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考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中国古代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分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人口分布情况,并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一、早期的人口聚集现象在中国古代,早期的人口聚集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重要地区。
这两个地区具备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河流域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人口逐渐增多,建立了早期的文明王朝。
长江流域则因其河网密布,水土肥沃,逐渐形成了南方农业文明的重要区域。
二、中古时期的人口变化到了中古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北方地区逐渐遭受侵扰和战乱,许多人口逃往南方,使得长江流域的人口急剧增长。
长江流域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如杭州、苏州等也在这一时期兴起。
南方的经济繁荣也吸引了不少外来移民,使得南方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三、明清时期的人口再分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分布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之一。
随着辽、金、元时期的不稳定,许多人口再次南迁,导致长江流域的人口进一步增加。
此外,由于东南沿海地区方便的海上贸易,不少外来人口也选择移居到这一地区。
这使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四、人口迁徙的原因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首先,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较好的气候、水土条件使某些地区更适宜农业生产,吸引了大量人口的居住和聚集。
其次,政治和战争因素也对人口迁徙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战乱和政治动荡使得人们迫不得已地迁徙到相对安宁的地区。
此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也促成了人口迁徙,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吸引来自各地的人口。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古时期北迁南方,明清时期再次南迁至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
这些变化主要由自然条件、政治战争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所推动。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考
历史上,中国人口知多少?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正统”来讲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叫中国历史,非中原王朝一般不计入中国历史的“主流”之中,比如匈奴,一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和中原王朝做对了几百年,令中原几个朝代无奈采取以“女人换和平”的强悍民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别说最高级别的“本纪”,连个“世家”都没混出来,只争到了一个“列传”这样的最低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和匈奴同样命运的还有突厥、契丹、金国、西夏等等,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进入不了中国历史。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法的由来。
无论是北方的“完颜”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可汗”,你再牛,没拿到中原大地的统治权,中国历史的三明治里就没有你的份。
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从夏朝开始,由于控制的地域不同,所以很难说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
在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有战争,无数生命死于惨烈的战场,使人口锐减,有时,又由于民族的大融合,使合并后的朝代人口增加,比如元朝,蒙古族灭金夏和大宋,使原来属于三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合并为一个国家,这样,统计原来那个所谓的正统王朝的人口作为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要说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朝历代人口数量,显然不现实,再加上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像今天“国家统计局”这样叫人怀疑的“权威”机构,全靠民间的努力做人口普查,所以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数据根本不靠谱,因此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是一笔糊涂账,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的在做这项工作,比如东汉的皇甫谧等。
他们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也不是天方夜谭的瞎编乱造,虽然有出入,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夏朝开始时期的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就是说打从大禹治水,天下太平以后,大禹的夏朝,人口约1355万,这个数字大概没有计算今天云贵和湘粤闽等当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0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9分)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
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不是少数作品的特例。
人口发展的历史
人口发展的历史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商朝时期,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规模逐渐扩大。
到了战国时期,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万。
汉朝时期,由于国家安定,人口数量达到了五千万。
隋朝和唐朝时期,人口数量也分别达到了五千万。
在宋朝时期,由于农作物的引进和商业的高度发达,人口数量迅速飙升到一亿。
明朝时期,由于高产农作物土豆的引进,人口规模更是达到了两亿。
到了清朝时期以及近代,人口数量达到了四亿多。
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人口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降低了婴儿死亡率,提升了人均寿命,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到1982年,中国人口突破了十亿。
