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DSA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_曾晓宾
DSA步进技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均 每侧 下肢 平 均 使 用 对 比剂 2 .6m 、 检 查 平 均 耗 时 3 . i , 光 摄 片 时 间 平 均 1 .3s 平 均 摄 片 5 1总 2 7 6m n 曝 2 32 , 1 1 5帧 ; 分 段 D A 组 中上 述 指 标 分 别 为 1 00 l5 - n 5 .8s l 83 0. 6 在 S 3 . m 、 04 mi 、23 、 1 _ 0 8 3帧 , 组 差 异 有 统计 学 两
c a e t c n l g n da n s g t e v s u a io d r f o e xr mi e u o d a ee l t s M eho s h s e h o o y i ig o i a c lrd s r es o w re t n h l e t sd e t i b ts me l u . i i t d
Z AN 帆 ,WA G Me rn ,L u D p r e tfltr ninl ail y h f ltdH si l H G N iog I A — Q eat n o ne e t a R doo ,t A ie opt m v o g e i a a o i guU i ri , h 甜 J ns r i e2 2 0 , h a fJ ns n esy Z e , i guPo n 1 0 1 C i a v t a vc n
步 进 D A 组 平 S 中2 4例 ( 1肢 ) 用 D A 步 进 技 术 检 查 , l ( 1 ) 用传 统 的分 段 D A检 查 , 察 2种 下 肢 血 管 造 3 采 S 2 例 2 肢 采 S 观 影 方 法所 用 的对 比剂 量 、 曝 光 量 、 查 耗 时 以及 诊 断 效 果 , 进 行 对 比分 析研 究 。 果 总 检 并 结
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发 生 , 鼻骨 骨 折 理 想 的 检 查 方 法 。 是 [ 考文献] 参 【 】 兰 宝森 .中 华影 像 医 学 .头颈 部 卷 1 【 】 王 振 常 , 莎 .颅 面 骨高 分 辨 率 C 2 刘 T解 剖 图谱 【】 石 士 奎 , 敬 亮 , 晓 琳 , 3 程 崔 刘依 凝 .鼻 骨 正 常 变异 和 鼻
部 正位 投 照 时 被 心 影 所 遮 挡 。 2 .由 于患 者 吸 气程 度 不 同 ,规 范 的 胸 部 正 位 投 照 时需 深 吸气 后 屏 气 , 时 肺 纹 完 全 打 开 , 易误 诊 。但 实 际 工 作 中 Nhomakorabea 此 不
于患者病情 、 肥胖腹压高等情况无法 做到深吸气后屏气 , 此时
其 骨折 线 清 晰 显 示 。 32常 规 层厚 : . (. ) . 2 5 2 0 mm扫 描 后 , 疑 骨折 处 可 进 行 怀 更 薄 层处 理 , 并适 时 的 进 行 MP R及 3 D重 建 。 3 3横 断 位扫 描 对 鼻 骨 纵 行 骨 折 更 容 易显 示 清 晰 , 状 位 . 冠
骨 骨折 的 C T诊 断 .中原 医刊 2 0 5—3 0 6— 3卷 9期
整段的斑片状模糊影 。但 在体检 中发现 有个别体检者右下肺 内带 可见上述改变 , 但该体检者并无发热 、 咳嗽等症状。进一 步进行透视检查 ,深吸气后发现 右下肺 内带的模糊影变为各
条 肺纹 ; 行 C 或 T检 查 , 果 右下 肺 未 见 明显 渗 出 改 变 。 结 诊 断误 区 之 所 以 出 现 在 右 下 肺 内带 ,分 析 原 因有 以 下 几
步进DSA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装备20 年8 0 8 月第5 卷第8 期
C ia Me ia q ime t2 0 g s 15 NO. hn dc lE up n 0 8 Au u tVo. 8
步 S 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 进D A 用
于 日俊 ① 张 国 华① 刘桂 杰 ①
i ae m g .
