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道德主体性及其对现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的道德主体性及其对现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肖 祥

摘 要:道德主体性问题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关键问题。道家思想中以“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表达,在寻道、守道、行道和返道的过程中凸显了道德主体性,表现出独特的主体状态、主

体认知、主体修养、主体取向和主体精神等特点,为现代道德建设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道德主体性;现代道德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B82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5833(2005)0620089206

作者简介:肖 祥,桂林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广西桂林 541004)

勿庸置疑,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①。所谓道德主体性,就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行善和守德,道德规范和条文仅仅成了一种道德命令和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仅仅出于“应该”而不是“自觉自愿”,———现实中道德主体性严重丧失,造成了道德主体的身心分离,道德成为一种“冷冰冰”的外在约束。梁漱溟先生曾经评论说:“……遇到一件事情,只考虑应不应该,不考虑愿意不愿意……就是因为只考虑应不应作,而不考虑愿不愿作,所以社会那么多伪君子,而没有真小人……圣人简直不教你认识到自己的存在……”。②道家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表达,通过天人相应的体验、率性而行的认知、抱朴守真的取向、德养相长的追求,描述了一种清新独立的道德主体性,对现代道德建设有诸多的积极启示。

一、道家道德主体性的内涵

道教坚信长生可得、方术有效,只要通过自己不懈地修炼和永恒追求,便可达到“长生久视”,延年益寿。道教认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老子想尔注》),把“生”视为域中四大之一,因此倡导重己贵生,怀抱超越生命的人生信念,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这一思想鼓舞了道教战胜自然和社会灾害的勇气,也加强了道教追求超自然的坚定信念。《西升经》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真气还元铭》曰:“天法象我,我法象天,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太平经》也说:“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收稿日期:2004212223

① 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第3版。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21页。

尽管这些表达均是从修习养生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生命长短不是上天赐予,而在于自己的把握;但是通过对人与天(主体与道)的关系以及追求“合道”的过程的考察,与其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只是修炼养生的思想,不如更确切地说这一思想贯穿于寻道、守道、行道、返道的过程中,是一种道德主体性的描绘。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①,没有“道”就没有万物;“道”是自然法则,它主宰着万物,是万物不可抗拒的力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是实在的一种终极本质,在时空上是无限的、绝对的,它周而复始,循环不断。“体道”、“得道”是道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这就构成了道德主体的“四位一体”的任务。

“致虚守静”———追寻大道。道家强调要用静默直观的方法去掌握宇宙之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第十六章)这是由“道”的特性所决定的,其一,“道”是不可名状、视之不见,但在思维中是可以体悟和认识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一章)。其二,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的运动不是被迫产生的,而是自然、自发地产生的。自发性是道的活动原则,也是符合人的真实本性的行为特征。其三,“道”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动态整体,“阳至而阴,阴至而阳”,“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对立而统一。因此对“道”的把握不能强而为之,而应以主体直觉静观玄览,这种直觉以心与理合一、心与道俱全为目的,“以直觉为超功利超时间超意欲的认识主体,竭全力以认取当下,使整个意识为主观在眼前的对象的静穆凝想所占据,忘怀自身于当前的对象中,而静观其本质”②。这种直觉的方法,就是主体性的发挥。

“惟道是从”———恪守大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一章),道存在于天、地、万物和人事等一切领域,“道”所展现的是一种绝对普遍性、总体性和辩证性。人在修道养身、处事为人过程中不能逆道而行,“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因此,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约束、有标准的,必须循道而行。

“善建善抱”———践履大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第五十四章)道家践履大道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重视个人修为,即个人行善积德以得道成“仙”(神仙信仰是道教精髓,后来由“肉体成仙”思想发展到“精神成仙”)。魏晋著名道教思想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其二,重视对社会现实的观照。道教一方面主张每个人应有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另一方面认为“天道助弱”(王明《太平经合校》),对于统治者强取豪夺、残酷剥削则极力反对,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统治者,构筑平等和谐的社会。道教对社会现实的敏锐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以道德救人,反映了其治国安天下的抱负,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消极避世。

“循道而返”———返归大道。这一过程主要是道德主体的“去蔽”过程,由于现实人类背离了人的本性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第七十七章)。这是违反“道”的。只有把主体之上的障碍(欲望、私心、不孝、淫邪等)去掉,“解蔽”之后,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下文“第…章”均引自《道德经》。

②宋志明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版,第15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