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哲学与人生第十课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2.2 教学内容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特点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素养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规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3.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设定方法与步骤人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目标设定与人生规划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规划第四章:人生的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对生活压力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生活压力的应对方法与技巧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心理训练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五章:人生的社会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5.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表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与途径关注社会问题的意义与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第六章:哲学视角下的人生困境与抉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哲学视角分析人生困境的方法。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0课时)
第10课时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着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十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生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doc
哲学与生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辩证否定的实质,正确认识推陈出新的内涵。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屮的影响。
3.依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把事物发展理解为一个存在的理由不断丧失、让位于更高的阶段的过稈。
4.创新的社会重用,从社会进步、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高度体会自主创新的意义。
学习重点: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学习难点: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课前预习学案】(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木重点知识,找出白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教材疏理:【读教材、明任务】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2、坚持辩证的占定观,树立创新意识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交流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岀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习题演练:【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1、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屮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屮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屮国。
发展屮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屮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2、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屮国上海举行,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嚴大规模的一次盛会。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吐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
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
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
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
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Z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M会一如既往的使命。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的研究对象。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的基本问题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哲学流派,认识到哲学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哲学流派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哲学流派。
2. 讲解: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生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教案【优质】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第一课时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讲述了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确立的人生目标要看得见、摸得着、要切合实际;以及在人生目标指引下如何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的发展。
学情简要分析对于中职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但是,部分学生对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究竟有何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引导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明白人生的发展离不开目标,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目标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能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促进个人的成长。
教学重点1.明确人生发展需要设立目标的重要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2.如何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课堂教学过程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向人们提出了实现成功的三点建议:首先,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构想,即目标;其次,用任何可行的方式来达成目标;第三,调整一切方法达到成功。
他突出强调了确立目标对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确立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并不是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确立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人生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着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十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课件_图文
虎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
城
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走向,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张
使全国人民停止内战,共同抗敌,
学 良
使中国社会进入战胜帝国主义的潮流。
3.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个人 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 此,自觉认识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应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
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 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案例2
粉碎“四人帮”。
所谓“四人帮”是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四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帮派。1976年10月 6日,粉碎“四人帮”。粉碎“四人帮”是历史性胜 利,“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王
张
洪
春
文
桥
江 青
姚 文 元
以上二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情感: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
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 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 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点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 规律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 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 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 个人成长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教案3.通过对自我实现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自我实现的概念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自我实现的方法和技巧。
3. 自我实现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从自我实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2.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实现的方法和技巧。
3. 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自我实现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1. 演讲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2. 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
3. 课外阅读和个人反思。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讨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来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引用马斯洛的话:“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人生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二、讲授主要内容1. 了解自我实现的概念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自我实现的方法和技巧。
3. 自我实现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找一位成功的人作为个案。
2. 让学生分析这个人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
3. 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四、课外阅读和个人反思1.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加深对自我实现的认识。
2. 让学生写一篇个人反思,探讨自己的自我实现之路。
五、课堂总结1. 提醒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追求。
2. 强调学生:通过自我实现,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具有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自我实现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自我实现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 学生能够将自我实现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追求。
哲学与人生 教案设计 中专 中职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认知:〔1〕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开展能力的作用。
〔2〕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开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
3.运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1. 辩证思维方法。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被斥责的勤奋〞排练小品。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启发思考〕学生表演小品:“被斥责的勤奋〞〔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学生加分,计入平时成绩。
〕教师:为什么“勤奋〞被斥责?学生:讨论〔略〕。
教师:“被斥责的勤奋〞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教师: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材中“事例一〞蔡伦如何解决造纸的难题?“事例二〞那位发明工人是怎样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发明了“吸水纸巾〞的?学生:讨论〔略〕。
教师:蔡伦解决造纸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展了思维创新;那位发明“吸水纸巾〞的工人,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全面地看问题,运用了辩证思维。
上述两如此事例,都表现了科学思维方法在造纸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教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什么指导作用?学生: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根底。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流派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审视人生,提升人生境界。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思想流派;掌握哲学对人生的思考方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与科学、宗教等其他知识领域的区别2. 西方哲学思想流派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启蒙哲学:伏尔泰、卢梭、康德现代西方哲学:尼采、萨特、海德格尔3. 东方哲学思想流派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哲学:老子和庄子佛家哲学:释迦牟尼、龙树、慧能4.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对人生的思考方法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判断哲学对人生实践的指导作用5. 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哲学在应对现实挑战中的指导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基本概念、思想流派及其对人生的影响;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人生观念;3. 小组讨论法:探讨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4.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哲学与人生关系的深入思考;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哲学与人生》等相关教材;2. 参考书目:提供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等相关著作;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4.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哲学讲座、纪录片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课程结构: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3课时;3.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安排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4. 课堂活动:每章节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每次讨论时间为15分钟。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课件
1.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 第一,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第二,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是统一的。 第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从金平的事例中,谈谈你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关系的认识。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偶然的?哪些是必然的?举例说明
表现: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三、人的行为目的、动机与利益
说说你的人生目标,分析其产生的利 益基础。
第二框 把握历史规律与确定人生目标
一、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
观看视频:五四运动 思考:从五四运动走上革命道路的事例中,你认为应 如何处理社会规律与人生目标的关系?
