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
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探析
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探析作者:诸常初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摘要:近年以来,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高校合并与扩张,高校原有传统科层制结构弊端日益显现,去科层化和职能综合化成为高校机构改革的方向。
简要分析我国高校机构设置现状,试将政府大部制改革理念引入到高校机构改革实践中,探索高校机构改革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1-0100-04一、问题的提出“大部制”改革这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它可以化解政府部门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
与政府机构一直在努力精简不同,机构庞大并日益臃肿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通病。
高校机构政府化、高校组织科层化的趋向愈加明显,庞大的行政管理队伍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巨大的行政开支挤压了有限的教育经费;其次,重叠机构带来了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功能日益综合的学术机构,需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独大的情况:教育和学术问题的决策,各项资源的配置,基本上通过校长办公会进行;学校常设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职务评聘委员会,很少能在教育与学术决策中发挥作用。
二、我国高校机构设置现状(一)大学膨胀凸现了传统科层制的弊端高校植根于社会,它的管理体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同时,它又受“高校”这一概念的限定。
因此,它既具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又属于部门管理或者行业管理,具有教育工作的特点。
科层制组织模式和管理体系,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科层分工愈加精细,管理愈加复杂,高校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人们对其质疑声不断。
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探索与思考随着国家发展的步伐加快,各级政府机构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其中,研究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探索与思考,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那么,什么是大部门体制呢?它将会有哪些实际作用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大部门体制是指将原本几个独立的小部门和机构整合成一个大的部门,由新的部门领导来带领整个部门工作的一种机制。
这对于政府机构来说,有哪些好处呢?第一,能够消除机构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协作效率。
在过去的机构架构下,不同的小部门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互依赖但互相独立的状况,如此一来,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沟通成本高、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等问题。
在实施大部门体制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协作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大部门体制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浪费。
在独立的小部门下,往往需要重复购买、重复训练、重复投入人力等,经常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在实施大部门体制之后,各部门的重复工作将会得到消除,因此资源投入的浪费也将大大减少。
第三,大部门体制能统一思想,增强部门凝聚力。
由于人员因素、地域背景等原因,渐渐形成的“天干物燥”的问题,让很多政府机构变得“奇奇怪怪”,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范围。
在实施大部门体制后,将原本独立的部门整合到一起,有利于强化部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让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提升了部门内部的凝聚力。
然而,实际上实行大部门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度。
首先,在机构的整合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由于机构整合涉及到大量行政命令、条文的修改,对于政府机构的上下级管理,图样图森破的沟通方式也将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认为,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和文化上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其次,对于组建大部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才流失问题,不能不重视。
在过去的小部门中,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规划都是根据自己的审批文书行事的。
当机构被整合成大部门后,员工的职位和职责将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很容易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第一章绪论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高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高校和政府部门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来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
第二章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2.1 分权管理近年来,为了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中国高等教育系统逐渐引入了管理分权的思想。
各高校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组织机构的下属单位,并负责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运营进行监督和协调。
2.2 提高管理效率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各高校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互联网+”和“智慧校园”等信息化手段,高校管理工作各个领域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2.3 推广管理经验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成长过程,每个学校都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
各高校之间应该相互分享管理经验,互相协作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4 拓展国际化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学校应该吸取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让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共同推进高校行政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第三章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考3.1 加强专业化培训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极度专业化。
为了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专业培训。
各高校应该加强自己的培训体系,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专业、更针对性的培训。
3.2 加强内部协作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十分重要。
各学院、部门、中心应该加强内部沟通,构建协同合作的机制,充分发扬团队精神。
3.3 推进科技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
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型科技手段,可以对高校行政管理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4 保持进取心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
各高校要保持进取心,不断寻求创新,切实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
高等职业院校行政机构大部门制改革浅议
高等职业院校行政机构大部门制改革浅议作者:武文扬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2期摘要:在国家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职教育迈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也不断提升。
