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语文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将德育理念
和原则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
的效果,还能够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性。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语文教材来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德育的有力润滑剂,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通过教材中学生易感
性的课文内容可以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中对生命、对真理、对美的内容,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教师可以在语文作业中渗透德育的教育内容,比如通过阅读的作业,要求学生体会社
会职业、是怎样需要好的德行来坚持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的真正含义,加强对德育教育的体会。

语文口语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让他们在
交流过程中学会尊重、爱护别人,并且不断增强自己的德性修养,从而实现将德育教育与
语文教学的融合。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激发是学生理解、接受语文教育的关键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
引导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从而积极的接受和阐述课文中的德
育内容,进一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德育理念,让学生
全面发展。

通过营造德性青春校园的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德性修养,进一步实现语文教
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从而让学生受益终身。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精选5篇)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精选5篇)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精选5篇)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范文第1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育手段,而课外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

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但是,书也有“好”、“坏”之分,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好”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进步。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征等实际情况,积极的为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读物,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一直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1]。

例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一些谈情说爱的书籍,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和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相关书籍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避免一味的阅读情节曲折的书籍,而是要能够阅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有益的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并且,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订阅各种报纸、杂志,促使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鼓励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利用名言警句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课文的中心思想,都可以通过一段言简意赅的话语进行概括。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这些内容,对其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并且,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这些名言警句进行记录,并时常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牢牢的进行巩固[2]。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天正式上课之前,引导学生共同朗读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将其进行记录,还可以将其写到黑板的角落上,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德育则是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

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思想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背诵、默写、讲解”等教学活动,可以渗透道德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懂得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德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忠、义、礼、智等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语文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活动,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容易考虑到道德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善良、美好和真实的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的载体。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正面的文化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品格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2.2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方式包括多种途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元素,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加强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习人物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伟大,从而内化这些道德观念。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适度进行 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观 教育 ,以及社 会公德 ,行 为 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关系
习惯 ,文 明礼仪 ,法律 意识 ,心理健 康 ,初 步的辩 证唯 物
主义常识等诸方面教育 。
每一课都 是三维 目标 的有效 综 合 。其 任务 当然也是三
维 任务 的有 效完 成 。我们反 对把语 文课 上成思想 教 育课 ,
的论述 :培养学 生热爱 祖国语 文 的思想感 情 ,指 导学生 正 文字 的有关知 识 和培养 学生综 合的语 文能力 和基本 的语文 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 国语 文 ,丰 富语言 的积 累 ,培养 语感 ,
素养上来 。做 到语 文课一千 个课 堂一 千样 ,一千个课 堂一 发展 思维 ,使他 们具 有适应 实 际需 要 的识字 写字能力 、阅 个样 。 日常教学 中 ,我们 只有遵循 语文 教育教 学规律 ,有 读能力 、写作能 力 、 1语交 际能力 。具有 良好 的品德 修养 效使用 自主 、合作 、探 究 、启 发 、讨论 、谈话 、活动 、游 3
当然 语文学科 义不容 辞 。这 和我 国传统 语文 观一脉相 承 ,
即在语 文教学 中体现 文以载 道 、文 道统 一的原 则。这里 的
“ ”,即为德 育。 因此 ,德 育和 语文密不 可分 ,语文 学 六 、 积 极 探 索 语 文 教 学 规 律 和 教 育 教 学 方 式 方 道 科 渗透德育要堂堂有 ,课课有 。
反对 课上一 切从 思想教 育Leabharlann 出发 ,而 不顾语 文知识 的传授和
二 、依据 法规 ,纳 入 学科 。有 效落 实
指导我 们教育教 学的法 规性 文件 。在 这 两部文件 之 中。都
语文 能力 的培 养 的做 法 ,同 时也反对 单纯传 授语文 知识 ,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性格、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共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情感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一、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通过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品性修养。

比如可以选取《小石潭记》等篇目,让学生了解书中人物的品格,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教学中强化道德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课、讲评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评说精美的文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进学生对美育和德育的认知。

