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绪论、第1、2章(新)

《自动控制原理》绪论、第1、2章(新)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1.2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动态微分方程式的编写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系统动态结构图 2.5 系统传递函数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3学时 (2) (1)
1、线性系统— 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或元件特性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式 来描述的系统。 特点: (1)满足叠加原理。(对线性系统,初始条件为零时,几 个输入信号同时作用在系统上所产生的输出信号,等 于各输入信号单独作用时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和。) (2)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式来描述,暂 态特性与初始条件无关。 (3)系统为线性定常系统。 2、非线性系统 —当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元件或具有非线性特性,其运 动方程用非线性微分方程式来描述。 特点: 不满足叠加原理;暂态特性与初始条件有关。
第四章
4.1 4.2 4.3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暂态特性
( 2) (4) (2)
第五章 5.1 5.2 5.3 5.4 5.5 5.6
频率法 12学时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的基本方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闭环特性的关系 6学时
3、典型的非线性环节特性
4、两者的关系(参考教材Page6)
二、 连续数据系统和离散数据系统
1 、连续数据系统—— 信号为模拟的连续函数。 2、离散数据系统 —— 系统中一处或多处,信号以序列 或数码形式传递。 3、两者研究方法比较 连续:微分方程 — 拉氏变换 — 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 分析 离散:差分方程 — Z变换 —— 脉冲传递函数和频率 特性分析

自动控制理论基本概述

自动控制理论基本概述
科研探索
与 知识创新
自动控制理论基本概述
□ 武庆东 孙志辉
河南・新乡 453003)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摘
要:前半部分系统的分析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即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大系统理 智能控制 闭环控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1-087-02
当铜失去两个电子时, 就生成了自由基。
—— 科协论坛 ・ 2011 年第 1 期 (下) ——
87
科研探索
与 知识创新
(t)和 c(t)来表示。 控制系统只要存在一处的信号脉冲序列或数码时,该 系统即为离散系统,这种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一般用差分方 程来描述。实际物理系统中,信息的表现形式为离散信号 的并不多见,往往是由于控制上的需要而将连续系统离散 化,即所谓的采样过程。采样过程通常是通过采样开关把 连续的模拟量变为脉冲序列,这样的系统一般又成为采样 控制系统。 图 2 闭环控制系统 3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为实现自动控制,必须对控制系统提出一定的要求。对 于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言, 当输入量和扰动量均不变时, 系统 输出量也恒定不变, 这种状态称为平衡态或静态、 稳态。通常 系统在稳态时的输出量是我们所关心的,当输入量或扰动量 发生变化时, 反馈量将与输入量产生偏差, 通过控制器的作用, 从而使输出量最终稳定,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由于 系统中各环节总存在惯性,系统从一个平衡点到另一个平衡 点无法瞬间完成, 即存在一个过渡过程, 该过程称为动态过程 或暂态过程。根据系统稳态输出和暂态过程的特性,对闭环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 3.1 稳定性 稳定性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是控制系统 的重要特征。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控制系统偏离平衡状态后, 自 动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在扰动信号的干扰、 系统内部参数 发生变化和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 系统状态偏离了平衡状态。 如果在随后所有时间内, 系统的输出响应能够最终回到原先的 平衡状态, 则系统是稳定的; 反之, 如果系统的输出响应逐渐增 加趋于无穷, 或者进入振荡状态, 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3.2 准确性 准确性就是要求被控量和设定值之间的误差达到所要求 的精度范围。准确性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通常控制系统的 稳态精度可以用稳态误差来表示。根据输入点的不同,一般 可以分为参考输入稳态误差和扰动输入稳态误差。对于随动 系统或其他有控制轨迹要求的系统, 还应当考虑动态误差。 误 差越小, 控制精度或准确性越高。 3.3 快速性 为了很好的完成控制任务,控制系统不仅要稳定并具有 较高的精度, 还必须对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提出要求, 这个 要求一般称为系统的动态性能。通常情况下,当系统由一个 平衡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时都希望过渡过程既快速又平稳。 因此, 在控制系统设计时, 对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 (即快 速性) 和最大振荡幅度 (即超调量) 都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明富.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 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3] 马植衡.现代控制理论入门[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2.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被控量)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2)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

