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docx
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控制程序
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控制程序
1、特种作业人员类别
我公司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包括:锅炉司炉工、车辆驾驶员、电工、起重工、行车工、焊接工等均为特殊工种。
2、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2.1人力资源部部负责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监督。
2.2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取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未经培训、考核,未取得操作证的人员禁止独立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证按国家规定的年限进行复审。
2.3人力资源部负责联系全厂特种作业人员,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2.4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
2.5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2.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于违章作业的,公司将对其部门、本人进行严格处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司应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1)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2)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3)经区级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
(4)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1. 背景特种作业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殊技能和特殊保护措施的作业活动,例如高处作业、挖掘作业等。
为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至关重要。
2. 目的本安全管理程序的目的是明确特种作业管理责任、安全控制措施和安全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规范特种作业的实施。
3. 责任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属于企业的主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共同责任。
特种作业的实施应当有专门的现场监督人员,并且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
4. 安全控制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证书,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特种作业应当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人员、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并严格遵守方案。
特种作业现场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 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安全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特种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特种作业人员有权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可以拒绝执行违反安全规定的作业指令。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规定和安全要求,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和义务,严禁酗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7. 特种作业管理的文件和记录特种作业管理应当编制相应的管理文件,包括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防护用品和安全设备管理制度、事故抢救预案等。
特种作业现场应当配备特种作业操作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记录表,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理情况。
8. 总结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是保障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措施,应当严格执行。
企业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和演练,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流程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流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八、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全厂各部门、外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3.内容3.1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需求审核和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3.2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
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同意,方可变动。
3.3特种作业的范围(1)电工(运行、维修)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起重作业(包括桥、塔、门式起重机驾驶、起重工等)。
(4)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5)压力容器操作(6)司炉工作业(7)登高作业3.4日常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
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关行政管理机构该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岗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扫等违章行为。
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厂内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
5.2.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流程
5-147-3-1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流程1. 流程图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流程13.输出文档格式模板3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细则一、细则依据1.《安全生产法》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3.项目《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实施细则》二、工作内容1.人员进场管理作业人员进场后,办公室应立即登记并掌握特种作业人员信息。
2.证件收集特种作业人员进场后,由作业队安全员负责收集、统计特种作业人员信息、证件,并报安质部汇总。
作业队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安质部,替换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并持有效特种作业证。
3.建立台帐安全工程师对特种作业证的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严禁持无效的特种作业证人员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 台帐必须真实、有效,并定期更新。
4.岗前培训安质部组织新进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其教育、培训的时间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详细记录。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除接受专业机构培训考核外,项目经理部相应职能部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培训、考核,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考核情况记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5.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作业前,必须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与考核合格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禁止无证上岗。
上岗作业时必须携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原件或复印件。
6.监督检查项目部定期(不定期)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及作业行为进行检查,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要进行制止和报告,必要的情况下由项目经理部对当事人或相应单位进行处罚。
三、工作职责安质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专业方面的指导、培训,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见附表: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对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各部门负责职责管理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本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本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与依据(一)为了保障特殊作业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管理程序。
(二)本管理程序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内的特殊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深水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一、公司领导(一)对特殊作业安全负总责,明确安全目标,提供足够的安全预算和资源。
(二)组织开展特殊作业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三)制定并完善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执行力度进行评估与改进。
(四)定期组织特殊作业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特殊作业负责人(一)组织编制特殊作业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确保特殊作业前后协同配合。
(二)核查作业人员的资质和证书,保障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三)开展特殊作业现场前期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组织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与安全措施。
