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解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上,已不见单独设题,体现了文言文阅读重在整体理解的宗旨。我们虽然不必像以前那样花很多精力去细抠各类文言句式,但绝不表示这个考点不重要。准确地把握文言句式,有助于译文、译句的“信”与“达”。文言文阅读的晓畅与否,当然要取决于我们对字词的把握,也要看我们对相关文言句式的辨析。这些知识遍布文言文中,阅读时难以逾越和回避,况且作为保留题型的文言文翻译,命题所选文句每每从词语、句式及其用法的代表性上考虑。故在文言句式及其用法上,我们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应予以足够地重视。
【例题精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新课标I)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参考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
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帝”“苟”“死”三个,这是从原文中找出的比较重要的地方。“帝”在文中用作动词,意思是“称帝”“为帝”,这里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帝中国”应该翻译为“在中
国称帝”。“苟”是一个文言虚词,有连词、副词、形容词等多种用法,这里用为假设连词,表示“如果”,较为容易。“死”字的用法也不是单纯的不及物动词,而是“为……而死”的意思,文中表示“为金人另立异姓这事而死”。
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不吾索”“面责”“庶或”三处,“不吾索”涉及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不吾索”应理解为“不索吾”,也即参考答案中的“没有点名要我”。“面责”涉及名词用作状语,“面”是当面的意思,“面责之”指“当面指责他们”。“庶或”是语气副词,意思是“或许、也许”,而文中的“万一”表示发生可能性极小的副词,合起来用,如要让原文“庶或万一可济”中的“庶或”“万一”均得到落实,最好译为“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方法指导】
一、知晓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二)被动句式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
(三)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
“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未之.有也。(《孟子》)正常语序应该是“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如:人不暇自哀。(《过秦论》)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省略句式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二、明确词类活用的理解方法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都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志”本来是名词,意思是“志向”,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立志”。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用脚踢”。
2.名词用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