(3)被控对象:指被控设备或过程。

(4)输出量,也称被控量:指被控制的量。

它表征被控对象或过程的状态和性能,它又常常被称为系统对输入的响应。

(5)输入量:是人为给定的系统预期输出的希望值。

(6)偏差信号:参考输入与实际输出的差称为偏差信号,偏差信号一般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7)负反馈控制:把被控量反送到系统的输入端与给定量进行比较,利用偏差引起控制器产生控制量,以减小或消除偏差。

2、自动控制方式(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系统指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系统。

它分为按给定控制和按扰动控制两种形式。

按给定控制:信号由给定输入到输出单向传递。

按扰动控制(顺馈控制):根据测得的扰动信号来补偿扰动对输出的影响。

(2)闭环控制(反馈控制)闭环控制系统指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端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

系统根据实际输出来修正控制作用,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这种控制原理称为反馈控制原理。

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给定信号的特征分类①恒值控制系统:希望系统的输出维持在给定值上不变或变化很小。

②随动控制系统:给定信号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确定的随机信号。

③程序控制系统:系统的给定输入不是随机的,而是确定的、按预先的规律变化。

(2)按系统的数学模型分类⎧⎧⎧⎪⎪⎪⎪⎪⎪−−−→⎨⎪⎪⎪⎪⎪⎨⎪⎪⎩⎪⎪⎪⎧⎪⎪−−−→⎨⎨⎪⎩⎩⎪⎪⎧−−−→⎪⎪⎪⎧⎪⎨⎪⎪−−−→⎨⎪⎪⎪⎪⎪⎩⎩⎩分析法分析法分析法分析法时域法根轨迹法线性定常系统频域法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法时域法线性时变系统状态空间法非本质非线性线性化法描述函数法非线性系统本质非线性相平面法状态空间法 (3)按信号传递的连续性划分①连续系统:系统中的所有元件的输入输出信号均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所以又常称为模拟系统。

自控原理课件 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自控原理课件  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2 传递函数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分析 自动控制系统最直接的方法是求解微分方程,求得被控 量在动态过程中的时间函数,然后根据时间函数的曲线 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有经典法、拉氏变换 法等。 拉氏变换法是求解微分方程的简便方法,当采用这一方 法时。微分方程的求解就成为象函数的代数方程和查表 求解,使计算大为简化。更重要的是,采用拉氏变换法 能把以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转换成复数域中代 数形式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不仅可以表 征系统的性能,而且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变 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经典控制理论中应用最广泛的频 率特性法和根轨迹法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解:(1)确定输入和输出量。网络的输入量为 电压ur(t),输出量为电压uc(t) (2)根据电路理论,列出原始微分方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信号线 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流向,在直线旁标 记信号的象函数,如图2.20(a)所示。 2.引出点 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在 数值和性质上完全相同, 图2.20(b)所示。 3.比较点 比较点表示多个信号在此处叠加,输出量等于输入量的代数和。 因此在信号输入处要标明信号的极性,如图2.20(c)所示。 4.功能框 功能框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对信号的影响。框左边的箭头 处标以输人量的象函数,框右边的箭头处标以输出量的象函数, 框内为这一单元的传递函数。输出量等于输入量与传递函数的 乘积,即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给定值)运行。

◎系统:是指按照某些规律结合在一起的物体(元部件)的组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就可称为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

除被控对象外的其余部分统称为控制装置,它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职能部件。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量或干扰量。

比较元件:将被控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执行元件:根据比较后的偏差,产生执行作用,去操纵被控对象。