于 日俊 , (91 ) 男, 一 , 17 大 学 本 科 学 历 ,主
管 技 师 , 就 职 于 山 [ ywo d ]S DS L we, x r mi re isa g o r p y c n e to Ke r s - A o re te t a t re n ig a h , o n cin. y 东省 潍 坊 市 人 民 医 [ r ta t rS a r s ]Th e p eSHo p t lo ef n ,S a d n efn 院 介 入 放 射 科 ,从 Fis - u ho ’ dd e s eP o l’ s ia fW ia g h n o g W i g a 2 1 4 , ia 6 0 1 Ch n . 事 介 入 医 学 影 像 技
[ 文章编号】1 7—8 7 (0 80 — 0 9 0 6 2 2 02 0 )8 0 4 - 2
[ 中图分类号】R 4 5 [ 4 文献标识码】C
[ 摘要】 目的 :研 究步进D A在 下肢动 脉造影 中的应用 。方法 : S 应用T HI A I f i OS B ni x n VC i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对2 例 下肢动脉造影患者采用 步进D A技术进行检查 。结 果 : 8 S 2 例病 人均可 获得 清晰 的动态DS 8 A图像 ,对 下一 步治疗 提供 了明确依 据 。结论 : 步进
下肢血管造影固定器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下肢血管造影固定器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许少睿;楼文胜;项玉梅;顾建平【摘要】Objective To develop a lower limbs angiography fixture, which is used in preventing limb movement and rotation in the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process and maintaining the anatomical position. Methods Made wood chips into soles, fixed a long piece of wood as a support bar at the bottom of the glue, so that the angle of the longitudinal axis with the support bar was 85 degree, joint plus material with the sole plate on both sides with strong adhesive, with two protrudent flank, sewing velcro on both sides. 116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lower limb angiography fixtu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the artifacts and body position vision. Statistics were performed using % testing. Results Artifacts display rate of the group without using fixture was 62.07%, and the position standard rate was 60.34%. The patients got tired easily in the control position process. While the artifacts display rate of the group using fixture was 22.41%, and the position standard rate was 86.20%, with comfortable using experienc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lower limbs angiography fixture is simple, easy to use, st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ower limb movement and rotation, is worth of promotion.%目的开发、制作并使用下肢血管造影固定器,防止造影检查治疗过程中肢体的移动和旋转,保持解剖学体位.方法使用木片制成鞋底,鞋跟底部用强力胶固定一长条木块作为支撑条,使鞋底纵轴与支撑条呈85°,鞋底板两侧分别用强力胶粘合厚质面料向足背延伸出2个侧翼,两侧缝制尼龙搭扣;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和不使用固定器行下肢血管造影,通过阅片,分析伪影和体位显示情况,用χ 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使用固定器组伪影显示率为62.07%,体位标准化率为60.34%,在控制体位的过程中容易疲劳;使用固定器组,伪影显示率为22.41%,体位标准化率为86.20%,使用较舒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血管造影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强,能有效防止下肢移动和旋转,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7【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固定器;下肢血管造影;解剖学体位;移动伪影;像素移位【作者】许少睿;楼文胜;项玉梅;顾建平【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R197.39;R543.6在下肢动静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下肢制动、活动和抖动都会造成移动伪影[1],影响血管的清晰度,使病变部位显示不清,造成诊断困难。
步进式DSA技术在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中的应用

g p rme a o Y De a t nth d a c mpaio n s e s nti h s e t ft e i g a if cin r t rs n a d a s s me n t e a p cso h ma e s t a to a e,DS t s A i me
s p igD A h sab t ri g n u cs rt o 5 ( 2 )a tefs t a e t ho g b t pn S a et e e maeadsces ae f % 1/ 0 t h rtr t n tru ho — 8 7 i e m
・
7 ・ 8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r o Ciel ein l r te o n f l i d i i Pa i u n l 5期
步 进 式 DS A技 术在 下 肢 顺 行 性 静 脉 造 影 中 的应 用
AB T ACT: j t e T v sg t tev l f h p l a o f t S R Ohe i oi et a a eo eapi t no e cv n i eh u t ci s p—D A i l e x S n o r — w e
te t e o r p ne o r d . M e ho Fo t aint flwe i e o r p Y we e r n o Y d — r mi v n g a hy a tr g a e y t ds ry p te so o rlmb v n g a h r a d ml i v d d i t wo g o p i e n o t r u s:t e r s a c r u f20 c s s u i g se h e e r h g o p o a e sn t p—DS a d t e c mp r d g o p o 0 A n h o a e r u t2
步进DSA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2009—12—09)
· 经 验 交 流 ·
步进 DSA技术在 下肢静 脉血 管造影 中的应 用
曾晓宾 ,刘军
【关键词】 DSA;下肢静脉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R 816.2 f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10)02—0010—01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 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可使机体维 持在低水平代谢 ,减少机体 能量的消耗和蛋 白质的分解 。因 甲 状腺素可 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缺血冠状动脉的阻力 ,是机体
1 邵 红 .老 年 慢 性 心力 衰 竭 患 者 的正 常 甲状 腺功 能 病 态综 合 征 [J].中 华 老 年心 脑 血 管病 杂 志 ,2003,5(4):240—242.