本文分析了大部门制在高职院试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机构改革大部门制如何推进高校行政机构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促进教科研工作快速发展,顺应高校社会化办学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因为其独特的社会性质和行业特点,对此显得尤为迫切。
政府部门的大部门体制改革对于高校的机构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机构改革推行大部门制的必要性我国现在有近千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几乎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的大多数是近些年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由各类中专校升格、合并转制而来。
在国家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职教育迈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也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急速发展需要,更好的和政府机构对接,高职院中行政部门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膨胀,由最初的十几个增加到如今的几十个,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也上升到40%上下。
如果再加上学校办学重点的转变和新业务的出现所带来的需要,行政部门的数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这种缺少科学规划的机构设置模式所造成的人员庞杂、分工过细、权责不清、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关系不顺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的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步伐和发展空间。
在很多院校,如果不看行政通知的部门署名,很难单纯从内容上分辨出是政出何门。
遇到教师职称评定、新生接待、军训等涉及面比较广的事件,往往要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开会协调,行政成本高企不说,最后的执行力也很难得到保证。
如何科学规划、降低行政协调成本、缩短议事链条、方便集中决策便成为高职院行政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机构改革推行大部门制的可行性大部门制在政府机构的成功推行和实施为高职院行政机构改革推行大部门制提供了实际参考和理论空间;武汉大学“政学分开”的探索和重庆文理学院“实部、虚处、实科” 的实践为大部门制在高职院的推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适时借鉴。
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_石亚军
热点聚焦*本文系石亚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 (项目批准号:06&ZD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石亚军 施正文[摘 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文就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分析了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和原则,探讨了需要重点研究的五个问题,即: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分离与协调问题,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问题、法律保障问题、配套措施问题及理论研究问题。
[关键词]大部制;责任政府;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03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8)02-0009-03一、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 小部制 与 大部制 两种类型。
小部制的特征是 窄职能、多机构 ,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工细、职能交叉多。
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
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 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 ,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 大部制 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多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部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
高职院校实行大部制改革的思考
第29卷第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9, No.2 2009年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February. 2009, 008~009 高职院校实行大部制改革的思考赖星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内容提要] 高职院校实施大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实行大部制高职院校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进行大部制改革不仅仅是机构重组,要转变职能,弱化行政权力,增强服务意识,以实用为原则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推动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调整。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部制[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9)02-0008-02中国的公立高校,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一直作为政府附属机构而存在。
这从高校领导人遴选和任命方式、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就可以看出。
当前,大部制改革正在政府部门轰轰烈烈地铺开,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高校也存在行政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员庞杂、行政经费支出太大、行政干预学术等问题,那么,高校如何应对?作为高教系统金字塔底层的众多高职院校,是否也要实行大部制,实施大部制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高职院校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张力(一)社会形势的压力。
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一样,是作为行政机构来管理的,院校各有行政级别(多为副厅级),校内行政机构根据各级部门要求而设,人员配置也各有行政级别,就是教学人员也参照行政级别进行管理。
既然高职院校是按照政府行政机构的逻辑运行,而不是按照学术机构的逻辑发展,那么,行政机构的运行逻辑,就是要求令行禁止,上行下效。
新一届政府已在中央机关开始实施大部制改革,那么各省市政府就会相应联动,高职院校作为下属单位进行相应的改革是迟早的事。
(二)自主办学的要求。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各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摘要: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
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为实现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厘清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实践环节讲,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从机构调整、人员重组、组织和岗位再造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其全称为大部门体制,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其含义是在政府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类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1]我国对大部制的提法源于中共十七大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在我国推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大潮下,许多高等学校也开始进行大部制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制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学部制改革;另一类是以山东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
本文所探讨的为第二类。
笔者认为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以管理重心下移和制定完善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前提,遵照合并相近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围绕教学和学生工作转变职能,以去行政化、提高服务水平、创建职业化队伍为着重点而形成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一、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一)管理重心实现下移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学校将人权、事权、物权下放给专业学院(主要体现为预算的制定和使用权的下放),由专业学院自行管理,并对专业学院的发展负责。