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2020年,中国人口达到了十四亿。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发展的历史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7000年前,全世界总人口只有500万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
到了2500年前,全球人口首次达到了1亿人。
然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变得较为缓慢。
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才开始加速。
20世纪初,全球人口突破了20亿人。
到2020年,全球人口已经达到了78亿。
总的来说,人口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有限、环境压力、老龄化问题等。
因此,如何在保障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人口与城市核心考点练1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
核心考点练1 人口数量改变与人口问题(2024·福建厦门二模)M市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
1945年,该市人口约1000人,到1960年骤增至20万人。
下表示意该市部分年份的总人口数和城市化率。
据此完成1~2题。
1.1992~1993年,该市人口变动的缘由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B.行政区划变动C.自然资源开发D.产业结构调整2.2010~2024年,该市( )A.城市人口增长8.89%B.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下降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24·陕西汉中二模)各地高考人数的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体现我国人口的变动。
下图示意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占全国人口(全国人口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比重增减改变,以及与2011年相比,2024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比重增减改变(注:香港特殊行政区、澳门特殊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暂缺)。
据此完成3~5题。
3.与2011年相比,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占比增减幅度最大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河南B.江苏C.贵州D.广东4.与该省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相关性最大的是该省( )A. 2024年人口总数B. 2003年前后人口迁移数C.经济发展水平D. 2003年前后诞生人口数5.若全国高考人数改变状况与该省相像,则可能导致( )A.教化机构发展萎缩B.男女性别比失衡C.学生高考压力增大D.人口老龄化缓解(2024·新疆二模)依据国家统计局定义,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在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组成一个家庭户。
依据家庭中的代际人口结构,可以把家庭户分为一代户、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等不同立户模式。
下图示意我国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中家庭户改变状况,三次人口普查均发觉30~34岁年龄段比20~24岁年龄段的一代户比例低。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与变迁。
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中国的人口变迁也影响着国家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探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
1. 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生活在此时期的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社会结构简单。
由于资源有限,人口增长缓慢。
2. 古代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
古代农业社会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固定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并养殖家禽牲畜。
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供给,使得人们能够生育更多的后代。
人口扩大也促进了定居村落的形成,社会结构逐渐复杂。
3. 刘宋、隋唐时期刘宋、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的繁荣和发展,也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家之一。
农田的开垦和灌溉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
4. 明清时期明代和清代人口的增长相对缓慢。
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旱涝和饥荒,丧失了大量的人口。
因此,在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相对较慢。
5. 当代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延长。
这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放缓。
总结起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口经历了从远古时期的稀少到古代农业时期的增长,再到明清时期的缓慢增长,最终到当代时期的放缓。
人口数量的变迁不仅受到农业发展、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新航路开辟与人口迁移
新航路开辟与世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是社会变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认真阅读材料,完成第一部分的问答题,再根据要求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大量地迁往美洲。
17世纪末殖民地人口不过25万人,到美国独立的前夕已经增加到250万人。
---------引自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上)第57页材料三:欧洲人到美洲后,就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根据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估计,16世纪运入美洲的黑人为90万,17世纪为275万,18世纪为700万,19世纪为400万,共计1500万,加上在掳掠和海上运输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奴隶贸易使非洲总共损失了大约5000-6000万人口。
