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住院—出院过渡期的管理和实践 陆春梅

合集下载

(仅供参考)早产儿预后与出院后管理

(仅供参考)早产儿预后与出院后管理

VLBW/ELBW早产儿出院计划
• 出院前制定出院计划:
1对父母及照看者进行早产儿护理宣教 2指导出院后喂养和疾病预防 3未治愈疾病出院后治疗及随访 4某些特殊患儿的随访计划
出院后管理
• 疾病随访 • 营养与生长 • 发育监测 • 疾病筛查 • 预防接种 • 早期干预
随访
• 制定随访制度 • 随访人员 • 确定入选标准 • 随访内容 • 评估方法 • 随访时间
视觉损害
• 失明:出生体重1000克早产儿6%发生, 主要因早产儿视网膜病
• 弱视、斜视、青光眼
• 斜视与神经运动功能损害有关,出生体重 1000早产儿30%发生弱视
• 视觉听觉损害常同时发生
眼科问题
• ROP 1 ROP域值病变开始的高峰时间是矫正年
龄38W 2出院后的随访极为重要,直至急性ROP完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呼吸暂停 • ROP • 胃食道返流 • 贫血 •疝
神经发育结局
• 主要后遗症 1脑瘫 2精神发育迟缓 3听觉损害 4视觉损害 5脑积水 6癫痫
• 轻微功能损害 1认知 2语言 3神经运动功能 4神经行为问题 5学习问题
脑 瘫(CP)
Hagberg B, et al. Acta Paediatr 2001
精神发育迟缓
• IQ或DQ2SD • 头围3SD是危险因素 • 常伴其它残疾
有关认知远期预后的研究
• 227项:1980-2001 • 随访:儿童期或青春期 - 包括认知的研究:15项 - 包括行为的研究:16项 结果:1、早产儿认知评分较足月儿低10,与
上海5个 NICU
全国10个 三级医院
24000 1196 974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PPT课件
早纠正 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对家长进行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 反馈有关信息给产儿科大夫
9/13/2019
9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定期随诊:由专人负责定期的随诊。半年内每 月一次,半年后根据情况1-2个月一次,一年 后3-4个月一次不等。
提供更细化和优质的服务。内容包括生长发育 监测、喂养及早期教育指导、心理行为发育测 评、 神经发育、住院问题随访、热线咨询、 家长课堂和活动等。
Henderson G.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Apr 18;(2):CD004696.
9/13/2019
35
个体化的出院后营养管理策略
婴儿的正常生长轨迹受遗传学和性别的影响, 而追赶性生长则取决于胎龄、出生体重、疾病 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多种因素,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出院后 的营养管理策略是个体化的。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9/13/2019
25
科学的早产儿喂养体系
喂养策略 喂养方案
院内强化
出院后过渡
母乳+母乳强化剂 母乳+母乳强化剂或 或院内专用配方 出院后专用配方
常规营养
母乳或 足月儿配方
喂养目的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支持正常生长发育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对象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 出生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 出生体重<2000 g而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者 完全肠外营养>4周 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15g/(kg·d)]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含早产儿不同年龄段早期发展促进内容)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含早产儿不同年龄段早期发展促进内容)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目录一、住院前管理 (2)(一)产前 (2)(二)早产儿复苏 (2)(三)早产儿住院指征 (2)(四)危重早产儿转诊 (4)二、住院期间管理 (4)(一)护理及发育促进 (4)(二)预防医院内感染 (5)(三)呼吸支持 (5)(四)营养支持 (5)(五)疾病筛查 (7)(六)常见病症的识别 (7)(七)出院前评估及指导 (8)三、出院后管理 (9)1(一)询问既往信息 (10)(二)全身检查 (10)(三)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 (10)(四)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筛查与评估 (11)(五)特殊检查 (12)一、住院前管理(一)产前1.产科:及时处理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预测早产的发生,完成产前促胎肺成熟;及时与儿科沟通,开展围产讨论,评估母婴风险,确定处理方式和分娩地点。

2.儿科:鼓励分娩前新生儿科医生与早产高风险孕妇及家属沟通,介绍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及处理。

(二)早产儿复苏所有早产儿出生时应有具备早产儿复苏能力的人员参与现场复苏和评估。

按照《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进行复苏,特别注意保暖、用氧和呼吸支持。

(三)早产儿住院指征21.出生体重小于2000g或胎龄<34周。

2.虽然出生体重或胎龄超过以上标准,但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1)新生儿窒息,产伤;(2)体温:异常;(3)皮肤:发绀、苍白、多血质貌、黄染、出血、水肿表现;(4)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5)循环:心率/心律异常、血压异常、末梢循环不良;(6)消化:喂养困难、呕吐、腹胀、大便异常、肝脾肿大;(7)神经:前囟饱满,意识、反应和肌张力异常,惊厥;(8)需进一步排除或治疗的先天畸形;(9)监测发现的其他异常,如血糖、胆红素、血常规等异常;(10)母亲为高危孕产妇:胎膜早破>18小时、产前或3产时感染、药物滥用等。

