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艺术美的两个美学范畴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深沉文化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从哲学、文化、审美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中国人民始终将自然视为至高的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们通过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将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二、审美的内涵与表现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审美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虽然中国古代有“人文主义”的倾向,但审美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的情感和美感。
相反,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包含了更加广泛和深邃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审美被视为一种道德追求。
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崇高的品格和情操,能够启迪人们的内心世界,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因此,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往往注重表现主题的高尚和精神的升华,而非单纯追求形式的美感。
三、“内圣外王”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有一种被称为“内圣外王”的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艺,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修养内圣,才能外王治理社会,才能在艺术创作中达到卓越的境界。
四、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一种显著特征。
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和表现方式。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山水画追求“以形写神”,通过山水的写意表现来抒发情感和思想,达到观者心灵的共鸣。
而在书法中,追求的是字体的美感和气质的传达。
音乐、舞蹈和戏曲则以动态的音响和舞台形式表现美感,通过声音、动作等手段来激发人们的情感。
五、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美学观念中,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特点。
宗白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作者宗白华一、飞动之美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
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
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
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
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
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选》中有一些描写当时建筑的文章,描写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华丽,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
其实不然。
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文选》中的那些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开现实并不是那么远的。
现在我们看《文选》中一篇王文考作的《鲁灵光殿赋》。
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宫殿内部的装饰,不但有碧绿的莲蓬和水草等装饰,尤其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个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蹲在那里,吐着舌头。
不但有动物,还有人:一群胡人,带着愁苦的样子,眼神憔悴,面对面跪在屋架的某一个危险的地方。
上面则有神仙、玉女,“忽缥缈以响象,若鬼神之仿佛。
”在作了这样的描写之后,作者总结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胶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这简直可以说是谢赫六法的先声了。
不但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
根据《诗经》的记载,周宣王的建筑已经像一只野鸡伸翅在飞(《斯干》),可见中国的建筑很早就趋向于飞动之美了。
二、空间的美感之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丰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素养。
这些观念和素养在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分别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和审美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美学观1.协调与和谐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协调与和谐,追求整体的统一和谐。
这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追求,以及古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中。
中国人倡导生活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美学观念也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
例如,中国旗袍的设计注重体现女性曲线之美,而传统音乐也追求调和的旋律和和谐的韵律。
2.天人合一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追求天人合一的美。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广泛体现,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融入自然的意象中。
而中国传统绘画也注重观察自然之美,力求运用笔触和色彩准确地表现自然景物的形态和神韵。
3.内在与精神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体现在人物塑造、文学创作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塑造人物的精神风貌,注重人物的品德与文化修养。
古代文学创作追求内涵的表达,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达和隐喻的手法来展现情感和境界。
而中国古代音乐强调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提倡音乐的善良和博爱。
二、中国传统审美素养1.对自然的敏感与赏识中国人有着对自然的独特敏感,重视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利用。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游历山水名胜,欣赏山水的壮丽和悠远,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
中国人注重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细微之处,以及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态,从而培养了独特的视觉和心灵的敏感性。
2.审美意识的培养与品味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与内涵,注重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中国人通过学习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古代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古代文人通过探讨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并将这种品味传承给后代。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元素。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和审美价值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包括了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建筑等等艺术门类。