管理重心下移后原本由职能处室承担的,如制定教学计划、人员招聘、资产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转嫁给各专业学院,这样一来职能处室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从各种制度的制定、监控、服务等家长式的角色转移到为各专业学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服务者的角色。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
能降的 良好 氛围 , 可以打破原有小团体 、 小圈子对学校 工作 带来 的负面影 响 , 同时对 全体工作人 员来讲也是
次锻炼 和学 习的机会 。 在全 员竞聘 上岗过程 中 , 最重要 的一点 是保证过 程和结果 的公平 、 公正 。全员竞聘 上 岗的面试 官应 由
的服务者的角色 。工作任务的下移促使职能单位转变 职能 , 这为推行职能部 门大部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但是 , 我们 要注 意的是管理 重心 的下移是否一 定 有利于推行大部制改革?这就取决于学校对专业 学院 授权的程度 。
( 二) 厘清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 门的工作职责 职能 部 门大部 制 改革 应建 立在 有规 可依 的基 础
( 三) 做 好 宣传 工 作 , 统 一 改 革 思 想
学、 沈阳师范 大学等 高校 为代表 的高校职 能部 门大部 制改革 。本文所探讨 的为第二类 。 笔者认为高校职能部 门大部制改革是 以管理重 心 下移 和制定完善 的职能部 门工作 职责为前提 , 遵照合
并相近职能 , 提高工作效率 的原则 , 围绕教学 和学生 工 作转 变职能 , 以去行政化 、 提高服 务水平 、 创建职业化 队伍为着重点而形成 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
关键词 : 高校 ; 职 能部 门; 大部制 ; 改革
大部制 , 其全称 为大部 门体制 , 是现代西方发达 国 家普遍实行 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其含义是在政府 部 门设置 中 , 将那些职能相近 、 业务范 围类 同的事务相对 集中, 由一个部 门统一进行管理 , 最大 限度地避免政府 职 能交叉 、 政 出多 门 、 多头管理 , 从 而达到 提高行政 效 率, 降低行政成本 的 目标 。 我 国对大部 制的提法 源于 中共 十七大报告 , 报告 中提 出要加 大机构整合力 度 , 探索 实行职 能有机统 一 的大部 门体制 。在我 国推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 的大 潮下 , 许 多高等学校也开始进行大部制改革 。 目前 , 我 国高校大部 制改革大体 可以分为 两大类 , 一类 是 以北 京大学 、 武汉大学 、 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 为 代表 的学部制改革 ; 另一类是 以山东 大学 、 合肥工业 大
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探析
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探析作者:诸常初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高校合并与扩张,高校原有传统科层制结构弊端日益显现,去科层化和职能综合化成为高校机构改革的方向。
本文比较分析了高校机构改革和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要素,将大部制理念融入高校机构改革实践中,并根据高校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尝试建立高校机构设置理想模型。
关键词:高校;大部制;机构改革;管理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3-0088-04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与政府机构一直在努力精简不同,机构庞大并日益臃肿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通病。
特别是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合并和扩张的大潮,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在短短的几年内成倍增长,随之而来,高校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管理机制转变滞后等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高校规模的不断膨胀,带来高校职能的不断增加,最后导致高校内部机构设置的日益复杂,各所高校被迫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不断派生出新的部门,来处理新的不断增加的日常事务。
各个新兴部门的诞生往往缺乏系统规划,普遍为了应付新增事务而被动成立,所以容易导致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而原有部门也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不断膨胀,最终不仅导致高校机构臃肿、内耗增大、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
一、高校机构改革和大部制的要素比较分析(一)两者的共同点我国高校设置参照“苏联模式”同政府组织一样采用传统科层制管理结构。
将高校机构改革基本要素和大部制基本要素进行罗列比较可以看到,他们同样都强调通过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高校大部制改革探析
高校大部制改革探析作者:崔民日来源:《学理论·上》2012年第08期摘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不断增加的管理难度,各高校也在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学校的管理体制。
主要从高校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入手,阐述了当前高校大部制改革的现状,概括了高校大部制改革的优点,分析了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部制;改革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44-02一、高校大部制的概念界定(一)大部制的概念界定对于大部制的概念,一些学者、行政官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从管理学角度:大部制是指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这一定义也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概念。
从组织结构角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大部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
(二)高校大部制的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对高等学校的大部制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
青岛大学教授李福华提出:“学部制”,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1]。
结合以上概念和高校的学术组织特性,笔者认为,高校大部制是大部制与学院制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以学科为分类基础,将同一学科门类的院系进行合并重组成的一级管理机构。
本文也是基于这一概念对目前高校实施的大部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二、高校大部制改革的现状2008年以来,高校相继进行大部制改革,本文选择了已经进行改革的10所985重点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008年以前改革的3所学校。
笔者对这10所高校大部制改革的时间、范围、形成方式、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大部制改革成为了当前教育
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
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大学大部制改革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途径。
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再者,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大学大部制改革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实
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
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更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
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5篇
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5篇第一篇: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一、我国高校职能部门设置现状根据管理学的组织理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属于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类型[1]。
学校下属院系为直线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设置的党政管理机构为职能部门。
为了解高校职能部门设置现状,对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9所“985工程”高校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进行考察。
考察发现,大多数高校的职能部门数量都在30个以上,有的甚至多达40余个。