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三条通道,即给定值、干扰量、被控量。

2、自动控制原理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而不是对某一过程或对象的具体控制实现(正如微积分是一种数学工具一样)。

◎解决的基本问题:建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描述)分析: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动/稳态性能)综合: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控制器设计(方案选择、设计)3、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4、室温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被控对象:在自动化领域,被控制的装置、物理系统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室内空气)。

◎控制装置:对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装置,也称为控制器、控制元件、调节器等(放大器)。

◎执行元件: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称为执行元件(空调器)。

◎测量元件:能够将一种物理量检测出来并转化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物理量的装置称为传感器或测量元件(热敏电阻)。

◎比较元件:将测量元件和给定元件给出的被控量实际值与参据量进行比较并得到偏差的元件。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版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版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除了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必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探讨改善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具体方法。

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也叫数学模型)是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即通过决定系统特征的物理学定律,如机械﹑电气﹑热力﹑液压﹑气动等方面的基本定律而写成的。

它代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既定性又定量地描述了整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因此,要分析和研究一个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就必须列写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即数学模型。

第一节 系统动态微分方程模型常用的列写系统或环节的动态微分方程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理分析法,即根据各环节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如力学﹑电磁学﹑运动学﹑热学等)来编写。

另一种方法是实验辩识法,即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编写。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由于机理分析法是基本的常用方法,本节着重讨论这种方法。

下面通过简单示例介绍机理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图2-1 RLC 网络[例2-1] 列写图2-1所示RLC 网络的微分方程。

解 1. 明确输入、输出量网络的输入量为电压)(t u r ,输出量为电压)(t u c 。

2.列出原始微分方程式。

根据电路理论得 )()(1)()(t Ri dt t i Cdt t di Lt u r ⎰++= (2-1) 而 ⎰=dt t i C t u c )(1)( (2-2) 式中)(t i 为网络电流,是除输入、输出量之外的中间变量。

3.消去中间变量将式(2-2)两边求导,得)(1)(t i C dt t du c = 或 dtt du C t i c )()(= (2-3) 代入式(2-1)整理为 )()()()(22t u t u dt t du RC dtt u d LC r c c c =++ (2-4) 显然,这是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也就是2-1所示RLC 无源网络的数学模型。

[例2-2] 试列写图2-2所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要求取电枢电压)(t u a(V )为输入量,电动机转速)(t m ω)(s rad 为输出量。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答案

图E2.7 题2.8图
G n (s) K4 R (s) + K1 K2 s
N(s)
-
K3 Ts+ 1
C (s)
图E2.7 题2.8图
解:1)令N(s)=0,则 2)令R(s)=0,则
K1 K 2 K 3 C ( s) R( s) s(Ts 1) K1 K 2 K 3
C ( s ) K 1 K 2 K 3 Gn K 3 K 4 S N ( s) s(Ts 1) K1 K 2 K 3
2-6 试画出图E2.5所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并求 传递函数 U c ( s ) 。
U r (s)
R1 C1 ur R0 R0 +
C2 R2 +
R4 R3 +
uc
图E2.5 题2-6图
R1 C1 ur R0 R0 +
C2 R2 +
R4 R3 +
uc
Ur -
R1 R0 ( R1Cs 1)
1 R2C2 s
要消除干扰对输出的影响,令C(s)/N(s)=0
K4s 则 Gn ( s ) K1 K 2
2.9 简化图E2.8中各系统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 数C(s)/R(s)。
R (s) + G1 G2 + G3 + + C(s)
R (s) +
G1 G2 G3
+
C (s)
(a)
G4
(b)
R (s)+ G1 C (s)
G2 1 G2
2.10 系统结构如图E2.9所示,试求出系统的 传递函数。
+
K1 K 2 K4s
-1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1.1 引言控制观念生产和科学实践中,要求设备或装置或生产过程按照人们所期望的规律运行或工作。

