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林风眠生平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一个农民家庭。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他于20岁赴法勤工俭学。
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
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
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
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赴法留学期间,对中西艺术发展深有感触。
他先入第戒国立美术学院,受教于院长、雕塑家杨西施,学习素描。
不到半年,林风眠的素描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杨西施很为赞赏,便介绍林风眠到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拜在著名的画家哥罗孟门下学习。
林风眠在1963年2月17日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回忆与怀念》一文中提到:“有一天杨西施特地到巴黎来看我,叫我拿作品给他看。
准知他看了很不满意.批评我学得太肤浅了。
他诚恳地然而也是严厉地对我说‘你是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幺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校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寓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你要做一个画家,就不能光学绘画,美术门类中的雕塑、陶瓷、木刻、工艺什么都应该学习。
要像蜜蜂一样,从各种花朵中吸取精华,才能酿出甜蜜来。
’”林风眠留学期间的创作,意识内涵是多向的,其中不乏遥远的幻想。
林风眠写的关于人生漂渺离复离四句诗词
林风眠,原名林秉民,是我国近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
其诗作以清新、洒脱、含蓄、婉转著称,被誉为“风雅之神”。
他笔下的诗句传达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深深触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中关于人生漂渺离复离的四句诗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林风眠的这四句诗出自他的《己亥杂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思考,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世事沧桑的洞察与领悟。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解读这四句诗,并探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1.阮鑑逃樵翁,羸马避渔翁。
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生中不同阶段的离别与彷徨。
逃避的阮逃和避渔的羸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面临的是社会现实和生计的压力,不得不在离别与辗转中奔波。
这实际上暗示了人生中离别的种种境遇,让人不禁为之感慨。
2.都城迢遰归,虞翁岂赦信。
这两句诗则意味着离别之后的思念与苦痛。
当离别成为了过去,悠悠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仍萦绕在心头,让人难以释怀。
虞翁赦信更体现了在人生的世俗中,面对宿命和命运的束缚,离别所带来的痛苦是无法得到真正释怀的。
3.露溪多味草,长桥长岛旧。
这两句诗则呈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
生命如同溪水般流淌,过往如同长桥长岛般悠远,人们与自然共同面对岁月的冲刷,留下的只有情感与回忆。
这也预示着人生中离别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更是对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4.宾舍几年泪,何伤新友认。
最后两句诗则表现了人生中离别的人情冷暖。
宾舍中几年的泪水洒遍离别之情,但是新友的认同和理解却能够让人内心感到慰藉和温暖。
这也意味着人生中的离别并非终点,新的开始和新的朋友也许能够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悲伤。
林风眠的这四句诗词以其简洁的文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它不仅仅描绘了离别的哀愁,更反映了生命的积极和向上的一面。
它鼓舞着人们在面对离别时能够以一种宽广的眼界来理解和接纳,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在离别后能够积极面对新的生活挑战。
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离别的深刻思考,使得林风眠的这四句诗词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林风眠在上海美专的印痕
1917年前的上海图画美术院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重要奠基者,中国“中西融合”艺术理想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纵观其一生,他与上海的缘分,如同一幅绵长的画卷,彼此牵涉时间长达数十年。
1919年,年轻的林风眠从上海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求学之路,六年后盛誉而归,首站便是回到上海。
抗战时期,他的足迹又曾多次辗转于上海。
1951后,他再从杭州返回到上海,继续在这片艺术沃土上耕耘,隐居长达27年之久。
1977年后,选择寓广益曾今可.从艺术说到刘海粟与徐悲鸿[J].转引自新时代,1933(3)-5、6:7.曾今可.从艺术说到刘海粟与徐悲鸿[J].转引自新时代,1933(3)-3:7-9.上海画报[J ].1932-10-1(833).转引自平西报,1934-5-30(3).见李金发回忆:"后来他在刘海粟那里读了很短的时期(与徐悲鸿一样,始终不愿提起曾为刘学生;其实不过在美专注册求学,刘并不是他的直接老师.奈何很多人喜欢说,某某是我的学生,以自高身价)."转引自李金发《林风眠与我》。
见无名氏.林风眠秘辛(上)[J].中国台北:中央日报·中央副刊,2001-5-21(18).见五中周刊(廿周年纪念专号)[J].1931 -89: 29-30.鲜于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稿[M].四川:巴蜀出版社, 1994-10 :335.见"林风眠"又改自何时?李金发在《林风眠与我》中回忆1921年在蒂戎(DIRON )美术学院学习经历时称: "最可纪念的,那时我们提倡改换俗气的名字,林凤鸣的改成风眠,文铮改成闻铮,纪标的改成既漂……"(中国香港:祖国,1956(15)-11:18.)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三卷:恰同学年少(上)[M].上海:中西书局,2013-12:184.期的探索与成长,从而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全面、立体的林风眠形象。
清寂骛影——林风眠人物介绍
1
作者简介
2
作品风格
3
作品赏析
清寂骛影——林风眠
先欣赏几幅作品