这些职能部门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党务部门,包括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统战部等;第二类是行政部门,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财务处、人事处、后勤处等;第三类是直属部门,包括网络中心、图书馆、期刊社、出版社等;第四类是社群组织,包括工会、团委等。
各高校在具体职能部门设置上存在诸多差异,但在核心部门设置上往往有许多相近之处。
在对上述39所高校职能部门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各校普遍具有的职能部门提取出来,组合成了高校职能部门的典型结构(见图1)。
图1显示的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部门架构,尽管已剔除了一些部门,但部门数量仍多达27个。
而拥有37000多名师生员工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仅拥有8个行政机构[2]。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职能部门“碎片化”倾向之严重。
职能划分和部门设置的不合理,使高校内部管理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重大决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责任主体难以明确。
特别是当管理难题出现时,管理部门都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部门间协调难度大,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不协同等问题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设置不同的职责与部门可以更专业化,但也增加了协调与控制的难度,各个部门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结果只能是部门最优化,即重点在于达到部门的目标而不是整体的目标。
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大部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大部制是由一个大的单位包容和管理下属多个小的单位,以实现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我国大部制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和解决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以确保取得顺利的进展。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目标和意义。
我国大部制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协调和整合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大部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整合分散的资源和权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大部制还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实施路径和方式。
大部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推进大部制时,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实现目标,针对不同的部门和行业,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合理规划的时间表和步骤,确保的可行性和顺利进行。
此外,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和沟通,形成的合力和共识,确保的顺利推进。
再次,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大部制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
在进行时,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阻力,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和权衡。
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大部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部制是一项持续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
在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大部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权力的运行和使用符合法治原则,有效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吸收和发展最好的制度和经验,推动大部制向更高水平和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我国大部制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的方向和路径,推动取得更好的成果。
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方案设置与有序度分析
组织架构 ,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 各职能部 门下设科 公平 办公 室 。圈 室 的数量也是在实地调研 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 , 以完成各部 门最基本业 务为原则划分得到的 , 可 以理解为其是科室设置的最小数量 。需要说 明的
的预期效果提供 了较为可靠 的依据。
关键词 : 高校 ; 职能部门 ; 大部制改革 ; 方案设置 ; 有序度
中图分类号 : 4 1 G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82 (0 1 1- 0 1 0 1 7 — 5 2 2 1 )1 0 0 — 6
一
、
引 言
急切期盼着职能部门的大部制改革 。 基于此 , 本文
2
一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1 7卷
类是党务部 门 , 主要包 括组织部 、 宣传部 、 统战 建设处 、 资产管理处以及后勤服务处等 ; 第三类是
部 以及纪委监察室等 ; 第二类是行政部 门, 主要包 直属部 门, 包括图书馆、 杂志社、 网络信息中心等 ;
括教务处 、人事处、财务处 、审计处、研究生处 第四类是群 团组织 , 主要包括 团委 、 工会等。其典 ( )学生工作处 、 院 、 招生就业处、 学科技术处 、 基本 型的结构如图 l 所示 。
如北 京 大 学 、 汉 大学 、 江大 学 以及 北 京师 范 大 为基础 ,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 武 浙 学等 。当然 , 这些大学主要推行的是直线部 门的大 部 门, 分别从事专业管理 , 由此形成 了主管统一指
高校大部制改革研究
高校大部制改革研究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大部制改革以来,“大部制”改革便成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新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政府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现行的政府大部制改革的一系列成果,给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启示。
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行政权力泛化、管理机构臃肿、决策缺乏民主、办事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借鉴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及实践成果,从梳理行政职能、精简繁琐机构、完善科学民主决策体系、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及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大部制改革基本途径。
达到弱化政府行政干预,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合理设置机构职能,平衡权利配置,科学划分事权的目的,根据高校特色、富有成效性地推进高校大部制改革,为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高校管理体制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对“高校大部制改革研究”这一命题分为六个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论文明确了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概念内涵,综合论述国内外高校管理体制的相关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具体阐述分析高校管理体制大部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其次,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回顾了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分析了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几所高校大部制改革试点的状况,总结归纳了现阶段我国高效管理体制大部制改革的难点。
再次,借鉴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总结相关实践启示,提出推进我国高校深化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及路径。
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
论高校管理机构的“大部制”改革
(一) 促进向学术系统分权, 复归学术本位
讨
长期以来, 由于 “政府以管理行政部门的手
“大部制” 与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段和思维来管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 实施
第一, “大部制” 与学术本位取向内在一致。 “指令性、 同质化和工程化管理”, 导致高校内部
