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 病毒的基本性状(2)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  病毒的基本性状(2)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
2.重点
(1)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2)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3) 病毒感染的类型。
3.难点:
(1)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2) 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3) 病毒与肿瘤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
讲授内容和时间分配
南华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22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2)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
授课时间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掌握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及传播途径;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潜伏感染和慢 发病毒感染的特点。
(2) 熟悉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及病毒与肿瘤的关系;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3)了解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的分类;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1. 主要知识点
(1)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3) 病毒的分类。 (4)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5)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6) 病毒感染的类型。 (7) 病毒与肿瘤的关系。
抑制作用。 (7)病毒与肿瘤的关系(5min)。 (8) 病毒感染的类型(5min):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媒体选用
采用具体的举例和多媒体、彩色投影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
板书设计
(1)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3)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 (4)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5) 病毒感染的类型。 (6) 抗病毒免疫。 (7)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与有无病毒血症、病毒血清型别的多少及病毒表面抗原是否易发生变异有关。

病毒简介

病毒简介
▪ 病毒的寄生一般对宿主会产生危害甚至致病致 死。能寄生在害虫体内的病毒则可用于害虫的生 物防治,用作生物防治的病毒,为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
(三)没有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简单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基本结构为蛋白质衣 壳和核酸内芯。少数含脂质、多糖,具被膜。
大多数病毒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核糖核酸, 少数还含有类脂和多糖。
蛋白质起保护作用,并决定病毒的特异性、致 病性、毒力和抗原性。
核糖核酸则主要决定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对宿 主细胞的感染力。
病毒的核糖核酸有两类:DNA和RNA,但一 个病毒体只含有DNA或RNA,不同时含有两种核 糖核酸,分别为DNA或RNA病毒。
(四)繁殖方式特殊
病毒的繁殖方式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步:
(三)抗菌素、抗体和干扰素
绝大多数病毒对各种抗菌素均无敏感性, 尚没有发现有特效病毒抑制药物;
抗体是病毒侵入有机体后,由有机体产 生的一种特异蛋白质,用以抵抗外来病毒, 入侵的病毒是抗原,而产生的特异蛋白质是 抗体(接种疫苗是接种抗原);
干扰素是宿主细胞抵抗入侵的病毒而产 生的一种糖蛋白,它进而诱导宿主细胞产 生抗病毒蛋白而使病毒灭活。
“非典型肺炎”元凶冠状病毒 SARS
(二)专性寄生
▪ 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它只能在特定的 宿主细胞中利用其条件进行生长繁殖,脱离宿主 细胞便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在活体外不具 生命力。
▪ 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寄生具有严格的专一性。 据此,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噬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等。
三级处理:是继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有 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处理过程。包括絮凝、沉淀、 过滤和消毒(石灰、液氯、臭氧、紫外线)等过程, 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脱N、除P,去除病毒。

微生物培训内容

微生物培训内容

药品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内容目录第一章微生物概述一. 什么是微生物二. 微生物的分类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一. 细菌二. 真菌三. 病毒第三章消毒与灭菌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二. 化学消毒灭菌法第四章 GMP与微生物一. 药品生产中微生物的生态学分布二. 微生物污染导致药物变质的因素三.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四. 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第一章微生物概述一.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