笔者 对 15例 下肢 静 脉 曲张 患 者行 步 进 数 字 减影 血 管 造 影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 :交通静脉扩张 、扭曲 ,无交通支
(DSA)技术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 瓣膜显示 ,静脉血通过交通支 向浅静脉逆流。深静脉血栓表现
1 资料 与方 法
reid function in the admitted to a nursing home[J].Ann Med Interna
过强代谢作用 ,且这种变化可随疾病 的好转而恢复正常。因此 不需要补充甲状腺素治疗 ,以免增加机体的代谢及心肌耗氧
(Abstract),2000,17(1):5—8.
不全时人体组织的细胞核 受体上调 ,需更多的 L 以维持组 久 的将来 ,对于此问题将 有一个 明确答案。
织代谢需要 ,从而使血浆 L 浓度 降低 ;(3)心功能 不全患者 的
参 考 文 献
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患者应用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的作用。
方法:实验对象为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患者,共100名,分成两组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并予以不同检查方式进行检查,每组患者人数为50名,检查手段为传统DSA检查以及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对比指标为患者图像质量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调查两组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图像质量更高(P<0.05);结果显示,通过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结论: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患者来说,采取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能够改善病人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统DSA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图像质量;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主要引起下肢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溃疡,严重的引起下肢截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血管病、冠心病相同,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病理生理表现有脂质在内膜沉积、斑块形成、斑块出血、血栓、钙化等,血流动力学主要引起下肢血供减少[1]。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开展,这种治疗方式,就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通过穿刺血管动脉进入到动脉系统以后,通过打隧道的方式应用导丝导管,去开通闭塞的血管。
当导丝导管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以后,应用我们特制的一些耗材,器械,比如球囊、支架,对闭塞的病变进行扩张的治疗,重建这根血管血运的治疗方式。
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诊断图像质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研究内容主要是选择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介入诊疗患者参与实验,患者数量为100名,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验,检查手段也有所差异,实验初始时间2020年3月,截止日期2022年3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对照后发现两组患者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较小(P<0.05)。
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
A s at O jcvs oea a ii l a eo bl hs gag g py( C )i t r rlei so w retmi . bt c r bete:T v ut cn a v u f ou ca n ni r h B A n h ae a l o fl e x e t i l e l c l s i oa e ti s n o r y
血管造影技术作为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广泛应 用于临床,但对于行程较长的下肢血管 ,常规造影需 分段摄影显像 ,因此需多次注射对 比剂及多次系列曝 光 。明显增 加检查 时 间和 x线 曝光量 以及对 比剂 的用 量 ,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也称对 比剂跟踪造影技
胰 岛素治疗基 础 上 ,联 合 罗格 列酮 或 二 甲双胍 治疗 ,
术,是在传统 D 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S 具 有一 次性 、全程式 、给药总 量少 、采 集 时间短 、空 间分辨率较高等优势。现收集我院 自20 年 l 月 ~ 04 2 20 年 5 06 月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 4 例患者行 4 例次 8 8 步进式 血管造 影检查情 况 , 报道如下 。
V0.6 N 4 I2 O.
