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及对新高考的启示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目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以下是历年历史科目的真题以及解析,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事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无关?A. 虎门销烟B. 崇祯革命C. 中法战争D. 苏伊士运河开通答案:B. 崇祯革命解析:崇祯革命发生在明朝末年,与鸦片战争无直接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成就?A. 推翻封建帝制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建立中国共产党答案:D. 建立中国共产党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两者时间上有明显的差距。
3.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是:A.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C.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D.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答案: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简答题:1. 中国古代“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船只?答: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朝鲜的船只。
解析:高丽是古代中国对朝鲜的称呼,高丽贡船是朝鲜向中国朝贡的船只。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哪个时期?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之后。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学习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简要解释以下问题:1.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改革内容及其影响。
答: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取消封建制度,推行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2.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变化与启示

2020年山东卷的变化与启示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山东省今年的高考开始实行“3+3”模式,历史等六个等级考科目也开始自主命题。
尽管如此,作为高考科目的命题,在“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宗旨和原则方面,山东卷肯定要与全国卷保持一致,但在试卷类型、试卷结构、材料选用、问题设计、能力考查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值得关注。
一、值得关注的四个变化山东省一直走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前沿。
2004年,是首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四个试验省区之一,高考方案实行“3+X+1”模式,自主命题始于2007年高考。
从2016年开始,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
在延续九年的自主命题过程中,历史学科的命题逐渐形成“鲁派风格”。
2017年,继上海和浙江之后,山东成为第二批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省份,2020年再度进行自主命题。
由于时代背景和高考方案已经变化,因此,原来的“鲁派风格”也必然会跟进改革,其中值得关注的变化很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试卷结构的变化:不管是2007年后的山东卷,还是2016年后的全国卷,历史学科的高考都是文科综合形式。
但是,今年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历史等六个等级考科目都采取单科卷的形式。
尽管卷面总分还是100分,但考试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0分钟变为90分钟,因此相应带来很多变化。
2020年历史全国Ⅰ卷与山东卷的试卷结构比较2.选修内容的变化:就山东而言,2007年后的山东卷和2016年后的全国卷,历史必修和选修模块都是单独命题,选修内容以“三选一”的选做题形式出现。
但是,山东卷和全国卷命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全国卷一直坚持脱离教材的方式,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不在教材上,因此命题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这一做法也逐渐被一线师生认可,形成惯例。
但是,山东卷一直保持依托教材的做法,因此命题的空间日趋狭窄,最后走进“死胡同”。
因为,一线师生可以摸排近年考查的知识点,逐渐找到命题规律和考查趋势。
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试题解析

202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9. (2020•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能够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一般基层的老百姓也能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遇,因此“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材,出任各级各地官员,尽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增强中央集权。
因此“能够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因此C符合题意。
A项“郡县制”不符合“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
察举制要紧按家世和身世选拔人材,不符合“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
行省制尽管能够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
应选C。
10. (2020•山东文综•10)图4刻画了汉代农人利用四齿钉耙耕耘的场景。
它反映出那时A.开始利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行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从关键词“汉代”,能够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利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行利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应选B。
11. (2020•山东文综•11)下表为中国工业进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解析】从时刻(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进展初期以进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因此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193,应选D。
12. (2020•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以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要紧缘故是A.十月革命的阻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期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转变【解析】抓住关键时刻信息1924年,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判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因此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
山东省新高考历史卷的特点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山东省新高考历史卷的特点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01-21T14:00:49.367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期作者:颜华[导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的颁布为我国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山东新高考历史卷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湖南衡阳常宁市第一中学颜华 421500摘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的颁布为我国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山东新高考历史卷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高考山东历史卷;特点;历史教学;启示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宗旨和要求,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而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即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卷)在实践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对还没有实行高考改革的地区和对新高考感到有些迷茫的师生可谓是“雪中送炭”。
本人对今年新高考山东卷也作了一些分析,有一些感悟向大家汇报。
