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世界历史引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世界近代史课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1495b0343323968011c92f7.png)
三、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2、德国、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
3、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1、宗教改革的背景 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整个文化思想领域 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 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 获得解放。 (1)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2)专制王权的加强和民族意识的增长 (3)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4)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康帕内拉:《太阳城》
构想了空想社会主义制度。他认为私有财产是 一切社会邪恶的根源,必须彻底铲除。
(2)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作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英国)
{
《威尼斯商人》 《哈姆莱特》 《巨人传》
拉伯雷 (法国)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唐吉坷德》
莎士比亚
(2)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
大国崛起的历程
【探究活动】
(1)16—18C,有哪几个大国先后崛起? (2)各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如何? (3)各国崛起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地理大发现
资本主义的发展
1、背景 主观因素
(1)经济动因
{
另辟商路
追求黄金
15世纪意大利的货币兑换业
奥斯曼帝国(1300~1680)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背景 主观因素
(2)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 精神动力。
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1、背景 主观因素
(3)人文主义思想对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 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世纪天主教神 学关心来世 人文主义者欧歌 现实生活
手执《神曲》的但丁
1、背景 客观因素
(1)航海技术的改进
世界史通史复习PPT课件
![世界史通史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a3939c2af90242a995e55a.png)
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二没
有彻底的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供有力的政
治保障。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国侵略下,首先只是社会思潮和社会经
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出现了要求学习外国和发展资本主义
的新思潮,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
治上的近代化历程又一再地被打断(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
思想
自由主义 科学共产主义
新古典 浪漫 文化 主义 主义
现实 主义
印象 画派
科技
法拉第电磁感应
进化论
16
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
工 业 革
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浪潮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 世界范围确立
命
马克思主义
17
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法
美国 国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政 治
确立 共和 制
大 革 命
10
17、18世纪现代化的特征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英美建立代议制
政治民主化
世界市场的拓展
经济市场化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经济工业化
启蒙运动
思想理性化
经典力学
思想科学化
资本 主义 成为 时代 的主 流、 现代 化起 步阶 段
11
知识运用
(上海高考)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 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 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性和多样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期对外开放,郑和下 西洋;后期实行海禁 7
总特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还不足以
战胜封手建工主工义场时期(下)
世界古代史课件.ppt
![世界古代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012144e87101f69e31958d.png)
史料:
1、古人类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起源的学科。 2、考古学:在发掘古文物基础上研究人类史的学科。 3、民族学:以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为研究对象。 4、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传说、歌谣、故事、神话,
以及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时代的某些记载,都是研究 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5、语言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也从不同方面为 原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注意:
遗址分布的跳跃性、 化石演进的非连续性、 科学研究的假说性。
◎“劳动创造人”问 题
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代表
特点
说明
攀树的 猿群
3500- 埃及原上猿(3500-3000年)
1000万年
埃及猿(2800-2600年)
以前 法国森林古猿(2300-1000年)
林栖生活 四足行走 臂悬跳跃
南方古猿——完全形成的 人
完全形 成的人
100-1万 年以前
欧洲的尼安德特人、 克罗马农人
中国的山顶洞人、蓝田人、元 谋人、
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
体态的变化(脑 容量和牙齿)
制造工具的劳动
体态的变化(脑容量和牙 齿)
制造工具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 ◎ 早期猿人:“能人”;“KNMER-1470号人” ◎ 晚期猿人:“直立人”,我国元谋人、蓝田人、北
四、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 ◎ 摩尔根分期 ◎ 考古学分期(生产工具)
◎ 人类发展阶段 ◎ 社会组织 ◎ 婚姻形态
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 Heny Morgan,1818--1881)
▪ 生于美国纽约州。他长期在北美印弟安人的易洛魁人中做调查, 发现了以往为人所不知的氏族制度,认为氏族组织为原始社会 的基本细胞。提出了人类婚姻与家庭形态进化学说。并把人类 历史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他研究印弟安人的婚姻 习俗,认为血缘过近的婚姻对子女有害,甚至酿成惨痛悲剧。 他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展为一部系统全面的原始社会发 展史。其著作有《易洛魁联盟》,《人类家庭血亲和婚亲制 度》,《古代社会》等。摩尔根的人类学成就使他获得了极大 的荣誉,187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
《世界历史》PPT课件
![《世界历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e561f658fb770bf68a557b.png)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 (2)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战争
横财。 • (3)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
被削弱。
4