(四)危重早产儿转诊1.宫内转诊:不具备救治早产儿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早产高危孕妇转至具有母婴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整合_成磊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整合_成磊

情景因素 2(访谈时间和场所)、主要结果。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由 2 名(本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经过循证 实践方法论培训的研究人员采用“澳大利亚 JBI 循证 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5,6] 对纳入研 究进行独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的方法学与 其哲学基础、研究目的、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 法、结果阐释是否一致,是否考虑研究者自身对研 究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典型性以及伦理规范等方面。 每项均以“是”、“否”、“不清楚”和“不适用”来评价。 完全满足上述标准,发生各种偏倚可能最小,为 A 级;部分满足上述质量标准,发生偏倚可能性中度, 为 B 级;完全不满足上述质量标准,发生偏倚可能 性高者为 C 级。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后,对两人的筛 选及评价结果进行比对。意见不一致处由两人讨论 达成共识或请第三方(本文第四作者)仲裁后决定是 否纳入。最后纳入质量等级为 A、B 的研究,剔除质 量等级为 C 级的研究。 1.5 Meta整合
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JBI 循证卫生 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ISI 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CMB、 CNKI 和 VIP,搜集关于早产儿出院后父母的照顾 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15 年 5 月。此外,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获取 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preterm*、premature*、 parent*、father*、mother*、maternal、paternal、care*、 nursing*;中 文 检 索 词 包 括:早 产 儿、照 护、照 顾、 护理、父母、父亲、母亲、出院。以 PubMed 为例, 其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对出院后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新探讨

对出院后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新探讨

虽然 我校 实验 室紫外 线 灯对 物体 表 面 的消 毒灭 菌 合格 率 以
达 到 1 0 , 是要 为了大 家 共 同 的 目的 , 0% 但 即保 证 实验 室 内 的生
[ ] 赵 金凤 2

物安 全 , 师 生们 免 受 伤 害 。我 们 应 该 做 到综 合 管 理 、 防 多 使 多 控 。一 、 证 实验 室 内消 毒 灭 菌必 须达 标 ; 、 强 对 参 加 实 验 保 二 加 人员 的无 菌 观 念 和 消毒 意识 , 能 忽 视 同 学 们 的 主观 能 动 性 ; 不
正 常 。另 外 , 健康 教 育 同 时也 提 高 了医 务 人 员科 学 热 情 朴 实 的
1 2 健 康教 育 方 法早 产 儿 出 院 时 主 要 由 责任 护士 对 家 长 . 进 行相关 知 识 的讲解 , 必要 时用 婴 儿模 型 进 行模 拟训 练并 示 范 。 具 体如 下 : 1 2 1 早 产儿 体温 调节 功能 差 , 温 可 随环 境 温 度 变化 而 .. 体 变 化 , 以要 特别 注意保 暖 。最适 宜 的室 温 是 2 2  ̄ 相对 湿 所 4~ 6C,
1 健 康教 育 内容 和方 法
长逐 渐增 加奶 量 , 好 按 需 喂养 的原 则 。每 次 喂奶 后 应轻 拍 早 做
产儿 背部 使气体 驱 出 , 后 取右 侧 卧位 防止 呛奶 。 然 12 3 设咨 询 电话 对 于 家 长在 抚 养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问题 随 ..
时给 予免 费指导 . 导家 长 习惯 记 录早 产 儿 日记 , 录 内容 为体 指 记 温、 量、 奶 大小便 、 重等 。 体
度 5 % ~ 5 。监测 体温 的变 化 , 1测量 体 温 , 持 腋 下温 度 5 6% 每3 维

