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共53页文档
文学与艺术欣赏京剧赏析
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 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 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1]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 脱颖而出,与豫剧、越剧同为 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为榜 首)。[1]京剧形成后在清朝 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 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 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 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 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 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 族戏曲的代表。
贺永华饰座山雕、 孙正阳饰栾平、
京剧不仅是美的享受,其实还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传 统文化知识,甚至是传统伦理道德。光从京剧脸谱上 来看,黑代表刚直,不正是包拯的典故吗?而白脸代 表奸谄,蓝脸代表贫贱,都各有各的来历。而服饰的 类型、颜色等,也可从中体会封建时代的等级森严。 道具等等也是有某种象征或是缘故的,这中间蕴藏的 知识,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吸收。而剧情也可反映历 史,情节更能体现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欣赏京剧, 可不仅是历史知识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听 老师说起《春闺梦》是程砚秋为反对内战而作,我们 为戏剧大师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之余,更能感受到句 句唱词都是对战争的控诉与痛斥。一句话,京剧放映 的,就是整一个中国最美的部分!
故事说的是: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取得辉煌胜 利,为落实毛主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指示,某部团参 谋长少剑波率一支追剿队进入深山,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 座山雕土匪武装。少剑波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 威虎山。自己则率领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发动群众恢复生产, 组织民兵。 杨子荣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多次战胜凶恶狡猾的座山 雕的盘问与试探,取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为威虎山 老九。他利用“九爷”的身份,以“练兵”为名,送出情报。 当追剿队得到情报整装待发时,被我方逮捕的土匪栾平 在被押送途中逃到威虎山,给杨子荣造成了严重威胁。但杨 子荣临危不惧,机智沉着,抓住栾平的弱点主动进攻,最后 亲手处死栾平。借为座山雕祝寿之机,杨子荣将全部匪徒集 中在威虎厅用酒灌醉,追剿队和民兵及时赶到,与杨子荣里 应外合,彻底消灭了这股顽匪。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动作、表演等手法,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下面对京剧的美学特点进行浅析。
京剧注重形式美。
京剧的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等,都非常精致华美,色彩鲜艳,造
型独特,充满了戏剧性和装饰性。
这些形式元素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又具有独特的艺术
效果,营造出优美的视觉享受。
京剧强调音乐美。
京剧的音乐是剧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音乐的旋律、节
奏和音色等,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
京剧的音乐既有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
又有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京剧着重于舞蹈美。
京剧的表演中融入了丰富的舞蹈元素,舞姿优雅、舒展,动作精确、协调。
舞蹈的表演不仅可以展示人物的身体美,更能够表达情感和推动剧情发展,增
加戏剧的魅力和感染力。
京剧强调表演美。
京剧的表演技巧独特繁复,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唱、念、做、打的
技能,能够通过声音、情绪、动作等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和心理状态。
京剧的演员必须
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精通京剧的表演技巧。
京剧艺术赏析
目录1京剧服装起源---------------------------------------------------------------------------------------------------- 3 2京剧服装分类---------------------------------------------------------------------------------------------------- 32.1大衣-------------------------------------------------------------------------------------------------------- 32。
1。
1大衣简介 ------------------------------------------------------------------------------------ 32.1.2范围作用----------------------------------------------------------------------------------------- 32.1.3大衣特点----------------------------------------------------------------------------------------- 42。
2二衣 ----------------------------------------------------------------------------------------------------- 4 2。
2。
