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doc
谈中西方的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差异【摘要】尽管中西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
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而中国传统文化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
在现代全球化背景下,两相比较,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的劣势昭然若揭,从而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以启示。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西方关于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群体认同个人本位差异引言清末民初以来,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阐论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试图归纳出中、西文化各具的特质,这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而归纳起来看,这些见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中、西文化在本性或本质上即存在着不同,从一百多年前郭嵩焘和严复穷日夕不休地论析中西学术异同,到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中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另一类则认为中、西文化并不存存本性或本质上的差别而只是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不同,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史》中提出的中、西文化之异乃在于中国缺少了一个近代历史阶段的看法,到1949年以后众多学者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而得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或中、西社会精神面貌的区别实质反映的是中、西双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意见,均可归之于这一类。
衡估这两类看法是个很大的课题,显非区区拙文所能完成,故而笔者在这里只能简略指出一点,即:上述第一类看法着眼于精神、思想或文化本身的发展方面,第二类看法则主要是从物质条件的发展方面着眼;这研究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其实各有其利弊得失。
我们今天重新研讨这问题,似应从偏执于这两种视角之任一端的思维倾向中超越出来,以一种包摄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新的综合性眼光来看待、分析问题,从而既认识到任何精神、思想或文化以及它们的特性都绝非先天给定的,而是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并且也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又要认识到精神、思想或文化一旦形成之后,自有其相对独立性存在,它绝非简单地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消极反射或反映,其本身就形成一种传统而反过来对历史运动、社会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顶级人性的社会认同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心理学
顶级人性的社会认同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是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定位和认同感的重要方面。
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与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着一个人的心理结构。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顶级人性的社会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
一、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处社会群体的一种情感态度或归属感,体现了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感知。
社会认同是建立在群体之上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发展出了一种归属感和共同体验。
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中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动力。
通过社会认同,个体能够与他人产生共鸣和联系,建立起人际关系,形成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二、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群体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体通过与特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文化习惯、共同体验等产生共鸣,形成对该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群体认同在个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群体认同,个体能够获得社会支持和认同,感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同时,群体认同也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参照标准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促使个体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
三、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感知和评价,是建立在内在经验和自我理解上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同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兴趣等方面的认同感,是个体对自我形象和角色认同的体现。
自我认同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是构建个体心理结构和自我概念的基础。
个体的自我认同影响着个体情绪、行为以及社会交往方式。
自我认同也是个体发展和成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和建构,个体能够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满足感。
四、心理学视角下的关系社会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在心理学中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个体的心理结构。
首先,社会认同是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基础。
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两种管理文化的比较与整合
( 湖南商学院
[ 摘
耘
公共 管理 系,长沙 4 00 ) 12 5
要】 中国的传统价值现是 以群体为本位的群体主义 ,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 ;而 西方 的传 统价值 现是 以个体为本住 的个人 主义。
.
注重个人的 自由和权利 。两种价值现 导致 东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存在 着明显差异 ,各有优 劣。在现 代化、全球化 的浪 潮 下,这 两种 管理 文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西方人文传统中 , 在对待个人 与集体 、个人与 社会 的关 是 中心 、是 目的 ,具有最高价值 ,而社会 只是 达到个人 目的 系上 ,以个人 为本 。对 于实现人 生的肯定与尊 重 ,主要 表现 的手段。在西 方价值观念看来 ,自 是价值观念的轴心 , 我 也
为对个人利益 、个人权力 、个人功名 的追求与崇 尚。
[ 收稿 日期]20 - 3 1 06 0-8
[ 作者简介]林
耘 (92 ,女 ,广西玉林人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 17 一)
维普资讯
2 8
关系上 ,则以群体 、社会为本 。对人 的存在 与人的价值 的肯 而重在讲人伦 , 人伦是人与人相搭配 的关系。这 表明中 国传 定与尊重 ,主要表 现 在极 度尊 崇人 们对 相互依 存 的共 同体 统文化在人 与人 的关系 中来确定个人的位置 。 ( 家庭 、 家族 、国家等 )的整体利 益 的追求与维 护 ,强调个 人利益在群体价值 中的实现 ,或说视社会 整体价值为人 的价 值本位。
因而为实现群体利益以保障相互依存的心理倾向比为争取个别的个人利益的心理倾向更为强烈长期积淀终于产生出了以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言论产生出对这个共同体所具有的深深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促使人们在群体利益的实现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群体利益最终成为人生的价值尺度形成了一种群体本位的价值系统