在本文中,我将会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
一、艺术的定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被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的享受,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艺术可以在感性的层面上创造出美丽,让人感到愉悦、兴奋、快乐、感动、沉思等等不同的情感。
同时,艺术也能在理性的层面上,通过深刻地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激发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有着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建筑等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美学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传统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形式美、情感美和思想美。
形式美是指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技法等方面的美感,如画面的构图、色彩的协调、音乐的旋律美、舞蹈的节奏感等等。
情感美是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情绪的美感,如画面的冷静、悲壮、浪漫、唯美,音乐的快乐、悲愤、激情、哀思等等。
思想美则是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美感,如画面所体现的自然美、人文美、道德美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美学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中庸之美、变化之美、含蓄之美、永恒之美等等。
中庸之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平衡、和谐、适度和稳健的美感,如中庸的色彩、构图、布局等等。
变化之美则是指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变化、变异、转化和变通的美感,如山水画中的云雾变幻、水墨画中的笔墨游走、古琴音乐中的起伏和变化等等。
含蓄之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细腻、委婉、内蕴和暗示的美感,如唐诗中的婉约、宋词中的深情、元曲中的妙语等等。
永恒之美则是指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真实、纯粹和不朽的美感,如经典名著中的永恒主题、传世名画中的永恒情境、名曲名曲中的永恒旋律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是一种追求美的文化和哲学体系,强调通过意象世界来表现审美对象。
这个意象世界是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的,可以在艺术作品、自然景观、文学作品等方面进行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是一个涵盖了各种审美形态的概念,如壮美、优美、和谐、自然等。
它还涉及到人格美、道德美、心灵美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意象之美: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于意象,而意象是由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结合而成的。
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将情感与物象融合,形成具有意境的作品。
2.自然之美:中国传统美学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之美是最高的审美形态。
在自然景观中,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元素被视为美的象征。
3.和谐之美: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和谐,认为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在人际关系中,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理念被视为美的体现。
4.人格之美:中国传统美学重视人格美,认为人的品格、修养、气质等方面是美的体现。
在道德层面,仁爱、忠诚、孝顺等品质被视为美的标准。
5.心灵之美: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心灵美,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美的源泉。
在精神层面,善良、正直、诚实等品质被视为心灵美的体现。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哲学体系,强调在物
理世界之外构建意象世界来表现审美对象。
这种美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艺术范畴
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艺术范畴邹华【摘要】[摘要]受中国上古宗教特殊性的影响,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具有不同于西方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倾向,由此形成全性合生、流观合化、节文合序和明德合圣四种美的形态,亦可称为身象、物象、事象和性象。
与此四象相对应,中国古代艺术逐渐发展出形神、意境、文质和兴象四大范畴,以统领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个范畴体系。
形神与意境为虚象,具有超脱空灵的审美品味;文质和兴象为实象,包含较多的社会功利内容。
由四象生成的四大艺术范畴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关联和渗透,研究者可有所偏重但不能偏废;偏废不仅弃置其所欲舍,同时也将断送其所欲取。
【期刊名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2【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艺术范畴;形神;意境;文质;兴象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基本特点是由上古宗教的特殊性决定的。
就上古宗教的一般特点而言,自然神灵是向天界飞升的,而祖先神灵则是向人世下沉的。
作为人的心理意识的折射,这两种神灵实际上表示着上古先民理性精神的最初生成和基本状态。
自然崇拜偏重思维认知,而祖先崇拜则偏重意欲功利。
中国上古宗教的特殊性在于祖先神灵与自然神灵的关系地位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这种关系是中国古代理性精神和审美意识形成其独有特点的根本原因①有关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倾向的详细论述,参见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在审美意识的调控下,中国古代美形成全性合生、流观合化、节文合序和明德合圣四种形态,亦可称为身象、物象、事象和性象。
全性合生和流观合化分属身象和物象,这两种美的共同文化的背景是原本上升的自然神反而向世俗人间坠落。
全性合生之美包括眉寿、逍遥、虚无(肆欲)三个层次,这种美主要与人的个体生存相关,展现为从灵肉合一到灵肉初分再到完全分离的过程;流观合化之美包括氤氲、清疏、空寂(物化)三个层次,这种美主要与人的自然环境相关,展现为从气韵流动到感性形态弱化再到完全凝固的过程。
4.2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三、气韵
气韵要求艺术家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其 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 造成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它 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是自然与艺术的统 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统一。
郭若虚(宋)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 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 而能精焉。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 ——《图画见闻先,气韵超 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 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
——《艺苑卮言》
张旭:《肚痛帖》
四、虚实
虚实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反映 出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即 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含蕴着丰富而生动的 审美意味,给人以无穷的情思与遐想,从 而产生迷人的审美魅力。 虚实的关系可归结为: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相生;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史伯
