孙师(前503—?),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2.知背景
儒学讲求的中庸之道,主张在矛盾对立的两极中作出优化选择,追求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谐调。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坐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
两头讨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中庸之道是一种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异见、对立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出对各方统筹兼顾,具有宽大包容性和广泛满意度的黄金中道,体现了和平理性、稳步渐进、损失最小、收效最大,以实现谐调为目的的优化决策路线。
一、字音辨识
①狂狷.()②讪.()③徼.()④乡原.()
⑤攻讦.()⑥椟.()
答案①juàn②shàn③jiāo④yuàn⑤jié⑥dú
二、通假字
①然则师愈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乡原.,德之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恶徼以为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恶不孙.以为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无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与”通“欤”,吗②“原”通“愿”,谨慎老实③“知”通“智”,聪明④“孙”通“逊”,谦退⑤“莫”通“漠”,淡漠
三、重要实词
①其至.矣乎()
②民鲜.久矣()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④义之与比.()
⑤不得中行而与.之()
⑥必也狂.狷乎()
⑦小大由.之()
⑧君子和.而不同.()
⑨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⑩乡原,德之贼.也()
⑪恶居下流而讪.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