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优质课《诫子书》观后感反思
阅读《诫子书》读后感大全5篇
阅读《诫子书》读后感大全5篇诫子书读后感篇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就是东汉末年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以后就成为历代相传的修审理志的名篇,这就是《诫子书》的前世今生了。
《诫子书》在我们华夏各地都有余音,例如:湖北为了纪念诸葛亮亮举行了万人诵读《诫子书》的活动;我们还看了一段视频是诵读《诫子书》﹑表演《诫子书》﹑歌唱《诫子书》这三种形式;还有在军校的学生们们站得整整齐齐全校诵读《诫子书》。
可想而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举办的活动是多么隆重啊﹗《诫子书》中的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
诸葛亮在家书中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他对儿子的期望,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五句话,而就在这仅仅的五句话中,是深藏了多少言语啊﹗我们现在又有谁有这么一位品格高尚、才学渊博的父亲呢?《诫子书》不仅仅是给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也是诸葛亮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
我们也一起诵读诸葛亮的《诫子书》,细细品味书中所蕴含的道理,也让我们感受一下诸葛亮的一生吧﹗我们以后要做一个君子所拥有的品德的人;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要依靠简朴的作风培养品德;要看清世俗的名利,才能表明自己的心志;要身心宁静,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要学习就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想要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学习才会有广博的才干;有志向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诫子书读后感篇2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
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读后感(8篇)
《诫子书》读后感(8篇)《诫子书》读后感(精选8篇)《诫子书》读后感篇1《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修身立志之道阐述地十分深切。
其中有这么一句令我印象深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恬静便可以修养自身,俭朴便可以淳养品德。
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大学》开篇就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
《道德经》也多次强调“静以修身”的作用,如“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清静天下正”等。
《诫子书》中告诫我们的正是平心静气,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还记得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吗!他本可以入朝为官,享尽荣华富贵,可他毅然放弃仕途和官场生活,追求那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安逸;体验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享受那种“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自在……诚然,只有当一个人内心平和,安静时,才会知道自己最理想的是什么,才会从容的应对生活中的变故,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在守住了内心的宁静之后,勤俭节约,便是另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
李商隐的《咏史》中有这么一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样的名句。
毋庸置疑,勤俭之人,往往会有大的作为。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心慌”。
他给皇后过生日,只用几个简单的小菜,还告诫众官员以后摆宴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清宣宗道光更是出了名的节俭,他的龙袍是宫内旧料所制,破了不扔,致使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他三令五申,宫中用款,岁不逾二十万。
平时国宴家宴,也只准备几个家常菜。
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奢华的阿房宫也只能是一堆焦土。
禅家说:“心静如止水,则无烦恼与忧愁”。
诫子书读后感(精选10篇)
诫子书读后感《诫子书》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部经典读物,由东晋文学家和政治家陶渊明所著。
这本书可以说是陶渊明的一道遗训,他在书中以亲切的语气对自己的儿子陶潜传授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人生哲理。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教育子女的理念和观念。
作为一名读者,在阅读《诫子书》的过程中,我不禁被书中的言辞感动。
陶渊明以一种深情的态度对自己的儿子陶潜进行谆谆告诫,这种父子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让我感到温暖。
书中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这些道理历久弥新,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处事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普通人,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善待他人、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诫子书中提到的“直言无讳、实事求是”的原则,让我意识到在交流和沟通中应该坦诚对待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怕冲突和争论。
只有诚实和直率地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声音被倾听和尊重。
此外,《诫子书》还给了我创新思考和观点的启示。
陶渊明在书中不断强调要追求智慧和修身养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和自身修养提升的人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拥有创新思维和高尚品质变得尤为重要。
《诫子书》告诉我,要想在这个世界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阅读《诫子书》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启迪。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人对于教育子女的智慧和方法,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哲理。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和改进,才能成为一个品质优秀、有思想的人。
它为我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导,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更加地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阅读《诫子书》,我也深感古人的智慧和世世代代的家庭教育传统,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诫子书》观后感300字作文