1二衣简介 ------------------------------------------------------------------------------------ 42.2.2范围作用----------------------------------------------------------------------------------------- 42。
详解京剧各种板式及特色
详解京剧各种板式及特色本文引用自京韵莲《京剧各种板式及特色-------西皮》西皮娃娃调:京剧腔调之一。
小生、老生、老旦都有娃娃调的唱腔。
小生西皮娃娃调是一种慢三眼形式的腔调,是从老生西皮原板、慢板发展出来的,其板式结构及各分句落音和老生西皮原板大致相同,唯唱腔曲调高昂、华丽一些。
例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唱的“只为讲和免争强”的西皮慢板的唱段,《四郎探母》中杨宗保唱的“扯四门”的唱段,都是娃娃调。
老生戏《辕门斩子》中杨延昭见到佘太君时唱的西皮快三眼的唱段“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
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也是西皮娃娃调。
老旦戏《打龙袍》中李后唱的西皮快三眼“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的唱段,用以表现内心的激动情绪,也是娃娃调的唱调。
西皮回龙:京剧西皮板式之一。
西皮回龙与二黄回龙不太相同,西皮回龙是附属在散板或哭头、二六、快板等句子后面的拖腔,是一种表达委婉、意犹未尽情绪的腔格,字数最多不过四、五个字。
由导板、哭头接回龙的老生戏,如《连营寨》中刘备唱西皮导板“白盔白甲白旗号”,随接哭头“二弟呀,三弟呀”,然后接唱西皮回龙“孤的好兄弟”。
旦角戏如《玉堂春》中苏三唱导板“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随接哭头“啊??”然后接唱西皮回龙“大人哪”都是同一结构。
另有由快板接回龙,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快板:“元旦节与贼个不祥兆,假装疯魔骂奸曹。
我把蓝衫来脱掉??”,其中“来脱掉”即是回龙腔。
还有由二六接回龙者,如《人面桃花》中杜宜春的二六唱段,最后两句为:“案头相伴长供养,免得它坠泥溷无下场。
”其中“无下场”三字即是西皮回龙腔。
西皮导板:京剧西皮板式之一。
西皮导板是个散板上句的变化形式,因为导板多用在一个大唱段开始的地方,感情多较激越奔放,故这个上句要比一般散板上句复杂、开扩、悠扬、充沛。
老生导板句尾的落音多为2或3、5。
旦角导板句尾的落音为1或6等。
老生戏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的“谗臣当道谋汉朝”,《珠帘寨》中李克用唱的“昔日有个三大贤”等;旦角戏《女起解》中苏三唱的“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等;老旦戏《赤桑镇》中吴妙贞唱的“见包拯怒火满胸膛”等;净角戏《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小生戏《辕门射戟》中吕布唱的“某家今日设琼浆”等,都是西皮导板。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1. 引言1.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华夏第一大戏"。
京剧源于清朝的宫廷戏曲,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
京剧中的剧目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文学、传统传说等各个领域,享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
京剧表演具有高度规范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要求,演员们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严格的考核才能登台演出。
京剧表演融合了歌唱、念白、动作和打斗等多种艺术元素,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内涵,京剧表演能够深刻地体现古典审美观念,展现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1.2 京剧表演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这些特点体现在京剧表演的各个方面,包括古典审美在表演中的体现、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形式、角色扮演的审美表达、服装、化妆等视觉元素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和舞台布景的配合等。
京剧表演追求的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审美标准,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达到最高水平的技艺和表现力。
京剧表演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艺术魄力。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凝聚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吸引着观众们欣赏和喜爱。
京剧在表演形式和审美标准上具有独特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和珍贵遗产。
2. 正文2.1 古典审美在京剧表演中的体现在京剧表演中,古典审美得到了充分体现。
京剧的表演技艺源远流长,继承并发扬了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
演员们在表演中注重礼仪、端庄,体现出尊重传统和敬畏历史的态度。
京剧表演强调节奏的掌握和节制,这种节奏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审美追求。
京剧中的身段、步法、动作等表演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训练,体现出古代审美观念对于精致、优雅的追求。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
5.高亢激越的“高派”
高庆奎(1890—1942),高派艺术创始人,原名镇山,号子 君,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幼坐科庆祥和,从师贾丽 川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后曾搭杨 小朵“翊文社”、刘鸿声“陶永社”、谭鑫培“同庆社”、 俞振庭“双庆社”演出。 最初宗法谭派艺术,后来又吸收了孙菊仙、刘鸿声等名家 的演唱特点,并加以创新,逐步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高 派”演唱艺术。 高庆奎的嗓音高亢,既有高、亮、甜、脆的特点,又有韵 域宽广、音色丰富之长。他能演出老生、花脸、老旦等多 种不同行当的角色。在用气、吐字、行腔等演唱技巧上, 他善取孙菊仙、刘鸿声的拨腔法。唱念方面多用京字京音, 尤其善于使用大气口“满宫满调”和运用长腔与拖板的唱 法来抒发剧中人物感情。 此外,高庆奎在演唱中还继承了谭鑫培韵味浓厚的特长并 加以融化吸收,致使他的演唱能在高亢激越之中又给人以 圆润秀丽之感。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 -----老生篇
