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表格汇总精编版

合集下载

教育学表格汇总

教育学表格汇总

成人中等 专业学校
成人中等学校 (高中)
普通初级中学(初中)
成人中等学校(初中)
初 等 教 育


成人初等学校

儿园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 从纵向上看,我国目前的教育主要有四个层次
从纵向 上看 我国现代学制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结构 层次(4) 幼儿、初等、中等、高等 类别(5) 基础、职业技术、高等、成人、特殊 类型 分支型学制 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文件 》(《中长期纲要》) 工作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方针 战略 “两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一进入” 改革 目标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主要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内容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内涵为主(vs规模) 4.重视成人&终身教育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教育目的
内容 功能 Vs 方针 依据 受教育者→什么人 核心,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归宿 导向、激励、评价 为社现、人民服务,与生劳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建者和接班人 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 个人本体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
发 展 历 程
古代社会 (奴隶与封建)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20世纪后期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四书
古希腊 雅典教育 政治家和商人(和谐教育) 古罗马 斯巴达教育 军人(军事教育) 中世纪欧 教会教育(“七艺”)、 骑士教育 文艺复兴 人文、身心&人格、爱护儿童 国家干预、法制化、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免费、强制、普遍) 生产劳动的分离→结合、普及多样、科学化(发经验) 终身、全民、民主、多元、技术现代、全球、信息、科学 六学:国子、太、四门、律、书、算

教育与教育学表格

教育与教育学表格
3、唐中央设六学二馆(国子、太、四门、律、书、算学)(东宫—崇文馆和门下省—弘文馆)
反映等级性

1、程朱理学。
2、教学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目的“学而优则仕”
3、书院盛行。(白鹿洞、石鼓、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
钳制思想,遏制文学形式上的创造性
八股文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走向衰微
2、欲望是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马斯洛
罗杰斯
人格方面的研究
1、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
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现代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1、以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为诞生的标志,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5、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

卢梭
1、性善论《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自然主义教育,让儿童“归于自然”

康德
1、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之一。
2、《康德教育论》①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的控制②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
2、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3、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昆体良
古罗马的教学法大师,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教育学表格总结

教育学表格总结

教育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学:国子、太、四门、律、书、算二馆:崇文、弘文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的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1.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2.本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自我反省,提出挑战3.特点:超越性;我国主体性教育;健全人格;高层次素质,最高体现4.任务&属性:人格、思维、技能;普遍性、综合性、革命5.教育创新: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教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师严然后道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传授知识、传递文化)3.示范者(榜样)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6.“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目的全面、人物多样、对象差异创造性:因材施教,教法更新,“教育机智2.连续性:时间,过去与现状广延性:空间,校内校外3.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立竿见影间接性:以学生为中介4.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示范性:学生学习对象5.方式的个体性:教师个体劳动完成成果的群体性:教师的群体劳动“教育机智”1.定义: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2.如何做:理论→实践→思想⑴加强理论修养,知识+能力(思维&批评反思)⑵实践锻炼(积累经验)⑶理论指导,整理研究,生活思想教师专业化1. 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2. 实现:⑴国家和政府的促进与保障: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经济保障⑵个人主观努力:学习、研究、反思、实践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一般与个人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or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室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表格

教育学表格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的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结构人格心理心理过程和人格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统一的具体的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心理学体系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心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理理论意义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实践意义学概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述构建主义心理学(冯特实验内省法)281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意识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行为)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于发展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卡夫完形)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无意识)、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信息加工)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心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注意理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现象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普通心理学基础性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真正的创始人 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美国何林渥1930《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学律的科学。

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体应用性心理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交系织。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核心瑞士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1903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教育学表格总结(精选.)

教育学表格总结(精选.)

教育六学:国子、太、四门、律、书、算二馆:崇文、弘文《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制度的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1.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2.本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自我反省,提出挑战3.特点:超越性;我国主体性教育;健全人格;高层次素质,最高体现4.任务&属性:人格、思维、技能;普遍性、综合性、革命5.教育创新: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教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师严然后道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传授知识、传递文化)3.示范者(榜样)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6.“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目的全面、人物多样、对象差异创造性:因材施教,教法更新,“教育机智2.连续性:时间,过去与现状广延性:空间,校内校外3.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立竿见影间接性:以学生为中介4.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示范性:学生学习对象5.方式的个体性:教师个体劳动完成成果的群体性:教师的群体劳动“教育机智”1.定义: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2.如何做:理论→实践→思想⑴加强理论修养,知识+能力(思维&批评反思)⑵实践锻炼(积累经验)⑶理论指导,整理研究,生活思想教师专业化1. 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2. 实现:⑴ 国家和政府的促进与保障: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经济保障⑵ 个人主观努力:学习、研究、反思、实践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一般与个人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室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表格总结