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1. 微生物的作用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一.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病毒总论.doc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病毒总论.doc
E.基因组分节段数可多少不一
10•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在细胞外的病毒不能产生能量
B.在细胞外的病毒不能合成蛋白质
C.在细胞外的病毒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复制酶
D.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才能获得病毒核酸
E.需要宿主细胞膜成分,构成病毒的包膜
11.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包括
A.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敏感性突变株、缺损性干扰颗粒等毒力变异株。
11.温度敏感性突变株或称ts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s),为在许可
温度(28°C〜35°C)能增殖,但在非许可温度(37°C〜40°C)不能增殖的病毒 株。而其亲代野毒株则在这两种温度下都能增殖。这种突变是因为病毒基因组中 单个核苜酸的改变而导致病毒蛋白(酶)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这种蛋白在允许温 度内能发挥正常功能,而当温度升高时其功能受限而使突变株不能增殖。一般ts株同吋又是减毒株。
A.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B.病毒基因组核酸类型和结构
C.病毒衣Leabharlann 的对称类型D.病毒致病性强弱
E.病毒又无包膜结构
7.用以判断病毒有无包膜的根据是
A.致病性的强弱
B.对咼温的抵抗力
C.对石炭酸的抵抗力
D.病毒的浮力密度
E.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关于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成为杀宿主细胞的病毒
D.病毒使细胞形成新抗原
E.病毒基因整合入细胞染色体
21.可产生丫干扰素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屮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郎罕氏细胞
22.抗体对病毒阻抑作用的机制,主耍是

自然环境中病毒影响健康的因素

自然环境中病毒影响健康的因素

自然环境中病毒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微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微小气候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因素。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维持热平衡.而微小气候可明显影响机体的热平衡。

环境噪声包括生产性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等,它们不仅可妨碍正常的工作、学习及休息等,对听觉系统及听觉外系统均可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非电离辐射按其波长可分为紫外线、可视线、红外线以及激光、微波、广播电视等设备产生的射频电磁辐射等。

高频电磁场、微波辐射等对人体产牛多方面的明显损害,过量紫外线对眼睛、皮肤具有损害作用.据认为,皮肤癌的发生也与紫外线的过量聚露有一定的关系:环境中的电离辆射除由于当地自然环境例如_十地、岩右、水等中放射忡本底值较高外,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排出的放射性废弃物,核爆炸、核泄漏等是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丰要因素。

此外.房屋的建筑材料例如砖、石、水泥等若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例如铀、镭等,可导致室内具有放射性的氡及其子体浓度增高。

氡及其子体是造成室内放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人的肺癌发生率高与室内氧及其子体污染具有明显的关系。

二、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含量适宜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当前随着石油化学、有机合成等工业的飞速发展手II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化学物质的合成和使用已进人人们的生活环境。

仅据美国登记的化学物已达’700多万种.在文献中每年约有40万种化学物出现,约有t000种新化学物投放市场,常用的化学物达7万种。

据美国统计,约有4万种化学物在商品中销售,每年约有500~1000种新化学物投人使用。

因此。

大量的化学物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被排放到环境中。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和饮用水进入机体:各种燃料的燃烧产物,有的存在于废水、废气和废渣中.通过多种途径在环境中的迁移运动,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和饮用水进入机体。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是一种微生物体,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会来生存和繁殖。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从而导致宿主细胞的死亡或者发生病变。

然而,宿主细胞也不是无能为力,它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抗病毒机制来降低病毒侵袭的威胁。

在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非常脆弱,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病毒入侵细胞的途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侵宿主细胞,例如直接侵入、细胞膜介导的侵入、细胞器介导的侵入等。

其中,细胞膜介导的侵入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病毒感染后会通过一系列的途径进入宿主细胞,其中包括膜融合、内吞作用、钩端作用等。

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就可以开始复制自己的基因物质,并在宿主细胞内制造新的病毒颗粒,继续攻击其他健康的细胞。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它基于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包括病毒蛋白质、宿主蛋白质以及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种类的病毒与不同种类的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病毒需要利用宿主细胞内的代谢机会,并提高自己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速度。

同时,宿主细胞也在竭尽全力来抵御病毒的攻击。

宿主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干扰素等抵抗病毒的攻击,同时也会进行自噬过程将病毒清除出细胞,降低病毒感染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

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了病毒与宿主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进行自身基因表达,并抵御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

宿主细胞也会利用RNA干扰等机制来抵御病毒的攻击。

影响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因素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些影响因素包括病毒的毒力、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物理、化学差异,以及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的免疫状态等。