《诫子书》观后感300字作文《诫子书》观后感篇一《诫子书》这短短几百字,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我心上。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就琢磨啊,这“静”字可太难做到了。
就像我想静下心来学习,可手机就像个小妖精,一个劲儿地勾引我。
我心里那个纠结啊,就好比猫爪子在挠。
这是不是就说明我这人德行不够呢?也许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打算周末好好看本书提升自己,结果朋友一喊我出去玩,我立马把书扔到九霄云外了。
这和诸葛亮要求的“静”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名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像有点格格不入。
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功名利禄,我也想啊。
可诸葛亮却告诉我要淡泊,这不是跟我开玩笑嘛。
但又仔细想想,那些只追求名利的人,真的快乐吗?我邻居家的大叔,为了赚钱天天忙得像个陀螺,都没工夫陪家人,身体也越来越差。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成功?我有点迷茫了。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看到这句话,我惊出一身冷汗。
时间过得那叫一个快,我还在这儿瞎晃悠呢。
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候豪情万丈,觉得自己能征服世界。
可现在呢?整天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我是不是就像诸葛亮说的,会“遂成枯落”呢?哎呀,不敢想啊。
不过呢,虽然《诫子书》让我有点沮丧,但也像是给我打了一针清醒剂。
我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下去了。
我得试着和手机这个小妖精划清界限,找个安静的角落,好好沉淀自己。
名利嘛,有当然好,但也不能丢了自己的初心。
至于时间,可得紧紧抓住,不能让它就这么白白溜走。
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像诸葛亮那样,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呢。
虽然这个目标有点遥远,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诫子书》观后感篇二《诫子书》,这诸葛亮给儿子的家训,我一读就感觉像是被老师狠狠批了一顿,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我就想啊,我也想好好学习,可这周围的环境太吵了。
就像我在屋里写作业,外面一会儿汽车喇叭响,一会儿小孩哭闹。
读《诫子书》有感
读《诫子书》有感读《诫子书》有感读《诫子书》有感1这几天忙于学生的复习考试,摘抄了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没有细品,今天放假了得以静心细读,倍感道理深刻!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缺乏的就是静,遇事急躁,好多事情没有处理好,可事过悔矣已晚。
人要有修养,要成大业必须学会静。
人学会了静办事就余地,修养也就高。
静下来看周围事物,花好月圆,人际和谐。
平日里有好多人说粗心,其实就是没有静下来,静下来就没有粗心这事了。
我虽已暮年,可还觉得应该加强自己的修养,要下决心让自己静下来,不求出名,但愿少留懊悔,多些和谐与开心!静“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散漫的态度、浮躁的心态是人生的大敌、青春的敌人,不能去浮躁、持冷静,是注定难以成大器的。
静能生慧,远离喧嚣,保持一种独立思考、心清如水的习惯及心境,才能真正步入人生的佳境,也才能真正步入人生的意境!“无为,而无所不为”,宁静才能致远。
正如一首歌词中所说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霓虹美酒只能是一时陶醉”,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清如水的心吧!(思绪奔流,内心起伏。
壁立千仞处,如何无欲??奢俭交错间,当初的志向是否已无从找寻?就是拿交易来说,好的交易时机,都是在耐心等待后才出现的,不是吗?)俭“俭以养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过于贪图安逸及物质享受,就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也难以取得进步。
对于投资界人士而言,巴老、芒老及邓普顿等人是我们的榜样。
俭,不仅让我们保持“静”,也能更好的发挥复利的神奇力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俗世凡人,难逃万象诱惑。
但是,我理解,要有所成,却定要经历“由奢入俭难”的过程。
非如是,不足以磨砺内心;非如是,难以坚定心志;非如是,难以找寻内心的本我。
) 学“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只有热爱学习、追求真理和自由,才能真正成才。
我们不是天才,刻苦学习之后,我们也许仍只是很普通的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勤奋学习及大量阅读,至少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平庸。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范文《诫子书》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刻,寥寥数笔却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肤浅的爱,读来颇有韵味。
特殊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大家真是耳熟能详。
本课要求背诵,最好的方式是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熟读的根底上成诵。
但大多时候,古文在背诵上有前置性,也就是还没正式学习课文时,学生已经会背诵了。
《诫子书》很短,学生在讲解前已经背完了,我问孩子们理解什么意思吗,讲了什么内容,他们异口同声地答复“不知道”。
问题来了,按理说,学生熟读成诵后,大致意思还是能理解的,可消失现在这种状况,究竟是什么缘由呢?其实,我也料到孩子们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但完全不懂是没料到的。
课前,我已经分析了缘由:虽然短小,问题就出在短小上。
越是短小,就浓缩了越多的精华,我们就要更静下心来深入到文本中去。
我打算把分成隐性的层次,引导孩子们一层一层去理解文本内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孩子们很简单发觉是说学习的。
我追问“学习需要什么”,孩子们很聪慧,齐声答复“静”。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句话很明显和前文所说的不同,强调的是一个“躁”字。
学生再结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以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修身。
至此,孩子们看到黑板上的板书,一目了然。
从而,回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中心句上来,孩子们也很简单理解了本文的核心是“静”。
无论是做人(修身)还是学习(治学),都需要“静”,切忌“躁”。
最终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孩子们依据意思,自己总结出了“要珍惜时间”。
到此,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就很明朗了。
固然,学习古代的精华很有必要,能从中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更珍贵。
因此,学生从中所受的启发是这节课不能无视的,也盼望孩子们能学有所获。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篇2今日,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第【1】篇〗《诫子书》是本学期的第3篇文言文教学。
但这篇文言文完全不同于前两篇的文言文。
上《世说新语》的翻译教学环节开展起来的是相对轻松的,《论语》中的文本理解在加以引导后学生还是能够有效理解的。
但一上《诫子书》时,就会发现:虽然这篇课文不足100字,但字字珠玑,不管是在文言字词的解释上,还是在读文本的深层理解时,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而这些难度的产生,我觉得不是师或生任何一方面的原因,而是两方面的原因夹杂在一起作用的结果。