四川省卫生管理 { _ _ 院学报 l 部学
J RN^ OF SCHI 0 丌NUI E OU I I C AN G DUCAION O I ' C GE OF MS
Me os t d :F r -ih ainss s e td te atr s n f o e xrmi e ee  ̄lee o p r r B A. s l : 4 够∞ o - h ot eg t t t u p ce r i l i so w re t y p e h ea eo l l e t sw r i e t t ef m C Re ut 5 c d o s fl e
下肢静脉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优势

下肢静脉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优势许少睿;苏浩波;楼文胜;项玉梅【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extremity venous stepping DSA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egmented DSA. Methods 98 cas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venograp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9 cases of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stepping DSA, 4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egmentation DSA. The image quality, average amount of contrast agent, mean radiation dose and the average examin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ast agents dosage of the research group decreased by 33.33%, and the clearly display ratio of iliac vein and inferior vena cava in the research group increased by 22.44% and 67.34%, retrospectively, average radiation dosage decreased by 54.91%, the average examination time decreased by 65.45%. No artifact caused by contrast agent retention was found in the research group.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egmented DSA, stepping DSA of lower limb vein has advantages in the average contrast agent dosage, the average examination time, mean radiation dose and displays in the iliac veins and inferior vena cava.%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步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将98例需行下肢静脉造影的患肢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9例行步进式DSA,对照组49例行常规分段DSA,并对两组造影影像质量、对比剂的平均用量、平均辐射剂量和平均检查时间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对比剂使用总量较对照组下降33.33%,并且研究组髂静脉和下腔静脉显示清楚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44%和67.34%,研究组均未出现因对比剂滞留而出现伪影;研究组平均辐射剂量较对照组下降54.91%,平均检查时间较对照组下降了65.45%.结论下肢静脉步进DSA较常规分段DSA在对比剂用量,检查时间,辐射剂量和髂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显示方面存在优势.【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7【总页数】5页(P17-20,56)【关键词】下肢静脉;步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者】许少睿;苏浩波;楼文胜;项玉梅【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江苏,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R197.39;R543.6专栏——下肢血管性疾病DSA造影技术编者按:下肢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和静脉两方面。
步进式DSA技术在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中的应用探析

成靓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410000【摘要】目的:探讨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技术的应用对于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步进式DSA检查)和对照组(分段DSA检查)各62例,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98.39%>75.81%,χ2=14.065)相对更高(P<0.05),误诊率(0%<9.68%,χ2=4.379)和漏诊率(1.61%<14.52%,χ2=6.961)相对更低(P<0.05)。
结论:在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中,应用步进式DSA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准确的检出下肢静脉疾病,便于及时有效的进行诊疗,具有很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步进式DSA技术;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临床诊疗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主要应用于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在影像资料中,可以清晰的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观察其血流状况,判断病变、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下肢静脉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DSA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可以将下肢静脉的病变情况真实、准确呈现出来,进而对相关疾病进行确诊,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1]。
相比于普通X线检查,DSA检查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以及时间分辨率更高,能够清晰分辨影像中的细微结构。
步进式DSA技术则是程序化的进行跟踪摄影,分段采集,获得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可以多角度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全面掌握血管形态结构及病变的相关信息。
步进式DSA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一次性取得连续的造影图像,图像质量高,可以清晰的观察下肢静脉的形状、血流状态及病变情况等[2]。