例如可以通过选取一些言情属实、催人泪下的感人短文,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情境中体验人生的真善美,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

三、通过古诗词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中的美、情、意都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古诗词的赏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操品格。

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名篇,让学生在雄奇的诗境中感受人生风景,激发学生的热爱生活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可以开展《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人生的苦乐,体验人生的悲欢,通过人物的成败得失,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反思文学名著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和情感品质的培养。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因此,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道德意蕴,从而引发对美好品质和行为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道德准则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次,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学习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感悟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人文历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此外,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总之,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方式的改进,我们可以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们都能够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共同努力,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过程,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情感和道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其次,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也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得到体现。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写作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则是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一些社会热点或道德问题作为写作题材,通过写作,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批改作文的方式,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另外,通过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也可以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的各种文学作品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读书分享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道德,同时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教书必须育人”,这是魏书生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教书不是最终目的,育人才是教学的出发和归宿,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应该是一名好的思想教育者。

而思想教育中,德育教育又应排在首位,它是其他一切教育无可替代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我本着“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绩,下面谈几点肤浅的做法。

一、德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注意把德育教育寓于其中,让作文训练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懂得“作文是生活,不是生活的点缀”的道理,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的责任正是在于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去赞美它们。

如指导学生写人,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记叙那些在日常生活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的人;那些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具有拼搏精神的人;那些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敢于争的人。

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人物美,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更全面本质地去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先进人物的激励中铸造自己美的心灵。

2006年我接了一个班,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思想品德差,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

如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经过再三思索,我决定除正面实施思想教育外,也尝试着通过写作训练来让他们改进思想素质。

开始时,我只是让他们写简单的文章,记叙一些先进的典型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加深了难度,要他们在写人的同时也写进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而我在指导与讲评时也给予适当的引导,半个学期后,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由原来的不知如何下笔到了能写出完整的文章来,在其它各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纪律性得到了加强,学习也变得自觉了,还懂得如何去关心、帮助同学。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以前我不知如何去写作文,怕写作文,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督促,我知道了如何写作文,也学会了怎样去做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半过去了,我坚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而我的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质的提高,他们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对学习充满了坚定信心。

德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与语文教学德育与语文教学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

德育与语文教学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首先,德育与语文教学相互促进。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而语文教学则通过课文阅读、语言文字表达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社会历史、人类情感,从中汲取正能量,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质,通过让学生朗读优美的诗歌、演讲、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其次,德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德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则是实现个体发展的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

德育教育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和意志,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和应用德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完成情感教育和心灵教育的功能。

例如,当学生读到一篇关于友情的课文时,他们会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意义,并从中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这样的课文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最后,德育与语文教学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德育的引导下,学校可以创设语文课堂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积极向上、互相尊重、与和谐的环境中展开学习。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将更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和探究语文,培养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德育也要求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将德育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精心设计的德育与语文结合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出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健全完善的道德品质。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发现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章还总结了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在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教育实践的启示,展望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本文旨在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关系、学生素养、品德修养、实施方法、效果评价、发展方向、教育实践、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而德育教育更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包括品德的塑造和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内涵,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修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一、文学作品的选择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优秀的道德品质,并吸收其中的正能量。

我们可以选用《红楼梦》中黛玉的坚贞,贾宝玉的贤良之德,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品质,从而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

在选取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二、课文解析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解析,引导学生从中发掘其中的道德内涵。

在讲解一些寓意深刻的诗词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词如何诠释生活,如何表达情感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教育。

通过课文解析,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很好的道德熏陶。

三、作文指导在作文指导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关于人物品德的作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将优秀的品质表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老师还可以通过对作文的批改和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和发挥出作文中的道德内涵。

四、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

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品质,从而受到更好的道德熏陶。

五、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和方法来将德育教育融入进来,比如组织一些有关道德品质的讨论,或者开展一些道德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仅传授孩子语文知识,同时也起到传递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精神等美好价值观念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互动作用,实现有效融合,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孩子的目的。

1、文本选择语文教学重在文本,文本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中德育教育的成效。

教材需要从孩子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选取生动活泼、贴近孩子生活、引导家庭美德、社会美德等多方面的文本。