看的不是天空,是寂寞r来自n.e任忠祥 ddfcren@ 2006/01/08
视频:偶然事件
三、遵循运用社会发展规律与确立人生目标
1.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遵循运用历史规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立正确 的人生目标
作业: 结合所学的哲学道理,谈谈在确立人生目 标时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 的关系。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PLAY
第一框 历史规律的特点
一、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1.区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必然性
2、社会规律的特点 各抒己见:社会历史是不是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一是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 二是通过人的活动发生作用; 三是一种统计规律;
武昌起义
孙中山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哲学与人生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课件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把握历史规律与确定人生目标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 观念深入人心。 孙中山 但是,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 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
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称帝,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 “洪宪”元年。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行为,遭到举国反对, 各地斗争四起。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取 消帝制。 袁世凯
第二节 把握历史规律与确定人生目标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把握历史规律与确定人生目标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 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 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 是一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和社会 政治史的分界线,标志着中国民主 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五 四运动的锤炼,一大批青年知识分 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顺应中 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改变了自己的 人生道路,确立了为民族解放和国 家富强而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积 极投身到革命的实践中,成为中国 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
出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
第四单元
小故事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夜晚,一个人在房间搜索着什么东西。有一个人问:“你 在找什么呢?” “我丢了一个金币。”他回答。 “那你把它丢在了房间中间,还是墙角?”第二个人又问。 “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间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 答。 “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 “因为那外面没有灯光。” 你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笑,然而,我们中的有些人每天 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金平从中职学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毕业时,正逢 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金平瞅准机会, 创办了“金平家电维修公司”。经验不足,他积 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讲座,接受相关 咨询机构的指导;资金紧张,他就向政府申请创 业贷款。金平在学习与实践中,明确了经营理念, 丰富了经营知识,积累了经营经验,发展了人脉 关系,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公司经营有声有 色,第一年就获利近两万元。赏到甜头的金平, 已经开始学习企业管理专科课程,决心要把“金 平家电维修公司”开成全市连锁店。金平在充分 利用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 展,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哲学与人生 第十课课件
明确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杀龙妙计”的寓言
从前有个叫朱泙漫的人,要学习杀龙的技术。他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拜支离益为师,经过三 年的学习,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 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哑口无言,这才大悟:原 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东西,他的本领白学了,学习杀龙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
⑴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有意识的人参加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 出来的;
⑵ 社会发展不是某个杰出人物个人的作用决定的,而是无数人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⑶ 社会历史是通过无数偶然性事件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事件的背后包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
性。
3.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教材P126的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B
③奴隶社会
④社会主义
①
C. ④ ③ ①
D.
①③
2. 和 的矛盾、 和 的矛盾,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 A
①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
③ 经济基础
④ 上层建筑
A. ①
③ ④ B. ④
③ ① C.
④ ③ ① D. ④ ③
①
课后作业:
结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和自己的成长经历,制作一份手抄报——“我人生路上的 目标”。
国民党败将 胡宗南
徐向前元帅
思考?
☆请同学们结合人生目标的选择,谈谈为什么这两个人的结果截然相反? ☆谈一谈你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目标的认识?
