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合集下载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这个实验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进行的,他通过观察豌豆植物的杂交后代,发现了遗传规律。

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科学和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个实验。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的目的。

孟德尔的初衷是想要找出遗传规律,也就是说,他想知道什么样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什么样的性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材料——豌豆植物。

豌豆植物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比如黄色和绿色的花瓣,以及高矮胖瘦的不同形态。

通过观察这些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传递方式,孟德尔希望能够找到遗传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的方法。

孟德尔采用了一种叫做“自交”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所谓自交,就是让同一株植物进行自花授粉,然后再观察后代的表现。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所观察到的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在实验中,孟德尔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豌豆植物——黄色豌豆(R)和绿色豌豆(r)。

他让这些植物分别进行自交,然后观察杂交后代的表现。

在实验过程中,孟德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进行杂交后,产生了一些具有黄色和绿色性状的后代。

这些后代中,有些表现出了纯合子的特点,比如只有黄色或绿色的花瓣;而有些则表现出了杂合子的特点,即同时具有黄色和绿色的花瓣。

通过观察这些后代的表现,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重要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的是,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彼此分离,形成不同的等位基因。

换句话说,一个性状要么来自一个亲本,要么来自另一个亲本。

例如,在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杂交后代中,黄色基因只会从黄色豌豆那里传递过来,绿色基因只会从绿色豌豆那里传递过来。

这就是所谓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

自由组合定律则指的是,在杂交后代中,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等位基因与另一个等位基因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假说—演绎法。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教案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 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于D对d的显性作用, 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014招教面试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陕西华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应聘高中生物的5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本节为后续基因等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程标准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加深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进一步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

教学难点:孟德尔实验现象的分析。

二、说学情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分析学情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学生对生物的性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杂交的相关知识还有待于加强,对生物的基础探究能力还需要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能较客观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其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本节的教法为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的能力;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四、说学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说课人:朱传利(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2,地位分析: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阐明分离定律.2,能力目标(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2)通过课前的查阅,问卷调查任务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问题渐进探究教学法:结合实验现象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模拟实验教学法: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教学中采取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和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学情分析: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合作意识比较强。

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早教实验(一)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三、教育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等,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能力,发挥学生主动性,保证学生高效学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遗传规律。

难点: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家知道豌豆吗?
生:知道!
师:那好,咱们就开始啦。

孟德尔为啥要用豌豆做实验呢?谁来说说。

生:因为豌豆有很多特征很明显。

师:对啦,这就是原因之一。

那他都做了哪些实验呢?我们来看。

(展示实验过程图片)
师:他先让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第一代全是高茎,这说明啥呀?
生:高茎是显性性状。

师:真聪明!那接着他又让第一代自交,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呀?
生:有高茎也有矮茎。

师:对,而且比例大概是多少?
生:3:1。

师:非常好!这就是孟德尔发现的重要规律。

那大家想想,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实验过程和规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但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案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案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预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把握材料的选择对实验成功的影响。

2、初步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模拟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3)分离定律的内容。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

(2)测交实验的作用。

【新课导入】引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长的像父母,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提问:1、生物体各种特征的遗传到底受什么控制呢?2、遗传因子是如何发现的呢?引入本章课题: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新课讲解】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①豌豆属于两性花,自花传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结果可靠②豌豆有很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书中P3的图1-2就清楚的展示出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示意图③相对性状的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花的颜色等)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①把高茎豌豆的花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成熟 ②采集矮茎豌豆花的花粉③将采集到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提问:1.为什么要进行两次套袋呢?2.为什么选用的是未成熟的豌豆花呢?讨论并回答:1.进行两次套袋是为了防止豌豆花的雌蕊接受其他的花粉,影响实验结果2.选用未成熟的花,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无论正反交)?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孟德尔把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孟德尔通过对F 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发现在所得的1064株F 2植株中,高茎787株,矮茎277株,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手机,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没有那么快。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孟德尔,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今天的生物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孟德尔究竟是如何进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孟德尔要准备实验材料,他需要一些豌豆。

你知道吗?豌豆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它们的种子可以分成很多种颜色,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等等。

孟德尔选择了这些不同颜色的豌豆,因为他相信这些豌豆之间可能存在一些有趣的遗传规律。

接下来,孟德尔开始了他的实验。

他每天都会去观察这些豌豆的成长情况,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两个豌豆杂交在一起时,它们的后代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让孟德尔非常好奇,他想知道这些颜色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孟德尔决定进行一项非常大胆的实验。

他要把同一种颜色的豌豆进行杂交,看看它们的后代会不会出现新的颜色。

于是,孟德尔开始了他的“拼爹”计划。

他把红色豌豆和红色豌豆杂交,把黄色豌豆和黄色豌豆杂交,以此类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孟德尔终于找到了几组能够稳定遗传的豌豆品种。

