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感知是对知识的最初步的认识,但又是不可少的开端,它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遵循感知规律,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根据感知规律的分类可以归纳出不同的方法来提高。

关键词:感知规律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正文

感知规律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一)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

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

强度律刺激物是产生感知的动因,而刺激物成为动因的条件之一是适当的强度。感知的材料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物理强度和生理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但不可太响,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由于对象各要素的强度不同,则各要素的感知效果也有差异,除了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外,刺激物的相对强度也会影响感知效果。强度较大的要素可掩蔽那些强度较弱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那些强度弱的但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在喧闹的教室,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轻微的讲述也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纪律。

2.运用感知的差异律

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为了使感知的对象显得突出,增强感知效果,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用红笔,区别字形时用彩色笔标示,定理、标题用粗体字;在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这也要求教师讲课不能平铺直叙,要重点突出;声音要有变化,朗读时要有起伏,要突出重音,必要时甚至突然停下来,造成差异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注意。

3.运用感知的活动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上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动作,以手势、动作达到增强感知效果的目的。当然,这不是说在讲课时“动”的越多越好,多余的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消极作用。此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体现出活动变化的状况。

4.运用感知的组合律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实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

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

点。根据接近原理,在教学中从时间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就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

的语速,语言流畅,语句间要有必要的停顿。在空间上接近就应事先妥善设计板书的位置、

顺序、式样等,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

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内容上体现接近原理就要做到讲

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归纳总结。根据相似原理,讲课和板书都应该是类别清楚。根据

闭合原理,讲课要注意范园,不能无边无际。为了体现好的连续,讲课就要有系统性。按好的

形态这一组合规律,必视要做到通俗化。讲课也是如此,通俗就易懂。

(二)运用感知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感知的协同律指出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

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指同时运用强度、差异、对比等规律去观察对象。往往我们对客

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

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

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

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

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

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

能记住65%。因此,那种既看,又听,还用手摸、动手操作的学习,会有助于提高感知的精

确性和加深印象。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不仅能提高感知的成效,而且使人变得聪明。

(三)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则感知将更迅速而完善

1.新奇的东西容易被选择为感知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出现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无关的新奇刺激,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会采用边使用教具,边

讲解的形式。但是过多地运用教具而忽视语言的讲解,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对于挂图或模型

上不能表示或没有表示出来的内容,应该加以说明,以免学生产生片面的或错误的理解;教

学内容要新颖,教学方法要多样。当然,知识传授过程本身就是很生动的,不论是内容和方法 ,

都不能为新奇而新奇,而应该围绕着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一中心而创设创

新的情境。

2.期待中的事物容易被选择为感知的对象。在教学中善于提出一些使学生期待获得解答的趣

味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是与教材内容有关, 这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感知效果。

许多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喜欢用“问题”引路,使学生产生疑问,期待着被解答, 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样,我们常看到章回小说到了故事发展的高潮,结束语总

是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读者就不能不注意下回了。以此类推,一堂课结束前,

留点线索,对于下堂课的教学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正是期待所产生的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