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步进式DSA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9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6月 第4卷第12期下肢动脉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以动脉硬化性疾病多见,属于难治性疾病的范畴,其病因复杂,脂质代谢异常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大影响[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能准确显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闭塞部位、侧支循环等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2]。
与分段 DSA 检查用时长,需要多次造影相比,随技术的发展,DSA 步进造影技术越来越广泛应于临床实践[3-4]。
鉴于此,我们对下肢血管病变采用DSA步进式造影检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3月我院26例行下肢DSA检查患者资料,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21~72)岁。
以DSA步进技术检查下肢者14例,以传统分段DSA 检查下肢者12例。
资料对比,两组无差异,P>0.05。
1.2 方法仪器与设备主要为:DSA机,连接管、高压注射器,造影剂:碘克沙醇。
行DSA步进式检查时,常规股动脉入路,选择合适造影导管于髂外动脉,按标准操作流程,调整C臂位置,选择相应工作模式,设置曝光参数,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
造影剂的总剂量控制在20~30ml,注射速率调整为6~10ml/s,注射压力为300~500psi。
患者下肢制动,曝光、图像采集,观察并记录序列减影图像[5]。
行分段 DSA 检查,常规股动脉入路,选择合适造影导管于髂外动脉,选择相应工作模式,完成相应节段造影后再超选插入远端直至腘动脉膝上三分支水平,依次分段造影。
患者下肢制动,观察并记录序列减影图像。
1.3 影像学评定标准减影彻底,清晰无伪影的图像,良好的图像对比性,与临床诊疗要求相符度达到95%以上;图像内伪影较少,多数图像信息可清晰显示,能满足诊断要求为良;图像减影不彻底,饱和伪影,图像移动,噪声大,感兴趣区显示不全,造影延迟时间不够,但通过DSA后处理技术,尚能满足诊断要求为差[6-8]。
再谈步进DSA下肢动脉造影的应用

再谈步进DSA下肢动脉造影的应用
吴金镛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9)005
【摘要】目的:再次探讨并总结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公司INNOVA4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技术员进行图像采集曝光时,合理应用控制手柄来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移动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6例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均顺利完成后,获得清晰完整的DSA的动态图像,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明确造影依据.结论:常规下肢动脉造影路程长,范围广,需要分段多次进行造影.自从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得到完整的动态血管造影图像,减少了额外地DSA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的大量注射,节省检查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诊治安全性,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好的检查方法.
【总页数】4页(P3620-3623)
【作者】吴金镛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导管室,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2
【相关文献】
1.步进DSA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J], 于曰俊;张国华;刘桂杰
2.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J], 曲桂莲;张翼;郭建军;崔进
3.RSM-DSA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J], 韩杰
4.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J], 董发新
5.跟踪DSA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J], 顾定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一)

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一)【摘要】目的探讨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外科疑诊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3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透视下将导管送至目的位后行步进下肢动脉造影。
结果步进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动静脉瘘3例,血管畸形2例。
结论步进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下肢动脉造影中,观察下肢动脉血管解剖和形态改变的较先进的检查技术,与分段下肢动脉造影相比有以下优点:连续的动态血管及血流图像;减少造影次数及造影剂剂量;减轻造影剂对患者刺激引起的疼痛及毒性反应;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
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步进血管造数字减影下肢动脉【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valueofsteppingdigitalsubtractionateriography(S-DSA)inarteryoflowerextr emity.MethodsThearteriographiesof32patientswitharterialdiseasesoflowerextremitieswereperfor medbyS-DSAthroughSeldingerpuncturetechnique.ResultsOnateriography,27casesofarterialocclusi vedisease,3casesofarteriovenousfistulaand2casesofvascularmalformationwerefound.ConclusionA tpresentS-DSAisanadvancedtechnologyonobservingarterialanatomyandformalterationoflowerextr emity.Ithasmanyvirtuescomparedwiththesubsectionateriographyoflowerextremitysuchascontinu ousdynamicimagesofbloodvesselandbloodflow,lesstimeofangiographyandcontrastmediumvolume ,lessacheoflowerextremityandtoxicreaction,lessdoseofradiationandshortertimeofinspection. 【Keywords】stepping;angiography;digitalsubtraction;arteryoflowerextremity各类下肢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发病率高。
DSA技术在四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1例,浸润性癌1例,反应性淋巴结炎1例)。
另1例直接行乳腺肿物切除而未行术前针吸或冰冻检查。
2.2 X线表现 在8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中,乳腺X线片上5例表现为单乳单发肿块,2例表现为单乳多发肿块,1例为双乳多发肿块,2例表现为单侧乳腺致密浸润伴皮肤增厚。
