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可不好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第四课 任性可不好
二年级第四课任性可不好【主题说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导致一些孩子任性,唯我独尊。
任性的人难以与别人合作和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严重的将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
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外,多源于教养方式不当和缺乏同伴交往机会。
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任性等不良习惯。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鲜明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清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初步懂得有些事必须做,有些事不能做,学会简单分辨,不固执己见。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形成初步的是非观念。
2.情感目标: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
3.行为目标: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
2.难点: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书、配套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用书。
【教学设计】【练习题】周末的晚上,丽丽到好朋友玲玲家串门,两个小伙伴一起看书、做游戏,不知不觉到了8点半钟,这是丽丽与妈妈约定的回家时间,可丽丽仍然不肯回家,你认为丽丽应该怎么做?【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有兴趣。
2、学生是否认识到任性是不好的。
【教学参考素材】任性在独生子女身上多有发生。
任性表现为对个人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如果放任儿童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儿童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
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行为。
儿童任性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
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
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外,多源于教养方式不当和缺乏同伴交往机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孩子自制力较弱;2.家长溺爱迁就,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正确与否,都给予满足;3.教育方式不当,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需要和意见,或者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儿童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形成任性的不良习性;4.家长放任自流,孩子我行我素;6.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不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任性可不好》教学设计
4任性可不好【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鲜明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的害处,努力塑造良好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任性的不良习惯,分清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初步懂得有哪事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学会简单分辨是非,不固执己见。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形成初步的是非观念。
2.情感目标: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
3.行为目标: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
【教学难点】: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
【教学准备】:课件、书本【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导入课题(观察岛)老师知道咱们小朋友都很喜欢结交小伙伴,我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可开心了,对不对?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呀?瞧,她来了,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叫灵灵,快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图一)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谁来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灵灵和妈妈在玩具店,灵灵哭闹着要买两个布娃娃玩具,妈妈十分生气。
2、你愿意和灵灵做朋友吗?为什么呢?她的习惯不好,同样的玩具非要买两个,不买就哭闹,这样做惹得自己和妈妈都不高兴,也造成了经济浪费。
3、教师小结:像灵灵这种想怎样就怎样,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达目的就哭闹的表现叫做任性。
(板书:任性)任性好不好呢?(补充板书:可不好)4、揭示课题:任性可不好5、回忆一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呀?知错就改改了还是好孩子.)二、活动营(体验分享)(一)活动一过渡语:下面咱们进入活动营,去看看连环画吧。
故事的名字叫《任性的小花猫》故事:任性的小花猫(课件出示故事图)图一:小花猫与小羊、小兔、小狗、小象几个小伙伴开心地围坐在一起,轮流讲故事。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任性的危害,懂得遵守规则,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循规则、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和能力。
3.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好孩子不任性”,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任性的危害及其表现:介绍任性行为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危害,比如打破玻璃、扰乱课堂、不听老师讲话等。
2.学习遵守规则和纪律:钟楼游戏。
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每组站在自己的区域内,老师掷色子,每个色子代表一种行为规则,比如“做游戏”,“看书学习”,“玩耍”等,学生按色子结果走到相应的区域内,遵守规则。
3.练习良好行为习惯:在游戏中,老师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危险情景,比如“捡到洋娃娃”,“遇到车祸”,“发现别人迷路”,老师会邀请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情况。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老师通过介绍任性的危害,让孩子们了解到任性的不好处,并邀请学生参与讨论。
2.游戏方法:利用游戏感受秩序的重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锻炼遵守规则和纪律的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首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孩子们的身体得到活动和热身,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 了解任性的危害首先,老师向学生讲述任性的危害,让孩子们了解到任性的不良影响,比如打破玻璃会造成危险,扰乱课堂会影响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等。
然后,老师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3. 学习遵守规则和纪律:钟楼游戏接下来,老师介绍钟楼游戏的规则,让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每组站在自己的区域内。
老师掷色子,每个色子代表一种行为规则,比如“做游戏”,“看书学习”,“玩耍”等,学生按色子结果走到相应的区域内,遵守规则。
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玩游戏,并且在过程中给予奖励和鼓励。
4. 练习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老师在游戏中给出一系列的危险情景,比如“捡到洋娃娃”,“遇到车祸”,“发现别人迷路”,老师会邀请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情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题10:克服任性 通用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题10:克服任性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任性行为的危害,认识克服任性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3.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克服任性的必要性。
2.难点:倾听他人的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任性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性行为的危害和克服任性的必要性,先针对任性的概念做一个简要说明。
2. 任性行为的危害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任性。
3. 培养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习惯1.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家庭和班级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并通过互相理解、沟通解决矛盾。