(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素质。
三、特殊作业人员(一)按照特殊作业方案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二)参加特殊作业前的安全交底,了解作业风险和安全措施,遵守操作要求,不得擅自调整作业步骤。
(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如发现问题、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
第三章特殊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一、特殊作业许可制度(一)特殊作业必须取得公司领导的书面许可,未经许可不得进行特殊作业。
(二)特殊作业许可应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审查,明确特殊作业的风险等级和安全要求。
二、作业现场管理(一)对特殊作业现场进行划定,设置警示标识并独立围栏,确保外部人员无法随意进入。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不安全性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具有特别体质、技能和技术阅历的特别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是保证生产安全和作业质量的紧要保障,因此订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是必要的。
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的订立依据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要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操作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法规进行,订立管理程序应有以下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分类和安全管理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认证、考试与培训、责任制度等也有明确规定。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操作规程》是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操作的依据,它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学习培训、操作技能、安全防护要求作出认真规定。
3.《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程序也必需符合其中的要求。
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的内容1.特种作业人员的聘任和资质认证:企业应依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类型,依照有关规定聘用具有相应技术资质和工作阅历的特种作业人员,并在聘用前对其进行资质认证,认证内容重要包括专业技能、安全管理学问、安全防护本领等方面的测试,确保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实践阅历符合工作需要。
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企业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把握特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安全使用规程和安全技能操作规程等必要学问,且必需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特种作业操作。
3.特种作业人员的责任制度:企业应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责任和安全责任,特种作业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发觉设备故障立刻报告并实行措施进行处理。
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企业应订立安全防护程序,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并适时除去,确保特种操作人员在特种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流程
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规定流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持证上岗率达100%。
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登记,证书原件放在施工现场,以备查验,做到人、证相符;
2、杜绝未经特殊工种安全技术培训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3、指派无上岗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根据集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新开工程前及工程开工后每半年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并按规定进行年审,凡不适合特殊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特殊作业;
5、按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特种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6、给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并做好防护用品使用的指导工作,并对防护用品质量负责,进行检查和验收。
7、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非常危险的作业环境应设工作监护人。
8、特种作业人员在调离别的特种作业岗位作业时,要有安全员项目负责人同意许可。
9、区域安全科室、项目部要认真配合经营科室做好架工、机电工、垂直运输设备司机、垂直运输设备安拆队伍信息收集、评价工作,以共享特种作业队伍信息资源。
公司
年月日。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文(2篇)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特殊作业的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定本安全管理程序。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程序适用于进行特殊作业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封闭空间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火焰喷洒作业等特殊作业。
第三条特殊作业必须在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严格按照本安全管理程序执行。
第四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特殊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方法。
第五条特殊作业单位必须做好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的组织工作,制定详细的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第六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高空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八条高空作业单位必须设置临时防护措施,如安全网、安全护栏等,以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九条高空作业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高空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
第十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作业程序或方法。
第三章封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封闭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封闭空间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封闭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三条封闭空间作业单位必须对封闭空间进行通风处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四条封闭空间作业单位必须设置监测设备,监测封闭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等参数。
第十五条封闭空间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单独进入封闭空间。
第四章危险物品作业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危险物品作业必须经过危险物品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七条危险物品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八条危险物品作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危险物品作业管理制度,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
第十九条危险物品作业单位必须设立专门的仓库和储存设施,符合危险物品的存储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预防特种作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生产、作业中从事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资格认定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与特种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条件。
具体要求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颁发。
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每年应当接受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安全要求。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使用。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推荐精选范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1范围为了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2引用文件和术语2.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第13号令。
2.2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3特种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人员,称特种作业人员。
3管理职责3.1生产安全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编制、修订,负责考核发证和监督检查。
建立特种作业合格人员办证档案。
3.2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特殊工种培训计划,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保存相关证件。
