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两种电荷》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两种电荷》课件(共23张PPT)

8、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 判断,该物体是 (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6、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
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
体的是( C )
A. ①பைடு நூலகம்⑥ C. ①④⑥ B. ③④⑥ D. ②③⑤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7、用丝线吊起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 D ) A.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 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 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 纸屑带上了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 纸屑带上了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负电荷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量 电荷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符号:C 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排斥
(二)原子及原子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 2、元电荷 e =1.6×10-19C 。 3、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的转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奇幻的电现象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电与生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PPT课件(人教版)

1两种电荷PPT课件(人教版)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思维激发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 相互作用。
2.认识原子的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实 质。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1.电荷
摩擦过的棒吸引纸屑
用毛皮摩擦过的 棒吸引轻小物体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
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使用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铜线
自由电子与钨原子相撞
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 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 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巩固所学内容:
1、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 体带了 电 ;或者说带了 电荷 。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所带电荷叫 正 电荷;经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 带电荷叫 负 电荷。
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正电荷 +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负电荷 -
不要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靠近我
++
同种电荷
+ჷ

- -
异种电荷 互相吸引
+ 不带电
2.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掀
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课件(共49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4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4日星期六2021/9/42021/9/42021/9/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42021/9/4September 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42021/9/42021/9/42021/9/4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发生了转移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则丝绸 带负 电,且 丝绸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一些。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 的现象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 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导 体
绝缘体
导 体
绝缘体
试一试:连线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油 人体 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导体 绝缘体
思考: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 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 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擦会 使油和油罐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 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 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 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共23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共23张PPT)

锈钢条,这样做的不原锈因钢是条将摩擦带的电荷导走

在加油站,我们看到一些“禁止用塑料桶装运油”等类似的
警示牌,这样做的原因是
防止油和塑料桶摩擦产生的电荷,由于不能导走而发生放电
现象,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20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9.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 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 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 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 、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23
13
11.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 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D 电引起的是( ) A.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14
12.(2016·广州)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箔气球两次 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A触,气球(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15
13.(2016·重庆)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D在这个 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6
14.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 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C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两种电荷ppt课件

两种电荷ppt课件
正电,丝绸带负 电;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负电,毛皮带正 电。 2. 下列物体一定带负电的是(AC ) A.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B.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 C.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轻小物体
8.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 盐属的水、溶石墨液、人体、大地、酸碱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
8.导体和绝缘体
(3)金属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 荷。
下列几组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C )
A.铅笔芯、人体、纯水 B.金属、橡胶、汽油
C.盐水、银、碳棒
D.陶瓷、盐、大地
思考: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 轻小物体带异种电荷?带异种电或不带电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 轻小物体带同种电荷? 带同种电
反馈练习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
过来,则a(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6.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 成(电子带负电)
7.原子及其结构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对外显 正电
§15.1 两种电荷
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 该物体带了电或者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两种电荷ppt课件

两种电荷ppt课件

电场与电势的关系
总结词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详细描述
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 势逐渐降低,且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 电场强度的方向。在非匀强电场中, 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固定的关系。
04
电流与电动势
电流的概念
总结词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荷定向移动的结果。
详细描述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荷定向移动的结果。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它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移动的方
03
电场与电势
电场的概念
总结词
描述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详细描述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被称为电场力。电场是 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也不依赖于其他物质。
电势的概念
总结词
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能量性质
详细描述
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能量性质的物理量。在电场中某 一点,电势能与电荷的比值被称为该点的电势。电势具有相 对性,通常选择无穷远处或大地作为参考点。
公式表示
F = k * (q1 * q2) / r^2,其中F 是相互作用力,k是库仑常数, q1和q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THANKS。
02
静电现象
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 导体时,导体因感应而带电的现
象。
静电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自由电 子会重新分布,靠近带电体的一 侧会聚集负电荷,远离带电体的
一侧会聚集正电荷。
静电感应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 ,即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从
而引起电荷的移动和分布。
静电平衡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两种电荷的发现•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与利用目录01两种电荷的发现人们对静电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雷电、静电放电等。

摩擦起电现象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异性的电荷。

静电感应静电的早期研究两种电荷的命名人们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以描述电荷的性质和符号。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电荷的基本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的区分电荷的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的量子化在微观尺度上,电荷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值。