病毒的毒力是指病毒引起疾病的能力,也称为致病性。

某些病毒的毒力非常强,很容易感染到宿主细胞,导致宿主细胞迅速死亡和病变。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 病毒学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 病毒学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重点难点
掌握 1. 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2. 病毒的增殖; 3. 病毒体、衣壳、刺突、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的概念。
熟悉 1. 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2. 病毒遗传与变异; 3.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了解 1. 研究病毒大小、形态和结构的方法; 2. 病毒的分类。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sizes and shapes of viruses
病毒包膜的主要功能
➢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 与病毒入侵有关 ➢ 具有抗原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刺突结构示意图(流感病毒血凝素糖蛋白三聚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病毒包膜(电镜照片)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病毒衣壳(电镜照片)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replication of viruse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一)病毒体的定义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
(二)病毒的大小
各种病毒体大小差别悬殊,最大病毒约300nm,如痘病毒;最小的20nm,如微小病毒。
(三)病毒的形态
多数病毒为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状、丝状、弹状和砖块状,噬菌体呈蝌蚪状。
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
➢ 病毒复制 ➢ 决定病毒的特性 ➢ 部分核酸具有感染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病毒蛋白质
蛋白质是病毒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病毒体总重量的70%,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病毒蛋白可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主要分布于衣壳、包膜和基 质中,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非结构蛋白是指病毒蛋白多肽,如酶类等。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包膜病毒、裸露病毒二十面体对称和螺旋对称结构示意图

第5篇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5篇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重金属极其盐类
是杀菌剂和防腐剂,作用最强的是Hg,Ag,Cu,作用机 理: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活。(与E的-SH结合。)
0·02-0·2%Hgcl2(升汞)溶液对大多数细菌有致死作用。 0·1-1% AgNO3 可消毒皮肤,1%浓度新生儿点眼预防眼炎 CuSO4对真菌、藻类有强杀伤力,波尔多(CuSO4+碳)防植物病害 另外还有砷,铋、锑的化合物是治疗梅毒的特效药。
微生物的形态、化学组成及新陈代谢等与一定的 外界化学因素密切相关。
各种化学物质对微生物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有的可 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的阻碍微生物新陈代谢的 某些环节而呈现抑菌作用,有的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 凝固面呈现杀菌作用。就是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其 浓度、作用时的温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作用对象 的不同,或呈现抑菌作用,或呈现杀菌作用。
菌体内盐离子浓度升高。
各种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不一样。
多数微生物不耐干燥,常用干法保存草料和食 品类。
当牧草水分降至12-16%,可较长时间保存;
谷物类水分在14%以下,低于30℃可长保存; 若升温置30℃或湿度大于17%,或即使低于 10℃ ,但湿度高于19%,即会生霉。
二、 渗透压:
渗透压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
(二)化学物质的浓度
一般认为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愈大,其对微生物 的毒害作用愈强。但这不等于浓度加倍,杀菌力 也随之增加一倍。如0.5%的石炭酸只能做防腐剂, 而浓度增加到2—5%时,则呈现杀菌作用。消毒 剂浓度的增加是有限度的,超越此限度时,并不 一定能提高消毒效力,有时一些消毒剂的杀菌效 力反而下降,如无水酒精不如70%酒精的杀菌作 用强。
用冷冻法保存食品(肉品、乳品、蛋品及其他食品等),可 经久不坏。但在冰冻前即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因 病原微生物在冰冻的条件下能继续存活,故此种受污染 的冰冻食品更有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兽医基础 模块3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 项目1微生物学基础

兽医基础 模块3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 项目1微生物学基础

模块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项目一微生物学基础任务一细菌知识点一: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微小,通常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

不同的细菌大小也不相同,细菌的大小常受菌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二: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根据细菌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相应地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

知识点三:细菌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无色透明,有坚韧的弹性。

它具有维持菌体形态,保护菌体耐受低渗环境,参与细菌的物质交换作用,还与细菌的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染色特性有关。

2.细胞膜:一层半透性生物薄膜。

它具有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提供鞭毛的着生点,参与能量代谢等功能。

3.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的无色、透明、黏稠的胶体状物质。

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4.拟核:分布于细胞质的中心或边缘区。

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荚膜具有保护菌体的功能,还具有贮留水分,抗干燥的作用;荚膜与细菌的毒力有关;荚膜具有抗原性。