早产儿住院—出院过渡期的管理和实践 陆春梅

早产儿住院—出院过渡期的管理和实践 陆春梅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大幅提高♥早产儿的系统管理已从住院期间延伸到出院后的照顾、随访及管理♥国内新生儿科多采取封闭式的管理,主要照顾者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仅有短暂的探视时间影响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耽误主要照顾者适应照顾角色和掌握照顾技能的契机导致照顾者在早产儿出院时缺乏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无助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照顾开展♥加拿大儿科学会把早产儿出院准备度分为早产儿疾病生理状况和家庭准备度两方面♥家庭准备度是指在早产儿出院时,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掌握相关照顾知识和技能,对出院后承担患儿照顾充满信心,从而影响着早产儿能否顺利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照顾♥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质量改进,把检索到的最佳证据以流程的方式整合入现有临床护理实践中,制定和应用“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帮助主要照顾者在早产儿住院期间掌握照顾所需要的技能、知识Are you ready? 出院第一阶段:方案制定♥获取证据♥组建临床审查小组♥确定审查每一条证据的数据收集方法♥实施基线审核♥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CINAHL、CBM、CNKI 和VIP 9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 年7月♥英文检索词包括:preterm*/premature*, care-giver,/parent*/ father*/mother*,care* /nursing*,discharge♥中文检索词包括:早产儿,父母/母亲,出院,照护/照顾/护理♥由 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摘要和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初检出相关文献 808 篇,根据与主题的密切关系和证据的等级,最终纳入以下4篇文献纳入的四篇文献♥2014年加拿大儿科学会社区儿科委员会和加拿大家庭医师学会发表的立场声明[5](IV级证据)♥2013年发表的基于文献回顾的专家意见[6](IV级证据)♥2012年发表的系统评价 [4](I级证据)♥2008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政策声明[7](IV级证据)[4] Neonatal Netw, 2012, 31(4): 207-214.[5]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14, 19(1): 31-36.[6] J Perinatol, 2013, 33(6): 415-421.[7] Pediatr, 2008, 122(5): 1119-1126.♥在入院时家庭成员就应参加早产儿出院计划的制定中(B级推荐)♥对早产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正式评估应包括(B级推荐):照顾能力(基本护理能力,用药、营养、早期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识别和处理及其他特殊照顾的需求)、心理社会准备度(父母的教育水平、有无药物或物质滥用、抑郁、独居、家庭支持、父母关系、家庭环境、语言障碍)和可及的资源(经济情况、居住环境)♥至少两名早产儿的主要照顾者(B级推荐)♥根据早产儿家庭的需求和选择,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婴儿基础护理,家庭环境准备、用药或操作流程指导、睡觉安全措施、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对临床征象初步评估、安全措施,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B级推荐)最佳证据与现有临床实践的差距分析♥根据最佳证据的要求,研究团队采用鱼骨图分析目前相关实践现状与最佳证据差距的原因♥找到潜在的障碍因素♥为制定符合科室实际的干预方案提供现实依据最佳证据与现有临床实践的差距分析♥科室实施封闭式管理♥父母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仅有短暂的机会与医护人员沟通患儿病情♥科室提供两周一次的早产儿家长课程,共5次,内容包括:∮早产儿特点和行为∮基础护理∮新生儿急救∮营养和居家安全鱼骨图分析♥形成符合科室实际的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流程,并在流程图中标注出证据的推荐级别,供临床护士参考♥根据最佳证据,在早产儿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根据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两个模块∮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社会心理评估∮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进行早产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患儿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每日评估早产儿病情,对符合如课要求的照顾者进行预约和宣教♥每次进入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前请照顾者对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进行自评♥根据自评结果并结合当时早产儿生理需求(如需喂奶、换尿布等)进行个体化宣教♥开通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专人答疑解惑,保证宣教效果的延续性实施前配套准备♥根据最佳实践方案流程图,做好实施前的配套准备∮环境∮宣教材料∮人员配备∮照顾者自评问卷∮氛围营建♥布置成个体化宣教房间♥配备流动水、电视机、沙发♥现场宣教用物:泵奶器、沐浴用品、奶瓶及消毒锅、哺乳枕、示教婴儿等♥病情监测和医疗用物:心电监护仪、氧源、负吸装置等♥一个房间可同时容纳两个家庭,有床帘隔开保护隐私♥结合最佳证据、科室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并考虑早产儿父母需求的基础上,实地拍摄相关照片,形成实用宣教手册♥内容包括: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八个方面♥根据以上内容更新家长课程内容♥制作整合前期课题形成的“读懂早产儿行为”和“早产儿母乳喂养”两个视频,作为宣教资源♥用图示宣教标准洗手及穿脱隔离衣步骤♥由一名专科护士负责电话与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确认并记录具体进入科室时间,并宣教进入科室准备♥由一名高年资护士负责带领照顾者进入,根据照顾者自评的照顾能力结果,进行个体化宣教,每次持续2h♥根据最佳证据自行设计,涵盖早产儿出院后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8个方面共35个条目♥经三名专家(学历:博士1人,硕士2人;职称: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评价,内容效度CVI为0.87♥早产儿照顾者在每次进入科室及早产儿出院时,根据目前对该项目的掌握程度(掌握3分、熟悉2分、了解1分,共105分)进行自我评价,便于护士针对性地指导♥护士长主持的两次集体讨论,使科室护士明确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意义和具体流程内容♥通过早产儿床头提醒卡、海报等形式营建氛围第二阶段:方案应用♥该方案自2015年11月4日正式实施后,至2016年1月4日两个月间,共有69个早产儿(男婴40例,女婴29例)家庭,138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60名早产儿母亲,其余为早产儿父亲、奶奶、外婆等)共109次进入新生儿病房,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式学习早产儿照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早产儿之家”微信群自建立以来,已有108名早产儿照顾者加入,日均互动微信在500条以上♥群内反应的主要问题包括:早产儿的喂养、生活护理、常见症状观察、亲子互动和随访咨询效果初步评价♥根据流程,早产儿照顾者每次进入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出院前采用自评问卷对自我照顾能力进行自评,以评价效果♥截至2016年1月4日,共有10个完整使用最佳实践方案的早产儿已出院♥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这10个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共20人)入院时和出院前自评问卷得分,结果发现其出院前自评总分(100.10±13.74)较入院前总分(66.45±17.86)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1,p<0.001)♥早产儿非预期性提前出生及伴随的多重潜在问题,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早产儿家庭在住院期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并有接近其子女的强烈愿望♥本研究形成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改变了新生儿科原有的短时间探视现状♥为照顾者提供进入科室机会,通过参与生活护理等方式与早产儿亲密互动♥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即开始熟悉孩子的生活习性,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学习早产儿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喂养技巧、预防感染、抚触、生长发育和早期干预等知识和技能♥使照顾者参与到早产儿出院计划的时间由原来的出院前提前至住院伊始∮提升了照顾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减轻亲子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愧疚感∮有利于早产儿及其家长从医院向家庭顺利过渡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该方案已经融入新生儿科护理流程中,执行质量由专科护士把控♥未给临床护士带来额外工作负荷,被一线护士、管理者和早产儿照顾者所接受♥目前,经专科护士和主治医生的共同评估,“体重一般大于1800g,病情稳定,能够自行有效吸吮,氧饱和度良好,包括尚在暖箱中的早产儿”的照顾者均可以进入到科室接受针对性的指导并参与照护♥由于早产儿住院时间较长,本研究作为前期探索性研究,仅对目前完成该方案后出院的早产儿照顾者在入院前和出院时的自评照顾能力进行比较♥后期将结合早产儿随访时间点,以个案为单位纵向追踪分析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水平变化,以及对早产儿再入院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保证据落地,促进流程优化,提升护理质量结论♥出院对于早产儿及其家庭而言是重要的关键事件♥通过护理质量改进,把最佳证据整合入现有临床护理实践中,制定和应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更早期地帮助早产儿照顾者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和技能,协助尽快胜任角色♥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促进出院后的早产儿健康成长。