电荷的性质0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其中F为相互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库仑定律的内容库仑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电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需要考虑洛伦兹力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对于非点电荷和介质中的电荷,需要考虑形状、大小、电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带电金属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03电荷守恒定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系统中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目相等。

系统中的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1 2 3利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推导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的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电荷守恒定律,例如通过测量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迁移速度和电流强度等物理量,得出电荷守恒的实验结果。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知识点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也简称电荷。电 荷量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 带电荷量是1.6 × 10−19 C。基本电荷——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带电量 也是1.6 × 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或者等于e。 (5)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只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带何种电 荷。
知识点
(6)验电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一金属板 (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 穿过橡皮塞,其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 璃瓶内。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 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 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 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
课堂练习
知识点:两种电荷定义及摩擦起电的理解
例题1:自然界存在 正、负 两种电荷。用 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所带 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 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叫作负电荷。
【解析】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 电荷。
【解析】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子所 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在实验室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是正电荷,即说明玻璃棒夺电子的能力弱,即失去了一部 分电子而显正电性;而丝绸的夺电子能力强,会由于有多余 的电子而显负电性。
实战演练
例2: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两种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 1、原子
电子 2、元电荷:e=1.6×10-19c
三、电流的形成:
1、电流的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 成电流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小明穿了一条新裤子,不到一天就粘了 不少灰尘,回家后,妈妈批评他不注意清 洁。他很不服气地说,是灰尘往我裤子上 跑,躲都没法躲。妈妈听了很生气,认为 他在说慌。你能帮助他解释一下吗?
答: 新裤子表面光滑,人走路时发生摩擦起 电现象,对轻小的灰尘有吸附作用。灰 尘因是得到静电的吸引不易被清除。故 王辉没有说清楚。
想一想:
到现在为止:有 几种方法可以判断 物体带电?
两种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 a被吸引过来,则a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 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
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 棒吸引而飞开
想一想:被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与被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带的电一样吗?
情景二: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悬
挂起来,分别用经过毛皮 摩擦的另一个橡胶棒和经 过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 悬挂的橡胶棒,你看到什 么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2、电荷的种类
结 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两种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练习: 1、甲、乙、丙三个带电物体。甲物体排斥 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
带正电。则甲物体带_ 负__电。
2、如图,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 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若小球被吸引, 那么小球带 正电或 不;带若电小球被排斥,那么 小球带 电。负
例1: 在干燥的秋冬
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
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
“啪啪”的响声,这是由
于脱毛衣时因
起电,
发生
的缘故。
例2: 电视机的荧
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
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
屏幕有
,而具
有了
的性质。
例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 电现象的是___C_____。
A、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 纸屑,纸屑被吸引; B、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 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C、擦黑板时灰尘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D、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 微的劈啪声。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
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 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想一想:这个氧
原子带电吗?
8
想一想:这个氧
离子带电吗?
为什么摩擦后 物体会带电呢?
电荷发生了移动。
五.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有些物体善于导电: 导体 。 例如: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 2、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绝缘体。 例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 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移动。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结构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 人们把最小电荷(也就是电 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
荷都是e的整数倍。
1)原子核与原子相比,原子核体积更小。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原子核所 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 个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的电荷量最小,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问题探究:
1、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_____C______。 A、塑料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 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 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 人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情景一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
发会随着梳子飘起,圆珠 笔在头皮上摩擦,可以让 笔吸引纸屑等。于是我们 说:梳子、圆珠笔杆都带
了 “电”—。—电荷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 小 ( )物 带体电的的现物象体叫也做叫做摩擦“带起电电体。”
你在生活中见 过类似的摩擦 起电现象吗?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还有其它 办法检验物体 带电吗?
二、验电器
1、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 电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2、原理:
结构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 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学到了什么?
一、摩擦起电。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中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是利 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符号是C。
二、电荷从哪里来?
电荷。其电荷量为:e =1.6×10-19 C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8 2
6
氧原子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造 成的。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电子束缚 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 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 物体带负电。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电量)的多少ຫໍສະໝຸດ 三.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符号是Q。
单位:库(仑),符号是C
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 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有几十库仑。
四.元电荷: e=1.6×10-19C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