收稿日期: 2011-01-17 作者简介: 卢威 (1985-), 男, 江苏沛县人,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 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邱法宗 (1955-), 男, 山东高密人,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公共管理系主 任,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布鲁贝克 (John S.Brubacher) 认为, 早期的大学 行政化, 其各种行政机构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政府
将 “闲逸的好奇” 精神追求作为目的④。 即使近 代理人或代管人的角色。 ⑧高校内部建立起类似
代政治论哲学盛行, 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 于政府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 组建起
探求知识更多地出于社会需要, 但 “政治化永远 与教育行政机关基本对口的管理机构, 由上级安
有一些被媒体冠以 “大部制” 名义进行的学术机 能力⑦, 后者指的是效能。 “大部制” 在精简机
构改革, 如北师大组建教育学部, 但这更多地考 构和人员的同时, 又使得高校必须根据管理目标
虑到学科融合问题, 改革对象是院系而非管理机 重新梳理行政权力, 使其行之必要, 以此提升管
构, 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升 了 管 理 效 能 。 其 次 , 缩 减 机 构 数 量 和 人 员 编 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节和革新 12。 上述两种模
制, 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办公经费和人员成本, 式也可用来分析高校内部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的
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
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一、我国高校职能部门设置现状根据管理学的组织理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属于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类型[1]。
学校下属院系为直线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设置的党政管理机构为职能部门。
为了解高校职能部门设置现状,对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9所“985工程”高校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进行考察。
考察发现,大多数高校的职能部门数量都在30个以上,有的甚至多达40余个。
这些职能部门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党务部门,包括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统战部等;第二类是行政部门,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财务处、人事处、后勤处等;第三类是直属部门,包括网络中心、图书馆、期刊社、出版社等;第四类是社群组织,包括工会、团委等。
各高校在具体职能部门设置上存在诸多差异,但在核心部门设置上往往有许多相近之处。
在对上述39所高校职能部门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各校普遍具有的职能部门提取出来,组合成了高校职能部门的典型结构(见图1)。
图1显示的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部门架构,尽管已剔除了一些部门,但部门数量仍多达27个。
而拥有37000多名师生员工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仅拥有8个行政机构[2]。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职能部门“碎片化”倾向之严重。
职能划分和部门设置的不合理,使高校内部管理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重大决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责任主体难以明确。
特别是当管理难题出现时,管理部门都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部门间协调难度大,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不协同等问题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设置不同的职责与部门可以更专业化,但也增加了协调与控制的难度,各个部门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结果只能是部门最优化,即重点在于达到部门的目标而不是整体的目标。
”[3]60第三,机构庞杂,人员冗繁。
管理人员一般要占教职工总数的一半左右。
关于大部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部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大部制”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其改革的方向和成功条件,以深入研究、深入思考的积极姿态,应对大部制改革这样的新课题、新考验。
什么是大部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以往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大部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并在公共管理变革中有了新的发展,如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等。
市场化国家之所以普遍实行大部制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它有一些明显的优越性。
其一,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部门、机构的数量,降低行政成本;其二,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机构之间由于职能分工过细,导致政府职能交叉、重叠等引发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其三,由于实行相近业务的统一管理,可以防止部门之间沟通难、协调难等政府各部门经常会遇到的通病。
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首先,与过去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比,200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较大压力:一是宏观经济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
探讨
摘要: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
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为实现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厘清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实践环节讲,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从机构调整、人员重组、组织和岗位再造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其全称为大部门体制,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其含义是在政府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类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1]
我国对大部制的提法源于中共十七大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在我国推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大潮下,许多高等学校也开始进行大部制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制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学部制改革;另一类是以山东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高校
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
本文所探讨的为第二类。
笔者认为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以管理重心下移和制定完善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前提,遵照合并相近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围绕教学和学生工作转变职能,以去行政化、提高服务水平、创建职业化队伍为着重点而形成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一、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
(一)管理重心实现下移
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学校将人权、事权、物权下放给专业学院(主要体现为预算的制定和使用权的下放),由专业学院自行管理,并对专业学院的发展负责。
管理重心下移后原本由职能处室承担的,如制定教学计划、人员招聘、资产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转嫁给各专业学院,这样一来职能处室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从各种制度的制定、监控、服务等家长式的角色转移到为各专业学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服务者的角色。
工作任务的下移促使职能单位转变职能,这为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管理重心的下移是否一定有利于推行大部制改革?这就取决于学校对专业学院授权的程度。