但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中,我认为我个人原因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现将原因归结如下:自身文本的理解不够。
在上课之前,我对这篇课文有较高的期望。
我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能够真正明白一些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些看法。
在学习的路上可以不要这样辛苦,少一些内心的负担,多一些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快乐。
或者说,我希望他们能体会一种恬静的生活方式,能在这样的喧嚣的社会里活得真诚些、洒脱些。
而事实证明,我自己也不能将这样的生活态度真正体会到,这样的我如何将如此美好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学生。
空将侃侃而谈的话告诉学生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如同跟他们说教一样。
对于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们来说,无非又给了他们一次叛逆的机会。
于他们而言,也许会觉得我矫揉造作,也许会觉得我讲的是一些空谈的道理,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
所以,没有我自身体悟在里面的教学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第【2】篇〗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反思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反思第【1】篇〗教学评价设计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养、培养能力。
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把课堂当作他们展示能力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讲的还是有点过多,还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老是担心学生这里不会那里过不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克服自身的不足,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发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反思第【2】篇〗《诫子书》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刻,寥寥数笔却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读来颇有韵味。
特别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大家真是耳熟能详。
本课要求背诵,最好的方式是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但大多时候,古文在背诵上有前置性,也就是还没正式学习课文时,学生已经会背诵了。
《诫子书》很短,学生在讲解前已经背完了,我问孩子们理解什么意思吗,讲了什么内容,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
问题来了,按理说,学生熟读成诵后,大致意思还是能理解的,可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也料到孩子们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但完全不懂是没料到的。
课前,我已经分析了原因:虽然短小,问题就出在短小上。
越是短小,就浓缩了越多的精华,我们就要更静下心来深入到文本中去。
我决定把分成隐性的层次,引导孩子们一层一层去理解文本内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孩子们很容易发现是说学习的。
我追问“学习需要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齐声回答“静”。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句话很明显和前文所说的不同,强调的是一个“躁”字。
学生再结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以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一)每次读《诫子书》,我都感慨于全文虽不足百字,却言近旨远,含义隽永,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
《诫子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的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
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学。
初中的时候听老师讲《诫子书》,看到老师那陶醉的表情,心中有疑惑,这书有那么好吗?那时我们读书只是随性式的,家里只是说“农村里的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前途”,当时也只是随便听听,并没有深刻体会读书的用处和乐趣。
但随着走完高中,踏入大学校门时,才体会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句话的内含。
在这物欲高涨的社会,每个人都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创业梦,都幻想自己能成就一翻事业。
想创业、有梦想都是好事,如何努力去实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名话提醒我们搞创业,实现梦想,就要打好基础,积极的为将来做好准备,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走上社会以后,周围纷繁复杂的现实扑面而来,有时候心中的那个创业梦想未免会动摇,也逐步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的含义。
心中有梦,信念不灭,只有沉下心来,不断提升自己,扩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
正如《诫子书》里所就“非学无学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不能闻名于世,但也尽了自己的才能,带领同事为公司、为社会、为人民大众谋福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是无止境的,努力提升自己是无止境的。
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适应于社会发展的潮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真正的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第【1】篇〗对学生的认知认识不够。
在《诫子书》第一课时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在翻译全文后,我顺势将本文的中心论证句、论证方法、以及成学成才的方法一起完成,在第二课时时,我就可以用全力将文本的理解讲好,不需要再花时间来将写作成文的方面的内容。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认知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的。
在跟周老师聊过以后,周老师建议我这堂课让学生提出读不懂的句子然后全班一起理解。
在学生读不懂的全文的时候,对于任何简单的问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都会畏畏缩缩的,生怕自己的答案是错的。
此时的课堂将会是无效的课堂。
在听取了周老师的建议后,第二班级上课时,我及时做出了调整,明显这一堂课是较为有效的,学生有真的学到,而我在整一堂可中也是较为轻松的。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和学生之间有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那种感觉实在太棒了!每一次实际的教学都会给我一些新的体会,这样的体会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在一次次的实战中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一次次的遗憾中不断沉淀自己。