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中和之美:北京故宫
中和之美:苏州园林
二、刚柔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它们被用来描述美的分类与艺术风格,与崇 高(或壮美)、优美(或秀美)相当,但并 不完全等同,带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 它作为美学范畴时,既表现两个具有对立统 一关系的审美对象,又表现同一审美对象中 对立而又统一的不同审美属性,甚至还被用 来描述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以实为虚
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笪重光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 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 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清)笪重光:《画筌》
五、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由于它包蕴着 “意象”、“形神”、“情景”等诸多范畴的基本 思想,因而凝聚着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成为中国 美学独特体系中的精髓与核心。 意境通过具体物象的描绘,展现出富于意蕴的艺术 形象,以有限的象伸展于无限之象,从而超越了具 体、有限的物象与形象,进入了无限的时空与大我, 获得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切感悟。
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1. 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富有诗意和情感的境界。
意境强调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达,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2. 气韵:气韵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命力和动感。
气韵强调的是作品的整体氛围和气质,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3. 神似:神似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超越形似的精神特质。
神似强调的是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气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表现。
4.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实与虚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虚实相生强调的是作品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以及艺术家在表现虚实关系上的创造力。
5.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它是指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这些范畴和观念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体系,它们不仅对中国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中国美学特色
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中国美学特色美是人类在历史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美蕴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美的存在。
柏拉图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它是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
’‘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是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虽然美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比较早。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十八世纪初开始的。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他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个概念。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
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得不完善,这就是丑’。
‘美之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任务。
’这就是说,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学。
”鲍姆嘉通在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同时把艺术作为研究美的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从鲍姆嘉通对艺术的论述来看,美学是离不开艺术的,而艺术则是为研究美学所服务的。
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就在诸子百家的典籍和史书中有了审美活动的记载。
最早记载了有关美的是《国语》中的《楚语上》“伍举论美”的典故。
从伍举对楚灵王的讽喻与进谏之言,“其有美名也,为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
”“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最大的差异就是: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切不可分的。
这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最重要的特色,善与美是相通的。
善即是美,美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美与善是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完美。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美学范畴与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美学范畴与审美体验中国古代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美学范畴和审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和经验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创作和鉴赏。
本文从艺术史和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美学范畴和审美体验。
一、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范畴美学是研究艺术美和审美经验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美学范畴包括形式美、意境美和崇高美。
1. 形式美形式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的美感,包括色彩、线条、造型等。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形式美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艺术作品都通过对形式的运用来表现美感。
例如,在中国画中,颜色的和谐和线条的流畅是很重要的;在书法中,笔画的遒劲和流畅也是取得美感的必要条件。
2. 意境美意境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意境美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的意境美可以通过画面、诗词等形式来表达。
例如,在山水画中,以山水为基础,融入了诗词和哲学思想,作品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思考。
3. 崇高美崇高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感体验,是人类面对真理、善良和美好的讴歌。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崇高美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艺术作品都通过对崇高的表达来引导人们的思考。
例如,《关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府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思考,其语言朴实,情感深刻,具有极强的崇高美。