3.3各单位、部门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4管理程序4.1特种作业种类:a)电工作业;b)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c)金属焊接、切割作业;d)厂内机动车辆驾驶;e)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f)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g)危险物品作业;h)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4.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2.1年满十八周岁;4.2.2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2.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和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2.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4.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4.4每年11月份由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上报次年特殊工种培训需求计划,次年元月人力资源部审批下达培训计划。
4.5按培训计划,每举办一期培训,人力资源部制定课程安排表,提前15天报上级主管审批,批复后,方可按计划培训。
4.6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记录和过程管理。
4.7培训教材采用国家统编教材或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教材,培训学时不少于规定要求,即复审培训不少于40学时,新取证培训不少于100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加强特种作业管理,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及他人人身安全。
特指定本程序。
本程序明确了特种作业管理有关术语、相关职责、管理程序的内容。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2、术语特种作业:既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如电气、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厂内机动车辆等。
3、职责3.1各单位负责申报本单位的特殊工种及特种作业人员,负责对其日常管理。
3.2人力资源部、生产管理部负责对各单位特种作业岗位人员进行核定。
3.3生产管理部负责备案、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日常检查。
3.4分管副总负责特种作业人员送外培训的批准。
4、工作程序4.1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4.1.1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职工跟从持证的师傅从事特种作业。
满一年后,单位填写《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申请表》报送生产管理部安排取证培训。
4.1.2生产管理部与人力资源部对申请培训人员审核确认并报分管副总批准。
4.1.3生产管理部安排送陪人员填写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申请表,联系市安监局、市技术监督局安排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作业。
4.2复训考核4.2.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复审(每两年一次)。
过期证件,一律无效。
4.2.2各单位根据各特种作业人员复训周期对本单位现仍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向生产管理部提出复训需求。
4.2.3生产管理部审核后,安排复训。
组织附近医院对复训人员进行职业禁忌症检查。
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复训。
复审不合格者,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操作证,取消特种作业资格。
4.2.4 原特种作业人员现不再从事该特种作业,原则上不安排复审培训,如本人要求,所在单位同意,可参加复审,但复审、体检等费用自理。
4.3 特种作业人员需相对稳定,无特殊原因不许调换工种。
确因工作需要,增加或调离特种作业人员,需经生产管理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程序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是指对涉及特种作业的人员,特别是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工作。
特种作业包括高处作业、爆破作业、电焊作业、起重作业等。
为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仅供参考。
一、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1.确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原则;2.明确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3.制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程序;4.明确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纪律和处罚措施;5.定期对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成立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总体方针和政策;2.成立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3.设立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2.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3.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4.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5.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四、特种作业场所的安全控制措施1.对特种作业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2.制定特种作业场所的安全控制措施;3.安装安全设备和安全标志,保障特种作业场所的安全;4.制定特种作业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5.定期进行特种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五、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的安全管理1.对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2.明确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3.制定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标准;4.建立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的台帐和档案;5.定期对特种作业工具和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
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指导1.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指导书;2.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操作步骤;3.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4.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档案和台帐;5.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10.3公司应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分享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经验,促进行业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十一、事故处理与调查
11.1一旦发生特种作业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事故救援,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
5.1公司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5.2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种作业基础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能力等。
5.3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操演练、网络学习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相应特种作业。
九、信息管理与沟通
9.4建立特种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特种作业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记录、传递和归档。
9.5项目负责人应定期向上级报告特种作业的执行情况,包括安全状况、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9.6公司内部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层之间的信息流通。
十、外部协调与合作
10.1公司应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特种作业的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一、管理原则
1.1本公司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特种作业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2公司对特种作业实行全过程管理,包括作业前的安全评估、审批,作业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以及作业后的总结、反馈。
二、特种作业范围及资质要求
2.1特种作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作业等。
十四、安全风险管理
14.1公司应建立特种作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特种作业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简介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从事高空、爆炸、有毒有害等特殊条件下从事作业的人员。
这些工种人员需要接受特殊的训练和考核,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程序。
为了确保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实施特别的管理和约束,本文档主要介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程序流程岗前准备1.登记:特种作业人员需要在公司或单位登记,注册时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资格证书、聘用合同等证明文件。
2.培训:管理单位需要组织特种作业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急救救援等。
3.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技术能力。
现场管理1.检查:工程现场需设专人对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情况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限制区域:需要对工程现场内设限制区域,并设置明显标志,以提醒特种作业人员。
3.配备安全用具:提供必要的安全用具,如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等。
4.安全奖励:对安全表现良好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荣誉。