-----引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材料四: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贸易的发展,吸引大批华人奔赴南洋。
万历年间在菲律宾的华侨仅福建一省就有数万。
明末清初,为逃避清兵,又有大批人漂洋过海,移居国外,康熙年间实行海禁,移民遂暂时中断。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实行门户开放,加上国内战争、饥荒、又使沿海各省的贫苦民众以空前规模大量到海外谋生。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109年间,中国移居海外的人数多达1000多万,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资料来源:王恩永《人地文化》材料五:开埠之初,包括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县的人口不足25万,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上海市的人口已经高达392万,外国侨民更达到15万。
至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人口又增加到554万,外国侨民也还有28000人。
其中非本地籍人口有471万,占总人口的85%,即使排除临时难民的因素,迁入上海的移民及其后裔也肯定超过400万。
------引自葛剑雄“创造人和—新旧上海移民的比较”,载《上海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叙述解释型主观题的做题技巧
叙述解释型主观题的做题技巧作者:杨德志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0年第11期敘述解释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按照时间先后和一定的理论预设、逻辑结构、评价准则,对特定的历史素材进行选择、整理、组合,构建出特定的故事,反映一定时空框架下的人类社会面貌及历史变迁过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这一考查目标在2020年高考历史尤其是实行新高考地区的历史试卷的主观试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是将来命题的一大趋势。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试题研究的经验,结合2020新高考I卷(山东)、天津卷部分主观题谈一谈此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在2020年新高考历史试卷中,叙述解释型主观题出现了三种典型的新颖的题型,分别是图表判断类、漫画设计类、故事编写类,学习典型题型的解题技巧对复习2021年高考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一、图表判断类命题者一般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一方面发展变迁作为切入口,如人口、土地、农业、商业、赋税等,选择相关的不同时空的文本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问题,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素养。
1.基本特点(1)典型性:问题的范围不大,但具有典型性,是社会发展的普遍问题,能再现历史的部分真实面貌,揭示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原因,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
(2)宏观性:材料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可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发展问题,也可能是中外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典型社会问题,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多样性:材料往往图文并茂,有地图、统计表格、大事年表、漫画等,具有直观性,体现叙述解释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1、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来源有二:一指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长安志》中一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
《三辅故事》。
现在通称关中是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
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
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考核知识点,参见P228、2212、扬一益二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参见P232、2223、湖广熟,天下足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44、东南财赋地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65、南四湖考核知识点:中国江河湖沼演变,参见P110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
考核知识点:气候变迁,参见P33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
考核知识点,参见P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
农业与牧业的分离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随后,我国农业与牧业之间的分界线逐渐形成,并多次发生变迁。
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多部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与华夏诸部杂居。
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三河地带,即渭河、黄河与洛河地区,北界到达汾水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及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农业区得以迅速扩大。
《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为龙门——碣石一线。
这条分界线经过太行山、北京北等地。
龙门指山西河津、陕西韩城附近的龙门山,碣石指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 考点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种族起源(1)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
(2)印欧人制造了马拉战车。