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简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更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认同,还是更重视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是复杂而密切相关的概念,彼此影响且相互依存。
本文将探讨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个体心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群体认同的定义及意义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使人感到自己属于一个特定的群体,并愿意为该群体的利益和目标付出努力。
群体认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使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共同追求共同利益和目标。
同时,群体认同还能带来对个体自身的积极心理影响,增加自尊和满足感。
二、自我认同的定义及作用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的意识和接受。
它是对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包括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同。
自我认同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个体有清晰的自我形象,有自信和认同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三、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个体的身份认同。
首先,群体认同对自我认同产生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参与某个群体时,会受到该群体的价值观和规范的影响,逐渐接纳这些观念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自我认同中。
例如,一个学生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时,会意识到该社团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并选择与之相符的自我认同。
其次,自我认同也会影响个体的群体认同。
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和认同会塑造其对特定群体的态度和行为。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念有明确的认同和自信,他们更倾向于加入或者创建与之相符的群体,与群体内的成员建立紧密的认同关系。
四、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博弈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之间经常存在一种博弈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需要在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进行选择。
当个体的自我认同与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个体可能面临离开群体或者保持自我认同的困扰。
例如,一个人在某个群体中认同了一段时间,但随着自我认同的变化,他可能会意识到与该群体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时他需要决定是否与该群体保持认同,并对自己的自我认同进行调整。
从_群体本位_与_个人本位_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_杨胜利
[收稿日期]1999-08-30[作者简介]杨胜利(1973-),男,江苏沛县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社科系研究生。
2001年10月 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Oct .,2001第30卷 第5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 cience ) Vol .30 No .5从“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杨胜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社会科学系,北京100083)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
而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加,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相互比较、借鉴、交流中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笔者试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发展的历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 群体本位;个人本位;文化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1)05-0105-04 关于中西方价值观的对比论述,自19世纪以来就有人涉及,本世纪以来,对此问题的著述、观点更是洋洋大观。
由于各自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中西方文化在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认识不同,这一点获得了各家的认同,即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
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西文化的这一差异,早在“五四”时期就被人们清楚地揭示出来了。
不过,在这一差异的成因问题上,人们的见解却各有不同。
李大钊认为:“南道之民族因自然之富,生产之丰,故其生计以农业为主,其民族为定住的。
北道之民族因自然之赐予甚乏,不能不转徙移动,故其生计以工商为主,其民族为移住的。
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上 ,日出 而 作 , “ 日落 而 息 , 井 而 饮 ” 成 了重 土 轻 凿 , 迁, 父母在不远游 , 眷念家 园国土的情怀。其社会结构
是家国一体模式 , 家成了国的缩影 , 国成了一个扩大 的 家。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点使 中国人 自然而然认为 , 人 是自然的一部分 , 人事就是天命 , 人道 即天道。人 伦、 人情与人缘三位一体 , 使个 体成为 这个 网络上的一个 纽结 , 个体 的价值 只能依存 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在 中国人看来 , 血缘关系是人际关 系中最重要 的关系 , 君 臣、 朋友等关系均由此推出, 个人在这些群体的关 系中 是一依存的分子, 乎没有 “ 几 自我” 的空间和余地。中 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 , 是具有群体 生存需要 , 有伦理道德自觉 的主动的个体, 并且认识到 其行为是 由行动 者知觉 到这个 关系中的其他 人的思 想、 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因此 , 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 系的派生物, 只有 自我被放在合适 的社会关 系中时 , 才 是最有意义 、 最完全的。中国人 的修身是为 了齐家、 治
一
“ 群体本 位” 个 体本 位” 内涵 比较 与“ 的 重整体轻个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 取向。中国封建 宗法社会 的先 民们 长期束缚在 土地
、
迫作斗争 ; 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念使海 内外包括香港、 台湾、 门、 澳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国、 泰 印度尼西亚及欧 美各 国所有华人团结一心, 心往一 处想、 往一处使 , 劲 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亲和力、 自尊 心、 自信心和 自强 心, 真正实现了中华形神一体。 但是群体主义价值取 向的弊端也是不容 回避 的。 其一, 封建时代的整体主义是“ 民本与“ 尊君” 一体两翼 的整体。爱国与忠君是一 回事, 自我名义上为国家、 民 族的利益而奋斗 , 实际常常被专制主义所愚弄 , 自我在 为实现“ 整体” 利益的过程 中被专制 主义几乎泯灭。其 二, 群体主义使“ 自我” 无法生长, 个体考虑 的是如何在 “ 二人” 关系中“ 安心”“ 、安身” 自我人格受到压抑 ,不 , “ 敢 为天 下先 ” 为人 际 关系 的 基本 规 范 , 造力 在 自我 成 创 的压抑下难 以得到培养和 释放。其 三, 群体主义价值 取向使个 人难 以在调 节公开 的行 为时承 担重要 的角 色, 特别是 当这种行为隐含着重要 的他人 时。这种情 况我们 在 E常社 会 生 活 中 可 以 十 分 明 显 地 感 受 到 , t 它 容易导致权威主义 , 而不易产生真正 的民主。这种负 面效应对社会伦理关 系的破坏 , 文化 大革命 中表现 在 得最为明显。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两次失 去与当今发 达 国家并 行 发 展 的 机 会 。一 次 是 明 清 时期 ; 一 次是 另 战后 5 年代至 7 后代 , 0 0 这两 次落伍的原因十分复杂, 但与过分强调整体而压抑了 自我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不
