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六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24 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24  大自然的文字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2.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3.教学时间:1课时4.一、由“文字”引出课题。

5.1.板书“文字”。

6.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7.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8. 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四、引导学生琢磨、体味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从小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

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征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从这句话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朗读课文2-6自然段。

概括主要内容。

(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历史的沧桑。

)4.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⑴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⑵指名说一说。

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

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拓展延伸。

⑴你还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组交流。

⑵各组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六、课后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七、作业完成练习册教学板书24 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能说说老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教师做各种、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到大认识许多文字,文字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里,还有另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师板书:大自然,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 把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错和难读的地方反复、问题引导阅读: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什么上面?大自然)学生快速朗读。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哪地)师生总结:大自然的文字写在大自然上面,文字是指)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然后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提示:课文哪些自然段)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组每人一段读二至六段,并思考每一段介绍了哪些,用笔圈画出来。

文中的两个“文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我们认识的文字,指的是书上的汉字,而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自然界的物一粒小石)同桌互相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看,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与两个“每”字共同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小结:大自然的文字是无处不在的,正所谓“大自自然段,并用笔圈画出描写了哪,互相交流说一说。

小结:我们知道大自然就是一本书。

大自然的文字指书中的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第四段: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哪个词让你段写的是天上的星星、云,后面段写的是地上的石灰石、花岗石,一个“也”字把它们)大自然就是一本书,它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星星、云,还有地上的石灰石、花岗石,那么我们可以把大自然这本书分成上下两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内容给上、下册分别取书节,想好后和同桌商量书名。

教师地书)学生再(师板书:.总结:作者把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书”真是趣味盎然。

(如何学习大自然的文字?) 、你还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从书本中看到的或向别人请教到的大自然中的种种景象,)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我。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过沙白的一首诗《秋天》,谁还记得?出示:秋天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沙白2.红叶是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有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3.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设计意图】沙白的诗,形象说明一叶知秋的道理,浅显易懂的导入课题:大自然的文字,简单、明了、直观。

二、导读新课1.自学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谁能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4.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2.检查学习情况(1)读准字音: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淫雨铁砧漂砾青苔(2)谁能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梳理文章层次。

第1自然段: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第2自然段:星星写成的天书。

第3自然段: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第 4自然段:脚下的土地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第5自然段:石灰石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第6自然段:森林中的花岗石原来是冰块带来的。

第7自然段: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大自然的文字【教材分析】这是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它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

不仅告诉了我们有关大自然文字的种种,而且重点叙述了辨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星星写成的天书很厚,通过它们可以辨识方向;第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介绍”砧状云“,认识它可以观察天象;第四到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有趣的地书“中的一些成员,了解到了地质的”变“和”迁“;第七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告诉人们认识大自然文字的途径,走进自然,走进书本,善于请教,就可以读懂大自然这部大书,感受其中的奥妙。

【学情分析】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六年级的学生阅读。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文章浅显生动,通俗易懂,教学时倡导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开启思维、积淀情感,并辅以议论的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本课的教学,既要教育学生从小学习、认识大自然,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深度解读课文内容,掌握大自然中各种现象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的一些物候、自然现象的图片;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等资料的搜集整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2.教学过程设想:
(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尝试理解大自然的文字所蕴含的意义。
(3)课堂讲解: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实践探究: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大自然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大自然的文字,并尝试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家庭作业:
(1)与家长一起探讨大自然中的文字,了解家长对大自然的认识,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大自然文字的家庭调查报告。
(2)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邀请家长参与到大自然的观察活动中,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如山水、动植物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大自然中也有很多文字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
2.教学目的: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自然的文字的特点,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3.教学实施:教师以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六年级语文上册24大自然文字教案苏教版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24大自然文字教案苏教版版

24、大自然的文字教材剖析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别这些文字的意义,进而指引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育热爱自然的感情和探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学情剖析:课文的思路清楚流利,语言平常浅易,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高深的科学知识平常化、普通化,合适学生阅读。

教课目的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发学生察看、认识、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发学生察看、认识、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课文的思路清楚流利,语言平常浅易,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高深的科学知识平常化、普通化,合适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课目的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要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发学生察看、认识、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课过程一、自学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达成语文书上的描红。

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想一想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试试文后的思虑题说一说。

3.怀疑问难,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1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特意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想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简要回答)“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日,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近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我们从小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能够帮助我们阅读,认识各方面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心里丰富的感情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许多。