2.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承担责任。
四、教学评估1.实际案例分析,学生能否比较全面地认识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以及如何克服任性。
2.角色扮演,考察学生在矛盾中是否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并通过沟通解决矛盾。
3.学生的日常表现,是否能够积极承担责任并避免任性行为。
五、课后作业1.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任性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2.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班级生活中的表现,针对不足的地方,思考如何改进。
六、教学资源1.实际案例资料。
2.角色扮演的指导。
3.教师精心准备的沟通方式参考资料。
七、教学建议1.本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沟通能力、情商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建议时间安排在教学计划的重点阶段。
2.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建议适当增加个人反思和自我评价的环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好孩子不任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任性是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成长。
2. 帮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
3. 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任性行为的识别与分析2. 同理心的培养3. 表达需求的技巧4. 自我控制的方法5. 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任性的危害。
2. 情景模拟:设置相关情景,让幼儿体验并反思自己的任性行为。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4.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需求、自我控制。
5. 家园共育:家长参与教学,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情景道具:准备相关情景所需的道具,便于幼儿参与角色扮演。
3. 讨论卡片:制作卡片,上面写有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用于小组讨论。
4. 游戏材料:准备适合的游戏材料,便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5. 家长通知:通知家长参与教学,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任性行为的认识。
2. 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评估幼儿同理心的培养情况。
3. 观察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其表达需求、自我控制的能力。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任性的故事,引发幼儿对任性行为的思考。
2. 讨论: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任性的认识和体验。
3.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任性行为带来的后果。
4. 引导反思:让幼儿思考如何改正任性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5. 互动游戏: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需求、自我控制。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任性行为的危害,学会改正任性行为。
三年级好孩子不任性心理教案
三年级好孩子不任性心理教案教案标题:培养三年级好孩子不任性心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任性。
3. 培养学生积极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任性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2. 掌握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 学会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活动材料。
3. 角色扮演的道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任性”一词,并请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后果。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任性行为的定义:指的是不受控制地追求自己的欲望,不考虑他人感受和社会规则的行为。
2. 与学生分享任性行为可能导致的问题,例如与他人关系的破裂、学习成绩下降等。
步骤三: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15分钟)1. 介绍一些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数数等。
与学生一起实践这些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自己控制情绪和行为的经验,并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步骤四: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15分钟)1. 介绍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倾听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等。
2.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实践这些技巧。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演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控制情绪和行为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如与家人、朋友进行积极沟通,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好孩子的短文,分享他们对控制情绪和行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 在班级中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问题,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中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孩子不任性》健康教学主题:好孩子不任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举止和情绪调控能力;2. 帮助学生理解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并能从自我角度思考及改变自己的行为;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制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和小故事案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性行为;2. 道具:举牌、小纸条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问题(5分钟)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引入课堂主题:“大家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以“遵守规则,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关键词回答。
Step 2:活动一: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任性的表现有哪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记录在小纸条上。
Step 3:分享讨论(10分钟)请每组学生派代表上台讲解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表述归纳总结,并补充、引导讨论。
Step 4:教学案例分享与分析(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小故事案例,让学生了解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些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
Step 5:分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任性行为的案例,并请学生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以避免这种行为。
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Step 6:教师进行总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强调好孩子不任性,要有自控力,要学会尊重他人并遵守规则。
教学反思:这节健康教学,通过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分组活动,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到任性行为的不好之处,并能主动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同时,教师也能够针对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不足之处,进行巩固和补充。
综合来看,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好孩子不任性》教案标题:好孩子不任性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幼儿自律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任性行为的不良后果。
2.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自律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书。
2. 色彩丰富的小动物玩偶。
教学过程:步骤一:情景引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引起幼儿对任性行为的注意。
2. 与幼儿讨论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