一、新高考山东历史卷的特点(一)紧扣“立德树人”、立意深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在高考中的落实力度、落实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评价导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也关系到教育根本任务的整体实现。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来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出题,如第17题,以周恩来、邹容、詹天佑为例,强调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再例如第18题,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改革亲历者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笔记为切入点,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也蕴含的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等价值观念,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020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一)是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历史试题通过考查学生对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国II卷第41题以清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海河流域的治理举措和效果为素材,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全国I卷第47题围绕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创设情境,展现其克己奉公、推行改革、选贤任能、为官员建立行为规范的史实,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坚持体美劳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历史试题坚持对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选取美术史、书法史、戏剧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切性和学科间的综合与渗透。
全国I卷第25题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
全国I卷第33题和全国II卷第33题,分别呈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西尔维乌斯的教育观念,二者均强调对人进行全面评价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全面发展观念的悠久历史渊源和其作为人类共识的必然性。
(三)是拓宽历史视界,引导学生增进知识见识。
历史试题强调对学生历史视野的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和要求学生联系所学,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在更高层面上对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进行着眼全局的把握。
全国I卷第35题通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的相关政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学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认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实质,理解国际贸易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考生对山东今年新高考的历史试卷的材料题的评论几乎是一个声音———难下手。
难道真如高考网友所言,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的从选择题到材料题开始做了一遍,感受如下: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紧扣考纲,难度系数设置合理,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纵观15道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设置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第一题考查诸子百家对义的理解,学生不难得出各家对义的共同实质。
第二题考各代政府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的管控的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强化管控力度强化,。
第三题由材料去联系教材,分析得出在内部权力分配上的变化。
第四题由今年的新冠疫情映射王安石变法中对灾民的赈济,当然也体现了政府的民本思想。
第五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加深对重农抑商的理解。
第六题考查西学东渐,两种文明相互碰撞中,我们该如何去学习西方,拿来主义固然要不得,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第七题考查五四运动思想上给国人带来的影响,觉醒这个历史核心概念是考查重点,第八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能力,图标类型选择题,学生要学会分析数据,注意表头的时间限定,联系当时国内情况,不难得出当时日本支持的段祺瑞政府的影响力。
第九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根据地图左下角的标注,运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出是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知识点。
从前面十题的中国历史看,山东历史试卷的考查是紧扣提纲,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方式灵活,注重学生各种素养考查,比如地图,数据,文史资料的理解等。
而且这几道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难度系数始终,知识点考查不偏,都是高三一线教师老生常谈的知识点,再一个亮点就是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
从第十题开始的世界史部分对学生考查也是“平易近人”,第十题考查对普罗泰格拉所说的一句话的理解能力,结合雅典的民主政治,不难得出答案。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一、历史题目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请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简述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我国古代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名人,其中有大量的女性文化名人。
请以你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她的文化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解析1.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相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其内容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变通旧章、兴办学校、推行保甲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拉开了封建王朝变法的序幕、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加快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等。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文化影视作品的引进等。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3. 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诗人李清照、花钿词人辛弃疾的妻子朱淑真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教育思想等方面。
她们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思想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三、总结通过对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考题偏重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当注重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事件、重要文化名人以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文化分析能力,增强历史题目的答题技巧。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通信,增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进一步解析历史题目1. 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其影响。
2024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24年山东卷试题分析第一,小规律和大规律以及课本知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笔者在高考猜想前谈到“高考更多的是小规律、小气候,很难形成大规律”。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反押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重复问题。
大规律很难形成,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英国史,熟悉公众号的读者,可能会想到笔者强调的那句话。
小规律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当旧的小规律(比如“秦汉史的连续考察”)正在消失的时候,新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正在形成。
新教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纵观整个试卷,课本知识如影随形。
第2题可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迁移。
诸侯国由“奉行周礼”到“变革礼制”只是表象,实质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异变。
另外需要注意这是山东卷第一次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方面(本文第一次均以2022年为界点)。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①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中外历史纲要(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中外历史纲要(上)》⑤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
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6)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6)19.(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
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
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
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
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
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
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
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