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神秘无量,在自然界里还有此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会自然界的无量神秘。

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何》《人如何变为巨人》等。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并能概括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

4、理清课文条理。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条理。

2、品读第2、3自然段,认识北极星、砧状云这两种大自然的文字,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新课1、欣赏红叶图片,引出沙白的《秋》,进而导入新课。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伊林的资料。

3、生读题后质疑课题,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2、区别、运用:耸立屹立矗立伫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

(2)这些金字塔()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3)李白依然()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4)天边()着一座砧状云山,是雷雨的预兆。

3、重点指导书写生字“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交流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2)文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3)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2、根据这些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四)品读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节,思考:由星星写成的天书,让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在文中圈划、作批注。

(1)指名说。

(2)师简单介绍星座。

出示小熊星座,了解小熊星座、北极星。

(3)填空: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

(4)出示表格,填写。

(5)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北极星,可以辨别方向。

大自然这部书可真神奇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加深体会。

(6)归纳学习本自然段的方法:读——思——归纳——读。

2、运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

(1)读后汇报:大自然是一本书,砧状云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天上,告诉我们马上就要下雷雨了。

(2)指名完成表格。

(3)出示铁砧图片,你能据此猜猜砧状云的样子吗?相机出示砧状云图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笼统地引见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先生从小学会看法大自然,培育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求大自然微妙的兴味。

课文的思绪明晰流利,言语深刻深刻,借助一个笼统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迷信知识深刻化、群众化,适宜先生阅读。

二、教学目的:1、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起先生观察、了解、探求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溢各种知识,激起先生观察、了解、探求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四、教学预备:课件等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2、理清头绪三、教学进程:一、由〝文字〞引出课题。

1、板书〝文字〞。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提醒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

2、勾勒出不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络上下文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标题。

三、反省自学状况。

1、开战车分节朗诵课文。

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标题?四、理清头绪。

1、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讨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分段。

第1自然段:讲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第2——6自然段:区分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引见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通知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区分方向、观察气候、了解质地变化。

第7自然段:讲怎样才干看法大自然的文字。

五、学习生字词。

1、指点:〝熊〞要写得上大下小,〝兆〞与〝北〞比拟2、先生练习,师巡视指点3、展现、评议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Yu zhao sang li xiang maoPu tang qing jiao xun zhao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夏季 ( ) 的云山迷失( )( )石头 ( )的树林看法(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目的:2、激起先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育探求大自然微妙的兴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符号和文字,如树木的年轮、动物的足迹、岩石的层理等,掌握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你们在大自然中都发现了哪些文字和符号?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符号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家庭和周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本节课还涉及一些科学知识,如地理、生物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学习。
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和反馈,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以大自然中的文字和符号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和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而且还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四、教学准备:课件等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2、理清脉络三、教学过程:一、由“文字”引出课题。

1、板书“文字”。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四、理清脉络。

1、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讨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分段。

第1自然段:讲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第2——6自然段: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质地变化。

第7自然段:讲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五、学习生字词。

1、指导:“熊”要写得上大下小,“兆”与“北”比较2、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3、展示、评议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Yu zhao sang li xiang maoPu tang qing jiao xun zhao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夏季 ( ) 的云山迷失( )( )石头 ( )的树林认识(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目标: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教学具准备:PPT、前置性作业、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文字,我们可以说天天与它相处在一块。

可是有一种文字,对于我们整天做在教室里学习的人来说,也许就很陌生了。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媒体出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大自然就是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册。

那么,你能根据课文给上下两册分别取个书名吗?3、学生回答问题,师小结:神奇的天书有趣的地书4、那么,这两册书中又有什么内容呢?师板书:星、云石灰石、花岗石5、大自然的文字还真不少,书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四种。

所以说(出示课文的第一节):(教师引读)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生读)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屏显)二、精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1、教师导言: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

课文中的这四种文字,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认识它们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呢?同学们让我们赶紧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找出答案吧。

呆会老师可要让你来与我们分享一下你读书的收获哦。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选取最感兴趣的一种“文字”,读读描述它的话;(2)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3)整理找到的相关资料;(4)再一起读好这段话。

3、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4、交流讨论结果。

提示:小组上台交流,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向他提问、质疑,如果你的想法与他们相似,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