社会变迁中的个体与集体认同
社会变迁中的个体与集体认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的认同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
个体认同是指个人对自身身份、性格、价值观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而集体认同则是指个体作为社会一部分,对所属群体或文化的认同感。
社会的快速变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与群体归属感。
本文将探讨社会变迁中个体与集体认同的互构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维持和发展自我意识与社会责任。
一、传统社会中的个体与集体认同在传统社会中,个体的身份主要是通过家庭、宗族和地方社区等集体单位来界定的。
在这样的结构中,个体往往被视为集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来源于群体的认同。
比如,在一个家族中,一个人的成就和荣誉不仅仅是他个人努力的体现,更是整体家族声望的延续。
传统文化常常强调义务、责任和一致性,使得个体在自我认同上更多依赖于集体的期望与规范。
然而,在这种以集体为中心的环境中,个体也可能面临冲突。
当集体价值观与个人理念发生碰撞时,个体常常需要在忠于集团与追求自我的选择中挣扎。
这种矛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个体对集体的依附感,但也可能导致个体意识的压抑。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加速,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和流动性的特征。
人们愈发接触到多样的文化及观念,这为个体提供了更多选择。
然而,这也使得人们的身份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对集体认同的理解和定位。
例如,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小镇,进入城市寻求教育和工作的机会时,他们可能开始走向个人主义,更多关注自我的实现,而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群体印象。
现代人的社交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建立起跨地域、跨文化的联系。
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丰富了个体的身份认同,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去中心化”的问题,导致某些传统价值观和地方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可能出现身份焦虑,即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身份来源而感到不安。
自我与群体认同
自我与群体认同自我与群体认同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相互联系已经是我们的本能。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必然会形成自我的认同和群体认同,两者经常相互影响,共同塑造我们的个性和社会角色。
自我与群体认同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主题,涉及到心理、社会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自我与群体认同的概念、影响和互动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首先,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认同的内在感知和理解。
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特质、能力、价值观和目标的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评估。
自我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教育背景等。
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巩固需具备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和自信才能取得成果。
然而,自我认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群体认同相互交织和影响的。
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属于某个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们所参与的群体可以是家庭、朋友、职业、民族、宗教、性别等等。
个体通过群体认同与他人建立了联系,通过群体认同来塑造自我认同。
群体认同往往在人的早期成长过程中形成,它不仅仅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同时也带有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内涵。
自我与群体的认同互为表里,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
首先,群体认同对自我认同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可、被接纳和被赋予特定的角色,通过群体认同来肯定和塑造自我认同。
例如,一个人在职业群体中获得了成就和尊重,他会把职业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次,自我认同也反过来影响着群体认同。
个体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会影响其在群体中的行为和角色扮演,从而影响到群体中其他成员对他的认同和接纳程度。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与群体认同的互动关系愈发复杂和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个体面临着更多的认同选择和社会角色。
这也给个体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良好的自我与群体认同互动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
首先,个体能够建立更广泛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和归属感。
你如何看待人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人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首先,我们可以从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的定义入手,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感知,包括自己的特点、能力、价值观等;而集体认同则是指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包括文化、宗教、国家、族群等。
首先,个体的自我意识受到集体认同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所处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
例如,一个成长在家庭重视学业的环境中的个体,可能会形成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认知,认为学习成绩是自己的重要特点之一。
同时,个体也会受到所属群体的价值观和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对集体认同的认同感。
比如,一个成长在传统家庭中的个体,可能会对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
其次,个体的自我意识也会影响对集体认同的态度。
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影响其对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和方式。
例如,一个自我意识较强的个体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人的特点和能力,相对而言对集体认同的认同感可能较低;而一个自我意识较弱的个体可能会更加依赖所属群体,对集体认同的认同感可能较高。
最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相互转化和调整。
例如,一个个体在家庭中可能更加强调自我意识,而在社交场合或团体活动中可能更加强调集体认同。
总的来说,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
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来调整自我意识和集体认同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概念个人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个体对自身角色和责任的认同。
而集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整体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是对集体责任和使命的认同。
在现代社会中,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重要方面。