二、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审美体验与现代的审美体验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观赏方式、心理准备和审美目的等方面。
1. 观赏方式中国古代人喜欢在宁静的环境中欣赏艺术作品,这种观赏方式与现代人快节奏、多媒体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画廊中,人们经常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品读和思考,互相交流,分享艺术的美好。
这种观赏方式需要观赏者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和耐心。
2. 心理准备中国古代人观赏艺术作品的心理准备也与现代人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追求的是内在的深度和超越的境界,而不是表面的刺激和娱乐。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中国古代文化自诞生以来,就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这些思想与观点在数百年间不断延续与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思想与艺术观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也承载了中国古代将来的文化遗产。
一、美学思想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在于“中和”的哲学思想。
《易经》中讲到“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一思想指出万物都有一个平衡点,正如同阴阳的统一。
美的本质是经过平衡而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平衡,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美学世界观。
二、艺术观的内涵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凭借人的智慧去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景物、人物、品德和文化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升华,艺术家始终坚持“笔意超形”的艺术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有几个点需要特别强调:1、修身: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艺术家往往都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与涵养,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为能够直接影响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2、神韵: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神韵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传统的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注重条件的感觉和精神的内涵,强调心灵与自然物的互动与共鸣。
这种表现方式叫做“气韵生动”,它使传统中国画具有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特质。
3、精神内涵:中国古代艺术家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往往会在作品中注入深邃的文化内涵,传达一定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模拟自然。
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几个方面是特别强调的:1、和谐统一:中国古代认为,和谐的美是一种最根本的美,要达到和谐美,必须追求平衡。
不同的风格、样式、重点都可以在和谐的共存中放光彩。
2、以心为形: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精神与情感,组织自然与人造事物的形式,表达出一种精神与情感交汇的动人美感。
从而在达到生动形象的美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美。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儒 道
二。论“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自然,在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 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 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 弱”、“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 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 状态。《通玄真经》卷八《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 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 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 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 不然的。 事实上,以自然为理想的道家文化对中国温特你的审美实践产生 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人山水画与山水诗都是道家文化的产物。
儒 道
一。论“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 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道的客 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作为本原的道与自然是同 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 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 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 混沌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 创生了万物,• 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1。道的内涵层次: 1)道作为一种审美理想 2)道作为一种人生境界 3)道的认识与内涵 2。道的审美映现 1)浮云出没有无间 2)豪华落尽见真淳
儒 道 屈
禅
一。论“意” 音译末那。意谓‘思量’,指知觉器官所有的知觉能力。 《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就心、意、识的差别有多说,《俱舍论》 卷四略出二说,即(大正29· 21c)︰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 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 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 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按《俱舍》等以心意识之体是一,然通 常皆以意为过去,识为现在,而为识所依止者,即云为‘意’。” 可从取境的作用而知。如眼根,像一架照相机,能摄取外 境作资料,现为心相而生起眼识。意根是根,所以也能摄取境界。 《中含》〈大拘絺罗经〉说︰‘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取) 境界,(中略)意为彼尽受境界。’意根不但有他独特的(‘别 法处’)境界,还能承受五根所取的境界。五根如新闻的采访员, 意根是编辑部的外稿搜集者。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又为五根起 用的所依。五根与意根的交感相通,即说明了意根为身心和合的 中枢。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一、中和“中”的最基本的意思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但并非正中间,而是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建筑领域皇宫里太和殿的位置、佛教寺庙里大雄宝殿的位置;山水画中被诸峰所烘托的“主峰”的位置;书法中左右“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悖”的主笔位置。
“中”美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哲学基础,突出表现为在处理对举的矛盾范畴如情与理、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等时,一方面肯定宝物的变化达到一定限度即将转化为反面;另一方面则要求保持一定的限度,避免向反面转化,所谓“叩其两端”而又“允执厥中”。
两端是指一个事物的本末、终始、正反等相对的两个方面;“叩其两端”是指认识和把握事物相对、相反的两个方面,这是破解事物内部规律、探究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