课堂作业:
选择题
1.封建社会代替 ,资本主义代替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我们对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前三单元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那么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
3.在认识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提问4: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准备上课
同学考虑先不回答
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精选全文
知识早知道
阅读与思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 越丰富。人们追求“舌尖上的美好生活”,绿色 食品成为就餐风尚;人们追求“家居里的美好 生活”,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家庭;人们 追求“休闲中的美好生活”,旅游、健身、阅读、 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 长了 … …
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与人生
本节课内容
01
02
1.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1.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2.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导入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程有无规律可循?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学习本课,我们将理解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将人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在人类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最基本的规律
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
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得到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井田制“千 耦其耘”“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而分散 的、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兴起了。
太空天空陆地
海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向更高更远更深探素
中职哲学与人生6-10课 教案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新课讲授〉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
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再如:让学生观赏漫画《他敢剪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
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他敢吗?为什么?(2)假设乙战胜甲,夺了剪刀,乙敢剪吗?学生展开讨论,作出结论:甲手拿剪刀,处于强盛一方,但他不敢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教案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第一课时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讲述了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确立的人生目标要看得见、摸得着、要切合实际;以及在人生目标指引下如何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的发展。
学情简要分析对于中职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但是,部分学生对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究竟有何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引导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明白人生的发展离不开目标,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目标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能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促进个人的成长。
教学重点1.明确人生发展需要设立目标的重要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12.如何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课堂教学过程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向人们提出了实现成功的三点建议:首先,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构想,即目标;其次,用任何可行的方式来达成目标;第三,调整一切方法达到成功。
他突出强调了确立目标对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确立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并不是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确立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人生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下面我们来分享两个精典的案例:【案例1】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教师归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通过对“哈佛精英人生轨迹的跟踪调查”的案例了解,我们知道,他们25年后的生活状况其实在25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他们日后生活品质的天壤之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案例2】绝不认命!修鞋嫂自学成故宫葡语讲解员分享、归纳:丈夫出事后,朱桂栀想带儿子回四川老家时,房东的一句话让这个农妇决心留在北京努力打拼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单靠修鞋和捡废品远远供养2不了孩子上学及她们的生活开销。
在一次修鞋时,她遇到了一个四川老乡,如今在故宫做讲解员,月收入4000多元。
朱桂栀一想要是能当上故宫讲解员,不仅能还清债务,还能给儿子交学费。
经过再三合计她决定选一门小语种----葡语。
对没有什么基础的朱桂栀来讲,学葡语着实不易。
在这期间有无数次的退缩,有无数次的鼓起勇气,孤注一掷。
儿子的成绩是她的动力,儿子的懂事是对她莫大的鼓舞。
学葡语路上的艰辛让很多人动容,也让我们钦佩。
为了了解故宫,她花60元买了一张票,中午连饭也没吃,下午闭馆时仅走完珍宝馆和后三宫的一小部分。
为了省门票钱,到了晚上,她悄悄躲起来蜷缩在树下草地上又冻又饿地准备熬过长夜。
可最后还是被保安发现了,听了朱桂栀的解释后,在场的人却惊呆了,大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20XX年6月,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故宫一名葡语讲解员。
她的工资加提成最多时一个月拿到了8000多元。
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巴西利亚大学计算机专业。
我想问下同学们:是什么改变了朱桂栀母子的命运?大家讨论、教师归纳:是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人生就有了意义,有了方向,有了追求。
没有目标,生活将是盲目的、没有意义的。
2.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们活动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
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案例1】周恩来早在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志在四方”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一正确的人生目标,支配他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并为3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
【案例2】打工妹在逆境中开始的财富唐洁17岁离开家乡,历经十多年打拼,在深圳有了一家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的贸易公司。
然而,20XX年的时候,因为一个新的财富发现,突然放下这一切,一个人回到老家。
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了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地搞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
20XX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家农户跟着她一起养殖土鸡。
唐洁和当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养殖基地一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万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四百多万元。
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下了果树。
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100万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贮备走深加工这条路。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上面两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归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
中职生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3.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案例1】有这样一个故事,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
它在一个只有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时间。
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这个小村庄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4出过大沙漠。
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来。
开始,肯.莱文雇了一个比塞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结果在第十一天又回到了原地。
后来,肯.莱文又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结果,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事实说明,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不能走出沙漠。
【案例2】尼克·胡哲名言----“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
”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人生的遭遇难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
你能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
”----“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即使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对于别人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 ----“没手,没脚,没烦恼。
” ----“如果你失败了,再站起来。
”----“如果别人没有给你奇迹,你就去成为奇迹。
”教师归纳:无论是人生发展的道路,还是社会前进的道路,都是目标导引的。
我们要在人生目标的导引下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从而推动历史发展。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人生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激发人的潜能,对人的发展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
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人生成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5有确定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让我们的活动在多样的选择和干扰中有了聚焦的方向,引导我们朝着具体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避免走弯路和错路。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发展的动力。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成功的保障。
第二课时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讲述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以及需要学生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毕业就要就业,因此大部分中职生都有自己的短期或长期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目标能顺应历史的发展,什么样的未来目标能得以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了解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领悟到目标的设立必须要看得见、摸得着、要切合实际。
正确的目标对个人成长很重要,要有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
3.运用目标: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过程展示创境激趣:运用教材“杀龙妙计”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不是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引思明理: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6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教师归纳: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要求的动机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规律相违背,则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课件展示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
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运用教材“相关链接”的图“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什么?”在讲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归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