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资料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合集下载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第12章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学习目标:从基础理论角度掌握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机理及政策。

●学习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了解社会总供求实现均衡的条件,掌握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手段,利用网络教程所提供的图片资料、背景资料、概念库和动画等资料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认真回答思考及测试题。

●学习时限:6课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影响因素、总量失衡的原因、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第1节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供给一、社会总产出1、社会总产出的涵义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是社会总产出。

社会总产出的衡量指标体系(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一般来说就是社会总产出的价值,由三大要素C、V和M 构成。

其中C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劳动手段的折旧价值,用C1表示;二是劳动对象的耗费价值,用C2表示。

借用马克思有关方法,可以把社会总产值用公式表示为:C1+C2+V+M。

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社会总产值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和服务部门的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净值的总和。

其公式为: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NI)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劳力、土地和资本所有者,从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的总和。

市场经济第五讲:社会总供给.32页PPT

市场经济第五讲:社会总供给.32页PPT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横轴的交点表示自然失业 率。
• 由于存在的滞胀,必须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给 予修正。因此,必须研究凯恩斯经济学所不予 考虑的社会总供给。
• 如下图:当供给是完全弹性时,需求决定 产出。
• 而当供给并不是完全弹性时,需求的上升 尽管使产出增加,但却伴随着‘—定程度的 物价上涨。
(要素的总量可以称为“生产力”,使用效果为
“生产关系”或“制度”,现代经济学将两者 统称
为生产要素。)
(1)劳动。劳动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马克 思因为其重要性而将劳动量作为产品价值度量
的根据,现在看来.用任何一种要素来度量产
品价值在操作上看都是可行的,因此某些经济 学派,抛弃了价值论。认为商品有价格就足够 了,不需要价值去说明了。)一个国家可以提供 的劳动量用劳动时间表示,等于劳动者的人数 与个人劳动时间的乘积。
• 用菲利普斯曲线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进行 描绘。
•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的主要组成部 分,从而也是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 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关系延伸为失业率 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越高,通货 膨胀率就越低;反之办然。当然,通货膨胀率 与货币工资上涨率间有—个差额为劳动生产率 的增长率。
• 由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应用,西方国家在战后经 济没有出现象30年代的危机。总体而言,宏观 经济以低通货膨胀,高增长运行,并且经济周 期中的萧条是以增长率降低,而不是负增长表 现的。
• 政府因为有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对宏观 经济采取了有效的“相机”调节的策略。
• 具体来说,经济在失业率上升时,政府 采取扩大需求的策略,刺激经济;而在 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则缩小社会需求, 使过热经济降温,降低通货膨胀。
•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 供了可操作的理论。它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 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 业: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 较高的失业

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

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
第三十页,共55页
(2)这种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 衡是社会供求结构平衡的前提条件,因为社会供求总量不平衡, 社会供求结构肯定也不平衡;社会供求总量平衡,社会供求结 构才可能平衡,但也不是必然平衡,只有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 实现供求结构的大体平衡。
(3)这种平衡应该是动态平衡而不只是静态平衡。因为社会总 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两者处于均衡状态是暂时的,经常处于不均衡才是常态。宏观 经济调控的任务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和其他各种政策手段调控非 均衡状态,使非均衡状态得以扭转不致恶化。
第八页,共55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企业和政府代表不同层次的需求主 体。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经过交换,分配环节后形成政府财 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留利三部分。政府财政收入除 转移支付形成居民收入外,其他则形成政府的消费需求和投资 需求。企业留利中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以各种形式转为消费基 金,形成消费需求;发展基金则形成企业的内部积累。居民收 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作为储蓄形成社会积累。企业的 内部积累与个人储蓄转化为对投资品的需求而形成投资需求, 这部分投资加上政府投资形成全社会的投资需求;政府的消费 需求与企业和居民的消费需求之和构成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因 此有:
5、对外经济联系的程度
进口多→投资品、消费品增多→增加供给量,改 善供给结构
出口多→减少国内供给→为生产提供动力,增加生 产 6、价格的变动:价格与总供给的相关。
第二十六页,共55页
第四节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一,社会总供求状态决定因素的一般理论
第二十七页,共55页
资本存量 总供给函