步骤二:讨论任性行为的不良后果(15分钟)1. 与幼儿一起讨论任性行为的结果,如不能获得朋友的尊重和欢迎,无法与他人愉快地合作玩耍等。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如有任性行为后造成的困扰和后果。
3. 向幼儿传达“好孩子不任性”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任性是不好的。
步骤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并扮演其中的角色。
2. 提供一些场景的例子,如在玩具室分享玩具、在课堂上安静听讲等。
3. 鼓励幼儿表现出如何做一个好孩子的行为,强调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合作和尊重他人。
步骤四:合作游戏(15分钟)1. 安排一些合作游戏,如拉绳比赛、搬运小玩具等。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3. 在游戏结束后,与幼儿分享游戏中积极合作的结果,强调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步骤五:制作感恩贴纸(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空白贴纸和一些彩笔。
2. 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对其他人的感谢,并在贴纸上写上对方的名字。
3. 鼓励幼儿将贴纸送给其他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步骤六:小结(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
2. 强调好孩子应该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不任性。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行为。
教学延伸:1. 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孩子不任性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任性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不良影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性格,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PPT、故事书《好孩子不任性》、卡通人物图片、情绪卡片。
2. 教学环境:安全、舒适、轻松的教室氛围。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PPT展示卡通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卡通人物的特点。
1.2 教师讲述故事《好孩子不任性》,引导幼儿了解任性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不良影响。
2. 情境体验(10分钟)2.1 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任性行为的后果。
2.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任性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他人和自己?如何改正任性行为?3. 情绪管理(5分钟)3.1 教师介绍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
3.2 教师引导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寻求帮助、沟通等。
4. 实践活动(5分钟)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不任性、尊重他人?4.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好孩子不任性的重要性。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幼儿的学习效果,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任性行为的认识和改正意愿。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任性行为的变化。
六、教学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幼儿了解任性行为在生活中的实际影响。
2. 情景剧表演: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生活中的任性行为,并讨论如何改正。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PPT展示案例,引导幼儿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幼儿园健康课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幼儿园健康课“好孩子不任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任性的行为以及其不良后果。
2.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任性的不良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控制,与同伴和谐相处。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他人。
2. 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任性行为。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任性和不任性的不同后果。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家园共育法: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任性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认识任性的行为,了解任性的不良后果。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小兔子任性》,让幼儿了解任性的表现,分析任性带来的问题。
2. 第二课时:学会自我控制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在不满意的情况下保持冷静。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
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实际体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关心他人教学目标:引导幼儿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他人,培养同理心。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小猫咪的不愉快》,让幼儿了解任性会影响到他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他人的感受。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家园共育法。
教学内容:创设实际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与同伴和谐相处。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检验自己的行为改变。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克服任性的经验和感受,总结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孩子不任性》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孩子不任性》含反思教案:好孩子不任性时间:2021年5月20日上午地点:某市幼儿园中班授课人:xx老师授课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
2. 培育幼儿自我管束本领。
3. 感受做好孩子的欢乐。
授课流程:一、热身活动1. 老师介绍今日的主题:好孩子不任性。
2. 老师与幼儿一起做一些放松活动,例如:摇摆手臂、抽搐腿部等。
二、引入新课1. 老师呈现一个任性的行为视频,告知幼儿这是一个任性的行为。
2. 引导幼儿讨论任性的行为会导致哪些不良影响。
发散讨论。
3. 老师指出任性行为不仅影响本身,也影响到他人,提示幼儿有责任地管束本身的行为。
4. 问幼儿本身是否有任性的行为,假如有,老师会帮忙他们从小事做起,渐渐矫正。
三、合作探究1.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本身讨论并绘制一张呈现“好孩子不任性”的画。
2. 每位幼儿都要在画上留下本身的手印,并写上“好孩子不任性”这一口号。
3. 让每个小组呈现本身的画,并向其他小组共享“好孩子不任性”的理念。
四、巩固练习1. 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绘本,让他们读一读,并思考绘本中人物有哪些好孩子的特征,以及他们是如何避开任性行为的。
2. 幼儿们进行小组讨论,共享本身的思考结果。
五、课堂总结1. 老师请一位幼儿从画板上擦去一个“任性”字,代表我们都要开始矫正本身的任性行为,做一个好孩子。
2. 老师让幼儿谈谈做好孩子的欢乐和受益。
反思:本节课主题是“好孩子不任性”,通过引导幼儿讨论,了解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帮忙幼儿自我管束学习,培育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从小建立起遵守规定、敬重他人的品德观。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感觉在互动活动这一部分没有完全把握幼儿的心理需求,应当更多地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多采纳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表达、参加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下一步我要更多地体现幼儿的主体意识,注入更多的趣味和互动方式,让课程更有吸引力。
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任性》活动课教案
3.总结讨论结果:
任性行为大部分是在儿时,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例如:父母总是在宝宝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也有后天形成,例如男朋友对女朋友的过分宠爱!由于某些人(小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过分的宠爱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人不听话,其监督者无可奈何,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不要任性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到任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