A、选择的是哪一本书呢?(多媒体显示天书和地书)你选择书中目录中的什么呢?(分别显示书目)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交流读书的感受交流整理的资料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最后由此小组总结,一起读好这段文字师小结,出示:所以说——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从中猎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读明白大自然的文字。

3.创设探究情境,亲躯体验观看摸索的过程,初步感受科学小品文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

4.感受大自然的奇趣,激发对大自然好奇探究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1.创设探究情境,体验观看摸索的过程,初步感受科学小品文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

2.感受大自然的奇趣,激发对大自然好奇探究的爱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观赏大自然的图片。

交流:你觉得大自然如何样?2.揭题: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带来美,还提供丰富、有味的信息呢。

苏联闻名科普作家伊林写了一篇科学小品文,形象地将它们称为“大自然的文字”。

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伊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上小节号。

2.谈话:读后有什么感受?3.读好文中显现的这些生字词。

4.伊林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相机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这些文字,有的写在——(天上),有的写在——(地下)5.课文哪几节具体介绍了这几种文字?其他部分又写了什么?板书:条理清晰条理清晰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

6.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样的信息?对比表格扫瞄课文。

小结:读明白了这四种文字,我们就能了解方向、天气以及地质变化的重要信息。

三、创设情境,深入探究。

1.你喜爱研究它们吗?那我们就成立青年科考队,一起去探究这些大自然的文字。

你最想研究哪种文字?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研究,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成立地质科考队,跟随伊林走进茂盛的森林,边研究,边摸索,学会读明白大自然文字的方法。

2.录像(解说:沿着一条寂静的小路,我们走进了茂盛的森林。

队员们,注意脚下,睁大眼睛,惊喜就将显现)你看到了什么?它如何样?3.伊林也在科考记录上描写了这块石头,他是如何介绍的?指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
6.拓展阅读
7.通过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三、四题。
背诵《一课一练》中的“知识窗”。
作业
设计
1.完成《一课一练》1-3题。
2.朗读《补充习题》第五题——戴巴棣的《大自然的语言》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白色风铃草施教时期2012年12月日
教学内容
24.大自然的文字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
2.朗读课文4-6自然段,完善表格
文字
样子
来历
意思
了解地质变化
石灰石
花岗岩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版块:复习导入(2分钟)
回答问题。
第二版块:(16分钟)
1.答案预设:
样子:石灰石:普通、灰色
花岗岩:很大,上面披着青苔
来历:石灰石:碎贝壳造成的
花岗岩:冰搬来的。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24.大自然的文字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大自然中天上的文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
教学
第二版块:认识地上神奇的文字
1.朗读课文4-6自然段,完善表格
文字
样子
来历
意思
了解地
质变化
石灰石
花岗岩
2.朗读第5、6自然段。
3.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理解大自然的文字是指知识。

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3.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欲望。

2.理解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 课时两课时1大自然的文字2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①这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②这两句话说明了大自然文字的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代,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

4[③这句话介绍了哪一种文字?]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5[④星星文字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古代水手们借助星星辨别方向。

,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句导读:将“天空”比作“大书”,将“云”比作书上的“文字”,妙趣横生,令人印象颇深。

]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❶了。

6[⑤这句话介绍了哪一种文字?]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⑥认识砧状云有什么作用?] 1知识点详解 ☜2 ①从文字入手,过渡到要介绍的事物。

3②难句解析:“天上”与“脚下”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用两个“每”字共同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是无处不在的。

4③写常年航行在海上的水手们在必要时可以读懂“星星写成的天书”,并且借以帮助自己辨明方向,正常航行。

5 ④通过关联词“即使……也……”,写出了星星在辨别方向上的巨大作用。

6❶铁砧(zhēn ):锻锤金属用的垫座,大多两头尖而突起。

段导读:飞行员通过砧状云识别天气。

7 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段导读:从头顶的天空到脚下的土地,用一个“也”字将两部分衔接起来,过渡巧妙。

8 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

它是石灰石❷,是由碎贝壳造成的。

[⑦这句话介绍了哪一种文字?]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⑧认识石灰石有什么作用?]段导读:人们通过石灰石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

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9[⑨这句话介绍了哪一种文字?]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10[⑩一连用了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

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1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没有森林。

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12[认识森林中的花岗石这种文字有什么作用?]段导读:人们能够通过花岗石了解地质变迁。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及其作用。

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

13[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

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句导读:这两句指出了解决观察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查阅书籍,请教别人。