2.早期迁徙(1)概况①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这一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②他们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①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②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③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④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⑤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迁徙概况(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3—6世纪①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④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
xx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xx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
由于两千年来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早期的户口数据已经很少遗存,即使明清以来,也缺乏年代和地区均相对完整的数据。
而且由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前的户口登记主要是出于赋役的需要,调查的重点是承担赋役的人口,与实际人口存在着很大差距。
加上行政制度的腐败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户口数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人口数。
况且,历代中原王朝的户口调查,一般也只限于设置正式行政区的范围,基本不包括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作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情况作一概述。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
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至220年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
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
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1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
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
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4.明朝时期,朝延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
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5.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
——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
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历史上的中国经过历代战乱,真正的炎皇子孙在中国的国土上已经没有多少了。
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是由百越集团、苗蛮集团、华夏集团、戎狄集团融合而来的。
也既现代科学证明的四大基因集团。
华夏集团在历史上最残烈的一次灭绝是蒙元帝国的大屠杀,除了当时的一些叛将,顺民能活下来,真正的汉人除了福建一带的客家人,已经几近绝迹。
华夏集团的人口的特征是黑眼睛,单眼皮。
三绺胡子。
而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都是深褐色眼瞳。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
一是铲形门齿。
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
我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二是青斑。
新生婴儿的尾骶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既"蒙古斑"。
我国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二岁时褪去。
三是内眦褶。
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旧名"蒙古褶"。
我国大部分人有这种褶,而外国人却无此褶。
人类学家判断,这三项印记,是由炎黄祖先遗传而来的,其中铲形门齿可追踪到旧石器时代的远祖。
造成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锐减,有赤壁大战之后的人口大萧条,有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大混乱、大屠杀,元朝的蒙古兵南下的大屠杀,满清入关后的大屠杀。
历史上这几次大的战乱,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剧烈变动的主要原因。
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徙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徙一、人口的发展与变迁自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以来,人口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变化是与历史背景、自然灾害、战争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
1. 古代人口数量的估计古代人口数量的统计常常是一个难题,因为古代缺乏现代的人口普查手段和统计方法。
对于古代人口数量的估计主要是依靠史书中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人口数量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有时会出现大规模的减少。
2. 人口聚集的演变中国古代人口的聚集主要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农村人口的增加;二是城市人口的兴起。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由于耕地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逐渐增多,农业生产水平得以提高,这也为城市人口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城市的出现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二、人口迁徙的原因与影响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主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徙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人口迁徙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农民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常常选择离开贫瘠的地区,迁移到资源丰富的地方。
例如,古代中国南方的江南地区由于水土肥沃,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迁往此地,从而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对人口迁徙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军事战争常常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当国家面临战乱时,大量的人口会迁移到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地区,以寻求庇护和安身立命的机会。