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在塑造现代师德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关系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相辅相成。
个人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基础,而集体认同则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个人认同。
个人认同的意义个人认同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使命和职业责任有更深的认同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个人认同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集体认同的意义集体认同是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
教师们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群体认同感。
集体认同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个人认同是现代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个人认同的形成与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息息相关。
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职业素养是教师个人认同的基础。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注重职业道德的践行。
职业道德的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个人认同的核心内容。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重,积极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还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坚守教育伦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职业责任的担当教师个人认同还体现在对职业责任的担当上。
教师应积极履行教育使命,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现代师德的集体认同集体认同是现代师德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集体认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共同的价值观教师团队的集体认同首先体现在共同的价值观上。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引言: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个人认同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特点、价值观和身份的认同,而集体认同则是指个体对特定社会群体或社会身份的认同。
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一、个人认同的形成与影响个人认同是个体对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评价和认同。
个人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等。
个人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个体不仅会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还会与他人进行比较和交流,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认同。
个人认同的形成还与社会认同密切相关。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学生、职业人士等,这些角色对个体的认同有重要影响。
同时,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评价也会影响个体的认同。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可能被赋予“乖巧”、“聪明”等角色,并且家庭成员的评价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认同。
二、集体认同的形成与影响集体认同是个体对特定社会群体或社会身份的认同。
集体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所属的群体特征、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
个体通过与集体成员的交流和互动,逐渐形成对集体的认同。
集体认同的形成还与社会认同和社会认同感受密切相关。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这些角色和群体对个体的认同有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职业群体中可能会形成对该群体的认同,通过与群体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共享群体的价值观和目标。
三、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关系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个体的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互为补充。
个体的个人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基础,而集体认同也会影响个体的个人认同。
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以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
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关系还受到社会认同感受的影响。
社会认同感受指的是个体对所属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现代师德的内涵三、个人认同的角度看现代师德四、集体认同的角度看现代师德五、现代师德认同的重要性六、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现代师德涉及到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对现代师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角度,探讨现代师德的认同问题。
【现代师德的内涵】现代师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敬业爱岗: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
2.为人师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起到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
3.传道授业: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助力学生成才。
4.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5.团结协作:教师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共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个人认同的角度看现代师德】从个人认同的角度来看,现代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
2.自我提升: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履行职责。
3.自我约束:教师要严于律己,遵守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集体认同的角度看现代师德】从集体认同的角度来看,现代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协作: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2.传承文化:教师要传承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社会责任:教师要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师德认同的重要性】现代师德的认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师德的定义2.师德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3.本文研究的内容: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二、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1.教师个人对师德的认同2.教师个人对师德的实践3.教师个人对师德的反思与提升三、现代师德的集体认同1.教师群体对师德的认同2.教师群体对师德的共同实践3.教师群体对师德的共同反思与提升四、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互动关系1.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相互影响2.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共同发展五、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实践意义1.对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2.对教师个人成长的推动作用3.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促进作用六、结论1.对现代师德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的概括总结2.对未来教育工作中师德建设的展望正文一、引言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它关乎教育工作的质量,影响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研究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1.教师个人对师德的认同教师作为师德的主体,首先要对师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实践中,教师应认识到师德的内涵,如爱国、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从而增强对师德的认同感。