工艺技术
自然资源
或 S+T+M = I+G+X

政经总结ppt

政经总结ppt

目的:将预付资本作为自 追求价值增殖 行增殖的价值进行再生产 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 需要 m,v和全部资本价值都是 工人劳动创造的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 的价值通过按劳分配形成 个人收入;在剩余劳动时 间创造的m上缴国家,形 成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由 所有劳动者共同使用
生产关系再生产
19
一般规律
源 泉 源 泉
简单再生产
物质资料 资本价值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必 然 结 果
扩大再生产
生产关系
资本扩大 资本积聚 资本
资本
生产

资本
规律
资本
规律
资本构成 物质形态 价值形态
基础决定 技术构成 反映 价值构成
密切联系 决定 反映 有机结合 表现
资本有机构成
第五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本的流通时间(广义) 资本的流通时间(广义)
划分标准: 价值增殖中的 作用 划分意义: 揭露剩余价值 的真正源泉
可变资本V: 购买劳动力 的那部分资 本。在生产 过程中通过 对劳动力的 使用能够创 造出比劳动 力自身价值 更大的价值, 发生了价值 量的增殖。
13
单业主制、 单业主制、合伙制与股份制
资本来源 风险承担 企业续存 管理能力 时间短 短 受业主能力 所限 较业主制高, 但存在协调 问题 管理职能专 业化,但存 在经理人道 德风险问题
工资的表 现与本质
前提:劳动 力成为商品 数量界限
目的: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 为资本 分类: 性质 资本 资本
劳动
价值
剩 余
剩余劳动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剩余价值
劳动
价 值 规 律

《经济学原理理解:供求关系的作用与调节》

《经济学原理理解:供求关系的作用与调节》

Introduction: 引言经济学原理是了解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核心知识。

而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供求关系的作用与调节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各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求关系的定义、作用、调节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供求曲线变化,并阐述供求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Body: 主体1. 什么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单来说,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增加时,其价格往往会上涨,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减少时,其价格往往会下降,供给量也会随之减少。

2. 供求关系的作用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价格的形成与调节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供给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价格往往上涨;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供给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价格往往下降。

供求关系通过不断调节价格水平,使市场达到供给等于需求的均衡状态。

2.2 资源配置的优化供求关系能够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过剩时,价格下跌,刺激消费者提高需求,从而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反之,当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不足时,价格上涨,迫使供给方增产,实现资源的再分配。

2.3 信息传递与决策参考供求关系能够通过价格变动向市场参与者传递信息,从而影响其决策。

当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增加时,其价格上涨,使供给方获得信号,从而调整其生产计划;反之,当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减少时,其价格下降,使供给方得知市场需求状况不佳,从而调整其销售策略。

3. 供求关系的调节机制供求关系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上涨,供给量相应增加,直到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供给量相应减少,直到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

3.1 价格上涨的调节机制当市场中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从而引起供给方增加供给量。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
W P 1
Ns
W P 0
0
N0
N1
N
劳动市场的均衡
1.
2.
在有伸缩性的工 资和价格下,实 际工资立即调整 到劳动供求相等 的水平。 此时,产量始终 等于潜在产量。
W W Nd ( ) Ns ( ) P P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 由于涉及不变生产要素、人口、技术水平变化等因素,宏观 经济学的长期所意味着的时间要长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有 的西方学者称之为超长期。 •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主要涉及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 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中期”或” 中间时期”。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 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长期总供给曲线
P 从长期看,价格和工资 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 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或者说,在长期,资源 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 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 不会增加。
LAS
0
yf
r LM(P0 ) r1 r0 E1 E0

IS1 IS0
0
y0
y1
y
P
P0
E0

E1

AD0 0 y0 y1
AD1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 的价值的总和。 •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Nu
Nf
N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 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 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 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 概论》图2-13。