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 原因: • (1)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
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 (2)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5
五、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
7
七、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
• 1、有利: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有 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 2、不利:①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②有些跨国公司的 不公平竞争;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事 例: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 亚洲金融危机)
均增长率的比较表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6.7% 5.6% 5.3% 2.9% 9.6% 3.5%
材料二:在国际水平分工中,自然资源作用下降,科技 因素起决定作用,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 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六个 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 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 70%。 ——摘自《20世纪世界史》
15
• 阅读以下材料: • 材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
步伐进一步加快。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 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活 力和机遇。 •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 种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就越来 越多。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 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 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历史》下册
横财。 • (3)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
被削弱。
4
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 原因: • (1)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
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 (2)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5
五、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
7
七、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
• 1、有利: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有 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 2、不利:①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②有些跨国公司的 不公平竞争;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事 例: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 亚洲金融危机)
均增长率的比较表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6.7% 5.6% 5.3% 2.9% 9.6% 3.5%
材料二:在国际水平分工中,自然资源作用下降,科技 因素起决定作用,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 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六个 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 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 70%。 ——摘自《20世纪世界史》
15
• 阅读以下材料: • 材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
步伐进一步加快。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 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活 力和机遇。 •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 种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就越来 越多。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 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 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导论ppt课件
![世界近代史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c8cb6b102de2bd97058880.png)
世界近代史
主讲人:黄贤全
1
导论
2
思考:
★ 怎样认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 世界近代史的历史地位。
3
一、课程体系的不同认识
阶级斗争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 人类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 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的《世界近代史》 课程体系
4
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的《世界 近代史》课程体系
一阶段:准备(14—16世纪) 二阶段:起动(17—19世纪 初) 三阶段:现代化在西方的发 展(19世纪中后期) 四阶段:全球扩张时期(19 世纪末期—20世纪初)
5
现代化产生条件
社会结构——意识形态 农业文明的瓦解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
克服专制王权 经济:工业革命
6
二、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1、始于何时?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德国宗教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7
2、世界近代史的下限
1900年前后 俄国十月革命
攻占冬宫——十月革命的胜利
8
章节安排
第一章 西欧:现代化的开端 第二章 欧美现代化运动的勃兴 第三章 现代化运动的扩散 第四章 对不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现代化对亚非拉国家的冲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利益的冲突 第七章 现代化改变了近代社会
9
作业
•现代化运动在近代可分为几个阶 段? •近代现代化运动在欧美与亚非拉 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10
主讲人:黄贤全
1
导论
2
思考:
★ 怎样认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 世界近代史的历史地位。
3
一、课程体系的不同认识
阶级斗争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 人类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 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的《世界近代史》 课程体系
4
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的《世界 近代史》课程体系
一阶段:准备(14—16世纪) 二阶段:起动(17—19世纪 初) 三阶段:现代化在西方的发 展(19世纪中后期) 四阶段:全球扩张时期(19 世纪末期—20世纪初)
5
现代化产生条件
社会结构——意识形态 农业文明的瓦解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
克服专制王权 经济:工业革命
6
二、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1、始于何时?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德国宗教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7
2、世界近代史的下限
1900年前后 俄国十月革命