]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14[怎样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7⑥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告诉飞行员飞行时要远离“砧状云”。

8❷石灰石:主要指含有大量碳酸钙的石灰岩、白云岩等。

可烧制石灰。

⑦石灰石。

一块“普通的石头”竟是“石灰石”,这就是懂与不懂之间的差别。

⑧通过一块石灰石能看出巨大的地质变化,给我们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指示了方向。

9⑨花岗石,写出了森林里的花岗石的特点。

10⑩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11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

12可以让我们了解地质的变迁。

13应该多出去走走,注意认真观察,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

14应该多请教有学问的人,多问他们一些问题。

另外,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不能总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3.学习生字、新词。

伊林的资料,挂图。

一由“文字”引出课文题目1.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的,也不是印在书本上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文字教师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上面有文字呢?大自然这本书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呢?这上面写了什么?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当题目?(大自然中的事物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了解历史等,它们就像文字一样,可以使我们了解信息、增长知识。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铁砧:锻锤金属用的垫座,大多两头尖而突起。

星座:天文学上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每一个区域叫做一个星座,有时也指每个区域中的一群星。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3.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段。

一第1自然段: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三第7自然段: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四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有巨大的作用,画出这些句子。

2.交流标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他们朝天望望……就是北方。

”(从中看出星星可以帮助人们辨认方向。

)3.“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并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默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历史的沧桑。

)五学习生字1.观察字的结构。

2.将形近字进行比较。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写出反义词。

普通—(特别) 炎热—(寒冷) 耸立—(低陷) 茂密—(稀疏)3.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答:吉林雾凇、蚂蚁搬家、枫叶变红、树的年轮等。

1.理解大自然的文字是指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查找有关大自然文字的资料、图片,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认读生字、新词铁砧、星座、罗盘、耸立、汪洋、预兆二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它们有哪些作用呢?2.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自己有什么收获。

三拓展延伸1.课件演示,开阔视野。

教师:同学们,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文字》中充满了智慧,我们来看,这不同样也是大自然的智慧吗?课件一:阳光照射下的火红的枫树林图。

学生介绍:当很多树叶变黄的时候,枫树却独树一帜,格外鲜艳,多美呀!望着这枫树林,我们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件二:雾凇图。

学生介绍:吉林的雾凇真是大自然的奇迹呀!看着它,我们不禁想起了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件三: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断流前的图片)。

教师讲述:巴西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一泻千里,看上去山清水秀,如今却是“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巴西总统亲自为它举行葬礼。

大自然用这种方式提醒着我们(多媒体出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课件四:太湖综合治理后的图片。

学生介绍:环境变美了,太湖水逐渐清澈了,大自然再次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呢?请你再找找生活中的事例,给大自然这本书添上几页精彩的文字。

2.学生实践。

举例:(1)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马上要下雨了。

(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可能有一场地震来临。

(3)锯开大树,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这就是年轮。

有多少年轮,树就有多少树龄。

(4)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海洋。

(5)看见正在枯竭的大瀑布,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大自然在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

四教师小结1.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能从大自然中学到这么多知识。

其实,我们每天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善于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课文告诉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学到大自然更多的知识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观察、寻找、请教。

)2.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

走进大自然,不仅仅要领略其美妙的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多研究大自然,解开大自然的奥秘,从而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1.讲清楚细节。

文中花岗石是在森林里,上面披着青苔。

本来应该是在山上的,怎么会穿过森林呢?学生找出书上的语句并不难,可是未必真正理解。

我上课时结合了以前科学书上的一个小故事,告诉学生这叫“冰川漂砾”,是冰川带着这些碎石从上游漂过来的,冰川融化了,石头留在了这里。

上面还布满了擦痕,甚至有明显的洞,那是与冰川撞击的结果。

后来河流可能消失了,长出了现在的森林。

这样学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爬”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意思是漂。

2.扣题导入,感知大自然的文字; 自读课文,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拓展思维,想象大自然的文字; 掌握方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从下列成语中选择四个,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精彩的话。

背水一战旗开得胜胜券在握成竹在胸马到成功人多势众再接再厉一决雌雄穷途末路面对人多势众、仿佛胜券在握的敌军,我军战士并没有气馁,而是鼓足士气,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誓与敌军一决雌雄。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山观景离学校不远有座山。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游玩。

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看见的是城市。

城里有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有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