《供求分析概述》PPT课件

《供求分析概述》PPT课件
对比需求和需要。 需要是无限的。 需求是有限的。 例:不同条件的人对汽车是否形成需求。
精选PPT
8
二、相关的几个要素 (1)需求表
• 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对某种商
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所列成表。
• 即,仅考虑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需求表。 • 这个需求数量既可以是个别需求量,也可以是市
相反,价格下降的时候需求也下降的商品称为吉芬商 品。通常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上升,但如果价格的下降导 致收入上升效果更大的话,就会降低对该商品的需求,收 入中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整体支出比例较大的时候出现 这种情况。
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或低收入者模仿 高收入者的消费行为现象被经济学家杜森伯里称为示范效 应。购买某种商品后,消费需求会向和该商品有关联的其 他商品延伸,这种延伸效应就是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组织百科全书的哲学家。
精选PPT
30
• 相关案例阅读材料
★20年后的启示录之一★-----1988 物价闯关与抢购风
精选PPT
31
影响需求曲线 的因素
1、平均收入
2、人口
以汽车为例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增加汽车购买 量。
人口的增加增加了汽车购买量。
3、相关物品的价格 汽油价格的下降提高了汽车需求。
4、偏好 5、特殊因素
拥有一辆新汽车成为社会地位的象 征。
摘(韩)金敏周 101个经济发展
精选PPT
13
(4)、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 用函数关系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
系。
• Qd = f (T、Y、Px、Py ……)
• 简化为
Qd = f(P)

总供给与总需求最新课件

总供给与总需求最新课件

总供给与总需求最新课件
4
▪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一、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
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 (实际)生产总值的需求。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 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 P 表总需求,总需求由以下四个
求当的前货商币政品策的,总被需称作求扩;张预性期货币通政货策膨。胀反过下来降,则凡相是
能反够。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被称作紧
缩性货币政策。
总供给与总需求最新课件
AD2 AD0 AD1 Y
图7.2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0
▪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 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因此,总供 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和 总需求曲线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里首先要区分长 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先考察长期总供 给曲线。
总供给与总需求最新课件
7
▪ 2.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 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这一点在
第八章中要进一步论述。不过,现在可以直观地体 会到这一点。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 币数量(实际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 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 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 平必然上升。这样,价格水平上升必然带来利率水 平的提高。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 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 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利率提 高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会导致投资需求下降。 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对商品的需求总量 减少;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对商品的总需求 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利率效应。利率效应也会导 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六章节总需求与总供给-资料.ppt

六章节总需求与总供给-资料.ppt

3、潜在(充分)就业量
潜在(充y*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 机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 达到的就业量。见上图N*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是现有资 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 能生产的产量。见上图y*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都 会使AD曲线右移。
增加政府支出后,IS曲线右移。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形成新的均衡,
利率升高,收入增加。 相同的价格下,收入增加后的AD曲线右
移。
r
r2
E2
r1
E1
IS1 IS2
y1
y2
y
P
P0 E2
E1
y1
y2
y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对 AD 的 影 响
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 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 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 会变动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 现象。(英国经济学家 庇古 庇古效应)
6. 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1)IS
rae1by dd
2)LM
r ky m hh
以前假定物价水平P=1,即M=m;若P≠1,则M=Pm,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二、总供给 三、总供给的变动
一、总需求
1、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2、总需求的定义 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4、总需求曲线图示 5、价格的效应 6、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7、AD曲线的经济含义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9、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10、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增长

因素
与经
济周

2、总需求的定义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因为社会总产品再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售出,即实现价值补偿,使全部预付资 本价值和剩余价值都能得到实现,换回相应的货币,才能重新购 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开始新一轮再生产过程; 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包括需要追加的)全部生产资 料和工人资本家需要补偿的全部生活资料,必须能从社会总产品 的购买中,得到物质补偿,新的生产才能开始。 上述两种形式的补偿,是交错进行、互相制约的过程。 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要求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双重构成上保持一定比例。



由上式基本条件,可以派生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c)+Ⅱ(c+△c) (派生条件1) 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 资本之和。即: Ⅰ (4000c+400△c)+ Ⅱ (1500c+100△c)=6000
Ⅱ(c+v+m)= Ⅰ(v+mx+ △v) +Ⅱ(v+mx+ △v) (派生条件2) 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 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1000v+100△v+500mx)+(750v+50 △v)+600mx=3000 小结:两大部类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 生产资料,规定着第二部类的扩大和积累率。同样,第二部类为第一 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制约着第一部类的积累规模。