攻占冬宫——十月革命的胜利
8
章节安排
第一章 西欧:现代化的开端 第二章 欧美现代化运动的勃兴 第三章 现代化运动的扩散 第四章 对不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现代化对亚非拉国家的冲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利益的冲突 第七章 现代化改变了近代社会
9
作业
•现代化运动在近代可分为几个阶 段? •近代现代化运动在欧美与亚非拉 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10
世界历史引论
![世界历史引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44b140e45c3b3567ec8b30.png)
三、世界历史的定义与分期
1、定义: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对 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 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 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 就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考察各个文明的 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 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2、世界史的分期标准: A. 以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的分期法: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B. 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为主要依据:采 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 工业文明… C. 以人类一体化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为 依据:
• 由于不同人群生存的环境不同,所以世界 历史上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文明, 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 性。不能因为一个文明在某一时期的强盛 而忽略或否认或轻视其他文明的价值。 2、 文明交往问题 • 交往是人的社会性或关系属性的表现。 交往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没有交 往就没有发展进步。 • 文明也在交往中不断发展,演进。
农耕和游牧是古代两大主要农生存方式。因 而古代的人群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 南富北穷---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
• 互补性和对立性促进了两个世界的交流和冲 突。在交往与冲突过程中两大世界之间闭塞 格局逐渐被突破,推动了人类文明区域的不 断扩展。 不断把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人群和 地区纳入文明区域。
• 参考书目: • 1、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第 三版),赵轶峰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 2、[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年。 • 3、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年。 • 4.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 • 5、王晋新、周巩固主编《世界史纲》(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世界古代史课件
![世界古代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2ef4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战争与征服
古代文明之间经常发生战 争和征服,战争促进了文 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 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文化与艺术的传播
古代文明通过文化和艺术 的传播和交流,相互借鉴 和影响,丰富了各自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
02 古代埃及文明
法老时代政治与经济
Hale Waihona Puke 政治制度法老作为最高统治者,实 行绝对君主制,下设官僚 体系,管理国家事务。
3
公民大会
罗马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成年男性公 民组成,负责选举执政官、通过法律以及决定战 争与和平。
罗马帝国扩张与治理
扩张政策
01
罗马帝国通过征服战争、外交联盟以及经济渗透等手段,不断
扩张领土,最终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行省制度
02
罗马帝国将其征服的地区划分为若干行省,实行行省制度,派
哲学思想
古代希腊哲学思想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领域。主要探讨 宇宙本原、人类本质和道德伦理等问题。
代表人物
古代希腊哲学代表人物众多,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等自然哲学家,苏格拉底、 柏拉图等理性主义哲学家,以及亚里士多德等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艺术成就与建筑风格
艺术成就
古代希腊艺术成就卓越,包括雕塑、 绘画、音乐等领域。雕塑以人体解剖 和肌肉纹理的精确表现著称,如米隆 的《掷铁饼者》和菲迪亚斯的《命运 三女神》等作品。
随着近代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和全球化 进程的加速,非洲和美洲之间的交流逐 渐增加。欧洲的殖民活动促进了两个大 陆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带来 了疾病、战争和社会动荡等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 展,非洲和美洲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 紧密。两个大陆之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扩 大,包括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 个方面。同时,两个大陆也面临着共同 的问题和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不 平等等。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课件(共10个)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课件(共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c9fe736a32d7375a41780bb.png)
�
矛盾的对抗与Hale Waihona Puke 明的冲突. 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
◎ 传统民居的四合院
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 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 封闭倾向. 封闭倾向.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生产工具 经济内容 所有制 经济性质 历史格局 矛盾形式 历史时代 社会形态 石器→青铜器→铁器 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 传统农业→现代工业 个体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 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分散的历史和相对孤立的文明→全球化的进程 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 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文明→现代文明)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世界历史引论
一,历史 历史学: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四,余言
问题: 问题:
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不是科学? 历史学是不是科学?
一,历史: 历史: 悠悠岁月之如烟往事. 悠悠岁月之如烟往事.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 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
两种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形而下层面的认识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
◎ 上述哲学原则的历史学运用
貌似零乱的历史现象即史料与史实,属形而下层面的感性认识. 内在的联系与客观的规律,属形而上层面的理性认识.
