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共37张PPT)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共37张PPT)

2、对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补充)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的,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都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
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实质是精神现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
政治 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
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文化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补充)
经济
反映 反作用
基础 集中表现
文化的转化性 和两重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推动和阻碍作用 (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01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02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03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
经济 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
判断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 小林下基层参加农业生产活动
(经济现象)
(2)小林参加学校运动会、辩论会、读书俱乐部
(3)小林在超市购买水果
(经济现象)
(4)小林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现象)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PPT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PPT
❖整体把握《文化生活模块》的结构
单元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主要内容 讲述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形成对文化 的基本认识
隐性逻辑 是什么
第二单元 分析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揭示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为什么
第三单元
阐释中华文化的成就及中华民族精神的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内涵和时代意义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有特色。
2、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从内容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 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
表现、特点及优秀文化 的作用等选择题、非选
一个内涵:文化
择题都会涉及。
的内涵
2.材料多以近年来有影 两个作用:文化
响的文化产品、中国文 对社会、对人
化走出去的事例、中国 的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两个特点:文化
文化对人 的影响
6.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8 .丰富精神世界, 增 强 精
C、文化塑造人生
D、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
考点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重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区别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决定
经济、政治
文化
反作用
表现: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 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020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32张PPT)

2020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32张PPT)
提醒: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第一,经济现象或活 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 加选举活动等。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
3.多角度把握文化的社会作用 (1)概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
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
》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
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
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
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
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广大农民的
愿望,
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
农村改革, 了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侧重点法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角度 文化的 产生
理解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侧重点 文化是非自然 的
文化与 个人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 获得和享用文化
济政治决定文化,精神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2)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间接性)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 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互 交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 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融 生产力角度:文化生产力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ppt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ppt

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 在新加坡首映后,在全球循环放映,总收入 达3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利润最高 的影片之一。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更高的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 争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 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 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 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计划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 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应该 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可能超过 1亿元。 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古代的皇帝虽 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 女声,为什么?这种时代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 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 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 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的 社会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 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 展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 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 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 才智力支持。

最新文化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文化与社会45张(共45张PPT) (1)

最新文化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文化与社会45张(共45张PPT) (1)



⑩ ,政治是经济的 ⑪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⑫ 经济是 相互 影响 ⑬ ,又 ⑭ 一定的政治、经济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a.在经济发展中, ⑮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 文化与 文化与经济 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 ⑯ ,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互交融 经济政治 化 相互 c. ⑰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交融 与 文化与政治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社 相互交融 ⑱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 会 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⑲ ,越来越成 文化与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 举措: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 ⑳
• 【自主核对】①精神活动 ②产品 ③特有 ④社会生活 ⑤物质活动 ⑥物质载体 ⑦精 神力量 ⑧物质力量 ⑨社会发展 ⑩基础 ⑪集中表现 ⑫反映 ⑬决定 ⑭反作用于 ⑮科学技术 ⑯劳动者素质 ⑰文化生产力 ⑱文化霸权主义 ⑲重要支撑 ⑳文化软实力
核心考点一:全面理解文化
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 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更是一种精神力 本质 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表现在一个国家、民族 内 的历史中和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涵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范围 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 与人 的关 系 文化 与物 质载 体的 关系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把文 化直接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本身 社会作用 并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物 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促 进作用,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共27张PPT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共27张PPT

特别提示:
文化虽然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 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 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 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不能说文化 决定经济、政治,或者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决定。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 ①从科技作用角度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从劳动者角度看: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 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 重要。 ③从文化生产力角度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 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4、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 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材料中“由于加入了文化 元素,该商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说法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说法错误。文 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C中“总能” 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A。
文化产业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素。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23张PPT)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23张PPT)

深化拓展:文化软实力
(1)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表面上文化确乎很 “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 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 殊和重要的。 (2)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 影响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 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 “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劳动者角度: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生产力度: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 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也不同。(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大家来找茬:
(1)文化无时不在,文化与天同老、与地同龄。 (2)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3)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4)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5)文化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6)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
用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6
7
知识明辨
1.文化不同于文明、文艺 (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化特指精神方面,文明可以是社会生活各方面 ➢文化性质有两重性,文明应指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艺是指文学艺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形式与文化性质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生
形式:静态形式与动态形式
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 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 文化的力量不仅表现在 个人 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表现在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

文 化 与 社 会
化 与 经 济 、 政

经济、政治 决定 文化,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反映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影响
18
19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总览知识体系文化对人影 来自于特定的 文化环境 响的来源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感受文 化影响
文化对人影 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
文化影响人们的 实践活动 、 和 思维方式
交往方式 认识活动
文化对人 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 潜移默化→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响的特点 深远持久→树立正确的“三观”
• (2)必要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 (3)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济 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 支持。
16
(4)“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要性: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 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 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 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紧迫性: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 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 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②冷战结 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做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 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 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件