X 线片上共发现12个肿块,肿块直径从0.7cm~5.0cm,平均直径2.6c m,10个肿块表现为边缘清楚,2个肿块边缘表现为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部分边缘不清者多为与周围腺体重叠,而周围浸润少,均未见毛刺、钙化或漏斗征及皮肤凹陷征等乳腺癌典型X线征象。
X线片上诊断为乳腺癌3例,叶状囊肉瘤1例,良性肿物3例,诊断为乳腺炎症而炎性乳腺癌待除外1例。
3 讨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发生率远比乳腺癌低,大多数为NHL。
文献报道发生率占乳腺所有恶性肿瘤的0.04%~0. 74%,高者可达1.1%[1,2]。
3.1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 W iseman等[1]于1972年首先提出诊断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应具备4个条件。
本组8例均符合上述条件。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大多数为NHL,B细胞来源,而T细胞性或组织细胞性罕见[1,2]。
本组8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7例为NH L,1例为H L。
7例NHL均为B细胞来源。
本组资料显示在7例作了术前针吸或冰冻检查的患者中,4例诊断为NHL,而误诊为髓样癌1例,浸润性癌1例,反应性淋巴结炎1例。
另1例因直接行乳腺肿物切除而未行术前针吸或冰冻检查。
3.2 临床表现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大多数为女性。
本组资料显示,8例患者均为女性,左右乳发病无明显差异。
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无痛性肿块,生长较迅速。
肿块多为单个孤立性,也可呈多结节,少数患者呈弥漫浸润使乳房变硬,局部皮肤受累,伴炎症性改变而与炎性乳腺癌相似。
约有30%~50%患者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在病理检查前常很难确诊,不典型的症状及体征一般多误诊为乳腺癌或良性病变。
血管数字减影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igt te r t i r r i tec nr a rl m0a a r p n tr.h n u i o e j t , eij t i r o t m u n n e e i cat y a h o t l ea oh cdl a e v at f t i u c e e s gp w r n c r w e e da i a e mi l eo u T n ie o ncd tz e e
重 庆 医科 大 学 学 报 2 O 09年 第 3 4卷 第 1 期 (o ma f o g igMe ia U lesy20 . o- o1) J u 1 n qn dc I nv r_ 09 V I4N . 0 Ch l 3
一
9 一 9
临床研究 文 号: 5 3 6 0 ) —0 —3 章编 0 3 6 ( 0 0 0 9 2 — 229 1 9 0
【 关键词 】 体动脉造影 ; s 步进技术 肢 D A;
【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86 R l.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收稿 日期 】O80—5 20— 22
Ap lain fh ij I u t cina go rp y DS se pn c n lg pi t so edgt br t n jga h ( A) tp igt h oo yi c o t as a o e n
血管数 字减影步进 技术在下肢 动脉造影 中的应用价值
宋烈 军 , 小平 , 罗 罗银 灯 , 汪景 香
( 庆医科 大学 附属第二 医院放射介入 中心 , 重 重庆 40 1) 0 0O
【 摘
要】 的: 目 回顾性评价血管数字减影 ( t b co g gah,s ) 技术 在下肢动脉造影 中的可行性 、 D as t tn ni r yD A 步进 l m i a o p u 作用及 临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黄文华;王一波【摘要】目的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平板DSA下肢静脉造影的126例(154侧肢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正常下肢静脉10例(7.9%),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11.9%),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4.8%),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5例(35.7%),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39.7%),各种病变均有特征性的造影表现,易于区别,且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平板DSA进行下肢静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对于诊断下肢静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la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in the diagnosis of lower limb vein disease by lower limb vein angiograph.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26 patients (154 sides) with flat DSA lower limb vein angiograph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0 cases (7.9%) showed normal venous, 15 cases (11.9%) showed deep vein thrombosis, 6 cases (4. 8%) showed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45 cases (35. 7%) showed traffic vein valve insufficiency, and 50 cases (39. 7% ) showed deep vein valve insufficiency. All kind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were easy to distinction without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The flat panel DSA for lower limb vein angiography can clearly display lower limb venous disease, and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s of lower limb venous disease.【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16)024【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肢静脉病变;下肢静脉造影【作者】黄文华;王一波【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DSA导管室,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DSA导管室,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3下肢静脉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彩超及下肢静脉造影[1]。
DSA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

