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资料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资料-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作者: ————————————————————————————————日期:

第六章社会总供求矛盾及其调节

第一节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一,通货膨胀

(一)概念: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二)成因

1,需求拉上

2,成本推动

3,结构型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减少,则会因总投资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利润会增加,又会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较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性投资下降。

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成本,诱发过度投资需求,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

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迫使政府采用全面的价格管制措施,降低竞争性和经济活力。

3、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正负效应会相互抵消。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种曲线。

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ﻫ1、固定收入者损失,浮动收入者得到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损失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总需求。

收入指数化政策控制收入再分配作用。

对恶性通货膨胀要采取各种收入、价格管制措施,引入物品数量配给制,甚至包括货币改革措施。

(五)我国的通货膨胀分析

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初对通货膨胀的治理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避免大起大落。

3,在保持投资适当强度的同时,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投资重点放在农业建设、重点建设和现有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4,抑制过高的物价指数,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5,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改革。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相应地,尽快转换政府职能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原因一: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升的主要原因,能源、钢材、有色金属及化工产品价格上涨是PPI上升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

原因三: 投资扩张前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企业扩张投资冲动强烈。

原因四:货币供应量增多从2002开始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快速增长。

原因五:劳动力工资上涨

原因六:外汇储备增加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和汇率管制,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

这轮通货膨胀,有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是典型的混合型通胀。

二,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与判定

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下跌。

两个标准:

1,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负

2,物价下跌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按原因分类

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

需求不足可以由多个原因所引起,如消费抑制、投资抑制、出口下降等。

⏹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消费抑制,是指由于即期收入的减少或预期末来支出增多,以及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而采取的减少即期消费的一种预防性行为。

⏹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

⏹国外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

2,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供给过剩,在这里是指由于技术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绝对数量的过剩。

(二)通货紧缩的效应

⏹经济衰退

1.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使得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从而使其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也将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使全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2.物价持续与普遍下跌将使实际利率升高,使得投资减少,进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得经济进一步萎缩。

3.物价下跌使生产者的减少生产或停产,这将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降低意味着消费需求减少,加重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状况,使得经济萎缩;非自愿失业增多,标志着社会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财富影响

1.企业产品价格的下跌使企业收入减少。

2.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下岗失业者较多,工资将会降低。由于下岗失业者的收入绝对减少,居民整体的收入难以达到正常的增长。

3,居民的已有资产将缩水,居民所拥有的资产,大多为消费用的资产,如彩电、冰箱、汽车等。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消费用资产的价格也是大幅降低的,自然也就意味着居民财富的缩水。

分配效应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持续下跌,而名义利率的下跌一般赶不上物价下跌的速度,实际利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使社会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再分配过程,即导致社会财富从债务人手中向债权人手中转移。

(三)我国的通货紧缩分析

我国在1996年10月,生产资料批发价格首先出现负增长,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零售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也相继变成负增长。我国零售物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次持续下降,因而被认为发生了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全球背景

世界经济在1997年进入了一个全球紧缩时期。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原材料价格指数、产品价格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均下降。

2,通货紧缩的国内原因

长期以来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低水平上大量过剩。

投资预期收益降低,投资疲软。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人数增加。

收入增长幅度下降,收入差距扩大。

出口增长困难。

政策调整相对滞后

三,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价格总水平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1.社会总供求关系(总量和结构)是影响价格总水平运行的重要经济基础

1996年以前,我国基本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下,社会总产品供不应求,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社会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构成1978-1996年价格总水平几次较大幅度波动发生的重要经济基础。1997年以后,整个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形成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部分行业特别是消费品生产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这是1997-2002年价格总水平低迷的重要根源。

2.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是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尤其是投资的较快增长带动了生产资料需求快速增加并推动其价格上涨,而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将传导到下游产品和最终产品价格上,从而对价格总水平上升具有拉动作用。

3.居民消费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最直接因素,而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进而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

4.改革开放和政策性因素

(1)价格改革

(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3)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第二节总供求平衡调节中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手段

1,财政收入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对经济单位或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取得财富的一种手段。

2,财政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