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林风眠(1900.11.22— 1991.8.12)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 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 顾问,常务理事
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 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 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品赏析
背景中,垂阵线条切割构成墙面与窗户,左右两个‘十’字与撑满画幅的大圆勾勒出窗前的窗架和圆桌
倒置的梯形竖立于圆形的左半侧,从底部白网纹样判断,应为半束于侧的窗帘
简化为各种几何形体组合的对象,交错并置于桌案上:扁圆的水果与圆形仙人掌,于上下分别紧贴 中心轴线左右
菱形的陶罐与竖方形的盆栽,呈左右水平陈列
而方形的构图,对于色彩、光影 、透视等元素的重视,都已经透 露出他此后山水画创作的端倪
作品赏析
创作于1952年的《仙人掌、彩 陶与静物》,是目前林风眠传世 作品中少数有年代纪录的早期静 物精品,更是他自50年代初起, 对立体主义实验性表达的关键创 作,标志其对中国水墨画形式表 达的革新进入至一个全新的境界
作品赏析
中西美学的至臻凝炼
《白衣仕女》
《白衣仕女》采林氏典型的‘方形布阵’构图,大面积的黑白刷笔 ,将背景垂直分隔成具有明暗变化的三等分,流丽的线条和半 透明的阴影赋予画面一种光色照射下的逆光情境,为端坐于前 的白色仕女注入一股静幽柔美的空灵感。两笔弯眉、两画凤眼 、一点文鼻、两笔晕染而出的樱嘴薄唇,一个长笔勾勒的椭圆 脸型,用笔娴熟自信。流动的线条,浸透了艺术家的情思,同 时又率领着画中的色块,从线转到面,从实体转到空间,勾勒 仕女丰润的身姿及薄纱的轻盈,显示出艺术家是在对画中人物 有了充分理解之后加以提炼才可到达纯熟、自信的表达境界
《春晴》作者林风眠简介
《春晴》作者林风眠简介一、生平:林风眠(1900—1991),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
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从本质上说,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既缺乏活动家所需要的对变化着的环境有灵活的应变力,也没有要主持画坛、令群英拜服的领袖欲。
他对于艺术教育是充满热情的,但既然在这块地盘上已难以发挥热力,他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
而且,融合东西方艺术,是他早在巴黎求学时期就已确定的奋斗方向,能寂寞耕耘也正中下怀。
二、画风及内容:静物是林风眠4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最爱画的题材: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
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探求水墨与水粉、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
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
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
在中国艺术家中,还没有人能把静物画得如此丰富、精致,如此具有心理性。
50年代以后,戏曲人物成为林风眠喜爱的绘画题材。
作品中无意流露的东西,远比他说出的意识到的多。
他一再描绘舞台上的关羽、红娘等,已经袒示了他的选择和意向;而他最多画的《宇宙锋》,把赵高与女儿的对峙,画作一丑一美、一黑一白的对照,不只出于形式的需要,也出自爱憎的投射。
他有时把赵女和哑奴以明亮的色调画在前面,而把赵高和赵高式的脸谱作为动荡不安的背景,使人感到比舞台表演更丰富的涵意。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还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即便那些热烈浓艳的秋色或和煦明媚的春光,也带有此种特色。
当然,林画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换言之,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
三、艺术理想: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都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林风眠,原名林炳世,字风眠,号西湖叟、湖心居士,号为寓意着他被西湖吟风摄受,因而得名。
他是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收藏家、文化学者,人称"近代文人第一"。
林风眠被誉为"百技难出一人",他不仅在绘画、书法、收藏方面有一定造诣,而且在思想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观点在当代也很有现实意义。
林风眠的绘画作品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与西方式的透视构图、光影表现相结合。
他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线条的流畅性,同时兼顾了中国画的意境内涵。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绘画元素,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明暗对比强烈,构图明快流畅,给人以一种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兼具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感觉。
他曾经说过:“我画画融合了中西的精华,大胆地追求东西方绘画最高境界的融会贯通,这是画坛新风。
”林风眠的书法作品同样注重中西融合,他在书法方面的创作也非常独特。
他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技法和精髓,还融入了西方书法的笔法和形式。
他的书法作品秀丽大方,带有一种现代气息,既有传统中国书法的神韵,又有西方书法的简洁明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他自己曾经说过:“我在中国的书法创作上,力求融合中西文化精华,带来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林风眠在收藏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收藏品融合了东西方的精髓,汇聚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收藏风格。
他常说:“收藏也是一门艺术,要学会欣赏和琢磨,要有审美的眼光和鉴定的能力。
”他的收藏品中既有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瓷器等,也有西方的绘画、雕塑、家具等,这些收藏品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也为他的艺术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林风眠的思想观点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他提出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理念,认为中西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主张在交流中学习借鉴,达到合作共赢,实现中西文化的和谐发展。
林风眠作品赏析
林风眠作品赏析
林风眠(761-817),字子虚,号松林若老,京兆(今山东临淄)人,唐代文学家、诗人,经学家、哲学家,文化艺术家。