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8分)题外之话:本题继第18题之后,更是一道创新意味非常浓厚的试题,是对十多年来全国卷及一些地方卷试题的完全突破,对于新高考评价体系体现非常完美,从一核来看,对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起到很好的把关服务工作,对中学教学改变印证式史料教学、填鸭式满堂灌及强调课堂教学模式花样翻新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从四层来看,没有扎实的必备知识、超强的关键能力、积淀雄厚的核心素养根本是不可能完成此题;从四翼来看,本题很好的彰显了对基础性,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考生的创新性力度非常大。
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及对新高考的启示

13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4
苏台德问题
历史解释
15
美国对外贸易调整
历史解释
16
人口分布信息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7
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18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对农村改革的史料价值
史料实证
19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来看,围绕核心素养出题,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分清一手史料、二手史料与史实的提炼。
5.注重开放性学习
2020年全国I卷在开放性小论文的题型是1道题12分,而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是2道题,共21分,因此在新高考中更要注重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
四、核心素养
题号
知识点
核心素养
1
“义”的实质
历史解释
2
西汉盐铁官营
历史解释
3
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
历史解释
4
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释
5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史料实证
6
西学东渐
历史解释
7
新文化运动
史料实证
8
外国资本主义
时空观念
9
国民革命
时空观念
10
雅典的民主政治
历史解释
11
启蒙运动
历史解释
12
一战后欧洲联合
3.注重联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非选择题第16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7题“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19题“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和选择题的2、3、8、9、13、15可以看出新高考注重把握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考查综合性能力。
由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引发的教学反思

由 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引发的教学反思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考试结束后,这套试题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对学科素养及能力考查之全面,结构、角度之新颖,好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考题就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对我们下一步的历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下面就结合这套题最突出的几个特点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先看怎么考1、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中的17题尤为典型。
这道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詹天佑,邹容,周恩来三人的事迹的了解,谈谈对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的认识。
此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解决了当今学子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那就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学习。
2、凸显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选择题虽然题量有限,但每道题都基本涉及了两个以上的学科素养要素,最突出的第13题更是涉及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价值观等要素。
3、重视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考查。
试题情境类型多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一方面考察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叙述能力,当然也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二、我们怎么教1、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历史学科独具“立德树人”的教育优势,历史教材中。
有鲜活的历史人物,有生动的历史故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2、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揭露历史本真,从而培养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学科名校名师试题评析解读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评析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与要求,落实了考试评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服务选拔的同时,积极导向教学,发挥了考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试题进一步明确了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一、试题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素质教育发展,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试题第17题突出了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这一主题。
无论是“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认识,还是周恩来等人少年立志报国、留学归国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的行动,都引导考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将历史学习所得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8题中蕴含的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等价值观念,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端正党风、加强党的领导等信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理解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历史学科在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题基于历史学科的特征,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立徳树人”为核心,使考试评价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试题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试题着眼于考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突出“素质立意”,不是简单的让考生“按考试要求解答问题”,而是注重让考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1.试题以对核心价值的考查为引领试题将核心价值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强调考生在对历史事物进行事实判断基础上,对各种历史解释进行价值判断,引导考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考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考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考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此引领和保证了考试评价的正确方向。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历史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历史试题分析解析解读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历史试题分析解析解读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III卷试题坚持立德培根,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彰显了疫情防控下的常态化高考和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形势下高考两个时代特点,突出了对关键能力考查和顺利衔接平稳过渡的特点,积极发挥了服务选拔和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
01立足基础试题强调对高中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
新课标全国Ш卷历史试题涉及的主干知识有君权与相权、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宗教改革、美国三权分立、俄国农奴制改革、近代西方绘画艺术、七十七国集团等。
从试卷的整体情况看,选择题的题干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文言文的表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02阅读理解部分在深化高考改革中,就是要加大对必备能力的考查,关键能力就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第41题,通过西周都城与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对比,考查了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42题,集中考查了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03突出核心素养新课标全国文综Ш卷历史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较好体现了“以史鉴今,学以致用”的历史教育功能。