2.鞭毛:鞭毛具有抗原性,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的主要功能是传递遗传物质。

4.芽孢: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

一个芽孢经过萌发后也只能形成一个菌体,故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

杀死芽孢的可靠方法是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评价消毒剂的效果一般以能否杀灭芽孢为标准。

知识点四: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呼吸类型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所有细菌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等。

2.适宜的温度:病原菌在15—45_℃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37_℃左右。

3.合适的酸碱度(pH):大多数细菌在pH4.0—9.0的范围内可以生长,多数病原菌的适宜pH为7.2—7.6。

病毒学及检验

病毒学及检验

(五)病毒的分类和常见病毒 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基因特征、形态大小、 结构和对脂溶剂的敏感性等。 (1)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病毒分为 三类: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2)根据感染宿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 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3)根据感染途径和临床特点分类: ①呼吸道病毒——流感V、副粘V、鼻V、冠状V、 腺V、风疹V和呼肠V。 ②肠道病毒——polio V、Cox V、ECHO V、rota V和新肠道型。 ③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 HGV和TTV。 ④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V。 ⑤疱疹病毒——EBV、CMV、HSV和VZV。 ⑥狂犬V、汉坦V、新疆出血热V、登革V和HIV。
3.病毒的干扰现象 (1)概念: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可 出现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可发生在异 种病毒之间,也可可发生在同种同型不同株病毒之 间(流感病毒的自身干扰)。 (2)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 ①与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 有关, IFN能干扰病毒的mRNA的复制;②干扰病 毒的吸附或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③缺陷病毒 所引起的干扰。 (3)干扰现象的临床意义 ①可阻止宿主细胞发病,也可中止感染,使疾病痊 愈; ②应用病毒性疫苗时,应防止干扰现象产生。
(四)病毒感染与肿瘤 通过动物实验已证实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 有关,但对人类的作用尚处于研究阶段。 逆转录病毒C型 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逆转录病毒B型 乳腺癌。 EB病毒(疱疹V-4型)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霍奇金病、白血病、淋巴瘤。 HSV- Ⅱ、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 HBV 原发性肝癌。 HPV 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
56℃×30’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二十五章-病毒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二十五章-病毒学概述
体积小,结构简单, 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只能在活的、敏感的细胞内 以复制的方式增殖的 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类病毒Viroid和 朊病毒Prion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特性
病毒
通过细菌滤器 (0.45μm)
结构
+ 非细胞
有无细胞壁
-
细菌 -
原核细胞 +
支原体 +
原核细胞 -
立克次体 -
原核细胞 +
衣原体 +
这种以病毒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称为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
增殖方式——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
复制周期: 1、吸附(absorption) 2、穿入(penetration) 3、脱壳(uncoating) 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5、装配与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
1、吸附 (absorption) ① 病毒与细胞的静电结合介导可逆的非特性吸附; ② 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包膜或衣壳表面的配体结合,
介导不可逆的特异性吸附; 特点:高度特异性,决定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
吸附
2、穿入penetration) 通过吞饮或融合方式穿入细胞膜。
① 吞饮(endocytosis):细胞膜内陷似吞噬泡,无包膜病毒 ② 融合(fusion):在融合蛋白的作用下,病毒包膜与细胞膜
根据基因组的指令在细胞内复制病毒核酸、 合成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根据基因组转录mRNA及转译蛋白质的不同, 生物合成可分六大类:
双链DNA病毒(多数) 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很少)
单正链RNA病毒
单负链RNA病毒 RNA病毒

