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新人教版
2022年人教物理《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推荐)2022年最新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了解速度、波长或频率。
自主探究1.导线中电流的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播送电台、电视台及移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的电流,发出电磁波。
2.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凹下的最低处,叫做。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c=m/s.4.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合作探究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体验:翻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中传出“咔咔〞声,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提出问题: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你认为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归纳总结:1.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
2.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自学指导:1.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2.在某确定位置,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3.水波不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探究实验: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把一个移动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打。
观察这个移动能否收到此信号。
实验现象:放在真空罩中的移动可以收到罩外传给它的电磁波。
实验结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1~P152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其数值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即c=3.0×108 m/s.2.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通常用于播送、电视和移动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局部,叫做无线电波。
八年级物理下册 信息的传递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学习过程:预览获取闯关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最简单的电话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话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
结构象喇叭2、话筒由和组成。
3、听筒由和组成。
二、电话交换机:1、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提高线路的_____。
2、春节期间,深圳的小红用电话给住在北京的爷爷拜年(双方都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小红的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小红家中的电话通过电话线传到的交换机上,再从这个交换机传到的交换机上,最后再通过的交换机传到爷爷家的电话上、(选填深圳或北京)3、分析:占线的现象在上海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给北京的姑姑打个电话问候,可电话在“占线”。
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 )A、有人正给小明打电话B、小明的姑姑正在用电话C、上海和北京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刘小刚同学在完成家庭作业时有道题难住了他,于是打电话向李老师求助。
电话刚接通时,从电话里传出“您拔打的电话正在呼叫转移中,请稍候……”的声音。
关于“呼叫转移”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刘小刚家的电话机具有呼叫转移功能B、李老师家的电话机本身就可以自动转移通话C、李老师通过向电信局申请呼叫转移服务,再由电信局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实现该功能D、上述说法都正确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电话分和两种。
自读课本这一部分内容,识记两种信号(1)模拟信号: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______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信息的信号。
特点:抗干扰能力___群研盘点话筒:构造听筒:现代顺风耳电话电话交换机模拟信号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数字信号1、最简单的电话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磁波的海洋》学案
§21-2电磁波的海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了解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1.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时代里。
电视信号的传播依靠电磁波,移动电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无线网路也需要电磁波。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波长、波速、频率有何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2.进行新课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如何可以得知它的存在?(1)进行实验①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收音机会如何?②导线在锯条上滑动,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听到什么?。
(2)电磁波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3)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①演示实验视频: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手机有反应吗?结论:②电磁波的几个要素:波长:在1秒内叫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叫做,简称。
常用的频率单位是和。
1千赫= 赫,1兆赫= 赫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用字母c表示。
c = m/s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波速= ×,即:c =注意: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
例: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97.4MHz,求它的波长是多少?(4)电磁波是与我们的生活?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防止被雷达发现,隐形飞机用的主要是材料,它能减少飞机对电磁波,使雷达很难发现它。
【巩固练习】:①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目前公认的数值是___________km/s,它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③由地面向月球发射无线电波,电波达到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物理:《10.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方案3)(人教版八年级下)
物理:《10.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方案3)(人教版八年级下)一、学习目标1、说出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2、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①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难点:①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三、学习活动㈠引入新课:演示1:开始放1min中央台的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
思考后悔收音机、电视机里的节目从哪来的?演示1:用多媒体放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图片。
这张图片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家都知道电视塔是用来传递信号的。
收音机和电视机和电台、电视台之间没有线连着呀?这些节目是怎么样传来的呢?㈡电磁波的产生什么是电磁波?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各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所了解的电磁波。
通过各组的介绍,你知道电磁波是怎么产生的吗?(演示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
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
)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自己通过课前的预习回答是发射电磁波的。
设计实验:由声音的传播类比电磁波的传播,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电磁波在液体中、真空中传播。
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提出需要什么器材,也可以使用教师准备的手机、真空罩等用具到台上来边说边做这个实验。
自己设计、自己验证,这正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分组讨论:光和电磁波传播速度相等,意味着什么?让我们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从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变化的磁场周围存在电场,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磁场。
这就是所谓的:动电生磁,动磁生电。
实验中,导线与电池接触、断开的瞬间使电流迅速变化,这样,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出现就形成了电磁波。
八年级物理下册 电磁波的海洋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物理学案§10.2 电磁波的海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迅速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和声波、水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特点。
3.能利用公式c=λf计算波速、波长和频率。
4.知道电磁波谱,知道微波等不同名称的电磁波是以什么标准划分和命名的。
二.学习重、难点
1.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三.学习新课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1.电磁波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2.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1.电磁波可在真空或其它一些介质中传播。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速):c=2.99792458×108m/s≈3×105km/s
3.电磁波的单位也是赫兹。
因为通常电磁波的频率都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是千赫(KHz)和兆赫(MHz)。
4.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它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
c=λf
用心爱心专心 1。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10.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10.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明白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及其传播的速度,明白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了解微波炉的原理,了解电磁波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二】我来学习【学点一】电磁波是怎么样产生的1.请你做一做,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打。