流派形成于风格,没有风格即无所谓
流派。 风格即个性,京剧的艺术个性具体体 现在演员自身所特有的精神风貌、气 韵风采、独特技巧。 流派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某个流派的 创始人,肯定是该群体中艺术成就最 高、风格最为突出的标志。 京剧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后逐渐 地发展,至光绪年间形成流派。
不同时期的老生流派
京剧三鼎甲 也成京剧三杰、老(前)三鼎甲。指的是京 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演员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京剧小三鼎甲 即京剧新三杰、京剧后三杰、京剧新(后) 三鼎甲。指的是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 生演员: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2、老生新三杰(小“三鼎甲”) 清同治、光绪年间,第二代京剧演员中又 出现了新的“老生三杰” —— 谭鑫培、 汪桂芬、孙菊仙,又称“小三鼎甲”。 谭鑫培(1847—1917) 原名金福,字望重, 堂号英秀,湖北江夏(武昌)人。在谭派形 成以前,老生唱腔总体上简单质直,唱法 上讲究气大声宏,而谭鑫培则广泛地吸取 了青衣、花脸、小生、老旦的唱腔及河北 梆子、京韵大鼓的曲调,并根据自己的嗓 音条件,创造出一种悠扬委婉、韵味深长 的唱腔。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学特点。
它不仅是中国戏曲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审美理念。
本文将就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进行浅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鉴赏之道。
一、形态美与动作美的完美结合京剧表演以人物动作为主要形式,这要求演员在身体力量、形体控制、舞台动作上有很高的要求。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之一就是形态美与动作美的完美结合。
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各种动作,诠释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既需要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又需要他们对角色情感的深刻把握。
在动作美的呈现中,演员必须掌握准确的身体技巧和舞台表演动作,比如“旦角”要求演员身姿优美、动作矫健,而“生角”要求演员具有敏捷的身手和出色的功夫技艺。
京剧表演将形体动作融入到人物角色的演绎之中,通过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展现出了独特的形态美和动作美。
二、音韵美与声腔美的和谐统一京剧表演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同时京剧中的声腔、音乐也是其独特之处。
京剧融合了各种音韵元素,如京剧唱腔的特有韵律、音韵的节奏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韵美和声腔美。
在京剧表演中,演员们需要具备独特的声腔和音韵,唱腔需要富有音乐感,既要遵循旋律,又要贴合情感,表达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感情。
演员的嗓音要求高、中、低音都能自如转换,颤音和滑音的使用也是京剧唱腔的特色之一。
而音韵美与声腔美的和谐统一,则要求演员在演唱时,准确表现人物的情感,同时要与舞台动作、布景背景相协调,创造出完美的舞台效果。
三、装束美与色彩美的绚丽呈现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之一是装束美与色彩美的绚丽呈现。
京剧表演中所使用的装饰和服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色彩绚丽多样,造型独特精美。
演员们所穿戴的戏服、脸谱等造型,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戏剧性的效果。
在京剧表演中,演员们的服饰和化妆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特色,更是彰显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情感。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京剧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下面是对京剧表演美学特点的浅析。
一、严谨的造型京剧表演注重表现角色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特点,通过服装、化妆和表演等多种手段来达到推陈出新,克故重新的伟大目标。
例如,红面、白面、黑面、青面等脸谱都代表不同的性格和身份,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人物。
同时,京剧舞台上的一些标志性动作形态,如:“举步高跨”、“回身面镜”、“翻身落地”、“铩羽旋飞”、“猫步轻扫”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锤炼出来的,能够表现各个角色的神态、气势和性格特征。
二、美妙的音乐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器乐著称于世。
它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
京剧音乐独具特色,常常使用梆子、鼓、管、弦等乐器来演奏,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音调、音质等来刻画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心态,使整个表演更加富有感染力和情感力。
三、高超的表演技巧京剧表演的高超技巧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京剧演员为了突出角色的特点,在唱腔、舞蹈、音乐和身段表演上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如唱腔高亢激昂,吐字清晰;身段表演准确规范,动作精妙流畅;舞蹈优美动人,舞姿华丽。
四、象征性和寓意性京剧表演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常常通过形式、符号和意义来刻画人物性格、任务和情感。
例如,红色脸谱代表忠诚、勇敢和仁慈;黑色脸谱则代表阴险、狡猾和残忍。