同时,干扰使实际工作状态偏离所期望的状态。

例如:卫星运行轨道,导弹飞行轨道,加热炉出口温度,电机转速等控制控制:为了满足预期要求所进行的操作或调整的过程。

控制任务可由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来完成。

§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1.2.1 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水箱液面,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液面高度h维持恒定。

当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平衡时,水箱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预定的高度上。

当水的流出量增大或流入量减小,平衡则被破坏,液面的高度不能自然地维持恒定。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

人工控制的例子。

这种人为地强制性地改变进水量,而使液面高度维持恒定的过程,即是人工控制过程。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1. 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当出水与进水的平衡被破坏时,水箱水位下降(或上升),出现偏差。

这偏差由浮子检测出来,自动控制器在偏差的作用下,控制阀门开大(或关小),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2. 自动控制的基本职能元件自动控制的实现,实际上是由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

画出以上人工控制与动控制的功能方框图进行对照。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控制的功能,存在必不可少的三种代替人的职能的基本元件:测量元件与变送器(代替眼睛)自动控制器(代替大脑)执行元件(代替肌肉、手)这些基本元件与被控对象相连接,一起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是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军事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理论是指对各种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鲁棒性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指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设备。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控制的对象,例如飞机、工业机器人、化工流程等。

传感器负责将被控对象的状态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控制器使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控制器的设计。

传递函数可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控制器的设计需要根据系统性能要求进行优化。

二、控制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控制工程技术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机械控制、液压控制等方面。

电气控制是指利用电气元件和电路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例如通过电动机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机械控制是指利用机械元件和传动装置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例如通过齿轮传动来控制工厂输送带的运动。

液压控制是指利用液压元件和液压电路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例如通过液压缸来控制重型机械的运动。

控制工程技术的设计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例如,在需要控制功率较大的载体时,通常选择电气控制;而在需要控制精度较高的场景时,则需要采用机械控制或液压控制。

三、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应用场景。

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化应用场景之一,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CNC加工机床等领域。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CNC加工机床则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成品质量。

2.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

2024版第2章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2024版第2章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根据控制信号的性质,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模拟控制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可分为线性系 统和非线性系统;根据系统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根据系统输入输出的数量,可分 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 广泛,如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仓储等。
建模方法包括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两种。 机理建模是根据系统的物理或化学原理 建立数学模型,适用于对系统内部机理 有深入了解的情况。实验建模则是通过 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建立 系统的数学模型,适用于对系统内部机 理了解不足的情况。
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的概念与分类
稳定性分析方法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 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趋近于某个 稳定的平衡状态。根据稳定性的不同 特点,可以将稳定性分为渐近稳定、 指数稳定、有界稳定等。
04
智能家居
自动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包括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 等。
02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
反馈控制原理
03
反馈控制定义
通过将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进 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再利用误差信号 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方式。
反馈控制特点
具有抑制干扰、减小误差、提高系统稳定 性等优点,但可能产生滞后现象。
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频 域分析法和根轨迹法等。其中,时域 分析法是通过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 分析系统的时间响应来判断稳定性; 频域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 应特性来判断稳定性;根轨迹法是通 过绘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轨迹图来判 断稳定性。
稳定性判据
稳定性判据是用来判断线性系统稳定 性的重要依据,包括劳斯判据、赫尔 维茨判据、奈奎斯特判据等。这些判 据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特征方程或频 率响应特性,得出系统稳定的条件。

第二版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第二版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但实际上有的系统还是了解一部分的,这时称为灰盒,
可以分析计算法与工程实验法一起用,较准确而方便 地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际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往 往是很复杂的,在一般情况下,常常可以忽略一些影 响较小的因素来简化, 但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简化与准确性。不能过于简 化,而使数学模型变的不准确,也不能过分追求准确 性,使系统的数学模型过于复杂。