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文化影响力的学者,其影响传承至今。
他的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多种文艺审美的哲学思想。
作为唐代诗人,林风眠的主要诗歌作品包括《松林百科》、《桃花源记》以及《宣和集》。
他的诗歌篇章描绘出一幅生活在山水间的画面,充满着灵性高远的思想。
林风眠在诗中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崇高赞美,诗中有着浩然正气和宁静自在的感觉。
此外,他还经常在诗作中张扬自己的思想,尤其是他对宗教信仰的热诚,以及对君主的敬仰。
林风眠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展现出他多才多艺的特点。
他的书法作品,如《松林若老》和《字传》,都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清新秀雅,灵动优美。
此外,他的绘画作品《松花宝镜》也具有异常的艺术美感。
除了以上更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之外,林风眠也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和经学家。
他深刻体悟了许多古典哲学理念,如《老子》《庄子》《易经》等,并以其独特的宇宙观以及精深的道学思想开拓了唐代新的哲学理论。
他的思想影响了晚唐文人,后世对他的学术思想也表示了赞赏。
总之,林风眠是一位丰富多彩的文学家、诗人、经学家、哲学家和文艺艺术家,其影响传承至今。
他不仅创作了许多精彩优美的诗歌,还积极引领唐代文化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对新唐文艺艺术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我们研究学习林风眠的作品时,应从
经典真经中汲取精神,从其美学思想中发现令人惊叹的绝妙,从其文艺艺术的作品中体会他的精神情操,从中受益良多。
林风眠
百科名片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中文名:林风眠别名:林凤鸣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梅县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91年8月18日毕业院校: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代表作品:《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目录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作品作品内容人物评价主张中西结合为中国绘画做出的贡献林风眠艺术园追悼作品特点创作背景晚年创作艺术特色市场价格收藏价值风眠体林风眠贡献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作品作品内容人物评价主张中西结合为中国绘画做出的贡献林风眠艺术园追悼作品特点创作背景晚年创作艺术特色市场价格收藏价值风眠体林风眠贡献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19岁赴法勤工俭学。
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
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林风眠珍贵照片集(4张)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
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
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编辑本段作品《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编辑本段作品内容林风眠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
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
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而闻名。
其中,他的《秋叶小鸟》系列作品更是以其精致的笔触、生动的色彩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这篇美术鉴赏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林风眠的《秋叶小鸟》系列作品,以期领略其艺术魅力。
首先,从整体上看,《秋叶小鸟》系列作品充分展现了林风眠的绘画风格。
他擅长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在《秋叶小鸟》中,林风眠以秋叶为背景,小鸟为题材,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秋叶的黄与小鸟的灰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色彩运用方面,林风眠独具匠心。
他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元素,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在《秋叶小鸟》中,他巧妙地运用暖色调表现秋叶的温暖和阳光的明媚,同时以冷色调描绘小鸟,突出其柔弱和灵动。
这种色彩对比与协调,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构图方面,林风眠独具匠心。
他善于运用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空间等,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秋叶小鸟》中,他将小鸟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营造出深远的效果。
同时,他将秋叶的黄与背景的灰白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当然,《秋叶小鸟》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鸟的形象。
林风眠笔下的小鸟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他们或立或卧,或飞或行,或低吟或高歌,无不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些小鸟不仅是林风眠情感的寄托,更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体现。
此外,《秋叶小鸟》还表达了林风眠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在他的作品中,他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传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因此,《秋叶小鸟》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作,更是一首优美的诗篇。
综上所述,《林风眠秋叶小鸟美术鉴赏》是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作。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
二、他提出“中西融合”的观点