早产儿的临床实践与管理详解演示文稿

早产儿的临床实践与管理详解演示文稿
②适中温度有裸体和包裹两种选 择。
第八页,共39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低体温的损伤
酸中毒,
肺血管痉挛, 低氧血症
第九页,共39页。
1.3 适中温度的选择与婴 儿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摄 入营养量密切相关 。
第十页,共39页。
1.4
保暖设施
暖箱的调节 辐射台 暖床 因地制宜
第十一页,共39页。
二、呼吸管理
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和阵 发性青紫。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二)高血糖症
诊断:
(1)血糖超过7mmol/L(125mg/dl)时称 为高血糖症
主要病因:
①静脉给葡萄糖浓度过高、速度过快
②应激性高血糖症 ③药物性高血糖症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3)临床表现:
血糖超过7mmol/L(125mg/dl)即可出 现尿糖和渗透性利尿,甚至发生脱水, 为高渗性脱水,出现烦躁不安,脱水体 征不明显。严重高渗血症可导致颅内出 血,还可引起呼吸暂停。
物理学上的小样,皮肤的脆嫩,采血和 静点难以长期确保
非损伤为第一原则 医护同心协力
第四页,共39页。
牢记全身管理的重要性
生后一个月母乳喂养的必要性
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预防对 策
对家属的长期精神支持 论理问题的讨论及意见的统一
第五页,共39页。
出生时的管理
出生时机的评价
儿科医生的参与 适当的评价Apgar评分
第十八页,共39页。
三、早产儿神经系统异常及管理
(一)颅内出血 PVH-IVH: 脑室室膜下生发层,血管丰富,细胞间
空隙多 血管内:BP 凝血 血管壁
出生时的改变
第十九页,共39页。