但是,孟德尔并没有因此就满足。

他觉得这些豌豆品种还不够多,还需要继续寻找更多的品种。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

这次,他把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杂交,看看能不能产生出新的颜色。

经过一番努力,孟德尔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豌豆品种——粉红色。

孟德尔的发现引起了当时科学界的轰动。

他的实验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命的奥秘。

孟德尔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科学家。

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探索真理的心,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通过孟德尔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勇于探索、坚持不懈、追求真理。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案标题: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2. 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习如何设计和执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4. 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理解基因遗传的规律。

教学时长:1-2课时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重要性,即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的。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进行实验?他是如何进行实验的?探究: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进行实验,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4.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如豌豆的繁殖周期短、自花授粉等特点。

5.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杂交实验。

实验设计与执行:6. 学生实验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自己的豌豆杂交实验。

要求他们选择两个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并记录下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7. 实验执行: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实际结果。

结果分析与讨论:8. 学生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比较杂交后的豌豆的性状表现,并讨论是否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9. 教师引导讨论: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某些性状在杂交后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及遗传规律背后的基因分离和重新组合的原理。

总结与归纳:10. 教师总结:教师对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重要性和对遗传学的贡献。

11. 学生归纳: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作业:12. 学生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个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资料和图表- 豌豆种子和种植工具-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 学生实验设计和执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设计和执行其他豌豆杂交实验,探究不同性状的遗传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早教实验(一)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三、教育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等,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能力,发挥学生主动性,保证学生高效学习。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总结规律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制学案,提前下发课前预习学案。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老师】:“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下来?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是遗传。

【老师】:那到底什么是遗传?生物的性状遗传有什么规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新的一节课——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

人们曾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和,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和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

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2、新课讲授( 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对孟德尔进行简短的介绍2、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一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老师】: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学生】:观察后得出 : 人体上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 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直发和卷发 )【老师】: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不是,针对同一性状进行研究。

(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4~5。

【老师】: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 ( 简称子一代,用 F1 表示 ) 总是高茎的。

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 ?【学生】:都回答不清楚【老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 : 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学生】: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老师】: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

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 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 787 株是高茎, 277 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3∶ l 。

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设疑 : 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3∶1,具有规律性。

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老师】: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学生】:遗传因子。

学生活动 : 阅读教材 P4。

【老师】: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后改称为基因 ) 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 D 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 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学生活动 : 阅读教材 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 ?什么是杂交子 ?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 :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 ( 真实遗传 ) 。

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老师】: DD或 dd 产生的配子是什么 ?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 D或 d,通过减数分裂。

【老师】:由于基因 D 对 d 的显性作用,所以 F1(Dd) 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 :Fl(Dd) 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 ?【学生】: D和 d 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 : 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 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 :DD、Dd、 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 1∶2∶1。

由于 D 对 d 的显性作用, F2 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 3∶ 1。

5、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 测交法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 测交试验。

测交就是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组成。

教师讲述 :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6、分离定律的实质及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在生物的体细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观察 :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塑料小桶放【老师】: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 ( 并分别标有 D 和 d 的小球各 10 个,代表雌配子 ) 。

向乙桶里分别放人另两种颜色 ( 分别标有 D 和 d 的小球各10 个,代表雄配子 ) 。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学生活动 :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

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 D,从乙桶中取出 d,结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 dd,第三次组合为 Dd,第四次,第 10 次为Dd。

提问 : 随机抓取 10 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且基因组合比是否为 1∶2∶1?【学生】:不是。

【老师】:如果连续抓取100 次或更多次,情况又会怎样呢?【学生】: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假设推论。

【老师】: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 l0 株是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八、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孟德尔分离定律中子代的基因组合及性状分离比,以及用来验证分离现象的测交试验,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等概念。

九、学习评价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重难点,内容衔接自然紧凑,紧靠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

能够与学生深入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能够积极跟随老师引导,主动思考。

十、板书设计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1、孟德尔2、豌豆实验的优点3、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1、子一代( f1 )表现为高茎(显性性状)。

2、子二代( f2 )出现性状分离,高茎 : 矮茎 =3:1三、分离现象1、遗传因子,成对出现2、形成配子,成对因子分离,3、受精时,结合是随机的四、分离定律十一、课外作业让同学们课下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得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完成课本P8 的练习题。

十二、教学反思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课前通过完成小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课堂中首先以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去,结合教材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渐进探究” 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

、课后作业1.P8 练习题第二题2.用黄色公鼠 a 分别与黑色母鼠 b 和 c 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 b 产仔为 9 是黑 6 黄,母鼠 c 产的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体a、 b、 c 中为纯合体的()和c 和c 和 b D. 只有a分析 : 据黄色公鼠 a ×黑色母鼠 c→后代全为黑色,则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纯合体,黑色母鼠 c 为显性纯合体。

又据黑色母鼠 b与黄色公鼠 a 交配;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 b 为杂合体。

答案 :B3.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1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分析 : 椐题意双眼皮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可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这对夫妇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