“允”是公允,“厥”是代词“其”,“中”是指两极的中间。
“允执厥中”是指所做所思不落两极,而要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只认识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之于片面。
因此“中”美十分重视和强调“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审美原则,对此可形象生动地概括为“似花还是非花”。
“和”是“中”的衍生、发展。
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的融合。
“和”也不是对立或差异因素等比例的融合,而是以“合适”的比例融合,既是平衡又是质的融合。
它们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首先是说它容纳万有,并使所容纳的一切均合乎规范;其次是处理对立关系时要坚持“对立不对抗”的融合、定位、互补的原则;三是有一个中心,并以之来融合和对立差异的因素。
“和”美,是以先秦尚“和”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强调的是“整体意识”,具体表现就是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它的典型表述就是“和而不同,同而不和”、“温柔敦厚”等如孔子的“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尽善尽美”等都是“和”的美学思想的运用。
孔子倡导的“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都是以“和”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
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范畴中国古典美学是指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理念、审美标准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的体系。
这个概念涵盖了广泛的范畴,包括哲学、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范畴:审美观念:中国古典美学强调“雅俗共赏”、“含蓄内敛”等审美观念。
美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内涵深厚的精神追求。
美与道德、人生哲学紧密相连。
和谐之美:古典美学中强调的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美感。
这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追求构图的协调、色彩的和谐,以及意境的深远。
象征与意境:古典美学注重作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强调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意境在古典美学中被认为是艺术的灵魂,追求“意蕴于境”。
文学美学:文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诗歌、散文、戏曲等形式。
诗以“言志”、“咏物”为主题,强调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
绘画美学:中国画强调意境的表达,注重“写意”和“意境”。
山水画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追求虚实结合,表达出一种静谧而宏伟的美。
音乐美学:古典音乐追求“和谐共鸣”,通过音律的安排传达出情感的起伏。
琴棋书画与音乐被称为“文人四艺”,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建筑美学:古典建筑注重形式的庄重、布局的谨慎,体现了“礼乐之邦”的审美追求。
园林艺术也是建筑美学的一部分,强调“景在虚心”。
道德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美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不仅仅是外表的装饰,更要具备道德的内涵,美德的追求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
总体而言,中国古典美学强调的是内涵、深度、和谐以及文人情怀。
这种美学观念贯穿于古代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之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传统美学体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范畴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广泛的范畴。
下面将从艺术、文学、音乐和建筑四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范畴。
一、艺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追求以简约的笔墨表达丰富的意境。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通过画家的笔墨技巧将山水的神韵表现出来。
花鸟画以花鸟为题材,注重描绘物象的形态和色彩。
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通过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气质,传达出深厚的人文情感。
此外,中国传统艺术还包括剪纸、刺绣、陶瓷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表达方式。
二、文学文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另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词、曲、赋等文体为主要表现形式。
其中,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流行。
古诗追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以及对自然、人情、哲理等方面的思考。
词是另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要目的,追求音乐性和抒情性的结合。
曲则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文学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元素。
赋则是一种独特的骈文体,通过描写事物的形象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三、音乐音乐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为基础,注重旋律的和谐和节奏的稳定。
古代音乐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
宫廷音乐以雅乐为主,是贵族阶层的专属音乐,注重庄重和高雅。
民间音乐则是广大民众所共享的音乐形式,包括曲艺、民歌、戏曲音乐等。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以音乐表达情感和塑造意境,强调音乐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
四、建筑建筑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传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遵循一系列的规则和原则,如“四合院”的布局、“黄土高台”的基础、“飞檐斗拱”的屋顶等。
传统建筑追求以木材、砖石和土壤等天然材料为主要构建材料,通过雕刻、彩绘和装饰等手法,使建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包括天然美、意境美和道。
1. 天然美: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石,强调人的内在天性之美,追求自然、纯真、朴实和和谐。
天然美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在品质,还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和谐,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2. 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强调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含蓄韵味和哲理思考。
追求意境美的目的在于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
3. 道: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灵魂,源于道家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总之,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自然美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的。
传统艺术的美学
传统艺术的美学传统艺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传统艺术的美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自然和谐之美。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等为题材,通过艺术家的创作,使之呈现出一种与自然界相融合的和谐美。