早产儿评估与随访-20190308-复旦儿科讲义

早产儿评估与随访-20190308-复旦儿科讲义

早产儿出院后评估和随访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邵肖梅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评估的重要性•脑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脑损伤,包括IVH和PVL,是造成脑瘫和智力低下最常见原因。

•肺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支气管方法与不良(慢性肺病)•早产儿容易发生视觉损伤,不仅与ROP相关,与PVL发生的部位也密切相关•缺氧、高胆、感染、噪音、药物等均使早产儿处于听力障碍的高度危险。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又会导致语言发育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早产儿发生宫外生长迟缓的比例很高,出院后的营养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纵向健康管理的内容•体格健康Ø一般健康问题:新生儿期曾经发生过的问题,现在存在的问题Ø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头围Ø营养和喂养Ø运动发育:脑瘫、运动发育延迟(粗大、精细)Ø视/听觉发育Ø心血管/呼吸健康Ø代谢/内分泌•学习和认知:认知发育、语言、入学技能,学业成绩•心理健康:行为、社会交往、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功能,社会适应技能早产儿出院后神经发育结局的随访•内容Ø评估-神经发育结局早期预测Ø干预-个体化预防性干预措施•目的Ø重度异常孩子轻度化Ø轻度异常孩子正常化Ø正常孩子更优化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评估的三大要素•新生儿期病史回顾-脑损伤的病因学和严重性•神经影像学的损伤部位、性质及其功能定位•随访时神经发育评估结果的动态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出血-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出血性梗死•缺氧缺血-早产儿脑室周白质软化•感染-宫内病毒感染、细菌性脑膜炎•低血糖-低血糖脑病•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脑血管病-胎儿和新生儿脑梗死•新生儿惊厥•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和遗传代谢性疾病早产儿IVH和PVL脑室周出血性梗死PVLPVL￿￿￿￿胎儿和新生儿期脑损伤没有脑损伤的早产儿为什么也需要定期随访?￿￿神经影像学的功能定位神经影像学功能定位-皮质脊髓束损伤与痉挛性脑瘫PVL IVH Ⅳ级皮质脊髓束新生儿内囊后肢的判断神经影像学功能定位-基底核损伤与徐动型脑瘫• 组成Ø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下核、黑质• 运动障碍-张力失常Ø 壳核损害——手足徐动症Ø 苍白球损害——舞蹈病Ø 尾状核损害——投掷症• 行为障碍Ø 基底核-丘脑-皮质回路Ø 情感淡漠,容易激惹、感统失调、注意力不集中、空 间工作 记忆障碍核黄疸HIE￿随访时神经发育结局评估的注意事项•神经发育评估方法的年龄特异性•各种神经发育评估综合分析￿￿￿￿￿￿￿￿￿神经运动发育结局的评估方法•生长发育及营养评估•神经精神运动发育评估→→•认知发育评估•视觉发育评估•听觉发育评估•影像学及脑电生理评估•------•新生儿行为能力测定(NBNA)•Amiel-Tison神经运动测定:是Amiel-Tison 根据第一年中肌张力、姿势、原始反射、姿 势反应的变化建立的一种神经运动功能检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是Prechtl根据 生后数月内小婴儿自发运动特点提出的一种 提示脑功能障碍评估方法,可超早期预测痉 挛性脑瘫的发生•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适合于矫正胎龄34W到纠正年龄4月 龄的早产儿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

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及出院后干预对远期生存质量的研究

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及出院后干预对远期生存质量的研究

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及出院后干预对远期生存质量的研究发表时间:2013-04-12T16:53:56.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万桂莲[导读]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危重新生儿抢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各种后遗症发生率也增多。

万桂莲(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桂林 541001)【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47-01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危重新生儿抢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各种后遗症发生率也增多。

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是指为减少早产儿应激、促进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而实施的干预策略,由于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产儿发育照顾及出院后仍需进行康复干预,以最终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因此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后及出院后干预在国外引起很多关注,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前认为应更理性的认识在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 早产儿发育护理理论及措施1.1营造一个宫内环境胎儿在子宫内环境较舒适。

而早产儿在宫外环境有害因素多,杂音分贝高,光线明亮,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规律的有益刺激,疼痛无法预期,非预期侵入性操作频率高,肢体活动无边界。

因此在实施中一些主要的护理措施:1.1.1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

1.1.2减少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1.1.3减少侵袭性的操作。

1.2维持患儿舒适的体位1.2.1早产儿体位早产儿的体位可影响其运动发育。

以往为便于观察病情和治疗操作,早产儿被放置于仰卧位。

但与俯卧位相比较,研究发现以仰卧位为主的婴儿有明显的姿势不对称、颅骨不对称和运动不对称。

因此生后第1年早产儿出现上述异常姿势并非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而是体位放置不当所致。