2.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3.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帮助学生克服任性的毛病,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帮助学生克服任性的毛病,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到任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很多优点,生活条件比较好,营养比较充足,脑子就比较聪明,知道的信息也比较多,但独生子女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比较娇气,比较任性,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的一课,题目是《不要任性》。
三、讨论
师:娟娟任性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此题可让同学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讲。
师:同学们为娟娟的主意真不错,如果你是娟娟,就要接受同学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讨论交流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事例。
二、教学过程:
(一)、导题谈话:
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听到大人们说这句话:这孩子,太任性了!那么,任性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二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任性可不好
二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任性可不好教学目标:1. 了解“任性”的概念及其影响。
2. 了解合理表达需注意的社交技能。
3. 强化自我管理与行为规范意识。
4. 提高健康心理素养,培养负责任心态。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任性”的概念及其特点。
2. 理解任性行为的发展原因并学会进行规范控制。
3. 理解与社会交往中的合理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任性行为。
2.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培养负责任心态。
教学方式:互动式、情境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
教学内容:1. 什么是任性?2. 任性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3. 发展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4. 如何控制任性行为。
5. 合理表达技巧。
6. 培养自我管理与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
教具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
3. 与任性行为相关的生活案例。
4. 班级规则纸条或者“不可”的纸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5分钟)1. 讲师首先放映一段在学生电影院里的场景(《爱情公寓》中的一段),由学生自己品味发言,来引出主题。
2. 完成一个小练习,让学生说出某些常见的任性行为。
3.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从小明的任性行为中了解一个基本概念:什么是任性。
二、新课解说及探究:(60分钟)1. 几个责任规定的某些温馨班级规则,让学生自主挑选并宣读,阐述它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2. 小组探究:阅读某些案例,发射这位儿童的任性行为及其原因。
3. 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通过PPT了解不同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4.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任性”的感受,扩大情感内涵,利用互动方式推爆各种概念。
三、知识竞赛:(30分钟)把掌握的知识带入进一步的实践。
1. 分出两个小组,学生们合理分工,探究各自班里任性现象表现方式。
2. 学生发现任性情况后,排除掉该行为并推荐更好的行为方式。
(使用班级规则纸条或者“不可”的纸条)3. 拿学生提炼出的任性行为类型和表述进行整理,同学们来对比分析结果。
中班社会活动:不做任性的孩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不做任性的孩子》教案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乐乐、娇娇、天天的故事》。
2、幼儿人手一份图片(上面画有关于幼儿任性的几种行为),笑脸贴纸。
3、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1、以"小客人"来做客为由,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乐乐、娇娇、天天,他们带来了他们的一些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通过观看课件:《洋洋、娇娇、天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行为。
指导语:乐乐、娇娇、天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某样东西或想做某件事情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一但目的没达到就大哭大闹,不听大人的劝告。
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3、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讨论,引导幼儿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对乐乐、娇娇、天天的行为进行讨论,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指导语:乐乐、娇娇、天天应该怎样做才对呢?教师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明白要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2)教师读家长的来信,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任性行为。
指导语:在生活中,你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吗?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教师朗诵信的内容,鼓励幼儿仔细倾听,并正面引导幼儿,自觉做一个不任性的好孩子。
4、组织游戏:“谁是健康小娃娃”。
巩固幼儿对任性行为的认识。
指导语: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呢?请你给做得对的健康娃娃贴上一个“笑脸”。
教师出示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上的行为判断对错并贴上相应的笑脸。
小结:小朋友们渐渐的长大了,就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教案标题:好孩子不任性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任性行为以及其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控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 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内容:1. 任性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2. 任性行为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3. 自控力的重要性。
4. 合作和责任感的培养。
5. 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起学生对任性行为的思考,例如描述一个孩子因为任性而引发的问题。
知识讲解:2. 解释任性行为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理解任性行为是指不顾他人感受、自私、不合理的行为。
3. 探讨任性行为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强调其可能导致冲突、破坏关系、影响学习等负面后果。
技能培养:4.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控力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和讨论,教授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 强调合作和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6. 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例如倾听他人观点、寻求妥协、寻求帮助等。
实践活动:7. 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任性和负责任的角色,通过互动体验任性行为和负责任行为的不同结果。
8.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并完成任务。
总结回顾:9.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好孩子不任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控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拓展延伸: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策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分享经验和成果。
评估方式:1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任务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12.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小组讨论题目,以检查学生对于任性行为和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故事书或故事片段。
2. 角色扮演道具。
3. 小组合作任务的材料。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范文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任性的含义,认识到任性是一种不良行为。