3.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学者、艺术家以及追求文化教育的民众迁往中原地区,从而形成了繁荣的文化中心。
4. 人口迁徙的影响人口迁徙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迁入带来了新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历朝人口数据:每一次改朝换代带来的都是一次人口大死亡
中国古代历朝人口数据:每一次改朝换代带来的都是一次人口大死亡从汉代以来,全国就有了比较系统的户口统计数据。
不过,官方统计的人口数据不一定准确,一是古代依附民较多,二是黑户也不少。
因此,古代官方记载的数据只能够作为参考,一般而言:实际人口数量都要远远超过史书记载的数据。
小编就将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和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上的总人口数据简单介绍一下。
夏商周三大,中国并没有编户齐民,因此没有人口统计数据。
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系》估计夏朝人口为1355万,西周初期为1371万,东周初期为1184万,这完全是不可信的。
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推测,西周初期人口最多不过550万,西周后期到达1000万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的人口容量。
国家为了增加兵源和粮食,也大力鼓励农耕,加速了农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
我们可以从战争规模的扩大来感受人口规模的膨胀,春秋初期的战争,双方就几千人,到春秋发展末期到达几万人,战国时期甚至到达几十万人(有夸张成分)。
根据估计,战国时代的人口峰值为2600万。
具体而言,楚国大约500万,秦国400万,齐国400万,赵国350万,魏国350万,燕国200万,韩国150万,宋国100万,越国100万。
如果把周边少数民族算上,估计有3000万。
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导致人口下滑。
秦朝统一后,又大兴徭役,使得人口难以增长。
根据秦朝的徭役人数预测,秦朝人口大约是2000万。
西汉初期,人口大约是1500万到1800万。
汉朝初期,国家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人口迅速增长,增长率为10%—12%。
在文帝末期,“民近战国”,也就是大约恢复到2600万;汉景帝末期,到达了3000万;到武帝上台初期达到了3600万。
汉武帝时期,由于赋税徭役加重,对外战争频繁人口开始减少,到后元二年下降到了3200万,史书夸张地记载为“户口减半”。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房山区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共 9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 分)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史记·周本纪》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如右图),上刻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岁星当空),克昏夙(一夜之间)有商”。
由此可知①周武王军队于甲子日到达牧野②武王伐纣确切的年份至今未定③商纣王军队与周武王军队进行了殊死大战④“武王征商簋”印证了《史记》相关记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下表是《郑世家》中记载的从公元前632 年到公元前600 年郑国的重大事件,据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时间事件公元前 632 年郑助楚击晋公元前 625 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公元前 607 年楚命郑伐宋。
郑败宋,囚华元公元前 604 年楚怒郑受送赂纵华元,伐郑。
郑背楚,与晋亲公元前 600 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高二历史试卷第1 页(共9 页)高二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9 页)A .外交上实现从郑晋结盟到郑楚结盟转变B .郑国通过不断的征伐成为春秋五霸之一C .诸侯间相互征伐不断,分封制趋于瓦解D .郑国在这 30 多年的征伐中均取得胜利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这一变革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 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能佐证“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源的史实是 A .铁犁牛耕出现B .鲁国税制改革C .秦国商鞅变法D .都江堰的修建4.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其中“岳麓秦简” (如右图)中出现的一些律名,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律名相当, 内容相关,首次出现的律令令文,在“里耶秦简”中也能得到印证。
中国历代人口演变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我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
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
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
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
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
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
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
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
从人口状况看统万城周围环境的历史变迁——统万城考察札记一那么
从人口状况看统万城周围环境的历史变迁——统万城考察札记一那么关于统万城遗址周围自然环境的变迁,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和讨论,笔者是外行,本无权置喙。
但有幸实地考察,又翻阅史书,发觉有一些材料尚待进一步研究利用,故作如下陈述。
统万城的荒废、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和进展,其主导性因素是什么,许多研究者以为,人类的过度开发是罪魁罪魁,但讨论中对这一点并无提出超级有力的直接证据.要使这一论点成立,需要证明统万城周围地域人口总量及人口密度的转变与环境的转变紧密相关,而且,应当说明历史上的人口密度确实已给本地环境造成重大压力。
邓辉等先生曾著文讨论过这一问题①,他们以为从西汉到北宋初,统万城地域人口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过度耕垦和放牧使草原变成了沙地。
笔者以为,邓先生等人文章中的历史人口数据推导有一些问题,需要从头研究,而这些数据的修正必然阻碍其结论的成立。
一是对所讨论人口数量的行政地理界限没有明确确信,因此有些数据是不是具有可比性就成为疑问,例如文中将西汉奢延县等同于后来的岩绿县或朔方县就有待论证,若是咱们对照一下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相关部份,以各个治所估量其县界,似乎汉奢延县能够囊括唐夏州人口浓密的整个中南部,夏州全数辖县朔方、宁朔、德静、长泽治所均在其范围之内。
