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十二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3 专题优化提升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3 专题优化提升

所有制结构
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
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
1978 年
济体制
统治地位
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 力,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 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
1978~
变为以计划经济为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
(1982 年 7 月 19 日)上午,巷东头的饲养室门口,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生产队开 始评价分牲口、农具等。经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抓阄的办法:这对每个人、每一户都 是公平的,分得多少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12 分)(要求:简要 写出所提取的日记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从材料中概括一历史现象,然后进行评价的题型。先选时间 关键信息 1952 年到 1954 年再到 1982 年,进行阶段特征提取: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 即将展开计划经济建设;1954 年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1982 年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评价的时候注意多个角度展开。 【尝试作答】
三、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
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

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方发生叛乱
内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 异
容 分配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
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 点 大生产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3 专题优化提升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3 专题优化提升

2.政策性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 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 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 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 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③将关键词句或者核心句子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概括:材料中的句子一般都是具体的描 述,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应将材料中标注好的句子进行抽象概括,不能将材料中具体描 述的原文当成答案。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概括时,同学们要注意三个方面:a.不能用定量 的语言进行描述,要用定性的语言进行描述。b.不能进行反面描述,要正面描述。c.不 能进行具体描述,要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1.(2020·石家庄二中模拟)南宋建康府所属各县计有十六个市镇,其中有十二个市镇位
于距县城六十里以内的地方。会稽府有十个市镇,其中的八个距离县城在六十里以内。
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据此可知,南宋市镇的兴起
()
A.直接受限于交通条件的限制
B.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
C.集中分布于经济富庶的地区
D.均由于政治中心的带动
义萌芽与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工商业市 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
镇大量出现
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
16 世纪西方的“有进一步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
水平 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 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 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
【思路点拨】 扣准时间段 1550~1850 年可知,李伯重所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 1850)》一书主要叙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现象,但是这种新生事物并没 有发展成为生产力领域的资本主义经济,据此我们可以把论题定位为“明清时期江南 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要从政治、经济等 方面来具体分析,同时我们还要做一个小结,以呼应论题,使论述结构更加完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专题高效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专题高效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专题高效复习专题一本专题围绕一个制度、两大阶段及三大线索。

(1)一个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2)两大阶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纵向贯通一: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和规律性认识1.过程:(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改道为路。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管理者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三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三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阶段优化提升主题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五大变化1.中央机构的变化: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制终结了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既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局,又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土地制度的变化:唐朝初期,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均田制逐渐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空前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4.赋税制度的发展:唐初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法使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军事制度的改革:唐初的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强中央集权。

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

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

……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

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

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

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

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1 3 专题优化提升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1 3 专题优化提升

专题优化提升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阶段时间变化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初期到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加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战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学、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2020·湖北八校联考)近几年,无论是英国脱欧、特朗普现象,还是恐怖主义,都指向一种迥异于过去二十年“世界是平的”的判断。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正与全球化的发展相伴而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具有不同发展趋向的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有着相似的历史发展起点。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全球化进程起始于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交通工具的改进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的扩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而民族主义亦兴起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运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效应,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卫灵《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材料二近年来反全球化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不均等的,也出现了相对贫困和边缘化现象,即所谓的“第三世界化现象”。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八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八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阶段优化提升主题一五四运动后至国民大革命时期多元社会思潮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2.从经济折射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民族工业重新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打击,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3.从社会思潮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是中国社会两大主流思潮,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

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

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

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信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

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

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

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

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

2021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模块3 专题12 专题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模块3 专题12 专题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地位1.萧公权指出,《明夷待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与《礼运》之‘天下为公’……(黄宗羲论君臣关系)其立言亦悉依《孟子》”。

据此推断,明清的思想批判( )A .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B .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C .凸显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 .维护了理学的主体地位B [从材料信息看,萧公权指出,黄宗羲的思想源自《孟子》的“贵民”和《礼运》的“天下为公”,也就是说,明清的思想批判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故选B 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世致用,故C 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黄宗羲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无法体现对理学主体地位的维护,故D 项错误。

]二、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2.“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