4 消毒与灭菌

4 消毒与灭菌
西南民族大学
6 、 防 腐 (antisepsis) 指 阻 止 或 抑 制 微 生 物 生 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物质称防腐剂。 7、无菌(asepsis) 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 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以无菌法进行的 操作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以无菌技术剖 腹产取出分娩胎儿,并在无菌条件下饲喂的动 物,称无菌动物。 8、SPF动物:以无菌方法取出,饲养在相对封 闭的环境中,动物明显健康,无规定疫病病原。
作用时间
种类
环境
有机物
温度
酸碱度
西南民族大学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绝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 例外的有70%乙醇或50%~70%异丙醇的消毒效 果最好。
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的作用时间 愈长,消毒效果也愈强。
西南民族大学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同一消毒剂对不同种类和处于不同生长期 的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越大, 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西南民族大学
一、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1、消毒剂的条件
种类很多,其杀菌作用亦不相同,一般可 根据用途与消毒剂特点选择使用。最理想的消 毒剂应是杀菌力强、价格低、无腐蚀性、能长 期保存、对动物无毒性或毒性较小、无残留或 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药物。
西南民族大学
2、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复杂而多样,根据对菌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例如酚类(高浓度)、
西南民族大学
4、灭菌(sterlization)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 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的 方法。 5、消毒(disinfection)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 生物的方法。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 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 格要求全部杀死。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称消毒 剂。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1.物理因素。

(1)温度:低温可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或相对静止,但多数微生物在低温环境中并不死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用低温保存菌种、培养基和食品等。

高温可杀死微生物,因此,高温被作为常用的消毒灭菌法。

高温消毒灭菌法有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法。

湿热法包括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在同一温度和时间,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原因是湿热使菌体蛋白更易于凝固变性,穿透力也强,并且湿热蒸汽接触被灭菌物体时,由气态变为液态,同时放出潜热而提高物品的温度达到灭菌作用。

(2)日光与紫外线:日光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被褥、衣服等物品在日光下暴晒数小时,大部分细菌可被杀死。

日光的杀菌作用来自紫外线。

紫外线的杀菌波长为265~266nm,最易被细菌DNA吸收,从而干扰细菌DNA复制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的穿透力差,故只能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3)电离辐射:足够剂量的高速电子X射线、y射线能破坏细菌的DNA,对细菌有致死作用。

照射时被照物品不升温,常用于导管、注射器等塑料制品和食物的消毒。

(4)过滤除菌:是一种机械除菌的方法,常用玻璃滤器和薄膜滤器等。

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药液的除菌,亦可以用于实验室、手术室、无菌间、超净台的空气除菌。

2.化学因素。

(1)消毒剂:是指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

消毒剂在低浓度时有防腐作用,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

消毒剂对细菌和人体都有毒性作用,只能外用,不能口服。

消毒剂能影响细菌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生理活动。

如红汞、甲紫(龙胆紫)、乙醇、甲醛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改变菌体的酶蛋白,导致细菌代谢障碍而死亡;新洁尔灭、来苏儿、石碳酸等可改变细菌胞壁和胞膜的通透性,使胞浆外漏,细菌死亡;氯和碘酒能与菌体蛋白中的氨基结合,使细菌代谢障碍而死亡。

(2)防腐剂:生物制剂中常加入防腐剂抑制污染菌的生长。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
• 温度 • pH • 射线和紫外线
化学因素
• 脂溶剂 • 酚类 • 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 • 抗生素与中草药
物理因素
➢ 温度: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病毒标本的保存应尽快冷冻。 -70℃和液氮(-196℃)中病毒的感染性可保持数月至数年; 50-60℃ 30min,多数病毒可被灭活,HAV 60 ℃ 存活4 h。 100℃数秒钟,多数病毒可被灭活,HAV 100 ℃ 5 min
肝炎病毒对过氧乙酸、次氯酸盐较敏感。
➢ 抗生素与中草药:现有抗生素对病素无抑制作用; 中草药对病毒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HBV 100 ℃ 10 min。
➢ PH: 在pH 5~9范围内稳定, 强酸、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
➢ 射线:X射线、γ射
紫外线照射
可见光
病毒
灭活
复活
化学因素
➢ 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等能使包膜病毒的包 膜破坏溶解,病毒失去吸附能力而灭活。
➢ 化学消毒剂:强酸、强碱类消毒剂,酚类、氧化 剂、醇类等。 不同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inactivation):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病毒体,受 到 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后,失去感 染性,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颗粒。
★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抗原性、红细胞吸
附性、血凝及细胞融合等特性。
理化因素灭活病毒的机制是:
(1) 破坏有包膜病毒的包膜 ------冻融或脂溶剂
(2) 使病毒蛋白变性---酸、碱、温度 (3) 损伤病毒核酸------变性剂、射线