又如,将历史上一个县(乃至大于一个县)的人口总量与此刻内蒙乌审旗纳林河乡的人口总量做比较,其可比性确信要大打折扣,由此得出的现代人口数字“要远远低于西汉、十六国、北魏、唐朝和北宋的人口数字”的结论就很难成立了。
二是将依据本地资源进行生产并在本地生活的人口,与并非在本地进行生产且其生活资料也未必来自本地的政治性居民混为一谈,例如所述大夏时期人口为4万,其中3万为军队“步骑”人口,1万为“夏王、公、卿、将、校及诸母、后妃、姊妹、宫人”,均非生产性人口。
另外,对农业人口和畜牧业人口的区分也比较勉强,例如说宋朝蕃户为畜牧业人口,亦有武断之嫌,宋朝夏州一带的党项人,“生户”可能仍维持游牧生活,但“熟户”与汉人混居,可能有许多已经以农业为生,正是有这种农业基础,党项人后来才能在兴、灵两州(今银川平原地域)大兴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中国人口知多少?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正统”来讲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叫中国历史,非中原王朝一般不计入中国历史的“主流”之中,比如匈奴,一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和中原王朝做对了几百年,令中原几个朝代无奈采取以“女人换和平”的强悍民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别说最高级别的“本纪”,连个“世家”都没混出来,只争到了一个“列传”这样的最低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和匈奴同样命运的还有突厥、契丹、金国、西夏等等,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进入不了中国历史。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法的由来。
无论是北方的“完颜”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可汗”,你再牛,没拿到中原大地的统治权,中国历史的三明治里就没有你的份。
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从夏朝开始,由于控制的地域不同,所以很难说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
在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有战争,无数生命死于惨烈的战场,使人口锐减,有时,又由于民族的大融合,使合并后的朝代人口增加,比如元朝,蒙古族灭金夏和大宋,使原来属于三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合并为一个国家,这样,统计原来那个所谓的正统王朝的人口作为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要说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朝历代人口数量,显然不现实,再加上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像今天“国家统计局”这样叫人怀疑的“权威”机构,全靠民间的努力做人口普查,所以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数据根本不靠谱,因此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是一笔糊涂账,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的在做这项工作,比如东汉的皇甫谧等。
他们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也不是天方夜谭的瞎编乱造,虽然有出入,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夏朝开始时期的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就是说打从大禹治水,天下太平以后,大禹的夏朝,人口约1355万,这个数字大概没有计算今天云贵和湘粤闽等当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由于交通和通信的限制,当时的夏王朝管辖范围尚不能到达此地。
商朝没有人口数量的任何记载,所以,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皇甫谧这样的牛人也无法考证。
后来还有人综合各种资料认为,到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3年,人口数量约为1371万。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人口1184万,这个数字依然不包括上述偏远地区的人口。
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到公元前684年的周庄王时期,在约1400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大致在1200万到1300万左右,未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这些数字绝对不是准确数字,是大是小不敢乱下结论,但肯定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可以信赖的。
到公元前221年,超级牛人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合并七国为大秦帝国,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约在1500-1800万之间。
这大概是经过统一战争洗礼后的数字,而且按照秦国的统治地域,这个数字应该包括上述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民众了,因为这时,秦国的统治区域已经到达南海广大地区。
和夏商周相比,秦朝控制的地域要广阔的多,所以人口数量多几百万也在情理之中,我推测,这个数字的增加应该是因为地域的增加所致,而并非人口出生率增加的结果。
根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汉昭帝元始二年,公元前85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这个记载是说西汉元始2年,公元前85年,人口数量约为5959万。
汉朝经汉武帝刘彻经营多年以后,地盘比较大,已经包含江南和云南,以及漠北地区,大致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所以人口数量也应包括这一地区的人口。
虽然地域扩大使人口增加,但一下子多处好几倍的数量还是有一定疑问,所以我认为,班固的这个数字可能含有很大水分。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年王莽篡汉到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由于战争的消耗,人口数量在2000万以下。
这是一时期的数字比较混乱,而且出现大起大落。
从公元2年的5959万,到公元25年,23年的时间,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到2000万以下,死亡了4000万人!60%多的死亡率,这么大的人口超常死亡率历史事件上应该有痕迹,可是却找不到只言片语。
而且这么大的死亡率除非用大规模杀伤武器,靠瘟疫饥荒和普通冷兵器战争并举也不一定能达此效果。
23年间死亡4000万,那得经过血流成河的屠杀也不一定能完成,可这一时期虽然战争频频,但杀戮的人数还是有限的,而且历史上这一时期也没有大规模瘟疫的记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都在大仗,而且经过希特勒的大屠杀和日本“三光”的政策摧残,全世界死亡了7000万,而且这其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死亡1800万已经叫人非常震惊了,怎么可能2000年前的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局部战争死亡死亡4000万?一种最大的可能是5959万这个数字与实际出入较大,可信度差。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人口数量约2100万。