(二)厘清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应建立在有规可依的基础上,才
能显示出改革的合理性。
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必然会发生变化,一部分工作任务转嫁给了专业学院,另外随着职能部门角色的转变也会增加一些新的职责。
因此,在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后和推行大部制改革前,有必要厘清现有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合并相近工作或把相近工作职责归口到同一个部门,这样可以给职能部门的整合提供依据,避免推行大部制改革后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
同时,根据职能部门角色的转变,从管理者转变到服务者,将会更加注重为学校或专业学院建设发展搜集信息和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也许会衍生出新的工作职责,为完善部门设置提供依据。
(三)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改革思想
每次改革必将触及到一些人或部门的利益,因此做好思想工作,统一改革思想,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
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总体上会减少,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也会减少,加上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后一些部门或消失或合并,这就会引起现有一些人的不满,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改革(如工作中推诿、散漫、散布不利于单位的谣言、盲目的增加工作任务)。
在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前,向利益相关者宣传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学校为因推行改革而失去某些利益的员工进行的考量,尽量解除他们的顾虑,为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着重点
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学校管理的精简效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推进:
(一)根据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进行大部制调整
高校在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前,有必要依据管理重心下移后对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进行归类,把工作职责相近的事项归纳到一类,根据工作职责的划分将原先相互独立的职能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进行拆分后再合并),笔者认为这是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设职能部门有二十个左右,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党务部门,主要包括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监察室等;二是行政部门,主要包括校办、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建设规划处、后勤保卫处等等;三是直属部门,包括图书馆、校办企业等;四是群团组织,包括工会、团委等。
这与欧美大学的组织结构设置相对简单、分工明确且富有效率相比,显得比较臃肿。
如拥有30 000多名学生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仅拥有八个行政机构,即人力资源和财务部、工程和设备部、国际办公室、学术事务部、科学研究部、数字系统中心、能源审核与电力管理服务部、性别公平办公室。
[2] 依据“合并相近职能,避免交叉重复”的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标准,笔者认为可将高校职能部门进行如下调整:
1. 综合服务部。
包括:党办、校办、宣传部、国际交流合作处、工会、纪委监察室、档案室等。
2. 教务与科研部。
包括:教务处、科技处、图书馆
3. 学生服务部。
包括: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
4. 组织人事部。
包括:组织部、人事处等。
5. 后勤保障部。
包括:财务处、后勤保卫处、建设规划处、条件设备处(网络信息中心)等。
在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打交道,而在高校中与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最频繁的是职能部门。
因此,在进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时还要考虑到改革后相关职能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对接问题。
(二)组织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全员竞聘上岗的根本目的在于选拨优秀人才、激励人才、淘汰不适合本岗位工作的人员,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减员增效。
笔者认为,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应忽略大部制改革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职位、职称、学历、工龄等因素,重新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进行公平竞争。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基于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后工作职责的变动,选择与自身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岗位进行竞聘上岗,这样有助于把最合适的人用在最合适的工作岗位,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组织全员竞聘上
岗,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的良好氛围,可以打破原有小团体、小圈子对学校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全体工作人员来讲也是一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在全员竞聘上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
全员竞聘上岗的面试官应由校级领导和专业学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不能含有竞聘上岗的工作人员。
面试官应站在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高度,摒弃个人好恶和偏向,以至公至正之心对竞聘上岗者进行评判。
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淘汰者心服口服。
(三)实行处级(含处级)以下工作人员职员制
实行职员制的核心是实现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化。
“高等学校管理是一项职业,完成和实现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不能离开这样一支职业化队伍。
实行教育职员制,其目的在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管理队伍职业化。
”[3] 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体现了高校职能部门职能角色的转变,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处级(含处级)以下工作人员实行职员制,剥去披在管理者身上的行政级别的外衣(处长、科长),取消行政级别和处长、科长等称谓,与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加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职业化认识,树立职业追求,实现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
在实行职员制后,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之间不再有行政级别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便于与外部交流,可以把职员设为不同等级,同一部门低等级的职员要接受高等级职员在业务上的指导、监督和考核。
(四)发挥各种委员会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许多委员会,并制定了章程。
但很多委员会因高校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职能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推行职员制,提高管理工作的职业化水平,需要完善各种委员会的建设,发挥委员会在高校专业化管理方面的作用。
委员会成员大多是该领域的专家(或有一定专业基础),委员会的运行和所做决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应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
职能部门要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工作交给委员会,这样有助于实现高校管理的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简效能。
参考文献:
[1]左健民,王志华.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方案设置与有序度分析[D].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2]全力.论高校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3]毕宪顺.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研究[D].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