危重的、镇静的或极不成熟的婴儿在仰卧或俯卧位时呈蛙腿样姿势,长期的蛙腿样姿势可是髋部固定于外展和引起挛缩,从而影响以后的运动发育。

此外,机械通气的患儿头处位于侧位可阻塞大脑静脉回流,因此应将患儿头部放置于正中位。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对早产儿仅在6月龄和1岁进行随访,且采用基础干预模式,实验组则对早产儿采用早期干预模式,且在前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第6个月至第12个月每两月随访一次,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干预模式下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

结果两组早产儿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和随访管理后,实验组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有利于减轻早产儿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减少未来成本,有利于提高婴幼儿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水平,保障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广泛运用的价值性。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影响早产儿是指妊娠期未满37足周就分娩的婴幼儿,早产儿出生越早,体重越轻,生长发育就越不成熟,为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近期或者远期的不良影响。

而早期干预则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可提高孩童智能水平的教育活动[1]。

所以,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就尤为重要。

在此,笔者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采用基础干预和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各为150例。

其中对照组男87例,女63例,平均胎龄(35.15±1.26)周;实验组男92例,女58例,平均胎龄(34.81±1.18)周。

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临床观察

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临床观察

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临床观察白云英;吴碧琴;蒲榕【摘要】目的探讨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对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则予以示教式出院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技能、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早产儿预后、再次住院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技能水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观察组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预后、再次住院率及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早产儿家长予以示教式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家长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促进早期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干预效果,利于早产儿的成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11【总页数】4页(P72-74,78)【关键词】示教式出院指导;早产儿;依从性;家长;护理【作者】白云英;吴碧琴;蒲榕【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福建泉州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福建泉州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近年,重症监护已经在各医院广泛开展,并建立起完善的重症监护室,因此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升[1-2]。

但早产儿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也有所升高,据有关统计分析显示约7.8%以上的早产儿,其智力低于正常儿,因此在成功抢救早产儿,提高了存活率后,还要考虑预后的改善,提高早产儿整体健康情况才是当前研究重点[3-5]。

目前,国内外对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早期的有效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降低低智能的发生率,有效防治智力低下问题的发生[6-8]。

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程奇【摘要】[目的]探讨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将即将出院的早产儿及其家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早产儿出院前1周即开展预出院服务内容,评价两种健康指导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居家护理技能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早产儿过程中观察组在喂养、脐部皮肤黏膜、体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前开展预出院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08【总页数】2页(P1009-1010)【关键词】早产儿;预出院;出院;健康指导【作者】程奇【作者单位】350001,福建省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1],近年来早产儿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8%[2]。

由于其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往往出生后收治在无陪护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治疗和护理。

年轻的父母对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严重不足,尤其是面对护理问题较多的早产儿。

而早产儿的护理模式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 FCC)的护理模式[3]。

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贯彻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预出院服务是指医疗团队人员从早产儿入院时就有计划地向其提供适当的健康照顾,并整合其所需的健康资源,让家属能安心地带早产儿离开医院,让早产儿在照顾环境的转换中得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

我科自2016年5月起改变常规出院指导模式,通过预出院服务模式对早产儿出院进行健康指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出院的早产儿102例及其家长102名为研究对象。

早产儿的出院指导

早产儿的出院指导

早产儿的出院指导内容摘要:目的:培养家长正确喂养早产儿,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方法采取讲解、交流、示范的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

结果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进行一般性的出院指导的早产儿。

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目的:培养家长正确喂养早产儿,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方法采取讲解、交流、示范的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

结果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进行一般性的出院指导的早产儿。

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出院指导;护理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

早产儿的生活能力低下,身体各器官发育较差,适应性及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不断提高,但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各种疾病,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

早产儿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还必须在喂养、环境要求、皮肤护理、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

因此,加强患儿家长的出院健康指导,对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及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耐心喂养由于瘦小的早产儿出生后即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各方面能力较正常婴儿差,出生时营养物质储存少,胃肠道功能不成熟,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有特殊的营养要求。

由于孩子嘴小,吸允及吞咽能力低下,应选用适宜的奶头。

奶头孔眼不宜过大,否则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呛咳,甚至发生窒息。

但奶头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费力,引起疲劳。

早产儿的胃容量极小,有时多喂几口奶也会因溢奶呛入肺中而夺去微弱的生命。

所以,早产儿的正确喂养十分重要,应耐心、细心,喂养最好是少食多餐,母乳仍是早产儿首选的理想食物。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体会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体会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体会发表时间:2018-04-04T15:18:24.5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期作者:马倩[导读] 产妇正常妊娠期缩短而生下的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浙江省嘉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浙江嘉兴 314100)【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儿科定期体检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医护人员定期随访并给予早期干预护理,出院后一年内每月随访一次,建立随访档案,对产妇进行系统的育儿教育,给予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鼓励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依据早产儿身体情况补充铁剂,指导父母早期训练早产儿的智力及运动能力,定期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发育监测,对早产儿进行康复训练等。