中西融合这条路不是林风眠首创的,还有徐悲鸿、岭南画派,以及 在早一点的外国人郎世宁,都是中西融合。徐悲鸿等人的中西融合是从 技法上的结合,他们把西方的写实手段拿来与中国的工具相结合。如徐 悲鸿以水墨画来画素描,或者是将素描的功夫运用到水墨画里,把表现 客观事物的准确性运用到中国绘画中。而林风眠是一种审美观上的结合, 他将西方的审美观同中国的审美观相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上林风眠是与 众不同的,因此他的作品能够创造一种新的面貌。他将这一思想贯穿到 教学中去,把西画系与中国画系合并为绘画系,他的艺术教育思想的星 星之火也就传了开来。 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模仿和临摹古人的传统,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 么,而是采取“启发式”教学。他告诉学生艺术道路应该怎样,过去的 大画家是怎么样的,艺术的历史是怎样发展过来的,无论是古典还是现 代,写实还是抽象,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我们要掌握它的精神,理解其 本质,不要追求表面的东西。
睡 莲 1964年
平远式构图:多用于风 景,通常把主要景物置 于前景或中景,层层深 远。 特点:平和、宁静。注 意平直中的斜线、弧线 和圆形,给平和的状态 增添动势和活力。
辜鸿铭像(局部)
河 塘 1979年
人 体 80年代
抚琴仕女
均衡式:多用于仕女 和静物。无论主体形 象置于画面中央或一 侧,他总极注意左右 与上下的均衡。对称 是均衡的,但林风眠 一般不用对称,而是 用非对称的均衡,即 以不同的形、色、线 的对照与呼应造成变 化中的均衡感。(动 态中的均衡)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与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之比较:
辜鸿铭像(局部)
舞 之一
舞
之二
山村秋天夕阳 上海美术馆藏
他(林风眠)吸取东、西方艺术的精髓,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林风眠长 期在寂寞中探索,走的是独木桥,人们不易了解孤独者,如果让他走阳 光道,让他踞要路津,对中国美术教育将是幸运或不幸!但人间总不那 么平坦,因确凿存在着另一只潘多拉的大匣子,那里不断飞出吹牛、拍 马、妒忌、诽谤、争权、夺利…… 看画,大家能看,看那画里的形象,评头品脚,画得“像”些,声 名鹊起,于是竖起了名画家的偶像。然而对美的感受与识别,人们的水 平千差万别,美盲确乎要比文盲多,要普及和提高美育,任务何其艰巨。 林风眠彻悟东、西方艺术精髓的林风眠,在审美领域中致全力于结 合双方的优点和特点,创造了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他是东方的,也 是世界的,他的绘画语言毋须翻译,他的作品毋须注释,更不容文字的 题跋,他在传统绘画中从事视觉形式感的革新,鞠躬尽瘁。
林风眠——中国画家
林风眠——中国画家林风眠介绍中文名:林风眠别名:林凤鸣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出生日期:1900年11月22日逝世日期:1991年8月12日毕业院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代表作品:《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逝世地点:香港港安医院贡献:创建国立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自幼喜爱绘画。
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1991年8月12日10时,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
出生于贫农之家。
父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
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
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
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
因其家境清贫,曾得到毛里求斯华侨团体旅毛林风眠集义会的资助。
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
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
1925年参加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
是年冬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等职。
1926年春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
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
次年,组织“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
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
抗日战争期间,曾执教于重庆国立艺术学校。
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
1977年定居香港。
先后在法国、巴黎、日本、中国台北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时将其70年代以来的作品80余幅,在梅州大会堂展出。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受龙,字思野,号风眠,广东潮阳人。
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和艺术评论家,被誉为“中国画坛的泰斗”。
林风眠的艺术作品以花鸟画著称,尤其以他的兰花画、牡丹画、菊花画为代表作。
“中西调和”是林风眠的艺术追求,也是他对于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理念。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是指他在绘画艺术中努力寻求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交融。
他不仅研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风格,还深入研究了西方绘画理论和技巧,将二者进行了合璧。
他认为,只有汲取中西文化的精华,才能真正使绘画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艺术表现方面,林风眠的绘画作品注重形式的美感和技巧的运用,同时注重艺术的内涵和思想的表达。
他通过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光影和写实表现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的画作常常能够展现出严谨的构图、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给人一种典雅而又逼真的感觉。
在绘画题材方面,林风眠善于将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与西方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他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它们的形态和姿态,同时注入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他的作品往往富有诗意和哲理,能够引发人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在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新中华艺术”,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绘画理念和技巧对后来的一代中国画家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开创了中国画坛的新局面。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是他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追求和创作理念,通过将中西文化相融合,他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着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境界。