(3)例3.求指数函数 f(t)=e-at 的拉氏变换
F ( s) e e dt e
at st 0 0


( a s ) t

几个重要的拉氏变换
f ( t) F(s)
1 ( s a ) t 1 dt e sa sa 0
F(s) w
s

f ( t)
水 Q1 Q1单位时间进水量
Q2单位时间出水量
Q10 Q20 0
此时水位为H 0
H(t)
阀门 Q2
解:dt时间中水箱内流体增加(或减少) CdH
应与水总量 (Q1Q2)dt相等。即:
CdH =(Q1Q2)dt
dH C Q1 Q2 dt
Q2
1 R
据托里拆利定理,出水量与水位高度平方根成正比, 则有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系统数学模型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微分方程(时域模型) 2-3 传递函数(复域模型) 2-4 结构图和信号流图(图形描述) 2-5 小结
§2-1 引言

1.数学模型的概念
描述系统内部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自控系
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原函数之和的拉氏变换等于各原函数的拉氏 变换之和。 (2)微分性质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数学模型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

3. 学生能描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学生能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动控制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自动控制基础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为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定义、分类及基本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述2. 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线性系统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平稳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4. 控制器设计: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控制器设计5. 自动控制系统实例分析: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实例6. 实验教学:动手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 自动控制实验本章节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的相结合。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1)举例 例1:电路无源网络 试列写以 u (t ) 为输入量,以 u (t )为 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i
o
解:设回路电流为 i(t ) ,由基尔霍夫 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di ( t ) 1 + i ( t ) dt + Ri ( t ) = u i ( t ) dt C ∫ 1 u o (t ) = i ( t ) dt C ∫ L
f 2 (t )
c(t ) = c1 (t )
作用时, c(t ) = c2 (t ) 叠加性:当 f (t ) 、 f (t ) 同时作用时,c(t ) = c1 (t ) + c2 (t ) 均匀性:当 f (t ) = A ⋅ f1 (t ) 时, c(t ) = A ⋅ c1 (t ) 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两个外作用同时加于系统所产生的 总输出,为各个外作用单独作用时分别产生的输出之和。
[
]
1 1 1 F ( s ) + n f ( −1) (0) + L + f ( − n ) (0) n s s s
式中
f
( −1)
f ( −1) (0)、f ( −2) (0) L f ( − n ) (0)
(−n)

f (t )
的各重积分在 t = 0 时的值。如果
(0) = f ( −2 ) (0) = L = f
(0) = 0 ,则有
L ∫ L ∫ f (t )(dt ) n =
[
]
1 F (s) sn
(4)初值定理 若函数 f (t ) 及其一阶导数都是可拉氏变换的,则
f (0 + ) = lim f (t ) = lim sF ( s)

自控第二章

自控第二章

Fi 0
式中:Fi是作用于质量块上
f
的主动力,约束力以及惯性
力。
将各力代入上等式,则得
K M y(t)
d2 y(t) dy(t) m dt2 f dt Ky(t) F (t)
(2 1 6)
式中:y——质量块m的位移(m);
f——阻尼系数(N·s/m);
K ——弹簧刚度(N/m)。
将式(2-1-6)的微分方程标准化
加若干倍,这就是叠加原理。
2-3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
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传递函数是在拉氏变换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复数域数 学模型。传递函数不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 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性 能的影响。经典控制理论中广泛应用的根轨迹法和 频域法,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主要内容 2-1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动态结构图 2-5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2-6 典型反馈系统传递函数
基本要求 1.了解建立系统动态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2.熟悉拉氏变换的基本法则及典型函数的拉 氏变换形式。 3.掌握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4.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5.掌握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
K s
1 Ts
K——比例系数 T——积分时间常数
可以应用在一些信号转换电路上,比如关于X轴对称的方波 经过积分电路处理后,输出三角波。
3.微分环节
• 理想的微分环节,其输出与输入量的导数成比例。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