”宋代话本在人物塑造上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B.儒学世俗化的发展趋向C.“英雄造史”观念的形成D.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D[材料表明人物塑造以平凡人物为主,并非是歌颂知识分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学世俗化的信息,排除B项;既然“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说明材料并非“英雄造史”,排除C项;材料中“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体现了市民价值取向,故选D项。

]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

他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3 专题优化提升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3 专题优化提升

西方
中国
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
政治 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扩展(法德)
动;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等
革命斗争

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

欧洲资本主义浪潮的发展,自由主
文化
“西学东渐”,新思潮萌发
义兴起,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科学
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对外
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
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拓展训练——对接 25 分综合题] 2.(2020·合肥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 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 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 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 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 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 系起来。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途径、特点及影响 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 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 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九 3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九 3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优化提升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阶段项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阶段项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沉重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1.(2020·衡阳八中月考)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的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

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

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C.都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选D。

殖民垄断公司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在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建立的,采取正当贸易、黑奴贸易、屠杀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垄断组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

2.(2020·德阳三模)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全册导学案(无答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全册导学案(无答案)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耕作方式的演变;1、刀耕火种: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1)时期:铁农具出现,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影响:(2)西汉:牛耕逐渐,铁制农具得到改进、样式增多、数量超前(曲柄锄、大镰、耧车、铁铧);(3)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开始出现;(4)唐朝:出现;(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1、基本形态(1)奴隶社会:(表面国有、实质私有)(2)封建社会: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③(主体地位)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的危害④明清时期阻碍了(三)赋税制度:田亩税、人头税、徭役(略)(四)水利建设(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1、工业:线索:——部分流通——占有相当的比重——近代破产2、工业:线:投放市场——主导3、工业:线:不投放市场——技艺高——主导地位(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1)发展概况A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距今8 000年前)原料:麻、葛蚕丝工具: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等B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之一)。

可见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

C: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D唐代:兴起;官营纺织业的相当大规模;E宋代:种植推广到地区;F元代:黄道婆推广技术,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F明代: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出现,萌芽2、冶铸业(1)青铜冶铸业A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B商周时代,达到很高造诣。

(2)冶铁炼钢技术A,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B: 从块炼铁到生铁,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C汉武帝时推行制度。

D东汉杜诗发明。

(装置)E南北朝:(1)陶器: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龙山文化黑陶;独特技术——唐三彩(2)瓷器A原始青瓷——商代(一种釉陶)B商代到东汉——陶到瓷的过渡时期C唐代: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确立“”的格局唐晚期首创工艺(长沙窑),有诗文D唐宋名窑:E元代、釉里红F——康熙年间发明,雍正时期达顶峰;珐琅彩。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一 阶段优化提升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Word版含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一 阶段优化提升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Word版含

阶段优化提升主题一商周时期形成的宗法思想观念的影响1.积极影响(1)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

(2)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思想观念密不可分。

2.负面影响(1)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2)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3)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

[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

下图是根据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

(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

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一致性,因此选择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进行论述,论证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尝试作答】答案:示例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说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

地主经济为官僚政治提供财税基础;儒家思想为官僚政治提供意识形态及文官来源。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3 专题优化提升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3 专题优化提升

专题优化提升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阶段项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阶段项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沉重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1.(2020·衡阳八中月考)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的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

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

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C.都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详细分析:选D。

殖民垄断公司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在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建立的,采取正当贸易、黑奴贸易、屠杀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垄断组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

2.(2020·德阳三模)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五 3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五 3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优化提升一、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1.第一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导致古典主义盛行。

2.第二阶段:19世纪30年代前后,随着法国大革命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人们不再盲目地相信理性,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

3.第三阶段: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出现了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4.第四阶段:20世纪以后,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社会也更加动荡。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不平静,在西方世界,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惘,以反对传统和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

[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1.(2020·大连测试)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

”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A.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解析:选A。

材料“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迷茫和彷徨,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故A项正确。

2.下列美术作品与该流派艺术特征相符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C.《拾穗者》D.《格尔尼卡》解析:选D。

材料“超脱社会、超脱自然,采用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语言影射着社会和人生”表明艺术风格是现代主义,《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故D项正确。

二、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中国科技欧洲科技结局未能形成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原因经济基础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义思想条件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制度当时中国是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欧洲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2020·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六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六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阶段优化提升,[学生用书P93])主题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转型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2.从经济折射点看:列强主要以武力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从社会生活折射点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4.从思想折射点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同时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显起来。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