同时,京剧中经常使用对句、假托、典故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演的内涵,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体验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总之,京剧表演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还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无论是音乐、戏曲动作、造型、语言、舞蹈等方面,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使得京剧能够不断地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其独特的美学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唱功、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美学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对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进行浅析,探讨其在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一、音乐美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之一体现在其音乐美上。
京剧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音调和节奏,展现出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美。
京剧音乐注重对情感的表达和情境的烘托,常常通过音乐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而且京剧表演的音乐美也体现在其配合表演的方式上,音乐与唱腔、表演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京剧的音乐美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方式,更是传达情感与意志的一种媒介,这也是京剧在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表演美京剧表演美是京剧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之一是强调角色表演的独特韵味。
京剧表演注重形体、眼神、动作等细节的处理,演员在台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
在京剧表演中,演员要表现出角色的品格、气质和情感,通过细微的动作、眼神和肢体语言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种表演美在京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剧表演还注重角色的扮演技巧,演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懂得武打、唱功、表演等技能,这对演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舞蹈美京剧表演中的舞蹈美也是其独特的美学特点之一。
京剧舞蹈以其简洁大方、雄浑豪放的风格,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通过舞蹈的表现,京剧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人物情感的扭转。
京剧舞蹈富有韵味,动作简洁明快,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味和特色,使得京剧舞蹈在中国戏曲艺术中独具魅力。
四、美术美京剧的美术美得以体现在其精美的服饰和舞台布景上。
京剧的服饰多为华丽的戏服,色彩鲜艳,款式独特,能够很好地展现角色的特点和社会地位。
而舞台布景则主要以简约大方、寓意深远为主,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内容美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还体现在其内容美上。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
流派形成于风格,没有风格即无所谓
流派。 风格即个性,京剧的艺术个性具体体 现在演员自身所特有的精神风貌、气 韵风采、独特技巧。 流派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某个流派的 创始人,肯定是该群体中艺术成就最 高、风格最为突出的标志。 京剧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后逐渐 地发展,至光绪年间形成流派。
张二奎(1814-1861) 本名张胜奎,字子英,排行 老二,艺名张二奎。直隶(今河北)人,是清代专 攻老生的京剧演员,曾在北京主持和春班。清道 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 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生得伟岸英 武,举止庄重,气度不凡,并且扮相雍容,嗓音 淳朴,不尚花腔,艺术造诣较深。代表剧目有 《上天台》、《打金枝》、《金水桥》、《牧羊 圈》、《桑园会》等。 “四喜一句‘把王催’,三庆长庚也皱眉,怜他 春台余三胜,《捉放》完时饶《碰碑》。” 后因为其母办丧事逾矩触犯清廷禁律,被定罪发 配时气闷难舒,病死通州,年仅47岁。
不同时期的老生流派
京剧三鼎甲 也成京剧三杰、老(前)三鼎甲。指的是京 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演员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京剧小三鼎甲 即京剧新三杰、京剧后三杰、京剧新(后) 三鼎甲。指的是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 生演员: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四大须生 京剧第三代的老生演员。随着时间 推移,“四大须生” 的说法也有所变化。 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 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简称为余、马、言、高。其后 高因嗓败,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四大须生”又演变 为:余、马、言、谭(富英)。至40与50年代之交,余叔 岩、言菊朋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成名,具有全 国影响,“四大须生”即为马、谭、杨、奚。 南麒、北马、关东唐 上海的麒麟童(周信芳),北京的马连良,沈阳的唐韵 笙,都是以工老生闻名全国的京剧演员。其表演风格不同 ,各具特色,社会上习称“南麒、北马、关东唐”,以表 示对他们表演艺术的赞誉。
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
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这种表演风格通过师徒间相传得到了传承和有序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旦王派:以王瑶卿为代表,代表剧目有《辛安驿》、《十三妹》。
梅派(花衫):以梅兰芳为代表,主要传人:言慧珠、梅葆玖、杜近芳等。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
程派(青衣):以程砚秋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新艳秋、王吟秋、李世济、赵荣琛、李蔷华,再传弟子有张火丁、刘桂娟等。
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六月雪》、《亡蜀鉴》、《马昭仪》、《女儿冢》、《青霜剑》、《碧玉簪》、《春闺梦》等。