解 根据系统的物理特性,可写出以下微 分方程
ui (t ) − uc (t ) = uo (t ) duc (t ) uc (t ) + i (t ) = C dt R1 uc (t ) = R2i (t )
进而可得
U i ( s) − U c ( s) = U o (s) R1Cs + 1 U c ( s) I (s) = R1 U o ( s ) = R2 I ( s )
2.2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引言: 引言:传递函数是在拉氏变换基础上引 申出来的复数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不 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可以 用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经典控制理论中广泛应用 的根轨迹法和频域法,就是以传递函数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传递函数是 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 学模型。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零点:传递函数中分子多项式为零的值称为传 递函数的零点,通常用Zi 表示,在复平面坐标 中用“0”表示。 极点:传递函数中分母多项式为零的值,称为 传递函数的极点,通常用Pj表示,在复平面坐 标中用“X”表示。
零、极点可以是实数、复数(若为复数则 共轭成对出现),在复平面上总能找到 相对应的一点,故系统的传递函数与复 平面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因此在传递函 数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互质时,传 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也表征了系统 的动态性能。
(2-2)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零 初始条件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输入是 在 t = 0 以后才作用于系统,因此,系统 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 t ≤ 0 时均为零; 二是指输入作用于系统之前,系统是 “相对静止”的,即系统输出量及各阶 t≤0 导数在 时的值也为零。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数学模型为线性微分方程式的控制系统称为 线性系统。当线性微分方程式的系数是常数时,相应的 控制系统称为线性定常系统。如果系统中存在非线性特 性,则需要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这种系统称为非线性 系统。凡是能用微分方程式描述的系统,都是连续系统。 如果系统中包含有数字计算机或数字元件,则要用差分 方程描述系统,这种系统称为离散系统。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2.常用的拉氏变换法则(不作证明) 1) 线性性质 拉氏变换也遵从线性函数的叠加定理。也就
是说,若f1(t)和f2(t)的拉氏变换分别是F1(s)和F2(s), a为常数,则有
L[af1(t)+f2(t)]=aF1(s)+F2(s)
2) 微分定理 原函数的导数的拉氏变换为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1.拉氏变换的定义
如果有一个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函数f(t),它 的定义域是t>0,那么拉氏变换就是如下运算式:
F (s) f (t)estdt l
(2―2)
式中的s为复数。一个函数可以进行拉氏变换的充分 条件是:
(1)在t<0时,f(t)=0; (2)在t≥0时的任一有限区间内,f(t)是分段连续的;
上述方程式反映了输入量的增量Δx与输出 量的增量Δy之间的关系,称为增量方程。因为控制系统
总是在工作点附近进行调节控制,因此人们关心的是稳 态值附近的情况,即增量的情况,所以系统的数学模型 可用增量形式表示。由于输入输出都是用增量形式表示 的,因此Δ符号可以省略,所以原非线性方程式就简化 为在非线性方程平衡工作点附近的一个近似线性表达式 了。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3) f (t)st dt 0 在实际工程中,上述条件通常是满足的。式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5
5
第三节 自动控制组成及分类
控制系统的组成
比较 元件 r(t) + e(t) 输入 信号 偏差 - 信号
扰动
串联 校正元件
+
放大元件
-
执行元件
控制对象
C(t)
输 出
主反馈信号
并联校正元件
局部反馈
测量元件
主反馈
典型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UNICATION
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开环控制系统
33 33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UNICATION
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第三节 自动控制组成及分类