而不是让孩子接触偏向于故事、动画片等虚幻的文本。

这种文本可以让孩子通过语言了解社会、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2、课程设置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不会是短时间的事情,而是需要进行全过程上的设计,对于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具体生活场景都要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有关的课本、课外阅读、课堂演讲、小组话题讨论等课程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社会意识,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德育的载体。

3、课堂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的融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

在学习文本的时候,可以借助教材或其他文献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处事思路等,从而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优秀的社会和亲情关系。

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实践中不能够生硬地灌输道德常识,而要巧妙引导。

4、师生相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对于教育成效有着很大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单独面对个体学生情况,鼓励他们向身边模范人物学习,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从而获得精神的激励。

1、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互贯通,不仅仅能够传授文化知识,还能够学习公德和自律精神等德育能力。

这样一来,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加强他们思维和手工生产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的道德和自律精神,展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策略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策略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策略立德树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说明语文学科在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需要重视德育渗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层面挖掘文本的思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地融入德育教育,让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通过语文教学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确立教学目标,体现德育要求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看,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层面综合考虑,融合了德育教育的要求。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师解读《鸟的天堂》一课,发现作者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第一次是傍晚,看到的是鸟儿聚居的大榕树的状态,没有看到鸟,以静态描写为主;第二次是早晨,看到的是鸟儿在大榕树上活跃的情形,以动态描写为主。

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方面进行确立,基础性目标有: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白茫茫、缝隙、照耀、树梢、寂静”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发展性目标有:边读边想象以大榕树为中心的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画面,领悟作者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妙处,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其中,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都融合了德育方面的要求。

二、挖掘文本内容,找准德育抓手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如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包含大量德育素材与内容。

只是这些内容在课文中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需要教师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进行挖掘和提炼,找准适合班级学情的德育教学抓手。

例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在耳闻目睹中华不振后提出人生追求。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德育渗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为主、批评式评价,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精神世界,让学生达到感悟文化使命、品读人文时代和精神层面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与文化接触、融合,而且能真正取得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了教材的“人文化”、“文化人”的特征。

二、借助语文课堂传递德育信息语文教学具有传递德育信息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渗透,注重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生命哲理等德育内容的点、面贴合,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愉悦地接受道德信息,更好地锤炼学生的德育品质。

例如,把好古文经典的选文,让学生深入感受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思辨和发散;让学生阅读一些深具教育性的现代课外读物,如《草房子》、《老人与海》等,着力培养学生敬老尊贤、勤恳努力、执着追求等积极品质。

三、建立德育观念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德育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串起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德育资源,让学生自觉地贯彻具有民族特点的道德规范,塑造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例如,教师可以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归纳设置在语文教育中,通过篇章的识读,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文化精髓,强化自身的优良品格修养,让自我教育成为习惯和信仰。

又如,教师可以精选一些符合中小学生时代特点的优秀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生活百态,感悟生命意义,勇敢追求梦想,人生目标的特点,全面发展自己的品德。

四、增强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可以增强情感教育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共情能力。

要让学生在接受和实践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并领悟到真善美的情感精髓,形成对情感生活的慈悲之心和爱之感悟,让学生充满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命意义。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案例一:爱国主题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爱国主题的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

在讲解《中国的邻国》这个文本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边境国家,并介绍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与认同感。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重视国家安全,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进行学习和了解,如纪念先烈、英雄人物的事迹等,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诚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的文本和教学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

在讲解《小伙伴的信》这个文本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诚信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明白虚假的承诺和欺骗行为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性。

还可以通过语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要按照实际情况写作,不撒谎、不抄袭,鼓励学生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还可以通过语文阅读与解读的活动,选取一些关于友善的文章和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享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他人的需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帮助,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以上案例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还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者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引导,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德育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既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的第一位素质,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和升华。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人物形象、人物命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情感抒发和表达。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情感上激发共鸣,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

要注重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思想意蕴和思想境界进行深入的思想感悟和思想探究。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思想探究,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和升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自觉。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坚定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使语文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传播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责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本材料。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传递道德教育。