DSA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孙志先;胡可明;张毅;汪志超;陈康海;汪长胜【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1(021)001【摘要】目的:探讨DSA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价值.方法:56例(66条)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其中16例行经皮穿刺胭静脉插管造影.结果:根据主要X线表现将下肢静脉疾病分为:下肢静脉曲张10条(15%)、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条((52%)和深静脉血栓形成22条(33%).根据深静脉逆流程度分为:Ⅰ级10条.Ⅱ级14条.Ⅲ级8条.Ⅳ级2条.结论:在DSA 下行下肢深静脉造影,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以利治疗方案的选择.【总页数】3页(P127-129)【作者】孙志先;胡可明;张毅;汪志超;陈康海;汪长胜【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R814.43【相关文献】1.16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价值 [J], 蔡银连2.下肢静脉疾病造影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J], 冒晓文3.75例下肢静脉疾病患者数字成像静脉造影诊断及误诊原因 [J], 魏延梅4.数字成像结合顺行性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 [J], 罗贤明5.经皮(月国)静脉穿刺插管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 [J], 王建平;朱世平;曲奎山;侯鲁强;孙秋德;王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3-03-02T01:54:56.60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4期作者:钟盛福[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成效钟盛福赣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方法:为了确保此次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其中,为此,从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之间接收的患者群体中选出4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参与实验。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调查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同时基于DSA步进技术的支持下,为患者实施介入诊疗,并从临床效果的角度展开相应的比较探究。
结果:从诊断调查结果方面来看,这些患者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与闭塞,按照病情进展程度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包括严重、经球囊扩张治疗后有效以及无效这三种,对应的患者例数为27、8、5。
从图像质量的优劣情况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图像质量可分为优、良、差这三种,对应的患者例数为30、8、2,由此可以统计出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5.00%。
结论:基于DSA步进技术的支持下为相关患者进行诊疗,所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理想,分辨率较佳,结合观测到的实际情况开展介入诊疗,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
关键词:DSA步进技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诊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医学临床领域常遇到,属一类难治性病症,此类病变大多是因为人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引起,通常会导致患病者发生肢体动脉狭窄、堵塞等情况,最后造成肢体慢性缺血坏死。
这类疾病会导致患者产生间歇性跛行等不良症状,最后造成肢体受损,对其活动能力的影响颇大,而疾病持续进展则会导致趾溃疡、坏疽、足溃疡等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更多新型科学技术也日益被医学临床所引入,近些年,DSA步进技术在医学临床上的运用也日益普遍,相较常规技术,DSA步进图像技术拥有更高的辨识性,分辨率也更高,图像品质更高,便于后期开展介入治疗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T S H 正常。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甲状腺素水平随患者的收缩性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T 3、FT 3
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预后较差。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发生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因为:(1)5c -脱碘酶活性明显受抑: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而使5c -脱碘酶活性受抑,T 4转化为T 3减少,这是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发生的关键;(2)慢性心功能不全时人体组织的细胞核T 3受体上调,需更多的T 3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从而使血浆T 3浓度降低;(3)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一些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如白细胞介素1(I L-1)和6(IL -6)、肿瘤坏死因子(TN F -A ),而3者均可抑制甲状腺细胞T 3的分泌[2],并可抑制T 4脱碘为T 3[3];(4)心力衰竭时应激、缺氧、酸中毒、心肌损害等,使T 3在组织中的利用增加,患者常有胃肠道淤血、食欲减退。
另外,限制碘盐的摄入,胃肠道吸收碘障碍,加之应用利尿剂,尿碘排出增加,故患者缺碘明显,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可使机体维持在低水平代谢,减少机体能量的消耗和蛋白质的分解。
因甲状腺素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缺血冠状动脉的阻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机制,以防在患严重疾病时体内甲状腺素的过强代谢作用,且这种变化可随疾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
因此不需要补充甲状腺素治疗,以免增加机体的代谢及心肌耗氧
量,加重心脏负荷,反而加重心力衰竭。
但持续低甲状腺素水平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Danzi 等[4]通过基因研究,认为心肌细胞对血T 3浓度变化的反应很敏感,血T 3降低后心肌细胞内正性肌力调控基因的表达受抑制,而负性肌力调控基因的表达增强,补充T 3治疗则能恢复心肌细胞基因的表达,因此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予补充T 3治疗是有益处的。
目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并正常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采用甲状腺素补充疗法是否有益尚无肯定性结论[5],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此问题将有一个明确答案。
参考文献
1 邵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4):240-242.