事后处理1.事故记录:所有安全事故应及时记录,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处理经过、以及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信息等。
2.紧急处理:对于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参与应急处理。
3.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其认识到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程序执行记录为了保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的执行和监测,需要建立相关的执行记录,如下所示:序号日期工程名称特种作业人员负责人记录内容1 2022/01/01 XX工程张三、李四王五培训情况记录2 2022/01/10 XX工程张三王五工作现场检查3 2022/01/15 XX工程特种作业人员王五安全奖励记录4 2022/02/01 XX工程特种作业人员王五安全事故记录5 2022/02/10 XX工程特种作业人员王五安全教育记录结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的执行和监测是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真理惟一牢靠的标准就是永久自相符合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1范围为了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管理举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2引用文件和术语2.1《特种作业人员平安技术培训考核管理方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第13号令。
2.2特种作业:指简单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平安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3特种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人员,称特种作业人员。
3管理职责3.1生产平安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编制、修订,负责考核发证和监督检查。
建立特种作业合格人员办证档案。
3.2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特别工种培训方案,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保存相关证件。
3.3各单位、部门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4管理程序---真理惟一牢靠的标准就是永久自相符合4.1特种作业种类:a)电工作业;b)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c)金属焊接、切割作业;d)厂内机动车辆驾驶;e)建造登高架设作业。
f)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g)危急物品作业;h)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4.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2.1年满十八周岁;4.2.2身体健康,没有阻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2.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平安技术和学问,参与国家规定的平安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果合格;4.2.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真理惟一牢靠的标准就是永久自相符合4.3特种作业人员必需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特地的平安技术培训,经平安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4.4每年11月份由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上报次年特别工种培训需求方案,次年元月人力资源部审批下达培训方案。
4.5按培训方案,每举办一期培训,人力资源部制定课程布置表,提前15天报上级主管审批,批复后,方可按方案培训。
有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流程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流程
该流程主要适用于由管理单位拟定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名单和工种,经分管经理、经理审批后,管理单位负责报送、外培、取证、建档、使用及日常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由
7.1.1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公司领导职责: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工种进行审批。
2.安监部门职责: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备案,检查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3.使用单位职责: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
7.1.2特种作业人员流程图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节点1:使用单位拟定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工种,并报公司领导进行审批。
节点2:公司领导对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工种进行审批。
节点3:教培部门对审批通过的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工种开展报送、外培和取证工作。
节点4: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并报安监部备案。
节点5:安监部对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备案。
节点6:使用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
节点7:安监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
做好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7
生产部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完成规定时数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并确保参训人员培训成绩合格
不定期
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特种作业安全隐患或问题归纳与整理
10
安全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
能够准确找出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日
--
流程名称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流程编号
主负责部门
安全部
总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生产部
安全部
主管副总
总经理
2.审核
3.审批
否
是
5.是否有资格证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流程说明
流程目的
规范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职责划分
1.总经理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的审批
2.主管副总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的审批
3.安全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等工作
4.生产部等相关部门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管理工作
流程说明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否则不得上岗
2.如有特殊需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时体检,并取得健康证
任务名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节点
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
期限
相关资料
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
4
生产部负责按照特种作业的要求,审核作业人员相关资格证书,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审核项目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及证书的有效期、身体情况、培训经历或工作经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
1范围
为了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引用文件和术语
2.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第13号令。
2.2 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3 特种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人员,称特种作业人员。
3管理职责
3.1生产安全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编制、修订,负责考核发证和监督检查。
建立特种作业合格人员办证档案。
3.2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特殊工种培训计划,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保存相关证件。
3.3 各单位、部门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4管理程序
4.1特种作业种类:
a)电工作业;
b)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c)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d)厂内机动车辆驾驶;
e)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f)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g)危险物品作业;
h)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4.2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2.1年满十八周岁;
4.2.2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2.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和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2.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4.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4.4 每年11月份由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上报次年特殊工种培训需求计划,次年元月人力资源部审批下达培训计划。
4.5 按培训计划,每举办一期培训,人力资源部制定课程安排表,提前15天报上级主管审批,批复后,方可按计划培训。
4.6 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记录和过程管理。
4.7培训教材采用国家统编教材或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教材,培训学时不少于规定要求,即复审培训不少于40学时,新取证培训不少于100学时。
4.8已按国家规定的本工种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