简述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简述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简述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因素: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营养来源,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和生长因子等。

这些营养因素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2. 物理因素:微生物的生长受到物理因素的影响,包括 pH 值、温度、氧浓度、湿度、静水压、渗透压和辐射等。

其中,pH 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 pH 值的生长范围有不同的要求。

3. 营养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也不同,一些微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耗能量,而另一些微生物则可以快速消耗能量。

4. 环境清洁: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清洁的环境,避免污染和干扰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污染可以来自细菌、病毒、真菌等,特别是实验室内部的污染,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微生物的生长条件需要综合考虑营养因素、物理因素、营养代谢和环境清洁等方面,确保微生物生长在最佳状态下。

病毒

病毒

试论述病毒在环境中存在时间受那些因素影响,讨论其危害、控制对策及实际应用有哪些??
影响因素:1.对病毒影响最大的物理因素是温度、光和干燥度。

2.化学因素:体内灭活的化学物质有抗体和干扰素。

体外灭活的化学物质有:酚、低渗缓冲溶液、甲醛、亚硝酸、氨、醚类、十二烷基硫酸钠、氯仿、去氧胆酸钠、氯、溴、碘、臭氧、乙醇、强酸、强碱及其他氧化剂等。

3.还有抗生素。

危害:1.病毒寄生在生物体内,破坏生物机体,引起人类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疾病,甚至死亡。

2.病毒还破坏工、农、林业生产。

控制对策:1.清洁环境、喷洒药物消毒器物和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

2.将病毒灭活,或减毒制备成各种流行疾病的疫苗作抗原,注入人体内产生抗体,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人得以免患病毒病。

实际应用:1.制备疫苗,预防人的疾病。

2.昆虫病毒可以用来防治农作物和林业虫害。

3.噬菌体应用于医疗、发酵工业、水产养殖、禽畜养殖、农林业、环境保护等。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特点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特点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化学品使用等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对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理化因素是指影响人体健康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电磁辐射、化学毒素等。

这些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疾病的分类、病因及预防等方面探讨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特点。

一、疾病的分类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可以根据病因分为三类:物理因素所致疾病、化学因素所致疾病和生物因素所致疾病。

1.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物理因素所致疾病是指由于人体长期或短期接触某种物理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辐射、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场等。

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辐射会导致癌症和遗传突变;噪声会导致听力下降和心理障碍;振动会导致手臂震颤和脊柱疾病;高温会导致中暑和热痉挛;低温会导致冻疮和冻伤;电磁场会导致头痛、失眠等。

2.化学因素所致疾病化学因素所致疾病是指由于人体长期或短期接触某种化学物质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有机污染物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疾病;无机污染物会导致肝肾损伤和癌症;重金属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疾病;农药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和癌症;食品添加剂会导致过敏和心血管疾病。

3.生物因素所致疾病生物因素所致疾病是指由于人体长期或短期接触某种生物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细菌会导致肺炎和胃病;病毒会导致流感和艾滋病;真菌会导致皮肤病和肺病;寄生虫会导致疟疾和肠病。

二、病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作用理化因素会对人体造成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和疾病发生。

例如,化学物质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毒性作用,导致肝肾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物理因素(1)温度: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以下的温度,特别是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温度(-196℃)下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