教育学表格总结

六学:国子、太、四门、律、书、算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二馆:崇文、弘文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素质教育创新教育1.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2.本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自我反省,提出挑战3.特点:超越性;我国主体性教育;健全人格;高层次素质,最高体现4.任务&属性:人格、思维、技能;普遍性、综合性、革命5.教育创新:观念、容、方法、手段、教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师严然后道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传授知识、传递文化)3.示者(榜样)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6.“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目的全面、人物多样、对象差异创造性:因材施教,教法更新,“教育机智2.连续性:时间,过去与现状广延性:空间,校校外3.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立竿见影间接性:以学生为中介4.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示性:学生学习对象5.方式的个体性:教师个体劳动完成成果的群体性:教师的群体劳动“教育机智”1.定义: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2.如何做:理论→实践→思想⑴加强理论修养,知识+能力(思维&批评反思)⑵实践锻炼(积累经验)⑶理论指导,整理研究,生活思想教师专业化1. 发展的途径:师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2. 实现:⑴国家和政府的促进与保障: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经济保障⑵个人主观努力:学习、研究、反思、实践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一般与个人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or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室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育与教育学表格(DOC)

教育与教育学表格(DOC)

1、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名称代表人理论错误神话起源说朱熹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生物起源说19〖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1、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第一个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

1、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混淆人类教育与动物养育行为的本质区别。

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没有看到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1、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开始教育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和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

2、第一个科学的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

2.原始社会——非独立性、自发性、原始性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和封建社会)夏商序、校、大学、小学、庠(xiang)有了学校教育形式,有考古证实的是商西周1、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守”2、“国学”与“乡学”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政治、历史、伦理道德教育乐:音乐、诗歌、舞蹈教育春秋战国1、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2、稷下学宫,学术自由私学发展是教育史文化史重要里程碑两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专制的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设立“太学”文翁兴学魏晋南北朝1、学校设置上的新举措——立国子学与太学并重。

2、学士制度——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唐时期1、“三教”(儒道佛)并重。

2、科举制。

3、唐中央设六学二馆(国子、太、四门、律、书、算学)(东宫—崇文馆和门下省—弘文馆)反映等级性宋1、程朱理学。

2、教学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目的“学而优则仕”3、书院盛行。

(白鹿洞、石鼓、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钳制思想,遏制文学形式上的创造性八股文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走向衰微明八股文科举考试固定格式,印度佛教、婆罗门《吠陀》,活动是背诵经典和钻研教义僧侣是唯一的教师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埃及教育特点农民奴隶无教育权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教育雅典教育1、培养(政治家、商人)2、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3、最早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也比较灵活。

教师日常实用的18个表格(终结版)

教师日常实用的18个表格(终结版)

教师日常实用的18个表格(终结版)捋顺班级各种事务,将各种事务量化、表格化,是最大的捷径,也是最高效的办公方式。

1.班级课程表第一时间将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按照新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准备每一天的课程,也便于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或者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小小课程表起到了指引航向的作用。

2.教师课程表可以打印3张,1张放办公室,1张放家里,1张粘贴在课本上,随时知道下一节该上哪个班的课。

3.作业检查表作业检查表,一张简单的表格,可以让课代表或者小组长的检查作业效率大大提升,利用宝贵时间进行早读。

作业检查到位,保证了学习成绩;早读利用充分,更能够使班级管理锦上添花。

4.成绩登记表这是每位小伙伴必备的工具,大家可以直接填写电子版,也可以打印手动输入成绩,方便实用。

5.值日表良好的环境卫生一方面要靠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来保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值日生每天的辛勤付出,将每天的值日生安排妥当并明确值日生的任务,就能很好地保证值日任务的完成。

每组第一个学生选为组长,负责值日结束后检查,检查合格后在值日记录册上按照值日表中的几项要求进行确认签字后离开班级。

第二天同学们到班级后进行检查反馈。

有要求有落实,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6.学生联系表作为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都应该有一份学生联系表,对自己的学生成长背景了如指掌,一方面方便各种填表,有了电子版信息,每次填写表格只需要复制粘贴即可,一劳永逸。

另外,通过信息登记,结合日常沟通,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教育中,也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7.培优补差工作记录表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辅导应有记录,有跟进,有总结,有提升。