对照组早产儿出院后给予常规育儿指导,出院前对产妇进行基本的育儿知识普及,出院后一年内随访3次,不进行早期干预。

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后一年内的智力发育情况及身体发育情况(使用贝莱量表评测两组早产儿出院后4、8、12个月时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情况)。

结果:两组早产儿4个月时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情况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12个月时,观察组早产儿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随访并进行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有积极意义,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预后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18-02产妇正常妊娠期缩短而生下的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各种生物自然因素均易导致其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尤其易造成早产儿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影响其智力发育及健康成长,当今医疗水平的发展已经确保了早产儿的存活率[1],但是早产儿出院后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早产儿出院后专业的护理干预成为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大幅提高
♥早产儿的系统管理已从住院期间延伸到出院后的照顾、随访及管理
♥国内新生儿科多采取封闭式的管理,主要照顾者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仅有短暂的探视时间
影响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耽误主要照顾者适应照顾角色和掌握照顾技能的契机
导致照顾者在早产儿出院时缺乏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无助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照顾开展
♥加拿大儿科学会把早产儿出院准备度分为早产儿疾病生理状况和家庭准备度两方面
♥家庭准备度是指在早产儿出院时,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掌握相关照顾知识和技能,对出院后承担患儿照顾充满信心,从而影响着早产儿能否顺利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照顾
♥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质量改进,把检索到的最佳证据以流程的方式整合入现有临床护理实践中,制定和应用“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帮助主要照顾者在早产儿住院期间掌握照顾所需要的技能、知识
Are you ready? 出院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
♥获取证据
♥组建临床审查小组
♥确定审查每一条证据的数据收集方法♥实施基线审核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CINAHL、CBM、CNKI 和VIP 9个数据库
♥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 年7月
♥英文检索词包括:preterm*/premature*, care-giver,/parent*/ father*/mother*,care* /nursing*,discharge
♥中文检索词包括:早产儿,父母/母亲,出院,照护/照顾/护理
♥由 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摘要和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
♥初检出相关文献 808 篇,根据与主题的密切关系和证据的等级,最终纳入以下4篇文献
纳入的四篇文献
♥2014年加拿大儿科学会社区儿科委员会和加拿大家庭医师学会发表的立场声明[5](IV级证据)
♥2013年发表的基于文献回顾的专家意见[6](IV级证据)
♥2012年发表的系统评价 [4](I级证据)
♥2008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政策声明[7](IV级证据)
[4] Neonatal Netw, 2012, 31(4): 207-214.
[5]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14, 19(1): 31-36.
[6] J Perinatol, 2013, 33(6): 415-421.
[7] Pediatr, 2008, 122(5): 1119-1126.
♥在入院时家庭成员就应参加早产儿出院计划的制定中(B级推荐)
♥对早产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正式评估应包括(B级推荐):照顾能力(基本护理能力,用药、营养、早期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识别和处理及其他特殊照顾的需求)、心理社会准备度(父母的教育水平、有无药物或物质滥用、抑郁、独居、家庭支持、父母关系、家庭环境、语言障碍)和可及的资源(经济情况、居住环境)
♥至少两名早产儿的主要照顾者(B级推荐)
♥根据早产儿家庭的需求和选择,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婴儿基础护理,家庭环境准备、用药或操作流程指导、睡觉安全措施、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对临床征象初步评估、安全措施,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B级推荐)
最佳证据与现有临床实践的差距分析
♥根据最佳证据的要求,研究团队采用鱼骨图分析目前相关实践现状与最佳证据差距的原因
♥找到潜在的障碍因素
♥为制定符合科室实际的干预方案提供现实依据
最佳证据与现有临床实践的差距分析
♥科室实施封闭式管理
♥父母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仅有短暂的机会与医护人员沟通患儿病情♥科室提供两周一次的早产儿家长课程,共5次,内容包括:∮早产儿特点和行为
∮基础护理
∮新生儿急救
∮营养和居家安全
鱼骨图分析
♥形成符合科室实际的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流程,并在流程图中标注出证据的推荐级别,供临床护士参考
♥根据最佳证据,在早产儿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根据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两个模块∮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社会心理评估