2.教师个人对师德的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积极践行师德要求。
例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耐心引导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3.教师个人对师德的反思与提升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师德行为进行反思,对照师德要求寻找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三、现代师德的集体认同1.教师群体对师德的认同教师群体作为师德的共同实践者,要在集体层面上形成对师德的认同。
这需要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师德水平。
2.教师群体对师德的共同实践教师群体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践行师德要求,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
例如,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等。
后人生观念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平衡
后人生观念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平衡【正文】人的一生中,后来者的生活观念出现了许多变化。
与前辈相比,后代更加注重个体价值、自我实现和精神追求。
然而,在个体追求自我认同的同时,也需要平衡群体认同。
本文将探讨后人生观念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之间的平衡。
首先,人的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和价值判断。
人们通过与他人交流、经历和自省,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后人倾向于重视自我实现和个体价值,通过追求梦想、发展个人兴趣等方式来寻找内心的满足感。
这种强调个体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后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个体的自我认同中,也需要考虑群体认同的重要性。
群体认同是指个体与所属团体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们是社会的一部分,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构建社会关系和网络。
通过共享价值观念和文化,个体能够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并在群体中实现心理平衡。
后人生观念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之间的平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第一,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面对后人多元化的生活观念,我们应该尊重并包容不同的观点和选择,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通过欣赏他人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增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衡感。
第二,弘扬共同价值观。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念,但也需要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精神纽带。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后代积极向上、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可以在个体追求自我认同的同时,培养对社会和群体的责任感。
第三,加强交流与合作。
后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借助现代科技,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和在线平台与他人分享想法和经验。
同时,建议后人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等,与他人合作解决共同问题,促进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最后,培养综合素质。
个体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后代应该在学习中培养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等。
个体价值与群体认同的平衡
个体价值与群体认同的平衡在一个个体独立发展的社会中,个体价值和群体认同可谓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个体价值指的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才能、兴趣和追求而塑造的特质和意义,而群体认同则强调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然而,个体价值和群体认同之间的平衡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个体价值是指一个人基于个人才能和追求而形成的独特的特质和意义。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才能和追求。
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追求,个体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就。
个体价值的体现是多样的,有些人通过创造出卓越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有些人通过追求正义和公平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个体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人付出努力和追求,同时也需要社会对个体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个体价值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与群体认同相对立。
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人都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可能是家庭、学校、企业、职业等。
在群体中,个体与他人共同分享相同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追求,从而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群体认同的重要性在于它给个体提供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个体感到自己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促进了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
要实现个体价值与群体认同的平衡,需要个体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和尊重群体的认同需求。
首先,个体应该保持独立性思维,发扬个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追求。
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其次,个体应该遵循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与他人共同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个体的行为和行动应该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权益。
同时,群体也应该给予个体足够的空间和支持,尊重和包容个体的才能和追求。
群体应该鼓励个体发展个性和创造力,在团队中给予个体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群体的力量和共同目标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群体也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追求,给予个体自由的选择和表达的空间。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范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到现代师德的重要性,并坚信它不仅是我的职业责任,也是我的职业使命。