开环控制
特点: 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的控制作用。 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不存在反馈回路。 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不发生影响的系统
西安邮电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自动控制概述
为什么需要自动控制? 什么是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体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定义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UNICATION
19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UNICATION
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下图为锅炉液位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S ) K G (S ) R( S ) S 1
如直流电机的励磁回路(回路电感L和电阻R):当励磁电
压输入u时,其输出励磁电流i就相当于一个惯性环节。
di(t ) L Ri (t ) u (t ) dt
I (S ) 1 G (S ) U (S ) L S 1 R
Z1, Z2 , Z m为传递函数零点; P 1,-P 2, Pn为传递函数极点
由前述讨论可知:典型二阶系统的全部性能只由两个参数:ζ、ω n所确 定,而根据闭环极点S1、S2和S平面上的位置又可确定出对应的ζ、ω n,
因此,只要闭环极点的位置确定,该系统的全部性能也就被完全确
如下述电路:
Ui(t) C
C (S ) G(S ) S R( S )
R Uo(t)
1 uo (t ) ui (t ) dt uo (t ) C R
G (S )
UO (S ) RCS U i (S ) RCS 1
相当于一个惯性环节和一个微分环节的组合,只有当RC 远远小于1时,相当于微分环节。

一阶系统暂态性能(第三讲)
微分方程为:
T
C (S ) K 传递函数为: G ( S ) R( S ) TS 1
C
dc(t ) c(t ) Kr (t ) dt
R(S) — R u1(t)
K C(S) TS
实例: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微分方程 为:
2 2 1
du (t ) RC u (t ) u (t ) dt U (S ) 1 传递函数为: G (S ) U ( S ) RCS 1
开环传递函数(G0(S)):反馈信号B(S)与误差信号E(S)之比。
B( S ) G (S ) G( S ) H ( S ) E (S )
0
闭环传递函数(GC(S)):输出信号Y(S)与输入信号U(S)之比。
Y (S ) G(S ) G (S ) U (S ) 1 G(S ) H (S )
3
积分环节
C (S ) K G (S ) R( S ) S
dc(t ) Kr (t ) dt 如下电路:
R C
U0(t) Ui(t)
duo (t ) ui (t ) C dt R
G (S )
UO (S ) 1 1 U i (S ) RC S
4
微分环节
dr (t ) c(t ) dt
e
( S )
D
E (S )
a
( S )
k
I (S )
a
k
M (S )
e
1
2
S
U (S ) - E (S )
a
a
整理得:
1 LS
a
I (S )
a
R
1 LS
a
a
-
-
2
R
a
k
1
若不考虑负载转矩ML ,试根据方框图化简规则化简。
+
U (S )
a
I (S )
a
k
+
( S ) 1
(S )
M (S ) 1 M (S )
§2.2.1
一 1 典型输入函数
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性能与输入信号类型之间的关系
0 (1) 单位阶跃函数: 1(t ) 1
(2 ) 单位冲击函数:
t0 t0
拉氏变换为:
1 S
0 (t )
t0
t 0
且 (t )dt 1

拉氏变换为: 1
(3) 单位斜坡函数:
第2章 传统控制方法简介
§2. 1
§2. 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2. 3
§2. 4 §2. 5
根轨迹法
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离散系统简介
§2.1
分类: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第2讲)
定义:凡揭示控制系统各变量内在联系及关系的解析式或图形表示。 静态模型:在静态条件下描述各变量间关系的数学方程。 动态模型: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的各变量动态过程中的关系。 表示形式: 图形表示:信号流图、方块图及频率特性图。 数学表示:微分(差分)方程、传递函数或频率特性、状态空间。 数字计算机上的程序综合。 建模方法: 分析方法:从物理化学规律出发,通过分析和推导,建立数学模型。 实验法:
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 1 由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求取。 线性定常系统可由微分方程描述:
d c(t ) d c(t ) d c(t ) a a a a c(t ) dt dt dt d r (t ) d r (t ) d r (t ) b b b b r (t ) dt dt dt
m m 1 m m 1 1 n n 1 n n 1 1
0
0
2
由方框图、信号流图求取(参阅有关自动控制书籍)。 下面以方框图求取传递函数为例加以讲解。
1) 方框图的建立
(1) 列写描述实际控制系统中每个物理部件动态特性的方程式,并且 表示成线性方程的形式。
注意:所得系统方程个数应与这些方程中所含未知变量(输出变量 及中间变量,不含输入变量)的个数相等。 (2) 在零状态下,对所得时域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将结果整理成 频域中线性代数方程组形式。
定了。 1) 上升时间tr
1 1.1 1.4 t 取tr=t90%-t10%,根据有关公式可得:
r
2
即:
t 1 1.1 1.4
n r
n
2