∮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进行早产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患儿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每日评估早产儿病情,对符合如课要求的照顾者进行预约和宣教
♥每次进入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前请照顾者对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进行自评
♥根据自评结果并结合当时早产儿生理需求(如需喂奶、换尿布等)进行个体化宣教
♥开通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专人答疑解惑,保证宣教效果的延续性
实施前配套准备
♥根据最佳实践方案流程图,做好实施前的配套准备∮环境
∮宣教材料
∮人员配备
∮照顾者自评问卷
∮氛围营建
♥布置成个体化宣教房间
♥配备流动水、电视机、沙发
♥现场宣教用物:泵奶器、沐浴用品、奶瓶及消毒锅、哺乳枕、示教婴儿等♥病情监测和医疗用物:心电监护仪、氧源、负吸装置等
♥一个房间可同时容纳两个家庭,有床帘隔开保护隐私
♥结合最佳证据、科室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并考虑早产儿父母需求的基础上,实地拍摄相关照片,形成实用宣教手册
♥内容包括: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八个方面
♥根据以上内容更新家长课程内容
♥制作整合前期课题形成的“读懂早产儿行为”和“早产儿母乳喂养”两个视频,作为宣教资源
♥用图示宣教标准洗手及穿脱隔离衣步骤
♥由一名专科护士负责电话与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确认并记录具体进入科室时间,并宣教进入科室准备
♥由一名高年资护士负责带领照顾者进入,根据照顾者自评的照顾能力结果,进行个体化宣教,每次持续2h
♥根据最佳证据自行设计,涵盖早产儿出院后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8个方面共35个条目
♥经三名专家(学历:博士1人,硕士2人;职称: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评价,内容效度CVI为0.87
♥早产儿照顾者在每次进入科室及早产儿出院时,根据目前对该项目的掌握程度(掌握3分、熟悉2分、了解1分,共105分)进行自我评价,便于护士针对性地指导
♥护士长主持的两次集体讨论,使科室护士明确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意义和具体流程内容
♥通过早产儿床头提醒卡、海报等形式营建氛围
第二阶段:方案应用
♥该方案自2015年11月4日正式实施后,至2016年1月4日两个月间,共有69个早产儿(男婴40例,女婴29例)家庭,138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60名早产儿母亲,其余为早产儿父亲、奶奶、外婆等)共109次进入新生儿病房,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式学习早产儿照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早产儿之家”微信群自建立以来,已有108名早产儿照顾者加入,日均互动微信在500条以上
♥群内反应的主要问题包括:早产儿的喂养、生活护理、常见症状观察、亲子互动和随访咨询
效果初步评价
♥根据流程,早产儿照顾者每次进入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出院前采用自评问卷对自我照顾能力进行自评,以评价效果
♥截至2016年1月4日,共有10个完整使用最佳实践方案的早产儿已出院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这10个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共20人)入院时和出院前自评问卷得分,结果发现其出院前自评总分(100.10±13.74)较入院前总分(66.45±17.86)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1,p<0.001)
♥早产儿非预期性提前出生及伴随的多重潜在问题,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早产儿家庭在住院期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并有接近其子女的强烈愿望♥本研究形成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改变了新生儿科原有的短时间探视现状
♥为照顾者提供进入科室机会,通过参与生活护理等方式与早产儿亲密互动
♥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即开始熟悉孩子的生活习性,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学习早产儿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喂养技巧、预防感染、抚触、生长发育和早期干预等知识和技能
♥使照顾者参与到早产儿出院计划的时间由原来的出院前提前至住院伊始∮提升了照顾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减轻亲子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愧疚感
∮有利于早产儿及其家长从医院向家庭顺利过渡
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
♥该方案已经融入新生儿科护理流程中,执行质量由专科护士把控
♥未给临床护士带来额外工作负荷,被一线护士、管理者和早产儿照顾者所接受
♥目前,经专科护士和主治医生的共同评估,“体重一般大于1800g,病情稳定,能够自行有效吸吮,氧饱和度良好,包括尚在暖箱中的早产儿”的照顾者均可以进入到科室接受针对性的指导并参与照护
♥由于早产儿住院时间较长,本研究作为前期探索性研究,仅对目前完成该方案后出院的早产儿照顾者在入院前和出院时的自评照顾能力进行比较
♥后期将结合早产儿随访时间点,以个案为单位纵向追踪分析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水平变化,以及对早产儿再入院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保证据落地,促进流程优化,提升护理质量
结论
♥出院对于早产儿及其家庭而言是重要的关键事件
♥通过护理质量改进,把最佳证据整合入现有临床护理实践中,制定和应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
♥更早期地帮助早产儿照顾者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和技能,协助尽快胜任角色♥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促进出院后的早产儿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