1852年,“议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

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

——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材料二西方列强对我国进口税规定了“值百抽五”的统一低税率,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物价上涨,“值百抽五”的税率虽经四度修订,但实际税率仍未达到3%,即使在1901年《辛丑条约》对税则进行修订后的最初几年里,也从未超过4%。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三 5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三 5 专题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优化提升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前期: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2020·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传入中国的新词汇(节选)史关联。

(12分)(要求:列出提取的词汇,明确主题,结合史实,中外关联)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词汇表中提取一组词汇。

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其次,概括出一个主题。

根据所提取的词汇,结合材料“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传入中国的新词汇”可以概括: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围绕该主题建立中外历史关联。

可以写明启蒙运动的基本简况,并对启蒙运动如何影响近代中国作简要介绍。

【尝试作答】答案:示例一词汇:“蒸汽机”“铁路”“工厂”等。

主题:工业革命成果传入我国,推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轮船相继出现,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方式。

21版历史《高考复习讲练通》人民版12

21版历史《高考复习讲练通》人民版12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 发展
内容索引
析 考纲考情·明方向 建 思维导图·知特征
析 考纲考情·明方向
建 思维导图·知特征 【知识导图】
建 思维导图·知特征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讲述西方人文精神由复兴、发展到成熟的演变历程。 1.复兴:14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在意大利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 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 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使被天主教湮灭已久的人文精神重新复兴。
建 思维导图·知特征
2.发展: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从罗马天主教 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3.成熟:启蒙思想家们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度, 他们力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为资产阶 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优化提升主题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人文精神的内涵1.过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世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5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2.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发展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

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智者运动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2020·江西七校联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

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

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10分)【思路点拨】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相比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上发展具备了新的时代内涵,可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及自然科学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尝试作答】(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15分)【思路点拨】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新颖之处”的内容逐层概括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等信息归纳评析。

【尝试作答】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主题二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发展反映的政治、对外关系、思想特征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获益;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为英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西欧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深刻反映在政治、对外关系及思想方面。

1.从政治角度看:在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2.从对外关系角度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积极海外扩张,开展殖民贸易与殖民争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从思想角度看:15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英国,促进了思想解放;16世纪,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17世纪启蒙运动兴起,出现霍布斯、洛克等启蒙思想家,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建立。

[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2.(2018·高考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12分)(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思路点拨】(1)首先确定本题的时空界限:材料给出的是“1719年”,设问中要求的是“近代早期”。

(2)提取一个小说情节:例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鲁滨逊去非洲贩卖黑奴”“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是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等。

(3)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找寻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例如,新航路开辟、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等。

(4)概述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全面地评价历史现象。

【尝试作答】答案:示例一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荒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二情节: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概述和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展开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在美洲依靠武力强占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开办种植园。

早期殖民扩张掠夺具有血腥性、掠夺性、野蛮性,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三情节:鲁滨逊去非洲贩卖黑奴。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三角贸易)。

概述和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展开了殖民扩张,在美洲依靠武力强占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开办种植园,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开展三角贸易,贩卖黑奴。

贩卖黑奴具有血腥性、掠夺性、野蛮性,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给美洲带去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给非洲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四情节: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过得很富裕”。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人文主义思想。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其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的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

近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解放了思想,发现了人的力量;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探险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方的近代化;但过度地追求发财和物质享受,也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示例五情节: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

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概述和评价:封建天主教会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其核心是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原则),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挑战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的社会近代化。

(1)此题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教育部考纲要求的目标性与考题的灵活多变性。

(2)仔细审题,严格按要求作答:提取小说情节-指出关联的事件-概述和评价该现象。

(3)提取的情节和反映的历史现象:情节提取于小说,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史现象属于该时代。

(4)对历史现象的概述: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

(5)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历史现象准确全面,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一致。

主题三工场手工业时期中西方社会发展的比较(15~18世纪)[拓展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李贽与路德确有相通之处”。

这主要因为二人都()A.敢于公开挑战当时权威思想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D.引领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选A。

依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否认教皇权威,因此两者都敢于挑战权威,故A项正确;依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并未动摇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李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李贽的思想没有引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