如第41题第三小问,考察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涉及到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等,引领学生的家国情怀,突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04稳字当头,改革求变纵观202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两个特点,一是疫情下的常态化高考。
常态化表现在试卷结构稳定,仍然是12道选择题、两道必做题和三道选做题;12道选择题中的第24-27题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第28-31题为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32-35题为世界历史部分;第41题体现的就是近年来保持不变的特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42题为论证观点题。
二是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形势下高考。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试题一直在积极的响应着国家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稳中求变,如选择题第32题不再考察古希腊罗马,而是将对古希腊的考察放在了问答题第41题中,又如选择题第34题不再考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考察近代西方的文学绘画艺术。
山东2020年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2

山东2020年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袁兆桐郑志伟今年的高考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进行的,在种种期盼、纠结、忧虑中,山东的历史等级考试终于落地。
这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和变化。
试题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山东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现2017年修订课标和山东省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精神,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做了探索,在命题思想、试卷结构、试卷长度、题型考查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调整,试题对山东省今后的等级考试命题和全国高考命题改革有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1、试卷结构的调整实行新高考的六省市的历史试题,在试卷结构方面极不统一,山东的两次适应性测试,在非选择题设计方面也不一致。
这次考试试卷相对于实行多年的文综试卷和其他五省市的试卷,在考查范围、试卷结构、试题覆盖等方面作了很大调整,对有效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等级考试命题做了很好的探索。
2020年全国卷与山东等级考试试卷比较新时代等级考试的实行,标志着实施多年的文综、理综时代的终结和独立学科评价的问世。
试卷仍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组成,但选择题由12题变为15题,分值由4分变为3分,改变了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主观题不再分必做、选做,有4道相对小的题目。
主观题分值较均衡,多是12至15分;考点相对集中,问题切口小。
中国古代史27分、中国近现代史40分、世界史33分,这与两次适应性测试时分值的随意性相比,与全国卷大体三分天下的布局大体相同,符合教学实际。
主观题由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的5道减为4道,也更加合理。
山东新高考另一突出变化是不再分为必做和选做。
按照历史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参照新的统编历史教材的必修、选修安排,在必备知识考查上体现知识的体系性,将分散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相互衔接的内容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对选修部分改革与战争模块的考查,单独出选择题,如4题是改革模块,14题是战争模块。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勇立潮头 风格鲜明——2020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

勇立潮头风格鲜明——2020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作者:刘茂森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第8期刘茂森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也在有序推进。
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终于落地,历史试题也重回自主命题。
今年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在坚持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山东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对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材料选用、问题设计、历史学科素养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可谓是勇立潮头,风格鲜明,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兼收并蓄,坚持探索创新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命题创新,是深化课程和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坚持创新是鲁派命题的一道风景,今年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试卷结构大幅调整。
试题不在区分必修、选修,选修模块融入必修整体考查。
试卷虽仍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组成,但选择题由12题变为15题,分值由4分变为3分,改变了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非选择题有4道相对较小的题目,考点相对集中,问题切口小,分值相对均衡,多是12至15分,中国古代史27分、中国近现代史40分、世界史33分,这与全国卷三分天下的布局大体相同,符合教学实际。
其次,试题情境丰富多样。
今年全国Ⅰ卷共计17道试题,采用了1幅图片、2个表格,其它以文字材料为主,而今年山东卷共计19道试题,除常规的文字材料外,还采用了7幅图片、3个表格和“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创设的历史情境类型更加多样,层次更加丰富。
如:用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创设了学习情境;第14题用关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的假想国地图创设了社会情境,第18题用“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创设了生活情景;第19题用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史也是一部经济史的观点创设了学术情境;再如:第1题用两位思想家关于“义”的思想构成的是简单情境;第16、17、18、19题等主观性试题的历史情境则属于复杂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题型
2020年全国I卷
2020年山东卷
选择题
数量
12
15
分值
4*12
3*15
非选择题
数量
2+1
4
分值
25+12+15
12+14+14+15
二、比值
2020年山东卷
选择题
古代中国
5*3
近代中国
4*3
古代西方
1*3
近代西方
2*3
现代西方
3*3
非选择题
古代中国
(2)说明英国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历史解释
五、备考启示
1.注重中国史的学习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中西比例67:33,可以看出中国史占了新高考的2/3比重。因此要注重中国史在新高考中的教学。
2.注重基础性学习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选择题来看,15道选择题中有14道题都是基础性的题目,因此要注意基础性教学,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会分析史实。
3.注重联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非选择题第16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7题“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19题“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和选择题的2、3、8、9、13、15可以看出新高考注重把握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考查综合性能力。
四、核心素养
题号
知识点
核心素养
1
“义”的实质
历史解释
2
西汉盐铁官营
历史解释
3
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
历史解释
4
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释
5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史料实证
西学东渐
历史解释
7
新文化运动
史料实证
8
外国资本主义
时空观念
9
国民革命
时空观念
10
雅典的民主政治
历史解释
11
启蒙运动
历史解释
12
一战后欧洲联合
12
近代中国
14
现代中国
14
近代西方
15
注:
中西比例
古近现比例
67:33
30:47:23
三、特点
题号
分值
基础性
1、2、3、5、6、7、8、9、10、11、12、13、14、15
42
时事性
4
3
综合性
16、17、19
34
学科性
18
14
开放性
17、19(1)
21
创新性
19(1)
7
注: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学科性和开放性,与2020年全国I卷相比,在开放性上比重变大,且更加灵活、创新。
历史解释
13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4
苏台德问题
历史解释
15
美国对外贸易调整
历史解释
16
人口分布信息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7
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18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对农村改革的史料价值
史料实证
19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来看,围绕核心素养出题,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分清一手史料、二手史料与史实的提炼。
5.注重开放性学习
2020年全国I卷在开放性小论文的题型是1道题12分,而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是2道题,共21分,因此在新高考中更要注重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