通过每次记录纵向对比,总结培优补差的经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8.班委会名单班委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班委会成员各司其中,为班级同学服务好,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9.家访记录单每次家访应该有记录,也是教师保护自己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纵向 上看
我国现代学制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我国学制改革
结构 层次(4)
幼儿、初等、中等、高等
类别(5)
基础、职业技术、高等、成人、特殊
类型 分支型学制
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文件 》(《中长期纲要》)
工作 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改革
战略 “两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一进入” 目标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主要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内容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内涵为主(vs规模)
4.重视成人&终身教育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孔子
对象:有教无类;作用:社会&个体功能;目标:德才兼备的 君子;内容:五经+《乐》、四教(文行忠信);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学思行、温故知新
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20世纪后期 礼乐射御书数
1.非独立性(在教育中劳动,在劳动中教育)2.全民性、无阶级性(教育机会 均等)3.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夏代
有学校
古代中国
西周 隋唐
“学在官府”、 六艺、私学 科举制、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
四书五经
古代印度 1.婆罗门&佛教2.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古代埃及
1.宫廷学校、职官、文士(统阶受教育) 2.性
潜在 民族差异
教育
神话
神或天
宗教、朱熹

生物
否认社会性
利托尔诺(法)、沛西·
能(英)

心理
无意识模仿
孟禄(美)
劳动
生产劳动
马克思

作用对象 个体发展 vs 社会发展
作用方向 正向 vs 负向

呈现形式 显性 vs 隐性(预期与非预期)
发 展 历 程
六艺 四书
原始社会 (无学校)
古代社会 (奴隶与封建)
中 萌国 芽
孟子 荀子
墨翟
“性善论” “性恶论”、“化性起伪” 、闻见知行 “兼爱”社会;强力而行(道德行为);强调科技(突破儒 家);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 “道法自然”、“上士”或“隐君子”

《学记》 第一部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 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
西 方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六学:国子、太、四门、律、书、算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内容 功能 Vs 方针 依据
理论
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
受教育者→什么人
核心,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归宿
导向、激励、评价
为社现、人民服务,与生劳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建者和接班人
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
1.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的衔接 2.义务教育:延长年限 3.中等教育:普通与职业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建构 6.学历与非学历:界限淡化
内涵
意义 措施
素质教育 全体性(本质) 学生全面发展:德(三观)、智(核心)、体美劳
个性发展 创新&实践(与应试最根本区分) 国家 素质&国力 学校 克服应试&深化改革 个人 全面发展 观念 教育观&学生观 行为 改革力度;保障&运行机制;校园文化氛围
个人本体论 社会本位论 个本&社本 教育无目的论 生活本位论 神学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 荀子、赫尔巴特 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杜威 斯宾塞 夸美纽斯
政治方向;全面&全民发展;个性发展
形式上 的发展
发展 趋势
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兴起标志: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习的围墙之内”
专 科
本 科
普通高级中学 (高中)
普通初级中学(初中)


5


(函授学院、
4
高 等
广播电视大学 、 管理干部学院 、
3
学 校
教育学院 、 农民大学 、 职工大学)
2 1
成人中等 专业学校
3
成人中等学校 (高中)
2
1
3 成人中等学校(初中) 2
1
6
5 4
成人初等学校
3
2
1



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
从纵向上看,我国目前的教育主要有四个层次
概念 要素
属性
教育
广义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
狭义
学校教育(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
教育者
主导
受教育者
主体与对象
教育媒介(教育措施) 教育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手段
本质属性
有目的、培养人、社会活动
永恒性
人→教育
历史性
不同性
继承性
相同性
社会属性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 超前或滞后(依然受政经制约)
() ()
()
年 龄
成 人 教 育 年 龄 不 限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高 等 教 育
中 等 教 育
初 等 教 育
年 级
农业 职业 中学
中等 专业 技工 学校
(博士 研究生)
(硕士 研究生)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新 中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 育体质改革的决定》
义务教育:86年立法,06年修订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 规划纲要》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教&扫除青壮 年文盲“两全”:贯彻党教育方针&提高 教育质量“两重”:学校&学科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
本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自我反省,提出挑战。 特点:超越性;我国主体性教育;健全人格;高层次素质 ,最高体现 任务&属性:人格、思维、技能;普遍性、综合性、革命 教育创新: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教师
我国学制改革
1902年“壬寅学制”
现代学制,颁布未实行
旧 1903年“癸卯学制”
实行的现代学制
中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 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
国 1922年“壬戌学制”
“新学制”“六三三”;以美为蓝本;沿 用到解放初期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8年学制改革
“三个结合”:统一&多样;普及&提高 ;全面规划&地方分权
古希腊
雅典教育
政治家和商人(和谐教育)
古罗马
斯巴达教育
军人(军事教育)
中世纪欧 教会教育(“七艺”)、 骑士教育
文艺复兴 人文、身心&人格、爱护儿童
国家干预、法制化、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免费、强制、普遍)
生产劳动的分离→结合、普及多样、科学化(发经验)
终身、全民、民主、多元、技术现代、全球、信息、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