相信在不久将来,我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我的学生,因为那时的我知道我是一位值得他们信任的老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第【2】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反思第【3】篇〗《诫子书》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刻,寥寥数笔却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读来颇有韵味。
特别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大家真是耳熟能详。
本课要求背诵,最好的方式是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诫子书》教学反思7篇
《诫子书》教学反思7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诫子书》教学反思7篇》,您浏览的《《诫子书》教学反思7篇》正文如下:《诫子书》教学反思1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接受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同学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同学合作沟通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尝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同学视野,激发同学爱好,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趣味。
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依据“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同学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当,同学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缘由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化,从“基础”到“延长”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读与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
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同学自己“质疑”,然后解疑,信任同学对课堂的爱好会大大增加。
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
《诫子书》教学反思2今日去华辰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讲授的是《诫子书》。
这篇课文是部编本七班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的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七班级的同学由于学情有限,所接触的文言文又不多,加之本文在内容上同学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接受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朗读——读出文言的韵味;译读——读懂文言的意味;赏读——读出文章的美点。
诫子书读后感(精选20篇)
诫子书读后感(精选2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诫子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诫子书读后感篇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管过了几个朝代,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
他的儿子诸葛瞻谨遵父亲的教诲,也成为了一个淡泊明志的人。
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时,诸葛瞻在杀场上不收受敌国的高官诱降,忠心的为自己的国家奋力战斗。
最终光荣的战死,年仅37岁。
读到这里,我心里感慨万分。
想到现在我们有的家长却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班长,上名校。
真想对他们说,我们上学是吸收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做好准备“接世”,而不是为了这些虚名。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夫学须静也”。
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安静下来,不要浮躁。
我也要学习《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
学会静思以修身养性。
只有在困难面前,把心静下来,学会思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想出更深的学问和道理。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因为只有努力学习,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增长自己的本领。
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志力,永不放弃,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这一点我是颇有感触的,我平时既要学习学校的各门功课,又要学习钢琴。
各种音乐理论知识,长时间的琴键练习有时真是让我想放弃。
今天,读了《诫子书》,更让我坚定了“非志无以成学”的道理,今后我要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流芳百世的《诫子书》中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这些道理简明易懂,真是我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诫子书读后感篇2每次读《诫子书》,我都感慨于全文虽不足百字,却言近旨远,含义隽永,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
《诫子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的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
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诫子书》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诫子书》教学反思(一)《诫子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的文言文基本都是属于议论抒情一类的文章,学习本单元,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虽然这篇课文不足100字,但字字珠玑,不管是在文言字词的解释上,还是在读文本的深层理解时,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而这些难度的产生,我觉得不是师或生任何一方面的原因,而是两方面的原因夹杂在一起作用的结果。
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可取之处: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还缺乏自己的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翻译、断句时深入浅出,掌握一字一词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所以教学时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
词义讲析得好,断句、翻译等任务进行得较为顺利。