◎ 换言之
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 在对于史料和史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 实现认识的升华. 史料的考证和史实的罗列只是形而下和感性层面的初步认识.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 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 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抑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一单元世界历史的分期(马克思主义史观)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一单元世界历史的分期(马克思主义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f034dd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4.png)
统一、强大的奴 隶制王国——古
巴比伦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制定者:汉谟拉比
3.内容: ①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 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③商品经济活跃。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
置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范围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新月沃地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2.发展历程
兴起 统一
强盛
衰亡
公元前 公元前 3500年 24世纪
公元前 公元前539年( 18世纪 新巴比伦王国)
研读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特点,据此谈谈种姓制度的实质。
【材料一】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原是部落社会的组织方式,它拖
着一条氏族血界缘关限系森的严尾巴:。各各等个级瓦尔世那代的相社会袭等级地位取特决于治其实家庭出
身,严格按照血统关系世袭相传。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
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
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 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 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 湿润,光热充足,地势 平坦,土地肥沃,水源 充足,交通便利,为文 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 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 文明。属于大河农耕文 明。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
代
中
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概要ppt课件
![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概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ffbf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0.png)
考试说明
•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1)雅典民主政治 • 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意义 • (2)罗马法 • 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1)智者学派 • 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 • (2)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 苏格拉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道德要求:孔子“仁” “礼” “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认识你 自己”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 主义色彩。
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 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 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西方思想史关注对象的演变
一、自然哲学: 从神到自然——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 从自然到社会——(认识人与社会)
三、苏格拉底: 从社会——人(认识你自己)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认识
①核心:人文主义。 ②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质: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树立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新观念。 ③“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经历智者学派阐释、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提升: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 •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西方强调
个性发展,中国强调人的社会性; • (2)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
•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1)雅典民主政治 • 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意义 • (2)罗马法 • 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1)智者学派 • 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 • (2)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 苏格拉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道德要求:孔子“仁” “礼” “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认识你 自己”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 主义色彩。
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 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 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西方思想史关注对象的演变
一、自然哲学: 从神到自然——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 从自然到社会——(认识人与社会)
三、苏格拉底: 从社会——人(认识你自己)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认识
①核心:人文主义。 ②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质: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树立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新观念。 ③“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经历智者学派阐释、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提升: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 •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西方强调
个性发展,中国强调人的社会性; • (2)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
世界史通论第1讲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精选课件
![世界史通论第1讲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87ba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2.png)
克里特岛文明 迈锡尼文明
第36页,共54页。
荷马时代
海伦, 我视你的美貌 如昔日尼西的小船
于芬芳的海上轻轻飘泛,
疲乏劳累的游子
转舵驶向故乡的岸。
久经海上风浪惯于浪迹天涯,
海伦,你的艳丽的面容,你那紫蓝 的秀发,
你那仙女般的风采令我深信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
—— 《颂海伦》(埃德加 爱伦 坡)
她象一颗晨星,升起在幸福年华之初。/她的肤色白 皙,闪闪明亮,一双讨人喜欢的眼睛,甜蜜的双唇, 不多讲一句话,挺直的颈项,耀眼的乳房,头发如 真正的青天石;手臂赛似黄金,手指犹如荷花的苞 蕾,宽宽的臀部,纤细的腰,两腿走路美无比,高 雅的步子踩着地,步步踩着我的心。她令所有的人 引颈翘望,她拥抱的人多么幸福。除了她,我心中 没有别的人。她在外面散步,宛如又一个太阳。
(六)阿拉米亚人的入侵(1200-1000BC) (七)亚述帝国时期:(1000—612BC)
第14页,共54页。
“泥”的文明
最早的容器是用泥制造的陶器,
最早的造型艺术品是泥人或泥兽,
最早的“计算器”是用泥捏制的 陶筹(tokens)
人们最早用印章印封的东西是 保存陶筹的泥球
最早的书写材料是泥板, 最早的建筑材料也是泥,
文明的三阶段:前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突 破了西方中心论
人类历史的目的具有一致 性
第46页,共54页。
三、文明的衰落
第47页,共54页。
文明的生长周期
周期:生长、发展、 成熟、衰落
时间长短 规律还是偶然?
第48页,共54页。
文明衰落
衰落的宿命:只有在 考古铲下找寻
衰落之缘由 衰落论
业 谁是第一个知道作物栽培的
第36页,共54页。
荷马时代
海伦, 我视你的美貌 如昔日尼西的小船
于芬芳的海上轻轻飘泛,
疲乏劳累的游子
转舵驶向故乡的岸。
久经海上风浪惯于浪迹天涯,
海伦,你的艳丽的面容,你那紫蓝 的秀发,
你那仙女般的风采令我深信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
—— 《颂海伦》(埃德加 爱伦 坡)
她象一颗晨星,升起在幸福年华之初。/她的肤色白 皙,闪闪明亮,一双讨人喜欢的眼睛,甜蜜的双唇, 不多讲一句话,挺直的颈项,耀眼的乳房,头发如 真正的青天石;手臂赛似黄金,手指犹如荷花的苞 蕾,宽宽的臀部,纤细的腰,两腿走路美无比,高 雅的步子踩着地,步步踩着我的心。她令所有的人 引颈翘望,她拥抱的人多么幸福。除了她,我心中 没有别的人。她在外面散步,宛如又一个太阳。
(六)阿拉米亚人的入侵(1200-1000BC) (七)亚述帝国时期:(1000—612BC)
第14页,共54页。
“泥”的文明
最早的容器是用泥制造的陶器,
最早的造型艺术品是泥人或泥兽,
最早的“计算器”是用泥捏制的 陶筹(tokens)
人们最早用印章印封的东西是 保存陶筹的泥球
最早的书写材料是泥板, 最早的建筑材料也是泥,
文明的三阶段:前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突 破了西方中心论
人类历史的目的具有一致 性
第46页,共54页。
三、文明的衰落
第47页,共54页。
文明的生长周期
周期:生长、发展、 成熟、衰落
时间长短 规律还是偶然?