例如,通过《乌鸦喝水》这一寓言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不懈和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二、在课堂讨论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讨论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文本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小红帽》的过程中,可以讨论“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等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自然融入语文教学中。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道德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创意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道德意识。

四、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体验和实践所学到的道德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

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

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

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坚持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

语言教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

正确处理好政治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关系。

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思想熏陶、形象感染、情操培养,从“品文”中领悟“人品”,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计划渗透就是订好把德育渗于语文教学计划之中的计划。

首先,根据教材编排和大纲要求,构建德育渗透的系统工程和序列。

然后,认真考虑每一单元侧重向学生渗透哪些健康思想,具体结合哪些课文进行,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收到怎样的效果等。

预先作好周密的部署,以避免思想教育的盲目性,或造成某些方面的漏失。

由于教材的编排本身作了某种暗示,所以制订德育渗透计划并不太难。

就拿初中第二册新编教材来说,它是按课文内容由近及远分单元编排的,全册共八个单元,顺序是:托物言志、传记文学、童话、诗歌等。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课文内容,有针对、有侧重地制订好思想教育计划。

二、感染渗透课文中大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它或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去感染读者,或以文载道,以事喻理,融情于理,因此,在讲课文文学作品时,就要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

剖析文章事理,深入挖掘作品的意境,深刻分析人物的形象,让学生通过再想象或逻辑思考,获得完整的形象,或明了事理。

从而潜移默化,思想上受到启迪、熏陶与教育。

教师在讲读教学中,应把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明示作品的内涵意蕴,让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受到感染。

唯其如此,真、善、美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渗透进学生心灵之中。

如果干巴巴毫无表情地读课文,讲内容,抄段意,当个“传声筒”,无视学生感情和意念的介入,就不可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不能发挥作品震撼人心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讲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打断了腿用一条草绳挂在肩上时,学生们竟会哄堂大笑呢?原因就是教师没把作品的情调突现出来,学生没有移情于理、明辨善恶,未激发爱与恨之情,逐使教学失去了应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与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本文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为例,从钻研文本教材、颂读背诵古诗、抓好教学阵地、拓宽学习渠道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钻研文本教材,挖掘德育之功能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还需渗透教育,春风润物般地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价值观。

[1]要想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

教师能否完美地进行德育渗透更多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

作为语文教师,要找准切入点,认真钻研每一类课文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中大致可以分为6个单元,“春光篇”的课文大多与春天的事物有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哲理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懂得做人的道理;“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勤学篇”课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国篇”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风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科技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颂读背诵古诗,利用课前之途径
我国当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工作者从实践中得出:“语文教学既要育才,也要育魂。

”[2]背诵国学经典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美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其中大多数都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学生兴趣浓厚。

每天上课前,我们班的学生都要诵读一些古诗文。

我利用午休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将国学里的德仁义智信灌输给学生。

我还利用班会课,开展了“古诗背诵达人秀”活动,收效良好。

由一开始的《三字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日积月累孩子们能背诵的古诗越来越多,现在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十几首唐诗。

三.抓好教学阵地,播撒德育之种子
1.创编故事——将德育渗透于拼音教学之中
一年级儿童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一些直观的、生动有趣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编故事的方式,使课本中无趣的知识摇身一变,成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德育渗透。

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我以故事《爸爸带我去游玩》引入:爸爸(bbb)带着我去爬山坡(ppp),我们爬呀爬呀,终于爬上了山坡,看到了大佛。

我真想要去摸摸(mmm)大佛(ffff)的时候,突然。

广播响了,广播里播着“爱护大佛不要摸”。

在故事中,孩子们认真聆听、模
仿,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也接受了一次不随便乱碰公物的道德教育。

2.观察字形——将德育渗透于识字写字教学之中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渗透德育。

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字形,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道理,受到思想教育。

如在教学“众”这个字时,我故意把左下的“人”的一点写成捺,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是点而不是捺。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众’左面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

”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

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机地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 范俊,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