同时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不足之处:1、“研读与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
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
通过这节课,我也思考了一些东西: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被自己的预设锁定,不能被自己设计的教学导纲限制。
诫子书观后感
诫子书观后感摘要:一、引言1.说明观看诫子书的初衷2.对诫子书的简要了解二、观后感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2.文中价值观的探讨3.自身经历的关联与反思三、诫子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家庭教育的启示2.个人修养的提升3.人际关系的处理四、结尾1.总结诫子书的观后感2.对未来行动的展望正文:【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自己品行和修养的书籍。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古代名家诸葛亮所写的《诫子书》,这部著作以其深刻的教诲和独特的魅力,让我陷入了沉思。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以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用于自身的人生道路。
【观后感】《诫子书》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饱含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关爱。
在文中,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文本更具文学价值。
同时,他提出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念,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决定了他的成败。
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品质。
观看《诫子书》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诫子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诫子书》的智慧呢?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诸葛亮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明白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其次,在个人修养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最后,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我们要以诚信、宽容、善良为原则,与他人和谐相处。
【结尾】总之,《诫子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观看这部作品,我对道德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未来行动的方向。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此为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懈努力。
读《诫子书》有感
读《诫子书》有感读《诫子书》有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诫子书》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诫子书》有感1今天上午我在家用步步高家教机认真学了第十五课的课文,题目是《诫子书》,这篇课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文章中的含义,并且还可以背诵下来。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君子的行为要屏除杂念与干扰,宁静专一,这样才可以修身。
用节俭的方法养自己的德行。
没有淡泊不可以明确志向,没有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的时候,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不可胡思乱想。
所有人的才华都是靠学习获得的,如果你不学习或者说对学习不太感兴趣,那么就无法增长知识和才干。
没有志向尽管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龄随着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着岁月而消失,到了那时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又怎么能来得及呢?这篇课文告诉我一个重大道理,那就是要珍惜时间。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太宝贵了。
我们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能让其白白浪费,总之,我用十四个字来概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读《诫子书》有感2比较近我读到了一篇古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有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让我深有体会。
这是诸葛亮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
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传诵。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心不静,身子当然也不会静,心身静不下,学习就学不好,你心身不静,你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这样你就不能实现你的远大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优质课《诫子书》观后感反思
《七年级语文优质课《诫子书》观后感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是一篇篇幅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另外一节语文课是陈丽娜老师的七年级语文课《诫子书》,陈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很是吸引人。
首先是用了图片导入引出作者诸葛亮,又介绍了相应的历史故事补充了写作背景,为理解文意做好了铺垫。
随后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知文意,读音韵、明晓题意、探寻文眼几个环节名称富有诗意,让人体会到文学之美,而陈老师的讲解也是语言优美、生动有趣,让人体会到以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魅力。
这节板书设计的板书设计也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将文中关键词梳理在黑板上,围绕文眼静一字构成了一个心形图案,正符合文意中追求的内心宁静致远。
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把控还是专业素养,陈老师都为新老师做出了典范,这一节课令我受益很深。
【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
这是一篇篇幅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诵读和积累知识两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
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
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
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一定会不断摸索,让小组讨论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
七年级语文优质课《诫子书》观后感反思这篇教案共2895字,适合用于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