由上式可画出等tr曲线。
只要闭环极点不落
入某一等tr曲线与 虚轴所包围的区域以内
-ζ tr=0.2 0.7
8 6 4
2 0 -2 -4 -6 -8
C
4) 例 如下图所示电枢电压控制式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其中,各符号 含义如下,求输出为电机转角、输入为电枢电压的系统传递函数。
+ ua -
Ra ia
La
ea mL
ω
ua:电枢控制电压(V);θ:旋转角位移;ω:角速度;mL:负载转矩; ea:电枢反电动势;ia:电枢电流;Ra、La:电枢回路等效电阻及等 效电感。 解:① 由物理定律可得: 经拉氏变换后如下:

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高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可近似为二阶系统进行分析。
1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2
微分方程: d c(t )
dt
n
2
dc(t ) 2 c(t ) k r (t ) dt
2 2 n n n
:
系统阻尼比
: 系统自然振荡角频率
K K G (S ) 传递函数: T S 2TS 1 S 2 S
0.5
1
2
,那么,系统的实际上升
时间就小于该区域边界相对应的上升时间。
2) 过调量MP: 根据响应曲线,求峰值时间tP,带入即得MP。
t 1
P n
2
M e
P

1 2
MP唯一由阻尼比ζ确定,一般ζ取0.4~0.8, MP对应范围为:26%~1.5%。 由上式可以得到等MP线族图如下:
(7) 单环反馈的化简
U E(S) — B(S) _ G H Y U
G 1 GH
Y
3)有关概念 前馈通路:从系统输入端U(S)沿箭头到输出端Y(S)的通路。 前馈传递函数:G(S)。
反馈通路:输出Y(S)经中间环节反馈到输入端相加点为止的通路。
反馈传递函数:H(S)。 误差信号:输入信号U(S)与反馈信号B(S)之差。
2 n C 2 2 2 n
2
n
特征方程: S 2 S 0
2 2 n n
特征根:
S1,2 n n 2 1
当输入c(t ) 1 时 ( 1 ) 1 (2) 过阻尼,无超调,但t 长。
S S
1 临界阻尼,无超调,但 t 比 1短。 (3) 0 1 欠阻尼,振荡,振幅按 指数曲线衰减 (4) 0 等幅振荡。 (5) 0 1 发散振荡,系统不稳定 (6) 1 单调上升,不断增长直 至。
L
e
( S )
( S )
JS
D
k
E (S )
a
I (S )
a
k
M (S )
e
1
2
- M (S ) 1 M (S )
L
e
-
JS
( S ) 1 ( S ) S
D
§2. 2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系统性能与系统微分方程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其微分方程的解 分为两个部分:动态解(特解)和稳态解(通解)。动态解(特解) 反应了系统在响应的过渡期间输出量偏离输入量的程度、系统响应 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等;稳态解(通解)反应了稳态误差。 系统性能与系统传递函数之间的联系:传递函数能反应系统的所有性能。

m m D J
e L
1 ( S ) ( M ( S ) M ( S ) D( S )) JS
e L
1 ( S ) ( S ) S
e u i R Li
a a a a a
a
e k m ki
a 1
1 I (S ) (U (S ) E (S ) R I (S ) LS
a a a a a
e
2 a
E (S ) k (S ) M (S ) k I (S )
a 1
a
e
2
a
注:me:电磁转矩;J、D转动惯量及阻尼系数;k1、k2为比例系数。 ② 绘制方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