尚派(刀马旦):以尚小云为代表,主要传人:尚长麟、吴素秋、杨荣环等。
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三娘教子、祭塔、昭君出塞、南天门、秋胡戏妻、二进宫、花蕊夫人、峨嵋剑等。
张派:以张君秋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诗文会》、《楚宫恨》、《秦香莲》等。
花旦(小旦)荀派:以荀慧生为代表,主要传人有:童芷苓、孙毓敏、宋长荣等。
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辛安驿》、《十三妹》等。
筱派:以筱翠花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毛世来、陈永玲、崔熹云、李丹林等。
代表剧目有《翠屏山》《坐楼杀惜》《活捉张三郎》《红梅阁》《阴阳河》《战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马思远开茶馆》等。
老旦龚派:以龚云甫为代表,代表剧目有《金龟记》、《遇皇后:打龙袍》、《游六殿》等。
多派:以李多奎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儿楼》、《遇后龙袍》、《钓金龟》等老生谭派:以谭鑫培为代表,主要传人有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增谭正岩等。
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等。
马派:以马连良为代表,唱腔潇洒飘逸世称马腔,且精于做工与念白,代表剧目有借东风、淮河营、四进士等。
京剧鉴赏与流派
余派——余叔岩; 言派——言菊朋; 高派——高庆奎; 马派——马连良; 麒派——周信芳;
新谭派—谭富英; 杨派——杨宝森; 奚派——奚啸伯; 唐派——唐韵笙;南麒北马关东唐; 李派----李少春;
武生: 杨派——杨小楼; 盖派——盖叫天 小生: 程派——程继先; 姜派——姜妙香; 叶绑子上殿, 刘秀念其父子有功于国,只将姚刚发配湖 广,并慰留姚期,自愿戒酒,劝勿辞官。 后醉后又斩姚期。
四大须生联唱:淮河营
汉孝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临朝。立侄为王,违反 了 “非刘氏而王,非有功而侯”的汉高祖刘邦的 遗言,刘氏宗亲和老臣设法要除灭诸吕的势力。 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刘长镇守淮南,有兵权;蒯 彻、栾布和李左车三个顾命旧臣亲去淮南说服刘 长起兵除吕扶汉。刘长的母亲被吕雉害死;刘长 为吕雉抚养成人,不了解这种情况。蒯彻等讲明 因由,后来刘长得到宗卷,了解真情,联合朱虚 侯刘章,兵围长安,屠戮诸吕,胁迫吕雉焚死, 并推举刘恒继位。 刘恒就是史书所称的汉孝文帝。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 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 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 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 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 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揺旦)、刀马旦。
谭富英
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 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 辈影响。后入富连成科班, 工老生。擅长靠把戏,后 又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 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 和"余派"风格,发挥自己 的艺术特长,酣畅流漓, 朴实大方,技艺大进,他 的演唱被人们称为"新谭 派 "。
国学《国粹——京剧》赏析
国学《国粹——京剧》赏析
国粹——京剧
【点睛之笔】
京剧,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被称为国粹。
【经典解读】
“京剧”之名始见于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但其渊源可追溯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徽四大徽班进京。
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而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于是就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为徽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道光年初,先后又有着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搭入徽班演唱。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融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
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诞生奠定了基础。
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舞,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摘要】京剧表演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包括舞台布景的精美和谐、服装道具的精致考究、表演技巧的精湛纯熟、音乐配搭的和谐统一以及角色形象的丰满生动。
在舞台布景方面,精心设计的布景能够突出剧情重点并营造氛围。
服装道具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高超,能够准确传达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
音乐和表演紧密配合,营造出恢宏的氛围和情感共鸣。
角色形象丰满生动,通过表演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体验。
这些美学特点共同展现了京剧表演的独特魅力,丰富多样的美学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与魄力。
【关键词】京剧,美学特点,舞台布景,服装道具,表演技巧,音乐配搭,角色形象,传统戏曲艺术1. 引言1.1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不仅在表演形式上独具特色,更在美学上展现出独特魅力。
通过舞台布景的精美和谐、服装道具的精致考究、表演技巧的精湛纯熟、音乐配搭的和谐统一以及角色形象的丰满生动等方面,京剧表演呈现出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的美学特点。
在舞台布景方面,京剧注重舞台视觉效果的营造,追求和谐、凝练、简约。
精美的布景能够增强表演的氛围,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之中。