他的绘画艺术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我们后来者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艺术遗产和传承。
林风眠作品的赏析
林风眠作品的赏析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逸民,字风眠,号风眠,江苏省苏州市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美术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之父”。
林风眠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以林风眠的作品为切入点,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林风眠的诗歌作品。
林风眠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夜晚牛渚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之情。
又如《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夜晚牛渚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之情。
林风眠的诗歌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其次,我们来看林风眠的散文作品。
林风眠的散文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多以游记、随笔为主,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
例如《游南京》一文,以游记为主,通过对南京的描写,表达了对古都南京的热爱之情。
又如《游南京》一文,以随笔为主,通过对南京的描写,表达了对古都南京的热爱之情。
林风眠的散文作品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
最后,我们来看林风眠的美术作品。
林风眠的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
他的美术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而著称。
例如《山水画》一幅,以山水为主,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又如《花鸟画》一幅,以花鸟为主,通过对花鸟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林风眠的美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而著称。
综上所述,林风眠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美术作品,都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其作品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艺术魅力,更可以领略到他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作楫,字宗尹,号风眠,福建闽侯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以提倡“中西调和”而著称,致力于融合中西文化,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教育领域。
林风眠出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强迫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传统文化遭受严重冲击,社会风气混乱不堪。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陈旧思想,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林风眠提出了“中西调和”的思想。
“中西调和”是林风眠对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与协调的一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历史积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实现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西方文化在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林风眠主张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对于林风眠来说,要实现“中西调和”,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
他倡导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办学理念。
他认为,传统中国的教育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但忽视了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西方的教育则注重理性思维和实用技能培养,却忽视了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林风眠主张要把德育和智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
除了教育领域,林风眠还鼓励人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中进行创新,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他以自己的文学作品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林风眠的文学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风格新颖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本土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发掘。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林风眠(1900年-1991年),原名林汉民,字风眠,号石榴庐主人,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国近现代画家、书法家。
他是中国画坛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近代国画艺术的奠基人”。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独特,他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与西方的绘画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中西调和”的绘画风格。