我的个人认同现代师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使命感:我深知教育的使命,即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贡献。
我将教育看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积极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2. 道德榜样: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我努力做一个积极的榜样,鼓励学生秉持诚实、尊重、公平和责任感的原则。
3. 专业发展:我不断追求专业发展和提升,以确保自己具备最新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我积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4. 学生关怀:我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和福祉,努力创建一个安全、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我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发挥潜力,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成功。
集体认同:除了个人认同,我也认为现代师德的集体认同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整个教育机构,包括教师、管理层和学生,都应该共同认同并践行现代师德的原则:1. 师德共识:教育机构应明确并传达现代师德的共识和期望,确保教职工了解并接受这些原则。
这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育伦理准则和行为守则来实现。
2. 持续教育:教育机构应支持教职工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将现代师德纳入他们的教学实践中。
3. 学生参与:学生应该被教育机构视为现代师德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应该被鼓励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教育机构不断改进。
4. 社区参与: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并在社区中传播现代师德的价值观。
这可以通过组织教育活动、社区服务项目和家长参与计划来实现。
通过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的结合,我相信我们可以共同促进现代师德的实践,为教育事业的成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现代师德的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师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是师德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
个人认同是指每个教育工作者对于师德标准的内化和认同。
个人认同是建立在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职业理念的基础上的。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坚守教育的初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任。
个人认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是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教育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和钻研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集体认同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共同的教育事业中,对于师德标准的共同认同和遵循。
集体认同是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与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在团队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探索教育的最佳实践。
只有形成了共同的认同和遵循,才能够形成高效的教育团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是相辅相成的。
个人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基础,没有个人的认同和自觉,就无法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而集体认同则是个人认同的延伸和体现,个人的认同需要在团队中得到认可和支持,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师德建设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师德的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化,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开放包容,接纳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此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面对来自社会舆论和外界评价的压力,要能够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
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的联系连接800字
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的联系连接800字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事件或一个社会现象出现的时候,总会出现很多的观点,并且有很多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其中某一个观点必然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这些支持某一个观点的人真的都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吗?其实也并不完全是的,甚至有些人完全就不认同这个观点,但他还是会对这一观点表示支持,这就是所谓的从众行为,让自己站在多数的一边,避免自己被社会,被环境所孤立。
人的从众行为是基于人的社会性而产生的,除了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人是很难摆脱社会和群体的依赖的。
人是感性的生物,需要在群体中获得认同,同时也会渴望在群体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很少有人能够承受得住极致的孤独。
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各有不同,我们渴望别人能够认可自己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他人的世界观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认同他人,即为认同自己。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多数人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观点相左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去认同多数人支持的观点,就是为了去获取群体的认同而做出的取舍。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独立思考的话题,劝导人需要独立地去思考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过度的强调所谓的独立思考,那就有些矫枉过正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如前文所说的人是有社会性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存,那么我们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群体的意志,哪怕我们并不能完全认同;其次我们也需要群体来认同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对群体的想法,对他人的想法完全都持反对的态度;那么,在我们需要群体认同的时候,我们又要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群体和他人呢?有很多自诩独立思考的人,会对推崇他人思想的人抱有一种奇怪的优越感,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每个人在对待事物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偏向,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从他人的思想中去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综合自己的思想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没有人可以穷尽所有的知识,知晓所有的道理,也没有人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人,同时,这种想法也是危险的。