服装道具的精致考究也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个角色的服饰都经过精心设计,体现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背景。
京剧表演的精湛纯熟的技巧也是其美学特点之一。
演员们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丰富的表演技能,能够完美地诠释各种角色和情感。
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表演更加生动感人,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传奇之中。
京剧中角色形象的丰满生动也是其美学特点之一。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物魅力,演员们在表演时能够将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
(完整word版)京剧艺术赏析
NANCHANG UNIVERSITY京剧艺术赏析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制126学号:5901112240学生姓名:高北斗2014年5月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京剧”代表的是厚重的五千年中华文化。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洋洋洒洒的集成了中华文化中的美术,舞蹈,雕刻,音乐,文学等等的艺术元素,在方寸舞台上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完美演绎.一些在外华侨之所以能解相思之苦,是因为在那里有一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回声,那就是京剧的回声。
正是这种回声,能让在外迷失路途的人不再彷徨迷惘,正是这种回声,中国人凭借着它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
由此可见,京剧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应该不断地熟悉并发扬我们的国粹。
但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兴趣去挖掘它,那是远远不够的。
从学校推广,效果也许会比较明显。
我们大学生应该传承京剧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不能让他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由于大学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思想活跃、对文化等等一系列的新鲜事物反应敏感而且迅速,京剧文化为大学生积极向上成长空间的营建、高校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繁荣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是当今京剧艺术的发展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我们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
关键词:京剧大学生传承经过将近一个学期对京剧的学习,发现京剧原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腔调,便需要苦练许久,这里面除了天赋,更多的需要后天的练习。
然后各个动作,各种眼神变化,各种腔调的运用,要将之融会贯通,这其中要下的苦功不免让人感到“惊惧",于是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实表达。
唱歌尤其是美声唱法的发音是要从声母很快转到韵母,不能“嚼字”,才能更好地运用共鸣腔产生宏亮、优美的效果。
谈京剧老生各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马强
谈京剧老生各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马强发布时间:2021-12-30T08:49:13.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8期作者:马强[导读] 在我国中华艺术中包含戏曲这一部分,京剧是集合戏曲为一身的代表。
在早些时期,京剧艺术就被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
我国的国粹就是京剧,而老生在京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在我国中华艺术中包含戏曲这一部分,京剧是集合戏曲为一身的代表。
在早些时期,京剧艺术就被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
我国的国粹就是京剧,而老生在京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对京剧老生的各流派风格、特点等进行分析,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京剧;老生流派;艺术风格1 京剧生行起源及其特色的分析1.1 谭派谭派在京剧老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谭派的艺术传承可以说是浓缩了一部厚重的京剧发展史。
京剧谭家自谭志道起,在经历过多次的变革,在我国清朝晚期、民国、现在的新中国都是很盛行的,四大须生前后问鼎,历史可以说较为悠久。
1.2 马派京剧大师马连良开创老生行当的马派,主要是采用唱念、唱、舞、水袖、做等艺术手法进行刻画出每一个人物角色,对其人物复杂的心理进行表现,塑造出比较多的角色,形象传唱。
表演风格则是以飘逸潇洒、灵活机制为主。
马派唱腔变化是比较多的,但是在听起来也是容易听懂的,有着高度技巧的艺术加工。
在进行人物唱腔、身形表演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剧中不同身份、年龄、心情、性格等为主,基本上每个剧情中设计都是不一样的。
1.3 奚派奚啸伯老先生作为奚派的老生开创者,奚啸伯先生在表演桑的感情可以说是较为深沉的,有着浓郁的书卷气。
奚啸伯先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文人墨客的气质,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委婉细腻的感觉。
奚派的唱腔风格较为明显,主要是结合了其他派别的优点,把自身条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个人演唱特色的法则,错骨不离骨就是奚派集合大成的艺术特点。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共55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谢谢!
55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共55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京剧流派艺术风格赏析共55页文档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膝Leabharlann 之易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