他的画作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艺术创造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美学,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光影技法。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林风眠从小就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18岁的时候,曾随师学习齐白石的画技,后来又师从日本画家太田淑夫学习西洋油画。
正是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让他在艺术创作中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林风眠的画作具有浓烈的写意风格,他善于用笔墨来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他的山水画宛如大自然的真实写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以淡墨轻柔、温润婉约的笔墨,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林风眠的书法作品也非常出色。
他以他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塑造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形象。
他的书法作品通常以中国古代经典诗文为题材,字体遒劲有力,线条流畅,意境深远。
他的书法作品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林风眠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中展出,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艺术奖项。
他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林风眠的一生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和追求。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富有希望的精神力量。
林风眠以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创作理念,为中国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潮。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还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对西方绘画理论的接纳和融合。
他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对于中国画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画家林风眠(六上美术)课件
培养了一批杰出画家
01
林风眠在担任国立艺术学院院长 期间,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 ,他们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2
这些画家继承和发展了林风眠的 艺术理念,为中国现代绘画的繁 荣做出了贡献。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林风眠的艺术理念对中国美术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和思想 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创新绘画风格
林风眠融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艺术,开创了中国现代绘画的 新风格,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推动绘画现代化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推动了传统绘画向现代艺术的转 变,使中国绘画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强调绘画的社会责任
林风眠认为绘画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发挥其社会功能,引导人们关注 时代问题。
意境美的营造
林风眠的作品不仅关注形式美,还追求意境美的表现,通过画面传 达出深邃的内涵和意蕴。
形式与意境的完美融合
林风眠将形式美与意境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外在的美 感又有内在的深度。
03
林风眠的代表作品
《仕女图》系列
总结词
林风眠的《仕女图》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展现了中国古代仕女的 优雅与婉约。
详细描述
林风眠的《仕女图》系列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描绘了中国古代 仕女的形象。这些作品展现了仕女的婉约、柔美和优雅,同时也融入了画家对 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山水画》系列
总结词
林风眠的《山水画》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壮丽 与深远。
详细描述
林风眠的《山水画》系列作品,以大胆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国山水的 美景。这些作品展现了山水的壮丽、深远和神秘,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于自然与 人生的感悟。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林风眠(1887-1955),字贻谷,号风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美术大师、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早年留学日本,后赴法国留学,深受欧洲文化的熏陶。
他融汇中西文化,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绘画技法的结合。
他提出了“中西调和”的画艺理念,为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林风眠以他独特的艺术观念和技法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
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开创了“新国画”运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传统画风的束缚。
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意境的融合,既有着中国画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技法。
他的作品既有着传统绘画的深沉内涵,又具有现代绘画的新颖理念,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
林风眠“中西调和”艺术理念的形成,既和他受到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也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分不开。
他在日本学习过西方艺术,深受近代欧洲绘画的影响,尤其是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等先锋绘画流派。
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又深受法国印象派、野兽派等绘画风格的影响。