大多数病毒于50℃~60℃30分钟即被灭活。

热对病毒的灭活作用,主要是使病毒衣壳蛋白和包膜病毒的糖蛋白刺突发生变性,因而阻止细菌吸附于宿主细胞。

热也能破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使病毒不能脱壳。

(2)pH:大多数病毒在pH6~8的范围之内比较稳定,而在pH5.0以下或pH9.0以上迅速灭活,但不同病毒时pH的耐受能力有很大的不同。

(3)射线:γ线和X线以及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

有些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若再用可见光照射,因激活酶的原因,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故不宜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2.化学因素病毒对化学因素的抵抗力一般较细菌强,可能是病毒缺乏酶的原故。

(1)脂溶剂:包膜病毒的包膜包含脂质成分,易被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所溶解。

因此,包膜病毒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即被胆汁破坏。

乙醚在脂溶剂中对病毒包膜具有最大的破坏作用,所以乙醚灭活试验可鉴别有包膜和无包膜病毒。

(2)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酚类能除去病毒蛋白衣壳;甲醛能破坏病毒的感染性保留抗原性,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70%乙醇和过氧乙酸均有消毒作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

淡水环境中浮游病毒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生态作用

淡水环境中浮游病毒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生态作用

影响浮游病毒变化的因素
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病毒丰度动态变化的因素复杂多样。 相关性分析类方法常常被用来识别病毒丰度同物理化学因素及生物因 素之间的关系 温度高低,溶解性有机碳、总隣及可溶性有效憐的浓度均对浮游病毒 群落具有重要的影响
浮游病毒的生态作用
1、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 游离在水体中的浮游病毒分布广泛,含量极其丰富,它通过裂解浮游 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进而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 种群分布以及群落结构组成
水环境中的病毒含量变化范围可以从小于104/ml到大于108/ml。随着水 环境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的病毒丰度也逐渐增加
湖泊中病毒与细菌数量的比值要显著高于其在海洋中的比值,在海水 与淡水生态系统中,控制病毒繁殖和调亡过程的机制并不一样
淡水中浮游病毒的分布
水环境中浮游病毒的丰度存在时间和季节上的变化 在沿海口岸或江、河入口检测到的病毒丰度往往在冬季最低,而在其 他3个季节明显升高,但其他湖泊和地区并不总是表现这一规律 不同的水体中影响病毒变化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同样的时间或季 节其变化并不一致
4、影响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浮游病毒在碳循环、营养物质和能量地流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病毒裂解生物体可产生溶解性或悬浮性的有机物,改变了碳、氮、 憐等生命要素在水体中的循环途径,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物地化循环
浮游病毒的生态作用
5、对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产生影响 浮游病毒还能够通过转导、转化和溶源转换的方式介导水生生物间的 基因转导,促进种间遗传物质交换,有利于维持水生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淡水生态环境中的浮游微生物检测及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浮游病毒的生态作用
2、影响其他微生物的死亡率 病毒能够影响细菌和浮游植物的死亡率,在淡水湖泊中病毒裂解是控 制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如下:
1)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以下温度能良好生存,特别是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温度(-196℃)下更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相反,大多数病毒于55-60℃下,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被灭活,100℃时在几秒钟内即可灭活病毒。

即使是哺乳动物的体温(37-38.5℃)也可能使某些病毒灭活,因此病毒必须低温保存。

有蛋白质或Ca2+、Mg2+存在,常可提高某些病毒对热的抵抗力。

如脊髓灰质炎和呼肠孤病毒在1mol/L的MgCl2中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1mol/L的 MgSO4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也具有稳定作用。

冻融,特别是反复冻融可使许多病毒灭活。

因此,病毒标本的保存应尽快低温冷冻,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冻融。

2)pH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毒在pH 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而在pH5.0以下或者pH9.0以上容易灭活。

但各种病毒对pH的耐受能力有很大不同,如肠道病毒在pH2.2环境中其感染性可保持24h,而鼻病毒等在pH5.3时迅速灭活,披膜病毒则在pH8.0以上的碱性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

因此,病毒体对pH 的稳定性常被用于病毒体鉴定的指标之一。

3)辐射
电离辐射中的Υ射线和X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中的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

有些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经紫外线灭活后,若再用可见光照射,因激活酶的原因,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故不宜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