2 Ya m az ak i K,Ya m ada E ,K anaji Y,et a.l In terleuk i n -6(IL -6)i nh ibits
Thyroi d folli cles[J].Endocri nology ,1996,137(1):4857-4863.3 M on i g H,Arendt T ,M eyerM,et a.l A cti vati on of t he hypot hala m o -p i tu-i
tary-ad renal ax i s i n res pon se t o sep tic or non -septi c d iseas es :i m p lications for the euthyroi d sick s yndro m e[J].Intens i ve CareM ed,1999,25(17):1402-1406.
4 Danz i S ,K lei n I .Thyroid hor mone -regu l ated card i ac gene expression and
card i ovascu lar d i sease[J].Thyroid ,2002,12(6):476-472.
5 An i a Lafuen t e BJ ,Suarez A l m enara I L ,Fernandez -bu rrielTM,et a.l Thy -roi d f uncti on i n the adm itted to a nursi ng ho m e[J].Ann M ed I n terna (Ab stract),2000,17(1):5-8.
(收稿日期:2009-12-09)
#经验交流#
步进DSA 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曾晓宾,刘军
作者单位:710054 西安市,解放军第323医院医学影像科
=关键词> DSA;下肢静脉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R 8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10)02-0010-01 笔者对1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 S A )技术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下肢静曲张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45~72岁,中位年龄58.5岁。
1.2 仪器与试剂 西门子A ng i so tar P l us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M a rk V 高压注射器,对比剂选用320m g /m l 碘海醇注射液100m ,l 加压腹带。
1.3 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入步进模式,患者取足先进仰卧位,穿刺足背静脉,采集桢数4F /S ,踝上10c m 、膝上扎止血带,腹部加压腹带,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0.5m l/s ,压力1034kP a ,高压注射器选择X 线延迟180s ,造影范围为踝部到骨盆,造影过程嘱患者取V a lsa l va 动作,采取步进法造影即可得到下肢静脉血管造影图像[1]。
2 讨 论
采用步进D S A 技术可观察下肢深静脉全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及深静脉血栓情况。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瓣膜稀少、模糊,瓣膜膨出不明显,静脉血管增粗、正常竹节状消失。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交通静脉扩张、扭曲,无交通支
瓣膜显示,静脉血通过交通支向浅静脉逆流。
深静脉血栓表现为:静脉管腔不规则、充盈缺损、中断[2,3]。
选择D S A 下步进法下肢静脉造影,可较好了解下肢静脉情况,分析下肢深静脉是否存在血栓,深浅静脉交通是否开放,深浅静脉返流情况,深静脉静脉瓣膜功能,是否存在返流。
步进D S A 技术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术,采用图像拼接技术可获取整体下肢静脉血管图像,造影结果直观。
造影图像有减影与造影2种模式,可在减影与造影2种模式间互换。
采用减影模式,可去除骨骼、软组织等影响,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步进法下肢静脉造影结果较常规下肢静脉造影获取图像信息量更大、图像更清晰。
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原.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4):246-248.
2 畅亦杰,张宝性,唐志全,等.Bol u s chase 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08,28(10):322-323.
3 曾英琅,吴贵华,许金美.步进DSA 技术在下肢血管疾病的应用与评价[J ].医疗卫生装备,2008,28(10):220-226.
(收稿日期:2009-12-10)
#
10#临床合理用药2010年1月第3卷第2期 Ch i n J ofC li n i ca lRationalD rug Use ,January 2010,Vo l 13N 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