第48页,共54页。
文明衰落
衰落的宿命:只有在 考古铲下找寻
衰落之缘由 衰落论
业 谁是第一个知道作物栽培的
世界古代史课件
![世界古代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0ac14069eae009581bec0b.png)
四、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 五、埃及文化
象形文字
金字塔
罗塞塔石碑
木乃伊
第三章
上古西亚
一、概况
二、苏美尔文明
三、两河流域国家的发展
1、苏美尔城邦统治特色 2、苏美尔城邦阶级关系 3、乌鲁卡基那改革 4、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的统治特点 5、《乌尔纳姆法典》
6、古巴比伦王国的等级制度
7、汉谟拉比的统治政策 8、《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评价 9、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措施和统治特点 10、巴比伦之囚 11、赫梯王国铁列平改革 12、《赫梯法典》 13、腓尼基的三大事业和腓尼基字母 14、先知运动和犹太教的发展
原始群
血缘家族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个体婚
群婚
1、氏族产生原因 2、父系氏族公社产生原因
3、农村公社和军事民主制
军事首长
军事、民主两重性
长老议事会 人民大会/民众大会
四、社会大分工
1、产生原因 2、三次社会大分工 3、评价
五、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1、产生原因
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 直接原因: 个体家庭的出现 间接原因: 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厄菲阿尔特宪政改革:剥夺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
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剥夺行政机构权力。
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和更多的公职对一切等级的公
民开放,民主政体臻于鼎盛。
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和评价
八、希波战争的原因、经过(马拉松战役、温 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湾战役)意义
九、战后希腊奴隶制类型比较 十、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性质、原因、影响 十一、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 十二、腓力二世的改革 十三、亚历山大的对外征服和历史意义 十四、亚历山大的统治政策
《世界历史引论》课件
![《世界历史引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9602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a.png)
大航海时代和殖民主义
1
大航海时代
探险家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
欧洲殖民主义
2
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统治。
工业革命和现代世界的崛起
1 工业革命
机械化生产、工厂制度和城市化。
2 现代科学
科学方法、新技术和医学进步。
世界两次大战的影响和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格局、战后重建和联合国的建立。
1
旧石器时代
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2
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的出现。
3
古代文明兴起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的兴盛。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
古希腊文明
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和艺术成就。
罗马帝国
法律制度、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
中世纪欧洲和东亚文明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宗教和骑士精神。
东亚文明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文化。
《世界历史引论》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将带你回顾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从古代文明到现代世界。探 索历史的背景、重要事件和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世界历史引论的背景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
通过了解《世界历史引论》的背景和意义,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重 要性以及研究世界历史的价值。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分散的历史和相对孤立的文明→全球化的进程
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 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文明→现代文明)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 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 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抑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911”飞机与纽约世贸大厦 撞击的画面
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
◎ 传统民居的四合院
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 封闭倾向。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生产工具
经济内容
所有制 经济性质 历史格局 矛盾形式 历史时代 社会形态
石器→青铜器→铁器 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 传统农业→现代工业 个体小生产→社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四、余言
◎ 吉萨的金字塔与底比斯的神庙 构成古代埃及历史的缩影
从古王国时期法老的统治 到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的膨胀。
◎ 紫禁城构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
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 旨在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和揭示 人类社会的运动轨迹。 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 在于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
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 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文明→现代文明)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 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 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抑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911”飞机与纽约世贸大厦 撞击的画面
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
◎ 传统民居的四合院
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 封闭倾向。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生产工具
经济内容
所有制 经济性质 历史格局 矛盾形式 历史时代 社会形态
石器→青铜器→铁器 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 传统农业→现代工业 个体小生产→社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四、余言
◎ 吉萨的金字塔与底比斯的神庙 构成古代埃及历史的缩影
从古王国时期法老的统治 到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的膨胀。
◎ 紫禁城构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
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 旨在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和揭示 人类社会的运动轨迹。 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 在于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