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辨析
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辨析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与生俱来的个性。
个体认同是指个人对自身身份、特征、价值观和感知世界的主观认同。
而群体认同则是指个人对于某个群体的认同感,如国家、种族、宗教、职业等。
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虽然都是人类认同的基础,却在本质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首先,个体认同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人价值观等,这些特征使得个人认同感的形成和表达独一无二。
个体认同注重的是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追求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在个体认同的影响下,个人会更加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追求个人的成就和幸福。
与此相反,群体认同强调的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感。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群体中,与自己所属的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群体认同通过与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息息相关,加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凝聚力。
个人在感受到群体认同时,往往会感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支持。
其次,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在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异。
个体认同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个别差异,而群体认同则更加注重集体的共同利益和一致性。
个体认同鼓励个体勇于追求自我独立和个人成就,追求个体在群体中独特的存在和价值。
群体认同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的规则、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此外,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方面也有所区别。
个体认同促使个人追求自由、平等、个人权利的实现,倡导多元化和包容性。
个体认同鼓励个人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内心追求自己认可的目标和价值观。
而群体认同则更加倾向于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群体价值观,在群体中追求集体的利益和共同目标。
总结起来,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都是人类认同的重要维度。
个体认同追求个人的自由、独立和个别价值,而群体认同注重个体与集体的联系和一致性,在集体和个人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在个体的认同建构过程中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西方的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差异【摘要】尽管中西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
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而中国传统文化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
在现代全球化背景下,两相比较,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的劣势昭然若揭,从而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以启示。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西方关于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群体认同个人本位差异引言清末民初以来,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阐论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试图归纳出中、西文化各具的特质,这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而归纳起来看,这些见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中、西文化在本性或本质上即存在着不同,从一百多年前郭嵩焘和严复穷日夕不休地论析中西学术异同,到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中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另一类则认为中、西文化并不存存本性或本质上的差别而只是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不同,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史》中提出的中、西文化之异乃在于中国缺少了一个近代历史阶段的看法,到1949年以后众多学者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而得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或中、西社会精神面貌的区别实质反映的是中、西双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意见,均可归之于这一类。
衡估这两类看法是个很大的课题,显非区区拙文所能完成,故而笔者在这里只能简略指出一点,即:上述第一类看法着眼于精神、思想或文化本身的发展方面,第二类看法则主要是从物质条件的发展方面着眼;这研究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其实各有其利弊得失。
我们今天重新研讨这问题,似应从偏执于这两种视角之任一端的思维倾向中超越出来,以一种包摄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新的综合性眼光来看待、分析问题,从而既认识到任何精神、思想或文化以及它们的特性都绝非先天给定的,而是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并且也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又要认识到精神、思想或文化一旦形成之后,自有其相对独立性存在,它绝非简单地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消极反射或反映,其本身就形成一种传统而反过来对历史运动、社会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差异来源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
曾有不少学者认为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即以个体为本位,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天生即以群体为本位,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
这种观点其实是不确切的。
因为文化的本体亦即文化的本质属性,乃在于文化的实践性。
就是说,任何地区、任何国家或任何民族或任何时代的文化或精神、思想都必然地随着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文化或精神、思想的变化。
这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
在人类漫长的前近代的传统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们生产、生活、交往能力均极低下,难以形成各自独立谋生的主体,因而不得不结成以强制性的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种种共同体以谋生存与发展,其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也就必然地或以氏族、村社,或以家长制家庭乃至由家庭扩展而来的家族、宗族,或以城邦等种种形式的共同体为基本单位来展开。
与之相应,较高层次的政治或精神、思想与文化生活也不得不以群体为基础或最终依托于群体。
所以,凡在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或精神、思想,都必然会具有鲜明的群体本位的特征。
当然,说其以群体为本位,并不是说它绝对排斥个体,仅仅讲求绝对的群体,而是说其虽然也考虑到个体,但受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制约,个体必然地要以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为先决条件。
中、西传统文化均是如此。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传统的农业一一宗法型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这就必然地会成为一种群体本位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群体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对个人则强调其与群体生活、群体利益息息相关的道德价值,并不甚讲求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