与个人 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 特点 的关系 逐步培养出来的。
与物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的关系 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随堂练习 P 133
10、(2016·江苏单科,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 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 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 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 这段话表明( )
最新考纲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范围 内涵
本质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 活动及其产品。
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通过 社会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与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专题一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真题引路
考点
考例
2017课标Ⅰ,19
2017课标Ⅰ,40(2)
2018课标Ⅲ,20
文化 与社 会
2017课标Ⅰ,19 2017课标Ⅱ,19 2017课标Ⅱ,40(2)
命题分析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 形式考查文化的内涵与 特点、文化与经济、政 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或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 考查文化的作用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随堂练习 P 133
12、(2015·四川文综,12)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 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 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 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 精神。这说明( )。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塑造人生
D、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
对点练习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 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 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的多 样性。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 说明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故③符合题意。雷锋精神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 神财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符合题 意。材料没有体现②④,故排除②④。
形式(略)
文化 作用 或影响
总的说 对社会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与经济政治 决定,反作用,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p10, p11
文化
p1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从内容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 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区别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复习课件 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复习课件 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是什么?
为什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怎么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 怎么看?第四单元
隐性逻辑 主要内容 是整本教材的绪论和总论。分别从文化 与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两个角度阐 是什么 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从而形成 对文化的基本性认识。 深入文化现象的内部,分析文化本体的 为什么 运作机制,揭示文化的横向传播、纵向 继承和创新发展三者的关系。 是一、二单元的逻辑延伸。民族文化是民 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本单元重 点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 怎么看 的成就和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和时代意义。 集中讲述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整本 教材的逻辑归宿和落脚点。重点分析如 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 怎么办 明建设,使当代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1)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 践的产物。人创造和发展文化。 (2)文化对人们个体的关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是逐步培养出来 的。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 质载体。
(2)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类 文化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 然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等等,这种文化一般没有 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3)文化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层意义:
①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 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 ②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③《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 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 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 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 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从内容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 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区别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 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 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对点练习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在神 舟飞船上进行的太空授课极大地激发了 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这 表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对点练习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 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 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 基地。上述材料从“文化的特点”的角度,体 现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 文化的特点:
(1)从本质看:
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并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但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培养 出来的。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形式(略)
文化 作用 或影响
总的说 对社会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与经济政治 决定,反作用,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p10, p11
文化
p1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文 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文化生产力
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是社 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 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塑造人生
D、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
对点练习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 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答案】 A
考点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区别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决定
经济、政治
文化
反作
表现:① 经济是基础,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 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表现: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文 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文化生产力
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是社 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 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非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 求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如 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 态也是社会观念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闾左,黔首,布衣,氓隶,奴隶,佃户
全面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
通常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 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全书逻辑结构
第一单元
文化概念的界定
是什么 文化作用:对社会、对人




第二单元
为什么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传承:传播、继承与发展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怎么看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
怎么办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文化生活
对点练习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在神 舟飞船上进行的太空授课极大地激发了 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这 表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对点练习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 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 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 基地。上述材料从“文化的特点”的角度,体 现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课件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8)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 、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 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 生活第 一课文 化与社 会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感悟文化的力量
春 节 传 统 文 化 的 力 量
春节包含了诸多涵义,如团圆、欢庆、祥和、平安等 ,而回家团圆则是这个节日的精神核心。
“给乞丐打伞”的动人与温暖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台湾学者·龙应台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2高02考1年 政高 治考 一政 轮治 复一 习轮 课复 件习 :课 文件 化: 生文 活化 第 生 一活 课第 文 一 化课 与文 社 化 会与 优社 秀p会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别关注〗
• (1)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 文化。文化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社会)之 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2)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 文化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等,这类文化都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 技术和语言、文字等等,这种文化一般没 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 D.文化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D 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学、文学、艺术 D.商品交换
• 3、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丰富人民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 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和国家
• A.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类所特有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但精 神产品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考点2】文化的形式
• 〖考点综述〗文化形式:
• (1)式,如思想、
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
• 〖特别关注〗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 作用。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 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文 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 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 社会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因此 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文化都对社会的 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不定项选〗
•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 中
• C.文化是指各种精神产品的总称
• D.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 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意识形态部分
• 〖不定项选〗
•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1、文化的内涵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 (1)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A.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类所特有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但精 神产品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 2、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原始部落的 “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 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关于“文 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D 列道理( )
• A.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 B.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
• 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具 有重大影响
• 5、2006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 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 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 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这说
D 明( )
• A.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 B.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 C.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 D.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高考考点】
•①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②文化的形式; •③文化的社会作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⑤文化与综合国力。
C 之所以如此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 )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 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直 接的物质力量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 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强调,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 题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十一五” 时期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这一要求符合下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授课人:湛蓊才
• 【课前练习】单选题:
•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此,下列理解
B 正确的是 ( )
• A.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 社会才有文化。
• C.文化是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的现 象
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②人们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
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 (2)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考点综述〗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 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 个民族,物质和精神上都不能贫穷,只有这 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
•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 们从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可以认识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
提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 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 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如交换、分配); 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
•(3)人类的文化活动并不是一 种纯粹精神性的活动,而是一 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所以 说“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 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载体。”(如坐公交车、欣赏艺术品等)
• A.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 中
• C.文化是指各种精神产品的总称
• D.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 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意识形态部分
• 2、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原始部落的 “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 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关于“文 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