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他们时断时续的接触,从收音机里你能听到什么?2.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_______,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_________,与水波声波类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产生电磁波。
3.差不多技能训练〔1〕、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通电导体的周围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只有在电流通断时才能产生C、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迅速变化时在导体周围就产生电磁波〔2〕、关于电磁波产生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有电流,就能产生电磁波B、只要有电流发生变化,就能产生电磁波C、只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才能产生电磁波D、以上说法都不对【学点二】电磁波的传播1.思考:声音的传播要靠气体、液体或固体等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动手做一做: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那个移动电话打电话。
那个移动电话能够收到此信号吗?由此你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地面与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确实是电磁波。
然而卫星是在真空中。
因此电磁波的传播_____介质。
2.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1〕、公式c=fλ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是什么?〔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结合课本中图10.2-3,由此你能够得到什么结论?〔3〕、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10.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10.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了解电磁波的产生;明白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学习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究的兴趣。
课前预备活动:利用各种方法了解:什么是电磁波?列举生活中应用电磁波的例子。
自主学习:一、电磁波的海洋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然而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么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活动2:阅读课本99页完成合作探究: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什么原因?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明,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缘故是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能够帮他解决那个问题当堂训练:1、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波;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起、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假如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截了当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3、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赫兹。
4、单位换算:(1)103.8KHZ=HZ=MHZ;(2)0.725MHZ=HZ=KHZ、5、电磁波是个大伙庭,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等信号传输的那一部分,叫做、是频率为千赫至千赫之间、6、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A.超声波B.次声波C.声波D.电磁波7、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在水中不能传播C、能够在特别多介质中传播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8、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这要紧是因为〔〕A、金属易生锈,弄脏炉体B、金属容易导电,造成漏电事故C、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D、金属易传热,使炉体温度过高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能够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假如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10-2所示,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O-4s,那么被监视A、4.5×104mB、6×104mC、9×104mD、1.2×105m10、以下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A、电视机B、录音机C、微波炉D、移动电话1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12、在2003年4月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战争中使用电子干扰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争取到了战争的主动权,电子干扰具体地说确实是〔〕A、对敌方发射电磁波B、对敌方发射特别强的电磁波C、对敌方发射频率特别高的电磁波D、对敌方发射与敌方电子设备工作频率相同的电磁波,施放反射电磁波的干扰波13、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台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A.将收音机放进一个铝锅内,发明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信息的传递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新人教版
1、了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 f 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学习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活动2:阅读课本99页完成填一填: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传播。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
3、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是不变的。
其中f的单位是,λ的单位是,c的单位是。
合作探究:
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为什么?
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当堂训练:
1、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波;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起、
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赫兹。
4、单位换算:(1)
103、8 KHZ= HZ= MHZ;(2)
0、725 MHZ= HZ= KHZ、
5、电磁波是个大家庭,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等信号传输的那一部分,叫做、是频率为千赫至千赫之间、
6、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
7、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在水中不能传播
C、可以在很多介质中传播
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8、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这主要是因为()
A、金属易生锈,弄脏炉体
B、金属容易导电,造成漏电事故
C、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
D、金属易传热,使炉体温度过高
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10-2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O-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A、4、5104m
B、6104 m
C、9104 m
D、1、2105 m
10、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电视机
B、录音机
C、微波炉
D、移动电话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12、在2003年4月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战争中使用电子干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争取到了战争的主动权,电子干扰具体地说就是()
A、对敌方发射电磁波
B、对敌方发射很强的电磁波
C、对敌方发射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D、对敌方发射与敌方电子设备工作频率相同的电磁波,施放反射电磁波的干扰波
13、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台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
A、将收音机放进一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B、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C、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A相似。
D、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B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输的过程中,若遇到类物质,其强度会大大地减弱。
(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作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
14、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虎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4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清晨返回、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苏、美两大国后的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飞船在离地面250 km至300 km 的高空飞行,同时要接受地面上各种指令控制飞船在空中的飞行姿态,这一切都要通过电磁波来完成,请你结合这个实例,谈谈电磁波的一些特点、●物理阅读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线传播的叫直射波,沿地面传播的叫地波,射向天空后被子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叫天波。
长波和中波射向天空后的一
部分大多数都被电离层吸收,但沿地面传播的部分被吸收得很少。
它们能很好地绕过障碍物,所以它们主要靠地波来传播。
中波和中短波在夜晚被电离层吸收得不多,可以靠天波传播,在白天仍然靠地波传播。
但地面对它们的吸收较强,不能传得很远。
这就是人们晚上能收听到较多外地电台广播节目的原因。
短波被地面吸收得较多,但能很好地被电离层反射,所以主要靠天波传播。
微波很容易被地面吸收,又能穿透电离层而不被反射,所以它不能靠地波和天波传播,只能沿直线传播。
由于地球表面不是平面,微波在地面上传播的距离不远,一般只有几千米。
因此,要向远距离传送微波,就要设立中继站,像接力比赛那样,一站一站地把微波传送出去。
有了同步通信卫星后,微波的传送多了一个好办法,同步卫星在赤道正上空,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一样。
从地球上看,它是在赤道上空某处静止不动的。
用同步通信卫星作中继站,就使从它转发的微波达到地球上很大的范围。
只要有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差不多在全世界范围内转播各地的电视节目。
我国已发射多颗同步通信卫星,用来转播电视、无线电话和其他各种数据。
读后思考:(1)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波、波和波。
(2)微波在地球表面的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千米,因此远距离输送微波,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