这个数字可能更接近实际,前面前后的数字衔接比较合理。
《后汉书》记载,到东汉末年的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约5648万。
我来分析推测一下这些数字的真实性,公元57年,人口2100万,而公元157年,人口5648万,这两个数字中,估计公元157年5648万的数字不靠谱,因为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好,人口出生率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人的寿命普遍不高,100年间,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出现人口翻一番还多,应该很难。
而且从夏朝到东汉的历史看,历史上还找不到10年0间人口翻番的先例,除非一种情况,大家都铆足劲的生。
而且这个数字也和后来的数字也相去甚远,不好衔接,因为到三国鼎立初期的公元220年,虽然有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的战争,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据记载在1000万左右,如果这个数字是从5648降下来的,则这一时期的死亡率还要更高,接近75%。
公元157年到公元220年,时间跨度仅为63年,这63年间,怎么可能死亡这么多人,这得大批量大面积死人才行,这样大面积大幅度的死亡的现象,同样在历史上找不到印记。
而且,这样的死法也太惨重,简直惨不忍睹,一定是血流成河外加白骨遍地!据此推测,无论是157年得5948还是220年的1000万左右,都不可信。
我们可以从近代的二战的死亡数字去看看这些数字的真伪,与比较才有鉴别,数字显示,二战期间,全世界死亡7000万人,其中中国死亡1800万人。
汉朝狗咬狗的冷兵器战争,和二战的现代战争比,无论是武器的杀伤力,还是战争的规模都有天壤之别,所以那是的中国局部战争,根本达不到这么惨重的死亡率,几乎相当于抗日战争两倍多。
在冷兵器时代,要拿刀一个一个去砍,那也得敌我双方好好忙活一阵子!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根据《地理志》的数据,司马炎“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即人口数量约为1616万,这个数字可能比较接近实际,前后衔接较好。
从晋朝末年“五胡乱华”,国家再次分裂为五胡十六国,人口数量再次进入无法统计时期,直到隋炀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国家重新统一后,有数据显示人口约4601万。
从公元280年到公元581年的三百零一年间,历史离开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也有空前发展,医疗技术也有提高,人口增加到3倍是可能实现的,所以,这个数字可信。
隋末的战乱,再次造成人口大幅下降,到唐朝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公元628年,有一种说法,这一时期人口约2500万。
估计这个数字偏小,实际情况可能大于这个数字。
我推测在4000万左右可能更能叫人接受,也可以更切实际的和后面的数字对接。
到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大唐王朝经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开明统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后,盛世大唐在一百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人口达到5291万,这个数字是合情合理的,无论这个数字来源于2500万还是4000万,这一是因为唐朝的地盘和汉朝差不多,甚至比汉朝还大,她的统治地域向北到达今天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向南到达今天的越南等广阔地域,这一点可从当时有些得罪皇帝的人被发配到越南这一历史事件得到佐证。
所以,唐朝的人口应该包括今天俄罗斯部分地区,哈萨克斯坦等原苏联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以及越南等地的人口,地域面积大增,可能是人口数量达到5000多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这130年间,政府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一派盛世繁荣景象,就算开始是2500万人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130年间出现人口翻番还是有可能。
唐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饥荒和天灾人祸的影响,导致人口再次出现大幅下降。
所以,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时,人口据说有3000万左右,但我估计这个数字可能偏小。
北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人口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427万。
这里的人口大幅减少,很可能和宋朝在金国接连不断的军事打击下,地盘逐渐变小有关,和这一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无关,你想,底盘一天一天变小,统治的人口肯定一天一天变少。
不过,1003年的1427万这个数字就值得怀疑,因为北宋不像南宋,他的统治面积还是比较大的,至少包括北方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就算有金国的侵略,但影响有限,怎么可能出现人口大幅减少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是地盘在变小,而且宋朝的统治区域主要是黄河两岸和江南,就是这些地区,有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没有纳入大宋的版图。
宋朝大观四年,公元1100年,人口为4673万,这个数字可能和宋朝逐渐统一江南,使宋朝的地域逐渐扩大所致。
至南宋嘉定十六年的公元1223年,据记载,中国人口数量历史性地达到了7681万,这个数字偏大,有水份。
因为这一时期的宋朝偏安江南(所以才叫南宋),北方大部地区已经不包括在他的管辖范围,包括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所以这个数字的可信度值得推敲。
如果江南的南宋统治区域人口达到这个数字,那么,加上当时北方的的金夏蒙古统治区域,中国人口数量应该在宋朝时就有可能超过一亿了,即使达不到也接近这个数字。
但是这个数字是金、西夏和大宋的总人口可能更合情合理,不专指大宋。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较多。
到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人口数量为5883万。
“初,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
七年乙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
宪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户二十余万。
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余万。
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
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
于是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