2. 培养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懂得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任性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尊重他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任性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学会换位思考,处理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
3. 制作课件,展示任性和不任性的表现。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2. 引导学生讨论:任性行为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任性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任性是一种不良行为。
2. 分析任性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如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何会表现出任性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改正任性行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2.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尊重他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是否有任性行为,尝试给出改进建议。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是如何克服任性的,从而取得成功。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Without saliva and sweat, there would be no tears of succes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好孩子不任性教案好孩子不任性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关图片,情景表演《买玩具》,课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关图片。
活动过程: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赏1、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一天晚离园时,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儿园,牛牛看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卖好吃的东西,就让爸爸买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说:“爸爸,我还要爆米花和棉花糖。
”爸爸说:“牛牛,已经买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哭着说:“我都给扔了,告诉奶奶去!”看到牛牛这个样子,爸爸特别生气。
2、欣赏完后讨论:(1)牛牛开始跟爸爸要了什么?(2)爸爸买了后,牛牛又要吵着要什么?(3)爸爸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再吃了?(4)牛牛后来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5)牛牛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小结:其实小朋友有时喜欢吃什么,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买点,但如果一下子让爸爸妈妈买很多的东西,小朋友吃了身体会受不了的,影响你们的健康。
牛牛这样任性,哭着叫着,不仅对自己不好,而且还影响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买玩具》1、内容:一天,妈妈领着涛涛来到商场,涛涛看到玩具架上有一个大变形金刚,就对妈妈说:“妈妈,快点给我买变形金刚。
”妈妈说:“涛涛,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再说妈妈带的钱也不够呀!”“不吗,买买买,非买不行!”说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2、引导幼儿讨论:(1)涛涛让妈妈买什么?(2)妈妈是怎么说的?(3)涛涛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4)他这样做对吗?(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三、课件《挑衣服》1、内容:早晨,娇娇起床了,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要穿超短裙。
中班社会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任性的表现和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任性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任性的表现和危害,以及如何改正任性等。
2. 准备一些关于任性的故事书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任性的不好。
3. 准备一些关于沟通和表达情绪的工具,如情绪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关于任性的小故事引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任性的表现和危害。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任性的表现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任性的不好,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任性给他人的影响,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任性经历,以及如何改正任性等。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如何改正任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任性的表现和危害。
2. 使用PPT讲解,生动形象地展示任性的不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任性给他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总结提升法,强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讲解任性的表现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任性的不好。
2. 情境模拟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任性给他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任性可不好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清任性的害处,努力塑造良好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重点:
分组讨论任性的害处,使学生明确正确的做法。
三、教学方法:
以情境塑造(表演、录相)采用负告诫和正面诱导相结合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1 录相带、幻灯片
2挑选一名女生扮演剧中任性的小女孩丽丽,一名女生扮演妈妈,一名男生负责旁白。
五、教学过程:
(一)、导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等构成的,正确的需要动机、兴趣、无疑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利的,但生活中也有一些错误的倾向,需要我们在成长中加以摒弃和克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服任性》。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认清任性的害处,养成优良的个性,从而使我们成为一个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二)、新授
1.表演:《任性的小女孩》
旁白:这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妈妈和女儿丽丽正在屋里交谈
妈妈:丽丽,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丽丽:(自豪地)早就做完了。
妈妈,你带我到姥姥家玩好吗?
妈妈:(生气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任性,妈妈不是说下午去吗,就是不行!丽丽:(执拗地)不行,就是不行!(丽丽越哭越厉害),后来索性坐到了地上。
旁白:瞧,这位小女孩多任性呀!大家可千万别学她那样。
(三)、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你认为丽丽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任性的行为)下面请同学们讨论:
1.丽丽任性好不好?
2.丽丽如果不任性的话,应该怎么办?(指几名同学回答)
3.剧中的小妇孩非常任性,很不好;那么录相中的小男孩他做的对吗?请你当他的心理医生,给他做一下心理诊断。
4.出示录相:(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八九岁的男孩,跟妈妈到百货大楼买文具,路过玩具柜台,他看中了一支玩具手枪,非叫妈妈买,可妈妈一看,兜里的钱不够了,妈妈说:下次一定买,可小男孩哭着,喊着,扯着妈妈的衣角闹着,引来了许多“观众”)
5.指名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剧中的小女孩和录相中的小男孩是这样任性,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他们的行为呢?如果有,你打算今后怎样做?(指名谈谈)
6.下面请你判断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幻灯片出示)
(1)任性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我们产生心理疾病。
()
(2)妈妈不让明明上学,明明非得要念书,这是任性。
()
(3)对于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坚持,这不是任性。
()
同学们判断的很好,同时,你们也认清了任性的害处,下面请大家讨论:怎样才能克服任性的缺点,使自己成为一名天真、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同学发表意见)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性是一种不好的个性品质,任性的孩子往往缺乏礼貌,不尊重家长,自己撒娇,自我中心,随意放纵,缺少克制力,如果不注意改掉任性的手病,将来就有可能在集体中到处碰壁,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当然,如果改抻了任性的毛病,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会很高兴的。