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它通过墨色的运用和画家的笔墨技巧,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宏伟壮丽和自然流动的美感,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韵之美。
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平衡和对称之美。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种对称的构图和布局,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美感。
比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它以四合院为代表,四面围合而成的建筑格局使得整个建筑物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对称美。
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典雅和端庄之美。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注重细节的处理和精神内涵的表达,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典雅和端庄的美感。
比如中国的传统丝绸织品,它们以丝绸为材料,通过精细的织造和绣花工艺,展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情感和表现之美。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将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一种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比如中国的京剧,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唱腔,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激情和悲喜。
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传承和创新之美。
传统艺术作品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比如中国的传统音乐,它在传承古老的音乐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音乐元素,通过创新的演奏方式和编曲手法,使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艺术的美学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平衡和对称、典雅和端庄、情感和表现、传承和创新的美学观念。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的体现。
通过欣赏和研究传统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学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
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内容提要:中国古典美学不仅有着一系列范畴,而且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学范畴体系。
因为中国古典美学不仅具备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各范畴之间存在着有机的逻辑关系。
尽管这种关系是潜在的,但确实存在着。
一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对中国古典美学整体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宏观认识。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间究竟有没有一个体系?反体系论者认为没有。
他们认为,中国古典美学只有一系列范畴,而不存在一个体系。
理由有二:一曰古人只是提出一系列范畴,并没有给出诸范畴间的联系;今人提出的任何体系只是今人的理解,不符合古典美学的客观事实。
二曰任何理论体系都没有不崩溃的,因而关于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研究与创构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中国古典美学诸范畴间理应存在着一个体系。
一部中国美学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展史,而美学史上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范畴正记录着本民族对人类审美活动的意识和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着人类审美活动的客观形态和必然规律。
是人类审美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民族审美活动自身内在结构的有机性决定着反映这些内容的诸美学范畴间的逻辑性。
如果这些范畴间无任何逻辑联系,那就说明这些范畴是些纯主观随意性的东西,它们无法反映中华民族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也就无法有效地指导古代的艺术审美实践。
但美学史的事实正好推翻了上述假设,“意象”、“气韵”、“情景”、“意境”等诸范畴不仅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被提升出来,而且又长期有效地指导着古典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实践,是一些稳定性极高、受到普遍欢迎和运用的范畴。
这反证出这些美学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反证出它们与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实践的一致。
因而,这些观念形态的东西就必然地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它们所揭示的人类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地表现为范畴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而范畴间所呈现出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结构便是范畴的体系性。
因此,并不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间客观上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客观上不存在一个体系,而是由于中华民族重整体感悟而轻分析思辨的思维传统,前人只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范畴,而没有进一步梳理这些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一套严密的理论将它们明显地呈现出来。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诠释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诠释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长期以来积累并不断发展的。
美术鉴赏课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必须深刻领会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和理念。
在美术鉴赏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诠释,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首先,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中和”。
中和是一种以平衡、调和为主导的思想,包含了“两仪”、“阴阳”、“五行”等概念,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在美术鉴赏课中,这一思想体现在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的态度上,即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欣赏作品,尽力去寻找作品中阴阳、虚实、动静等方面的平衡点,并从中体验到一种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
其次,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形而上的审美。
传统的中国美学认为,人类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基于感性经验的,还应该体现出超越经验的理性思考和抽象理解。
在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应该通过深入挖掘艺术作品的内在寓意和哲学思想,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再次,中国传统美学注重艺术的自然、真实和本真。