《总供给与总需求》PPT课件

《总供给与总需求》PPT课件

一、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2.物价水平对投资的影响:利率效应
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通过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进而影响利率和投资的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 供给/物价水平)增加——人们手中持有的货 币超过了需求——购买债券等有息资产,减少 货币持有量——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地支出 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劳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下降——名义货币值不变时,实际货 币值变大——消费者感到更富裕——更大的消 费需求——更多的消费支出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鼓励他们 更多地支出于物品和劳务的消费
物价下降,消费需求增加,负相关
Figure 3 The Aggregate-Demand Curve...
Price Level
不过,多数使用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来研 究短期经济波动
这一模型和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长期的古 典经济理论不同。
(一)长期与短期
古典经济学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 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而 不是短期的世界。
在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中,长期和短期是以要 素投入是否可以调整来区分的
Equilibrium price level
0
Equilibrium output
Aggregate demand
Quantity of Output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
第二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Y = C + I + G + NX
一、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假定政府购买支出G既定,其它三个支出分别受到 物价水平的影响

06第六章总供给、总需求和价格调节.pptx

06第六章总供给、总需求和价格调节.pptx

R
LM1
P
AD1 AD2
1. R2 R1
P1 IS2
2.
IS1
Y1 Y2
Y
3.
2.
Y1 Y2
Y
6.1 AD函数:
IS-LM曲线和长短期下的AD曲线
IS-LM:
Y C (Y T ) I (r) G M / P L(Y , r)
短期(Keynesian):在P = P1水平下解出r和 Y。
Yt=Y(Pt,AD)价格水平 和总需求确定产出
Pt+1=P(Yt)
Yt+1=Y(Pt+1,AD)
Pt+2=P(Yt+1)
Yt+2=Y(Pt+1,AD)
6.5 价格调整的过程
❖ 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每一时间周
期内都要对自己的产品定价,假定这就是 价格Pt。由于市场具有竞争性,厂商在定 价时一定会参照市场上流行的价格水平。 由于Pt必须在实践t到来之前确定,因而市 场流行价格只能是一种预测价格,我们把 预测价格记为P~t ,若厂商完全相信这个市 场流行的预测价,他就会把自己产品的价
6.2 AS函数
影响AS的函数
❖ 生产函数 ❖ 劳动需求和供给函数 ❖ 货币工资函数
6.2 AS函数
❖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W
Ls1
W
P
P
Ls2
N
N
0
替代效应 W
P
0
收入效应
Ls
N
0
劳动力供应曲线
6.2 AS函数
古典的或长期的AS曲线
❖ 形状: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下的垂直线。 ❖ 前提:
❖ 既定价格水平下的IS-LM

课件资料-第六章 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课件资料-第六章  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第一节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一,通货膨胀(一)概念: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二)成因1,需求拉上2,成本推动3,结构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减少,则会因总投资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利润会增加,又会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较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性投资下降。

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成本,诱发过度投资需求,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

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迫使政府采用全面的价格管制措施,降低竞争性和经济活力。

3、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正负效应会相互抵消。

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种曲线。

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1、固定收入者损失,浮动收入者得到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损失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总需求。

收入指数化政策控制收入再分配作用。

对恶性通货膨胀要采取各种收入、价格管制措施,引入物品数量配给制,甚至包括货币改革措施。

(五)我国的通货膨胀分析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初对通货膨胀的治理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资料-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作者: ————————————————————————————————日期: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第一节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一,通货膨胀(一)概念: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二)成因1,需求拉上2,成本推动3,结构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减少,则会因总投资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利润会增加,又会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较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性投资下降。

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成本,诱发过度投资需求,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

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迫使政府采用全面的价格管制措施,降低竞争性和经济活力。

3、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正负效应会相互抵消。

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种曲线。

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ﻫ1、固定收入者损失,浮动收入者得到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损失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总需求。

收入指数化政策控制收入再分配作用。

对恶性通货膨胀要采取各种收入、价格管制措施,引入物品数量配给制,甚至包括货币改革措施。

(五)我国的通货膨胀分析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初对通货膨胀的治理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避免大起大落。

3,在保持投资适当强度的同时,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

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投资重点放在农业建设、重点建设和现有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4,抑制过高的物价指数,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5,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改革。

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相应地,尽快转换政府职能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原因一: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升的主要原因,能源、钢材、有色金属及化工产品价格上涨是PPI上升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

原因三: 投资扩张前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企业扩张投资冲动强烈。

原因四:货币供应量增多从2002开始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快速增长。

原因五:劳动力工资上涨原因六:外汇储备增加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和汇率管制,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