孔、孟儒家之学自不待言,老、庄道家也是如此。
乍看起来,相对于儒、墨、法诸家,老、庄最为重视个人的地位,但其立场仍然并非以作为个体的个人为前提,而是先假定有一个超个人的伦理社会网络,其所谓个人只不过是要逃避这个网络或枷锁而已。
因此,三代以降,历史上言“人、禽之别”者甚多,关于人、人格及人的道德性的论述亦极丰富,但没有任何一家、任何一人的思想是以一种明确无误的方式根据作为个体之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来立论的,而都是以群体生活、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来谈论人与人性、人格及人的道德、人的生活等等的。
在中国人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固然看不到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苏武虽是孑然一身在冰天雪地之中独自奋斗了几十年,但他并未独立于人伦或人际关系之外,他的独自奋斗乃是在完成着忠君爱国的伦理理想。
在中国人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亦不见有不尽任何人伦义务的独立的个人作为理想模型;就连《红搂梦》中那个颇有点叛逆性格的贾宝玉,他的出家也得要事先兰田种玉,而且高中乡魁,做到忠孝两全,然后才有资格了却尘缘。
因此,笔者十多年前考察综述中国文化史之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群体观念高度发展,而个体人格意识徘徊歧路的总体特征”。
西方传统社会,人们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方式与中国有所不同,但也需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来展开,故而其时西方社会强制性的人的依附色彩亦至为显著。
如在享有古典民主制盛誉的雅典,家长有权将其妻子、儿女赶出家门,甚至有权他或她们当作奴隶出售。
可见,古代西方人处于父权制长权力支配之下,绝无个人主体独立性可言。
这种状况下显然是不会产生出以独立个体为主体的文化来的。
至于中世纪西方社会的群体意昧更为浓烈,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故而其时的文化自然是以群体本位为主要特征的。
由此看来,与中国一样,西方传统文化也明显具有注重群体的倾向。
当然,同样都以群体为本位,但由于各自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方式有所不同,因而中、西传统文化亦会各异其趣,如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始终崇尚知识;苏格拉底所谓“知识就是德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最高生活境界乃是沉思的看法,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尚知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主导性的价值取向。
而西周以降的中国传统文化则素来注重道德;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而成为秉赋天地之灵秀的人,乃在于人具有道义,并且,将这道义视之为道德乃是中国的主流思想,如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荀子更认为唯因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本质属性即道德仁义,所以人才能以一定的规范即仁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使人形成一个群体存在,彼此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之中,相互友爱,相互协调,从而凝成一股合力,维护着自身的生存及自身赖以生存的群体的利益,抗拒着自然界的各种危害和威胁,而这一切都是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
中、西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不同之处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形成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对中、西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传统的作用力还相当强大。
譬如,当我们考察近代科学革命何以会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发生在中国问题时,似乎就可以从中、西各具的重德与尚知的文化传统及其影响中找到部分原因。
这当然属于另一个论题了,笔者拟另文予以探究。
尽管中、西传统文化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如以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便不仅日益明显,而且具有了本质性。
西方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尽管也曾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晚明清初甚至还出现了一系列异动迹像,但就总体言之,则无疑仍以群体为本位。
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西方文化确乎以人本或人文为根本精神,这里的人乃指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是不依存于某种强制性人身依附关系而处于自然状态之中的个人。
所谓近代意识的自觉,实际是指个人的觉醒;近代社会的建构,则实际追求的是由处于自然状态之中的个人根据自愿的契约行为组成的政治状态,这种政治状态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然权利。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进步学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亡灵,高扬人文主义旗帜,挑起了理性和“天启”之间的斗争,那末,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撇开教权与教阶制的垄断,把《圣经》译成现代口语,从而直接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使每个人都能与上帝的真理直接相通,此后的各派新教更都追求着一种信仰上的天赋人权或作为独立个体之人的自然权利。
由此演进,卢梭于1762年在其著名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自由、人权不可剥夺、不可转让、不可摧毁;如果自由被强权剥夺,那末,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就有权重新夺回自己的自由。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之序言宣称:独之乃是“自然的法律和主宰自然的上帝的法律要求他们尊重人权意见”的结果,其正文正宗明义地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即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了不可离弃的权利,其中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之权。
”而且,“任何政府破坏了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它或消灭它,另外建立新的政府”。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说:“无视、蔑视和蹂躏人权,是社会灾难和政治腐化的唯一根源。
”其第一条、第二条称:“人在权利上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并且永远是自由平等的。
”“一切政治组织的目的都在于保障自然的、不可侵犯的人权。
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抵抗压迫之权。
”法国国民议会据之而“庄严宣布”要为确保“自然的、不可转让的神圣的人权”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可争议的原则”。
这样,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便成为近代西方人的普遍观念,而西方社会在人们“从身份到契约”的关系变化之中实现了近化化,西方文化也就因此而实现了由传统而近代的转型。
虽然在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上,中西方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中西方在民族个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中国的群体认同还是西方较崇尚的个人本位,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文化性格,以至于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西方人的积极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与进取都为社会的平稳进步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2]方汉文. 西方文化概论[M].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第2版[3]李泽厚. 说儒学四期[M].[4]John Dewey.哲学的改造[M]. 许崇清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