传统的中国美学强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自然性和本真性,提倡表现艺术作者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生活经历。
在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应该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同时尊重艺术家的原创性和作品的本真性。
最后,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传承与创新。
传统的中国美学认为,艺术家应当始终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应该在传承中注入自己独特的创新和创造力。
在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应该在欣赏传统艺术作品的同时,切实感受到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智慧,并时刻鼓励自己在学习中注入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创意。
在美术鉴赏课中,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诠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灵洗礼和审美启迪。
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进一步向着艺术的高峰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美”与“优美”
——浅析中国古典艺术美的两个美学范畴壮美与优美,或者说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是古典和谐美艺术的两种形态,但是现在很多人常把古代的壮美与近代的崇高等同起来,而对壮美与优美的分析不是那么的全面,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种历史的审美形态来叙述。
在本文中,将会着重分析壮美和近代崇高的本质差别,也会叙述中国古代艺术由壮美向优美又螺旋地回到壮美的历史发展。
壮美和优美作为古典的美,与近代崇高相比,都是在对立中强调和谐。
但是在此基础上,壮美和优美作为两种不同的美的类型,又有各自的特点。
相对地说,壮美偏于对立,有更多的对立、严肃的因素,优美偏于和谐,更强调均衡与和谐。
壮美更偏重与刚,更强调刚健、运动、气势、力量;优美更侧重与柔,更突出柔媚、宁静、含蓄、神韵。
壮美更趋向于无限、主体、观念;优美则牢牢地守在有限、客体、感性里面。
在感性特征上,壮美追求着高大、方正;优美则以娇小、圆润为特征。
对壮美的感受,在审美的自由愉悦中,还夹杂着一种昂扬奋发的情感;而对优美的感受,则多是一种单纯的愉悦和静观的享受。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诗),优美之景;“大漠狐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诗),壮美之景,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
但是古典的壮美不能等同与近代的崇高,近代的崇高是建立在社会阶级尖锐对立,主客体彻底分裂的基础上,在统一中强调对立是它的本质特征。
壮美中虽有较多的对立因素,但它是建立在古典式的阶级斗争和主客体均衡和谐的基础之上,始终未能突破均衡和谐的古典圈,始终不能达到崇高那样本质对立的程度。
在古典美中刚柔是不可分的,壮美是刚柔的结合,以刚为主;优美也是刚柔的结合,以柔为主。
只有到了崇高,刚柔才彻底分裂,弃柔而取刚。
壮美虽趋向于无限、主体、观念,但它的无限始终不离有限。
“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九万里当然有无限之感,但“九万里”也是一个有限。
壮美中有更多的主体性。
但是这种主体并不同于客体完全分裂,或者在主体包容着客体,如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或者主体融化于客体又超越于客体,如庄子
的《逍遥游》。
皆未达到近代崇高之无限、主体和精神观念的内涵。
壮美的感性特征,虽然高大方正,但在古典美中,方圆也是相互结合的,所谓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没有走到绝对。
而且在壮美中一直遵循着形式美的规律,而在崇高则强调不和谐,不均衡,打破了形式美的规律。
在壮美中虽有昂奋的情感,但它一直是自由的、愉悦的;而崇高则杂着痛感,不自由感。
席勒说,美是自由的,崇高则需要一跃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景象雄伟,气吞山河,但没有一点压抑感,没有痛感,它始终是自由的,愉悦的。
壮美与优美是相对的两个美学范畴,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特性和主观感受的概括。
它们也是发展的历史范畴,是美的静止的并列形态,也是运动的历史形态。
中国古典和谐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中唐以前,以壮美为主;晚唐则以优美为主;随明代中叶浪漫思潮的兴起,萌发了近代的崇高的因素。
从壮美经优美到近代崇高的萌发,整个古典和谐美与和谐美的艺术走了个圈。
中唐以前,壮美和优美,错金镂彩和清水芙蓉虽是并列的存在,但壮美在总体上占主导地位的,其美学价值也远远高于优美。
《易经》比较早地提出阳刚和阴柔的观念:乾卦“飞龙于天”,象征着阳刚之美;坤卦的“牝马行地”,显示着阴柔之美。
两者相较,乾卦高于坤卦,阳刚高于阴柔。
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为大”(《孟子·尽心下》)。
这是可能关于优美与壮美特征的最早探索,而这个“大”已经比“充实”的美多了“有光辉”这样的一个规定,显然已高于美。
庄子则是大美的赞扬者和倡导者。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他认为“大”高于“美”,偏于无限之美大于有限之美。
《秋水》篇中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北海若曰:‘……今尔出于涘渚,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河伯的有限之美与北海的无限之美比起来,不但不美,反而感到丑。
对其大美的崇拜和赞颂在古代大概是独一无二的。
孟子的大美和庄子的大美虽都是壮美,
但两者又有不同。
孟子所说的主要指主体人格的伟大,偏重于伦理道德的性质。
这种主体人格虽以个体出现,但其内涵却是偏重于社会群体的。
这种美的风貌是严肃、端庄、刚正、大方的。
而庄子所说的侧重与主体同化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自由境界,它超越了伦理、功利,升华到一种美的自由,因而呈现出一种摆脱有限束缚的放纵姿态,奔放不羁,飘逸旷达的风貌。
中唐以前的美学艺术,受儒家和道家这两种美的理想的影响甚大,概括的说,不是接近于前者,就是类似于后者。
《孟子》和《庄子》中所阐述的不同内涵的大美,可以看着这两种不同美的代表观点。
之后,建安风骨、杜甫的史诗等,更多地近于儒家的大美。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李白的诗等,更多地体现着道家的大美。
晚唐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由前期转向后期,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标志,由推崇壮美而转向追求优美,优美越来越占着主导地位,而其价值也逐渐高于壮美。
司空图《诗品》虽以“雄浑”居首,而其理解和趣味则已倾向于“冲淡”、“秀眉”、“含蓄”之美。
承司空图的韵味说之后,严羽(南宋诗论家)的兴趣说,王渔洋的神韵说,无不强调着这种崇尚优美的艺术思想。
宋词特别是婉约派的词,宋元的画特别是元四家的写意画,都展现着这种优美艺术的形态。
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力量的成长,启蒙运动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兴起,萌发了崇高的审美理想。
分裂、对立的原则开始打破古典单纯的和谐,形式的丑在向本质的丑深化,并在艺术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
这种分裂对立由有近代色彩的浪漫思潮和继之而起的批判写实倾向,日益鲜明地表现出来。
例如汤显祖的特重情感,石涛的推崇自我,都是主体与客体、个性与社情与理的表现,强调主体、个体、情感等。
这浪漫的晨钟,一直延续到扬州八怪,在郑板桥的思想和绘画中还激荡着激荡的回声。
在浪漫的喧器中,具有批判性质的写实思潮在悄悄的勃起。
叶夔强调理、事、情(非爱情的情)和才、胆、力、识的诗歌美学;以及李渔向近代理想演进的戏曲美学。
特别是曹雪芹《红楼梦》的伟大巨著,突破了古典的和谐圈,写出了第一部具有近代性质的悲剧。
但创作似乎走在了理论思维之前,整个的美学理论似乎还未达到《红楼梦》的水平,还没有出现近代严格的崇高范畴和悲剧理论。
姚鼐关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著名论述,其景象也颇近于近代的崇高,在他的《复鲁絜非书》一书中说:“其得于阳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江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缪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这些崇高的因素却是前所未有的,都明显地超越了古典的美,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突破古典的和谐,是的到了姚鼐,也还是反复强调两者不可分的古典老调。
严格的近代意义的崇高观念和悲剧理论,应该要到王国维和鲁迅才形成。
他们的思想标志着整个古典美学的终结和近代美学的开端,也标志着古典美的逝去和近代崇高的到来,是由古典美向近代崇高过渡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