这轮通货膨胀,有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是典型的混合型通胀。

二,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概念与判定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下跌。

两个标准:1,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负2,物价下跌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按原因分类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可以由多个原因所引起,如消费抑制、投资抑制、出口下降等。

⏹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

消费抑制,是指由于即期收入的减少或预期末来支出增多,以及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而采取的减少即期消费的一种预防性行为。

⏹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

⏹国外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

2,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在这里是指由于技术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绝对数量的过剩。

(二)通货紧缩的效应⏹经济衰退1.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使得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从而使其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也将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使全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2.物价持续与普遍下跌将使实际利率升高,使得投资减少,进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得经济进一步萎缩。

3.物价下跌使生产者的减少生产或停产,这将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

居民收入水平的降低意味着消费需求减少,加重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状况,使得经济萎缩;非自愿失业增多,标志着社会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财富影响1.企业产品价格的下跌使企业收入减少。

2.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下岗失业者较多,工资将会降低。

由于下岗失业者的收入绝对减少,居民整体的收入难以达到正常的增长。

3,居民的已有资产将缩水,居民所拥有的资产,大多为消费用的资产,如彩电、冰箱、汽车等。

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消费用资产的价格也是大幅降低的,自然也就意味着居民财富的缩水。

分配效应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持续下跌,而名义利率的下跌一般赶不上物价下跌的速度,实际利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使社会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再分配过程,即导致社会财富从债务人手中向债权人手中转移。

(三)我国的通货紧缩分析我国在1996年10月,生产资料批发价格首先出现负增长,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零售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也相继变成负增长。

我国零售物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次持续下降,因而被认为发生了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全球背景世界经济在1997年进入了一个全球紧缩时期。

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

原材料价格指数、产品价格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均下降。

2,通货紧缩的国内原因长期以来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低水平上大量过剩。

投资预期收益降低,投资疲软。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人数增加。

收入增长幅度下降,收入差距扩大。

出口增长困难。

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三,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价格总水平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1.社会总供求关系(总量和结构)是影响价格总水平运行的重要经济基础1996年以前,我国基本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下,社会总产品供不应求,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社会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构成1978-1996年价格总水平几次较大幅度波动发生的重要经济基础。

1997年以后,整个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形成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部分行业特别是消费品生产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这是1997-2002年价格总水平低迷的重要根源。

2.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是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尤其是投资的较快增长带动了生产资料需求快速增加并推动其价格上涨,而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将传导到下游产品和最终产品价格上,从而对价格总水平上升具有拉动作用。

3.居民消费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最直接因素,而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进而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4.改革开放和政策性因素(1)价格改革(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二节总供求平衡调节中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手段1,财政收入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对经济单位或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取得财富的一种手段。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有公共支出和政府投资两大部分组成。

增税的影响直接影响: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短期内减少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

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取决于财政支出的规模。

间接影响:减少企业的盈利率,从而生产规模减小,长期内影响社会的总供给。

减税的影响直接影响:提高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需求。

在政府支出规模不变时,社会总需求增加。

间接影响:增加企业的盈利机会,刺激企业的投资,增加长远的供给。

财政支出的影响增加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政府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

扩张总需求。

减少支出:压缩支付投资、政府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

收缩总需求。

3,国债政府债券是由政府以及政府所属机构发行的债券。

政府债券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是调节投资与消费、调节收入以及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的政策工具。

二,财政手段的作用与局限性作用直接调节社会总供求满足公共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正调整产业结构局限性财政支出具有强烈的不可逆性,增支易,减支难税收也具有刚性,减税易,增税难时滞较长存在挤出效应三,近期我国的财政政策分析1998-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内容:增发长期国债,用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

1998年-200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

收入政策:四次提高公务员工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税收政策: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提高出口退税率;1999年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半征收,2000年暂停征收;1999年对涉及房地产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与一定的减免。

支出调整: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进行转移支付补助。

增加科教投入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效地扩大了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增加了就业。

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来自财政政策效力的制约来自扩张能力的制约2005年:稳健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如何转向稳健1、稳健财政政策要配合宏观调控,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影响。

2、稳健财政政策要突出其结构调整功能。

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实现。

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