这些西方绘画风格的影响,使他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林风眠并没有被西方绘画的影响所束缚,在艺术创作中拘泥于仿效,反而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方式相融合。
他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韵味,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感悟。
他积极倡导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性继承和创新,提倡绘画艺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林风眠认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韵味。
他强调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追求意蕴的丰富性和艺术表现的深刻性。
而西方现代绘画则在形式和技法上有着优势,强调色彩、线条和结构的表现,追求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和新颖性。
他希望能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价值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技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林风眠的艺术实践中,他尝试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
林风眠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 (11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 (古称嘉应州)梅江区西阳白宫镇阁 公岭村。 1904年,父亲引领临摹《芥子园画 谱》。 1907年,入旧制立本学堂,起学 名凤鸣。 1908年,画中堂《松鹤图》被市 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 1914年,从西阳中学高小毕业, 考入省立梅州中学。 1917年,参加梅州中学生组织的 “探骊诗社”。 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告别父 老,同林文铮、李金发一同赴上海报 名参加留法俭学会。 十二月搭乘邮轮安德烈·雷蓬号 赴法。同船有蔡和森、蔡畅、向警予 及蔡母葛建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林风眠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
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林风眠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5年返国,20至25岁是在欧洲度过的。
1920至1923年,他相继在迪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素描、油画。
1923年赴德国游学。
在德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等。
据林文铮的回忆、遗存图片和部分经林风眠校阅过的《林风眠先生年谱》(朱朴编)的记述,可知《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是以德国见闻和生活感受为主题的。
前者描绘柏林一咖啡馆近景,画面人影浮晃,诸饮者在招呼、对谈、嬉笑。
笔触奔放,光色交辉,使人想起马奈的《女神游乐厅的酒吧间》。
一位研究者说《柏林咖啡室》是画家“目睹富豪之骄奢淫逸,感慨德人精神之消灭,灵魂之堕落,”故作之。
另一位研究者说此画是“反映德国人在战后复苏中欢快情绪的”。
从画作印刷品看,此画确描绘了欢乐情绪,画家的主观意欲如何,似难作十分肯定的回答。
《渔村暴风雨之后》,画的是暴风雨后,渔家妇女在海边等待归舟的情景:人们面向大海站立,外表的平静正掩盖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
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
此画曾挂在杭州艺专的校长室内。
50多年后,林风眠的学生李霖灿还清楚记着它的“沉重而凝实的黯然色调”和画中女子“在海边翘首天际”的情态及整个作品的“笔触、气魄、神采”!。
《古舞》“描绘希腊少女之晨舞”;《克里阿巴之春思》“描绘埃及女王思慕罗马古将,抚琴悲歌于海滨”;《罗朗》“取材于雨果之咏史诗,描写法国中古血战图”;《金字塔》“描写黄昏白翼天女抚琴于斯芬狮”;《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取村干拜伦叙事诗之作”。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的是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
其时,林风眠遇德籍奥地利姑娘罗达(Von·Roba)。
她是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的孤儿,毕业于柏林大学化学系。
两人一见钟情,但受到许多阻力。
这些作品所洋溢的热烈、憧憬、抒情乃至淡淡的忧郁,不免与画家的爱情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使在咏古抒怀的描画中,
也寄托着一种动荡起伏的情绪。
1923年初创作的《摸索》是一幅巨构(2X4.5米),着意表现思想家们在摸索人生的路。
中国《艺术评论》记者杨铮曾于1924年在巴黎采访了林风眠,他寄回国的专讯里说《摸索》“全幅布满古今伟人,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且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露于笔底。
荷马蹲伏地上,耶稣之沉思,托尔斯泰折腰伸手,易卜生、歌德、梵高、米开朗琪罗、沙里略等皆会有摸索奥谜之深意,赞叹人类先导者之精神和努力”。
这件作品在斯特拉斯堡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后,受到各界观众的注意和称赞,并入选1924年的巴黎秋季沙龙。
探索人类和人生的出路与目的,本是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面对的永恒主题。
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欧洲寻求真理的许多留学生,思考这一课题完全合乎情理。
林风眠珍贵照片集1924年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提供的作品最多,《东方杂志》26卷16号曾著文介绍说:“新画中殊多杰作,如林风眠、徐悲鸿诸君,皆有极优之作品,尤以林风眠君之画最多最富于创造价值。
不独中国人士望而重之,即外国美术批评家亦称赏不止。
”这一年创作的中国画《生之欲》与《摸索》一同人选秋季沙龙,并参加了次年的万国工艺博览会。
该画借鉴高剑父的画法,描绘大小四只虎,从芦苇中呼啸奔夺而出。
命题用的是叔本华的诗句。
据林文铮先生回忆,蔡元培对此画十分欣赏,说它“得乎道,进乎技矣”!蔡元培在这里说的“道”,应是指《生之欲》传达的精神内涵,这内涵和《摸索》有着相近的意向试图用绘画语言诉说形而上的理念。
林风眠画《生之欲》,或许受叔本华的某些启示。
但所画四只虎,分明是象征了一种生命的渴求与自信,与叔本华悲观论又大不相同,而表现出一种向上的乐观的憧憬。
“万国工艺博览会”展出的许多件林氏作品中,还有一幅《饮马秋水》(水彩画)。
描绘一着浅色衣装的骑士,跨深色骏马,向画面深处走去,显示出一种豪迈自信、策马长行的气概。
其情调,又和《生之欲》的激动与哲思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